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天的行程,原本打算意大利8天,瑞士3天;做行程时看到一篇游记提到意大利的多洛米蒂山脉,它是阿尔卑斯山系的一部分,都是为了看阿尔俾斯,就取消了瑞士行程,全在意大利转悠了。意大利的申根签证不难申请,可以由他人直接去vfs global申请,本人不用出现也没有电话问询。最叫人不爽的是没有网上预约,只能直接过去办理,运气好的话现场没几个人,根本不用等;运气不好(像我)满屋子都是人,足足等了三个多小时。而且网上下载报表填了也没用,要到现场拿表格手工填写;还有那里只收现金(签证费469元,代理费180元),拒绝一切电子支付。这气人的签证中心! 广州飞罗马,多哈转机,往返5000元不到,还算划算,毕竟罗马是国人的热游城市。下飞机后,随着人群登上轻轨火车,小火车有段路程是在室外,可以顺便欣赏一下达芬奇机场,下了火车就是行李和入境大厅了,入境手续非常简单,工作人员什么不说也不问,看看护照、盖章,入境! 机场下面就有地铁,到罗马城内各处都很方便。为了省交通费,选了罗马中央车站(Roma Termini)附近的民宿。据说很多景点都是步行可达(实践证明都是坑爹啊!)。机场到火车站地铁(轻轨)14欧元/人,不到1小时就到了,方便快捷。罗马中央火车站建筑很大,近三十个站台,去意大利各地及附近国家的火车线路都有,正门对出就是公交总站,下面是地铁;后面和周围是大片大片的食肆,衣食住行一应俱全。中央火车站后半截的食街,有点象国内大商场内的美食广场,食品都有图有价格,当你吃过几顿文字与实物完全不搭边、难以下咽的意大利餐,有图有文字有价格的食物广告牌是多大的幸福,简直象见到了亲人;还有最重要一点,做意面的几档厨师都是意大利超级帅的帅哥,有身高有颜值,意面味道还很不错,极力推荐!罗马选的民宿叫罗马杰梅迪旅馆,据称离中央火车站仅400米距离(应该是直线距离吧!)。事实上,火车站出来要过一条很宽的马路,走过去要十多分钟。这家民宿嘛……有点一言难尽。第一次按导航找过去,花了半个多小时,明明导航指示已到目的地,但看遍周围都没发现民宿的招牌。后来才知道民宿就在一扇大铁门里面的一个院子里的其中一幢楼里,进入大院也根本找不到民宿的招牌。建筑里的电梯是超小的,我们两个人和两个20寸的行李箱仅仅挤得下!。到了楼层,终于在一间很平常的房门旁边,看到民宿的招牌,真够低调的。老板娘人很和善话比较多,老板只是热情笑笑不太说话,老板娘说他英文不好。每天的早餐是要前一天选好食物(就是咖啡和面包)约好送餐时间,第二天用餐车送到房间。餐单虽然有英文,但还是很不好理解,前两天都只选对了一半,蒙的那半实在不敢恭维。最后一天早上为了去几个景点,回酒店比预约早餐时间晚了差不多半小时,结果被老板娘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罗马到罗马就是为了看斗兽场和喷泉,还有就是西班牙广场、许愿池(其实也是喷泉),为了《罗马假日》的情怀。罗马的喷泉的确很多,但挺令人失望的,都很小,随便在马路上拐个弯就能看到一个。比较著名的几个都集中在纳沃纳广场(Piazza Navona)。晚上的纳活纳广场是个杂耍场,各种表演的、各种卖东西的,热门非凡,让人实在无法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些几百年前的名家艺术品。罗马斗兽场(Colosseo)算是去了3趟。第1次是刚到罗马放下行李去的,导航说只有不到两公里路程,也想了解一下罗马城,就闲逛着过去了。到那已经五点多了,斗兽场已停止进入,但夕阳下的斗兽场有种恬静的美。大家都站着或坐着在斗兽场周围的建筑或正对着的马路边上,闲谈着、欣赏着、打闹着……我们也马上融入,静静地看着阳光下,树木衬托着的斗兽场,比想象中的温柔许多。 第2次是几天后正式过去参观。到那时已过九点,看到斗兽场外排着长长的等待入场的队伍,买了联票(15欧/人),果断决定先游古罗马广场(Foro Romano)和帕拉蒂尼山(Monte Palatino)。人都挤到斗兽场那边了,可能还算比较早,没见到几个人。放眼望去都是残垣败瓦,需要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和熟读景点介绍,才能想象得出它昔日的辉煌。闲逛了半小时,人渐渐多了,罗马的太阳也越来越毒了,偌大的帝国广场和帕拉蒂尼山,匆匆走了两个多小时就出来了。跑到外面到处都是人,好不容易在威尼斯广场附近一处开在大楼与大楼之间夹缝里的小餐厅找到座位,点了两杯饮料,一个雪糕,一个PIZZA(PIZZA比国内9寸的小,薄装,馅料不到1/3),结账25.62欧元,点餐时还从侍者的身体语言中读到了“中国人真抠,两人点一人量”的感叹,没吃饱还S贵S贵的,实在无语!正午罗马的太阳实在太灼人了,密集的客流使整个城市的温度都极高,果断决定回酒店午休!第3次是午休后三点多再出发去斗兽场,地铁斗兽场站(Colosseo)出来正对着斗兽场,非常方便。下午已看不到上午长长等入场的人龙了。凭联票,排了不到20分钟就换好了斗兽场专用票和讲解机,正式游览斗兽场。从小到大接收到关于斗兽场信息已非常多了,但真正站在这座两千多年的建筑上,看着圆形建筑对面的绰绰人影,还是很震撼的,仿佛有种时光穿梭的不真实感。满眼的泥砖、泥路,大小划一的观景台,一圈一圈厚重的楼梯、连廊……斜阳下虽仍人声鼎沸,但还是有股挥之不去苍凉感!接近五点,场内的游客渐渐稀少,可以肆意地与文物摆拍,随意地坐着发呆,或躲在阴凉处听着讲解坐等太阳西下……。游罗马的帝国广场和斗兽场实在是一件体力活,游人多、范围大、日晒毒、温度高,建议大家不要挑夏天去,斗兽场可考虑下午3点后入场,人比上午少多了,游玩时间是足够的。班牙广场(Piazza di Spagna)和许愿池(Fontana di Trevi)与罗马众多的千年古建筑、知名雕塑相比是完全排不上号的;但因为一部《罗马假日》,而使它们迅速窜红成为了新贵。这两个地方都去了两次,并不是有多留恋,值得一去再去,而是不得不再去!第一次去西班牙广场是刚到那天下午三四点,跟着导航自己找过去,远远就听到吵杂的人声。走近,破船喷泉(Fontana della Barcaccia)四周及整个广场台阶都坐满或站满了人;基本看不出整片建筑的本来面目,只能调头。西班牙广场正对着的是孔多蒂街(Via Condotti),全球奢侈品旗舰店云集,橱窗都极具个性及设计感,非常吸睛;现代感的橱窗与古老的建筑非常好的融合起来,里面顾客不少,大多数是亚洲人。第二次去西班牙广场是早上七点左右,天还没全亮,广场很静谧,只有一两个上班族匆匆走过。行走在台阶上,也不敢发出太大的声响,怕会打破周围的宁静。我们可以在台阶上随意的坐着、靠着、甚至躺着,摆拍着各种动作,享受着与欧洲文明密切接触的乐趣;早上的西班牙广场真好(据闻最近已禁止在西班牙广场坐卧了)。 许愿池(Fontana di Trevi)原名特莱维喷泉又称少女喷泉,喷泉的主题是海神尼普顿胜利归来,与粉红少女不搭边,据说是为了一个少女而建的,所以叫少女喷泉。“特莱维”是三岔路口的意思,许愿池的位置正好是个三岔口,它所在一大片地区都是非常近似的商业小街,小街两边纪念食品小店林立,几条小路的尽头汇合处就是许愿池。我们去的时候是晚上九点多,在这些小街上走着走着,前进的速度就被迫减慢,人潮越来越密,以为前方正举办什么集会或表演,群情激昂、人声鼎沸,慢慢地走到尽头,终于看清前方并没什么特殊活动,而是许愿池到了。在灯光的衬托下,涮涮水声、粼粼波光、雄伟雕塑……均不及池边人群吵闹抢眼。许愿池算是罗马众多喷泉中较大的一个,但看着一圈一圈的人群,还是不愿久留。第二次去许愿池到那快上午八点了。由于许愿池是在人口密集的三岔口上,即便是早上,也没有西班牙广场的清静,对比起来多了几分生活气息。经常有穿戴整齐、手拿早餐、顾不得多看一眼许愿池的上班族快步走过,或散落地坐在台阶上品尝早点、思考。池边不再挤满一圈圈的人潮了,看到了那天晚上根本看不到的被人坐得非常光滑的石阶,慢慢走向喷泉,暗暗地许下心愿,向下一景点出发了。万神殿(Pantheon)之前晚上曾经过,象街角一座小庙,毫无文艺复兴时意大利建筑楷模的气魄,周围很多地摊小贩,环境杂乱,瞟了一眼就走了。据说罗马的景点(除了室外的),进去参观都要排一两小时的队,一天跑不了几个地方。因为万神殿离许愿池比较近,顺路又去了一趟。时间还早,周围环境没有了晚上的吵杂;大殿四周的大圆柱,仿佛高耸入云,显得特别巍峨、庄严。离开门时间还有十多分钟,工作人员却让我们几个在外等候的游客进去了,只叮嘱不要大声喧哗,我们是当天第一批游客。很高很大的苍穹,中间没有一根柱子,苍穹的顶部有一个镂空的大圆,阳光洒了进来,整个建筑即使没有灯光照明,仍很光亮。苍穹的四壁都画满了壁画,得益于没什么游客,我们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仰望苍穹,追逐自己的影子。梵蒂冈梵蒂冈博物馆和圣彼得大教堂几乎就是梵蒂冈的代名词。有攻略提到博物馆排队入场时间很长,所以出发前就在网上买了票,预约好入馆时间,这样到了就可以直接进去了,结果千算万算……。从民宿走路到中央火车站坐地铁即可直达梵蒂冈博物馆,预计半小时行程。可当我们按计划到达地铁站时,大白天的地铁站竟然在清场,其实站内有广播和提示牌,但听不懂看不明,我们就莫名其妙地被“赶”了出来,至今都搞不清怎么回事。离预约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幸亏火车站外的公交总站有公交可以去,但首先要搞清哪辆车能去,怎么买车票,车站的工作人员不知是听不懂我们的英文,还是我们听不懂他说的,花了十几分钟才搞清楚坐64路车,站台边的自助售票机可以买票。因为地铁临时停运,几十人一下都拥到同一辆公交,好不容易挤上车。公交走走停停,比地铁多花了2倍多的时间。不过这路公交经过很多罗马景点,如果不是太挤和太热,可以好好欣赏一下沿路景点。汽车刚过了圣天使城堡就停了,车里90%的人都下了车,我们以为那些人都是去城堡的,就没下车。结果杯具了,公交拐了个弯就能看到不远的梵蒂冈博物馆了,但它完全没有停车的意思,一直奔驰向前。好不容易终于停下了,已经认不清来时的路了,只得过对面马路,等同一号的车过来坐回去,又是1.5欧的车票!全速向博物馆冲刺,终于在预约时间还剩10分钟的时候赶到了博物馆(公交站离博物馆的正门挺远的,建议尽量坐地铁过去。)入口外面果然排了长长一条人龙,还要在大太阳底下晒着,辛苦!马上走到预约票入口,无障碍通过,完全不用排队(可能我们去得太晚,同一时间段的预约都入场了吧)。梵蒂冈博物馆(Vatican Museum)馆内的藏品绝大多数都是画和雕塑,题材非常类同,实在审美疲劳,感觉罗浮宫的藏品看得更舒服投入些。有印象的只剩拉斐尔房间、《创世纪》穹顶画(这里是不许拍照的)和螺旋楼梯了。博物馆内的消费不贵,自动贩卖机里的水也只是1欧元。博物馆出来走过一段斜坡就到了圣彼得大教堂侧门、登穹顶的入口。下午两点多,人不太多,排了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坐电梯10欧,爬楼梯8欧,想着巴黎圣母院快窒息的登顶阴影(现在回想倒非常庆幸当时爬上去了。),还是选择了电梯。不过其实电梯只能上一段,到了一个平台,还有一个小顶,要自己爬上去的。平台上有纪念品商店,买了一个大教堂的冰箱贴,售货员介绍说是纯银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留作纪念了。平台边沿一字排开着耶稣与十二门徒纯白雕像,在蓝天的衬托下,非常亮眼宏伟,不过都有护栏,游客不能靠近。要上最高处,还是要自己爬的,不算轻松也不算太难,可以紧密接触一下天主教中心的百年建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穹顶游客比较多,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花园、远处的罗马城建筑……来梵蒂冈一定要上一下穹顶!穹顶下来就是圣彼得大教堂内堂,看到了米开朗基罗成名雕塑-圣殇,有防弹玻璃隔着只能远观。其实之前在梵蒂冈博物馆有一个复制版,大小好像差不多,可以随便靠近,总觉得没这个震撼。虽然不懂圣经故事,对雕塑也是外行,但这个雕塑看的时间久了,还是让人有点情绪低落。教堂内的壁画、雕塑、华盖、彩玻璃,非常的精美、奢华,馆内空间非常大,不像博物馆那么太密集,倒是可以细细欣赏。从上午11点逛到下午4点多,感觉没看到梵蒂冈的1/3,但体力已耗尽了,在日落前走出教堂,教堂的右侧是穿着黄蓝相间军服的瑞士士兵哨岗,看着与教堂的氛围有点跳脱,但这可是圣彼得广场著名的一景。外面就是圣彼得广场,广场是巴洛克风格的,教堂正前面摆放着象迷宫一样非常多的铁马护栏,可以想象举办仪式时的盛况;外沿有两排纯白色的柱廊,在下午深蓝的天空下非常抢眼。灰白二色的海鸥,纯白的柱廊,落日斜阳,朗朗的晴空,熙熙攘攘的游人,庄严的教堂……置身其中,感觉很逼格!沿着圣彼得广场前的直路一直朝前走,大概20分钟就从梵蒂冈走到意大利了。映入眼帘的就是圣天使城堡(Castel Sant’Angelo),宏伟而低调的建筑,与梵帝冈的华丽截然相反。时间已晚也实在太累了,没有买票进入城堡。靠在城堡外台伯河的河堤上,迎着徐徐的暖风、眺望余晖下远处的梵帝冈和近处的城堡,与逗弄着在堤边觅食的海鸥……身心无比惬意,疲倦消减了不少。正对着圣天使城堡、横跨台伯河的是圣天使桥(又名哈德良桥Pons Aelius),两边桥墩上竖着2圣人和10天使的雕像(据说其中的贝尔尼尼真迹已被移走,桥上的仿制品。),雕像的头上、肩上、手上、身上经常海鸥停留,仿佛他们在低声对话着。接近傍晚,晚霞、蓝天、落日美好地覆盖着周遭,游人络绎不绝,还有不少新人在人群中拍着婚纱照,一片休闲而热闹景象。白露里治奥城虽然只大概知道日本动漫《天空之城》是讲两个小朋友寻找乌托邦的故事。但久石让的电影音乐却是我多年的挚爱。传闻动漫里“乌托邦”的原型就是意大利的白露里治奥城(Civita di Bagnoregio),这个小城离罗马或佛罗伦萨都挺近,大概2小时的火车程,所以这次特地安排了一天的行程。离白露里治奥城最近的火车站是奥尔维耶托(Orvieto)。到Orvieto还需坐大巴才能到达Civita,出发前已在网上查过大巴的班次,结果到了Orvieto,才知道大巴车的班次又改了(据说会经常改。)上一班8:00开走了,下一班要12:55,要等4个多小时。最后只能在火车站对面坐小缆车游玩一下奥尔维耶托城了(1.3欧/次)。在火车上远望奥尔维耶托城,其实与白露里治奥城有点象,也是建在连绵山脉中其中一个山峰上的小城,只是比白城大几倍。奥城是一座具有3000年历史的中世纪古城。上山缆车站出来,可以直接换乘免费公交,终点站是奥城的地标:奥尔维耶托主教教堂(Duomo di Orvieto)教堂。我们不知道是免费的,时间还早,就顺着步行街一边观赏小城一边慢慢爬坡过去了。 教堂令人非常惊叹,有人说它是欧洲最美的大教堂,是不是最美说不准,但个人觉得一定是最特别的:教堂整体仍是哥特式风格,但它的内外墙壁全部刷成黑白的“斑马”色,非常夺目,远远就能看到,令人一见难忘。奥城是个真正的古城,非常安静,非常干净,古街、古房、古道,游走在里面,你会放慢脚步、放低声音、用心地去感受每棵古树、每幢小楼;古城不大,一两小时就能走完,城里都是小楼房,有很多小餐馆,但没有连锁店,还有很多手工纪念品小店,但价格有点不菲。时间剩下不多,随便找了家餐馆点了茄汁意面,味道实在乏善可陈,结帐21欧元。终于坐上去白城的大巴了。问题又来了:出发前担心不懂意大利语,买不到火车票。(事实上意大利火车站自助售票机都有英文,有些甚至有中文和日文,可见国人对意大利旅游业的突出贡献!),于是把几趟的火车票都提前买好了。结果如果按原本买好的火车票,就必须坐14:40的班车从白城回到奥城,只能在白城停留不到一小时。如果停留时间长点,就要坐下一班17:25的火车,原本买好的火车票就作废了,15.6欧元,心疼啊!大巴开了不到一小时就到白城,下车后还要走大概20分钟才能到“天空之城”。听说“天空之城”以前是免费的,现在要收费,5欧/人,可能是游客太多了吧。白城与大陆的连接就靠一座超过一公里长的高架桥连接着,站在桥的这边看小城:一座四周都是悬崖的山顶,像套了五彩的帽子又象是飘浮在云雾缭绕中一撮彩泥。高架桥是水泥地的,有一米多宽,但人比较多或风比较大时,会摇晃得比较厉害,真有点探险的味道。走过长长的高架桥,就步入热闹的小城。白城里面都是高高低低各式各样的古泥屋,屋前屋后都栽满彰显主人个性的鲜花、绿植,与古老的泥屋简直是绝配。城里游人如鲫,除了看上去久无人迹的空房子,就是餐厅和纪念品店了,半小时就能走完,觉得古城还是远看更震撼。游人太多,失去了“古”味,论游玩,觉得奥城更好。比萨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旅游不可或缺的景点。而且比萨城离五渔村、佛罗伦萨很近,下一站向比萨出发。罗马中央火车站坐火车到比萨火车站(Pisa Centrale),车程两小时左右,24.9欧/人。比萨不大,可以考虑住火车站附近或斜塔附近。火车站到斜塔步行大概半小时的距离。因为要频繁坐火车,这次订的民宿在火车站附近。找到民宿老板拿了钥匙,转过两条街就是民宿了。民宿是大套间,几间客房都锁着,餐厅共用;可能是淡季,整间民宿只有我们一户,象回自己家,完全无人打搅。老板每天早上会过来在餐厅为我们准备早餐。老板非常健谈,极力向我们推荐了比萨最有名的雪糕和餐馆。 走出民宿不到100米,就是凯斯哈林壁画(Murale di Keith Haring),这幅壁画是美国艺术家凯斯﹒哈林于1989年在圣安东尼修道院180平方米的墙上所作,主题是世界和平。据说这幅壁画以前是不设防的,但随着作者的去世,这幅壁画也变得尤为珍贵,整面外墙都用很厚的透明亚克力保护着。从来不懂欣赏这类现代艺术,但是站在前面驻足良久,觉得这幅画充满和谐与童真,会不自觉地一同微笑着。穿过比萨最大的商业步行街,就到了阿诺河;河两岸的建筑与其他欧洲小城差不多,一幢接一幢地连着,大同小异,只是颜色略有不同,都只有七八层高,就象两排长长的积木。这里有房东先生极力推荐的比萨著名雪糕GELATERIA DE’COLTELLI,如果有选择困难症,在意大利买雪糕实在是非常痛苦的事;既要先雪糕味道、又要选坚果、还要选雪糕筒,太难选了!幸亏我不懂意大利文,英文也非常有限,只挑了几款我知道的英文。意大利的雪糕都不太甜,很滑,挺好吃的。比萨的雪糕比其他地方的便宜点(罗马西班牙广场旁的6欧/个,佛罗伦萨VENCHI 4欧/个,比萨3欧/个)。奇迹广场包含了比萨大教堂、洗礼堂、比萨斜塔(钟楼)等。广场上旅行团比比皆是,非常热闹。买了斜塔最后一轮登顶的票(晚上7:30,18欧/人)后,就在奇迹广场的草地上修炼推倒斜塔的“绝世武功”了。过了下午六点,旅行团的游客渐渐离去,广场慢慢平静下来,草坪上剩下三三两两的游人。最喜欢这种时刻,随意地看着蓝天、白云、绿草和三座白色的经典建筑,不需要多了解这些景物,不需频繁思考,只是凭自己的感觉去感受、去享受。 七点开始有夕阳了,准时七点半开始爬斜塔。斜塔的楼梯和欧洲其他著名高塔差不多,密封的、墙壁上点着一两盏小灯、都是石阶,不过这里台阶比较缓、比较宽,虽然爬了50多米,但还是比巴黎圣母院轻松多了。从楼梯出来,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圆圈的大钟,顾名思义,钟楼嘛。塔上有工作人员看着,只能按顺时针的方向游览,可能是最后一轮了,全部游客加起来不足十人,可以一圈一圈慢慢的游览,配着落日余光慢慢地欣赏着整个比萨城,塔上的风比较大,在火热的夏季,塔顶非常舒服。 回去时去了房东极力推荐的“地道”意大利菜馆,同样是两个人点了一份餐,没有图片、没有详细的英文,只能分辨出前菜、主餐、主食、甜点和饮品,难吃,真的难吃,还不知道吃了什么,吃完象是没吃;贵,1人份的晚餐,30欧!五渔村离五渔村最近的火车站是拉斯佩齐亚中央火车站(La Spezia Centrale),比萨火车站过去大概半小时,9.9欧/人。到了拉斯佩齐亚火车站,可直接在自动售卖机购买到五渔村火车票(不需区分哪条村。),往返4欧/人;也可以出站,到楼上的纪念品商店购买五渔村火车卡,16欧/天人,可以随意上下往返五渔村间的火车。再返回楼下站台随便登上开往五渔村的火车就行了。往五渔村的车次非常密,基本10-20分钟就一班。五渔村是国内人起的名字,实际上是对蒙特罗索(Monterosso al Mare)、韦尔纳扎(Vernazza)、科尔尼利亚(Corniglia)、马纳罗拉(Manarola)及里奥马焦雷(Riomaggiore)五个建在悬崖边上的村子的统称,它所在的海域叫利古里亚海(Mare Ligure),是地中海的支海。五渔村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五渔村是欧洲人的徒步天堂,世界十大徒步路线之一,错过了尼泊尔博卡拉的徒步,这次决定试试,也为了省钱没买火车卡!估计时间和体力不足,就从第三站科尔尼利亚下车,开始徒步!五渔村一路的火车站绝对是一景!基本都建在悬崖边上,一边是无敌海景,另一边入村。火车站里见不到一个工作人员或门禁,随便进出,随便坐立。出了火车站不远,就是一面全是长“S”形向上的楼梯。楼梯很有特色,但一下子爬到最上面还是挺累人的,站在楼梯最上面往回看,湛蓝的大海,小巧安静的火车轨道,形成一幅地中海油画! 继续往前,据说凭火车卡可以坐公交到村里,否则买票1欧/人;还是徒步吧!从火车站走到科尔尼利来村里,大概走20-30分钟。村子里有一个小教堂,非常亲民的那种,略休息一下,继续穿过村子,走上了山路,在一个小山坡上往回看,科尔尼利亚就象一小撮颜料,画在了海边的一个小山坡上,小得可爱也俏得可爱。继续往前走不久,遇到一个象小保安亭那样的收费站,里面走出一位大叔,要求我们买徒步门费,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还是乖乖地买了,7.5欧/人,如果有火车卡或村卡,就不用再买了。早知这样,直接买火车卡得了,还不用走得那么累!!!在后面的徒步中,曾碰到过一次查票的。山路非常不好走,是真的山路,象鲁迅先生说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也便成了路。”很多地方都只容一人通过,还是“One way com,one way go”;远远看到对面来人,就要先找个能下脚的地方停下来让对面的人过,或对方避让,自己快步走过。一路上听得最多的是多种语言的“谢谢”和“不好意思”,碰到的每个徒步的游人,无论是否听得懂对方的语言,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相互鼓励一下。感觉棒极了,真的是“世界大同”!不过徒步者很少碰到亚洲人,亚洲人大多数都是坐火车到各个小村,逛吃,逛吃……。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拐一个湾,眼前豁然开朗。左边仍是悬崖和深蓝的地中海,路的两边长满了比人还高的仙人掌,开满了巴掌大的黄花,很漂亮;但千万不要太靠近它们,我为了和它们合照,结果沾了一身的小刺,后面整天都在艰难的拔刺。远处是一个小村,有一条长长地从陆地延伸入海里的礁石,这个小城没有科尔尼利亚那么色彩丰富,靠近海边的礁石上有个很像烟囱的塔,塔下面密密麻麻站满了“小”人,韦尔纳扎(Vernazza)到了。塔下就是韦尔纳扎的标志建筑-圣玛格丽特大教堂。村里有一条热闹非凡的商业街-罗马街。不同于科尔尼利亚的安静,这里游客非常多,餐馆里、纪念品店都挤满了游客。有几家店都在售卖手绘的五鱼村小画,挺有特色的,最后还是没买!时间不多,没来得及细细游玩,又继续出发了。村里就有去蒙特罗索(Monterosso al Mare)的指示牌,牌下是一条长长的,陡峭 的,狭窄的,两幢小楼间的楼梯,完全看不到边际。爬了十分钟,离开建了筑物爬上了山路台阶,还是看不到头。又爬了20分钟,迎面过来几个下山的外国游人,被告知:还有很长的路!真想爬回去韦尔纳扎坐火车算了。但台阶很陡,很高,回去也不容易啊,咬咬牙,上!以为科尔尼利亚-韦尔纳扎的山路够难走了,但很负责地说:韦尔纳扎-蒙特罗索的山路比它难走几倍!而且沿途没什么特别的景色,左边悬崖大海,右边山坡树木。我们是在悬崖的山腰上艰难前行着。如果不是挑战自我,建议不要徒步这段了。海边的天孩子的脸,之前还是太阳晒得人都要焦了,下一秒就下起了倾盘大雨;意大利人就是懒,不单不修路,更不修凉亭,完全无处可躲,只能以身犯险地躲到大树底下。不到20分钟,雨停了,大太阳又出来了。一边煎烤一边水洗,这酸爽,无法形容。爬了接近3小时,看到了很多游记上描述的不设防的葡萄园,原本还想偷摸着摘一两颗葡萄,既解解渴,又可以尝尝中海葡萄成为红酒前的味道!不过可能摘的游人多了,园主拉起了围栏锁紧了门,只能看看了。从上午九点多一刻不停爬山路到下午两点多,终于走完了从科尔尼利亚到蒙特罗索的徒步旅程。这里是五渔村中唯一一个有海滩的,村子也宽阔很多,村里都是休闲的民宿、餐厅、纪念品店,比起前面韦尔纳扎的热闹,这里更休闲一点。很多餐厅都中午休息了,匆匆找了一家披萨店,点了海鲜披萨和蕃茄披萨,21欧,味道很普通,但起码能吃饱。我们刚结账,人家就关门了,幸亏吃上了。蒙特罗索的标志性建筑是蒙特罗索巨人,实在太累了,没有特意找,最终也缘悭一面。沿着海滩慢慢走着,这里有大型游船停靠的码头,是另外四条村子没有的。再走过去,一片宽阔的沙滩。沙滩上铺满了沙滩椅,隔五十米左右沙滩椅就换一种颜色,沙滩上很多人在晒太阳游泳,很想下去感受一下地中海的海水味道啊!有的游记说这里游泳是免费的,但当我们想下去海滩,又有工作人员和栏杆拦着,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终于鼓足勇气问了其中一家,原来免费的是在沙滩的最右边的一小块,那里人特别特别挤,而且没有更衣室,只有露天的水龙头也没有沙滩椅。有沙滩椅那块,是不同的老板圈起来经营的,有更衣室。5欧/人,1张沙滩椅,可以沐浴更衣,可以晒太阳游泳。马上交了钱下去,这里的沙滩沙子比较大,颜色也不纯净,踩上去有点扎脚。水没有在悬崖上看的蓝了,灰蓝灰蓝的,闻上去是咸的。不知为何,之前明明看到很多沙滩椅上都躺了人的。我们下去不久,人就陆陆续续走光了。我们所在的沙滩也没什么人下水了。只好躺在沙滩椅上晒太阳了!可是……之前还烤着人的太阳也不见了,天迅速阴了下来,才四点多啊,就天黑了吗?!沙滩上的老板们也慢慢地把没人坐的沙滩椅收起来了,要收档啦?我躺了还不到一小时啊,5欧还没赚回来啊!太阳一下山,沙滩上冷风越来越大,穿着盛夏的衣服,也只能灰溜溜地撤了。已经没力气也没时间再徒步回去了,虽然巨人还没找到,还是坐上了回程的火车。想着五渔村还没走完,火车到达马纳罗拉(Manarola)时,又果断下车了。马纳罗拉就是五渔村的标志:那一撮在地中海边的悬崖上建起来的、天蓝色的天空、湛蓝色海水衬托下的五彩斑斓小屋,大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太阳又不见了,海面突然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又下来了。数不清今天是第几次湿身了!一次过欣赏了太阳下、乌云下、大雨下的五渔村标志,满足了!走进村里,游客也不少,但没有韦尔纳扎的纯商业化,也没有蒙特罗素的休闲,马纳罗拉更多一点生活气。村中有徒步去里奥马焦雷(Riomaggiore)的指示牌,这段徒步是五鱼村徒步径里最休闲的,所以又选择了徒步。本来徒步径上有一段是著名的悬崖边上的“爱之路”,但又封了,只能绕道从村子里过去。很快就走到奥马焦雷,这里没什么游客,都是一些很清静的民房。海边有沿着悬崖而建的步道,入口处挂着牌子,看不懂上面的意大利文,只理解出警告的意思。壮着胆子走了下去,傍晚海上的风越来越大,真的有种会被大浪卷下海的担心,大概明白了入口警示牌的意思了。终于走完五渔村了,回程的票刚才已经用了,需要再买2欧/人火车票;今天已严重超支了,壮着胆子逃票了。往返拉斯佩齐亚和五渔村的火车上好像没人查票的。顺利到达拉城并出站了,逃票是很不对的,下不为例!不过欧洲很多地方的火车票真的很容易逃的,对自律的要求很高啊!拉斯佩齐亚算是游人去五渔村的中转地,这里的住宿和餐饮都比比萨和五渔村便宜、方便些,匆匆在这里买了晚餐,继续坐上火车回比萨了。佛罗伦萨佛罗伦萨是下一个目的地的换乘站,不好过境不入,时间也实在不多,只安排了一天游玩时间,实在有点轻慢了大名鼎鼎的“翡冷翠”了。九点不到就从比萨来到佛罗伦萨,匆匆赶到订好的民宿,打算放下行李就抓紧时间游玩。结果花了半个多小时才联系上房东,还被告知十点才能过来,只能到附近的麦当劳吃早餐等候,看着早上宝贵的时光白白流走,郁闷。好不容易放好行李出来,已经十点多了,百花教堂外面排队的人已过百,看来今天只能在百花和大卫间二选一了。大卫收藏在世界上第一所美术学院-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Firenze Florence National Academy of Finearts of Italy)的美术馆内,离百花十分钟路程,各国著名的教堂游了不少,兴趣不太大,果断放弃百花,直奔大卫。大卫门外也排了长长的队,如果买了佛罗伦萨卡,可以排另一条短得多的队伍。我们没买,只能到离入口快100米的最后面排队了。一小时后就可入馆了,比预想的快。展厅里人比较多,不过还算安静,大卫很“高大”,并不懂雕塑艺术,只是临时看了一些关于大卫的介绍,附庸风雅一下!绕着大卫转了几圈,好像真的,无论你走到哪个方位,他都在温柔地注视着你,你也会不自觉地给他一个友善的微笑。排了一小时的队,买了8欧的票,转了半小时就出来了。时间太紧,耗不起啊。顺着繁华的石板街走着,到了市政广场,又叫“领主广场”,广场上有很多雕塑:大卫、海神喷泉、柯西莫一世骑马雕像、狮子雕像、帕尔修斯和美杜莎的头颅等,不过都是复制品。好几件刚才在学院里面已看过真品了,总觉得赝品差了点什么,广场上游人特别多,匆匆走过就算了。继续沿石板街往前走,前面就是阿诺河了。站在河的这边,左边是远处的高山和建筑,右边是维琪奥桥Ponte Vecchio(老桥)。河上不知什么节日飘浮着一只大大的橘鸭,为这古老的城市,添上了鲜艳的一笔。旁边还有三两条训练的独木舟划过,在橘鸭旁显得非常小巧,在湖面上划出一圈圈水纹。从前面的烦嚣突然来到平静的河旁,整个人突然平和了许多。难怪有人评说,阿诺河是佛罗伦萨柔美的精髓。望着面前的河水,就想静静地呆在这,不走了。老天爷好像很会开玩笑,呆着不动时,它非要下一场雨,把我们赶到老桥去。因为那是廊桥,有顶可遮雨!据说这里以前都是卖珠宝的,桥上人多,没细看,只觉得很多闪闪发光的手工艺品,价格非常的不菲!跑到老桥后雨就停了,过了桥,又顺着河边慢慢走着,大橘鸭经过雨水的洗礼,依然鲜活地浮在河面上。走到阿诺河上的另一条桥,可能是恩宠桥(Ponte alle Grazie)吧,样子有点象。很多人都向岸边的高地走去。已近傍晚,我们只是漫无目的闲逛,就跟着人群走上去了。穿过几条街道,登上一个百米左右比较缓的台阶山坡,有一个聚集不少人的大广场,顺着大家的目光望去,原来在等日落,实在惊喜! 米开朗基罗广场(Piazzale Michelangelo)建于1868年,大卫真身原本是放在这的,后来搬到学院去了。这里放了一个青铜的大卫仿制品,感觉象是把大卫弄脏了,不好看。广场边沿有一圈围栏,围栏边已站满了凭栏向古城远眺的游人,围栏的下面是一片石阶,台石阶上也三三两两坐满了游人。幸亏这山丘比较宽阔的,而且高高的耸立在古城边上,随便找个地方就能看遍沐浴在橙色落日下的佛罗伦萨全貌。可能刚下过雨,视野非常清晰,晚霞也特别多姿多彩,配合着红色屋顶、白色、黄色墙壁、老桥、钟楼、教堂……词穷了,只能老土地说,象一幅画,美极了!个人觉得佛罗伦萨最赞的就是这日落了!夜幕降临,原路返回经过阿诺河边,河床边的草地上正开着露天酒会。衣香鬓影的嘉宾,拿着香槟、红酒,三三两两地站在那低声谈笑着。以前只觉得酒会要开在高级酒店、会所、游轮等华丽的地方,但这奢华的酒会与自然、古老的环境的搭配,却出奇的有种矛盾的和谐。回民宿再次经过百花大教堂,晚上教堂关门了,游客比白天少多了,黄色的地灯打在教堂的墙上,使它显得更庄严肃穆。大教堂正对面是洗礼堂(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洗礼堂最著名的就是被米开朗基罗称为“天堂之门”的金门了。在外面看到的这个是复制品,浮雕很精致,但看不懂。佛罗伦萨匆匆一日游结束了,未能登上百花大教堂,还是有点小遗憾的。布列瑟农。因为下一站是个陌生的小城市,佛罗伦萨没有直达火车,要在博洛尼亚(Bologna)换乘,左拼右凑,只有早上6:50的火车最适合换乘,不用在博洛尼亚等太长时间。早早地退了房(只是把钥匙留在房间,关上外间的门,房东不住这。),拿着行李下到一楼,傻眼了,大门打不开!大门钥匙留在民宿房间里了,没法回去取了。按遍了整扇大门,也找不到打开大门的开关,火车出发时间越来越近,又不敢吵醒其他楼层的人,急S人了!两个中年人,生平第一次,非常笨拙地爬铁门,好不容易爬到了铁门的门顶,不知为何门突然开了(至今也想不通门是怎么开的。)!人还吊在门顶上随着敞开的铁门摇晃着!来不及细想,连滚带爬下来就直冲火车站。太早了,外面还下着细雨,根本找不到出租车,只能拼尽最后一分体力、在开车前十分钟跑到了火车站,还来得及买了麦当劳早餐,有惊无险。如果赶不上这趟车,连下一趟博洛尼亚的车也要错过了,两趟火车的钱啊,伤不起。博洛尼亚的换乘并不难,下车后上到候车大厅,看清下一班车的站台号,再走回站台等待上车。可能我们行李的样子太笨拙了,刚重新回到站台,有一个魁梧的意大利男人非常热情上来搭讪要帮我们提行李送我们上车,(印象中的意大利人没这么热情的!)一再推托不过,只能接受了。他非常热情地帮我们把行李拿上火车,当我们用蹩脚的英语一再地感谢时,他却伸手向我们要小费了。稍一迟疑,那人的脸色马上变得凶悍起来,刚开始想给1欧元,结果人家根本看不上,直到拿出5欧的纸币,那人才转头下车了。唉!算是破财消灾吧,下次绝不让人碰行李包了,我发誓!布列瑟农(Bressanone,Brixen),出发前对这个地方的认知仅限于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游记中提到的几个地名和几幅绝美的风光照。为此放弃了去瑞士直接选择了这里。2018年前网上它的资料非常少,倒是一首由加拿大音乐家马修·连恩(Matthew Lien)创作并演唱《布列瑟农》歌曲比这个城市更广为人知。布列瑟农,也有翻译成布雷萨诺内,在Trenitalia上订火车票时,竟能找到这个小城,只是很少城市可以直达,需要换乘。直接输入Brixen更容易找。很多游记提到它,都只是过境,一般游多洛米蒂山脉的游客都选择到博尔扎诺(Bolzano,Bozen)。布列瑟农真是个挺冷门的城市!因为听不懂火车上的语音报站,只能不停地盯着车上的提示牌,人有点迷糊,火车到站后根本没人上下车;好像看到站台上有蓝底白字的站牌写着Bressanone─Brixen,于是狐疑地拉着行李下了车,望着空无一人的站台,不会下错了吧,这不是旅游胜地吗?怎么一个游客也没有!布列瑟农和博尔扎诺两个站名听起来挺相象的,难怪下车时车里的乘客还疑惑的看着我们,估计他们在笑我们下错站了。再确认一下站牌,是这里了。走出火车站(只是穿过站台和外面两扇门而已),斜对面就看到这次预订的酒店HOTEL JAROLIM。办理入住时,前台小姐告知房间还没有整理好,暂时不能入住,但办好了手续,给了我们两张布列瑟农卡和两份旅游资料。布列瑟农卡可是个宝贝,在布市,公交车可以随意坐,有些景点免门票甚至免缆车票。真的非常划算,不过使用期限仅限住宿时间内。 出发前实在没找到布市的资料,只知道是多洛米蒂风景区内的北方城市。看了下旅游资料,这个城市首要推介的景点就是布列瑟农主教堂(Duomo Di Bressanone)和普罗斯山(Monte Plose)。从酒店到主教堂步行大概半小时,美其名曰走走看看市容市貌,实则是根本不会坐车,只能走着去了。酒店右手边就有一个公交站,站牌非常详细,文字是看得一知半解,而且是从上往下看还是从下往上看,这个站叫什么、下一站是什么都辨认不出来,怎么坐车啊?只能靠双脚和导航了。小镇非常安静、干净、人很少(回来后查资料,有人说这是个富人区。)。天空蓝得不象在城市里,慢慢走在路上真的挺惬意的,太阳也没有前面几个城市那么火辣。主教堂真的不远,挺好找的。这是个典型的巴洛克式教堂,没什么游客,里面是传统的天主教教堂装饰,壁画非常精美,教堂是免费的,教堂内不许拍照,走了一圈就出来了。教堂四周是商业步行街,街道都不宽,只有咖啡馆、餐馆、面包店内有些客人,一般都坐到室外,晒着太阳喝着咖啡工作着、低声交谈着、思考着;街上人声几不可闻,这大概就是典型的慢生活吧。街上的装饰挺特别的,有一家卖户外用品店的二楼阳台,放了很多和真人大小差不多的蓝人,乍看过去,吓了一跳。有家艺术品店在外面放了一个人牵着小狗在橱窗张望的雕塑,有一幢小楼的外墙挂了一个比人还大的人型雕塑……每幢楼房都布置得很有特点。市中心很小,不到半小时就逛完了。快到中午了,转了一圈也没看到M记等连锁的洋快餐,进了一家挺多学生光顾的面包店,买了披萨、热狗当午餐了。导航显示PLOSE山就在主教堂后面,绕过主教堂,是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一点山的影子都没有。有公交车站,但依然看不懂。等了一会,有一位穿西装的上班族经过,急忙上前问路。结果那日憋了好一会只蹦出一两个单词,我们还是听不懂,看他急得手舞足蹈,满脸歉意的,我们也不好再难为人了,只好道谢后走开了。哈哈哈哈,意大利人的英文竟然比我还烂,开心!(后来才知道,那里的人主要说德语或意语的。)导航失灵,问路不成,想起从酒店过来时曾路过一个“游客咨询中心”,连忙走回去咨询。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去PLOSE山要到公交总站坐321,它的终点站就是山脚的缆车站。公交总站就在咨询中心的马路对面,很近。过去时还经过一间邮局,看来邮局工作人员很少接待买邮票的亚洲人,脸上表情非常愕然还有点小无措,英文也挺烂的,不过我们还是买到了国际邮寄的邮票了!这年头,到哪里买邮票都挺难的。坐321第一次用了布卡,真的免费,就象使用羊城通,啲一下就好了。车上的乘客基本都是去PLOSE山的。下了车就是缆车站。刷布卡进缆车站(有效期内每天免费往返1次),里面没有工作人员,自己登上封闭式的双人座缆车,向山顶出发了。到达山上的缆车站,还是要自己看准时机跳下缆车,全程无人过问,这里坐缆车是要自助的。 缆车站出来,正前方就是“PLOSE”5个大小不一的木质字母,最小的字母也比人大好几倍。然后满眼的就是蓝色的天、白色的云、绿色的草坪、远处灰白色的“雪山”(后来才知道那不是雪,是白云石),好像形容的有点白痴,但当时的感觉就是这样;自然界本来的颜色。缆车站旁边有咖啡馆小卖部,挺多人在那喝着咖啡晒太阳,好高档次的慢生活啊。按着指示牌走上徒步径,路上没什么人,满眼都是翠绿翠绿的草坪和鲜黄鲜黄的小花。徒步路上没碰到几个人,却碰到一群正从山下向山顶爬山觅食的羊群,我随意地朝它们“咩”了一声,结果当中一只可能是头羊吧,马上回头向我走前两步狠狠地瞪着我。我再试着“咩”了一声,它马上高声“咩”回来,而且又走前了一步。看着它的凶样子真有点发怵,只好偃旗息鼓不敢再“咩”了。它看我“老实”了,才掉转羊头,跟上其他伙伴向着山顶的大草坪继续爬去。我们也跟着往山顶走去,每当我稍微靠近它们的群体,那头羊就会回来大声的“咩”我,直到我又“老实”了,它才转身。如此三四遍,我认怂,真不敢再靠近;没想到人生第一次被羊“凶”,糗!从来没觉得羊竟是凶恶的动物。山顶的草坪上,羊群四散地休息着、吃着草,上面原来已有几头奶牛了,看着奶牛懒懒地扒着,没什么杀伤力,我们又尝试靠近,结果它们只是一副懒得理你的表情,实在烦了,就大声地“哞”一下。我算明白了,这里的主人是牛、羊,做客人还是守规矩的好。选了一处离它们远远的草坪坐下,看我不再越界,它们也不管我了。站在山顶草坪上,头顶蓝天、脚踏绿草、眼望远山,天、地、人、兽、植物和平共处,这也算是“世界大同”吧。玩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看到牧羊人。看来牛羊们放牧也是自助的。PLOSE山徒步一圈约1小时。 冬天这里是很好的滑雪场,夏天就只能闻闻草香、晒晒太阳、与牛羊斗斗嘴了。下山时还是自助坐缆车下山。第二天一早,向多洛米蒂山脉腹部进发(POLSE山也属于多洛米蒂山系。)。多洛米蒂 (dolomite)是由白云石组成的连绵山脉,200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冬天是欧洲著名的滑雪胜地,夏天是著名的徒步天堂,有人说它是阿尔卑斯山系最独特的山脉。网上游记提到要坐340公交到St.Magdalena,那有个登上《国家地理杂志》封面的小教堂。上山要坐酒店对面、火车站那边的方向。 勉强弄明白了站牌的意思,于是按照站牌的时间候车就行了。但与德国相比,这边公交的准点率好像差一点点。车站有几对老夫妻拿着登山杖在候车,估计是同道中人。车开不久,车窗外的景色叫人目瞪口呆,太美了,每幅都是明信片!延绵起伏的碧绿山坡,散落着一小撮一小撮德系小木屋村庄,半山是苍翠、层叠的树林,背景是与天际融为一体的“雪山”,旁边还有一朵朵白云小花。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阿尔卑斯后花园、“南蒂罗尔珍珠”的福纳斯山谷(val di Funes),背景的“雪山”就是阿尔卑斯最上镜山脉之一的盖斯勒峰(Geisler Gruppe)。山谷内其中一个圣玛格达莱纳小镇(Santa Magdalena),有着全世界最上镜和最孤单的圣乔凡尼小教堂(Chiesetta di San Giovanni )。公交每次靠站都好想下车去踏踏这片土地,亲亲那些小草。可是手上仅有的资料还是那篇游记上几个不知是德文还是英文的地名,这里虽然很美,但没怎么见到出租车,根据去POLSE山的经验,蹩脚的英文估计也问不了路,还是忍忍吧。车厢提示牌好像出现了“St.Magdalena”提示,靠站后车上的人都没动,我们也不敢下车。下一站是“Ranui”,这次全部人都下了,估计到总站了。下车后,那几对老夫妇并未走开继续等车。车牌上还写着另外一路公交339,记得那篇游记说要换乘339到国家公园的,看来是在这换乘了。奇怪的是339的站牌没有详细的站名和到站时间。不管了,这里太美了,在这游荡一天也很不错啊!沿着公路向前走上一条乡间小路,右手边出现了一大片没有庄稼的耕地,远远看去,有一辆象小模型的小车正在耕地上除着草。耕地的正中央有一幢巴洛克小屋,很小的一个房子,旁边还有一个更小的塔楼,塔顶象一个洋葱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圣乔凡尼教堂了,难怪它又叫洋葱头小教堂。 教堂前有几个韩国人在拍照,这是我们两天来唯一碰到的亚洲人。教堂很小,为了不阻碍彼此,我们并没走近,就在外围拍着照。不知为何其中一个韩国小姐姐径直向我们走来,比划着原来是要帮我们拍合照。盛情难却,拍完后就用韩语跟她道谢,她听到我们说的韩语,满脸写满了惊喜和开心。之后,无论我们走到哪,只要不是一个人在给另一个人拍照,她就再三主动过来要帮我们拍合照,虽然我们的交流只是“谢谢”“韩国”“中国”几个简单的韩语和英语单词,但却有点他乡遇故知的温暖。他们离开后,我们走上教堂前的台阶,刚巧有位老人家从教堂出来,他反身就把门关上并上锁,看到我们在旁边张望,就向我们解释:这教堂不对外开放的,如果我们很想进去,要先到村子里申请钥匙开门,他不能擅自放我们进去。其实我们也没多大兴趣要进去,但老人家锁好门后,还一再向我们解释和道歉。很小的事情却有很温暖的感觉。很多游记评论,小教堂的美是因为有盖靳斯峰给它当背景,遗世独立地站在开阔的草坪上。来过后,觉得它虽然非常娇小,却仿佛有一种魔力,来到它身边的人都很温和,坐在小教堂台阶上,看着满眼的蓝和绿,平静得有种与世无争的感觉,这大概是它的另一种美吧。小教堂前面好像没什么风景,决定往回走看看来时的路。远远看到我们刚才下车的地方,停着一辆公交,正上车的一位老妇人一个劲地向我们挥手,回头看看周围没有其他人,确定是在招呼我们,连忙跑过去。那位老妇人就是刚才一起候车的几对老夫妻中的一个。看我们跑到了又急忙招呼我们上车。可能极少看到亚洲面孔和他们一起坐公交,所以记住我们了。认真看了看,发现这辆车就是339路,又用布卡上了车。其实这车究竟去哪、该在哪个站下车、下车后是什么地方,我们完全不知道,只潜意识觉得不能辜负了人家的好意,看着一车的人都是拿着登山杖的,估计是去徒步的,我们跟着就是了。339在蜿蜒的山路上奔驰着,之前坐的车跑的都是比较平坦的平原,这次走的是真正的盘山公路。大概半小时后,车好像到了总站,车上的人都下车了,我们也跟着下了。一个不大的平台上有一家餐厅,几张供游客休息的长木椅,没有游客中心,也没有售票亭。只有一张绿色的、写满德文的看不懂的地图。另一边是木箭头做的各个景点指示牌,旁边有预计徒步时间。但上面的文字还是德文,看不懂。看到其中一个木箭头上的“SCHLlüTERHüTTE RIF GENOVA”和那篇游记上写的一样,旁边的时间是1h50',不算太远,就走这个“箭头”吧。回来后对照一下,这就是普埃兹-盖斯勒国家公园(Puez-Geisler)其中的一个入口。 有个小插曲,在我们很努力地“研究”木箭头时,有个四五岁的当地小男孩,背着个儿童手风琴自己走过来,站在旁边特意拉琴给我们听,可能也是觉得我们的亚洲面孔很新奇吧!当我们竖着拇指表扬他“GOOD”时,他不好意思地笑得很甜很甜。当我提出想和他合照时,他又不大愿意了;我们也不敢勉强,在外国是不能随便给别人的小孩拍照的。前半小时的山路没什么特别,路上经过一条小溪,因为河床是白云石,水清且凉,水流很小,所以几乎看不出有水,还奇怪为何平白无故在路上建一座木桥。 半小时后,眼前出现了一大片高山草甸,草甸的尽头就是盖斯勒峰。这里的草比PLOSE山的更浓、更高、更翠绿,没过了人的脚踝。草上是另一种小黄花,花朵很密,放眼看去象是满天星斗。实在忍不住走过去躺到上面充分感受一下。哎呀,草下的泥土是湿的!玩耍时,被几个偶然路过的本地徒步者用眼光鄙视了一下,谴责我们不该乱入草坪。可是周围并没有禁止入内标示牌啊!虽然很抱歉,还是很高兴与草坪亲密接触了一下。高山草甸很美,很纯粹,没有一丝人类的杂质:喧哗、垃圾、人工雕琢……整片山腰游人极少,经常半小时碰不到一个人,偶尔碰到了,都是拿着登山杖纯粹徒步的本地人,感觉都是年龄偏大的。但碰到了,都会报以微笑点头打招呼。在这里就是人与大自然纯粹的接触、沟通。一个多小时的草甸爬坡,累极时到了一个相对宽阔的平台,这里有一家餐馆,之前路上碰到的徒步者大多数都坐在露天餐桌旁、在正午阳光和绝美的山顶风光下享受着简单午餐。餐厅外,能看到一群牛、羊在吃草。这里的草地有点秃,不到半山草甸的1/10,但牛羊还是在这“贫瘠”的草地上努力找着草吃。美丽的大自然,是需要所有人很大力地维护的!牛、羊们和PLOSE山那边的同类一个德性:不怕、不躲、不理、“不屑”;我们也学乖了,不跟它们玩。眼看山顶就在眼前,不明白为何那些人都停在这儿不走了。吃了点自带的干粮,向山顶出发。爬了20分钟左右就累得直想放弃。在大太阳底下爬了两个多小时的山,又没有登山杖,最后这段山路经常出现一些没有开发过的碎石路,还有很小的一截铺着未融化的冰,险且难走;而且看着那么近的山顶,好像怎么也走不完。上山路是极大的“S”路,比到山顶的直线距离多了五六倍路程,但仍是很陡,有时要手脚并用才能走过。最后看上去不到100米的距离,足足爬了一个小时。下次再徒步,登山杖必不可少!终于站在山顶了,其实至今都不知道我们上去的是什么峰。峰顶上有一小片草甸,草比下面餐馆那边要浓密得多。坐在草坪上、迎着习习夏风,回望来时的路,刚才休息的餐馆和其他一些打猎的小木屋成了一个个小点,满眼都是起起伏伏的草坪和蓝天白云。说实话,从山顶往下看的风景绝比不上从山腰往山顶上看的风景来得震撼和惊艳。但是对于成功征服了阿尔卑斯山系一个山峰的我们,心里自豪无比。山顶的这段山路上,从未见到过如此多颜色和如此多形状的野花。难怪在半山的餐馆外,特地竖了一块介绍各种野花的宣传板,当时看的时候我还嘀咕有这么漂亮的野花吗?!下山回到公园入口已过四点,在339的站牌下等了半个多小时,没车也没其它乘客。眼看天色开始暗了,站牌也没有开车时间表,心里越来越恐惧,我们是跟着别人来的,没查过交通工具啊。尝试着往外面的公路走了一百多米,没发现任何公交或出租车,路上没什么人只有不时一两辆私家车驶过。无法,又回到站牌下继续等。终于等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等来了一辆339,谢天谢地,如果今天没车下山,该怎么办啊!!!从布列瑟侬登盖斯勒山峰,最大的遗憾是没能看到多洛米蒂的湖,那是这片山脉的灵魂。时间不够(去威尼斯的火车票也是提前预订的。),从布列瑟侬到博尔扎诺的路上就有著名的卡雷扎湖(Karersee),而且博尔扎诺是多洛米蒂景区最热门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比这边丰富多了,所以90%的游客都去那儿。但我们却更喜欢布列瑟侬的平静、单纯。布列瑟侬是意大利北边边境城市,有火车直达瑞士和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所以这里有火车直达威尼斯,非常方便。威尼斯威尼斯是意大利旅游不可绕过的旅游点,尽管它已被国人攻陷了。网传因全球变暖,海水上涨,它即将消失,而且因为它旅游团必到景点,回国的航班也非常多。所以把威尼斯定为这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据称威尼斯主岛的住宿比较贵,就订了岛外梅斯特雷的酒店。梅斯特雷火车站(Venezia Mestre station)是火车去主岛的必经之站。如果要去威尼斯主岛,应该在下一站威尼斯主火车站(Venezia Santa Lucia)下车,从外地到威尼斯,这两个火车站的票价是一样的。办好入住手续,匆匆再回到火车站坐火车去主岛,1.3欧/人。其实梅斯特雷往返主岛,个人觉得坐公交更便捷,票价一样,但公交车站比较多,在梅斯特雷选择酒店的余地更大些。不到10分钟火车到达威尼斯主火车站,这个火车站除了里面长长的站台外,外形和里面的设计都象一座复古的欧式大屋。火车站外面就是威尼斯著名的大运河,强烈的威尼斯气息。6月下午3点的威尼斯太阳非常毒辣,而且人象被一个大烤锅罩着非常闷热;左前方宪法桥(Ponte della Costituzione)的旅客铺满了桥面,正对面是水上巴士总站,一长排的售票亭,每个售票窗口前都排满了人,旁边还有一大堆人在烈日下站着,大运河上停靠着几艘水上巴士,有人上船、有人在岸上站着,一片繁忙混乱景象。水上巴士总站的站牌就象天书,看不明白,该如何是好?站在火车站门口茫然不知所措。威尼斯主岛是要游览的,但实在不知道该左转、右转还是上桥。出发前有安排去彩色岛(Burano)和玻璃岛(Murano),彩色岛比玻璃岛距离远一些,决定先去彩色岛。按着购票说明找到彩色岛的名字,单程7.5欧/人,买了往返15欧。当时有看到24小时卡,20欧/人,觉得太贵没买。显然错得离谱!强烈建议买这个卡,24小时内去哪都行所有水上巴士随便坐。去外岛是一定要坐船的,在主岛走累了也可以随时上船,多逍遥啊。而我们就只能靠走路了,又累又晒。威尼斯除了水多就是人多,从火车站的水上巴士站(Ferrovia)登上3号船,船上人很多,有点象挤公交。不一会儿船就出海了,随着波浪起伏,竟有点晕船!大约开了半小时,中间也停靠了两三个站,有人上船,几乎没人下船的。又到了一站,这次有小半人下了船,听到有国人咨询船工,回复这是玻璃岛,还没到彩色岛。(威尼斯随处可见国人,问路没问题!)船又开了二三十分钟吧,靠岸时所有人都下船了,彩色岛到了。彩色岛被寓为“世界上色彩最丰富的地点”之一。一下船就看到路两旁两排彩色的小屋。下船后径直往前走就是岛上的小运河河边。运河上有很多座小桥,一排一排的彩色小房子呈垂直线建在小运河两岸,红、紫、蓝、黄、橙、褐……色彩鲜艳至极,拍照非常上色。站在桥上望去,穿着鲜艳的游客挤在不算太宽的岸上,与缤纷的彩色小屋相衬,简直就成了一个万花筒。会不会穿得素净一点,更出挑呢?!我们在小岛的边边看到了一些外型和中心的那些彩色房子很相似,外墙却破旧不塂的小房。突然明白彩色岛是刻意油出来的,不知道是岛上居民的乐观天性还是为了商业需要。对彩色岛突然有点意兴阑珊了,岛也不大,除了五彩缤纷的屋子和游客,偶尔有一两家做手工蕾丝的家庭作坊,就没什么好玩的了。到了码头就看到有往返彩色岛和玻璃岛的游船,于是立马跳上船,去玻璃岛。到达玻璃岛快六点了。日光慢慢暗下来了,玻璃岛的烦嚣渐渐退去,恢复了原有的安静。这里的布局和彩色岛非常相似,从码头径直往前走,就是岛上的小运河,玻璃岛上的房子要比彩色岛的大气得多,从房子外形看,玻璃岛估计比彩色岛富裕些。但这里的房子并没有刻意地刷上吸睛的彩色而是保留着原有风格。走在小运河边,基本没见到什么游客,只有少数一两个本地人经过;站在运河上的小桥上眺望河两岸的景色,柔软的夕阳下、河水静淌着,河边停靠着几只小船,海鸥或划过或驻足,景色不算很惊艳但却有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错觉。玻璃岛顾名思义,运河两岸的商铺都是卖玻璃制品的,可惜商店都关门了,只能在橱窗外欣赏一下色彩斑斓、做工精美的玻璃制品了。赶到码头,已过六点,好几条途经Ferrovia(火车站)的水上巴士线都停运了。吓了一身冷汗,不会走不了吧。其实两个小岛与主岛连接的水上巴士最迟可以到凌晨十二点的,只是到火车站的线路收得比较早。所以只能先随便上一艘在这停靠的巴士回主岛,然后再换乘另外一艘到Ferrovia,和坐公交换乘是一样的。要特别注意一点:水上巴士往返停靠站在同一个地方,相隔不过5-10米,上船前一定要打听清楚。因为刚到威尼斯,只认识Ferrovia站,其实回梅斯特雷的酒店,可以直接坐船到P.LE ROMA(罗马广场Piazzale Roma),那里有公交总站,坐车过去很方便。换乘的水上巴士非常拥挤,海风很大,站在敞篷的甲板上,倒是吹走了热气。虽然没有刻意计算,站在由东往西行驶的水上巴士上,却幸运地看到了威尼斯大运河中的日落。第二天一早八点左右就到了主岛,匆匆地往岛的深处走,其实并没有具体目的地,只是想看看清晨安静的威尼斯。但游人比想象的多得多。只能挑人少的、较偏僻的小巷走。主岛的运河分流比昨天的两个岛密很多,几乎转两条街就能看到河流,星罗棋布。如雷贯耳的贡多拉已经在营业了,时间还早,偶尔在狭窄水巷里有一条划过,奢华的贡多拉与两边斑驳的房屋搭配着,这就是印象中的威尼斯。左拐右拐突然闻到一股非常浓烈的鱼腥味,走到了里亚托市集(Mercato di Rialto),市场营业的档口不多,只有少数几间卖海味干货、香料、水果的开着。穿过市集走到运河边,这里有一大片贡多拉停泊着,可能是贡多拉的“总站”吧,偷偷地看了一下报价,95欧/船,而且总觉得坐在贡多拉上,更象是“你坐在船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站在桥上看你”,不做布景,不坐了。运河的左边是里亚托桥(Ponte Rialto),桥上已是人影绰绰。这桥据说是威尼斯的象征,是座半开的廊桥,走到桥上有很多纪念品商店,商品很类同,人也太多了,走过就算了。过桥后走着走着,就到了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因为它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却没有交通的喧闹,曾被评为欧洲最独一无二的中心广场,拿破伦曾称赞其为欧洲“最美的客厅”。但看着偌大广场上,密密麻麻站满了旅游团的游客,它的宁静与美丽只能靠想象了。广场正面是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Basilica San Marco),教堂看上去是巴洛克风格的,外墙非常华丽,人太多兴趣不大,没有进去。旁边有个钟楼,很想登高上去看一下水城威尼斯的全景,但排队的人龙在广场上转了几圈,根本看不到边,只好放弃了。穿过广场,左手边是威尼斯公爵宫(总督府)(Palazzo Ducale)及其后面的叹息桥(Ponte dei Sospiri)了。要参观的游客在门外排成了长长的队,与钟楼的人龙互相呼应着;与其在烈日下长时间曝晒排队,还是在外面看看算了。走到运河边左拐,不远处有一个非官方打卡点,站在走廊边上,隔着窄窄的水巷,能看到叹息桥的全貌。桥很短,密封的,上面有两个小窗。估计买票参观的人只能在里面想象了。夏天的威尼斯实在不适宜游玩,太晒太热,游客也特别多。后悔没有买水上巴士的24小时卡,不能随便上船休息休息,更不能坐船再去玻璃岛,看看它白天繁华的景象,悔啊!走了四个多小时,实在不想走了,随便跑进一家汉堡大王,天堂啊!有冷气。自助点餐,非常方便。走了几个小时,好像没看到免费的公共洗手间。到了餐厅,当然不能错过。结果友人排了一会儿队后就铩羽而归,“要输入密码才能用的。”问工作人员要密码,人家说在收据上。刚才买餐后长长的收据随便搓成团放一边了。只得连忙在凌乱的餐盒包装里翻找,谢天谢地找到了,在收据中间不显眼的位置真的打印着:Password WC *****,这是要搞情报工作吗?!下午就回国了,在梅斯特雷车站火车站旁,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场,里面就有机场巴士,16欧/人,半小时就到了,非常方便。十一天的意大利之旅完满结束了。除了南端的西西里岛和西北的米兰,意大利主要的旅游景区我们都涉足了。这趟旅程算得上是走南闯北、上山下海、访古问今。其实意大利旅游的感受并不完全是好的。六月的意大利实在太晒太热了,每天都在太阳底下煎烤着;象罗马、佛罗伦萨等著名的旅游城市,游客实在太多了;随便哪个景点排队一两小时都是很寻常的事。大城市里的服务人员态度也不友善,提出问题通常只有点头摇头的回答,不愿多解释。据说是他们不屑讲英文。超市的收银员见你拿出一堆硬币,脸色会非常不好(在日本,收银员会很耐心教你怎么认硬币,每枚硬币都会微笑着弯腰接受。);佛罗伦萨的民宿老板自始至终没露过面,在我们一再催促下,叫来一个勤工俭学搞卫生的大学生把房间钥匙给我们就算了。离开当天发现遗留了物品在民宿,写了几封邮件请求帮助有如石沉大海。公共交通对外地游客也很不友善,罗马地铁无缘无故关门停运、周六等了两三小时也没等到一辆公交车(站台上站满了人)、白露里治奥城的班次随时说改就改、多洛米蒂国家公园的339只有站牌,没有时间表……意大利旅游又是充实的。丰富的文化、自然资源让人收获颇丰,温暖的人文关怀叫人感动不已。意大利的古迹有很好的流传,千年建筑、百年小城、文艺复兴的雕塑、油画、壁画装饰随处可见、可触、可品、可用。从首都到北方小城,保存完好的青石板小方块铺成的马路上、络绎不绝的小轿车在上面颠簸着奔驰着。马路上最常见到的是类似MINI COOPER小型车,因为它们要在那些“笨拙”、挨得很近的古老大厦间穿梭。感觉意大利人很好地利用了高科技去迁就着这些古代文明,而不是尝试去改变它们来适应时代的变革。自然景观令人赞叹。没有掺杂过多的人为因素,山路极少修葺、树木花草都是自然生长、环境非常干净,游走其中时常会有人迹未至的错觉。即便是蒙特罗索的收费沙滩,上面的东西都是可移动的,不是永久固定的。尤其是多洛米蒂风景区,仿佛还原了自然界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仿佛一切都是纯粹的,最重要的是完全不收费、不收费、不收费,能不让人好感倍增吗?!意大利的游客更是一景。在罗马和佛罗伦萨,有机会一次性见识到了最多肤色、最多人种、最多语言的游客。在五渔村、多洛米蒂,遇到那么多共同努力、互相鼓励、彼此默契的各国徒步爱好者,辛苦着并兴奋着。在布列瑟侬一个小城市,指路的白领、教堂的老人家、坐车的老太太、韩国的小姐姐、弹琴的小男孩,那么纯朴的相遇,每每想起,还是满心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