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父母的钱让自己去旅游,总会有很多借口,美其名曰gap year,毕业旅行.....,反正要让浪也浪的理所应当,明明是一件花钱费时的事情,却一定要让这父母相信这是一笔值得“投资”,至少这是我的套路(感觉我像诈骗的一样),哈哈哈。言归正传,这次的北美加拿大之行看似故意为之,我更认为是是命中注定。为什么这么说呢?(强行解释一番)我一直认为“8”似乎与我特别有缘,生日28号,老邓(爸爸)生日8.8号,费德勒生日8.8号,2008年的暑假去美国参加了21天的host-family项目,2018年文章接受,硕士毕业,并找到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方向。可能正是这个“8”字情节,才让我突发奇想,在2018毕业之际再去北美看看,找找当年的感觉。由于5月初美国的面签已经预约到6月中旬了,面对未婚、女性,我可是拒签的高风险人群,我开始打起退堂鼓,同时查了一下去Florida的机票(1K rmb),算了算了,我还是就在重庆,好好复习,健身,为即将面临的临床工作做准备吧(相信我,我当初真的就是这么想的!)。而在半个月后,偶然和朋友聊天,他告诉我如果想去美国可以先去加拿大,再过境会比较便宜,谁知道会因为这个提醒我就真又去了北美。敲黑板,划重点,这次先给大家来点干货。机票:我是先买机票,再办签证,(不要向我学习)。定了一个时间(6.17-6.25),不敢太早,因为签证,不敢太晚,因为毕业,还是很遗憾没有提前办签证,导致我不能外面呆太久,所以签证提前办准是没错的。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间的往返机票就是出奇的便宜,之所以选择温哥华进出,纯粹因为钱(3500rmb往返 国航),也是因为钱我放弃了去多伦多见两位老友的机会。签证:我5月20号提交的资料(找中介将资料递交到HK(常规10个工作日出签),内地(20个工作日出签),如果不着急也可以自己在网上申请,也比较方便http://www.vfsglobal.ca/canada/china/可以进入这个网站看细节。由于我在办签证之前,已经把温哥华的往返机票下手,只能花重金把visa送到HK去出签。5月25号进馆,我6.15号才拿到visa,在这等待的三周,我的心情也备受考验。第一周激情满满,把该看的攻略形成全部弄好了;第二周:把该定的酒店,当地的团,租车全部定了,同时天天催中介小哥,因为visa一直没有任何消息;第三周:准备做好一切退票手续,17号要走了,13号都没得消息(听说最近是高峰,积压很多签证,心中一万点不爽......)。但是就在无语的时候,中介小哥告诉我出签了,顺丰明天就能到重庆,我能说什么呢,这就是命!租车:“租租车”app,一个神奇的app, 这个平台提供国外几乎所有租车公司的信息,(国外最大的租车公司是Hertz),不需要进官网去,直接下租租车app,不仅提供免费的驾证翻译,关键是租车的Steps很简单,干货满满,会提前一周左右就发来一份诚意的租车注意事项,绝对诚意,很细节。另外这个租租车app里面有各个国家自驾的交流群,你可以随意加入,看大家的讨论,很多疑问也是你想问的。这个我在后面细说,在出发前一天好好复习一下,特别是对于即将首次在国外租车的人尤为重要。从6.15号-6.17号,就进入了“期末考试”备战模式,由于之前对visa的事情弄得都消极怠工,自驾准备工作还没有具体规划。连续两天扎根西西弗,疯狂往脑子里记各种交规!(租租车也提供了一些相应的图片)交通:自驾的话什么GPS,离线地图都不需要,google map的语音导航很是好用,只要有网,语音导航都可以设置为中文。国家公园来回2000多公里,一个女生确实太孤立无援了,就只有在有限的时间跟一个当地品质团。但提醒各位需要在国家公园自驾的,提前做好攻略,记住中途有哪些地方有洗手间,因为确实很少。如果在加拿大不自驾的话,就乘坐公共交通(bus, skytrain(类似于重庆轻轨),seabus(在温哥华市区有很多还上巴士)),买Compass卡(公交卡)。具体详见https://www.translink.ca/。(PS:加拿大还是适合自驾游)通讯:选择T-mobile吧,淘宝有多种选择,天数,无限流量等,可以免费打中美加电话,关键是信号还可以哦,这次旅游除了在Jasper columbia icefield那部分没有网络(几乎全部人民都没有信号),全程市区和国家公园都有的。我选择的10天,无限流量加电话,才100点rmb。饮食:Yelp (国外版大众点评),饼子实时给我建议的!真是好用。6.17为了倒时差,飞机在国内下午6:20起飞后,本小婕立马开启了睡觉模式。现在一上飞机,各种垫背的(学医后已经在养身保健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对的,即使两个小时我也要保护我的脊椎😂)、毛毯(对,膝盖不能受凉了,睡觉的时候需要保暖)、耳塞带上(降压)…全副武装后,睡觉。10分钟后,旁边打扮精致的阿姨因为试图伸手关上我旁边的遮阳板,从我胸前划过,瞬间我就醒了😩,不高兴,好吧,那就看下书吧。有个小插曲,看见前排位置有个男人背着一个瘫痪的女人从洗手间出来,再后来用勺子喂她吃饭,各种电视剧看过的感动剧情仿佛就在眼前,哎,不管了,我继续看书了。蒋勋的《舍得,舍不得》感觉有点不错…在北京等了2个小时终上了飞温哥华的飞机,一直在心中默念赐我一个帅哥在旁边,行嘛,我要发功…,最后还是一个洋妞😂,哎看样子这辈子都注定与帅哥无缘了。10个小时的飞机,15个小时的时差,在飞机上睡了4个小时,2部电影,被投了2顿食,敷了一次面膜,和旁边的人闲聊了几次,就这样愉快的到了。PS:旁边这个加拿大人就是Whistler人,刚好我即将自驾的路线就是Vancouver到Whstler,咨询了一些相关的路线问题后,不由得感叹这就是缘分,一场必行的旅行。当地6月17号7:20pm到温哥华,一下飞机进入机场,便闻到一股10年前在美国的味道,哈哈,知道是什么吗?奶酪和油炸的食品味道,恩,看样子三明治,汉堡包的生活即将开始了!!!整个出关的流程远不及美国的复杂,没被开箱,也没滞留多久,取完行李出机场,在穷游约伴上约的小伙伴亲自来机场接我带她家(住在华人最多的Richmond),她是一个在加拿大生活了8年的女生,到她家里借助一晚,省省费用也是很不错的。我很喜欢她租的房子,单间配套,虽小,但各种紧凑,厨房的大小可以跟卧室有得一拼,哈哈,自己做smoothie,做点小沙拉,带上这些开着车去上班,下午去健身房,晚上回来学习工作,这种日子我可是真的羡慕啊。行李才放好,我就吵着要去跑步,几个原因吧,第一:飞机上没睡好,想累一下晚上好睡觉;第二:晚上8:30还是大太阳;第三:来了新环境都想要去四处到处看看:第四:接近两天没有活动了,我必须要去运动一下。果然,跟着感觉在周围跑了4公里,感受了一下海洋性气候的温哥华,有风,不热,户外运动确实是最佳选择啊。睡觉前,她了解到后半程我要一个人自驾,还选择了NO.99(sea to sky)highway,特别担心我,说那条路非常多转弯,各种画图给我说温哥华变态的隔离带交通,我真的都听进去了!6.18终于开始小邓的Rocky山脉之旅,这次旅行的前半程是跟的一个当地的团(super vacation,良心当地团,强烈推荐)坐巴士去国家公园(Banff和Jasper national park),从Richmond出发,沿着1号公路不断北上。Hope是我们停下里休息的第一个地点,虽然只有短暂的半个小时停留时间,但原始风景的序幕已渐渐拉开。车子继续开了3个多小时,为了欣赏窗外的风景,我也从座位左边坐到右边又坐到左边,最后终于达到Kelowna,这个城市有一条著名的Okanagen lake(PS:Okanagen lake由于太漂亮, 当地人就说湖里有水怪,这就像就像星巴克标志Siren的感觉吧)。在中午时分到达Kelowna downtown,由于没有选择团餐,我只能自己去觅食(说实话,我就喜欢这种到处看看,吃点当地的特色的feel)。在国内从不吃Subway的我为了在这干燥的地方找到蔬菜只能将这个作为最佳选项了,妈呀最小的全麦面包也太大了吧……,管他的吃哦。下午去了一个买Ice wine的店,品尝了一下著名的ice wine(加拿大的ice wine是唯一可以和德国Ice wine媲美的,之所以叫冰葡萄酒,是因为这些葡萄是在零下的气温结冰后酿造的酒,平时放在冰箱储存,口感与一般的葡萄酒不太相同,但是个人觉得偏果酒味道,略甜),在啤酒雕塑前摆拍了几张,下午继续赶路,沿Trans-Canada Hwy到达Salmon Arm(这个地方并没有很多salmon哦),这一条路都是1号公路,Vancouver通向Rocky山脉必经之路。赶了400多公里的路,终于来到住的地方,幸好酒店给力,背靠Salmon arm wharf,还有一条木桥向wharf延伸,这必须来一场跑步了,顺便看看附近有没有吃的把晚饭和早饭定了。晚餐是在Yelp上搜的,找了一家Mexican food(我太爱taco了!!),这是一家比较有🇲🇽感觉的餐厅,老板也是浓重的🇲🇽口音,菜单一上来,全程蒙B,完全不知道这是哪国语言,除了taco和burrito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了,问他有没有蔬菜多的菜,他建议我吃一个叫Calabazitas rellenas,我也没看下面的注解直接点了,和我一起share room的广州小姐姐点了牛肉taco。没等多久,老板双手端了两大盆,kuang,桌子一放,“这明显是喂猪嘛”我心里想。煮的过久的蔬菜用两种cheese以焗的方式烹饪,虽然口感满分,但仍有些小遗憾,因为蔬菜烹调太久(但是分享一个tip,蔬菜特别是西蓝花一类的,不要煮的过久,这样蔬菜本身的营养价值会丢失很多,30s的过水足以),经典的玉米片配上Guacamole(🥑酱),taco里面是满满的beef,一口下去感觉好full,不好意思我们是猪,本来不想吃完,还是吃完了!。老板来问我们体验,一个Delicious,一个Scrumptious,老板可满意了。有同学给我说墨西哥本地的菜远没有别国做的墨西哥好吃,于是我临走前特意问了老板这个味道和墨西哥本地的一样不?他自信说yes,好吧,说真的,某一天我一定会为了美食去一次🇲🇽。6.195am就被大太阳照醒(这边夏至是早上5点天亮,晚上10点以后天黑的节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在这边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左右,但还是像打了鸡血一样(旅行前在健身房集训储备体能)。趁着大部队还在摸摸蹭蹭,小邓已经跑出去品尝当地的国民餐厅了(Tim houtons),点了一个Smallest black coffee,一碗berry oatmeal,屁股一坐下,就听到一个老外“extra large”coffee,我差点喷出来,我只能说如果我是猪胃,他就是牛胃!咖啡很不错,强烈推荐!吃完饭后匆匆回到酒店,和大部队汇合,向banff national park出发。从Salmon arm到在Banff小镇又是400多公里,我不想说话了,腰杆真的不舒服(小邓医生tip:随着携带靠枕在这种公路旅行中极为重要,保护脊椎哦)。这一路才真正拉开落基山脉国家公园的序幕,沿途路径3个国家公园(Revelstroke,Glacier,Yoho national park)。Rogers pass是我们下车休息的第一个站,一下车就被四面环绕的雪山震惊,可能生活在内陆的我们对雪有一种挚爱吧(其实该去国内北方看看)。这个地方在加拿大的历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是Canada pacific railway和Trans-canada highway通向Rocky mountains必经的一条通路,也是Glacier national park的最高点。没过多久,又继续赶路(其实呢,这条1号公路两边的风景很是美丽,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公路旅行)。大概在中午12点左右到达Lake Louise Gondola(缆车),这个缆车分为两段,一段爬行到半山腰,一段直至顶端(顶端那一段当时停运了),同时有两种选择,open的和封闭的,这个就毫无疑问了,我肯定选择open。这条缆车的特别之处是可以欣赏到连绵不断的雪山,已经雪上多年看到隐藏在山中的Lake Louise,这条著名的路易斯湖,是多年前冰原融化后沿山汇流形成的,Gondola可以从对面远看Lake Louise的地形地貌,真有一种捧在手里怕化了的感觉(直接上图)。(午饭又吃了鸡肉卷,是实话,我真的再吃这种重cheese的冷鸡肉卷,我绝逼会吐)。晚上6点左右就达到Banff小镇,四面雪山中间建造的欧式小镇(听说于瑞士的感觉有点像),世界各地的人慕名而来,也是Alberta省(AB省)不差钱的原因。琳琅满目的商店拥有最低全加最低的tax(5%),还有一家所谓全加最好吃的冰淇淋cows(网红吗?),我表示甜的要死,我只能说真的不适合在北美吃甜食,美国和加拿大可以互相比拼一下谁的东西更甜!!在著名的banff avenue打卡后,疯狂买了一些Berries(在加拿大推荐的水果,便宜高品质)后就准备去夜跑了!夏至的加拿大太适合夜跑了,晚上9点的太阳跟国内6点差不多(一个女生也比较安全),关键是晚上很凉爽。只不过在加拿大户外跑步一定要注意,可能会有bear,elk甚至是狼,这天晚上我跑步的时候就突然遇到类似于马的动物(我不太懂动物),妈呀,我扭头就跑!6.20在去Jasper national park之前,先去见了一下Lake Louise的真身,皑皑雪山中一汪蓝绿的湖水,蔚蓝的天空成了无声的装饰。在湖周来个1h的徒步真有一种在拍National Geographic的感觉。从正面走向背面的路途中,居然和一个小姐姐聊起了工资待遇问题,可能在这样安逸舒适的环境脑袋需要蹦出一些现实的点滴来提醒我清醒一下。而著名的Fairmont Château Lake Louise(路易斯湖费尔蒙酒店)坐拥绝佳的地理位置,也让无数的游客和新人掏出腰包。今天将继续北上,从Banff到Jasper national park(虽然Banff更为有名,但早就听说Jasper的风景远比Banff壮观)。而这一段路200多km的双向单车道就是富有盛名的冰原大道(Icefields Parkway),沿着落基山脉,窗外随处可见的冰河形成的蓝绿色小溪,瀑布,雪上,野生动物,无疑是众多自驾爱好者的首选。然后有几段路是肯定会堵车的,因为常常需要维修。其实这两天我发现,整个一号公路时不时可见一辆辆房车,已经拖着皮划艇、独木舟的皮卡车,开车随便找一个湖都能尽情撒欢了!终点站是Jasper national park南端的Columbia icefield,这个冰原可是很多地理学家的最爱。说实话来之前我真的不知道icefield冰原,glacier冰川,ice冰有什么区别(不好意思我真的地理学的很不好),所以回头疯狂wikipedia。冰河由于重力的挤压从冰原底部向坡地滑动出一条雪道。哥伦比亚冰原(Columbia Icefield)是北极圈以外世界上最大的冰原遗址,它是地球上除了北极圈之外最大的冰原遗迹,位于加拿大BC和AB省的交界处。是落基山系中第一大冰原,北美洲最容易进入的冰川群之一。其孕育的冰河分别流向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冰川区介于西部海拔3,747米的Mount Columbia和东部海拔3,491米的阿萨巴斯卡(Athabasca)山之间。由于冰河的冰层密度极高,阳光无法折射,会呈现晶莹剔透的蓝光,在晴空下十分瑰丽。wiki显示阿萨巴斯卡冰河(Athabasca Glacier)位于哥伦比亚冰原上,它长达七公里,冰层深达300米,但导游给我们说,由于气候变暖,这条冰河已经退到5公里,深度也只有250m,不知道下次来的时候是否还有这条冰河。(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只有亲眼见到才会相信!)科普了这么久还是来点切身体验吧。首先在这里的几个小时几乎没网,风大(帽子被吹掉了几次),Athabasca山对面有一个大型的游客集散中心,需要购票才能乘坐特有的冰川车进入对面的Athabasca pass。大家排队坐上拥有巨大的轮胎的冰川车(Only big tires can do),当然如果你在这个集散中心的旅馆住上十天半载的,可以每天都自己徒步上山,夜晚躺在冰河上欣赏满天星空。高大的雪车自身非常重,压过冰面后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幸亏这里的冰层厚度从一百米到三百米不等,可以放心地行驶,抵达目的地后,所有乘客下车踏上冰河表面Athabasca pass。当我穿着Vans走在冰河上,真的是很无力,很滑,很冷,还容易一不小心踩到冰水而浸湿,但是没办法,我还是想走15分钟有限的时间内与天空的尽头留影一张。妈呀,真的很冷,有时候真觉得自己到了北极,湛蓝的天空离自己实在太近,谁敢相信你脚踩的不是单纯的冰,而是厚250m的冰河,兴奋的合不拢嘴了。很多探险者喜欢独自在pass上行走,但是如果你不是专业的,就一定要在规定的地方活动,因为很容易出现一不小心直接踩“破”了,人就下去了。作为第一次看到这般美景的南方人,觉得很是稀奇,想想如果当初在学地理的时候能够一边学习一边fieldwork那我肯定能把地理学好的,哈哈。本次行程没有继续向北,而是戛然而止返程了,默默立一个下次自驾的flag。今晚就住在Golden小镇,从这里到住的地方又是200多公里,这样长时间的坐立只有回去继续跑一跑虐下自己才能安心。这次住在公路旁,没什么路可以跑,只能跑跑公路,我只能说在跑步如此普遍的国家,晚上9点在公路上(95号)跑步的亚洲女孩还是会让路过的司机投来异样的目光,我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是不是吃了胸心豹子胆,周边真的没什么人,为了安全起见,活动了20几分钟就草草收场了。我想说我已经连续4天每天只睡5个小时不到,每天在巴士上坐接近8个小时,每天还坚持跑步,真的想看看我的极限在哪里!幸好明天就返程了,但是想到刺激的还在后面,都觉得这次真的不要耍脱了!6.21一大早趁着大家都没有起床,又走了接近20分钟到Tim hortons去吃早饭(大清早不睡觉到处逛是我独特的癖好)。也正是在等coffee的时候,同行的司机叔叔也来买早饭,他可能没想到团里这个小女生居然这么早独自跑到这么远的地方买早饭,甚是惊讶。本想自己买了先溜,结果他热情地把我叫住,让我坐他开来的大巴一起回去,好吧,social也是很重要的!在车中便开聊起来,这位在加拿大生活了35年司机叔叔都已经忘记了普通话怎么说,他问我后面的形成,我告诉他后面我要花两天时间自驾去Whistler,并告诉他要一个人开sea to sky highway。他赞扬我的行程又对我一个女生开那条高速感到担心。,他告诉我,那条告诉弯路太多,多处两道并一道,一个女生千万小心,但还是鼓励我“应该没问题”。(内心OS:看嘛看嘛,这次真的耍脱了,我真的有点小害怕了,但是我车子都租了,不可能放弃了)。吃完早饭,大概早上7点钟上车坐了一个小时的车又回到了7点钟(因为BC省比AB省有1个小时的时差)。终于隔了几个小时在一个休息站下了车,司机叔叔看我走下来便走近说,开99号公路注意一个字“慢”,“尽量右行”,我有点惊讶,没想到他还一直记着这件事,虽然我们互相连名字都不知道。返程路上没什么特别的,路径一个叫Kamloops的城市,特别干燥,植物很少,但有一个买Ginseng(人参)的工厂,对加拿大人参感兴趣的同志可以去看看。终于,4天往返2000km的落基山脉旅行在当地时间晚上6点结束,在richmond下车后,司机叔叔为大家取出行李,我特意走向他和导游的身边和他们握手,还对着司机说了一句“I will be careful”。我也不知道我问什么要对他说这句话,也可能别人压根就不care,但我认为我需要让他放心。哇,这可能也是旅行的意义吧,一个你不知道名字,年龄,也未说过几句话的人居然会触动你的内心,让人暖心感动,还能让你在分开时有种离别的小感伤,希望我对他说那句话让他安心,更给我自己打气。小邓没问题的。拖着30寸的行李箱,2.75刀,30分钟的巴士坐到UBC。这次旅行我在Booking上专门定的UBC的单人宿舍,绝佳性价比(两晚400多rmb)。这所学校紧靠Pacific ocean,可谓是占据绝佳地理位置,本来以为可以有一个完美的环海跑,结果发现根本没有沿海的跑道,全是石头和沙滩。但有很多著名的Beach,其中一个Wreck beach尤为有名,因为这个beach穿衣服只是optional,所以很多学生选择裸体,但是我一个都没有看到。在学校住了2天,有一点比较意外的是,本以为自己会像10年去Princeton和UCLA那般,眼神藏不住的想要去那种地方读书,现在看到这样的学校,这样的环境,丝毫没有想来读书的愿望,可能是已经读到26岁了,厌倦了,或者说现在的自己不再像曾经一样只看表面,再好的环境,再好的硬件,如果不是我想要的已经不那么盲目的艳羡了,现在的我只想去好的医院,好的临床机构去学习,校园、实验室,动物实验暂时真的不想在继续了。6.22当初定计划的时候,特意将downtown游从3天减为1天,并将时间定在中间,让自己休息一下。可是我还是以一早的5公里,一下午单车13.9km,附加走路3万步结束了downtown的行程(Where is my limit?)。今天是个大阴天(不带这样玩的),早上8点的Canada place,也就是加拿大码头(我觉得吧,我们朝天门码头也挺壮观的),然后去Gastown打卡(师傅给我说这个地方到处是瘾君子,所以我一个人走在路上对任何奇装异服的人都不敢直视,我很怕突然被某某针头刺中,妈蛋,人都是被自己吓死的)。走到Steamclock,刚好是早上9点,可以观赏到这个世界仅存的蒸汽钟在整点时分喷出蒸汽,打卡打卡!!沿着Google map走遍Ronson商业街,我居然又不知不觉走到了Stanley Park(温哥华最大的城市公园),由于太大又想在有限的时间看完所有的风景,只能租一辆自行车,带上头盔,开启疯狂的户外单车模式。整个Stanley park三面环海(海水有明显的腥味),内部被各种原始植被填满,环绕公园一周的道路专门划定了跑步,骑自行车的,scooter。原本计划围绕公园骑一圈就88,结果还是不服气地一直骑到Sunset beach和English bay beach,不得不说我真的是来参加集训的!其实吧我觉得,我们大重庆也不比温哥华差到哪里,说实话他们的商业街真赶不上时代天街,价格嘛更没任何优势,吃的吧也没什么国内吃不到,感觉一天打卡downtown真的是明智的选择。准备回UBC之前,在一家超市买了一大袋食品,为本次行程后半段最兴奋的自驾游做好准备(听说周末很多当地人携家带口去Whistler,所以会很堵车!),难以想象晚上10点坐在UBC的宿舍里预习加复习明天取车时的注意事项(特别是租车时对车子的检查涉及太多专业的名词,必须要将宝典的英文单词和对话全部过一遍,签约合同重点留意保险、里程、油费......,还有这边的加油站是自助加油,输金额跟国内不一样.......,我真的脑壳有点痛,算了明天要开车,早点睡!关键是我的某师兄,在大晚上喊我给他看文章的英语语法,我真的人都不好了!)。第二天早上又是5点不到就起来了,天哪!我又只睡了<5h。没办法,我要先去downtown的Hertz取车(定的早上八点),7点半在Granville st 的711买了一杯Black coffee,真的,越来越害怕今天开车会出事。。。。。。终于等到8点实战开始,这次旅游我准备的最多的就个部分,出示自己的驾照,翻译版本,订单号,然后就是关于租车合同的签订(果不其然,即使你在租租车上已经买了保险,她还是会推销各种保险,同志们敲黑板,划重点:你只需要拒绝就行了,我习惯用美剧爱说的一句话表达I'll pass it),同时一定要和她核实加油的种类(加拿大油的类型87,89,91,93),还车的地点,其余都可以看租租车提供的干货,但是是中文版本的,需要自己花时间想下英文版本)。老板娘还特意问我目的地是哪里,然后热情的给了一本当地的吃住手册,嘱咐我下电梯有人接应我。终于要去取车了,但是在取车前,对车子一系列的检查更是重中之重(突然我脑子开始回想昨天看的单词,steering wheel, reverse gear......),我一定要按照干货一步一步的检查。等了5分钟,一个驾着Nissan穿着工作服的帅哥停好车走到我面前(不得不得说,这个人是我这么多天见到最帅的,so what),他说他检查了,一切OK,但是我觉得我必须要再次检查。这次是我第一次把车检查的如此仔细(其实就车子的外观),发现前轮和后轮各有一个残块儿,我立即用手机拍下来,并告知他,他也把这破损的地方标注在合同上,(所以一定要按照干货指示,国外的人不是小时候大家认为的所有人都是纯真善良的,this is a bullshit,一个人在国外,该维权的一定要维权,要是不小心,说不定在国外会被坑的更惨)。最后我再次确实是否有备胎和修理箱,他打开后备箱示意一切都已准备好,我默默对对他说“如果真的有什么爆胎,抛锚的事情,我也不会换,🙏”。(注意加拿大路上行车需要开灯,可能常年雾大,旋钮扭到“AUTO就行了”,一定要问油箱在左边还是右边哦)安全带系好后其实我还有点小害怕,我所有的准备工作就在现在,此刻要实操了!默默提醒自己,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即使我已经在重庆这种地方开了7年车,但是在这里我是新手,对,一定要这么定位)。就在这时,随着一声“see u”,车子发动了,当我双手握着方向盘,脚踩油门的那一瞬间,立刻安心了,因为我发现,即使周遭的环境很陌生,开车的感觉确实最熟悉的,此刻这车仿佛成了我在异国最熟悉的朋友,一脚油门,随之停车库的闸门打开,我真的后scream了一下,上路了。果然,开车的感觉还是那样,google map的语音导航虽然第一次用,但是却出奇的好用。加拿大开车和国内最大的不同就是有Stop sign,只要见到这个标志,必须停3s,然后探头左右环视,确认无问题,可上路;同时这边拥有明确的路权意识(转弯<直行,辅道<主道,左转的路权最低),速度控制在要求的10%上下浮动)。由于租车的地方就在downtown,所以途经狮门大桥,很快就进入99号公路(其实之前在准备这段自驾时,我在Youtube上看了别人从Vancouver到Whisltler开车的视频,我觉得很有用,至少你对陌生的城市的马路、高速有一些大概的印象,如果你也选的比较有名的高速,这个方法可以放进自己的自驾准备里)。开往Whistler也不过122km,从地图就能看到整段路前半段紧邻大海(Vancouver到Squamish),后半段就在山里转(Squamish到Whislter),司机师傅给我说过,这个路多处两道并一道,非常twist,一定要慢,靠右行。驾车体验是什么呢?这条传说的中的sea to sky highway很多段路是双向单车道,但又会突然变为双向双车道,道路不是twist,是二维层面的多处twist,什么意思,就是你可能在下坡的时候面临急速转弯,又可能在上坡的时候看不到前方转弯后的路,同时有一点我没有想到,在这样转弯的道路中间没得隔离带,全靠两根黄线,我想说这个不出事谁信啊。同时我这能说,谁给我说限速100km/h,去程我几乎都是靠右速度控制在100-110km/h左右,你们其他几个大爷都是fu, fu超我的车,谁信你们只有100km/h啊!!!回到正题,我期待的沿海高速,呵呵,我只能说这个景是给副驾驶看的,因为每次海从树林中探出头时,就是极大弯度的路段,这确实,驾驶员都在集中精力看路,谁看你那个风景啊,特别是我这种第一次上路的,去的时候我连歌都不敢放。最终还是以1h20m的样子到了终点站(我真的是服了我自己,不愧是老司机)。Whislter这个地方其实我之前并不知道,为了这次的自由行在微博加了很多加拿大,温哥华的大V号,突然看到Whislter就是一个sports town,曾经2010年举办冬奥会的地方,即时夏季也能看到雪山绵绵,Whislter就是每一个户外爱好者的天堂,山地自行车,徒步,缆车🚠,索道(Zipline)。最吸引我眼球的便是zipline, 在官网看了一下https://www.whistler.com/ 提供6种不同类型的索道,排在首位的就是Sasquatch(这个zipline只有夏季开放,全北美最长的ultimate zipline experience),好不容易来一次,小邓必须体验最刺激的,哈哈,(官网订票的话减5刀,同时直接把具体时间约定了,很方便)。开车的小伙伴完全不用担心停车,我星期六的早上10点左右到达目的地(Whislter eco tours), 有5个Lot(露天停车场)随便停,买一天的时间最迟下午五点(10刀),现在看到这个数字也不犹豫了,反正多的都去了,反正也是用信用卡刷。下车后过条马路就到了游客中心,放眼望去我连一个亚洲人都没有看到(温哥华则到处是华人),动感的音乐,悸动的男女,更多的是充满荷尔蒙的运动爱好者。6月份正值山地自行车比赛,你可以看到各种奇装异服的自行车爱好者,在凹凸不平的山地中帅气的滑过;旁边就是缆车的售票处,背后就是一圈商业区,在这样的纯西方的环境,带着一顶黑色的渔夫帽,红色的墨镜的亚洲小个子“女孩”显得特别神奇。来不及看这些俊男美女,我得先到Carleton lodge(zipline的游客中心),我选择的Sasquatch zipline接待室被单独安排在负二楼,在网上预约11:35的7个小伙伴(包括我)坐在休息区等待我们的Guide,我只能说我真的显得特别异类,why?首先只有我一个亚洲人,第二:6个人中2对夫妻(一老,一新),剩下的一对是两个男的,有点Sissy。在等待的过程中,总能听到有人说“are u afraid of it ?”然后可能等待的时间比较久,大家的眼神让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感觉大家一起在等死!!!what,我的真的是人都不好了,本来我没有害怕的,他们这样搞起怎么玩。幸好,我们的Guide是个美女,她给我们讲了注意事项后,就带我们去换好装备,终于算上她8个人了。在跟我们穿装备的时候,她会问每个人来自哪里,当问到我的时候,在其余几个高大壮注视下,我很自豪说“China”。Sasquatch zipline又叫monster zipline, 是 Whislter所有zipline项目中最刺激的,连接这里最出名的两座山,也是北美最长的索道(后面Guide说也是最快的,啧啧)。7个人穿好装备排成一列走出房间时,一路上楼都会被其他人投来羡慕的眼光,原来Sasquatch zipline也是少数人才会尝试的,此时此刻我要手动点赞我自己。一行人坐上一个面包车,系好安全带,颠簸了接近半个小时到达山的顶峰,再走10分钟坑坑洼洼的山路(此时的我只有去跟Guide套近乎,这样才会感觉我不那么异类,我告诉她这是我送给自己的毕业旅行.....)不知不觉,终于到了,我幻想了多次的情景总算看到了实体。Guide问我们谁愿意第一个,“me”,她说你必须最后一个,what?因为这个zipline其实是两人并行,这就是为什么全是一对一对的来耍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我必须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就像面试,演讲,我从来都是喜欢早死早超生,没看到一组滑下去,那个滑到发出的声音真是让我又紧张,又兴奋(我要去检查一下,为什么有人会喜欢这种感觉,难道我是“变态”)。终于轮到我了,由于我一只手必须拿Gopro,只能一手抓住扶手,我弱弱的问一句“Can I scream”,我晕,这是个什么问题,被吓傻了吧!走下两步阶梯,我眼睛一闭,随着尖叫一身“Woo”人直接以150km/h的速度滑出,妈呀这个速度产生的强烈又刺耳的声音,同时由于太快,脸部抽动,头发乱飞,身体直接被风吹了180度,全程几乎背对着滑下去。随着周围的树林渐渐消失,视野越来越开阔,这真是在两峰之间了,由于风速太大,我的身体左右晃的厉害,突然我脑子冒出“万一这个东西断了怎么办”,妈呀,只有默默安慰自己,不会的不会的,没这么倒霉吧!不去想了,在队友的欢呼下滑到终点站,这个刹车我也是醉了!(跟在高速公路突然踩刹车一样),果然没有失重只有速度的感觉是最舒服的。在这里呆了几个小时后,开车到住的地方。这是我第一体验青年旅舍(hostel),主要是整个房子太吸引人,茂密的树林里一座古典的木房(我提着30寸的箱子上这段楼梯真的很要命!),check in 之后女房东带我到处看看,可以住下50,60人的样子,我选择的四人间(有点像我在日本住的胶囊酒店的样子,我不介意这种只有一个床的形式,因为我睡眠质量确实很好),公共洗手间,澡堂,但是真的环境非常不错,也不吵闹,即使在公共区域大家也是自己默默干自己的,特别适合背包族或者一大群朋友租下来天天户外完了回来party,还能碰到熊哦!我把一个30寸的大箱子寄存在柜子里,我不得不吐槽这个旋转密码锁。房东会给你一串神奇的数字,你只要右旋三圈,左旋两圈,再右旋一圈,最后听到“咖”一声,使劲再旋转一次,你就✌️了。我真的无力吐槽,英语注解完全无用,最后还是度娘救了我,但是你每打开一次都是同样的操作,我真的不知道这种锁是安全系数很高吗?搞这么复杂,自己在弄这个锁的感觉电视剧里小偷费劲心思听保险柜锁的声音的感觉。这么多天下来,我的体力,精力都没有停下来,于是终于拿出我的带来的小说躺在椅子上在阳光下好好放松一下午,偷得浮生半日闲!!这么多天,第一次睡了7个小时,可能由于没得阳光的照射吧,收拾完行李,今天可是要原路返回呢。虽然是同一条路,但返程与去程的感受着实不同,也是在返程的时候明白为什么这条高速(sea to sky highway)敢取这个名字。不同于去程,返程的道路少了隔离带和树林的遮挡,更容易欣赏到右侧的美景。为什么叫海天的?因为这段路过于蜿蜒陡峭,当你正准备稍稍用眼神看一眼右侧湛蓝的海水,还没来得及就需要集中起来急速过一个弯道,同时这个弯道是有一定坡度的,所以转弯的时候大海在视线中消失,随着上升的坡度仿佛只能看到前方天空,海与天的交替正是这条路名的由来吧。当然副驾驶和乘客可以拿起的手机和单反尽情的拍照,至于司机,呵呵了,全程以100-120km/h的速度不断的转弯,不断的上下坡,还得面对部分路段中间没有任何隔离带,对面的车速几乎都>120km/h的路况,我们就不提美景的事了。只不过,对于那些车技好,又想来一次山地高速的人,这条高速我可是强烈推荐呢,开完这123km,我都飘忽的以为自己是秋名山车神呢(幸好我一个人开车,要是有其他人在我车子里我真觉得他们会吐)。终于我在返程的时候放起了我的自驾之歌,哈哈,银河护卫队的OST(在国内精心准备的,我觉得很适合!!)1h15m顺利到达市区。今天是旅行的最后一天,选择在离开之前自驾去Granville island打卡。这个在Vancouver市区建起的人工岛,它的大门很有特色,在桥的正下方,而岛上最出名的可能就是公共集市了(Granville island public market),在来之前听说这个集市很多海鲜,便宜的水果,所以特意慕名而来。这个市场的dealer怎么都是华人呢?原本以为会像日本驻地市场那般到处都是便宜的海胆,鱼籽,大早上人们络绎不绝地排队吃海鲜刺身饭。而这个地方更类似于国内的菜市场,逛了一圈下来,并没有很惊艳,但是现在正值斑点虾的季节,在早上10点左右买了一小盒,它这个摆盘对于我这种密集恐惧症患者真的是折磨,为了美味我也是拼了,Yummy,100分!可能我的虾子还没有到胃里,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搜寻午饭的地方,考虑的前几天很节约,最后准备在离开之前奖励自己一顿大餐(进馆子了)。在Yelp上挑得烟花缭乱,最后还是选择"xfun吃货俱乐部”推荐的Edible Canada餐厅,挑了一个露天的位置,拿着纯文字的菜单我还是想象不出菜长什么样子,算了,点个主厨力推的菜吧,再配上一碗价值10几刀的菜花,恩,对自己好一点,忽略钱的问题就是爽啊,希望这次的食物不要让我失望!说实话,我现在也记不起我点这个主菜的名字,一大堆土豆配上吐司加两坨什么鬼?让我来告诉你们这个价值20几刀的菜贵在哪里,吐司上面两坨白色的东西其实是蛋白,里面是溏心蛋黄,这个菜没什么特别惊艳的味道,除了腥味,我吃不出任何其他的味道(加拿大美食,我服)!好吧,吃点蔬菜吧,图片也能看出,这个菜花“静心”用优质的奶酪烹调,为什么说是优质,因为酸味特别明显,不好意思,我这种经过川菜洗礼的中国人,实在不太喜欢这种以为土豆,奶酪就是美食的菜系。大概在晚上7点左右在机场附近加满油,沿着Car rental的指示牌顺利还车,居然再次碰到给我租车的帅哥,他向我Say hi,好吧离开的前的福利我还是很高兴接受的,我告诉他一路都很顺利,thx。回北京的机票要等到凌晨2点左右,于是找了一个地方开始整理自己的Notes,旅行前告诉自己这次的游记不能再像上一篇一样拖了2年才写完,完全是一篇回忆录,而这次要求自己将旅途中点滴的体会用手机一条条的记录下来,尽快完成这篇游记。很高兴,大家能看到这篇热气腾腾的"散文”。记得自己上一篇日本游记最后一段得出了“邓式理论”,解锁2人游。这次开启了旅游2.0的模式,解锁1人游。我想选择独自旅游的大部分人都有一颗爱冒险的内心,希望品尝未知前方的刺激感,同时可能有一部分人可能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与浮夸,以旅游的名义一个人图个几天的安宁,而还有那么一些人,选择一个人逃离到另外的地方忘掉痛苦与悲伤,当然还有一部分人纯属体验多样的生活,总之选择独自旅游的人或多或少有点故事吧,但敢于踏出独自旅游的这一步的人,这勇气也值得手动点赞吧。最后还是要说下这次旅游最大的收获,感叹祖国的崛起与强大。2008年,我在美国的Host family通过NBC收看北京奥运会,即使那个时候祖国已发展到能够承办这样重要的项目,仍然掩盖不了一个16岁孩子“崇洋媚外”的内心,记得那时自己每天感叹超市到处可见的哈根达斯,街边随处可见的星巴克.....还有种面对白人内心深处的自卑感。10年后,虽然来的是一个低配版的美国,但这里的一切让我不再惊叹,可能除了空气比较好适合户外跑步,基础建设,商业配置国内早已追赶上北美,甚至有过之而不及。而谈到人的素质问题,我不好评价,但是又有几个国家能够像我们中国一样,女生能在晚上12点还不回家。总之我自己强烈建议每一个勇敢或不勇敢的人都值得来一场独自旅行,无论地点与时间,当然前提是: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