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3
864
2
16
作者:九门胡同
布鲁日(Bruges,也称布吕赫),比利时的一个古老城市。从鹿特丹开车过去大约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临近布鲁日时加点油。加油机是无人值守的自助式,磁条的信用卡不能用,加油后会收到一条预扣款125欧左右的短信,但随后会以实际金额结算。当日油价1.259欧。布鲁日的老城区可以开车进去,这是其中一个老城门,圣十字门(Kruispoort)。像这样15世纪的老城门大概还有两三个,我只见到这一个。中世纪的布鲁日有防守严密的城墙,19世纪时城墙都被拆了,只剩下几个城门。老城区虽没有限制汽车进入,但大多是单行线,而且停车位不是很好找,像中国那样随便停车在欧洲是完全不敢想的。路侧停车的缴费机,不方便的就是你要先预估好停多久,否则就要跑回来续费。这房子的年龄不知有几百年。布鲁日的历史中心就是这座布鲁日钟楼,后面再另说。几条运河环绕着布鲁日老城,或在城内穿梭。远处的圣母大教堂(后面再说)。桥上的圣像。也有人说布鲁日是北方的威尼斯。河边的建筑,法国风格,还是尼德兰风格?至于像不像威尼斯,还是自己判断吧。运河分岔的地方,有点像法国的中世纪古城阿讷西(今年刚去过的)。运河的名字叫绿色运河(Groenerei)。绿色运河上的古桥。很多街道确实有中世纪的感觉。这是连接市集广场(钟楼)和城堡广场(圣血教堂)的商业街布雷德尔街(Breidelstraat),始于13世纪的一条古老街道。商铺的橱窗建筑的尼德兰风格似乎明显些。这个雕像的人物是西蒙.斯蒂文(Simon Stevin,1548–1620,或译作斯台文),出生于布鲁日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军事工程师,他还曾做过莫里斯王子(荷兰国父沉默者威廉的儿子)的老师和顾问。我在哈勒姆弗兰斯.哈尔斯博物馆看到的陆地风车(风力四轮车)就是他的发明,比马车还要快。据说他也做过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从高处同时下落的实验,比伽利略还要早,但人们只知道伽利略。这是比较明显的文艺复兴风格,当然,源于古罗马。布鲁日古城的幸运之处是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对其造成破坏,尽管这里距离敦刻尔克只有几十公里。今天的布鲁日不允许建高楼,没有大广告牌,没有制造业。这座建筑是比利时西弗兰德斯大学(howest)位于布鲁日的一个校区。布鲁日距法国边境也就50来公里,我差点冲动一下去敦刻尔克,不过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后面的计划是根特。布鲁日的市集广场以及不远的城堡广场(后介绍)是这座古城的历史中心,而广场上83米高的钟楼则是城市的地标和形象。欧洲许多古老城市的中心,都有市集广场(Markt),而市集广场周围的建筑多为议会或政府办公所在。布鲁日是比利时西弗兰德斯省的首府,这座建筑(白色+红色)就是曾经的省议会办公大楼,也称省议会宫(Provinciaal Hof)。西弗兰德斯省位于比利时最西边,紧邻法国,最近的法国城市就是敦刻尔克。13世纪时,布鲁日还是个港口,省议会宫建筑的前身就是码头边的一座建筑,估计与码头货运有关。18世纪时,由于泥沙使航道改变,船已经不能开到这里了。1787年,原来的建筑被拆除,建了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做为省议会和政府的办公场所。1878年,那座建筑毁于火灾,取而代之的就是今天看到的这座新哥特式建筑。不过现在议会和政府已经不在这里办公,这里主要举行一些仪式和展览活动。紧挨着省议会宫的这座建筑建于20世纪初,初衷是执政者的官邸,不过一直没有用上,后来政府将其出售,现在是历史博物馆,以及布鲁日的游客中心。广场上的市集距今有大约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布鲁日曾经是英伦三岛和欧洲的重要贸易枢纽),现在的每周三依旧会有集市,那时广场上基本就全是商贩和顾客了。据说有的时候还能赶上传统的游行。古时候在广场上还有执行死刑以及各种比赛,现在肯定是没有了。1807-1810年,广场还曾短暂地被称作“拿破仑广场”。机动车是开不到广场的,只有马车。马蹄声更能让人有中世纪的感觉。我见过多次铺设这种地面的施工,就是用坚硬的长条形石头,竖起来铺成的地面,所以能用上数百年。广场上还有一座纪念碑,上面有两个人的塑像。这两人是谁呢?雕塑的两个人是14世纪布鲁日的两位英雄人物,扬.布雷德尔(Jan Breydel)和彼得.德.科宁克(Pieter de Coninck)。这又要牵扯到英法历史和比利时历史,所以还是简单些说说吧。话说14世纪,法国国王腓力四世想通过武力扩张国土(法国国王的领地一度还没有各位公爵领主的面积大),弗兰德斯(大致今天的荷比卢)是其计划中之一,法国派驻在弗兰德斯的统治者引发了当地人的愤恨。1302年5月18日,布鲁日的两位平民扬.布雷德尔和彼得.德.科宁克(一个裁缝一个屠夫)带领当地人杀死了所有在布鲁日的法国人,史称“布鲁日晨祷”(相对于1282年西西里人反抗法国人的西西里晚祷而得名)。法王腓力四世大怒,派大军前往报复。1302年7月11日,还是这两人率领的民兵,以及一些弗兰德斯贵族的骑兵,在一个叫科特赖克(Kortrijk,或称库特赖)的地方与法军的精锐骑兵交战。当时法军大多是由贵族骑士组成的骑兵,而弗兰德斯民兵全是步兵。结果占优势的法军大败,主帅战死,数千骑士战死。缴获的镀金马刺(装在马靴上催马用的)不计其数。所以这次战争又称作“金马刺战役”,连世界战争史上都有记载。这次金马刺之战,让法国吞并弗兰德斯的计划基本落空,否则今天的比利时可能就是法国。至于那位法王腓力四世,还真是位欧洲强势君主,他的主要事迹是派人将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暴打致死,然后任命法国人做教皇(克勒芒五世),并将教皇住地从罗马迁至阿维尼翁教皇城(当时还不属于法国,但被法国控制),长达70余年,史称“教皇的阿维尼翁之囚”。再有腓力四世强行解散了效忠教皇的圣殿骑士团(三大骑士团之一),大多被处死。这在电影《达芬奇密码中》有所提及。按说这么强势的法王怎么会败给了小小的弗兰德斯呢,这又与英国的暗地支持有关,法国与英国在历史上的关系,大多数处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么一种状态。三十年多后就爆发了英法百年战争。不再扯远了,再扯圣女贞德该出来了。腓力四世死后,葬在巴黎北郊的圣德尼教堂(可参见原文链接)。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布鲁日的地标,布鲁日钟楼(Belfry)。仔细看的话,能发现83米高的钟楼有点歪,实际是向东(左)偏了87厘米。这里过去是用来存放市政档案和一些珍宝的,并且可以起到瞭望的作用,比如哪里有火情。大概是布鲁日城市的徽章。正面的阳台及上方的雕塑,也许是领导对群众发表讲话的地方。钟楼后面相当于一个内庭,原本也是个交易市场。钟楼可以爬上去,我没上,据说有366级非常狭窄的台阶。钟楼始建于1240年,八角形部分是1483-1487年间增建的。钟楼顶部原本是个木制的尖顶,1493年和1741年两次毁于雷击后就没有再建。现在的哥特式镂空石栏杆装饰是1822年建的。钟楼的钟声,主要用做报时、火灾报警和各种活动的通知,以不同的声音组合加以区别。这是钟楼的外围。下方的柱廊内都是商店。比利时的巧克力很有名,布鲁日自然也少不了。市集广场往西不远,就是城堡广场(Burg Square),其实这里才是布鲁日的历史发源地,比市集广场还要早。先说说为什么叫城堡广场。公元前一世纪,凯撒征服高卢后,就在这一带设立了要塞,主要是防范来自海峡对面的不列颠的海盗,当时的居民主要是罗马人和同化了的高卢人。4世纪时,西罗马帝国开始衰败,法兰克人来到了这里。9世纪时,为了防范来自北方维京人(海盗)的侵扰,当时的弗兰德斯伯爵阿尔努夫一世修建了一座封闭的城堡,随后以城堡为中心发展成了日后的城市-布鲁日,后来布鲁日有了城墙,城堡也被后续的建筑所取代,但城堡原来的位置及周边建筑就组成了城堡广场。广场南面的这座后哥特式建筑是布鲁日市政厅(Stadhuis van Brugge),建于1376-1421年,主要是市议会办公的地方,也是整个尼德兰地区最早的市政厅。市政厅的一部分做为博物馆可以参观,我没时间细看。不过从这座六百多年建筑本身也能看出当时布鲁日的繁荣富足。市政厅的屋顶紧挨着市政厅的,曾经是个登记机关,大概办理与市民有关的登记事宜。市政厅的另一边,有个非常重要的教堂。教堂叫做圣血教堂(Basilica of the Holy Blood,Illig-Bloedbasiliek)。初建于12世纪,弗兰德斯伯爵西奥多里克的私家小教堂,十字军东征时,带队参加十字军是每个贵族骑士必须要做的,弗兰德斯伯爵自然也不例外。1148年,他参加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曾协助他的妹夫鲍德温三世围攻过大马士革(失败)。1156年,他到达圣地耶路撒冷,1159年回到布鲁日时,从圣地带回了耶稣的“圣血”(据说是鲍德温三世送的)。所谓圣血,我想可能是被朗基努斯的长枪扎到耶稣的肋骨后流出的血。圣经中并没有细节,很多都是中世纪的传说故事。至于是不是真的,就像欧洲很多教堂内供奉的耶稣十字架的碎片,据说能凑成一片森林。教堂正面,图中右侧下方手持宝剑的镀金人物就是从圣地带回圣血的弗兰德斯伯爵西奥多里克。教堂虽不大,但被梵蒂冈封为乙级宗座圣殿(Minor Basilica)。教堂内部不大,但装饰的非常惊艳漂亮。因为限制拍照,所以只随便拍了一张。装有圣血的小瓶就供在主祭坛前。教堂有上下两层,下层是圣巴西流小堂,据说供奉着圣巴西流的部分遗骨。圣巴西流是四世纪时东方的一位神学家,基督教圣人,东方四大圣师之一。下图中的建筑是布鲁日的皇冠假日酒店,是个现代建筑。不过酒店原来的位置则是布鲁日一座已经消失的著名大教堂,圣多纳廷主教座堂(St. Donatian's Cathedral),当然酒店的位置只是大教堂的一小部分。大教堂建于950年,用来供奉基督教圣人圣多纳廷的遗骨,圣多纳廷是公元4世纪亚眠的大主教,在法国和弗兰德斯一带影响较大,公元863年,弗兰德斯伯爵鲍德温一世将圣多纳廷的遗骨从亚眠带到布鲁日,后供奉在这里的教堂。当时的圣多纳廷教堂是布鲁日规模最大的教堂,而且是教区的主教座堂。1799年,法国第一共和的军队占领了比利时,解散了教区,并将大教堂夷为平地。历史上布鲁日的数百名领主、贵族和名人都曾葬在这个大教堂内,1441年,著名的画家扬.凡.艾克也是葬在这里。20世纪,在修建皇冠假日酒店的时候,发掘出原大教堂的地基,现在酒店的地下部分还保留有教堂的地基遗址。下图右侧的巴洛克式建筑,是圣多纳廷教长楼(Sint-Donaasproosdij),也就是原大教堂的配套建筑,大主教的官邸和教会的办公场所。教长楼与皇冠酒店之间的空场,就是原大教堂主体位置。图中能看出布鲁日钟楼离的很近。现在的教长楼建于1665年,其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就是为了对抗宗教改革。教长楼前的布雷德尔街,连接着城堡广场和市集广场。街上的巧克力店。来一个尝尝。马车成为主要游览交通工具。女车夫兼导游街头卖艺的,不知这是什么乐器。广场东侧的一座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建筑,Brugse Vrije,不知称作布鲁日自由大厦是不是合适。比利时是个天主教国家,所以布鲁日的天主教堂也是不能少的。这是布鲁日的主教座堂,圣救主主教座堂(Sint-Salvatorskathedraal,St. Salvator's Cathedral)。前面提到布鲁日的主教座堂圣多纳廷教堂于1799年被法国人夷为平地,教区也被解散,大主教被驱逐。1830年比利时独立(比利时的天主教信仰也是与信仰新教的荷兰分开的一大主因),布鲁日教区重新恢复,自然也需要一座主教座堂(Cathedral),于是这座始建于9世纪的教堂被指定为主教座堂,不过原教堂的规模有点小,于是在1834年对教堂进行了扩建,成为了今天所见的样子。教堂的罗曼式塔楼始建于1127-1166年间,19世纪时也进行了扩建,由英国设计师按照罗曼式风格建造了塔顶(高79米),不过本地人不太喜欢英国人设计的,有点像城堡的平顶,于是又自行增加了个尖顶。离的太近,看不出塔楼上的尖顶。这张远处拍的照片可以大致看出钟楼后建的尖顶。教堂内部,很哥特式。很多维修用的脚手架。管风琴下面的圣父与圣子雕塑是17世纪的。教堂内的很多绘画和其他艺术品,都是来自毁掉的圣多纳廷教堂。洗礼池布道台(讲经台)教堂做弥撒的时间表1583年的祭坛画屋顶的装饰除了圣救世主大教堂,布鲁日还有一座有名的古老教堂,圣母教堂。布鲁日圣母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Onze-Lieve-Vrouwekerk),始建于1230年,大约历时两百多年建成。教堂的钟楼高115米,是比利时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第二高的砖式建筑。教堂的建筑虽然以红砖为主,但也混搭着其他风格。教堂的正面,但入口不在这里。教堂内很多地方似乎不开放,或许是我没看到,勃艮第公爵大胆的查理(也称勇士查理)和他女儿勃艮第的玛丽的墓就在这个教堂内。从我拍到的这张图片可以看出,右边的两个墓葬就是大胆的查理和他女儿勃艮第的玛丽的。查理是瓦卢瓦王朝的勃艮第伯爵,算是法国卡佩王朝的旁支。当时的勃艮第公爵拥有大片的尼德兰领地,而玛丽又嫁给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所以勃艮第的玛丽是日后的神罗皇帝查理五世的祖母。而查理五世出生于根特也就不奇怪了。教堂内好像是在修缮,很多地方都不开。这幅祭坛画《三博士朝拜》的作者是出生于安特卫普的弗兰德斯画家杰拉德.斯格(Gerard Seghers,1591–1651),他与鲁本斯有关多次合作,所以很受鲁本斯的影响。这幅画最早是在圣多纳廷教堂内,教堂毁掉后移到了这里。这个箱子上盖可能是锁的机械结构。其实这个教堂内还有一大看点,就是米开朗基罗的雕刻《怀抱耶稣的圣母》,而且要单独购票。我当时并不知道,也没留意到。那尊雕塑本来是为锡耶纳主教座堂准备的(大致作于1503-04年间),后来被布鲁日的富商花了4000金佛罗林购得,并赠送给教堂,可见当时布鲁日商人的富有。据说那尊雕像是米开朗基罗生前唯一离开意大利的作品。1794年被法国人抢去巴黎,拿破仑失败后,1816年回到布鲁日。二战中的1944年,撤退的德军又把雕塑偷偷装在红十字会的卡车里运走,后来在奥地利被发现,再次回到布鲁日。从远处看教堂的尖顶。教堂的对面的一片老建筑,曾经是11世纪的圣若望医院(圣约翰医院),是欧洲现存最古老的医院建筑之一。1977年,医院迁走,建筑的一部分成了梅姆林博物馆。梅姆林博物馆,以著名画家汉斯.梅姆林的名字命名,汉斯.梅姆林出生于德国,但长期活动在尼德兰地区,后成为布鲁日市民,并在布鲁日去世。这是博物馆的入口,看圣母教堂内的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圣母与耶稣》也在从此买票。这是售票处门前的雕刻图片,米开朗基罗创作这件作品的时间比梵蒂冈圣彼得的《哀悼基督》只晚了几年,也算是他年轻时期(不到30岁)的作品。博物馆主要是汉斯梅姆林的画,没进去看。另外,布鲁日还有个著名的美术馆,格罗宁格美术馆也没去看,离此教堂不到两百米。下一站将前往查理五世的出生地,根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