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奥尔良的旅程是从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飞机降落在LOUIS ARMSTRONG机场开始的. 对于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任何一样原创的东西都是弥足珍贵的.可惜他们实在找不出更多的. 爵士乐算是是其中之一. 而它的起源地就是新奥尔良. LOUIS ARMSTRONG在爵士乐中的地位大概等同于猫王在摇滚乐中的地位, 难怪飞机场也以他命名.
毕竟是冬天,就算在新奥尔良这样的南方天黑的也早.从机场坐四十分钟公车到市中心的法国区时天已经全黑. 穿过波旁街喧闹的人群时,我们却无暇四顾,只希望赶紧找到旅馆,再找家在感恩节之夜也开门的饭店填饱肚子.
离波旁街仅一步之隔的ROYAL 街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狭窄的街道上只有不多的几个行人,两边的窗户透出昏黄温暖的灯光. 我们的旅馆就在这条街上. 一个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小院落.
在旅馆短暂休整之后.我们就直奔服务员推荐的一家家庭饭店. 想不到感恩节之夜还有这么多人在外面吃饭. 不起眼的小店里差不多坐满了. 仅有的两个服务员应接不暇. 我们四人点了同样的节日特餐,便开始喝着凉水, 眼巴巴的望着厨房的门. 终于等到了这顿望眼欲穿的感恩节大餐.一碗汤, 里面有些螃蟹腿和饭, 这就是著名的法式GUMBO SOUP了,一碟通心粉,一个有点象狮子头的肉球,里面夹着螺丝肉; 主菜,是一片大的惊人的熏肉,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在那一刻都在疑惑是不是能吃的完. 当我们的邻桌还依着烛光举杯换盏时,我们已经开始无言的狼吞虎咽了. 本来应该在饭后吃的甜点,我们也一并叫上来了. 弄的那个黑人招待颇有些诧异. 在使劲的嚼着那片肉时,我忽然明白,所谓绅士淑女,那都是在饱食终日, 悠然闲暇的生活中存在的. 象我们这样,即使吃着法国大餐,也还是平民.
在一阵风卷残云之后,我们终于感到身体的能量恢复过来. 今天晚上的节目是PRESERVATION厅的爵士乐. 据说,虽然波旁街上有数不清的现场表演爵士乐的酒吧. 但PRESERVATION厅的才是最好最正宗的. 果然,还没到开门时间,门口已经排着半条街长的队. 在美国两年多都没怎么排过队,这次在新奥尔良算是好好温习了一下. 虽然在网上早就见过大家的评价,但亲身所见,这个所谓厅的破旧程度还是让我吃惊.木制的房子表面是斑驳剥落的油漆,几十年没擦的窗户, 屋顶上还装着满是灰的四个吊扇. 我实在想象不出夏天在里面怎么能呆的住. 白天看起来也好不到那去,象个中国农村废弃的土地庙. 刚进去时, 前面已经站了五六排人, 从人们肩膀和头的缝隙中勉强能看见前台. 过了一会,我们终于挤到了站队的前面. 最前面是两三排长条凳,倒象是早年农村的露天电影院. 最前面的人就坐在乐队的脚边,让我想起有人问过的关于吹号的人的唾沫会不会通过号管喷到前排人脸上的问题, 忍俊不止.乐队由五种乐器组成, 钢琴,架子鼓,大提琴(但不是用琴弓拉,而是用手拨,不知他是不是练过鹰爪功,竟然不疼),小号(同时也是主唱),单簧管. 那个主唱是个年轻黑人,穿着白衬衫,很精神,和LOUIS ARMSTRONG还有点象.他经常站起来边唱边带着大家拍掌,当他坐着时就拍自己的大腿打节拍. 五个成员每个人都有独奏的一段, 打架子鼓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轻轻的控制着节奏,轮到他表演时,就打出一段铿锵激烈的鼓点,赢得一片喝彩.中场休息后,他们表演了LOUIS ARMSTRONG的名作WHAT A WONDERFUL WORLD, 可惜在场的美国人不多, 当邀请观众合唱时,能接上的廖廖无几.不过重复几遍后,大家也能唱出关键的两句” 我爱你”“ 世界如此美好”. 演出中间还有个小插曲. 休息时主唱站起来说” 欢迎大家来PRESERVATION厅,演出期间,请不要录音.不要使用闪光灯照相, 他话还没说完, 旁边一个人不知是听不懂, 还是怎么, 就对着他咔嚓一下,闪光灯一闪,全场哄笑. 主唱也只好无奈的笑笑. 在里面半个小时后,我也开始能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了.
当我们走出PRESERVATION 厅时, 波旁街上霓红闪烁的酒吧里传出震耳欲聋的音乐,而我脑海里萦绕的还是那不插电的音乐和没有修饰的声音, “I LOVE YOU, WHAT A WONDERFUL WORLD”.
第二天早上,阳光下,街道两边的小楼优雅可爱,象是到了欧洲古朴的小城.新奥尔良所在的路易斯安娜州历史上曾经是法国和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这里的不同时期的建筑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 西班牙式的庄重大方和法国式的优美活泼. 这里大部分房子都是19 世纪中后期建的,因为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里发生过五六次大火,每次都是差不多烧成一片废墟(以这样的建筑密度,也难怪). 还有一栋以拿破仑命名的小楼,据说是当年他的拥戴者建成准备接他来避难的.但最后拿破仑没来成. 这儿现在成了拿破仑酒吧.
JACKSON广场是以当年主持购买路易斯安娜州的将军命名的.现在这儿是街头艺人的天堂. 新奥尔良除了音乐,美食,狂欢,出名的就是街头艺人了.在法国区的街上, 随处可以看到做活人雕塑(就是摆好姿势一动不动)的, 画画的, 奏爵士乐的,跳踢踏舞的,摆个烛台算命的和各种希奇古怪的表演. 收入可能还不错吧,要不为什么一放假,全美艺术院校的学生都蜂拥而来呢. JACKSON 广场上的ST. LOUIS CATHERAL 是北美最大的天主教教堂, 里面的装饰富丽堂皇, 壁画精美绝仑.教堂左边就是当年签署购买路易斯安娜州协议的地方.广场前停着一溜七八辆马车. 走马观花法国区,也算是这儿的一景.经常看见汽车给马车让道, 或是人,车,马在狭窄的街道上并行. 坐着马车倘佯在着时光倒留两百年的楼阁之间,应该还是很有感觉的.
小时侯读”君在长江头,我在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总是想象自己自己某天能从长江源头溯流而下,一直到看见大海. 现在知道能实现这个理想的是了不起的探险者. 想不到的是, 这次感恩节的旅程却让我完成了一次在密西西比河首尾之间的穿梭, 从明尼阿波利斯到新奥尔良飞行的大部分时间,我的目光都追逐着脚下的这条美国的母亲河. 来到这里,自然要体会一下船行河上的感觉. 在运河街的尽头就是渡口, 双层的渡船对人是免费的,宽大的下层供车辆渡河.密西西比河的下游河面宽阔, 江风阵阵,回身能欣赏新奥尔良的远景 它丰富多彩的历史也就是依托这水上动脉开始的.
中午在著名的RED FISH GRILL吃个鲑鱼三明治, 餐前上了法式面包,真硬啊.幸好,没等多久就上菜了. 因为鱼已经做成了肉饼,很难说清是什么味道,但是的确好吃.
法国区是以运河路为界的,路的西边就是商业区和花园区. 横穿运河路时,我们再次见识了新奥尔良人的不守交规. 法国区的街道没有红绿灯,人车交锋情有可原, 但在运河路这样的大路上,人们也是不看灯,只要没车就过. 这儿不仅有汽车,还有有轨电车,实在是一遍混乱. 有轨电车在这儿称为街车.费雯丽的最后一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新奥尔良.它的作者当年就在法国区的小楼里写出了这部获普利策奖的作品.
穿过运河路,法国区怀旧的两三层小楼就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代替,仿佛刚刚走过的是时间隧道. 在这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却有一个150年的古董固执的不肯离开. 这就世界上运营时间最长的有轨电车线路,ST. CHARLES STREETCAR. 历经一个半世纪的风雨, 它仍然保持了原来的模样,绿色的车身, 红桃木的椅子,老式的窗户,司机座在车头的中间而不是左边,而且两头都能开,所以免去了掉头的麻烦.置身这十九世纪末的交通工具中, 叮叮铛铛的铃声似乎从遥远的从前传来, 窗外闪过的却是二十一世纪的城市森林, 只觉得时空交错,浮生如梦.
穿过商业区,街车进入了新奥尔良另一个充满历史的城区-----花园区, 这儿遍布着早期殖民者的豪宅. 街车在这儿也从大马路驶入了林荫道.而这林荫道就在马路中间.尽管是冬天, 两旁的树木还是郁郁葱葱, 绿色的街车, 仿佛是从密林深处缓缓驶来, 城市里竟然有这样一道风景, 难怪各种新奥尔良的宣传照都少不了它.
和法国区的喧闹相比,花园区似乎是片世外桃源,安静的道路上只有少量的游人, 幽深的独门大院让人对它辉煌的过去浮想连翩.离圣诞节还有一个月, 但圣诞老人已经开始出现了.
从花园区回来,我们打算去被盛赞的C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