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All you've got to do is decide to go and the hardest part is over. So go!”
--- Tony Wheeler, Founder of 《Lonely Planet》
2012年8月的某一天,我和一个朋友在网上聊天。
“最近有什么打算?”“我准备去冰岛。”“冰岛?为什么是冰岛?”“早就想去了。正好这次有机会。”“一个人去?”“是啊,我打算用13天自驾环岛。”“祝你好运,等着看你的照片和游记。”
所有知道我要去冰岛旅行的家人或朋友,问我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为什么是冰岛?”。之后的问题顺序大都和上面的对话类似。是啊,为什么是冰岛?!为什么把一年宝贵的3~4周假期的三分之一用来周游这个孤悬于北大西洋以北,除了国家破产和火山喷发导致全欧洲停飞这两个事件之外并不广为人知的岛国呢?
没办法,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需要一个意义。不能给出一个被人接受或理解的所谓“意义”,旅行在世人眼里不过就是一件没什么价值的行为。就连那部《Lifeof Pi》的电影里,少年Pi,经过200多天的漂流奇迹般生存下来之后,都还需要努力地给那两位日本理赔员乃至全世界观众一个(或数个,或无穷多个)可以被理解的意义。不仅是人,连Pi身边的那只不会说人话的老虎,到了没回一下头向Pi流两滴热泪就直奔丛林而去这件事,都要被反复讨论有何深意所在,搞得象是这部影片同时在演绎一只“哲学老虎”的一生一般。其努力表述或隐藏的所谓意义,以及意义后面的涵义,真真就象数学中的3.14159....一样无限不循环下去没个终了。
我去冰岛,其实并没什么意义。真的,没有。我就是想去,又正好有个机会,我就立马动身。有点象全世界旅行者的带头大哥,LonelyPlanet的创始人Tony Wheeler 在开篇引言中所说的那样,我就" So go!" 如是而已。
不信是吧?那好,我说个大家能信的。
时光倒推二十多年,我在读高一。少年阿烦最牛的就是地理,几乎考试从没低于95分吧。原因之一呢,是我和同桌的兄弟与坐在我后面的两位女生每节地理课都要玩一个“用地图找地点”的游戏。规则就是一方拿出1:100000的世界分国分区地图,随便在犄角旮旯找个地名,然后从桌子下面交给另一方,限时间找出来。长此以往,别说堂堂一国之都,就是全世界当时120多个国家一级城市,50多个主要国家的二级城市,都能分分钟给你找出来。冰岛的首都--雷克雅未克。属于5个字的首都,还带点动画人物名字的味道。第一次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冰岛,真的全是冰的国家吗?再到后来,了解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三大冰川--瓦特纳冰川--就在这个国家,哇塞!再后来,知道冰岛除了有冰川,还有30多座大型的火山。冰火能够共戴一天,太神奇了太有意义了。最后的后来,获悉我们尊敬的排球赵教练曾经带过冰岛国家队。就更让我对这个遥远的国度产生了一种近乎憧憬的向往。
虽说我去冰岛没什么直接意义,但是在我周游世界的Top-50清单中,冰岛能够占着一个很特别的位置,毕竟还是有一些潜在的原因的。我想去看一下那个千古玄冰与随时可能新生的烈烈火山的对立存在;那个黑到极限的黑沙滩与充满丰富色彩的广阔地貌的矛盾冲突;那一如中国山水画一般空灵的冰川飞瀑与苍莽厚重的苔原地貌这两件本该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地理区域中存在的景象,是如何生生地在一个国度出现。清晨浓浓的春色,午间暖暖的阳光,午后的戚戚凋零,黄昏竞然漫天飞雪,到了夜晚回归太平。一年四季在一天中上演,这事儿,人世间可能吗?
这么些本不该同时出现的景象,却在一个国家出现。还能存在的那样地和谐与美好。嗯,是时候走一趟看看了。
一个人,13天,24包方便面,一辆现代i10手动档,两机四镜,3700公里;120 (out of 900)张照片,8段(out of 100)视频,几段有趣的故事;希望能描写完整,那个让我几乎迷失其间的国度,那个终于被了结的愿望。
阿烦《This is Iceland》系列游记
自序于(加拿大)渥太华 2012年12月12号12点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