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7
1908
14
20
作者:观察者贝贝
日期:2018 2 10-2018 2 24汇率:1胖子大约等于RMB8.50左右(我当时换的汇率还是很划算的)刷卡部分汇率在1胖子等于RMB8.90左右。计划英国行程从2017年5月份刷到国泰的特价机票开始,零零碎碎的一点点的拼凑行程。整体可以作为一场艺术文化之旅。两场音乐会(巴比肯艺术中心+St Luke),两场音乐剧(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穿插各种博物馆和教堂的参观。另外国泰航空相对其他航空来说吃的不错,座位也宽敞。还可以提前官网check-in选座位。当时机票票价两人合计为RMB10800.(每人大概5000多) 从香港转机整体行程来说不算太紧张,但是也每天计步下来平均10公里左右。期间还病了一次。(这种长途旅行我的身体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开始抵抗力不足要生病一次)所以总会留3-4天的小镇生活做调整。这段时间基本是没什么具体安排的英国火车:很方便,网上订票,有点要注意,必须携带你买票的那个信用卡才能激活,而且必须是芯片卡。磁条卡不行。不过你可以到人工柜台取票,要排队。他们提倡使用自动取票机的。具体不再多说了,其他人攻略已经很详细了。早买火车票便宜的很,一定要早买。英国铁路官网是不卖票的,最后购票链接会链接到其他代理的网站去,大家可以多比较一下价格。牡蛎卡-大点的地铁站有卖。机器上可以随便充值。伦敦地铁貌似没有转乘优惠,不管怎么转,都是要扣你的钱。哪怕进来又出去也要扣你的钱。所以要注意点。我们一直拿上海的思维来考虑。后来收敛了点。但是不管怎么收敛地铁还是出行的重要工具,所以也不要想太多了。总之没钱就充。我们在伦敦10天左右每人大概花了60-70胖子的交通费。还不包括机场快线。伦敦交通费是比较贵的。但是城区中不大,基本景点都在1区。总之坐一站地铁就要2.4胖子。英国饮食:简单/不咸/不油腻/素食挺多。一句话总结就是冷餐卷。饭店大多数是意大利人开的。伦敦的中餐馆那是相当的难吃。建议吃不了西餐也不要去中餐馆。找韩国店或者日本店都好得多。伦敦的中餐馆感觉都是统一进货,大米都是我们几百年前就不吃的那种陈旧的大米。好难吃啊。我对冷餐卷三明治或者卷饼也是吃的来的,只是感冒了一段,想吃热菜,吃了两顿中餐失望的要命。最近英国大街小巷的Pret连锁店,上海静安寺也开了一家,生意还不错的样子。来之前无数人和我吐槽英国的食物。但是我个人感觉还是挺健康的。只是冷餐不是那么的习惯。基本饭店的价格都已经含了服务费所以不用另外给小费。所有的店都有2个价格,take away或者eat in。店员都会确认,如果是eat in就价格高一些。有些店只高一毛,有些店就高的比较多了。这是我吃的最好吃的一顿意大利餐了。第二顿被咸到了。就告别意大利餐了。传统食品炸鱼薯条。味道还可以。接受无能。太上火了。不过他们的COD还是挺新鲜的。典型的三明治早餐那些London Pass什么的我们没有买,因为实在不想把行程规划的太死。而且伦敦塔之类的我们也不是很感兴趣。网络卡,这次吐槽一下,不太好用。Iphone 8P不能激活。只能用6S开热点,不太方便。卖家也搞不清楚怎么回事。不过我也有中国电信30一天无限量的漫游所以也不是很紧张。网络必须要有因为要看导航。住宿:全程Airbnb。我对Airbnb的退订政策其实不太喜欢。但是伦敦酒店选了半天也找不到让我非常满意的。我最中意的是带小厨房可以自己煮点咖啡茶,或者买一些东西回来加工加工的。房间不要太小不然不舒服。欧洲这点很重要。选择Airbnb房东的原则就是,1 反应快 2 态度好 3. 必须是超赞房东 4, 不能太便宜 5 地点反复斟酌。满足以上5点基本不会出太大问题。另外这次东区没有去,几乎都在西区晃。2/12-2/17 COSY bedroom in Queen’s park2/17-2/21 Bath Central Garden Apartment+Parking2/21-2/24 St Pancras Clock Tower Guest House第一家房东是老夫妻。人不错。是含早餐的BB。这点在英国还是比较重要的。早餐是传统面包咖啡果酱酸奶等。老太太会确认第二天吃早餐的时间。其实一般景点都是10点开门,我们都是9点吃完早餐出发。吃早餐的时候可以和老太太汇报前一天的行程以及当天准备去的地方。老太太还是比较文艺的,提出的建议我们都还是采纳的。她本人因为身体不太好,最近不太出门了。但是看到客人来来去去又燃起了她出游之心。所以下个月她和朋友去意大利,再下个月去澳大利亚。她和老公貌似也没有小孩, 我们也没有多问。最后春节的时候她很高兴的告诉我们她的属相是小豹子。我和大熊迷惑的对看了一眼,她还又解释了一下,对,就是那种带斑点的大猫。。。¥#¥%#¥第二家巴斯也是一对传统的夫妻。老婆接待的我们,很清楚的讲解了房间的使用。 最后老公送我们去火车站的。房间不小。位置也不错。价格适中。可以选择。临走我们也打扫的干干净净。临走那天他们送我们,老婆穿了一个蓝色羊毛衫一看就是透风的。大熊说你问问她冷不冷。我说不好吧,人家选这个衣服肯定不冷的你去问人家冷不冷多傻啊。结果她自己走过来,和我们说: 你们感觉到了吗?今天天气好冷啊,我要加件外套。。。 我: #@#¥@#¥#第三家是位置相当相当的好。又是有钟楼卖点。所以老头生意也超级好。几乎都没断过客人。我们走的那天正好前面客人退房。老头自己拎着大吸尘器呼呼在里面吸。然后对我和大熊说,呃,马上就好,其实也不脏不脏的。简单介绍了一下房间的使用。房间还是挺大的,因为是钟楼,层高很高,空气流通好。因为交通实在太方便。第二天我们直接Timesline小火车做到Gatwick机场了。另外伦敦三大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都是免费入场。门口有募捐箱,我进去会捐5胖子。表示对他们常年维护并眼睁睁的看着超大客流量放走的入场费表示尊重。2/10 下了飞机,做Gatwick Express到Victoria火车站。转了2次地铁,顺利到达第一家airbnb。房东住在2区, 但那条Bakerloo Line非常方便,几乎很快就可以到达市中心的各个景点。放下行李聊了两句,喝了点咖啡,就肿肿的出发去第一站自然博物馆了。出发前看的一本书万物简史,作者很多资料都是从伦敦自然博物馆来的。我对Mary Anning这个女性很感兴趣。作为一个女性,一生都在研究化石发掘化石,并还是在1799-1847那个年代,很令我敬佩。并且她也没有很多财富,最后甚至可以说是很穷困。但是恐龙化石整个体系,她是不可缺少开拓者。很难想象那个年代一个女性成天到野外挖骨头吧。伦敦自然博物馆外观,很大很大。一天逛不完。内容太多了出发前看的一本书里描写的Mary AnningBut even though with the advantage of her skills, significant finds were rare and she passed most of her life in considerable proverty.其实,如果从来没人建立过这种系统,也从没有人见过活着的这种生物。人类真的很难从自己的现有固定思维中突破,哪怕这个现实就摆在眼前也会采取无视的态度。试想我们在普通生活中,不也就是很多事情都是这么盲目的对待吗?自我忽视不熟悉的东西,就是我们天性。自然博物馆内容非常非常多,从化石到矿物到植物标本,走了一天都没有走完。而且它还是和科学博物馆连在一起的,十分巨大的一个建筑。最后实在太累了,就回去休息了。第一晚一夜无梦,身体估计累趴了。2/11- 国家美术馆。西方的美学,很多logo的概念, 来自宗教艺术。出发前读了房龙的圣经的故事,以及圣经。大致对一些故事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宗教艺术是神圣的,因为画家创作这些画以及艺术作品,都是抱着一种崇敬的心态来创作,没有世俗的杂念,所以特别的逼真。其中的圣母他们喜欢用的蓝色在当时是非常贵的颜料。后来的油画,也是很好看,看到一幅不知名的艺术家的作品,将当时的名画作为画中画来制作了一幅作品,不知道耗时多久。非常精致。特别着重于细节的描绘。这些画作和艺术形式, 在当今是不会流行的,因为速度太慢,工序太繁琐。讲究时效的今天,我们再难有那种崇敬的心态耗其一生去创作一幅或者几幅作品。这个世界不会再有米克朗基罗了。也不会再有西斯廷chapel的最后的审判这种作品了。也不会再有很多很多甚至不知名的画家和雕塑家那些令人震惊的直达心底的艺术创作了。失去了对神性的真诚崇拜加上商业化的实效性,真正的大师就是绝版的作品了。无名氏的画中画无名氏介绍九日女王被砍头那幅画很震撼。Lady JANE Grey. 细腻的画风好似照片还原了当时的凄惨的场景。联想到事件本身,令人唏嘘。16岁的少女被推上王位又被斩首。她内心的挣扎究竟是怎样的,也无从知晓了。画上很多昆虫细节这里用了一天, 也没看完,意犹未尽。把自己想要看的年代认真走了一遍。 最后几个印象派的馆就草草了事了。晚上还要听一场伦敦交响乐。这是8月份就买好的票。很幸运的是,其中来了一个小提琴手,技术非常好。技震全场。本来也是含有他的一部分solo。相对之下乐团的其他小提琴手,可能有点郁闷了。听完音乐会已经9点30了。回到bb,简单梳洗了一下,又是深睡一夜无梦。随便提一下去巴比肯艺术中心的路途中经过圣保罗大教堂,正好遇到管风琴独奏表演。是一位法国的演奏家。进去听了半个小时,也就结束了。我很喜欢管风琴的声音,在大大的教堂里面回响。从我看到的每个教堂,管风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些教堂设计的巨大,有些教堂设计的很漂亮。整体感觉庄严肃穆的一种巨大型乐器。因为使用面比较狭窄,只能是在教堂里面使用,所以单独学习这种乐器的应该不是很多人。圣保罗教堂管风琴2/12—一路走一路看风景。威斯敏斯特教堂。内部不让拍照。整体世俗感较强。拼凑感也极强。内部虽然也有一些国王以及贵族的坟墓,但是大概也是参杂了政府的利益。从亨利八世修改英国宗教开始,很多地方就已经不同了。一般来说教堂不太会放战士的荣誉遗骸等,这个教堂有政教合一的意味了。下午随便转转,晚上去重头戏之一的歌剧—歌剧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这几个名剧都是一直在一家戏院演。歌剧魅影是在女王陛下剧院。30多年的场场爆满以及经久不衰,足以证明该剧的实力。演员班底也强。乐队现场演奏的效果也好。APP Music里有全套歌曲下载。买票的话,官网会自动连接到一些代理,看看哪家舒服就买哪家好了。座位就是越贵越好。自从1986年10月9日首次登台伦敦女王陛下剧院,《歌剧魅影》至今仍在上演,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大获成功:1988年第一批主演(萨拉布莱曼等)将这部歌剧带到美国百老汇后,也成为百老汇至今上演最长的一部剧目,打破了音乐剧《猫》的记录;!看歌剧小TIP—一定要戴口罩!为了制造烟雾效果,现场都是现场喷烟,可怜的乐队们闷在舞台下面不知道给熏成什么样了。乐队指挥是个光头,在烟雾里面若隐若现,有些喜剧效果。。。。个人最喜欢1987年版的Rebacca caine的Cristina2/13—参观国会大厦。要预约。我直接在官网预约的。http://www.parliament.uk建议一定要预定带导游的tour. 一个人21.25胖子。会有一个导游带一个小团,预定几点就是要几点到,不要迟到。我们这个导游很好,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发音很清楚,本来以为可能会因为英音造成一些问题, 结果基本全部可以理解。一度怀疑这个导游是播音员出身,发音非常清楚到位。讲解的也很仔细,两个小时绝不拖泥带水,都在一直解释每个房间的来历以及摆设以及国会大厦的种种有趣的事情。包括下议院开会的时候上面拦了玻璃板,是为了防止上面的人扔东西。。国会大厦也是Victoria女王主理重建的。所以到处都有她的画像。出来知道了英国人为什么对大红大绿不感冒了,不然就是国会红国会绿了。商店里面一个小熊穿着绿色的马甲 VOTE FOR MILK,超级可爱。内部不许拍照。只能看看小绿熊了路上路过TEMPLE CHURCH。圣殿骑士团,律师团的前身。美国独立革命的当时独立宣言草拟的几个人里面,大部分就是这个圈子里面的人。建议大家可以去参观一下这个教堂。英国的律法应该说和他们有很大的关系。里面有详细介绍。圣殿教堂在1185年举行了献祭仪式,是12世纪圣殿骑士团在英格兰的总部,教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原来的圆顶部分,另一部分是完工于1240年的长方形高坛。圆顶殿是仿造耶路撒冷圣墓纪念堂而建的。著名景观就是地上九座真人大小的骑士石雕像。十四世纪,英王亨利八世将教堂的一部分出借给了律师会馆。并延续至今。二战期间教堂在德军的轰炸中遭到严重损毁。重建工作几乎从大理石的顶梁圆柱开始修起伦敦有四所“律师学院”——林肯律师学院(建于1422年),中殿律师学院(1501年),内殿律师学院(1505年),格雷律师学院(1569年)。它们具有颁准英国律师资格的独特权利,并被尊为“高尚团体”。詹姆斯一世将教堂的自主产权赐予律师们时,南面一半转给内神殿的那些律师,北面则给了中神殿的律师们。条件是要他们永久维护产业并保持宗教服务。直到今天,内神殿和中神殿的律师们还依照传统,各自占用半壁教堂WWW.TEMPLECHURCH.COM Temple Church管风琴也很漂亮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家是有朋友圈的。。。。不是闷在小屋子里面闷出来的。。。晚上早点结束行程好好休息了2/14- 大英博物馆一刷。这个博物馆不用我多说,那是必须必须来的。我们这次呆了2天。埃及文明其实很长,2600年的历史,比现在的公元纪年都长。当时埃及盛世的时候,任何一个埃及人,都不会想到他们的木乃伊被摆在博物馆里面被各色人参观吧。我们永远跳不出我们的时代背景,我们的思维。我们被教育浇筑出来的模型。我也是头一次看到这么多的埃及展品。以及7吨的头像。现场看,都是很震撼的。其他藏品也是多种多样,非常丰富。唯一不足的是厕所太少。还有一个坏掉了。导致上厕所要排长队。权力的游戏胸针设计的来源出处。包括饥饿游戏里面的嘲笑鸟的胸针的设计也是来源于历史。晚上吃了社区里面一家意大利餐,太咸。花了60胖子把自己的喉咙弄发炎了。其实也不能怪意大利餐,是我的身体抵抗力有些下降了。2/15- 身体有些累了。脑子有些放空。而且喉咙发炎。吃早餐的时候房东老太太照例会问我们行程和昨天行程的感受。今天的行程我实在不知道去哪里,因为身体不好,需要一个有热水有厕所又温暖而且又可以随时休息的地方。老太太很善解人意的看出了我的想法,介绍了Wallace Collection展馆给我们看。这个展馆可以说是满足了我所有的要求。真的就呆了一天。华莱士收藏馆 (The Wallace Collection)是伦敦最美的小型美术馆,收集了十七和十八世纪的艺术作品,在华莱士收藏馆你可以了解到十八世纪英国贵族的生活。馆中藏品以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绘画作品最为有名,其中又以十七和十八世纪的法国、荷兰和弗兰德斯的经典名作为亮点。布歇为法王路易十五的情人蓬皮杜夫人所作的肖像画,弗拉戈纳尔的经典之作《秋千》、鲁本斯的《十字架上的基督》、哈尔斯的《笑脸骑士》等都藏于此华莱士收藏馆里面的艺术品是第四代赫福特侯爵和他的私生子理查·华莱士爵士的收藏。赫特福德侯爵是一位眼光独到的收藏家,阔绰的身家使他几乎能赢得每次拍卖。赫特福德侯爵最终把他的收藏赠送给了理查德·华莱士,他多年的秘书,拍卖代理人和私生子,后者称直到父亲死后才知道自己的身世。理查德·华莱士发家后,也开始增加新的收藏,现在展出的很多欧式盔甲,文艺复兴和中世纪藏品都是他所收集的。华莱士爵士于1890年去世后,他的遗孀将这座收藏馆捐赠给了国家。一直琢磨这种头盔是打仗用的吗?怎么看东西?这个展馆很赞,知道的人没有太多,而且也是免费。我们照例捐了5胖子。其他画比国家美术馆也不相上下。重点是,我第一次看到了1500年前的全套马盔和人盔还原。而且没怎么修复,保护的极好。我也知道了大概一套是30公斤左右。对于一个骑士来说,可能不会很重。但是当年能够打造这么轻薄的战甲,也是相当不俗的工艺了。这种高头大马穿着盔甲配上一个骑士,真出现在我面前估计我直接投降了。解说也是说这种军队战场上面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这家Collection的重头戏就是盔甲,大大小小各式各样好多套。还有武器等。几个房间都是如此。第二套马盔+人盔他们还有自己出版的盔甲书 应该很有价值第二天感谢房东老太太介绍这么好的地方,结果老太太对盔甲不太熟悉。她喜欢画这种文艺的东西, 估计盔甲在后面她都没怎么去看。估计我们走以后她可能要抽时间再去一次了。听我们介绍她也很感兴趣。2/16—依然身体不太好中,喉咙发炎的关系。今天早上先去房东老太太介绍的第二家博物馆: Sir John Soanes 这个收藏家的藏品也是蛮多的,但是因为地方太小了,密密麻麻的摆了整个建筑。真是宝贝多愁死人哪里摆的感觉。但是摆放的倒是井井有条。还是地方太小了。里面不让拍照。 但是建议有时间一定也要去看看。SIR John Soane's Museum 有官网。 里面商店有些礼品不错, 买了一个杯子和茶垫。有一些收藏的埃及的物品。也有很多雕塑和画像。因为后面还要听音乐会,所以草草看了一遍重点就赶往LSO的St Luke教育中心了。The LSO's music education centre and venue. We put on lunchtime concerts, early years workshops, choirs, and a great series of eclectic evening shows. Also available to hire for dinners, receptions.这个建筑也是曾经是1700年代的教堂https://lso.co.uk https://www.lso.co.uk/lso-st-lukes/about-lso-st-lukes/history-of-lso-st-lukes.html The story starts in 1711, when the pious Queen Anne gave assent to her Tory government for the passing of the Fifty New Churches Act, intended to provide new churches in the burgeoning suburbs in and around the cities of London and Westminster.主要是德彪西的曲目。一个法国钢琴家和一个大提琴手搭配演出。这把大提琴是1799年的一把名琴。但我个人觉得大提琴的声音太低沉,很难演奏的好。也很难作为solo独奏。总之就是和其他乐器搭配比较困难。St Luke也是一个17世纪的教堂,内部整修过之后作为音乐教育中心了。这个是BBC 3台主打的节目。BBC 3台是古典音乐台。可惜我们这边收不到。看完演出还是一路晃到大英图书馆。一进馆就是宝贝。各种古书的展览。还有很多人在里面学习。古书的感觉很厚重,以前宗教类的书是不给百姓看的。现在摆在橱窗里面, 也是看上去很肃穆。里面也有一张中国800年左右的黄历纸。不晓得有没有修复过。这么久了。还有很多作曲家的曲目原稿。大英图书馆的建筑也是很有名的。设计建造了37年。是该设计师的职业巅峰。有一个房间专门介绍大宪章。这个是英国法律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里面有两张签署的原稿以及一张废除的原稿。还有学者的视频讲座。之前读过一个课程是关于英国律法的,开头就是介绍大宪章。2/17- 一个星期就这么块的过去了。 身体没有好转。喉咙还没发出来。收拾行囊坐火车去巴斯BATH,准备安静的小镇生活。定了火车票, 按时上了车。我们是预定好的D车厢的座位。这是新的火车。结果听到广播说ABCDE车厢都要拉下来整修, 我们就又下车走到到了后面的车厢。不知道什么鬼, 新车怎么还会出问题。火车是日立公司的。到了巴斯火车站按照房东指示叫了一个TAXI直接开过去7胖子。房东的房子不错,下面一层都是给我们用。有我们独立的入口。地点正好在巴斯城区边,走路过去到那里都还是挺方便的。只是我们带着行李不然都是可以走过来的。巴斯本来就很小。巴斯本来是罗马人开发的浴场,后来就变成了旅游景点。里面有个巴斯修道院很有名。其余的展览相对伦敦来说有些水。不过本来我们就是休息的。基本就是逛逛然后回去休息休息。本来想预定巨石阵的一日游。想到还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也还在一直咳嗽。就算了。最后的结果就是4天在巴斯好好整修。效果还是不错的。上面这家汉堡蛮好次的,3胖子一个。很实在。但是小女孩烤的烟雾缭绕对她身体不好呀。也没有抽油烟机。生活都不易。2/18 - St John The Evangelist Church / Bath Abbeyhttp://www.bathabbey.org - 官网上可以找到他们的很多信息值得一看始建于公元7世纪,经历重建、火灾、修复,最后于16世纪建成现在的哥特式建筑,可以容下1200人,十分宏伟。里面的管风琴很大只。St John教堂完全是路过,18号周日正好在做弥撒。很多当地人去做弥撒。这个小镇是的虔诚的教徒多一些。有一家人的男主人来晚了。带着狗狗在后面。狗狗很听话的躺到等弥撒结束。这个教堂的管风琴也印象很深,上面还雕花。雕花的管风琴bath Abbey内部和Bath Abbey的大型管风琴天使细节z上面是一套设计很漂亮的宗教图案。买了一套作为纪念。2/19 小镇一路走走看看。中心有个市场。买了一个雕花的皮具本子。其他用品也不是很感兴趣。2/20- 时尚博物馆位于市中心的服饰博物馆展示了从16世纪直到现代的各式服装与首饰,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展示了裙子从古至今的变化与发展及花纹的象征等,包括一些穿着起来既不方便的服装。还是那些勒腰的小衣服 做的很精致。票价9胖子。最后有一些衣服可以自己套上去拍照。Sally Lunn house吃圆面包。这家店是一家很老的店。建筑是1498年的,店是1628年开的。就没有变过。店面很小。是一个逃难的法国年轻人来开的。面包又大又松软。味道还是不错的。一个原味面包加茶大概是7胖子多点。我们买了2个套餐。2/21- 已然结束巴斯行程。重返伦敦。时间过的真快。身体好点了。再次回伦敦,这次定的Airbnb地点相当的好。那就是在St Pancras和King Cross车站的钟楼上面。房东知道这个房子地理位置那是相当相当的方便。房间也是够大,层高够高。也有自己的小厨房。整体性价比还不错。最后有直达的小火车到GatWick机场。住的地方就在这个钟楼里面正对火车站屋子内部,其实可以再调整的好一些。旁边有个小厨房。2/22-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1985年由伦敦西区出品的英语版音乐剧《悲惨世界》至今已被翻译成22种语言(不包括中文) ,它曾被BBC选为“Number One Essential Musicals”(观众心中最不可或缺的音乐剧) 。连续上演30年,成为伦敦西区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悲惨世界》曾席卷各类音乐剧奖项,将多个托尼奖,劳伦斯·奥利弗奖以及葛莱美大奖收入囊中。在2008年之后到现在,悲惨世界只在一个地方驻场演出,就是伦敦西区的皇后剧院(Queen’s Theatre),剧院一年四季只演这一部戏,从1985年英语版《悲惨世界》制作成功,在伦敦Barbican Centre首演以来,一周8场,安家伦敦,常演不衰。到2010年在伦敦累计连演场次已经超过了1万场。2010年3月,悲惨世界以伦敦的三个制作版本庆祝了25周年:皇后剧院的原版;在1985年的首演场地巴比肯中心(the Barbican Centre)的25周年巡回版;在O2体育场的25周年纪念演唱会。除了平时周一到周六每天晚上7:30的夜间场,还有周二,周三和周六下午2:30的日间场。不过偶尔也会有所变动,一切请大家以官网为准。整个剧目会持续2小时50分钟,大家要计划好出行时间哦。2/23 –白金汉宫 / 女王画廊白金汉宫其实我不太感兴趣,23号是有换岗的活动的。11:45结束。我是结束了之后再去的。景点人山人海。我不高兴去看这些。那么冷的天。随便看看外景。夏天可能会有开放内部的,参观一下还是比较合适的。女王画廊是荷里路德宫的一部分,在原私人小教堂的废墟上建造起来,2002年对外开放。这里收藏了精美的皇家珍品查理二世女王画廊正在展出的是查理二世的相关画像以及书籍等,看到查理二世以及查理一世,我马上想到我们的初中课本上的画像。啊, 那是多久远之前的事情了。还有1600年左右印刷业就已经很发达了,当年的报纸样本也有展示。展品一直在变,常驻伦敦可以买年票的。14天就这么飞快过去了。我都没有感觉我做了些什么,但是大脑已经被信息填满了。因为之前学习过的太多太多记忆都呈现在眼前。英国实在是一个值得来的地方。但是我感觉好东西都在伦敦了。单单大英博物馆就去了2天。美术馆,自然科学馆,一天也是绝对不够的。我还会再去的。可爱蓝雀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