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着清晨的飞机抵达伦敦。前一天的深夜才清理完国庆前最后一个工作日的工作,打扫完家里已是凌晨。清晨四点,还没睡够3个小时就得拿着大小行李赶往机场,开启旅途。从维也纳到伦敦需要2个多小时。30日清晨的维也纳天气不错,在天上可以清晰地俯瞰维也纳。多瑙河将维也纳一分为二,联合国城位于河心岛上。对于许多游客而言,维也纳的魅力多在河南岸的历史街区。但飞机飞越城北时,联合国城在一缕晨光的照耀下特别显眼。抵达伦敦航行的首个目的地是伦敦的希斯罗机场(Heathrow)的2号航站楼。在抵达伦敦之前就对伦敦的希斯罗机场有所耳闻。整座机场已经运行了近90年,不断的扩张使得其1(已停用)、2、3号航站楼完全被机场跑道所包围。由于将酒店定在了机场附近,本想走过去即可,但从交通上完全行不通。如果想从希斯罗机场的2、3号航站楼走出去必须要借用交通工具。希思罗机场也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这一点还在空中飞时就有所感受。飞机接近伦敦还算准时,但由于伦敦上空交通堵塞,不得不绕着伦敦不断盘旋,等了一阵子终于得以顺利降落。但盘旋也给为机上的乘客欣赏伦敦提供了机会。从空中看伦敦,对这座城市的印象确实与欧洲大陆的城市不同。一方面,这确实是一座大都市。高楼林立,极具现代感。另一方面,在城市的边缘,一栋栋小别墅沿街而立,随着蜿蜒的林荫道平铺于地面上,其间的空隙由大片的起伏原野填补,田园味儿十足。抵达希思罗机场后,首先遇到的就是英国边检这一关。可能也是赶上飞机集中降落,估计也有机场是在繁忙的原因,及时多个边检台同时运作,等候出关的队伍仍非常长,排了近一个小时,快赶上一半的飞行时间了。好在想到行李运到转盘上也需要不少时间,也就有耐心了。伦敦酒店:ibis Styles London Heathrow Airport选择伦敦的酒店犹豫了很久。犹豫在两周前,伦敦地铁刚刚经历了恐怖袭击,所以我也谨慎了许多,整个行程规划尽量不坐地铁(当然也省略了好多景点,安全第一)。在选择酒店时首先考虑的是Padington车站附近的联排别墅,这样可以在下飞机后乘坐机场快线直达Padington车站,而后办理入住。但对比价格后发现,Padington附近的旅舍那时价格普遍偏贵,而且房间狭小,远不如机场附近的酒店实惠,所以就选择了离机场最近的ibis Styles London Heathrow Airport。这样的话,只需要做直达Padington的机场快线先往返机场,在乘机场摆渡车往返酒店即可。说到安全,顺利取出行李后,整个人的警惕性也提到了最高。但渐渐地也发现这里完全没有被恐袭阴霾笼罩的感觉。人们仍正常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享受着自己的生活,希思罗机场仍人流如潮。只有机场荷枪实弹的警察会让自己告诉自己仍需保持警惕。从机场到酒店:虽然定的是离机场最近的酒店,但正如之前提到的,想要离开机场必须借助公共交通工具。作为一个国际大机场,希斯罗机场提供的交通工具足够多,也足够复杂。既有直达市中心Padington车站的机场快线,也有慢速火车,在机场的最中央还有一个巴士站通往英国各地,以及连接机场附近酒店的酒店专线。可丰富的交通体系也使得机场交通变得更加复杂,要正确地找到各种交通方式的具体位置也不容易。比如第一天从机场2号航站楼出来,本想走到巴士站的我跟人群走就到了一个封闭的大停车场,这里只运营酒店专线。H9号车和H53号车从ibis Styles London Heathrow Airport酒店发车前往机场不同航站楼的时刻表,可在上车时、机场前台和机器上购票。我拿着从booking上打印的订单,随便问了一个司机,问他:“这辆车到不到ibis Styles(那里的人将我们常说的“宜必思”读为“爱必思”,不知其中文的官方译法是不是与其法国起源有关)?”他仔细看了看,回答:“你应该坐9号车(具体几号记不清了,但问司机会告诉你哒)”随后,H9号车开了过来,然后那个司机就用一种带着加油的语气催着我赶紧上后边那辆X号车。这就是我和伦敦人的第一次接触。与之前保守、古板的感觉不同,感觉伦敦人自带一种独特的活泼,感觉很舒服。上车之后买了一张往返票,大概是10英镑吧。本来考虑第二天去牛津时可以乘坐这个专线回到机场,然后转乘巴士。但其实机场附近酒店有许多城市公交线路,车次也比机场专线平凡了许多,所以购买机场专线并不一定用得上。抵达酒店后,由于是早上的航班,肯定是还没有到办理入住的时间。10:30左右到的,如果办理提前入住,需要多交20磅。虽然只睡了不到3小时,但还是想一狠心剩下这20磅,就先把行李寄存了,然后就出去逛了。说到这家酒店,个人感觉还是比较实惠的。虽然房间不是很大,但功能齐全,床头柜和小吧台一体。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插头问题,之前大意了,就以为能凑合将欧陆的插头查到英国的插座的。其实这两者差别很大,一个是方的,一个是圆的。不过幸运的是,酒店房间里配了一部智能手机和一个充电座。我就把那个充电座拔了下来放上了自己的手机。神奇的是如果将酒店的手机插到充电座上手机屏幕朝上,放上自己的手机则是屏幕朝下,但充电是没有问题的。第一天:伦敦按照计划,先到酒店对面处的公交车站等车返回机场。伦敦的城市公交都是双层的,就像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时展示的那样。前往机场的车不少,但我错过了很多辆,主要还是不知道如何购票。当地的人们上车都刷卡,可我没有卡,也没有在车站看到买票的地方,又不能走着进入机场,也着急了一阵次。最后还是选择问问司机。一个大妈司机直接和我说去机场不用买票,于是我就上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听错了。后来怕自己听错了每次去机场还是乖乖刷了卡,毕竟怕万一遇到查票的。车窗上贴着通告,写着逃票罚款。机场快线(Heathrow Express)抵达公交车的终点站希斯罗机场巴士站后,跟着标识就可以找到机场快线的站台。机场快线是从机场到市区的最快捷方式,15分钟直达市区的Padington火车站,票价根据不同的座位不等,单程大约15磅。可以在展台外自动售票机上购票。返程时可在Padington火车站的购票窗口购票。约每半小时一班。Padington火车站的站台第一天Padington街区走出Padington火车站,朝着海德公园的方向,将穿过一片由维多利亚式排屋的组成的居民区。车站前面的Praed街将车辆、行人往来的喧闹隔绝于居民区之外。这里的建筑就像一组被不断复制的组合,每家每户都差不多,3至4层的房子,每层2扇窗户的宽度,二层窗户外有一个小阳台,还配有一个地下室。同时,每户人家也会利用门前台阶和阳台的空间摆放些花卉,使得一排的房子在整齐的同时也不显单调。与欧陆国家相比,伦敦的街区中一个比较大的不同就是“人行横道”。欧陆国家马路上的人行道和国内一样,就是斑马线。而伦敦的则简单许多,两条实线横穿马路,链接两侧的马路牙子,行人需要在两条实线间通行。海德公园这是一片位于都市之中的绿洲,在伦敦这样一座高楼林立的大都市,能有这样一大片地方供人们休憩也是难得,这一切也要追溯到18世纪,当时国王的狩猎场向公众开放,成为公园。对海德公园的第一印象是人们在这里进行着不同的活动,就好像自己所能想象到的运动在这里都有。跑步就不用说了,环海德公园是很多人的长跑线路。公园内还有许多自行车租赁点供人们租用。公园内还有许多土路,与公路相邻,身着制服的骑警与带着头盔的年轻小朋友成为是公园内的一条独特风景线。除了丰富的活动外,海德公园另一个特点是宽广额草坪。说实话,公园里的草修剪的并不精致,长得很高,与东欧一些废弃宫殿外的花园野草相比只是看起来干净了一些。但论起面积来确实难得的空旷,再加上金秋时节草坪上满是金色的落叶,远处的树也露出了不同的颜色,几个年轻人坐在这里野餐,享受着简单的小幸福。在公园当中的小径边上也有许多木椅子。毕竟才睡3个小时,非常疲惫,一进入海德公园就找了一个木椅子坐了下来,然后靠着椅子背闭上眼睛,小休息了一下。面对一望无垠的草坪,当时的脑海里不再期待宫殿与阁楼,只希望能在原野中小睡上一会儿。如果当时的我能有一个垫子,估计就会将垫子铺在草坪上,然后躺在上面,感觉在阳光与绿草间舒服地休息比任何参观及形成都重要。公园当中的核心是贯穿海德公园的九曲湖和长湖。不知这两个湖是否为天然形成,但确实使海德公园多了不少“灵气”,是公园的点睛之笔。湖边也是公园内人流聚集之地,人们在这里照相、摄像、划船等等。连接九曲湖与长湖的是一座石桥,也将公园的东北与西南相连。海德公园当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演讲角''。可惜由于功课做得不足最终也没有找到具体的位置,反而是在东南角看到了一个亭子,误以为是传说中的''演讲角''。那里好像正在进行间健走活动,参加的人们跟着音乐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做着准备活动。随后,大批人群开始健走,听说他们的行程是绕海德公园一圈,主题是呼吁人们关注某种疾病。惠灵顿拱门从海德公园东南角出来可见一个凯旋门式的建筑。虽然罗马和巴黎的凯旋门最为出名,但海德公园附近的拱门很容易让人混淆。与位于海德公园东南角的惠灵顿拱门相对应,位于海德公园东北角也有一个凯旋门式的建筑,据说以前是白金汉宫的宫门,而位于东南角的这个惠灵顿凯旋门则是为纪念惠灵顿公爵取胜滑铁卢战役于1826年而修建的。惠灵顿凯旋门目前是一个博物馆,与周边的几个建筑一起展出惠灵顿公爵的世纪,俨然成为了一个“惠灵顿公爵角”。毕竟对于很多英国人而言,惠灵顿公爵作为曾击败拿破仑的人,是英国历史中骄傲与辉煌的代表。乘电梯登上惠灵顿凯旋上的平台可以从多个角度观赏附近的风景。抬头先天上看,可以看见八只奔腾中的马蹄,两只低着头的马正望着自己。向西看是海德公园的东南门和一座小宫殿,宫殿前面是纪念一战牺牲者的雕塑。向北看则是一条笔直的大道宪法山。大街两侧是郁郁葱葱的树林,那里分别是绿园与白金汉宫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