2023-03-28
73
0
12
作者:花皮裙
晋祠景区包括晋祠公园与晋祠博物馆。晋祠景区中线:晋祠胜景牌坊—晋祠公园检票口(唐太宗御笔晋祠)—唐园—砖照壁—飞龙阁—龙兴晋阳群塑—晋祠检票口二(陈毅书晋祠)—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牌坊—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北线:东岳祠—昊天神祠—唐叔虞祠,这些是我看过的南线:仅看了难老亭—水母楼,外观台骀庙、公输子祠、奉圣寺、舍利生生塔晋祠三绝:周柏、宋代彩塑、难老泉一绝周柏:树身向南倾斜,与地面的角度成为45度,龙蟠虬屈,形似卧龙,俗称“卧龙柏”,树龄在2600年———2990年之间。晋祠内多柏树,槐树,柳树等北方树木,凡是围了一圈砖栏的就是受保护的古树。现在初春,仅柳树有了点点嫩绿,柏树、槐树还是光秃秃的,但是硕大的树形,不难想象盛夏枝茂荫浓时。在晋祠我看到迎春花、玉兰花、紫薇花、牡丹花,一个月后一定是花团锦簇,特别是牡丹花园,在晋祠边有一奉圣寺,寺内姚黄魏紫4月盛开。二绝宋代彩塑: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是我国宋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有主像一尊,四周环立侍从42尊,其中宦官5尊,着男服的女官4尊,侍女33尊。除圣母身前2尊为后世补塑外,其余为宋代原物。头戴大红花这尊知名度最高,说是半哭半笑脸,我无感。三绝难老泉:难老泉水出自悬瓮山断岩层,不知始于何时,《山海经》就有:“悬瓮之水,晋水出焉”的记载。泉水清澈见底,长流不息,北齐时撷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命名为“难老泉”。晋水源头有三:难老泉、善利泉、鱼沼泉,后两泉时流时枯,唯难老泉常年不竭。难老泉亭,初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到559年之间,历代进行过多次修建,现在的亭子是明代重建的,保留着北齐风格。难老泉流出池塘四壁,文人墨客碑记。晋祠三宝: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一宝之圣母殿:背依悬瓮山,前临鱼沼,左、右是善利泉和难老泉,坐西朝东,独居中轴线末端,冠于全祠。它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九年(984 年),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是现存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大殿作重檐歇山顶,通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近似方形,采用单槽形式。四周围廊,前廊深两间,廊下异常宽阔,大殿“副阶周匝”(指在建筑主体以外另加一圈回廊的做法)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最早的实例。殿堂梁架是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惟一符合《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殿周柱子均向内倾,形成侧角,平柱至角柱逐渐升高,造成升起,致使屋檐曲线弧度显著,打破建筑轮廓僵直的格调,增强了建筑造型的艺术美和稳固力。殿顶覆盖黄绿色琉璃剪边,脊上饰各种动物走兽。廊下高悬的楹联匾额,古香四溢。此外,大殿前廊柱上雕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豪放健美,雕于宋元二年 (1087年)。殿内无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龛中圣母的威严,而且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三晋遗封,上有清光绪年御章一枚。据说为慈禧所书,真假不知。殿前力士两尊,宋代原物。大殿门楣上绘有壁画,漫漶不清,仔细看应该是神仙出行或是王母出行。二宝之鱼沼飞梁:古人以圆者为池,方者为沼。因沼为晋水第二大源头,流量甚大,游鱼甚多,所以取名鱼沼。沼内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枕梁,承托着十字形桥面,就是飞梁。北魏学者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上有“枕山际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的记述。据专家考证,其中34根石柱及柱础造型仍保留着北朝风格,其它部分则具有宋代建筑特点。在我国的古代桥梁中,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梁,仅晋祠“鱼沼飞梁”一座实物遗存,难怪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赞叹道:“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上图为网图)鱼沼飞梁构架为原物,桥面及栏杆为近代重建。三宝之献殿,供奉祭品的享堂,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重修,1955年依原样翻修。献殿的梁架设置,既省料,又坚固,梁思成先生在1934年《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评价道:“献殿的梁架,只是简单的四椽栿上放一层干梁,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献殿造型,体量确为殿堂,但外观又好似一座凉亭,玲珑而稳定。“金大定八年岁次戊子良月创建”、“一九五五年用原料照原式翻修”字样晋祠三匾:水镜台、对越、难老三匾之水镜台匾。水镜台是现存较大的明清戏台,后台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补建。从建筑结构上看是一座由殿楼和卷棚合而为一的特殊建筑。单檐卷棚顶楼台正是演剧的前台,面对圣母殿。四周为廊,门左右各一圆窗,北方古建特点十分明显。据说台下埋着许多大水缸,每两个扣在一起,形成4个“大音箱”,这是古代一种增强音响效果的方法。因为有了这大瓮音箱,观众不论站在庙里何处,都能听到台上的声音。水镜台匾由清代翰林、书法家杨二酉所题,杨二酉本人极善书法,退仕后,在晋祠所题楹联、匾额甚多,其中“水镜台”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被誉为“秀丽之笔”。“水镜”语出《前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的句子,意思是忠奸是非尽人皆知。中国戏剧中的人物都是脸谱化的,出将入相好人坏人,演员一出场,观众一目了然。水镜台所悬匾额“三晋名泉”,是清康熙武举杨廷翰所书。有趣的是,杨二酉是杨廷翰之侄,伯父与侄儿,一武一文,各题名匾,一前一后,同悬于水镜台上,为这座戏台增色许多。侧面可以看出建筑样式前后台不同的。戏台所有木构件均彩绘,连露出的柱子头也画上人物,感觉做到极致了。三匾之对越匾,对越牌坊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周颂·清庙》中:“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功德。对越匾被誉为“雄奇之笔”。“对越”匾相传由明大原县举人,书法家高应元所书。相传一,高应元的母亲患偏头痛,久治无效。后来在吕祖庙前得一签,签上写有“添砖加瓦”四个字,它的含义是只有在祠内增加些建筑,才能消灾免难。高应元在晋祠内仔细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等应有尽有,唯独缺少牌坊,故决定建造一座牌坊便是这座“对越坊”。相传二,高应元对父母极孝顺,老母突患头疼之症,久治不愈,应元朝夕不安,一日沐浴更衣,在晋祠圣母殿前为母焚香祈祷,并许愿:母体一旦安康,将捐资修祠。半年后母病痊愈,于是高应元捐资白银三百两,筑对越坊和钟鼓楼,并亲笔书写“对越”、“万古流芳”为匾。牌坊三门四柱单檐歇山式,斗拱繁复又不失精巧,雕琢细致,整体神韵气度非凡,左右两边是钟鼓楼。三匾之难老匾,此匾由傅山所题,被誉为三大名匾中的“神奇之笔”。“难老”二字出自《诗经》中“永锡难老”(“锡”同“赐”),意味生生不息,青春永驻。傅山,(1607年—1684年),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医学家、书画家,在当时被人尊为“清初第一书家”。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一些武侠小说里,傅山被描写为武侠高手。在晋祠里还有傅山题“唐园”一匾。晋祠内设傅山纪念馆。晋祠云陶洞对联,傅山曾在云陶洞隐居,常与顾炎武、朱彝尊、阎若玻等友人密切交往,吟词作画,煮茶品茗。故云陶洞又称“茶烟洞”。“石洞茶烟”后成为晋祠内八景之一。晋祠与唐太宗李世民晋祠有一国宝碑刻,它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俗称唐碑。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渊与儿子李世民从晋阳起兵,唐代诸帝对“王业所基”之晋阳尊崇有加,先后在晋阳设北都、北京,晋阳成为当时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个重要城市。公元646年,李世民东征高丽归来,重游晋祠。当时太宗皇帝已经48岁了,他遥想18岁起兵,不禁感慨万千,思虑重重。于是,在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亲撰铭文,感恩之情溢于碑文:“昔有隋昏季,纲纪崩沦,四海腾波,三光戢曜。先皇袭千龄之徽号,膺八百之先期,用竭诚心,以祈嘉福。爰初鞠旅,发迹神祠。举风电之长驱,笼天地而遐捲。一戎大定,六合为家。虽膺麟受图,彰于天命,而克昌洪业,实赖神功。”唐碑的碑身高1.95米,宽1.2米,厚27厘米。碑额左右各雕花首一对,齐头下垂,为唐代碑额的典型特点。额首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属罕见的龙头飞白隶书。碑阴列长孙无忌、萧瑀、李勣、张亮、李道宗、杨师道、马周等七位跟随李世民东征的初唐功臣的亲笔签名和官衔。通览《晋祠铭》,其字体是以行书为主,而且中间夹入少量的楷书和个别的草书字体,使得整幅碑文在章法上很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整体上碑文气息流畅贯通,再加上如鱼得水的灵活笔画,更显得此篇碑文潇洒俊逸,雅致劲秀,笔力遒劲。因此,在中国书法史上称《晋祠铭》是仅次于《兰亭序》的文笔俱佳的行书杰作。此碑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的先河。清代的齐羽中曾经评价此碑:“其书气象涵盖,骨骼雄奇,盖俨然开创规模也。”王羲之《兰亭序》中有二十个“之”字和七个“不”字,形态各异,各不相同。而《晋祠铭》碑文中有三十九个“之”字和十二个“不”字,也像《兰亭序》的特点一样,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在它的右方,是清代时期复刻的一通碑刻,碑额采取双龙戏珠的碑刻造型。央视国宝档案有“晋祠唐碑”专题,分上、下两集。清代文学家朱彝尊五次游晋祠,都对唐碑赞不绝口,流连忘返,并亲笔写下“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为唐碑作楹联。晋祠中与李世民有关的还有龙兴晋阳群雕,2003年,值太原建城2500年之际,塑铸这组青铜塑像。中间骑马者为唐太宗李世民,左侧为国舅长孙无忌,右侧为李勣,前面为尉迟敬德,最北侧两位前是魏征,后为马周。发现我拍的照片是侧面,从网上补了一张正面图。正面牌匾是集李世民写的《晋祠之铭并序》中“晋祠”二字,对联是该序文中的“临汾川而降祉,构仁智以栖神”一句。唐园,重建于2007年,园门前的一对铁狮子,铸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飞龙阁,根据北京圆明园绘画仿建的(唐代古晋阳城就建有飞龙阁,被誉为唐代第一楼)。飞龙阁上所挂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飞龙阁前有一砖照壁,正面福禄寿,背面群仙图。晋祠的另一组美女圣母殿北侧唐叔虞祠过殿(享堂)有一组元代乐伎彩塑,分两边排列,一边为管弦乐,一边为打击乐,手中持有笛子、三弦、琵琶、笙、拨等不同乐器,这些乐伎像最初是摆放在校尉营内的关帝庙当中,后搬迁到了享堂的内侧,这组雕塑为研究我国元代杂剧和古代乐器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物资料。唐叔虞祠的红墙,氛围感十足,适合拍汉服。晋祠的龙、狮、虎圣母殿前8条木雕盘龙,是我国木构建筑中最早的木质雕龙,其中,6条雕龙雕刻于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另外2条雕龙雕于1102年。每一条龙都有自己的小表情,或张牙舞爪,怒目龇牙,或吞云吐雾,凌空欲飞,或一脸严肃,目视前方,让人惊叹于雕龙的工艺之精与木质之好。据记载,这样呼之欲出的木龙,做法是先把树根烤软,制作成根雕,再趁着根雕温软有弹性,一层层盘绕到廊柱之上。最爱这只龙,凶猛狰狞。水母楼中也有龙在云雾中出没晋祠现存铁狮六对。其中,有一对是北宋铸造的铁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铁铸“对狮”,位于鱼沼飞梁前。对越坊前铁狮为金代所铸,其余4对都是明代铸造的,分别安置在晋祠大门后、水镜台前、关帝庙前和晋祠公园唐园前。古代狮子的摆放都是按对儿来,且必须一公一母,象征阴阳平衡,一般脚下踩绣球的是公狮子,踩一只小狮子的是母狮子。在狮子的摆放中,绝大多数都是遵循“男左女右”的规制摆放的,在中国古代为男权社会,所以把尊左的位置给了公狮子。大眼阔咀直发呆萌狮这是北宋狮子啊,也是直发哦傲娇,哼,不看你!卷发狮子!石狮子,我觉得比铁狮子漂亮。难老泉前一凶猫金人台是做什么用的?金人台,又称莲花台。台呈正方形,四周砌栏板。台中心,是琉璃制成的小阁,高达丈许,为明代所建。按照传统说法,金人台为镇水而建。北宋元祐元年(1086 年),晋水泛滥成灾,时人认为晋祠为晋水源头,应以金神镇 之,方能止住水患。元祐四年(1089年)铸了第一尊铁 人,即现立于东南角这位(头为1926年补铸)。元祐五年 (1090年)铸第二尊,立于东北角,但早已被毁,现在所看到的 是1913年补铸的。绍圣四年(1097年)铸第三尊,即西南角这 位。绍圣五年(1098年)铸第四尊,即西北角这位(头为明永乐 二十一年 补铸)。西南角的金人,是仿佛教天王塑造,威武勇猛、摄人心胆。采用北宋先进的冶炼铸造工艺,代表了宋代铸铁艺术的最高水平。铁人胸前、背后及腿部均有铭文,铭文叙述了其铸造年代与铸造金神的目的。其目的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 镇水利民,使他的子孙能世代承恩,常修祖业,昌盛于无穷。西北角的铁人与西南角的铁人基本相同, 但左臂已断, 据背后的铭文记载,这尊铁人的头是在明永乐二十年补铸(公元1423年)的。东南角的金人为“元祐四年”(1089)铸造,左臂已残,身穿铠甲,铸造工艺细腻,两肩与胸前的花纹十分生动, 立体感极强,是四尊铁人中唯一穿铠甲的武士,也是铸造年代最早的一尊。东北角的铁人是民国2 年 (1913 年) 重铸的。这尊铁人的身形比例以及神态的铸造工艺和技术远远不如其他三尊铁人。关云长的连环画晋祠景区北路有关帝庙,庙中绘有清代壁画80幅,内容为关羽一生重要故事。提跋有名字,我觉得是画师留名。古城聚义结义下马金。“上马提襟,下马相迎”,意思就是曹操对关羽很敬重。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里面的“襟”“迎”,就被替换成了“金”“银”,以至于后来变成了“上马提金,下马提银”了!这里是下马金。不知道是不是类似意思。语出《三国演义》第七七回:“昔曹操得此人(指关羽)时,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如此恩礼,毕竟留之不住。哪种说法是真?诛凶,不知诛的是颜良还是文丑晋祠与西游记孙悟空大战二郎神中孙悟空变的一座小庙,就是水镜台,缺一根猴子尾巴变的旗杆!那些搬到晋祠的的外来户晋祠胜境牌坊,始建于明代,四柱式牌坊,1984年由太原市郝庄乡马庄村芳林寺移至此处。 芳林寺创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当时被称为作城南“第一胜景",遭历代战乱、人为损毁。牌楼、大殿及石碑先后迁至晋祠,迁于此地。牌坊题晋祠胜境与唐晋斯源前面说过的元代乐伎彩塑一组,从太原校尉营关帝庙搬过来的。集体外来户—奉圣寺(没有时间看,图片为网图):原为开国功臣尉迟恭别墅。始建于唐武德年间,奉屡经战乱兴废多次。金贞佑年间,除舍利塔外,全毁于战火。到元代皇庆二年(1313),高僧洪智重建,元至正十八年(1358)遭火灾,明洪武二十四年,永乐十年由圆觉禅师二次重建。1950年,占据奉圣寺的一所疗养院以寺庙残破,不是文物为由,强行拆除了寺院的全部建筑,八十年代初,或许出于一种拾遗补缺的心理,将几座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古建筑迁建于奉圣寺原址。大雄宝殿,由太原东山马庄芳林寺迁来, 原属于寺;过殿, 由汾阳二郎庙迁来,原属于庙;山门,原名景清门,是晋祠早期的山门,原属于祠。这些来自于寺、 庙、 祠的建筑,组合起来,成为了今日奉圣寺。山门由景清门迁建于此。景清门是晋祠庙院以前的大门,原在水镜台南,又名四大天神殿,元代建筑,明代重修,是1980年搬迁来作为奉圣寺山门的。单檐歇山顶,高10.5米。面阔五间,进深四椽,总体仍保持元代风格。山门明、次间宽敞,稍间及两山筑以墙壁。殿顶琉璃为明代烧制,精美绝伦。从山门进去,看到南、北面皆为长长的碑廊。碑廊中所陈列的是刻于唐武周时期的100多幢华严经石刻,武则天亲自为之作序,是极其珍贵的唐代佛教文物。唐代石经柱以前藏在晋源西面风峪沟外的风洞内,后保存在晋祠唐叔祠中,1980年才又搬迁到重建后的奉圣寺碑廊中。过殿,也叫弥勒殿,1982年从汾阳县二郎庙搬迁来的。大雄宝殿:此殿创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明代重修,清代屡有修葺。奉圣寺北门经浮屠院(舍利生生塔院)东门出来,往北不远就会看石砌高台上有个钟亭,亭中挂着一口大铁钟,是于1975年从清徐县徐沟镇的大历寺搬迁来的,铸于金代。最后补充晋祠建设沿革:自百度百科西周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周成王姬诵封胞弟姬虞于唐,称唐叔虞。其封地在今山西翼城,后来叔虞宗族的一支迁至晋阳,在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建祠宇,称唐叔虞祠。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晋。东汉东汉汉安三年(144年),太原地震,波及晋祠。南北朝南北朝天保年间(550年—559年),文宣帝高洋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读书台、望川亭、流杯亭、涌雪亭、仁智轩、均福堂、难老泉亭、善利泉亭等都始建于这个时期。自高洋以下皆续有修缮。隋代隋开皇六年(581年—586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引晋水灌溉稻田,周回41里。唐代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代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3年),宋太宗赵光义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宋仁宗赵祯于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1086年—1098年),铸造铁人、筑莲花台以壮威仪。元祐二年(1087年),太原府社头吕吉等人献圣母殿檐柱木雕盘龙六条和圣母座物。元祐四年(1089年),铸金人台东南隅铁人一尊(现存铁人系民国十五年(1926年)补铸。绍圣四年(1097年),铸金人台西南隅铁人一尊。绍圣五年(1098年),铸金人台西北隅铁人一尊。东北隅铁人早毁,于民国二年(1913年)补铸。宋徽宗崇宁中(1102年—1106年),重修圣母殿,赐号“慈庙”。政和元年(1111年),重修苗裔堂。政和八年(1118年),铸鱼沼飞梁铁狮子一对。金大定八年(1168年),更在飞梁大东,增建献殿,专为圣母子贡献祭品。面宽3间,深2间。元代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重修唐叔虞祠内建筑,勘定晋祠四周地界。弋殷撰《重修汾东王庙记》。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僧洪治禅师重修奉圣寺。元泰定帝致和元年(1328年),重修苗裔堂。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王思诚任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整修晋祠。次年,太原地震,波及晋祠,乃重修圣母殿。至正三年(1343年),石刻《孔子步趋图》,置于清华堂。明代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修雨花寺,正殿三间,左右配殿各三间。洪武二年(1369年),加封圣母为“广惠显灵昭济圣母”。洪武三年(1370年),创建仙翁阁,又称红阁。明永乐十年(1412年),僧圆觉禅师来奉圣寺,增建观音堂,铸圣母殿左钟。十四年(1416年),建上生寺,正殿三楹,东西配殿各三阁。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补铸莲花台西北隅铁人头。明天顺元年(1457年),圣母殿右侧铸造大钟一口。天顺五年(1461年),山西巡抚茂彪修葺晋祠,刻《重修晋祠碑记》。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圣母殿立《御制祭文》碑。明正德六年(1511年),重修苗裔堂。正德八年(1513年)补铸西北隅铁人胫部。正德十五年(1520年),铸昊天神祠钟。明嘉靖中,建白鹤亭。嘉靖十一年(1532年),王朝立在晋祠庙内东南角创晋溪书院。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建读书台,修望川亭、唐叔虞祠、善利亭、难老亭。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一年(1561年—1562年),宁化王府修圣母殿、鱼沼飞梁。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创建水母楼。明隆庆元年(1567年),高汝行撰《重修晋祠庙记》,重修东岳祠。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在献殿前增建对越坊和钟鼓楼。接着又在会仙桥的东面,重修了华丽的水镜台供演戏之用。清代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望川亭。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太原知县周在浚重修唐叔虞祠,并撰文记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建吕祖阁。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再修唐叔虞祠。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整修奉圣寺,创建待凤轩。雍正八年(1730年),高氏重修台骀庙。乾隆元年(1736年),建钧天乐台。乾隆二年(1737年),改建三圣祠、同乐亭。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修舍利生生塔。乾隆十六年(1751年),翰林杨二酉致仕回晋祠,致力于晋祠修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公输子祠。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山西巡抚朱珪、太原令周宽重建唐叔虞祠。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扩建文昌宫、晋水七贤祠、锁虹桥。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修鱼沼飞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建白鹤亭。乾隆五十年(1785年),建朝阳洞及读书台。乾隆六十年(1795年),扩建昊天神祠、重修读书台。嘉庆六年(1801年),修玉皇阁、三清洞,关帝庙落成。嘉庆十四年(1809年),全面修葺晋祠,包括莲池、水榭、飞梁、台骀庙、公输子祠、三圣祠等。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修雨花寺。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东岳庙。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修葺晋祠部分建筑。咸丰五年(1855年),重建清华堂。同治二年(1863年),重修奉圣寺。光绪元年(1875年),光绪题“三晋遗封”匾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邑人刘大鹏完成《晋祠志》稿。光绪三十年(1904年),修晋祠待凤轩。民国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建洗耳洞和真趣亭。民国十五年(1926年),补铸晋祠金人台东南隅铁人头。民国十六年(1927年),荣鸿肪筑陶然村别墅(荣家花园)。民国十九年(1930年),建石舫“不系舟”。新中国1954年,修智伯渠,重建锁虹桥。1960年,重建望川亭,重修苗裔堂,扩建文昌宫。1964年,新建晋祠大门和望川亭,整修陆堡河及三台阁。同年拆除同乐亭,改建山西历代书画室。1965年,扩建难老泉水堰,兴建晋祠公园南湖大厅、船码头。1975年,全面整修文昌宫。1977年,山西省干部疗养院归还奉圣寺遗址房屋120间。1978年,全面整修晋祠,平整土地47845平方米,迁出文物区内住户22家,王琼祠南山建成六角亭一座,整修智伯渠,重砌善利泉水渠,修缮关帝庙、唐叔祠、三台阁、晋溪书院。1980年,在奉圣寺原址重建新迁建筑。1980—1981年,在晋祠王郭村附近发掘的北齐东安王娄睿墓葬,墓中保存近200平方米的壁画,为中国保存最早、艺术价值很高的历史珍品。1981年,扩建唐碑亭。同年维修雨花寺、老君洞、瑞云阁、陶然村别墅等主要建筑。改造晋祠公园饮马泉景区,建造御井亭、藕香榭、长廊及牌坊等工程,至1989年全部竣工。1991年,董寿平美术纪念馆在晋祠博物馆落成开馆。刻制晋祠内外八景碑竭,并建碑廊。恢复晋溪书院。建太原王氏始祖王子乔祠。2022年,晋祠为代表,,以艺术再创的形式打造一系列古建文化数字藏品。结语:晋祠景区很大,可以细细欣赏,我看了2个小时,回来写游记时还是感觉好多没有认真看,颇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