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6
654
0
1
作者:fay啦
丰都县位于重庆市版图中心,东经107°28′03″-108°12′37″,北纬29°33′18″-30°16′25″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分布,南北长87km,东西宽54km,幅员面积2900.86km2。长江横穿县境47km,水上距离重庆主城区172km、陆上150km。东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接武隆县、彭水县,西靠涪陵区,北邻忠县、垫江县。全县辖21个镇7个乡2个街道,下设53个居民委员会,277村民委员会,总人口84.29万人。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及立体气候明显等特点。 丰都是著名的旅游名城,周属巴国,曾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建县,以“鬼城”扬名海内外,被誉为东方“神曲之乡”。境内有名山、雪玉洞两个4A级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桂山、鬼王石刻等众多景点,年均接待游客百万人次以上。200年全县基本形成了民俗文化观光区、龙河流域自然风情旅游区、新县城旅游综合服务区三大旅游景区,2005年全县旅游直接收入8500万元。丰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大县,县城是全市唯一跨江全淹全迁的县城。三峡大坝蓄水175米后,将淹没县内陆地30.47km2、耕地1.3万亩、房屋229万m2,涉及1座县城、5个集镇、11个乡镇、356个企事业单位、90家工矿企业,淹没总人口54592人,实际搬迁人口81307人,补偿包干资金19.6亿元。丰都县丰都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具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20多种,其中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60亿m3,水泥用灰岩资源量10亿吨,硫铁矿568.6万吨,铝土矿134万吨,另有蕴藏丰富的大理石、重金石、黄铁矿、石英砂岩、煤等矿产资源。境内农副产品富集,三元红心柚、楠竹锦橙、仙家豆腐乳、邱家榨菜、藠头、“鬼城”麻辣鸡块等名特产品畅销海内外,已形成了肉牛、红心柚、烤烟、林业、苎麻等骨干产业,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2000年以来,丰都紧紧抓住三峡移民、西部开发、扶贫开发等历史机遇,全面完成二、三期移民迁建任务并顺利通过中央和重庆市验收,四期移民基本完成搬迁安置任务,安稳致富工程切实推进。2行政区划编辑 2009年,全县辖30个乡镇街道,有340个村民委员会,2169个村民小组,26个居民委员会,204个居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三合街道。当年经县政府批准,将树人镇白江洞村、大梨树村合并为白江洞村,将大石板村、兴隆村合并为大石村,撤销名山镇鹿鸣寺村设立鹿鸣寺社区居委。经行政区域勘界全县周边界线共计428.6公里。 截止2012年,全县辖21个镇7个乡2个街道,即虎威镇、社坛镇、三元镇、许明寺镇、董家镇、保合镇,仁沙镇、兴龙镇、树人镇、十直镇、兴义镇、双路镇、高家镇、龙孔镇、暨龙镇、龙河镇、武平镇、江池镇、湛普镇、包鸾镇、南天湖镇、双龙场乡、青龙乡、三建乡、三坝乡、栗子乡、都督乡、太平坝乡、名山街道、三合街道。全县镇乡街道下设53个居民委员会、277个村民委员会。 [1] 乡镇名 行政村(居委会) 村民小组 名山街道 行政村 7 个:白沙沱村、古家店村、大梨树村、新堤场村、何家坪村、两汇口村、丰稳农场村 居委会 12 个:中华路居委会、西门路居委会、中山路居委会、北门路居委会、平都路居委会、东门路居委会、鸦鹊街居委会、连新路居委会、花园街居委会、双桂街居委会、东作门居委会、鹿鸣寺居委会 50 三合街道 行政村9 个:童仙寨村、双庙村、汇南村、峰顶村、新建村、鹿鸣岩村、罗山村、啄木嘴村、刀溪村 居委会 14 个:滨江西路居委会、滨江中路居委会、滨江东路居委会、南天湖东路居委会、南天湖中路居委会、南天湖西路居委会、平都西路居委会、平都中路居委会、平都东路居委会、雪玉路居委会、峡南溪居委会、瓜草湾居委会、丁庄居委会、乌龙居委会 85 高家镇 行政村 19 个:向家庄村、河岩村、桂花村、汶溪村、桐子村、厚池坝村、板桥沟村、花眼岩村、鼓井湾村、茶园溪村、石龙村、河田村、金家坪村、杨八岩村、水桶坝村、横梁村、九里坪村、万家园村、大坪村 居委会 4 个:文昌居委会、祥和居委会、川祖居委会、金刚居委会 100 龙孔镇 行政村 10 个:楠竹村、凤凰村、大坝村、大面村、金台村、龙孔村、玉溪村、阳雀村、临江村、李家坝村 62 社坛镇 行政村 17 个:社坛村、德胜村、平安村、五福村、三桥村、干坛村、文汇村、马大塘村、火龙山村、蔡家庙村、踏水桥村、李家冲村、陈家岩村、永兴村、地坝嘴村、大胜寨村、龙门村 居委会 1 个:社坛居委会 121 龙河镇 行政村 23 个:毛天坝村、金子庙村、皮家场村、杉树坪村、凤凰山村、石堡村、文庙村、石仓坝村、洞庄坪村、长坡村、红庙村、中合场村、三磊子村、杉木岩村、大月坝村、庙堂坝村、冉家河村、冷浸溪村、陡磴子村、柏木园村、铁炉沟村、岩榜村、多坡坝村 居委会 1 个:观音寺居委会 156 虎威镇 行政村 11 个:大池村、荷花村、同心村、回龙村、香岩村、大溪村、鹦鹉村、立石村、红岩村、人和村、鸣羊村 81 保合镇 行政村 13 个:万泉村、新屋坪村、马家场村、文家边村、牟家场村、范家沟村、何家场村、普子场村、金盘村、新院子村、盖灵庙村、竹林冲村、余家坝村 89 三元镇 行政村 10 个:梯子河村、滩山坝村、麻柳村、洞井塘村、庙坝村、罗家场村、大城寨村、邓教坪村、何家坝村、青杠桠村 60 ,许明寺镇 行政村 10 个:晒谷村、罗家湾村、李明村、平桥村、王家岩村、张家村村、古家山村、关门石村 居委会 1 个:大菜园居委会 80 董家镇 行政村 13 个:董家场村、公家场村、大水井村、关圣场村、大丫口村、龙头寨、三元场村、鸡公嘴村、中和场村、彭家坝村、白鹤洞、石龙门村、四角楼村 居委会 1 个:水巷子居委会 96 ,镇江镇 行政村 8 个:杜家坝村、观石滩村、鹞子岩村、斯山沟村、张家沟村、朗溪村、黄家坪村、赤溪村 41 双路镇 行政村 13 个:双路村、马鞍山村、王家坝村、莲花洞村、安宁场村、楠木村、断桥沟村、花园村、铁石坪村、石板水村、王家坝村 60 树人镇 行政村 10 个:万寿桥村、双凤山村、白江洞村、太和村、石岭岗村、大楼脚村、大石板村、三口井村、岩石场村、三元寺村 居委会 1 个:大柏树社区居委会 77 十直镇 行政村 17 个:寨上村、丁溪村、河良村、新屋村、秦榜沟村、开花寺村、上坝村、双溪村、高家坝村、十字村、灌塘溪村、蒋家山村、莲花村村、龙头村、七里村、楼子村、红庙子村 居委会 1 个:梁家湾居委会 131 兴义镇 行政村 14 个:长江村、双桂场村、泥巴溪村、杨柳寺村、天水场村、水平坪村、长沙村、保家炉村、坦铺村、谭洵沟村、白家沟村、大池坝村、保家寺村、石佛场村 居委会 1 个:胜利居委会 88 湛普镇 行政村,7,个,白水村,燕子村,马安村,庆云村,世坪村,中坪村,春安村 47 包鸾镇 行政村 18 个:包鸾村、杨岭村、花地堡村、亭子垭村、飞仙洞村、新溪村、华坪村、鸽子坝村、弹子台村、齐光村、新坪村、新花村、红花坡村、磴子口村、青杠坪村、枫香堡村、日照坝村、柏果园村 100 江池镇 行政村 10 个:江洋村、大安村、邹家村、横梁村、虎劲村、徐坪村、五松村、双仙村、南洋村、关塘村 53 南天湖镇 行政村 10 个:鹿山村、九溪沟村、三抚村、南天湖村、义合村、厂天坝村、高庄坪村、三汇村、梨地坪村、小安溪村 64 ,仁沙镇 行政村 14 个:李家坪村、仁寿村、杭家坪村、古佛村、石盘滩村、熊家河村、罗家桥村、红庙子村、七星寨村、陶家坪村、田家沟村、隆家沟村、永坪寨村、打谷坝村 84 ,兴隆镇 行政村,6,个,先锋村,黎明村,铺子村,十字口村,春花山村,大岩树村 57 三建乡 行政村 8 个:鱼泉子村、红旗寨村、绿春坝村、廖家坝村、夜力坪村、石龙门村、蔡森坝村、双鹰坝村 44 双龙场乡 行政村 10 个:尖子山村、回龙场村、田家山村、双龙场村、梨子园村、关都坝村、屋边村、马蹬坝村、灯塔村、傅家山村 68 青龙乡 行政村 8 个:黄岭村、双河村、兴隆村、黄泥村、青天村、五谷村、青龙村、龙井村 50 武平镇 行政村 10 个:周大湾、殷家坝村、新和场村、坝周村、漩石沟村、百集山村、蜂子山村、瓦泥坪村、山羊溪村、磨刀洞村 62 栗子乡 行政村,7,个,南江村,建龙村,双石磙村,栗子村,茶岭村,联合村,金龙寨村 42 三坝乡 行政村 11 个:黄沙村、陈家嘴村、长岭村、李家湾村、卢家山村、竹子村、花泉村、野桃坝村、厢坝村、金竹林村、硝厂沟村 58 暨龙镇 行政村 8 个:兴龙村、凤来村、九龙泉村、乌羊村、羊子池村、回龙村、旺龙村、白果村 68 都督乡 行政村,5,个,沙坪村,塔水村,都督村,后溪村,梁桥村 24 太平坝乡 行政村,5,个,毛林,沟村,下坝村,后坝村,中坝村,双流坝村 22 3历史沿革编辑 丰都自公元90年建县,迄今已历1914年。丰都县(3) 周时,境地属巴国,曾建“巴子别都”。秦时,属巴郡枳县(今涪陵);西汉,属益州巴郡枳县,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分枳县地置平都县(重庆丰都县),治所倚平都山(名山),故名。初置隶益州巴郡;献帝初平元年至建安五年(190-200)隶益州永宁郡。三国蜀汉延熙十七年(254),平都县并入临江县(今忠县)。恭帝义宁三年(618),自临江县分出置丰都县,隶临州,治所丰民洲在平都山下。唐贞观八年(631),丰都县隶山南道忠州;天宝元年(742),隶山南东道南宾郡;乾元年(758),隶山南东道忠州,至五代前蜀、后蜀,隶忠州。北宋真宗时,丰都县隶夔州路忠州南宾郡,徽宗政和元年(1111),复并入临江县(今忠县)。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丰都县复置,度宗咸淳元年(1265),隶夔州路咸淳府。元时,丰都县隶四川行省重庆路忠州。明洪武十年(1337),丰都县并入涪州,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1380年复。清康熙十三年(1674),丰都县为吴三桂军占领;十九年(1680)清军收复,雍正十二年(1734),隶忠州直隶州;嘉庆七年(1802),隶川东道忠州直隶州。辛亥革命时(1911),丰都县隶重庆蜀军政府,中华民国元年(1912),隶四川省忠州;民国2年,隶四川行政公署川东道;民国3年,隶四川巡按使公署东川道;民国17年,直隶四川省;民国24年,隶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数以千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财产损失更是天文数字。由于日寇飞机从武汉空军基地起飞对重庆城实施狂轰滥炸,故地处沿江的丰都县城亦深受其害,屡遭轰炸。据统计,从1939年至1942年4年间,丰都被炸死亡103人,伤481人,财产损失巨大。现将历次日机轰炸丰都的罪恶事实照录如下:1939年6月13日,三架日机临空投弹,爆炸声打破了丰都城的宁静。人们惊恐万状。所幸敌机初临丰都,投弹不准,多数落入长江,有两枚投在河坝泥塘内。此次轰炸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为日寇在丰都的狂轰滥炸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1940年8月6日,天气晴朗。上午十一时,防空警报大作,人们惊恐四散。顷刻间12架敌对机飞临,三机一伍,俯冲投弹,爆炸声如雷。中城路、中正路、丁字街、冉家石坝等处浓烟四起,火光冲天。人们呼儿唤女哭爹叫娘。中正路被烧毁过半,国民党师长陈兰亭的公馆顶层亦被炸毁,损失巨大。1941年8月8日,十五架敌机投弹十八枚,8月10日十二架敌机投弹十一枚,8月23日,二十四架敌机集中投弹五十多枚,燃烧弹五枚,整个县城爆炸声响成一片,震耳欲聋。王爷庙拐,城隍庙街、丁字街、中城路、衙门口、管驿门等多处被炸,火光冲天。未及躲避者,被炸得血肉横飞,身首弃处。王爷庙拐一妇女手脚被炸断后飞出数丈远落地。惨不忍睹此次轰炸共计死亡37人,重伤150人,炸毁房屋463间,损失折合403万元。不少人家破人亡,无家可归。县防护团总干事在指挥救火时被炸弹击中以身询职。同年,日寇飞机还轰炸了高家镇,致一死一伤。1942年秋,日寇空中攻势愈加疯狂。6—7月,日寇六次轰炸丰都县城。6月14日中午,一批敌机投下炸弹及燃烧弹,中城路、丁字街、等处民房着火,浓烟弥漫。此次轰炸共死亡31人,伤200余人,许多街段被轰为平地,损失惨重,9月6日,28架敌机轰炸丰都,当场炸死11人,伤30多人。日寇的暴行激起了丰都人民的极度愤慨,广大丰都青年积极奔赴前线,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彻底打败了曾经猖獗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旧中国沦为一个任人宰割的羔羊,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努力发展经济,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丰都县隶西南区川东行署区涪陵专区;1952年9月,隶四川省涪陵专区,1958年改县名为丰都,1968年至1995年,丰都县隶四川省涪陵地区。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恢复为中央直辖市,丰都县属重庆直辖市至今。1997年,丰都县面积2901平方千米,人口74.9万,辖17镇13乡。县政府驻名山镇。2000年,丰都县辖三合、名山、虎威、社坛、三元、许明寺、董家、树人、十直、镇江、高家镇、兴义、双路、江池、龙河、武平、包鸾、湛普18个镇;崇兴、仁沙、青龙、双龙场、保合、龙孔、都督、栗子、三建、厂天、三坝、太平坝、暨龙13个乡。2002年5月14日,撤销厂天乡,设立南天湖镇(渝府[2002]61号)。辖19个镇、12个乡:三合街道、虎威镇、社坛镇、三元镇、许明寺镇、董家镇、树人镇、十直镇、镇江镇、高家镇、兴义镇、双路镇、江池镇、龙河镇、武平镇、包鸾镇、湛普镇、名山街道、南天湖镇、兴隆镇、仁沙乡、青龙乡、双龙场乡、保合乡、龙孔乡、太平坝乡、都督乡、暨龙乡、栗子乡、三建乡、三坝乡。共有26个居委会、344个村委会。2008年1月,重庆市政府(渝府[2008]1号)批准同意撤销保合乡,设立保合镇。2009年初,撤销镇江镇,划归名山镇。调整后,丰都县辖19个镇、11个乡。2009年12月4日,重庆市政府批准同意丰都县撤销三合镇、名山镇、仁沙乡、龙孔乡、暨龙乡、崇兴乡,设立三合街道、名山街道、仁沙镇、龙孔镇、暨龙镇、兴龙镇。调整后,丰都县共辖30个乡镇街道,其中7个乡、21个镇、2个街道。也就现辖三合街道、名山街道、虎威镇、社坛镇、三元镇、许明寺镇、董家镇、树人镇、十直镇、高家镇、兴义镇、双路镇、江池镇、龙河镇、武平镇、包鸾镇、湛普镇、南天湖镇、保合镇、仁沙镇、龙孔镇、暨龙镇、兴龙镇、青龙乡、双龙场乡、太平坝乡、都督乡、栗子乡、三建乡、三坝乡。4地理环境编辑丰都县,位于重庆市中心,三峡库区腹心,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地处东径107°20'03"─30°16'25",北纬29°33'18"─30°16'25",位于境跨长江两岸,地处长江上游,上距重庆172公里,下游距宜昌476公里,东依石柱,南接武隆、彭水,西靠涪陵,北邻垫江、忠县,长江横贯县境47公里。丰都县全县幅员面积290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万亩,辖2个街道办事处,21个镇、6个乡、685个村、4546个村民组、21个居委会。1997年未总人口75.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丰都县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对外开放县。丰都县(3)丰都县属丘陵地,呈“四山”夹“三槽”地形,海拨118.5米至200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8℃左右,年降水量1091mm。丰都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县境内地貌由一系列平行褶皱山系构成。境内山峦绵亘,溪河纵横,丘谷交错。以山地为主(山区约占全县面积的五分之三),丘陵次之,仅在河谷、山间有狭小的平坝。山脉和丘陵、山间平坝(槽谷)相间分布,形成南高北低、“四山夹三槽”的地形。海拔最高2000米,最低175米,多在200~800米之间。全县在大地构造上属四川台拗的川东陷褶束,为古生代相对隆起、中生代拗陷、新生代喜马拉雅山运动第一幕生成的北东向构造带。背斜呈细长平行伸展,东南翼陡,西北翼缓,呈不对称的梳状褶皱,轴部纵向压性断裂较发育。由西北向东南,主要有黄草山、蒋家山、方斗山、七曜山背斜,社坛、三元和丰都、石柱向斜。背斜褶皱紧密,向斜宽阔,组成典型的隔档式构造,控制着地貌形态和展布。背斜狭长,多发育呈长状山岭;向斜宽缓,多发育成丘陵、低山或平坝,形成岭谷相间的地貌景观。全县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石碳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地层均有出露。黄草山、蒋家山背斜主要出露三迭系地层,方斗山背斜中部出露二迭系地层,七曜山背斜轴部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社坛、三元向斜和丰都、石柱向斜,均出露侏罗系地层。在向斜主要出露紫色沙岩、页岩、泥岩,其风化速度快,多形成山低、坡缓、谷平、谷宽带坝、丘陵低山,占全县幅员70.4%;在背斜主要出露灰岩、白云岩,多形成高山、深沟、窄谷,占全县幅员的29.6%。县境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江以南有七曜山脉和方斗山脉,长江以北有蒋家山和黄草山等。七曜山由石柱入县境向东南边缘延伸,主体在武平、暨龙、包鸾一带。其形态特征为“一山两岭一槽”,县境总长49公里,山峦耸秀,形成东南部山地与山源。该山为县内诸山之冠,奇峰较多,缓坡、深谷处松、杉生长茂密,是县内主要林区。方斗山由石柱向县内延伸,经高家镇、双路、武平、龙河、栗子等的交界地带。形成槽谷和浅丘,其形状特征属“一山二岭一槽”。县内总长57公里,主峰峡垭口海拔1827米,槽谷长55公里,槽底海拔500~600米。蒋家山(挖断山)位于青龙、保合等乡镇。山顶平缓,山间槽谷较多。其形状特征属“一山两岭一槽”,总长42公里,主峰蒋家山海拔1003.3米,槽谷长10公里,槽底海拔300~500米。黄草山分布在县境西北边缘的兴龙、许明寺、董家一线。山脉呈条状,东北至西南走向。形态特征属“一山三岭两槽”,该山总长29公里,槽谷长22公里,槽底海拔500米,主峰凉磉礅(又名“金佛山”)海拔1035米。铜矿山位于包鸾镇境内,形成台状低中山,孤峰屡见,山脊呈“一山三岭两槽”形态。总长15公里,主峰鸡石尖海拔1319.3米,槽底海拔520米。境内河流属雨源补给型,多夏洪秋汛,暴涨暴落,水位变幅较大,平均过境水量为4371.8亿立方米。境内河流主要有长江及其支流龙河、渠溪河、碧溪河,以上河流连接55条支流,全长600公里。长江由西向东横贯中部,从涪陵马颈子入县境,自西向东流经湛普、三合、名山、兴义、高家镇、龙孔等乡镇,至大山溪入忠县境。流程47公里,年径流量约4258亿立方米。丰都县龙河源于石柱,自江池镇入县境,流经龙河、三建、双路、三合等乡镇(街道),在三合街道葫芦溪口注入长江。全长140公里,县内流程59.5公里,流域面积1425平方公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为每秒64.9立方米,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0.53公斤,天然落差29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5.78万千瓦。龙河在县内由东向西,斜切方斗山背斜,从安宁场至九溪沟一带形成深峡谷,岭坡陡直,落差较大。渠溪河是北岸主要河流,源于忠县白石,自青龙乡大河坝入县境,流经三元、仁沙、社坛等镇,至涪陵珍溪注入长江。全长93公里,县境内流程50.4公里,流域面积520.5平方公里,主河道平均比降1.6‰,多年平均流量为每秒13.3立方米,天然落差较大,水能理论蕴藏量5000千瓦。碧溪河源头在保合镇蒋家山西北麓和大山一带,流经仁沙、社坛、虎威等镇,过高洞岩入涪陵县境,至百汇注入长江。全长45.8公里,县境内流程35.6公里,流域面积150.48平方公里,平均流量为每秒2.19立方米,河道平均比降11.6‰,天然落差196米,水能理论蕴藏量900千瓦。除上述河流外,还有白水河、小福溪、大沙溪、朗溪、赤溪、木削溪、汶溪、双溪、玉溪等构成县内水道网,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较丰富的水资源和水力资源。地质地貌丰都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县境内地貌由一系列平行褶皱山系构成。境内山峦绵亘,溪河纵横,丘谷交错。以山地为主(山区约占全县面积的五分之三),丘陵次之,仅在河谷、山间有狭小的平坝。山脉和丘陵、山间平坝(槽谷)相间分布,形成南高北低、“四山夹三槽”的地形。海拔最高2000米,最低175米,多在200~800米之间。全县在大地构造上属四川台拗的川东陷褶束,为古生代相对隆起、中生代拗陷、新生代喜马拉雅山运动第一幕生成的北东向构造带。背斜呈细长平行伸展,东南翼陡,西北翼缓,呈不对称的梳状褶皱,轴部纵向压性断裂较发育。由西北向东南,主要有黄草山、蒋家山、方斗山、七曜山背斜,社坛、三元和丰都、石柱向斜。背斜褶皱紧密,向斜宽阔,组成典型的隔档式构造,控制着地貌形态和展布。背斜狭长,多发育呈长状山岭;向斜宽缓,多发育成丘陵、低山或平坝,形成岭谷相间的地貌景观。全县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石碳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地层均有出露。黄草山、蒋家山背斜主要出露三迭系地层,方斗山背斜中部出露二迭系地层,七曜山背斜轴部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社坛、三元向斜和丰都、石柱向斜,均出露侏罗系地层。在向斜主要出露紫色沙岩、页岩、泥岩,其风化速度快,多形成山低、坡缓、谷平、谷宽带坝、丘陵低山,占全县幅员70.4%;在背斜主要出露灰岩、白云岩,多形成高山、深沟、窄谷,占全县幅员的29.6%。山脉县境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江以南有七曜山脉和方斗山脉,长江以北有蒋家山和黄草山等。七曜山由石柱入县境向东南边缘延伸,主体在武平、暨龙、包鸾一带。其形态特征为“一山两岭一槽”,县境总长49公里,山峦耸秀,形成东南部山地与山源。该山为县内诸山之冠,奇峰较多,缓坡、深谷处松、杉生长茂密,是县内主要林区。方斗山由石柱向县内延伸,经高家镇、双路、武平、龙河、栗子等的交界地带。形成槽谷和浅丘,其形状特征属“一山二岭一槽”。县内总长57公里,主峰峡垭口海拔1827米,槽谷长55公里,槽底海拔500~600米。蒋家山(挖断山)位于青龙、保合等乡镇。山顶平缓,山间槽谷较多。其形状特征属“一山两岭一槽”,总长42公里,主峰蒋家山海拔1003.3米,槽谷长10公里,槽底海拔300~500米。黄草山分布在县境西北边缘的兴龙、许明寺、董家一线。山脉呈条状,东北至西南走向。形态特征属“一山三岭两槽”,该山总长29公里,槽谷长22公里,槽底海拔500米,主峰凉磉礅(又名“金佛山”)海拔1035米。铜矿山位于包鸾镇境内,形成台状低中山,孤峰屡见,山脊呈“一山三岭两槽”形态。总长15公里,主峰鸡石尖海拔1319.3米,槽底海拔520米。河流境内河流属雨源补给型,多夏洪秋汛,暴涨暴落,水位变幅较大,平均过境水量为4371.8亿立方米。境内河流主要有长江及其支流龙河、渠溪河、碧溪河,以上河流连接55条支流,全长600公里。长江由西向东横贯中部,从涪陵马颈子入县境,自西向东流经湛普、三合、名山、兴义、高家镇、龙孔等乡镇,至大山溪入忠县境。流程47公里,年径流量约4258亿立方米。龙河源于石柱,自江池镇入县境,流经龙河、三建、双路、三合等乡镇(街道),在三合街道葫芦溪口注入长江。全长140公里,县内流程59.5公里,流域面积1425平方公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为每秒64.9立方米,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0.53公斤,天然落差29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5.78万千瓦。龙河在县内由东向西,斜切方斗山背斜,从安宁场至九溪沟一带形成深峡谷,岭坡陡直,落差较大。渠溪河是北岸主要河流,源于忠县白石,自青龙乡大河坝入县境,流经三元、仁沙、社坛等镇,至涪陵珍溪注入长江。全长93公里,县境内流程50.4公里,流域面积520.5平方公里,主河道平均比降1.6‰,多年平均流量为每秒13.3立方米,天然落差较大,水能理论蕴藏量5000千瓦。碧溪河源头在保合镇蒋家山西北麓和大山一带,流经仁沙、社坛、虎威等镇,过高洞岩入涪陵县境,至百汇注入长江。全长45.8公里,县境内流程35.6公里,流域面积150.48平方公里,平均流量为每秒2.19立方米,河道平均比降11.6‰,天然落差196米,水能理论蕴藏量900千瓦。除上述河流外,还有白水河、小福溪、大沙溪、朗溪、赤溪、木削溪、汶溪、双溪、玉溪等构成县内水道网,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较丰富的水资源和水力资源。气候县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旱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伏旱,秋凉多绵雨,冬冷无严寒。2011年,县内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年平均气温历年平均比较偏高0.7℃,年极端最高气温与历年比较偏低1.1℃,年极端最低气温与历年比较偏高3.2℃。年总降水量与历年平均比较偏少33.3毫米,距平百分率为-3.1%。年日照总时数与历年平均比较偏多300.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24%。全年出现4次暴雨,分别出现在5~6月,无大风天气过程。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13.1毫米,其中一日降水量≥25.0毫米日数为10天,在这期间部分乡镇降了大到暴雨,一次连睛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