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面试,从图宾根(Tübingen)出发,坐了大概5个小时的火车,到了Eisenach的小镇。刚出火车站就被一副窗户彩绘吸引了,看起来像童话里的小镇,代表了小镇的过去和古典。对面,也是类似的窗户,但是写的是70年汽车制造历史,说的则是现在和工业。原来以为的荒凉之地,是汽车制造之城。Eisenach很早就开始了汽车制造的历史,有宝马的摩托车工厂。二战时期该城是军用汽车生产基地,在DDR时代,宝马的工厂被政府没收。战后欧宝接管了原宝马的工厂。目前为止,汽车工业依然是这个小镇的支柱产业,这里还有Bosch传感器工厂。面试完,天空飘着小雨,小镇在雨中更加朦胧静谧。老城的街道由中等的石块铺就而成,不算宽阔,错落别致,沿街的建筑既有南德的彩色木屋,也有巴洛克时代的古老建筑,为小巧美丽的古典城市添加了几分大气。可惜雨天,大风,我已经浑身湿透,手冰冷,照片只能凑合。城市不大,又是一个可以用脚丈量的小镇。火车站出来往右手边走一小段路,就能看到一段古城楼和教堂,过了这里便是一个Marktplatz(以前的集市),上面有一个路德的绿色雕像,一开始我一直以为是巴赫的雕像,还想起来12年在莱比锡我曾站在巴赫雕像下拍过照片,记忆中也是这样的颜色,不知道是否有讲究呢?这里是大音乐家巴赫的故乡。我想要去看的,就是拐角边上的巴赫之家(Bachhaus),那是巴赫出生的地方,他在那里直到十岁才离开。虽然巴赫的成就在另外一个城市莱比锡,但是巴赫之家依然值得一看,这里保存着巴赫演奏过的很多乐器,以及这里有唯一的巴洛克时代的古乐器,如果你去参观,还可以感受20分钟的现场古典乐器体验时刻。门票学生价格是4.5欧元。巴赫之家有两部分,旧楼和新楼。新楼主要是巴赫的音乐作品展示,我没有进去看,看介绍有巴赫作品表演。旧楼进去右手边,是一个巴赫使用过的乐器展览室。一位和蔼可亲的解说员带领我们进去,前面有5个很古老的乐器,解说员用这五种乐器分别演奏了一小段巴赫的作品,比如:Clavichord(击弦古钢琴),1770年左右Orgelpositivi (管风琴的一种)1690年左右:这些乐器的声音都比较尖。只有一个乐器声音轻,适合练习,讲解员说这个叫做”邻里团结友爱“乐器。这些都是巴赫时期,也就是巴洛克发展到高峰时期的乐器,除了一架Cembalo(大键琴),因为无法再演奏,所以才在13年前,仿造以前的样式,甚至取自来自当地的一样的木材来制造了一架,其他的至今都可以使用。最古老的是Orgelpositivi,已经有327年历史了。橱窗展示的都是巴赫本人使用过的乐器。巴赫几乎会他那个时代所有的乐器。而且他本人和乐器制造商的关系很紧密,他自己也很有兴趣研发扩展新的乐器,还从事过乐器的租赁,销售工作。这是巴赫当时的房间。这是巴赫家族的族谱。巴赫这家人丁兴旺。他一生有两任妻子,20个孩子。博物馆简单粗暴地把这句话标在了墙上。第一任妻子其实是巴赫的亲戚,名字叫玛丽芭芭拉(Maria Barbara),她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Johann Michael Bach,俗称 Gehrener Bach,是一位管风琴师和作曲家,这位管风琴师是另外一位巴赫家族的同样是管风琴师的来自爱森纳赫市的叫Johann Christoph Bach的兄弟。而那位来自爱森纳赫的巴赫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巴赫的亲戚。而且那位爱森纳赫的巴赫同时还正好和玛丽芭芭拉的母亲的姐妹结婚了。你们看晕了吗?所以芭芭拉和巴赫可能从小就青梅竹马,因为在每年的家庭聚会上可能会碰到。她和巴赫一共生了7个孩子,跟着巴赫搬了三次家。可是青梅竹马故事的结局却是悲哀的。1720年巴赫和他的侯爵Leopold以及宫廷乐团去Karlsbad旅游6周。当他出发时,他的妻子还是健康和快乐的,当他回来的时候,她却已经死去并且被埋葬了。病因不详。巴赫的第二任妻子安娜(Anna Magdalena)是一位歌唱家。1721年他们结婚了。距离玛利芭芭拉去世才一年。作为歌唱家,她的妻子一年可以挣300 Taler。当时大名鼎鼎的巴赫挣多少呢?巴赫大概挣400 Taler一年。这一家的收入在当时相当于现在的5万欧元。插播一下,巴赫他们赚的钱长这样:当时德国还未统一。安娜为了巴赫搬去莱比锡,由此放弃了她的歌唱事业。巴赫是一个浪漫的丈夫。这是他送给安娜的礼物,一个自己纯手工制造的鸟巢,颜色鲜明,绘图精致。1740年巴赫又送给安娜一只训练歌唱的红雀(Hänfling),巴赫还在情书中写道,安娜是这样的鸟儿最好的朋友。巴赫还有哪些有趣的小故事呢?这是巴赫就读学校的一个课程表。我三年的拉丁语基本已经都还给老师了,大体还认识一些数字。这张课表说的是合唱班每周一二四五12:00到13:00点上课,周三和周六休息。(好吧,我确实是看了德语解说才知道的,不是靠我自己可怜的拉丁语,哈哈。)下面这张是学生名册里的一部分:巴赫原来也是学霸。他直接跳过了一年级(Sexta),从二年级(Qunita)开始读的,7岁的巴赫一年缺了96天,却还是比大他三岁的兄弟排名靠前,不难看出,第47位巴赫的名字。在当时的爱森纳赫,5到12岁的男孩和女孩都要接受义务教育。父母们可以在八所德语学校和三所拉丁语学校里选择。马丁路德和巴赫当时读的是同一所拉丁语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宗教,语法(Grammatik)和算术(Arithmetik)在拉丁语学校里是重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语数外咯。教材分别是圣经,爱森纳赫当地的宗教唱诗集和教义问答手册(Katechismus)。上课时间夏天为早上6点到9点,冬天是7点到10点,看来那时候人家的小学就是半日制了。至于巴赫为什么经常逃课?有人说是因为生病,有人猜测是要帮爸爸干活。他爸爸去世后,四年级后巴赫搬去了Ohrdruf,从此成为班级第一。这是巴赫奖杯:看过了巴赫的成绩单,情书,奖杯,赚的钱,再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巴赫曾经穿过的真皮高跟鞋,Stiefeletten到现在依然是流行的款式噢。还有巴赫的眼镜,是不是很像某款雷朋的墨镜?巴赫的儿子Carl Philipp Emanuel说他老爸天生近视。巴赫的时代已经有眼镜,这副眼镜来自巴赫儿子的遗产,因此被认为曾经属于巴赫。但是也有人认为,巴赫时期应该还没有这种被称为”Blendschutzglass“的眼镜。巴赫是幸运的。他所在的时期是巴洛克时期的高峰,牛顿的经典力学,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沃尔夫的哲学启蒙,以及工业领域的蒸汽机器。巴赫故居在1944年11月23日经历了战火,1945年4月又经历了美军的袭击。1946年苏维埃军事管理机构重新开放巴赫故居。最后买了巴赫的这个头像,作为留念。PS:酒店一般般,但是位置佳,车站出门右手边,离火车站只有几百米,可以步行,门口就是公交站。整个城市很小,完全可以步行。酒店隔壁有一家越南人开得中餐快餐店。交通:火车票,从Tuebingen到Eisenach,往返90.65欧元,途径Fulda, Mannheim,Stuttgart,单程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