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5
590
0
0
作者:qjluo
前言这是给豆豆写的系列游记的其中一篇。记忆就像一堆碎片,拼拼凑凑就是我们的过往。我试着将豆豆曾经去过的一些地方,陆陆续续的写下来,以此作为对他成长的一种记忆。只是时间久了,记忆越像一面难以拼全和复原的碎镜子。Anyway,写下一些,总比以后更多被遗忘好,这也是写这篇游记的背景。2010年的时候,豆豆满了两周岁,已经能很熟练的说话和走路了。这一年中,豆豆与8月底从无锡外婆家回到上海,开始了托班的生活;这一年中,豆豆无锡的太婆婆于九十四岁辞世,同时豆豆的外婆家也被拆迁了。(注:出于内容完整的需要,景点介绍部分内容摘自百度)2010年五一假期,苏州09年,我们买了我们的第一辆车,主要是为了便于我和豆豆妈每周从上海去探望在无锡外婆家的豆豆小朋友,也是为了以后能更方便的带豆豆往返上海以及出去玩。这年的五一,全家计划着一起去次苏州,这也是豆豆人生中第一次去苏州。这次一日游的主要目的地是虎丘及拙政园。虎丘虎丘风景名胜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下“尝言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丘,乃二欠事”的千古名言。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又一说为“丘如蹲虎”,以形为名。虎丘山高仅30多米,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剑池和千人石:云岩寺塔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成为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剑池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千人石留下了“生公讲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话。虎丘北门,大门面向虎丘山的一面檐下悬有一块“吴天蓬朗”的匾。虎丘云岩寺山门。虎丘云岩禅寺依山势而筑,“古塔出林杪,青山藏寺中”,为其一大特色。一般来说,“深山藏古寺”,而唯有虎丘则“山藏古寺中”。虎丘十景之一“书台松影”,源自宋理学名家尹和靖寓所“三畏斋”、“和靖读书台”、“和靖祠”、“和靖书院”。其居室取名“三畏斋”,源于论语“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尹焞常在居室西侧的松林山石旁静心读书,后人称之谓“和靖读书台”御碑亭在虎丘塔院东北角,大雄宝殿之后。宋时称为“御书阁”,珍藏宋真宗御书三百卷的副本。元初,更名妙庄严阁,供奉佛像,后毁于大火。亭中共有碑五方,康熙、乾隆的御碑各两方。中间三方立碑,正中一方镌刻康熙御诗一首,其他各面共刻有乾隆御诗六首。远眺虎丘塔。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就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苏州虎丘塔远景 苏州虎丘塔远景 虎丘塔,是云岩寺的一座佛塔,又称云岩寺塔。虎丘塔始建于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九年),初建成木塔,后毁。现存的虎丘塔建于公元959—961年(后周显德六年至北宋建隆二年),为砖塔。元代和明代几经修葺,现第七层为公元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前后修建的。苏州虎丘塔远景 苏州虎丘塔远景 虎丘塔,是云岩寺的一座佛塔,又称云岩寺塔。虎丘塔始建于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九年),初建成木塔,后毁。现存的虎丘塔建于公元959—961年(后周显德六年至北宋建隆二年),为砖塔。元代和明代几经修葺,现第七层为公元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前后修建的。虎丘塔与西安大雁塔相似,都是大型多层的仿木构楼阁式砖塔。它们同为七层,大雁塔现高64米,虎丘塔若恢复其初建原状(即包含原塔刹部分在内),也当在60米上下;它们都以条砖和黄泥为主要建筑材 虎丘塔 虎丘塔 料,都是著名的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物。构成建筑特征的仿木构部分的柱、枋和斗棋等都以条砖砌筑而成,特别是塔壁外面层间的出檐都以砖砌叠涩构作,外伸不远,做法相似,这些都是虎丘塔与大雁塔的相似之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虎丘塔在许多方面又超过了建于唐代初期的大雁塔。剑池。篆文“剑池”二字,传为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据方志上记载,剑池下面是吴王阖闾埋葬的地方。剑池广约45米,深约6米,终年不干,清澈见底,可以汲饮。传说剑池不是天然造化之物,而是靠人工斧凿而成。剑池水中有着春秋末期吴王阖闾的许多宝剑,剑池下面埋葬着吴王阖闾的尸体和珍宝。当时,秦始皇称帝后为了找到吴王阖闾的墓穴,挖出他陪葬的许多珍宝和宝剑,于是调兵遣将,从咸阳不远千里到达虎丘山下安营扎寨。他们四处打听,八方开掘,可是折腾了好久却一无所得。楚汉相争时,楚霸王不知人哪里听到了关于剑池的传说,也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带人来到剑池,兴师动众,大肆开掘,结果,和秦始皇的遭遇一样,连吴王阖闾的刀剑踪影也没有看到,更不要说吴王阖闾的墓穴了。三国朝代,东吴孙权也梦想能找到吴王阖闾的墓穴,他亲自带领兵马来到虎丘剑池开挖,但仍是毫无所获,晋代大司徒王旬和他的弟弟司空王珉为了寻找到传说中埋在剑池下面的宝藏,竟把自己的馆舍建到了虎丘,但是等待着他们的还是失望剑池到底是天然而成还是由人工斧凿而成?这里是不是真的埋有吴王阖闾的尸身?在一系列寻宝失败之后,人们不禁对剑池产生了种种疑问。为着搞清剑池的真实情况,宋代大名士朱长文曾经到虎丘进行实地考察。他在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后断言,古代关于剑池的传说纯是无稽之谈,剑池根本没什么神秘可言。秦皇楚霸等之所以屡次寻宝失败,那是因为他们误听传说受骗上当。剑池不过是古代人在这里铸造宝剑时淬火的地方。宋代大诗人王禹偁在虎丘剑池转了几次后,也得出相同结论,声称剑池完全是天造地设的,它是大自然的产物,根本不是人力造就的。吴分楚胜牌坊。吴分楚胜坊始建年代不详,从式样、材质推断为明代所立。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青石砌筑, 柱方形,柱端雕卷云纹,横额正反镌“吴分楚胜”四字,意为吴地分享楚的景致。响师虎泉。苏州井中之祖,响师泉,年代比虎丘塔还早出三百八十多年呢。这口古井已有1500多年历史。相传在梁天监年间(503—519),梁武帝师事的高僧惠粤,常常居住在虎丘,但苦于得不到甘泉,于是他俯地侧听,在这里凿石为井,泉水涌出高达3丈,正应了虎丘原名“海涌山”。致爽阁第三泉。苏州虎丘不仅以斜塔著称,且有乾隆下江南时命名的“天下第三泉”。苏州虎丘不仅以斜塔著称,且有乾隆下江南时命名的“天下第三泉”。拙政园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名为“拙政园”。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绣球花正开的盛。两岁多时,小朋友还穿着开裆裤。卅六鸳鸯馆。为苏州拙政园西花园的主体建筑,精美华丽,南部为“十八曼陀罗花馆”,北部名“卅六鸳鸯馆”。这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厅形式。 南厅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宜于冬、春。曼陀罗花即山茶花。北厅因临池曾养三十六对鸳鸯而得名。紫藤凉棚。雅苑茅草屋。忠王府。太平天国忠王府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与拙政园相邻,是清代农民起义政权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王府,是当年太平天国留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建筑物,也是中国历史上遗存下来最完整的农民起义军王府。2010年十一假期,镇江&扬州那时候十一高速似乎还没开始免费。尽管如此,十一的最开始两天及最后的两天,路上都会非常拥挤,事故不断。为了不枉费这年这么长的十一假期,我们选择其中的两天去了趟镇江和扬州,这也是豆豆小朋友第一次去这两个地方。于我和豆豆妈,这已经是第n次了。记得第一次去时,镇江和扬州间的高速桥还没通,需要从镇江那边摆渡才能到扬州。镇江金山寺抵达金山寺景区。金山寺,又名江天禅寺,位于镇江市西北海拔43.7米的金山上,是金山的主要景点。原先寺庙与金山一同立在长江中心,后来长江北移,清光绪末年寺随金山一同与南边的陆地相连。豆豆爸小的时候,所在的家乡将中间也有座孤岛(小孤山),后来也是因为长江北岸泥沙不断积聚,这座山也和安徽那边连在一起,现在也归属于安徽省了。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年间(约公元320年),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梁武帝在这主持水陆法会,于是金山寺成了水陆法会的发源地。寺庙的殿宇楼台全部依山而建,远望金山,只见寺庙不见山,有“金山寺裹山”的说法。金山寺更吸引人的是许多民间故事,白娘子水漫金山都发生在这。关于金山寺的传说很多,还有一个关于岳飞的,不知真假。和前面部分内容一样,摘取自百度。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正在率兵抗金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宋高宗赵构听信奸臣秦桧的谗言,连下十二道牌,命岳飞回京城临安。 岳飞路过镇江,带着随员,舍舟登岸,上金山寺拜望金山方丈道悦。道悦听到岳飞来了,非常高兴,请岳飞到方丈室叙谈。岳飞道:“我昨日夜宿瓜州时,做一奇梦,醒后困惑不解,现在心中也还不安。”道悦请他说出来听听。岳飞便道:“昨晚梦见两只犬抱着而言,不知此梦何意,更不知此番回京凶吉祸福。”道悦听了心中一惊:两犬当中加个言字,是一个“狱”字!岳元帅此次返回临安,恐有缧绁之苦啊!道悦再三劝岳飞不要回去,但岳飞觉得天子之命,不可不从。道悦见状,只好赋诗两首,要岳飞谨慎,以防不测。这两首诗曰:“将军此去莫心焦,未审金牌气怎消?谨防海上风波起,滚滚洪流起浪涛。”“风波亭下浪滔滔,千万留心把舵牢。谨防同舟人意歹,将身推翻在波涛。” 岳飞回到临安,果遭毒手,锒铛下狱。临刑前,岳飞想到道悦所赠诗作,仰天长叹:“诲不听道悦之言!”大雄宝殿“度一切苦厄”,可能度的又是谁的苦厄?指望虚无的东西,也许不如踏踏实实做点改变自己身边的事情。妙高台“妙高”是梵语“须弥”之意译。《金山志》载:“妙高台在伽蓝殿后,宋元祐僧佛印凿崖为之,高逾十丈,上有阁,一称晒经台。”这个不记得是寺庙内什么地方了。慈寿塔。慈寿塔矗立于金山的西北峰,塔高30米,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齐梁,宋哲宗元符末年,宰相曾布在金山寺超荐其母,在南北半山各建一塔,一名“荐慈塔”、另一名“荐寿塔”。明初,双塔倒坍。双塔倒坍后,在光绪年间重建现塔,适逢慈禧60寿辰,取名慈寿塔。此塔玲珑、秀丽、挺拔。塔为砖木结构,八面七级,内有旋式木梯,外有栏杆相倚,面面有景,层层风光各异。若游人登塔凭栏眺望,江天市廛,尽收眼底。因为长江的偏移,现在山脚下的已经不是长江了。“天地同庚”四个字写的平平,似乎颜多柳少,但出自一个湘乡八龄童李远安之手。相传,慈禧过七十大寿各地官员都携厚礼进京祝寿。作为富庶江浙的两江总督计划别出心裁。到了京城便去向慈禧道寿,慈禧见他两手空空顿时沉下脸来。总督见了忙上前跪下说:“老佛爷,卑职为了给您祝寿,特地在金山寺造了一座塔,名慈寿塔,祝老佛爷长寿。”慈禧一听顿时心花怒放,就在得意之时忽然问总督说:“你祝我长寿,那你看我能活多少岁呢?”总督一听,顿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心想这下完了。正当他着急的时候,身旁的小随童悄悄的递上一张纸条。总督一看如获至宝,迅速双手呈上。慈禧看了不禁眉开眼笑,纸条上写着“天地同庚”四个字。于是慈禧大大地奖赏了总督。后来这四个字便被人刻在慈寿塔旁的墙壁上。法海古洞。法海洞又名裴公洞,位于江苏镇江市金山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法海和尚裴头陀苦修之处。据说法海是唐朝宰相裴休之子,裴休笃信佛教,便送子出家,取名法海。他尊重父意,立志向往佛学,先在江西庐山学道修禅,后从庐山顺江东下,来到镇江金山,那时山上寺宇荒废,荆棘丛生,还有蟒蛇为害。后来,他把原来盘踞岩洞中的一条白蟒斗败,驱蟒人海后便住在洞中。法海在此苦修,并开山种田、艰苦振寺,为创建金山寺历经了千辛万苦。法海是开山祖师,为了创建金山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在《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寺”的神话故事中,却把法海说成是阻碍破坏一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和美满婚姻的罪魁祸首,深遭世人谴责。当然,千秋功罪,历史自有评论。离开金山寺,远望古寺。香火旺盛,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祝愿。扬州瘦西湖从镇江通过高速到扬州不用多长时间,从润扬大桥上经过,到时在扬州市内,需要在地面走比较长的时间。到预定的酒店安顿好,附近找个地方吃午餐。拆烩鱼头、大煮干丝、上汤狮子头等,典型的扬州风味。去瘦西湖的路上,有人在路边卖油桃。卷石洞天。卷石洞天位于扬州市瘦西湖公园内,原为清初古郧园故址,毁于咸丰年间兵火。1988至1989年重新扩建部分景点。卷石洞天位于新北门桥北侧。此景以精巧的叠石取胜,充分表现了古时人们称誉的“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的风格。运用高度的技巧将小石拼镶成巨峰,其石块大小,石头纹理,组合巧妙,拼接之处有自然之势,无斧凿之痕,气势雄伟俊秀,宛自天开,洞曲峰回,岩壑幽藏,峡谷险奇,清泉回旋,加之楼、阁、亭、台、廊、榭巧妙密布于假山周围,其间点缀树木,构成美的和谐。彼时,正式桂花盛开的季节。瘦西湖景区有很多品种的桂花,包括丹桂、金桂和银桂等。豆豆和几个小朋友在草坪上玩耍。麦芽糖。豆豆爸小的时候,是用牙膏皮等东西去兑换麦芽糖的。也有那种表面有芝麻的棒状麦芽糖,我读书时有那种挑着担的售货郎一路叫卖的。在零食不丰富的年代,那些是我对食品甜蜜的回忆。各种“证件”。知道这是什么么?方言鸡头米,普通话中叫芡实。小时候曾下河摘这种东西,经常被上面的刺戳的哇哇叫。濯清堂。集徐寅、李洞诗题西园曲水濯清堂,古为西园茶肆,在卷石洞天之西湖水转角处,为北郊二十四景之一 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 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瘦西湖公园大门。没去扬州之前,早已听说瘦西湖的大名。只是从没想过如此之“瘦”,很多地方更像是条河,很难和湖扯上关系。公园内,长长的柳堤。坐上游船,感受下瘦西湖。船娘除了摇撸,还会唱上几句,忘了船是不是机动的了。船从桥下穿过。五亭桥。五亭桥,别名莲花桥,是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境内的一座桥梁,位于瘦西湖水道之上,是扬州市的地标建筑之一,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有“中国最美的桥”之称。 五亭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五亭桥为青条石砌筑,正桥平面呈“工”字形,南北两引桥下各为半拱,桥墩列四翼,各有三拱,正侧共十五个桥洞;桥身建成拱卷形,中心桥孔最大,呈大的半圆形,直贯东西,旁边十二桥孔布置在桥础三面,可通南北,亦呈小的半圆形,桥阶洞则为扇形,可通东西。掩映在绿树成荫中的大白塔。扬州至今还流传着“一夜造白塔”的故事。 该故事出于《清朝野史大观》。一天,乾隆在瘦西湖中游览,船到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这里多象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皇帝开轩一看,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的”。 据说,是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左右,请画成图,然后一夜之间用盐包为基础,以纸扎为表面推成的。 白塔,尽管只可远视,不可近攀,但乾隆不无感慨地说:“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中流自在亭。二十四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已流传了一千多年,可谓妇孺皆知。诗因桥而咏出,桥因诗而闻名。 五亭桥西,即二十四桥之所在。落帆栈道,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一部分。正在表演中的船娘。来跟火腿肠,小朋友似乎都爱。二十四桥东北侧有一处僻静的小园,叫做“静香书屋”,是为了纪念“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而建,位于瘦西湖万花园景区中簪花亭的西面。书房内,松林梅的木雕罩格,条几上供桌屏、花瓶,书桌上置文房四宝,多宝架上摆放线装古书,圆桌上一盘围棋,使人一进其中立即体味到《红楼梦》中富贵闲人的洒脱和聪慧,停足其间,仔细把玩,余味无穷。相比于老物件,小朋友对池塘中的鱼儿更感兴趣。水林居。瘦西湖相比我和豆豆妈第一次去时大了很多,多了很多绿化的地方,也许后续会有进一步建设计划。绿化很不错,适合休憩。玩了几个小时,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回去路上,售卖的玩具。晚餐。维扬菜作为八大菜系,也是国宴主要的菜系,味道一直很不错。几乎没一次去扬州,都很满意在那吃到的东西。冶春茶社第二天的早晨,去冶春茶社吃早茶。路上经过一个公园。抵达冶春茶社。因为国庆假期的关系,只有套餐,不允许单独点菜。服务人员态度很差,一副愿意就付钱不愿意给我走人的感觉。不得已,买了份套餐。味道还是不错的,但是不是美好的记忆。不如我和豆豆妈上次过来去富春茶社吃早茶的待遇。吃完早餐,去个园路上。扬州个园抵达个园。个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曾荣获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 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个园南为住宅,北为花园,以叠石精巧而闻名于世。住宅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条轴线,前后各三进,四合院格局,为明、清传统建筑。由三条轴线间的两巷道向北进入园林部分。园内分别以笋石、湖石、黄石、宣石构造春、夏、秋、冬四季假山。门前两侧筑方形花坛,其上间植修竹,竹丛中石笋参差,是为春山。正中为园门,额题“个园”。门内有湖石花坛,间植月桂,迎门筑有四面厅“宜雨厅”,单檐歇山顶。厅北为曲池,临水叠石,错落有致;偏东近水处建“清漪亭”。厅西北有湖石山一组,山洞曲折迂回,为夏山。夏山偏北的抱山楼一座,相拥夏山和秋山。楼面阔七间,进深七檩,上下两层,廊外悬“壶天自春”横匾。楼东黄山石拔地而起,山中蹬道上下盘旋,变幻莫测,宛如一幅金秋图画,称秋山。秋山逶迤至南,有宣石山一组。山石盘亘,其色如雪,颇有隆冬意境,谓之冬山。冬山西侧有漏窗借景,放眼望去满园春色,喻意冬去春来。四季假山浑然天成,巧夺天工。扬州个园有里共有竹子60余种,竹之占了整个园林的三分之一。因为竹叶的造型很像个字,而且竹子半个字也是个字,所以取名个园寓意竹园。有了竹子当然得有石头,园中竹石小景随处可见,竹子和齐石的巧妙搭配,形成了步移景换的格局,园主人还在极佳的位置上建造了一个小亭就是为了欣赏竹子,不仅如此在个园的住宅里还收藏着郑板桥画的竹子,希望这些画和园中的竹海来衬托出园林的底蕴。丛书楼是扬州另一大盐商马日绾、马日璐兄弟的小玲珑山馆旧址,小玲珑山馆之丛书楼,藏书有“甲大江南北”之称。后来,马氏家族伴随着扬州盐运的衰颓日趋萧条,小玲珑山馆几经转手,最后被黄至筠买了下来,作为别院,太平天国时毁于兵火。不知这娘俩发现啥宝贝了,这么高兴。旧时大户人家的处方。根据锅灶的口数可以推算人口的规模。这里是一个大灶台,上面有5口锅。用楠木做成放置餐具的博古架,可见生活的品质。楠木厅。立柱楹联:家余风月四时乐 大羹有味是读书金农所撰楹联:饮量岂止于醉 雅怀乃游乎仙汉学堂。汉学堂是黄家正式的礼仪接待场所。虽然黄至筠曾经是一位富极一方的盐商,可是您在他家的客厅里一点也看不到黄氏家族的权势财富都相当显赫的痕迹。因为这个古朴雄浑的大客厅到处都体现了一种地道书香门第才有的文化气息。黄至筠为什么要把家里的客厅设计成这样呢?其实黄至筠的才华,不仅体现在生意场上,也体现在他在书画等艺术方面的造诣上。汉学堂太师壁两边罩阁里的两幅扇面画,就都是黄至筠画的。个园抱山楼下面石刻的扇面,也是黄至筠的作品。所以黄至筠是一位典型的儒商。黄至筠的儒商特点,不仅体现在他自己在艺术方面的追求和造诣上,也体现在他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上。汉学就是指中国的传统文化,黄至筠用这两个字来作为黄宅主厅的名字,就是希望家里的子女后代,都把学习传统文化作为人生追求,争取在读书学习上取得成就。黄至筠在教育子女上的苦心孤诣,也让这个富豪之家的后人继承了良好的作风。黄至筠的五个儿子,不仅没有其他盐商公子的傲慢和奢侈,而且还都在诗词书画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黄至筠的五个儿子里,要数他的二儿子黄奭(shì)成就最大。因为黄奭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以为有名的古籍专家,他收集整理的古籍,就用家里的汉学堂作为名字,叫《汉学堂丛书》。黄至筠在汉学堂里表达的苦心,就是这些黄氏后人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源。这口井,既是他们家的人日常取水用的,也是消防用的。这口井,井平常,这井旁的墙不寻常。这井是便于平时取用方便,二墙上砌成拱形,防止长期取水导致墙体下沉。这未雨绸缪不仅让人击节赞叹。清颂堂。个园里最大的一个厅,据说也是扬州最高的一个厅,“清颂”就是“颂清”,抱柱上的楹联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一个盐商,不管他内心如何,倡导家风积善读书,也让人心生几分敬意。这个清颂堂是黄氏家族聚会祭祀的场所。戏曲表演。旁边一屋是黄至筠的个人书房,有单独的书画室,名曰“砚润炉温”,书室里 清静淡雅,质朴安宁。另一屋是会客室,一幅画两联字“云中辨江树,花里听鸣禽”。黄至筠次子黄奭居所里有一方“勤博”匾额,由清代著名学者阮元题写,其中“勤”字左下方少了一横。 “勤博”二字,勤少了一横,博少了一点, 意为勤奋多一些,博学才能多一点。长长的弄堂。专心吃冰激凌的豆豆小朋友。宜雨轩宜雨轩,东阔三楹,四面虚窗,可一览园中全景。轩的屋顶用扬州常见的黛瓦,四角微微上扬,东西两面墙上保留有几块建园时法国进口的花玻璃。宜雨轩是园主接待宾客的场所,轩前有对联: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今雨初来。另一口古井。“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戏台表演。纪念品店。扬州大明寺这次还有些时间,因此还去了下大明寺。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香火正盛。累的睡着的小豆豆。鉴真史料馆。鉴真纪念堂是大明寺最重要的建筑。大明寺的高僧自然就是鉴真和尚,唐代僧人,最有名的就是鉴真东渡日本传扬佛法的故事,由于当时的交通没有现在方便,这一路可谓是艰险重重,活脱的现实版西游记,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中国和日本都有着很高的声誉。鉴真是扬州人,少年出家,游学四方。曾在大明寺讲经授律。唐天宝元年(742年),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邀请,从大明寺出发东渡日本。几经挫折,到天宝十二年(753年)第六次东渡,才到达日本九州南部的秋妻屋浦。翌年在奈良东大寺建筑戒坛,传授戒法,为日本佛教登坛受戒之始。759年,鉴真在奈良建唐招提寺,传布律宗,成为日本佛教律宗的创始人。除传授佛教外,他还把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鉴真纪念堂有一副对联: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较好地概括了大师的功绩。纪念堂碑亭里,正面有郭沫若的题字,背面有赵朴初撰书的碑文。这次新冠肺炎日本赠给我国的救灾物资的包装箱上就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八个字的出处来自于此,与鉴真大和尚东渡传经密不可分。景区东部的栖灵塔。原是隋朝皇帝杨坚为庆贺生日而建,现在看到的塔是按照隋朝的塔复原重建的。塔高9层,里面供奉着舍利子和一尊楠木佛塔。爬到塔顶则可俯看整个大明寺,远眺瘦西湖与扬州城景色。栖灵塔的东、西两侧分别为钟楼和鼓楼,塔北的卧佛殿能看到来自缅甸的玉佛。在寺内吃的素斋。钟鼓楼。卧佛殿。卧佛殿,坐南朝北,设在高高地台基上,为单檐殿庑式建筑,檐下中间处高悬“卧佛殿”金字匾。正殿外为花岗石路面,内为方砖路面。正殿靠后垂直居中部位,下设一座石榻,上卧一尊释迦牟尼玉佛。玉佛长5.8米,重18吨,为缅甸仰光市省长吴哥礼1996年所赠。鉴真佛学院。很有前途的学院,不用担心就业和收入。藏经阁。第五泉。大明寺泉,水质清澈,滋味甘醇,用来沏茶,香高味醇,向来为茶人所推崇。唐代宗时,茶圣陆羽在扬州大明寺居住,与湖州刺史李季卿品评镇江中泠泉时,对天下宜茶泉水作了评定,列扬州大明寺泉为天下“第十二”。据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载,差不多与陆羽同时代的品泉家刘伯刍,认为天下最宜煎茶的水品有七个,列“扬州大明寺水,第五”。从此,扬州大明寺泉,便有“天下第五泉”之美称。平山堂。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当时任扬州知府的欧阳修,极赏这里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平山堂是专供士大夫、文人吟诗作赋的场所。康熙御碑亭。还有一些不记得细节了。结束两天的镇江扬州之旅,踏上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