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8
2655
16
15
作者:侏罗纪小匪
从这里收获良多,仅以此帖回馈诸位朋友。行前碎碎念意大利之行酝酿时间算是比较长了。我们都有着一些意大利的情节,比如我的足球与葡萄酒,她的贝尼尼与歌剧,当然,还有共同的美食;所以,我们都比较倾向于一段长时间的行程。经过多期协调,终于有了现在这个近20天的时间。之前经常在国内背包穷游,很少做攻略,总想着来一些意外的精彩;但是这次的初游意大利,从各方面来说(签证、交通、住宿、博物馆的预订),都需要一个周详的计划。诚然,那些到此一游的“规定动作”是断然必去的;而像皮埃蒙特乡野这样的“小众”地区我们也都很感兴趣,所以,如何将这些地方合理的联系起来颇费了我们一些周折。“规定动作”的资料网上、论坛里面是比较全的,包括了吃喝拉撒、买买买以及背景资料种种,而类似皮埃蒙特大区我们想去的Langhe山区、Alba以及Asti等地方的交通、吃住、游玩等等中文内容比较少,需要一些精力在意大利语和英文资料里面扒拉了。关于马尔彭萨去Alba的行程、WIND电话卡和超市的巨大作用经过一番精细安排和微调,我们终于将都灵附近的Langhe地区做为我们意大利的正式起点。Langhe地区附近最为方便的国际机场是米兰马尔彭萨,为了节约在意大利的时间,在选择航班上面煞费苦心。基于靠谱和安全考虑PASS掉了东欧和伊斯坦布尔(行程前后那真是一个乱)中转的航班,虽然这些航班在飞行时间上面有优势(事后证明这个选择还是比较正确);为了不浪费抵达当天的宝贵时间,我们选择了中午到马尔彭萨的土豪阿提哈德航班,而放弃了晚上到米兰的国航的直航,虽然要在飞机上多待几个小时。但是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在抵达当晚就直接进驻Langhe山区的酒庄安顿,下午还有时间在都灵小转。确定了目的地与航班,如何安排从马尔彭萨机场去往Langhe地区的交通又成了一个问题。可能通常的思路我们暂且称之为(方案A)先从机场回米兰中央车站(1个小时左右),然后再从中央车站火车前往Langhe地区的中心城市Alba(3个小时左右),其中火车行程必须要在都灵中转。但是马尔彭萨机场本身就位于米兰前往都灵的方向上,我们觉得这个方案有待改进。通过对于方案A的调查,我们发现做为皮埃蒙特大区首府的都灵是前往Alba的必经之地。所以我们就在网上千辛万苦找到了后来落实的那个中转行程(方案B):马尔彭萨机场大巴直接到都灵Porta Susa车站(2个小时,可以现场和网上购票,网址http://www.sadem.it/it/home.aspx),然后火车前往Alba(1个半小时,意铁,可以网络及现场购票)。不但节约了时间,舒缓了行程,还便宜了钱包,所谓一举多得。在此,郑重提醒各位朋友,意大利的夏天跟新疆是一样样的,晚上9点天还是亮的啊!!!大白天的时间要充分利用!!!我们开始忽略了这个问题,有点吃亏。我们中午一点半左右抵达米兰机场(机场不大),顺利过关(我们没有托运行李)、买票、找大巴站台(期间还找座位在机场大厅歇了一会儿),两点半的大巴发车,下午四点多就到了都灵Porta Susa。我们先去熟悉了传说中的自动购票机,用信用卡买了去Alba的车票,又去站台搞清楚了如何坐车打票。因为普通车随便坐,所以就决定坐晚上7点半左右的最后一班车,留下点时间去火车站附近转转。在火车站附近买了电话卡,是WIND的一种,开卡€10,每周€2.5,一共充了€20,三周是足够了(我们进的是个华人的店,那个老板态度不好;但是WIND的使用感觉还是可以,整体网络速度也不慢,在皮埃蒙特和托斯卡纳的乡村以及大城市间的高铁上信号都不错,倒是在佛罗伦萨的公寓里面信号很差(室外很好);套餐里流量和意大利国内通话时间是足够的,具体多少忘了;给国内打貌似也不是太贵)。对于意大利物价概念的建立是从进到火车站附近一家超市开始的。我们在出马尔彭萨机场时,从自动售卖机买一瓶500ml的纯净水花了€1.5,而在超市里,那种2L或者1.5L的大瓶才只要几毛钱。。。但是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水是要分有气和纯水两种哦!意大利超市里的奶制品和果汁也都比较多(也都是大瓶的),价格也都还合适,意大利这些天水分和维生素的补充很大程度依赖这些东西。另外,当地的水果我们吃的不太多,桃子、梨什么的都尝试过,最后就觉得大樱桃还不错,成为了当时主要的水果选择。有时也会买个面包啊、蔬菜沙拉啊什么的。所以,超市基本维持了我们整个行程的基本生活需求(我们有些天租住的几个airbnb都有厨房,我们会尝试一下当地的葡萄酒、意面、肉制品、奶酪、海鲜之类,也都需要在超市或者市场购买)。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就坚定了在意大利以游玩景点和购物场所(赶上了七月初的打折季)为中心,以“公寓和酒店”以及“超市和市场”为基本点的游玩政策,坚持这个“两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政策20天不动摇。都灵去往Alba以及Barolo相关都灵附近的小城基本都可以通过火车到达,他的这个地区火车系统类似于城际铁路,比如前往Alba方向的线路,下午每小时一班,要在Bra(意大利语发音是“布拉”,英文意思自己脑补)转车;但是我们赶的时候不巧,Bra前往Alba方向的铁路坏了,意铁是在Bra站前安排有巴士维持运营(关于这个事情我们在购票的时候还很疑惑,因为售票机显示的信息从Bra去往Alba是Autobus)。Bra火车站从都灵上了火车,车厢没啥人,遇到了个很负责的列车员姑娘,英语还不错,查了我们的车票后,清楚的跟我们说了Bra下车后的去火车站前赶大巴的事情,但是没跟我们说下火车要按门上的按钮……(到站后,我们站在车门前傻傻的看着门,又不敢乱摁;幸亏车厢还有一起下车的)上了去Alba的大巴,车上就我们两个外乡人。这是周五下午的末班车,车上大部分都是周末回家的年轻人,三三两两都很熟悉,有说有笑,应该都是一起长大的伙伴。正是意大利的麦收季节,路旁的麦田里充满了收获的喜悦。从Bra到Alba的路上,我们不仅感受着当地人生活的惬意、物产的丰富,也惊讶于这小镇的精致(Alba是意大利统一后的首任首相加富尔的家乡,是意大利首富费列罗家族的费列罗巧克力的故乡,是产量稀少而贵比黄金的世界顶级白松露的主产地,是“葡萄酒之王”Barolo的产区,也因此成为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我们的房东Stefano已在车站等候多时了。这位是个非常潇洒健谈的小哥,20出头,自己手里每年出4000多瓶酒,车技好,开的小宝马在山间小路飞起。路上时间不短,小哥跟我们吐槽完英国佬的脱欧、欧洲杯和AC米兰(我是米兰球迷)后,也顺带着在黄昏中介绍了这酒乡的一切:城堡、葡萄和酒(各种酒庄名字一个没听懂)。好吧,住下一夜无话(Stefano家真是不错,Langhe山区环境真好),下面酸不拉几的Barolo游后感,如有不适,可以略去。。。。窗外清晨………………………………分割线…………………………………………基督教文化中,葡萄酒被视为上帝之血,地位举足轻重。2015年欧盟的统计中,意大利已经超过了法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产量约占世界的1/4。意大利拥有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和浓厚的葡萄酒文化,人们常说,“如果晚餐没有葡萄酒相伴,就如同一天没有了太阳。”好奇心驱使我们前往意大利最重要的皮埃蒙特葡萄酒产区去一探究竟。远眺Barolo我们的葡萄酒之旅先从葡萄开始。Langhe丘陵区的农作物种植很有规律,山地的斜坡上,整整齐齐的是一排排的葡萄架,而山间的谷地上,则是金黄的麦田。这里主要种植一种叫做“内比奥罗”的葡萄,是当地最具代表的品种,也因为葡萄在接近成熟时,会在果实表面形成乳白色的薄雾而被称为“雾葡萄”。Langhe地区Tanaro河右岸的Barolo地区附近是最为适合内比奥罗种植的地方,这里的葡萄酒香味复杂,口感厚重,适宜陈年;而在别处的内比奥罗所酿的酒就比较松软味淡,风味较差;即便是Barolo地区内东、西部分所酿的酒,酒体口感也各有特点。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在Barolo村一家酒庄的博物馆中,我们找到了答案。barolo产区土壤分布图原来,这是由Langhe地区独特的地质演化决定的。皮埃蒙特第三纪盆地位于阿尔卑斯山与亚平宁山的结合部,曾经是100多年前欧洲地质学家争相研究的热点地区,新近纪地质年代研究中不少“阶”的命名都与这个地方有关。扎实而丰富的岩石学研究也推动了这里土壤学的研究。Barolo附近主要是新近系的海相碎屑岩地层,但是因为不同地质时期的海水深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年代地层的碎屑颗粒大小和钙质含量会有差异。不要小看这些细微的变化,正是这些岩石组构上的不同和岩石所经历的风化和侵蚀,才导致了葡萄酒口感的差异。Barolo东南部的地层年代相当于我们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的“梅山组”,它的风化土壤粒度偏粗,钙质相对较少,铁质含量高些,地势也偏陡峭,盛产酒体强壮及耐陈年的Barolo酒;而Barolo西北地区地层年代更加年轻些,相当于我们的“黄流组”,风化后的土壤主要为钙质粘土及泥灰土,地势平缓,以酿制优雅及香气出众的Barolo葡萄酒出名;而位于这两者之间的山谷地区接收了以上两个区块的风化产物,土壤成分兼具两者特点,酿出的酒体优雅柔和,但会更复杂。一百多年前的学者就已经根据地质及土壤的特点来区分不同的地块,并为各个地块单独命名以示区别。传统的大橡木桶法式小木桶为了保证葡萄质量,欧洲的葡萄酒的核心产区都会严格控制产量并设有专门保护的葡萄园;为了生态种植和保持水土,葡萄架之间的杂草甚至都要保留。Barolo产区更是严格规定葡萄酒在发酵后必须经过至少三年陈年,若是珍藏级的好酒这个过程甚至长达五年;而这期间在橡木桶中则是至少要达到两年。传统派不讲究产量,不仅发酵时间长,还要放在大型的传统橡木桶中陈年;而部分酒农在遵循祖制的同时,也在引入新技术不断赋予Barolo酒更多新的内容:不仅采用现代发酵罐缩短发酵时间,也引进了法式小橡木桶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与口感需求。但是,关于酿造流程的争论,“传统”派与“创新”派就从没有停歇过。酿造方式对于酒农来说,就是一种信仰。在他们的手中,葡萄酒已经成为了“艺术品”,他们的执着,是对于美与自然的理解,是对于精湛技艺的追求。“传统”与“创新”的不断碰撞,才让Barolo酒不断展现出新的内涵,不断激发着它永恒的生命力。富有创造力的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想这是Barolo酒闻名于世、经典永恒的秘诀所在,也是这静谧葡萄酒乡之旅的魅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