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 多云 维多利亚市今天行程是布查特花园和旁边的蝴蝶园。接受昨天老板的建议,早上加了一个沿海风景路。仍然是6:40出门,昨日一天走下来,对维市的downtown已是熟门熟路。小白很快拐上了向南的一号公路,时间早车就少,十多分钟就见到了0公里碑,沿海风景路也从这里开始。老天没有复制昨天的好天气,海边有点阴,但路况良好的道路,风格多样,装饰美丽的建筑,安静而充满生机的环境都让人感到格外愉悦。远处隐隐可见连绵的雪峰,不时有海鸟掠过,一艘大船静泊在远处……。在风景好的地方路边会有一些设施,有时是几个长椅,有时是供车子临时停靠的观景台,走走停停,随心所欲,非自由行大概很难有这份享受。有个点是个小公园,看得出海边的黑色礁石是火山喷发后的熔岩形成,上面草色金黄,很是漂亮。继续前行不多时便到了橡树湾,这里是维多利亚水上运动基地,海湾中泊满了各式游艇和帆船。我们计划的目标是道格拉斯山顶,听老板讲有盘山道能开车上去,在那里可以俯看花园城全景。不过当我们来到公园门口却见两支横杆拦在门口,中间只留出可单人出入的空当,明显是不能开车上去了。看了公园告示才知,这里每日下午才向车辆开放。虽然一个学生模样的中国姑娘告诉我们上山并不太远,步行大概二十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山顶。看看已经8:20,上山往返恐怕会耽误布查特花园的最佳入园时间,还是忍痛割爱吧。照片描述:如画的维多利亚海岸风光。照片描述:橡树湾。这个著名的水上运动基地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游艇。车头掉转驶向布查特花园。不到20分钟已经看到花园大门了。入门处即是购票处,每张成人票含税34.75加元,没有老年优惠。买好票有导引员指挥车辆进入停车场。停车场很大,被分成许多区,入园车辆要按顺序停入指定的区。看得出花园的管理还是不错的。布查特花园(The Butchart gardens)是座家族花园。布查特先生原是经营水泥厂的企业主,现在的花园所在原是水泥厂的石灰矿场。布查特夫人珍妮最初对园艺一窍不通,只是从友人那里得到一些豌豆和玫瑰花种籽,不经意地种在屋旁。随着鲜花盛开,建立一所大花园的计划在她心中萌生了。不久,布查特宅第的周围就出现了多座花圃。在丈夫的支持下,珍妮开始实现自己将废弃的采石场建成美丽花园的梦想。从1904 年开始,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布查特花园终于成为园艺艺术领域中的一枝奇葩,和世界著名的第二大花园,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50 多万游客。布查特花园占地12公顷,分四个大区,即1、下沉花园:这是花园的中心区和精华所在,花园明信片上的标准照就是这里;2、玫瑰园:夏季是玫瑰的季节,园中花团锦簇,品类繁多的玫瑰铺天盖地,令人目不暇接。3、日本园:与玫瑰园的热烈不同,园区幽静深暗,流水潺潺,鸟鸣啾啾,红色神宫大门和木桥、草亭点缀在翠竹、红枫之中,东方韵味十足。4、意大利园:按古罗马宫苑设计,园旁围以剪成球形的长青树墙。内有两水池,星状池旁设花坞,蛙形喷水池中有意大利石雕,整个花园为对称的图案式结构。比起其他几个区,意大利园略显随意,匠心不足。除了这四个大区外,布查特花园还有一些独立的景观,比如有个烟花燃放区,夏季从7月1日起每逢周六会有音乐表演,同时燃放烟花。还有一个音乐喷泉,泉水会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入园早,园内游客极少,拍照光线也好。花园夏季九点开门,大约10:30-11:00时大批游客和旅游团才蜂拥而至,那时的景观就只能评价为惨不忍睹了。总体来说布查特花园与花园城市维多利亚相得益彰,是维多利亚王冠上那颗最耀眼的宝石。照片描述:这个挂满花篮的凉亭,当初是布查特先生的鸟舍。照片描述:这个房子是布查特家族的祖居。照片描述:下沉花园,这里原是一个下沉20米左右的矿坑。布查特夫人把搜集到的一些珍稀的外国花木种在下沉的矿坑内,在慢慢地形成了一个下沉花园后,她又将欧式林木设计与亚洲园林移步换景之法巧妙结合,最终让这个原本因开采石灰石而留下的坑洞,变身爱丽丝梦中的仙境。照片描述:下沉花园的全景照,通常也是布查特花园的标准像。照片描述:这里每年夏季的周末都会燃放烟花。。照片描述:为了纪念BC省维多利亚市与江苏省苏州市缔结姊妹城市35周年,苏州市向维多利亚市赠送的龙喷泉雕塑。照片描述:进入玫瑰园。照片描述:鲟鱼喷泉照片描述:日本园照片描述:意大利园照片描述:意大利园的星形池。从布查特出来,顺路又去看了蝴蝶园。这个也称为GARDEN的花园实际只是间比较大的温室。里面除了蝴蝶还有些美丽的鸟类,鱼类以及爬行动物。当然还有热带雨林中才有的各种奇花异草和树们。有一些大大的闪着美丽蓝色荧光的蝴蝶,总是不知疲倦地飞来飞去,相机很难捕捉到,偶尔停下来,翅膀一合拢却像一只不起眼的枯叶蝶。还见到一只可爱的绿鹦鹉,像个撒娇的孩子在一位女士的怀里拱来拱去,尤其喜爱她身上那些亮闪闪的首饰,我们都笑着说这鹦鹉一定是个“girl”。很奇怪,这只鹦鹉一直黏在那位女士身上,而对旁边她先生的百般引诱却视若无睹,甚至还会躲避。所以说它是个“boy”好像也没错。玩儿了好一阵,它才飞走了。离开蝴蝶园,昨天体力透支的后遗症发作,腰酸腿疼哪都难受。也不想再去哪里了,便直接回了宾馆。照片描述:大蓝金刚鹦鹉。照片描述:喜欢首饰、爱粘人的鹦鹉“小姐”。照片描述:明目张胆的“大欺小”。照片描述:火烈鸟照片描述:南美的箭毒蛙。6月28日 阴 维多利亚—纳奈莫今早起来天气更加阴了,据说未来一连三天都将阴有雨。告别湿润的维多利亚,我们向温哥华岛的第二大城市纳奈莫(8万人口)进发。准备从那里坐渡轮去马蹄湾上海天公路。今天是轻松惬意的一天,日程安排才120公里,中间走了两个特色小镇,邓肯和彻梅纳斯。邓肯离维多利亚50多公里,这是个有名的图腾小镇。邓肯原是个木材加工地,在伐木业兴旺的时代有很多人来此打工,其中包括不少华人。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伐木业的没落,木材厂纷纷倒闭,城市陷入萧条。当地政府根据本地印第安原住民众多的特点,大力打造印第安文化特色,在市区竖起了80根图腾柱,将小镇建成了“图腾之都”,此举果然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小镇成功转型。小镇的火车站前是“图腾之旅”的起点,顺着便道上的黄色脚印走,就基本可以看遍全镇的图腾柱,十分方便。80根图腾柱各有寓意,大部分为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当时在温哥华机场看到那么多的图腾柱时还有些不理解,感觉和机场的现代建筑风格不太和谐。在邓肯才能更深的体会到这些图腾柱实际上已从土著居民对神及不可知之物的膜拜演化为现代人对历史的自豪,对未来的期盼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寄托的一种表现形式。照片描述:这里就是参观路线的起点,沿着地上的黄脚印走,就可以看遍全镇的图腾柱。照片描述:这是原来的老火车站,墙上挂着人像画。第一张居然是......照片描述:邓肯市政厅。照片描述:图腾柱后面的建筑是BC省的法院。今天走进的第二个小镇叫彻梅纳斯,小镇人口只有近千人。这里最早是矿产,木材,煤炭的集散地,是重要的贸易港口。与邓肯相似,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木材行业的的衰落,曾经忙碌的港口和城市繁华不再,小镇经济几近破产。在转型过程中,与邓肯相同的是彻梅纳斯也选择了将旅游业作为振兴经济的出路,不同的是彻梅纳斯选择了壁画作为吸引游客的亮点。一位当地的企业家卡尔.舒尔兹排除万难,力邀当时最好的画家来为小镇墙上绘画。壁画的主题被定为“小镇的历史和现状”。1982年,省政府投资彻梅纳斯,扶助城镇振兴计划,改善疲惫的老街道为商业街,吸引顾客。市政厅经研究决定,拿出10万美元,邀请著名的画家,在市中心的水车公园(WaterwheelPark)附近,绘制第一批5幅壁画,主题为“小镇的历史”。卡尔要求画家避开政治和宗教的内容,免得引起争议。他给大家提供了一本书——《水车轮上的流水》(Waterover the Wheel),作为参照的摹本;这是彻梅纳斯的历史, 作者为奥尔森(W.H Olsen),后来几乎所有的壁画,都来自书中的老照片。壁画完成之后,游客的数量开始攀升,又进一步吸引更多画家加入义工行列,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规模群也越来越大。如今这些壁画名闻遐迩,获得了世界的广泛好评。1983年,它赢得了著名的纽约市区振兴奖。目前彻梅纳斯小镇有41幅户外壁画以及多件户外雕刻和塑像,是世界上城市墙面与壁画比例最高的特色文化小镇。和图腾之都邓肯一样,这里人行道上也有黄脚印,引导游客寻找下一幅壁画。如今华丽转身之后的小镇焕然一新,公园安放了长椅,街道铺满了鲜花绿草,城镇被重新粉刷,到处是免费停车场;餐馆,酒吧,宾馆,商店林立;还有博物馆,音乐厅,歌剧院,艺术家工作坊等文化娱乐设施。一个几乎沦陷为鬼城的小镇在仅有的行业退出后,以绝不服输的精神在艺术家的画笔下获得了新生。 照片描述:水车公园。第一批5幅壁画就是在这附近完成。照片描述:彻梅纳斯最早是矿产、木材、煤炭的集散地,是重要的贸易港口。如今港口虽已繁华不再,但满江的木排仍可隐约看出当年风采。照片描述:小镇历史上的第一幅壁画—蒸汽驴在工作(Steam Donkey At Work)。作品描绘的是早期的伐木工——赫伯特 奥尔森(Herbert .M. Olsen)正在操作绞盘的手柄,要从布满岩石、沟壑和树桩的森林中,把倒下的树木拉出来。照片描述:鸿兴码头商店(The Hong Hing Waterfront Store),第一批5幅壁画之一。鸿兴杂货店的店主是冯仁路(Fong Yen Lew),生于19世纪末的中国,于1915年来到彻梅纳斯做生意。从开始的洗衣房,杂货店,到卖走私酒,最后开设赌场。他心地善良,允许赊账,尽管损失了些钱财,却赢得了信誉,交下了朋友。那时当地人都称他为鸿兴(Hong Hing),用他商店的名字,可见他当时受欢迎的程度。连壁画的作者保罗.马卡诺(Paul Marcano)都非常喜爱这个人物,把他加到了壁画中,站在他饱经风霜的店铺前面。 照片描述:小镇最吸引人的壁画当属原住民遗产(Native Heritage),由著名的艺术家保罗.伊嘉图绘制。这是彻梅纳斯的地标,整个室外画廊的代表作。原住民遗产位于遗产广场(Heritage Square)东侧,画在一面特殊的墙上。这是一个盆景般精致的小花园,壁画前有喷泉和雕塑,花园边上生长的绿树,看起来是壁画里的一部分,而壁画中的图腾柱,似乎安放在公园中,构思之奇妙,令人拍掌叫绝。照片描述:一个中国男孩的回忆(Memories Of A Chinese Boy),作者是华人艺术家程树人(Cheng Shu Ren)。这幅壁画,就画在一家华人杂货店的墙上,描述的是在拓荒时代,这家商店开张的场面。这个“三利店”(Sam Yick Kee),主要面向当地华人,出售国内进口的食物和小商品,这里还是华工经常聚会的场所,可见当时华人的数量很多。这个店的店主叫常宁(Ning Chang), 父亲在当地煤矿打工,店主的孩子后来接管了这个店,一个多世纪后,常宁的后裔仍住在彻梅纳斯。城市街头的壁画在不断增加,而小镇的故事也得以代代相传。 照片描述:“驯鹿号”驶入马蹄湾(Arrival of the “Reindeer” in Horseshoe Bay)。1983年完成。一位披着雪松树皮斗篷的印第安公主,站在岸边的山丘上,默默地向大海凝视;一艘贝雕般精美的三桅船,正缓缓驶入港湾。这幅画柔和静谧,意蕴无穷,令人顿生向往和无限的遐想…… 照片描述:隐士(The Hermi)是保罗.伊嘉图的另一幅杰作。这幅画面有一种深邃的美,还有几分神秘感——一位从心所欲的老者,沿着幽静的隐士小径(The Hermit Trails),走向密林深处…… 这位老者叫查理·阿博特(Charlie Abbott),小镇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只是称他为“隐士”,甚至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他于70年代来彻梅纳斯,径直走进小镇周围茂密的森林,不与人来往。他独自开辟了穿行森林的“隐士小径”,后来成为慰藉小镇人的地方。慢慢地,他又开始修建花园,在枫树和冷杉林中,种野花,铺石板,修台阶,年复一年地清扫落叶和降雪,过着“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日子。他一直在这片静谧的山林中,独自隐居,再也没有走出来…… 在彻梅纳斯吃过午饭,又走了20多公里就进了纳奈莫。这个被网友戏称为“奶奶摸”的城市是温哥华岛上的第二大城,人口大约8万。“纳奈莫”这个名字来源于印第安原住民的撒利系语,意为“聚会之地”, 是联系温哥华岛和北美大陆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疏散地。我们来这里就是听说在这里乘渡轮比维多利亚人少且时间短。费了点周折找到预订的民宿,这家名为“坎贝尔小屋”的B&B民宿Booking上评分9.2分,据说早餐不错,不过我们主要是图它离港口近,开车几分钟就到。我们到时女房东正要出门去打高尔夫,简单带我们看了下房间,听说我们明天要赶最早一班船就不吃早餐了,高兴坏了,一个劲儿地对我们说“Thank You!”,收完房钱她就匆匆走了。这家民宿还住着一个房客,是个挺精神的小伙子,大学生假期出来玩,每天要给房东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房东则提供免费住宿。由于是第一次在加拿大乘渡轮,对船期、买票方式等都不托底,所以安置好住处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船票。到了港口一看那边的各种标识非常清楚,大车小车、已预订票和现场买票的车都各行其道,按照指示排队即可。问了下售票的大婶,最早一班船是6:45开船,问需要提前多少时间到达港口可以确保买到票,大婶表示每天都不一样,没人知道。后来才知道因为7月1日是加拿大国庆日,这几天相当于小长假,过海度假游览的人比平日多了好几倍。情况基本搞清,决定顺便去港湾景区走走。纳奈莫是天然的深水良港,并因此被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称为海港城(Harbour City)。港湾中停泊着各式游艇,还见到一架水上飞机。可能因为天气一直阴沉沉的,影响观感,觉得景色一般。照片描述:纳奈莫街景。照片描述:港区一角。照片描述:“坎贝尔小屋”的后院。照片描述:上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