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文章里其实有两个博物馆的概念,一个是MONA本身 (Museum of Old and New Art, 古今艺术博物馆,简称MONA),另一个是正在MONA里展出的一个大型展“Museum of Everything”,前者前卫又有着传奇的身世背景,后者像是一块儿巨大的海绵,无限吸收着很多“野生”艺术家的养分。MONA的传奇身世MONA的建造,基于一种看似最不可能的收入:赌博。这个耗资8000万美元的艺术馆居然没有依靠任何政府或机构的资金支持,完全出于它的拥有者David Walsh的个人腰包。而这位生于1961年,叫David Walsh的男子身上有着3个这样的标签:数学天才,职业赌徒,和艺术品收藏家。就是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身份标签碰撞出了David Walsh身上的传奇色彩。David Walsh曾在塔斯马尼亚大学研习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之后,他和几位同样知悉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朋友一起成立了Punters'Club,一个19人的高智商赌博集团,这些成员除了就读于塔斯马尼亚大学的天才数学家,还包括扑克高手和职业赌客。之后天才家伙们发明出了一种高超的,用于赛马等体育项目的赌博技术(一个使用复杂的数学算法在赛马开始之前应用的博彩系统)。每次下注之前,他们都会利用自己精通的专业数学方法对各种中奖概率进行推理演算,以惊人的准确率在世界各国的博彩业疯狂卷钱。单从2004年到2006年期间,短短3年时间里,他们竟总计赢取了超过24亿澳元。随后,David Walsh,这名“自制的亿万富翁”不仅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富豪生活,还疯狂的购买艺术品,变成了一名十足的艺术品收藏家,也有了建立艺术馆的想法。虽然富足,但博物馆在建立过程中庞大的花销也让这位富翁先生经历过资金用尽的情况。不过我们的David Walsh依然采取了赌博的方式,在几天内便赢取了1600万美元,瞬间解决了财务危机。从水中登陆博物馆MONA坐落在德文特河边,这种依水而建的博物馆并不算稀奇,但还是被我们的富翁先生玩出了新花样:他希望他的游客从水中登陆博物馆,于是就有了图上这艘整身被喷绘上迷彩的船。听说这个灵感来自于古希腊人对他们的庙宇所做的那样。一切从洞底开始去过MONA的人对它有着褒贬不一的态度,确实,这个从建筑结构就开始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可以说是在世界众多博物馆中非常独特的一个,极具反叛性。其实早在我们开车来到MONA的时候就觉得有些奇怪,明明刚才还远远可以望见的一座大型博物馆建筑却在你完全靠近它的时候,消失不见,唯一可以明显看到的只有那个反着金属光的镜像墙壁入口和一旁的蹦蹦床。其实这是一个特别思考过的设计。建筑师希望,比起传达给大家艺术馆本身宏伟身影的印象,不如让大家自然而然地进入它,融入其本身。进入MONA,买票,拿宣传册,再平常不过的博物馆游览步骤却会从下一步“工作人员指路”开始,变得有趣。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我们走到一层展厅中间处的一个圆柱形电梯前。电梯的外罩是透明玻璃的,从上到下,通透地直立于博物馆中央。我们进入电梯,按下了数字最大的按钮,然后..电梯开始下行,是的,我们在往地下走,越来越深,我甚至能感觉到电梯里的温度比刚才低了那么几度。电梯还在下行,我们被一种莫名地神秘感包围,整个人好像要去挖金子似的兴奋起来。我喜欢那种感觉,一种因为未知和对未知的脑补想象而产生的兴奋感。当电梯门打开,一切将从“洞”底开始..“The O”在开始第一个参观时,我领取到一部像iPhone一样的导览设备,这就是"The O"。“O”存在的重要意义在于,MONA曾在设计之初就决定摒弃掉传统博物馆墙壁上的导引标签。当我身处的博物馆并没有给我任何观展指导的时候,我按照自己的感觉走,借助“O”上的定位系统和艺术品信息,来创造出属于我自己的观展体验。"O"会定位出我附近的作品信息,不仅取代了传统的壁挂解说文本和标签,而且提供给我更丰富的视听信息。比如我停留在了一个叫文字瀑布的作品时,“O”就提供给了我一段创作者的语音采访。而且特别酷的是,“O”系统在我回到家以后还可以在IOS系统下载使用,继续浏览艺术家的作品和相关内容。Museum of Everything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开始了第一个参观,也就是藏于MONA之中的第二个博物馆的概念: “Museum of Everything”。其实MONA本身和Museum of Everything的气质极其贴切,都是那种怪诞又神奇的风格。Museum of Everything,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博物馆,一个拥有一切的博物馆。首先,我有必要先抛出一些有关这个博物馆的关键词:Travelling Museum / Huge Sprawling Shows /Non-academic Artists and Private art-makersUnintentional, Untrained, Undiscovered and Unclassifiable artists.这是一个没有固定空间束缚的博物馆,从2010年第一次在伦敦开1#展到如今澳大利亚塔岛的7#展,它已经游历过包括巴黎,意大利,荷兰和莫斯科6个国家。而且展出艺术作品的门类也在毫无边际的增长着。在我看来,因为这里的艺术家大都有着未曾受过专业性的学术训练,反而让这些艺术作品带着一种强烈的,本能性的艺术灵感和创造力。这个展让我认识了他们的同时,也打开了我的另一个世界。在看展的过程中不仅时常因为作品对于视觉和内心的震撼暗暗惊叹,也觉得这像是走过了很多国家,触及了很多文化,又像是闯入了很多“怪”人的大脑思维。在Museum of Everything 关于艺术家的官方介绍里,我特别喜欢这样一段话:“..Some you would have heard of, many more will be unknown, but they are all united by the idea that they make not for you or me, but for themselves..”在这数量庞大的展品中,只有极少数的艺术家是你知道的,而且还必须在你本身是个十足艺术爱好者的前提下,很多人的作品你只有在这个“奇葩博物馆”中才得以见到。而他们的作品都有着强烈的个体表达,他们创造这些不为你我,只为自己。当我看每个艺术家的作品时,都不停地好奇着他们出生在什么样的地方,是什么样的人,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和经历让他们创造出了眼前的作品。我想着,他们有的人可能有着和艺术毫无干系的本职工作,但每个脱离工作的日常,他们都是一个专心致志的创造狂人。又或者,他们是某个物件或某种文化的狂热分子。总之,这后面的故事实在太让人好奇和着迷了。展厅的布展非常考究,根据不同的作品给展厅墙体涂刷了最好的衬托色,而且有时身处一个展厅时,透过隔壁展厅的拱门看到一个交错的空间,感受非常特别。* 这个位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的 7#Museum of Everything 展会持续到2018年4月。对死亡着迷的馆长参观完Museum of Everything,再向上一层,就会开始场馆常设藏品的参观,听说这里的藏品价值上亿美元。从古埃及木乃伊到现代行为艺术,这里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有古有今。但“跨界广泛”这种词汇好像只能从形式上描述馆内的艺术作品。在我参观的过程中,更多感受到的是“私人”与“怪诞”的概念,因为MONA似乎一点都不想迎合所谓的“大众口味”,这里就是David Walsh的世界,他自由呈现个人艺术喜好的地方。在常设展里有不少现代派和实验派的艺术展,比如死亡体验,亦或是整齐排放于墙壁上的150个瓷制女性阴部解剖雕塑,都在挑战和冲击着你的感官。还有一些让人匪夷所思却相当出名的的展品,比如一个模拟人体消化系统的作品,居然每天都会有人定时给这东西投喂食物,它消化好后会进行排泄..还有开头小视频里,那个被计算机和代码数据环绕的空间,我在里面呆了好久,就像穿越到了异时空一样魔幻。除了对抗性的作品外,还有很多温柔又可爱的东西。比如这个作品收集了不同人发出的不同语言版本的“我爱你”,你可以随机选择盒子拉开收听,而且这些并不是死板的声音,因为你每拉开一个盒子都会接受到一个特有情绪下的表白。还有什么呢?展馆的工作人员说,展馆里还有一些是富翁先生在喝醉酒的时候买下的呢。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对这位富翁先生充满好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推荐你们去看看MONA的官网:https://mona.net.au/ 这个网站除了一些关于博物馆的基本信息的构架外,还有关于David Walsh和MONA工作人员工作状态的原生态采访。你会更加了解到这个无所顾忌,真性情,却又酷到不行的怪老头儿David Wal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