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记里,我把旅途见闻写前面,博物馆和建筑抽出来放到最后的合集。4.1-4.2 开罗出机场就蒙了。没有地铁,没有机场大巴,的士在一旁漫天要价,询问处随手一指就撒手不管,语言文字不通,连预约的Uber也放我鸽子,最后几番辗转才到达市区。看来背包客来这里旅行确实有些困难。开罗大部分楼房都是土色,好像直接用泥巴堆成的一样,跟不远处的沙漠融为一体。司机们都开得飞快,加上许多公路不划线,供大家自由驰骋,简直就是赛车。堵车也是市区的常态,不管在哪里,焦躁的喇叭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来之前才发现,阿拉伯地区竟然不是用阿拉伯数字(上图车牌左半边才是真·阿拉伯数字,2251)。但也不用紧张,堵两次车,看看车牌就能够认全了。埃及的平民食物,库西里,大概相当于我们的炸酱面之类。用通心粉意粉米饭混成一碗,盖上些豆子虾米干,人民币四块钱管饱。埃及的老城区熙熙攘攘,批发市场尤其热闹,终日见不到一个外国人,所以自己的回头率特别高,在地铁车厢也一样。据说伊斯兰教规严厉禁止偷盗,所以即便我一个人夜晚背包走在老城区,也不觉得危险。然而,游客们对埃及人都是清一色的抱怨,因为他们太喜欢骗游客。对许多贫穷的埃及人来说,国外游客简直是移动的钱包,见一个宰一个。出租车谈好价钱会反悔,路边小卖部乱开价,导游说话不算数,酒店前台不老实,旅游中介水更深。走在路上随时有人搭讪,热心地问我去哪里,然后说那里不开门,要带我去个更好的地方。诸如此类的骗局太多,防不胜防。来这里旅行语言不通,很多时候不得不问人。而善良的百姓多数不会说英语,会说英语的人,很多都不老实。在整个行程,我每天都在跟形形色色的骗子斗智斗勇,说话时刻提防,但几乎每天还是要被骗,简直比上班还累。当然,还是遇到过许多好人。有好几次我找不到方向,站在路边左顾右盼,过一会就会有热心人来问我需不需要帮忙。只是一旦涉及到钱就要小心。埃及更加平民的食品,像印度的馕,一日三餐都可以吃它。在许多餐馆,这种馕都是无限量提供,管饱。尼罗河日落在旅游点以外的地方,很少见到外国人。我一个人在桥上看日落,招来许多热情友好的市民搭讪和握手。这是索合照的四个小年轻人,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还是用各种方式跟我说笑,小姑娘竟然还索吻。不是说穆斯林女性很保守的吗?面的,郊区常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香港的小巴,招手即停,车速飞快,门一直敞开。坐门口的乘客也十分淡定,甚至见过一大胖子,半边屁股露在车外面。开罗大多数马路没有红绿灯和人行道,面对奔流汹涌的车辆,行人一般看两眼就迈步横穿,然而车子也只是稍微减一下速,刚好不撞到而已。所以比起所谓的恐怖袭击,我觉得在开罗过马路才是极度危险的事情。每次过马路都觉得自己会被撞死,看着旁边一波波埃及人淡定地穿行,我总是迈出去又退回来,一看到车少就拔腿飞奔。来开罗第一天,日落时分,我在一个小景点里和解说员喝茶聊天。我抱怨埃及博物馆写着晚上9点关门,但5点就撵人,也不给任何解释。埃及朋友痛心疾首地说:“是啊,这就是政府的官僚化!咱们老百姓平时也很遭罪……就像你们中国,不也有Chairman Mao吗……”4.3-4.4 黑白沙漠初中时爱读三毛。受她启蒙,我对旅行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在记忆中,游记里的故事大多已经印象模糊,只有对撒哈拉沙漠的念想仍保留至今。总有一天,我要去撒哈拉以南看更原始的非洲风貌。但既然来到撒哈拉北面,我也一定要去沙漠走一趟。我以为沙漠都像电视里看到的那样,只有像海浪般起伏不断的沙丘。来到这里发现,desert其实应该泛指被泥沙覆盖的荒漠,目之所及,大部分是平原,也有丘陵。 如今骆驼出行也坐车 夜晚露营,伙伴们睡帐篷里面,我见向导睡外面,我也跟着搬了出去。再三跟他确认:“夜晚没有狮子老虎叼走我吧?没有豺狼吧?没有毒蛇蝎子吧?……”他笑说:“只有狐狸。”明月当空,沙漠一片静谧,脚下的沙子冰凉如雪。向导嫌月光太“晒”,把铺盖挪到帐篷旁边的阴影里,篝火旁边剩下我一个人。后半夜的闹钟将我叫醒时,月亮终于下山,东方升起淡淡的银河,星空更明亮了一些。借助星图,我第一次认出牛郎星和织女星,还有其它星座。到那时候才发现,原来夜晚星星的活动那么明显,打个瞌睡睁开眼,又看到新的星座升起来。猎户、仙后、蝎子、小熊们好像都在天上奔跑。在没有电灯和电子屏幕的古代,人们生活环境单调,斗转星移也许是一天中最富动感和最有趣的景象吧,简直就相当于全民免费的科幻大片。那时候星星应该是人们熟悉的朋友,有名字有故事,每晚轮番登场,其乐融融。所谓白沙漠,其实是白色的岩石,百万年前这里是海床。黑沙漠,他们在下面玩自拍,我默默爬上了旁边的山顶。4.5-4.9 阿斯旺 卢克索阿斯旺到卢克索6天,一共看了10个古埃及神庙,神庙部分放在后面的建筑合集。尼罗河上游,河水平缓清澈,岸边芦苇随风摇曳。据说这里没有鳄鱼,我让船夫划到浅水处,衣服一脱跳进水中。河水冰冷,不小心呛了几口,味道还可以。(但后来听很多人说,其实有鳄鱼 -_-)船夫告诉我们,四年前的政变让游客骤减,曾经发达的旅游业大受打击,这四艘都是废弃的游轮。2010年我在港大当交换生,恰逢埃及发生茉莉花革命。当时还是愤青的我,对这场革命非常感兴趣,查阅许多资料,还总结写成公选课的论文,很期待埃及“民主化进程”的发展。七年后来到此地目睹这番景象,只能说自己太naive。游轮上的尼罗河风光沙漠远处的海市蜃楼。我们以为海市蜃楼能够看到亭台楼阁森林绿洲之类,但其实沙漠中所谓Mirage,就是在一定角度的阳光照射下,远处的沙子看起来会像一片湖泊水面那样波光粼粼。如果一直朝着它走,视角变换,湖面自然就会消失,变回一片沙子。有点像彩虹吧。在沙漠这些天,我努力回想,但并没能够想到关于三毛的什么。很多次从车上下来,直面荒漠那一刻,我的第一感觉是《在流放地》,而一路上也会常常想到《英国病人》的场景。索合照的一群埃及姑娘,我旁边是韩国小弟YuZo,大学还没毕业,腼腆憨厚,率直靠谱。我和他很投缘,在游轮上相遇之后同行了四天。一路上他负责各种砍价,我负责蹭中国团导游的解说,然后翻译成英文给他讲解。有时候碰到些埃及大叔喊欧巴,他就会很害羞地掩面而去。Yuzo:我从尼泊尔出发,然后到印度,一路玩过来……我:你在印度待了多久?Yuzo:19天。我:哇,19天这么长!Yuzo:前面10天都在拉肚子。卢克索一日团,行程安排非常糟糕,一个神庙只给15分钟,我深深后悔没有自己走。但这是最开心的一天,因为没试过这么多人一起玩,一路欢声笑语。图中右边的女生是韩国人,另外三个女的是埃及人。黑衣服巴西大叔,白衫是长得像韩寒的日本小哥,绿衣服是上图出国镜的YuZo。埃及姑娘少见的烈焰红唇,性感火辣,一上车就播音乐带大家摇摆。不过最受欢迎的还是日本小哥。巴西大叔拉着他说:“我小时候很爱玩玛丽奥耶!”我们中韩三个小伙伴更加嗨,围着他各种喊:”Pocketmon! Digimon! Yu-Gi-On! One Piece! Oh, I like One Piece! And Miyazaki! 斯阔以!" 日本小哥就陪我们大笑。吃饭遇到一美国佬:我:Do you also travel alone?美:Yes, I travel alone. I like going alone. I can eat when I want, stop when I want, sleep when I want. When I wake up at morning, I say:‘Fuck, I don't want to stay here.’ Then I just leave. ……我: Where are you going next?美:Maybe Algeria.我(没听清):Libya?美:Libya? No! Fuck! I'm an American. I won't go to Libya!...4.10-4.12 赫尔格达红海边的赫尔格达是潜水胜地,宝蓝色的海水清澈见底,水下有丰富多样的珊瑚和鱼群。这里有各种水上玩乐项目。之前十多天很劳累,起早贪黑,看个神庙动辄坐四五小时车,面包饼干凑一顿,还要忍受酷热和暴晒。我已经厌倦沙漠。来到赫尔加达,感觉自己的假期才算真正开始。被插进了一个欧洲潜水团,几条船上百来人只有我一个亚洲面孔,于是我成为大家的调戏对象,埃及船员不记名字,都直接喊我China:"China, go! China, come here! China, hold on!..."左边是拍Action Movie的美国壮汉,兼职纽约警官,我就当他是个明星了。右边是德国朋友Mario,带着他女儿来考潜水证。他是船上难得热情的德国人,跟我聊很多,第二天还通过Facebook给我发照片。Mario发给我的照片。第一次潜水,虽然近视看不清,但还是被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所震撼。看来大海比沙漠要有趣很多。一群人在酒店沙滩上打排球,我也过去凑热闹。埃及朋友非常热情,开球的时候,为首的大哥大声问我:"Do you know the rules?" 我心里没底: "Er... A little.”他说:“There's no rule! That's the rule! Got it?”所谓的Safari,一行车排着队飚40公里,其实是沙漠吃灰大赛。4.13-4.15 开罗这两天主要看清真寺,会放在后面建筑合集。俯瞰开罗,灰蒙蒙一片,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埃及常见的烤肉肠,我把它放最后……这卖相有点难以接受。但它已经是我在埃及吃到过很不错的食物了。4.16-4.17 杜拜非常喜欢杜拜City Walk的室内动植物生态园Green Planet,以热带雨林为主题,没有笼子,可以直接观赏各种鸟类和动物。我进去的时候,像雷奥良诺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冰,惊奇不已。毕竟去亚马逊都没见到这么多鸟呢。大嘴鸟近在咫尺肤色随情绪变化的蜥蜴,这个颜色说明它心情还不错。兰花螳螂牛奶青蛙杜拜City Walk杜拜老城,活化成像国内古镇一样的商业区- 行程完 -埃及博物馆合集古埃及遗迹大多是在近代才被发掘,数百年来能搬走的文物都被搬走了,神庙和墓室都剩下一个架子。留在埃及本土的文物,基本上都存放在埃及博物馆——这里才是古埃及文明的宝库。(对古埃及感兴趣的朋友,强烈推荐彩图画册《埃及博物馆》)。博物馆不大但藏品非常丰富,我去了两次才逛完。正经的文物书上太多,比如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哈夫拉雕像等等。我不想再重复,就分享一些特别的东西作为补充。古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诞生第一个统一的王权(华夏文明相对应的大概是始于公元前1600年的商朝),在这以前称为前王朝时期。这是前王朝时期的石板雕刻,牛五星。前王朝时期人形陶罐,中间的陶罐双手抱头。陶罐太可爱,忍不住再放一张。金字塔塔顶石。有一种哲学观点认为,在古埃及人观念中,金字塔的形象对应突出尼罗河水面的石头,是存在的象征,与虚无相对应。所以他们热衷于建金字塔。某高官。在古埃及雕刻语言中,身上的膘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膘越多,表示越富有。王后头像,公元前约1300年。嘴唇的线条自然动人。法老的殉葬仪式和用品都严格遵循固有的形式,千年来墓葬的石棺、木乃伊、壁画、雕像、文字看上去有点千篇一律,甚至被许多人批评僵化。但在建筑的一些次要部位,画家不用受约束,反而能画出一些有生机勃勃的作品,例如上图纸沙草丛中嬉戏的鸭子。莎草纸上的绘画。法老的棺材里一般都会有莎草纸卷,用象形文字抄写《死亡之书》。《死亡之书》描述法老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场景,分成二十多个小时,每个小时会发生不同的事情,比如法老遇到某某神,在哪里坐船,在何处举行仪式之类,通常还会配图。这有点像我正在写的旅行笔记。法老也冲浪古埃及“招财猫”,其实是狮子形象的守护神,但看上去一点都不严肃啊有些官员的坟墓会出土一些反映生活场景的陶俑。这是三千多年前人们揉面团,看起来跟今天差别不大。四千年前的烤鸡。类似的平民陶俑还有很多,编织的,打铁的,挤牛奶的,划船的,打仗的,等等,惟妙惟肖,我觉得比官方的木乃伊和石棺更有意思。公元四世纪罗马风格的绘画。其实那时候的画已经很美,不明白为什么到中世纪,西方的绘画反而像在倒退呢。建筑合集(古埃及)吉萨金字塔古埃及金字塔大概建于公元前2600-2000年。大概因为太劳民伤财,或者宗教信条改变,后世的法老都改葬到山谷里。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时候,世界上大多数文明还处在石器时代。其实从美学角度,它就是一个标准几何体,并没有特别漂亮之处。但作为在土木工程毕业生,而且正在备考建造师,我脑里会想象当时施工的情景,然后浮现出许许多多技术问题。很多工程问题即便放在今天都不好解决,更何况在四千多年以前。这实在是奇迹。金字塔里面的墓室塔底部分残留的花岗岩,其实那才是金字塔原来的表面。可以想象,当初覆盖着这一层平滑花岗岩面的金字塔,一定更加壮观。可惜因为风化剥落或者人为破坏,最后面层只剩下底部一点点。现在它就像没有叶包裹的粽子,一粒粒糯米直接露在外面。菲莱神庙 阿斯旺建于托勒密王朝(D.C. 300),供奉女神伊西斯。神庙建在尼罗河的小岛上,在我见过的神庙中,它的形态最优雅温柔。由于建造年份较晚,这里汇集了各种式样的柱头,有棕榈,莲花,盛开纸沙草,闭合纸沙草等等,也有几种的叠加,几乎每根柱都不重样。穿行在走廊中,仿佛置身尼罗河畔枝繁叶茂的绿洲,郁郁葱葱。菲莱神庙据说是古埃及文明的“最后一个据点”。在当时的信仰中,菲莱神庙地位显著,每个埃及人一生至少要来这里参拜一次伊西斯女神。到公元600年,当时的统治者罗马帝国下令全面禁止当地信仰,推行基督教。菲莱神庙是最后被关闭的一间。基督徒将墙壁神像的脸统统凿坏,甚至覆盖十字架或者圣母玛利亚像,逼迫埃及人遗忘他们的神。经过这番“灭神运动”,原本已经衰落的古埃及文明,就此灭亡。(在卢克索期间,刚好亚历山大和开罗北部发生恐怖炸弹袭击,多人伤亡。受到袭击的恰恰就是三座科普特教堂。)神庙旁边还有罗马样式的图拉真凉亭阿布辛贝勒神庙 阿斯旺地标性景点,拉美西斯二世建造。想到神庙建造的年份(B.C. 1300),再看看这四个法老石像惊人的尺度,我不得不拜伏在他脚下。里面禁止拍照,也是传统的神庙轴线平面,饰以各种歌颂法老功绩的浮雕。它最独特之处是整个神庙建造在石山里面。上世纪建造阿斯旺大坝时,水位上涨要淹没这座神庙,为了抢救遗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神庙连同整座石山切割成块,挪了200米。这项工程也很了不起,是现代版的愚公移山。拉美西斯二世在他自己的神庙旁边,还建造了王后的神庙。王后神庙里面柱子上的皇后像。这是我见过最美的神庙雕像,忍不住偷拍一张。荷鲁斯神庙晚上看神庙比较凉快,白天简直被晒死。建于托勒密时期,祭祀隼神荷鲁斯和鳄鱼神,神庙后面还设有医院。人类现存最早的年历(约D.C. 300)。圆圈代表十,马蹄代表五,小棍代表一。由于古埃及人靠尼罗河为生,每年河水的涨落对生产和生活至关重要,所以他们很注重历法。在这个历法中,一年分三季,一季四个月,一月三十天,另有五天单独出来,共365天,已经非常准确了(差1/4天)。康波翁神庙同样建于托勒密时期。塔门上的凹槽用来放旗杆。进入第一层塔门,经过庭院就来到多柱厅。早期多柱厅是整体密封,后期发展为这种半墙。基本上,神庙里所有的墙面、柱身、天花,都会被古埃及人刻满雕像和象形文字,并饰以彩色涂料。如今大部分彩色涂料都已脱落,剩下石面。卡纳克神庙 卢克索卡纳克神庙是我见过最伟大的古迹!没有之一。始建于公元前13世纪,祭祀阿蒙-吞神,历经几个世纪的扩建,形成现存的神庙群。最外侧围墙边长大约800米,中央的多柱厅就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建有134根巨柱的多柱厅,矮柱柱头是闭合的纸沙草形状,中间高柱是盛开纸沙草。手机根本拍不出它的壮观。对它的形容,有句不知道是谁的语录:“人类所有理性和思维都僵化失落于此”,虽然有点矫情,但并不夸张。身临其境,深受震撼,激动得简直想撞柱。左侧是新王朝时期最受崇敬的阿蒙-吞神,头戴羽冠,生殖器突出。法老居右,向神献香和祭品。哈特谢普苏特神庙 卢克索哈特谢普苏特是古埃及为数不多的女法老,政绩卓越,相当于中国的武则天。神庙(B.C. 1400)依山而建,分三级台阶,中间用一条斜坡贯通,形态独特。只是当时烈日当空,我们个个都要被晒晕。神庙的柱廊,有可能是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来源。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卢克索神庙(B.C. 1300)祭祀荷鲁斯神,门口大道两侧是狮身人面像,沿着尼罗河畔一直通到几公里外的卡纳克神庙。这里是古埃及新王朝的宗教集中地。每年过节,人们就会把卡纳克神庙里的阿蒙神雕像抬到卢克索神庙“串门”,一路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卢克索神庙的一面墙上,用长幅雕刻记录了这个场景。那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幅浮雕,可惜太长拍不下来。中心庭院,由四排巨柱围绕,呈U型。这里是法老举行就任仪式的地方,庄严宏伟。上一任法老去世(升仙)后,新法老来到这里就任,经过一系列仪式,他便从人升格为神。因此,这个广场应该最具有神性。建筑合集 (伊斯兰)开罗的老城区建有大大小小数百座清真寺,被称为“千塔之城”,整个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迹。但我之前从来没了解过伊斯兰建筑,这部分也就只能凭感觉胡诌了。萨拉丁城堡区萨拉丁城堡区汇集了许多不同风格的建筑,是一个非常棒的景点,建筑爱好者一定不能错过。图中就是萨拉丁城堡,建于公元11世纪,是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缩小版,但添加了很多伊斯兰风格的元素。城堡外围的拱廊,大门拱的尺度要扁一些,形成独特的曲线拱楣。在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早期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中,也能见到类似的开扬纤巧的拱廊(不过顶部不会有那样的弧线)。城堡内庭院萨拉丁城堡旁边不知名的清真寺,与萨拉丁风格迥异,偏罗曼样式,右边波纹饰样的高塔,像冰淇淋,充满东方风情。门口侧边四根柱子,每一根都不一样。罗曼-哥特风格的小碉楼,上面高窗,下面配扁圆拱继续混搭伊本图伦清真寺建于公元9世纪,伊斯兰文明的黄金时期,庄重典雅,质朴大气。瑞法伊清真寺被它的巨大尺度吓到,仿西方教堂的巴西利卡式平面,立面风格独特。后来看门口介绍才发现建造于20世纪初,这让我有点失望。到20世纪,埃及皇室还大兴土木盖这种古董,就好比我们现在再去修一道长城,有点跟不上时代发展了。柱式多变之余,不失稳重,也值得欣赏。苏丹哈桑清真寺最让我佩服的一座清真寺,建于公元15世纪,除了朝拜之外,还集合了学校、医院等多种功能(右下角箭头处是入口)。巨大的尖拱,挂着许多吊灯。之前从来没见过这种样式的建筑,进去那一刻,我目瞪口呆。爱资哈尔清真寺外观宏伟,不过好像在维修,我进不去。侯赛因清真寺清真寺内部,躺着的人不知道是在休息,还是在做某种仪式。某近代校舍闹市中一个19世纪的校舍,采用所谓伊斯兰-巴洛克风格。校舍建有地下室,用来储水。现代风格清真寺最后贴两张杜拜City Walk的现代清真寺。感谢阅读。-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