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9
29714
33
469
作者:2_D
去加那利群岛前,我曾或多或少了解过西班牙历史,如古罗马如何建立古城巴西诺,并成为日后的巴塞罗那;如摩尔人如何攻过地中海,孕育出与众不同的安达卢西亚……在这之中,我不仅对西班牙,更对北非的古迦太基王朝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度将突尼斯的迦太基城,摩洛哥的Fes定为下一个目的地。直到留学后,我和北非终于有了第一次交集。那时系里Studio设计课给了大家四个选题,其中之一就是:加那利群岛的非典型聚落研究。当时我还是个地理盲,一听到“位于北非”就断然报了名,然后才得知群岛虽地处北非,但从属于西班牙,所以比起北非灿烂的阿拉伯文明,那里更受拉丁文化影响。此后,我们小组十四人共同前往加那利群岛一周,此篇游记就是基于那次旅行。需要说明的是,群岛之行不能算是典型旅行。我们仅仅去了Gran Canaria岛(设计场址所在地),并且除去讲座、研讨、临场设计,只有四天值得书写。包括:一天环岛旅行,一天首府Las Palmas之行,一天场地研究,一天自由活动(我脱离大部队,冒险去看了当地真正的非法聚集区)。虽然短暂,但加那利群岛之行却引发了我早期不少对“岛”的思考。也是在那以后,我终于下定决心,向学校提出休学申请,再次踏上欧洲那片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一并放上过去几篇游记,希望和大家交流机器的逻辑 - 探索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失落的世界 - 法国里尔的奇幻旅途岛I - 威尼斯 - 终将沉没微信: _shuoyunFLICKR: lin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Canary Islands(加那利群岛),位于摩洛哥以西的大西洋,归西班牙管辖,是欧盟最外延的特别领域之一,因独特的气候和风貌成为旅游胜地。群岛由沿东西方向依次排开的十三座岛屿组成。靠东一座邻近北非,近到撒哈拉的沙子都会被吹到岛上;靠西一座深入大洋,宛如一块海中的巨大礁石。这样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岛屿们的不同气候景观——越靠近非洲大陆,受墨西哥湾流的影响越小,越干旱少雨;反之越靠西方,越湿冷多雨。(NASA的一张航片,明显看出沙子被吹到岛上)Gran Canaria正好位居群岛中央,这赋予了小岛一半湿冷一半干热的独特气候——所以当地人非常自豪地宣称,“从雨林到沙丘,你只需花半小时”。之所以这般特殊,除了地理因素,与岛屿自身形态有很大联系。Gran Canaria实为火山岛,源自海底火山喷发后的地壳隆起:中央高,四周低,呈圆锥状。来自西边的水气(寒流)难以越过锥顶,严重制约了山脊南北两侧湿冷与干热气流的交互,从而在岛上形成了一条“降雨分界线”——把雨水几乎都锁在北部,留下南部一片“类非洲”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研究的深入,加那利群岛吸引我的地方有两点。1)岛屿自身是一个近似封闭系统所谓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是指除能量(热量)外,不与外界交换任何物质的系统。例如在历史上,英国野心勃勃的伊甸园计划(Eden project),用人工建造的几个巨大弧形膜结构,扣住三个足球场大的土地,形成了完全封闭的空间,企图再现真实的自然演替。我曾经觉得“地球”也是个封闭系统,后来被老师指出可能有陨石的侵入。然后我又觉得“宇宙”是个封闭系统,却发现它已经超越了封闭系统概念,成为了孤立系统(Isolated system),因为按照当今假说,宇宙内部质量与能量共守恒。“岛屿”,我认为在一定程度,可以被看作一个近似的封闭系统,特别是在航海不成熟,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正因为如此,岛屿反而提供了难得的资源,使得我们可以探寻:在极端条件下,有限的资源被如何收集分配,而生命又如何相生相克、自给自足。2)加那利群岛处于旧与新世界之间自哥伦布时代开始,前往美洲的船只都会到加那利群岛进行最后的补给,因为这里是人们熟知的最西边界。曾经有这样一句话,说“一切在美洲发生的事情,都首先发生在加那利群岛”,比如奴隶,比如大面积种植单一经济作物(monoculture)。好像群岛的命运与欧洲无关,反而变成了美洲的测试版。同样,在商船返回欧洲时,作为第一站的加那利群岛,会首先享受到资源和财富,无论是原材料抑或是掠夺的金银。总之,群岛正戏剧性地处于“旧与新世界”之间。——不过同样意思,我却更倾向另一个表达,就是:加那利群岛其实是一个既不属于旧世界,也不属于新世界的封闭系统。在天地间,它已经演进出自己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