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旅行,都是人生的一场好梦。旅行一路有欢乐,有孤独,有思念,有痛苦,有抉择,有放弃;四十天的旅行里,一切都似发生梦里一样,但至少它给了我一场好梦,让我此生难忘。本次旅行前的故事:这次的旅行起源于去年买的一本书《教堂建筑》,某天雨天在家开书阅读的时候,在《教堂建筑》里看到了关于亚美尼亚的KhorVirap Monastery(深坑)修道院;后来在大众书局里翻阅建筑设计案例的时候看到了格鲁吉亚的一些现代建筑案列,于是开始查阅相关的一些历史和关注旅行游记。5月份的时候,忽然想远行,自然而然就被伊朗,亚美尼亚,格鲁吉亚这条非常规路线给吸引了,加上在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高加索”这个词,给了我许多的想象和期待。经过在网上的资料收集,已经有了很多关于伊朗的攻略,用一个礼拜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完毕了,却发现关于外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攻略却少得可怜,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冷门旅行目的地,还没出行就被很多朋友问这两个国家到底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可看的,我都是简单笑笑,因为我想留给自己和朋友多点未知,然后才有更多期待。行程路线:上海——波斯——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上海行程费用:16230元(含机票+购物)行程时间:40天“波斯,仿佛一见如故” 很久很久之前,曾经听几个朋友聊起过关于波斯的旅行故事,还有就是去年也曾买过的一本波斯诗人奥玛·海亚姆(Omar Khayyam)的四行诗集〈鲁拜集〉,加上开始出发前已经把攻略做好,基本上没有遇到太多的问题。这次走的是常规路线,从上海飞乌鲁木齐,然后转机飞德黑兰,从早上8点多一直飞到当地时间晚上10点多才到德黑兰。对于这个国家,多少有点神秘感,虽然每天都能从新闻中看到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道,但是当我走进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我还是被这里的一切给感动到了。从霍梅尼机场开始,看到了传统伊斯兰教的蒙面世界,而此时快临近斋月,所以在整个伊朗的行程过程中,一直感觉自己每天只吃了两顿饭(早餐+晚餐)。行程路线:德黑兰—卡尚—伊斯法罕—亚慈德—设拉子—大不里士德黑兰,中东的另一个世界。在去伊朗之前,就有所心理准备,虽然这里是全国的首都,但更是中东地区伊斯兰教的文化中心之一,来到这里,一切从零开始。没有畅通的对外网络,没有太多的言论自由和拍摄自由。当然,这一切都不重要,因为这里有着不一样的文化和习俗,因为这里是另一个世界的生活。初到德黑兰之时,最难解决的是吃饭的问题,来之前已经用邮件沟通预定了酒店并看了攻略,可是真正到了德黑兰才发现,这里吃的东西真的和国内差距很大,每天就是烤肉+馕,黄瓜和西红柿。当然,最后在德黑兰的北城还特意去寻找了一家在TripAdvisor上提到的亚洲菜馆,就当地水准来说值得一吃。作为一个喜欢历史和建筑的人,在德黑兰的时候逛了很多建筑和博物馆。其中,伊朗珍宝馆简直让人着迷,这里拥有许多的钻石,而黄金饰品在里面简直是最便宜的,犹如当初在西藏布达拉宫的时候,满地都是珍宝,唯有觉得黄金是廉价物。去了一次自由塔,在黄昏日落的时候,对于这个伊朗的新地标来说,曾经在一些杂志上看到过,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当我坐在自由塔的广场上时,有一感觉,那就是这里没有外界传闻那么传统而封闭,从地铁遇到的好人也可得知。如果说在世界上有哪些国家人民对中国人友好,那么伊朗当算其一。在德黑兰,从来不乏友好的伊朗人和你打招呼,他们称中国为“秦”,就如同我们称他们为“波斯”。在地铁里,遇到许多的当地人来和我们交流,有用英文的,有用中文的,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像极了中国当时向世界开放的景象,在这个国度里真的让人感受到伊朗人的热情好客,无论你有什么困难,他们都尽力去帮助你。行程景点:珍宝馆,国家博物馆,古勒斯坦宫,大巴扎,自由塔德黑兰的摩托车就像人一样多,大街小巷都是摩托车的轰鸣声,过马路都是用生命呀。在伊朗,最爱的水果其实是车厘子,便宜到爆,折算人民币15块1Kg,1Kg啊!我只想说波斯的米饭很长很软,一点不香,倒是烧烤烤的不错,西红柿烤得外焦里嫩,米饭上面还放着藏红花,这玩意在西藏的时候就不怎么爱吃。后来我才发现这里最爱的的是洋葱,每天我都是一点点剥开当餐前水果一样吃,有一种清甜爽口的味道,还没有国内洋葱的辣味。德黑兰自由塔,坐地铁直达,正好处于大修阶段,没能登上去俯瞰德黑兰。古勒斯坦宫,拥有不少瓷器藏品。著名的美国领事馆两伊战阵纪念日大游行,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碰到这么大规模的游行吧。从现场可以看出两伊战争对国家,对家庭的伤害,所以生在和平的国度里,不愁吃喝的人都应该感到幸福。亚美尼亚驻德黑兰领事馆,在地铁站的公园边,一条小巷子里面,每天上午都有不少人来办证,21天有效入境(5欧元),3天取签。从德黑兰南站到卡尚的汽车票,约22块人民币,行程3个小时,相比国内整个价格确实便宜,而且车的环境干净还发零食和饮料。卡尚,沙漠里的香水小城。离开德黑兰,坐上前往卡尚的大巴。我不太喜欢在旅行途中继续呆在大城市。当来到卡尚之后,便被这座小城吸引了,晚餐之前,趁着日落,在小城里面晃荡。这里没有德黑兰的时尚,没有喧嚣的景象,只有安宁的沙漠小城故事。卡尚拥有不少宗教学校,在大街上的时候碰到很多蒙着面纱的女人。当然,这里有好吃的水果,还有一种记得不名字的糊糊,朋友说很难吃,可当我看着当地一个老爷爷在吃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叫老板给我盛了一碗,结果咸得我一晚都喝水,感觉那碗糊糊就像国内的面糊,加了些菜叶,豆子之类。住的地方是一个传统的波斯庭院设计风格,小院子里种了石榴树,还有鸟,鱼池,住的对面正好有一座清真寺,兴许是老的建筑,所以不怎么多人,入夜之后,在那里坐着特棒,还有一对情侣在那里秀恩爱啊。行程景点:布鲁杰迪,苏丹土耳其浴室,费恩花园,奥比扬奈村 土耳其浴室,一大早跑过去结果发现没开门,一直等到10点多,一个老爷爷来开的门,还说这里经常来的都是中国人,老爷爷收了门票,说让我们帮着看一下,然后就走了。费恩花园伊斯法罕,伊朗的“上海”在来这里之前曾经看到对于这里的介绍,这座城市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于公元前4、5世纪的阿黑门尼德王朝时期,而且曾经多次成为王朝首都。更是南北来往所必经之路,著名的手工业与贸易中心。抵达伊斯法罕的时候正好是下午最热的时候,我们是包车前往,结果因为司机没进城又换了一辆当地的出租车,坐在车里的时候,感觉这座城市散发着浓浓的汽油温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里商业化很浓厚,而且城市规模要比卡尚大得多,我心里有点不喜欢,但是我知道这里有我向往已久的三十三孔桥。曾经在德黑兰的时候不喜欢那里的巴扎,因为觉得像国内的很多批发市场,人多到爆。也许是因为斋月的原因,而且到达的时候正好是周末,所以巴扎里面没有太多人开张做生意,就随意逛了下,买了进入伊朗以来的第一批明信片寄出去。伊斯法罕不亏是商贸城市,这里拥有很多做工精良的手艺品,比如冰箱贴,银器,地毯,再一问价格,顿时被地毯的价格吓到了,超过1000刀实在不敢买,而且后面还要继续走两个国家,也不方便带着走。行程景点:33孔桥,伊玛目广场,谢赫洛特夫拉清真寺,阿里卡普宫,聚礼清真寺,四十柱宫,三十三孔桥,恰好丰水季节,坐在三十三孔桥上,迎面吹来湖面的风甚是凉快。好多小情侣在这里谈情说爱,哈哈。亚兹德,风塔之城从卡尚开始越往南走越,亚兹德更是沙漠里的城市,所以这里拥有很多风塔和坎儿井,住在丝路旅馆的时候,每天日落之后便去老城的小巷子里走走,甚至被弯弯曲曲的小路弄迷路了。站在风塔上吹着沙漠热风,简直有种窒息的感觉,当然,正是因为这里可以看到美丽的日落和夕阳。在巷子里拍夜景的时候恰好碰到一群孩子在踢球,作为一个足球爱好者当然知道伊朗的足球排名第一,本着中国伊朗友好的关系,便一起玩了。其实,作为一个被美国制裁的国家,我原本以为他们的会很焦虑生活,结果出乎我意料的是从他们的脸上我更多看到的是简简单单,生活幸福,也许生活在复杂的世界更难获得幸福吧。行程景点:聚礼清真寺,Amir Chakhmaq建筑群,琐罗亚斯德教庙,Kharanaq村,恰克恰克Chak Chak ,MEYBOD蓝色清真寺夜空下的清真寺坐在风塔上等日落在这样的荒漠,容易有种大漠孤烟的感觉,就像造访一个孤独的星球。猫和光影天外来光拜火教神庙设拉子,诗人的故乡在很多游记上都会特别提到这个地方,粉红清真寺和波斯波利斯,当然还有诗人的故乡。从风塔之城出发,一路经过了帕萨尔加德,波斯帝陵,再到波斯波利斯的时候正好是大中午,顶着大太阳,在四十多度的高温下在波斯波利斯呆了两个小时,那天回到旅馆已经头晕脑胀。在波斯帝陵的时候被震惊到了,这里一下子让我想起看过的波斯王朝的电影场景。中午的这样的天气也根本看不到波斯波利斯那美丽的落日,对它的印象就像中国的圆明园,只是这里更多遗留下来的石头雕刻。看着这些雄伟的雕刻,蹭在导游团后面听着那么历史悠久而又雕刻精美的建筑,还是有被震撼到。在设拉子,吃了当地的烤肉,其实每天在伊朗都在吃肉,青瓜,西红柿,这些都算是他们的饭,而我经过这些天的适应吃在肚子里已经没有了感觉。我没有选择清晨去粉红清真寺,因为那时候会有很多旅游团,尤其是中国人喜欢在那个时候去。在日落黄昏的时候,在粉红清真寺里就我一个游客,门口收费的大爷和我说这里中国人来得多,还有中国纸币贴在他的售票处。在粉红清真寺里狂拍了很多照片,然后发现隔壁不远还有另外一个清真寺Vakil,在里面呆了很久。后来才发现,其实同一个景点的门票,是可以一天内继续进去的,至少在设拉子的时候我是这么干的。行程景点:粉红清真寺,波斯帝陵,波斯波利斯,帕萨尔加德,大巴扎波斯帝陵暴晒下的波斯波利斯日落时分的粉红清真寺,下午去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大不里士,最美的日落在路上从设拉子和小伙伴分别之后,自己一个独自前往大不里士,休整之后等待入境亚美尼亚。从南部的设拉子穿越整个西部才能到达北部边境的大不里士。整整18个小时的汽车,虽然伊朗的长途巴士干净而舒适,但是因为长时间的坐车还是让我当天整个人都不好了。在路上的时候,看到我在伊朗这些天最美的日落,甚至于在风塔之城。当我坐在大巴上,靠着窗户看着夕阳和日落,觉得满满的幸福。大不里士这座城市我并没有出城游玩,因为经典分散而且距离遥远,所以两天的时间里都在城里瞎晃荡,围绕着霍梅尼大街去逛巴扎,逛二手市场,和当地人聊天。在后面就直接包车去了Norduz边境口岸。在Norduz关口出境前换了些亚美尼亚货币,当时换的时候是1:465(美金),入境亚美尼亚后再GORIS和埃里温都基本是1:472-474之间。。。。。。当我站在伊朗和亚美尼亚的边境桥上,我和伊朗的士兵说,我还会回来的,他笑笑回答说欢迎你随时来。其实,一个人走在桥上的时候,我有一种伤感,虽然在这个国家呆了两个多星期,可是真的离开的时候又有诸多不舍。走吧,往前走还有其他的等待和念想。亚美尼亚,一个不想离开的地方行程路线:Goris/Tatev/埃里温/ KHORVIRAP深坑修道院+亚拉腊雪山/ Etchmiadzin埃奇米津教堂/ Geghardmonastery格加尔德修道院/ Garnitemple加里神庙/卡拉巴赫/塞凡(塞凡湖+圣使徒教堂+诞神圣母教堂)Goris 万家灯火时,对酒当歌从设拉子到达大不里士,再从大不里士入境亚美尼亚,气温一下子从40度以上降低到10多。相比波斯的荒漠地带,亚美尼亚的丘陵和高山开始多了起来,一入境没多久便行走在高山之中,尽管是6月的夏天,可是山里的天气让我这个只穿了一件短袖的人感觉到了一阵阵凉飕飕的风。在入境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直接去埃里温,一个是去边境小镇Goris,作为一个走着走着就不想走的人,我选择了后者,后来,我陆陆续续在这个小镇住了一个礼拜,算是全程住的时间最多的地方。到达Goris的时候正好是傍晚,找的Goris hotel,这是一家当地比较豪华的酒店啦(单人间20刀)。住下来之后就感觉用网络和朋友视频,在伊朗的半个月没用到畅通的网络,晚饭后在小镇里面转悠,顺便找到了第二天搬家的B&B Aregak(之后的几天都在这里住下,并且和房东一家相处甚欢)。也许是之前一路都在奔波,所以在Goris的时候正好一个人可以休整,从镇上步行去老城很近,每天饭后我都会沿着镇上的小路去散步,草地体育场,还有后山的岩居,当然还有小镇街上到处的桑葚树,随手摘来吃。从Goris每个礼拜五下午三点有一趟minbus开往TATEV,票价便宜得很,700德拉姆,需要一个多小时,是一位老爷爷开的。但是缆车每个礼拜一都要检修,所以切记如果想做缆车切记不要周一去TATEV。告别了Goris,让房东帮我定好了去埃里温的车(一般都是类似5-7人座的私家车拼车/4800德拉姆),4个小时的车程便到了亚美尼亚的首都埃里温,一路上和车里的一个做生意的中年大哥聊天,知道他的货物来源都是广州,义乌那边,大家聊得很嗨,还被邀请去他家吃晚饭,可惜当天急着去酒店,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一直路过他家而没有见面成为遗憾。TATEV修道院墙角的罂粟花Goris草原公路从TATEV回Goris路上,日落时分房东做的亚美尼亚晚餐小伙伴做的中国简餐同样美味这也许是最难忘记的小伙伴,一直跟着我走了很远的路,在Goris住的时候两天时间每天和我们一起上山,逛老城,想念你,小黑。Goris半山腰教堂的枯树当地的酿酒老爷爷老奶奶,被邀请去喝酒,当第二次再去Goris的时候又碰到了。埃里温,豪车,美女扎堆的城市从Goris到埃里温,感觉就像从乡下一下子进入了城市,而且还是一座欧式风格的生活城市,让我一下子回到了现实。曾经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说这个城市拥有很多悠久的历史,从大街的建筑上我倒是感觉到了,当然,整座城市留着苏联时代建筑烙印。来之前在网上约定了在阶梯广场附近的青年旅馆,结果因为附近一直在游行(据说是因为水电费上涨),话说他们的游行一直蛮好玩的,都是年轻人下班后去抗议,然后一些乐队放着音乐,还有表演。在一个广场和几个小伙伴聊天的时候,碰到了来自瑞士的上海朋友真哥,真哥说在远处听到中国话就走向我们,结果大家相识并在后面一起游览埃奇米津。然后大家一起去当地最有名的中餐馆吃饭,要知道大家可都是有二十多天没真正吃过中餐了,大家吃得欢快至极。整个城市都是奔驰宝马豪车,当然,还有处处见到美女。阶梯广场埃里温夜景KHORVIRAP深坑修道院亚美尼亚各种修道院加尼神庙亚美尼亚本地菜卡拉巴赫我只能说这是一个蛮神奇的地方,没有呆很久,当初来只是想着盖一个章,但从Goris去卡拉巴赫的公路和草原特美,在当地碰到一个大叔也超热心。塞凡湖,蓝蓝的天,蓝蓝的海塞凡胡,湖名由亚美尼亚语“黑色寺院”转化而来,因湖西北角小岛上有座4世纪用黑色材料修建的古寺院,又称戈克恰伊湖。塞凡胡有着“高加索的明镜”的美誉,湖面倒映着天上的白云,倒映着地上的雪峰,象是剪下的一片蓝天,被铺在了群山间。格鲁吉亚 仰望雪山的国度第比利斯记得从埃里温拼车去第比利斯的时候,一路上简直被疯狂的司机给殿散了骨架,似乎从波斯到亚美尼亚,再到格鲁吉亚,整个行程的司机都是蛮疯狂开车。而这次从埃里温到第比利斯要经过弯曲的公路,觉得完全在玩速度与激情呀,一个不靠谱的司机让我们全程都处于高度紧张之中,每每被车甩过来甩过去的时候,车里的美眉们都在鄙视司机耍帅。初来第一天,对第比利斯的印象不如埃里温,觉得这里完全没有生活的味道,处处都是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当然也有一些破破的道路系统和建筑。为了感受当地的特色,我就选择了在古城里面的一家小旅馆住下,后来发现很多旅馆都是没有空调的。当然,住在古城离着酒吧一条街太近也导致每天晚上夜夜笙歌的吵闹声。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沿着老城街道逛到自由广场,再去Rustaveli大街(可以理解为格鲁吉亚的南京路商业街),整个城市是新老交集在一起。第比利斯老城建筑第比利斯教堂大蘑菇格鲁吉亚老城建筑圣三一大教堂第比利斯最喜欢的碉楼第比利斯干桥市场,去了两次,其实每天都有人摆摊,只是周末人会更多。姆兹赫塔这是一座世遗小镇,整个小镇安静,因为有Svetitskhoveli教堂和Samtavro教堂,Jvari教堂等闻名于世。在第比利斯的didube地铁站出来后找到了去姆兹赫塔小镇的MiniBus。话说在格鲁吉亚的所有行程当中,每次坐他们的巴士都觉得好辛苦,因为当地人体型肥胖,导致经常座位被他们挤占。传说教堂里有耶稣的披风,每逢周末结婚的人特别多,但是在里面看着觉得很神圣。梅斯蒂亚这也许是我在格鲁吉亚的行程中最喜欢的地方了吧,在梅斯蒂亚住了四天而且难得喜欢这里的环境。我是从第比利斯的didube坐长途小巴士到祖格迪迪,然后在祖格迪迪换乘去梅斯蒂亚的小巴士,整个行程将近9个小时,到达梅斯蒂亚的时候已经傍晚时分,随便找了一家当地的guesthouse住下,结果误打误撞的住在guesthouse房东在半山腰的家里,可以俯瞰整个小镇,只是晚上回去上半山路远不便,第二天便搬下山下街边的guesthouse。整个小镇被群山环绕,无论从小镇哪个角度都可以看到雪山和森林。第二天睡了个懒觉,安顿好新的住宿,然后便一个人去hiking。徒步到雪山下的冰川梅斯蒂亚碉楼,类似四川丹巴的碉楼。Ushiguli徒步进山卡兹别克教堂徒步登顶的队伍,一起走了一段,欣赏他们的勇气。牛魔王来巡山啦~~~当初想来格鲁吉亚也是被卡兹别克的圣三一教堂给吸引的,在群山环绕之中,一座教堂坐落在山峰悬崖上。到达卡兹别克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想着先将傍晚的景色收入相机,结果酿成了大错。等到吃了晚饭发现已经9点多了。来之前就没有预定住宿,结果街h上的hotel坐地起价,一方面自己真的是nozuonodie,另一方面考虑明天还要上山小徒步,决定往山下的村子走,结果天黑找住宿成了我当时最大的失败。正当我苦闷失望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当地刚喝完酒的大哥回家,帮着我去找guesthouse:第一家住满,第二家终于有住了。从20砍价到15,果断住下并得到了房东的热情款待,帮我烧开水,煮咖啡,还给我一个单人大床房。夜晚,没有网络,没有带书,只能早上洗澡然后就一个人再二楼的高处看着整个小镇,灯光散散,还有狗的叫声,安静得令人有种孤独感。尽管已经7月了,可是山里的温度还是很低,穿着外套,然后看着星空,还有雪山在不远那边,觉得好幸福。第二天一早八点,把相机手机充满电,吃过自己带的面包和饼干,算是早饭,想想这样也应该够上午的体能消耗了。告别房东,他们给我指了上山的近路,结果印证了那句话:人生没有捷径。抄着近路,结果发现毁膝盖的上山路,省了时间却耗费了我更多地体力。花了1个小时10分到达圣三一教堂,发现人还不多,果断拍照和游荡,结果半个小时候发现人越来越多,而我也因为从亚美尼亚到格鲁吉亚已经看了太多的教堂和修道院,于是决定沿着山路hiking。下山的时候只花了半个小时,下来早的下场就是在停车场等回第比利斯的车等了两个小时,人不满车不走,真的是吃了大亏了,幸好街道边的餐厅有免费的WiFi,在那蹭了两个小时的网络打发时间,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旅行就是随心随性而走。卡兹别克小镇,高加索地区建筑风格,一种凋零和凄冷感油然而生。再见了,看不完的风景,听不完的故事,总会有告别的时候,喜欢一路遇到的风景,欣赏每一个相遇的朋友,如果说这只是人生短暂的一场梦,那么也是一场好梦,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