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和随后的几次策划欧洲游时,就一直没有将英国放在计划之内。一个原因就是它的签证得单独签,非常的不方便。再有一个就是英镑的汇率太高,使得旅游的成本高不可攀。还有就是这个有点儿日落西山的大英帝国总让我感到有些暮气沉沉,不像其他的欧洲国家那么有朝气。但在扫荡了几次欧洲国家后,渐渐的感觉再不到英国一游真有点儿说不过去了,毕竟那是曾经辉煌过的大英帝国呀。再加上它那曾经灿烂的历史和文化,还有那些在文学上怎么也绕不过去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狄更斯、雪莱、拜伦、勃朗特三姐妹等。去年的时候,在电视的旅游频道看了一部关于英国旅游的短片,介绍了约克、巴斯、湖区的蒸汽小火车、勃朗特姐妹的故居...,忽然发现英国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它不是只有那没去过也好像去过的、再熟悉不过的伦敦、牛津、剑桥,它还有约克、巴斯这些中世纪的小城,还有勃朗特姐妹家乡那风光旖旎的小山村。就是勃朗特姐妹家乡那无可比拟的乡野风光深深的吸引了我,使我下定决心去领略一下英国的乡村风光,去感受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神秘的中世纪小镇。去英国旅游另一个吸引我的是苏格兰的爱丁堡城堡。记得91年到深圳去出差,闲余时间游览了刚刚建成的微缩景观主题公园-世界之窗,当时国内还真没有如此精雕细琢的微缩景观,每个景观的任何细节都制作的惟妙惟肖。对其中的几个欧洲景观尤其的记忆深刻,意大利的圣彼得广场、米兰大教堂、最不可思议的就是那个逼真的、建在悬崖上的、陡峭的爱丁堡城堡。那时感觉这些“远在天涯”奇妙的建筑真是个奇迹,想亲临现场去感受一下的想法强烈的冲击着我,但那时别说去欧洲,出一趟国几乎都是不可能的。所以,由于对于出国的绝望,这种想法就一直被深深的埋在心里,直到出国旅游的条件渐渐成熟后,那泯灭的愿望才得以再次喷发,才有这几年连续不断的欧洲游,才得以将从前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机票:和每次一样,确定英国游后,就开始在阿航搜寻机票了。之所以每次都订阿航,是因为乘坐阿航空客380-800非常的舒服,飞机的起降真是没有什么感觉。座椅间的空间很宽裕,腿可以充分的舒展开。阿航的服务、餐食也非常的棒,飞机座椅上的大屏幕液晶显示屏可选的电影也是相当的充足,在机上选几部喜欢的电影看,没有什么感觉就到目的地了。人们都爱飞直航,我到不太喜欢直航,因为在飞机上呆12个小时有点儿太磨人了。我倒是喜欢转机,这样可以歇歇脚,还可以逛逛迪拜机场的免税店。一月初就在携程网上将机票买了,北京-伦敦往返5300元。由于买的有些晚了,比去年北京-巴塞罗那往返的机票贵了一千多元钱,三个人就贵了将近4千元呀。去年我是11月买转年6月的北京-巴塞罗那往返机票才4200元。看来想买低价票还得早做打算。酒店:机票订完以后,就开始预订酒店。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英国的酒店太贵了。甚至比法国、瑞士的酒店还贵。从前我们在欧洲其他国家15-16天的住宿费用一般都是在12000左右,这次英国15天的住宿费用要在18000以上了,这还不是太好的酒店。看到这样贵的住宿费用,再考虑到环绕英国火车票10000元的预算,真动过换个国家旅游的念头。但当我详细查询、并仔细研究了英国火车票后,就马上确定了去英国旅游的新年(这是后话)。酒店的选择还是每次出游的标准,不订民宿和公寓,只订火车站附近带星的酒店。伦敦:威斯敏斯特舒适住宿加早餐旅馆 6晚 三星(标三星,实际不够三星)Comfort Inn Westminster每晚1347元人民币(带早餐),早餐还可以。之所以选择这家酒店,是因为我们在伦敦降落的机场是盖德维克Gatwick机场。这个机场到市区的交通方式只有大巴和火车的机场快线,都是从机场到维多利亚火车站。所以就选择了维多利亚火车站附近的这家酒店。但后来觉得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伦敦有十几个火车站,去不同的地方要去不同的火车站上车。我们去的英国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在此火车站上车,所以也就没有享受到乘火车去其他城市的便捷,提着行李要赶往不同的火车站。另外,虽然这家酒店也在市中心,但赶往各个景点和商业街步行还是比较远的,必须要乘地铁或者公交。尽管乘公交和地铁非常的方便,但是交通成本很高。我们三个人在伦敦乘坐了三天半的地铁,共花费了大约人民币1200多元。这在从前的欧洲游是从来没有过的。应该将酒店订在伦敦景点的中心,这样就不至于每天都乘地铁。爱丁堡:茱莉斯爱丁堡旅馆Jurys Inn Edinburgh 两晚 三星每晚1386元人民币(不含早),早餐12英镑。这是一家非常好的酒店。地点好、服务好、设施好。真正意义上的三星酒店。距离火车站非常的近,只有几米。距离所有的景点也非常的近,附近吃饭购物也非常的方便。约克:约克安全住宿酒店Safestay York 一晚 四星每晚1227元人民币。不包括早餐,早餐4英镑。地点很好,也是火车站附近。酒店非常的新潮,但根本达不到4星酒店。利兹:利兹发现酒店Discovery Inn - Leeds 两晚 三星每晚1062元人民币。不包括早餐,早餐6英镑。为了去勃朗特姐妹的小山村,在利兹只是作为中转。所以选择这家出了火车站走几步就到的酒店。乘火车非常的方便。标准的三星酒店。巴斯:希尔顿巴斯城市酒店Hilton Bath City 两晚 四星每晚1364人民币,不含早餐,早餐13英镑。非常好的酒店,超级四星,各方面的标准都达到、甚至超过四星级。早餐非常的丰盛。牛津:YHA牛津酒店YHA Oxford 一晚 类似于青年旅舍。每晚974元人民币。不含早餐,早餐6英镑。就在火车站的后身。我们订的是三人间,但进房间一看,能睡8个人,还有一件不能再小的卫生间,可洗澡。典型的青年旅舍模式。签证:买完机票,订完酒店就像往常一样开始准备签证了。还以为和每次申根签证一样,准备相同的资料就行了,但是一查看英国签证网站就傻眼了,和申根的出入太大了。不但需要在网上填写复杂的申请表,而且所提供的任何资料都要翻译成英文。从前申根签的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打电话到签证中心,他们都会耐心给以解答。而英国签证中心根本就没有电话。建于这些不利条件,很不情愿的要找中介了。和中介沟通后发现中介也只是提供资料的翻译,其他一些签证常识性的知识和我也差不多,另外,找中介办理签证就比自己办理慢多了,每一项工作都得算上他们的工作日。他们将材料翻译成英文后寄给你,自己再去签证。这和自己签证有什么区别。与他们交流了几个回合后,还是决定自己办签证。首先将签证中心所需的资料全部翻译成英文。这些资料在穷游网上大部分都能找到样本,只需对它们更改为自己的信息并稍加改动就成了自己的译本。这样,工作量就少多了。最头疼的是银行的流水。参考了一下网上的帖子,有的说不用翻译,有的说只将工资标注出来就行了,也有的全部翻译出来了。我为了稳妥起见卖了卖力气,星期天加了一天的班,将两个人的流水用EXCEL表格,全部翻译成了英文。只有这样心里才感觉踏实。然后又用了半天时间在网上将三个人的表格填好,发送过去,并预约了时间。这些工作结束后感觉真没有必要找中介,稍微懂得点儿英语的都能完成。准备签证资料时,曾经对于我们两人的银行流水的金额纠结过。因为之前看了许多网上关于资金流水在办理英国签证重要性的帖子,一些签证大咖们总是强调英国签证对于资金流水的要求非常严格。他们说即使你有过申根签、美签那也和大英帝国没有任何关心,在银行流水中如果有大额资金的存入,并不说明其来源,将很难签出。看到这些我真是有些害怕,因为工资流水不包括奖金,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肯定达不到签证所要求的资金总额。就在临近的一到两个月存入了几笔大额资金。曾经也想对这一些大额转入的资金做一些解释,又怕解释不当反倒引起使馆的怀疑。还曾经动过花一些费用,找这些大咖们帮助解决的念头,但最终我还是认为,我每月有固定的流水,卡上的金额也够我们三个人17天在英国旅行的,我们又有多次的申根签,他没有不给我签证的道理。所以对这些大额的存入没有做任何的解释,直接递到签证中心。我们签证预约的是早上9:30,但我们8点多钟就到了。看到签证中心没有什么人,就去柜台拿号,直接去窗口递交材料。使我惊讶的是,收材料人员看也不看我们的材料,直接将材料就放入了他们的大信封中。从前我们办理申根签证的时候,人家可是认真仔细的逐页进行审核呀,而且还发现了很多致命的错误让我修改后才收材料,这英国签证中也太不负责了。如果有什么错误,那不直接拒签吗?幸亏我在准备材料时非常的仔细,而且材料准备的非常的全。但就是这样,交完材料后心理还是有些不安。交往材料后就去录指纹、照相,不到半个小时就完事了。回去等签证结果,英国真是太慢了。从前法国2天、希腊5天、西班牙4天,这英国足足的等了16天。火车票:英国的火车票比较复杂,如果不安心的仔细研究几天,真是不理解英国铁路的票价。因为英国的铁路公司很多,每个铁路公司的网站都可以买票,各个铁路公司所售的票价差别也很大。不同时间段、工作日和公休日的票价出入也是非常的大。另外提前买还可以买到超乎你想象的打折低价票,所以买票一定要选择铁路公司的网站、提前购买。在刚考虑英国旅游时,我只是根据穷游网推荐的英国铁路购票网站(https://www.thetrainline.com/)查询并计算了一下所要乘火车的那几段火车票的价格,大概总票价在9000元人民币左右。对于英国这超高的票价我心里是有思想准备的,谁让人家是高汇率国家呢。签证后,该买火车票了,我就仔细的研究了一下如何购买英国的火车票。这才了解到,由于英国的铁路系统有数家私营英国铁路公司组成,所以每个公司经营不同的路段,所以它们的票价也不尽相同,有时差别还很大。只有在各个铁路公司的网站上才能买到非常便宜的火车票。通过反复比较发现在维珍铁路Virgin Trains的网站https://www.virgintrains.co.uk上购买火车票最便宜,但是一定要提前2个月购买,因为只有提前2个月才能买到打折的,便宜的让你无法想象的火车票。即使提前2个月购买,同一天不同时间段的票价也是差距非常的大,举个例子:我们在4月底买三张7月10日10:43从伦敦到爱丁堡的火车票,我们买的三张最便宜的票价是60英镑(仅此时间段),其他时间有140多英镑的,甚至270英镑的票价都有(在7月10日当天我又查了一下票价,三张票已经变成300多英镑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出入这么大。我们是三口之家买票,孩子差两个月16岁(16岁整就得买成人票),所以孩子可以买儿童票。而且买三张以上票(包括三张)算团体票,还可以打折优惠。这样我们在买所以火车票的时候,只买票价最便宜时间段的火车票,再加上打折,所有的车票加在一起算下来,火车票的总价只有2300多元人民币。从最早在https://www.thetrainline.com网上预算9000元人民币的火车票价,到真正买票时才花了2300元人民币,这巨大的差价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太不可思议了!如果在国内我们三口从天津到上海一个往返都得要将近4000元人民币呀,我们这可是环绕英格兰和苏格兰一圈的票价,而且是用英镑结算,乘以9以后的人民币价格,才2300元,这真是太便宜了。英国的火车票分好多种,Peak是高峰时段的火车,Off-peak是非高峰时段的火车。这两种火车票在同一线路上的差价最夸张能达到100英镑。如果提前购买,叫做advance类型票。通常价位比较低,这种票有固定的乘车时间,不可改签,不可退票。票价通常的关系是:anytime最贵、off-peak便宜、advance最低。其实不用管那么多,因为根据行程买哪日的车票肯定是明确的,然后就找最便宜的票,有时不一定Peak时间段就是最贵的,如果提前2个月买Peak时间段也能买到便宜的。另外尽量买星期六日的票,休息日的票即比平时的便宜,又是anytime的,也就是可以乘当日任何时间的任何火车。另外能买往返的尽量买往返票,往返票又比单程票优惠很多。英国的火车票不像其他欧洲国家都是电子票,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出具电子票,大部分都得去车站取票。但也是非常的方便,任何一个火车站都可以取所有的火车票,但得带着买票时所用的信用卡,在取票机上刷卡才行。具体的操作步骤是这样的:在自动售票机的右上角插入预定火车票时用的芯片信用卡,然后拔出,几秒钟后屏幕上会显示一条空白格,输入订票号码,然后点击“next”,过一会儿,火车票就会一张张掉出,一段行程票出完,回到原始页面。然后继续插卡…..,重复之前的操作,把预定的票全部取出来。我们所订的车票:2018年7月8日London Kings Cross---CAMBRIDGECAMBRIDGE---London Kings Cross 36.40英镑7月10日 LONDON EUSTON(10:40)---EDINBURGH(16:20) 60英镑7月12日EDINBURGH(8:00)---YORK(10:29) 40.70英镑7月13日YORK(18:15)---LEEDS(19:01) 7.5英镑7月15日LEEDS(8:05)---LONDON Kings Cross (10:31) 40.75英镑7月15日 LONDON PADDINGTON(12:00)---BATH SPA(13:41) 37.50英镑7月17日BATH SPA(9:13)---READING(10:19)READING(10:21)---OXFORD(10:49) 28.70英镑7月18日Oxford(17:35)---Didcot Parkway(17:54 )Didcot Parkway(18:00)---London Paddington(18:44)21.25英镑总计:272.80英镑这可是三个人的车票呀。看到这么便宜的火车票,总有点儿不相信的感觉,尤其是伦敦到爱丁堡的车票,时速达300公里的高铁票,车程将近6个小时,三个人只需60磅,不知哪里还能买到如此便宜的车票。所以即使酒店的费用贵点,但火车票就能将英国游的总成本降下来。关键是必须提前2个多月买票!!!城市和景点的选择:我们前几次在欧洲的旅游都是不走回头路,从一个城市进,然走到最后的一个城市回。一开始也想在英国这样,从伦敦进,爱丁堡回。但发现这样不但机票要贵很多(飞往爱丁堡的机票,可能是以为航班少,非常的贵),火车票也比在英国转一个圈贵(英国的火车票就是这么怪。看着很近的路程,有时要比绕个远要贵不少)。最后设计的路线我觉得是最经济、最便捷的。北京-伦敦、伦敦-剑桥往返、伦敦-爱丁堡、爱丁堡-约克、约克-利兹、利兹-HAWORTH往返、利兹-伦敦-巴斯、巴斯-牛津、牛津-比斯特购物村往返-伦敦、伦敦-北京。首先第一次到英国旅游,伦敦、牛津、剑桥、爱丁堡这些著名的城市是必选的。而从电视上看到的约克和巴斯,这两个有着深厚历史和文化的小城也深深的吸引我,所以这几个城市就毫不犹豫的确定了下来。实际上这次旅游最最吸引我的是勃朗特姐妹的那个美丽小山村HAWORTH,也可以说就是因为它才决定去英国旅游的,也是我最惦念的、最充满期待的一个圣地。但关于如何到、如何游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东西。在百度上、穷游网上、乃至所有的旅游网站上也搜寻不到任何可以借鉴的攻略。为此我苦恼了很久,有一段时间我已经选择放弃了。但每每想到那山村、田野、故居、呼啸山庄等一切和她们姐妹有关的画面,都强烈的驱使我不能放弃。我在旅游影片中知道勃朗特姐妹的故乡在哈沃斯HAWORTH,于是,我根据这个地名用奥维互动地图去搜寻。发现HAWORTH距离KEIGHLEY最近。而KEIGHLEY距离我要到的城市YORK最近。这样就决定从约克过去,并在KEIGHLEY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去HAWORTH,一整天的时间去游这个小山村足够了。于是就在BOOKING网上搜寻KEIGHLEY的酒店,并在英国铁路网查看从约克去KEIGHLEY的火车票。但非常让我失望,BOOKING网上只有一家KEIGHLEY的酒店,而且距离火车站很远,看着不像个正式的酒店,像个汽车旅馆。如果酒店离火车站远,那么去HAWORTH就极不方便了,况且这么个酒店,心理觉得很不安全。而且从约克到KEIGHLEY没有直达的火车,还得在利兹LEEDS换车,而且车票需要78.75磅。又贵又不方便。就又动了放弃游HAWORTH的心思。但忽然间想起LEEDS可是一座大城市呀,何不在利兹住一晚上,然后再去KEIGHLEY,再到HAWORTH,这样能否成行要取决于从利兹到KEIGHLEY,再从KEIGHLEY到HAWORTH所需的乘车时间,和乘车是否方便?马上查询从约克到利兹、从利兹到KEIGHLEY的火车票。发现不但乘车所需的时间都在一个小时之内,而且车次非常的多,票价也非常的便宜。LEEDS利兹-KEIGHLEY往返三人票,17.85镑。再加上YORK约克-LEEDS利兹单程三人票,7.5镑。总计才25.35镑。而YORK约克-KEIGHLEY单程三人票,就已经78.75镑了,还没有算上返程的票(真是搞不懂,为什么票价差别这么大)。看到这巨大的价格差,真像捡了一个大便宜,心中一阵兴奋。又在穷游网问答栏中询问从KEIGHLEY如何到HAWORTH,得到的答复是“周末有蒸汽小火车,平时在火车站附近有公交车”。这些问题解决了,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看看从利兹到伦敦,再从伦敦到巴斯是否方便,票价是否和从约克出发的价格一样(如果从约克直接到巴斯三个人的火车票价,最便宜的是134镑,还有200多镑和300多镑的。而如果从约克到伦敦,再从伦敦到巴斯,在伦敦绕一个远,三个人的总票价是78.25镑。所以英国的车票不知怎么出入这么大。有时你认为绕路,而车票反而便宜,你认为直线距离很近,票价反而比绕一个远还贵,就是这么奇怪。如果花时间进行反复的比较,那是能省大钱的)。在英国铁路网上一查,发现从利兹走和从约克走的票价是一样的。这样就欣喜的决定住在利兹,第二天一早奔赴HAWORTH,然后傍晚再从HAWORTH返回利兹再住一晚,转天从利兹到伦敦,在直接从伦敦到巴斯。这是到HAWORTH的最佳路线。这么多次的欧洲游,已经厌倦了那种到非常著名景点打卡式的旅游。因为这些著名景点大量的图片在攻略中、以及在新闻、影视中的反复出现,当你真正来到它面前时,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新鲜和兴奋感,好像早已来过、早已熟悉,在你的心底引不起任何的涟漪,如果都是游览这样的景点,那将是非常乏味的。其实感受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和文化,对比一下他们和我们生活有什么不同,才是旅游真正的含义。这也是我鄙视跟团游的原因。如果跟团游,你根本感受不到英国、乃至欧洲市场上各种商品那低廉的物价,感受不到城市、小镇、乡村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他们的一些生活细节。所以这次旅游结束回来后,再一回想,还是勃朗特姐妹故乡徒步6个小时、围观伦敦商业街的同性恋大游行、以及平时逛街购物的感观,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也最使我留恋。议会大厦和大笨钟伦敦之眼伦敦商业街同性恋大游行白金汉宫伦敦塔桥剑桥爱丁堡城堡约克小镇勃朗特姐妹故乡HAWORTH呼啸山庄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巴斯牛津D1:北京-伦敦-英国议会大厦-伦敦之眼总想在天津乘飞机去欧洲。看到有从天津到伦敦的飞机非常高兴,但是一查才知道,是越南、韩亚、马来西亚等一些国家的飞机。本来就对乘飞机心存恐惧,这些小国家的飞机就更不敢乘坐了。而且从天津走还非常的贵,最便宜的也要7000以上。还是从北京出发吧。还是选择阿航,又舒适又便宜有安全。还是夜里12:40的航班,还是下午6:00从天津出发,城轻轨半个小时到北京,出站换乘地铁1个半小时,2个小时就到达北京机场。先去租移动WIFI,然后吃饭、值机、出关、免税店购物,不慌不忙非常的从容。阿航的机型还是空客380-800,双层宽体机。容纳500多人的飞机在登机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前几次去欧洲,从北京出发也是到迪拜转机,乘机的大部分是老外,中国人很少。而这次发现这一现象倒过来了,大部分是中国人,老外寥寥无几。看来中国人民确实富足了,也彰显了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难怪各个国家的航空公司在收到中国民航局修改其在网站上港澳台的国别标注通知时,乖乖的予以配合,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改完毕。他们不敢放弃这巨大的市场呀!值机人很多,队伍很长。但如果提前从网上办完值机,就可以站在之托运行李的队伍,人就少多了。多次乘坐的空客380-800,极其舒适。登机起飞平稳后,吃饭、看一会儿电影、睡一觉,就到了迪拜。7个多小时没有感觉有多长。所以去欧洲,我还是比较愿意乘坐转机的飞机,票价既便宜,又可以中途歇一下,有一个缓冲。上午5:00准时在迪拜降落,经停3个小时,上午8:00准时起飞,飞往伦敦。阿航的电影储备还是非常丰富的,最难能可贵的是大屏幕电子显示屏。飞机餐很好吃,服务也到位。在迪拜转机还要经过安检,然后乘电梯下到一楼,再乘机场轻轨到登机区。到了那里就可以逛迪拜机场那巨大的、丰富的免税店了。机场轻轨迪拜机场免税店上午8:00,再次登机。5个多小时的飞行就更感觉得快了,没有怎么睡觉就到了伦敦。我们是在伦敦的盖德维克Gatwick机场降落,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机场降落,是因为我看到从机场到市区的大巴和机场快线的终点都到维多利亚火车站,而且这个火车站也在市中心,那么我们的酒店就可以选择在车站的附近,这样往返机场就比较方便,选择的交通工具也多。另外这个机场的进出关人员的数量要比希斯罗机场少多了,出关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下飞机后出关,看到队伍也是非常的长。一边排队,一边观察海关人员办理入关。看到英国海关工作人员对于入关者盘问的非常细致,几乎每个人入关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在我那几次申根国入关时是绝无仅有的。在法国、希腊、西班牙入关时,几乎对所有人没有询问,只是盖章出关。看到眼前的情景,心理真有些嘀咕,“若是听不懂怎么办?答不上来怎么办?”心里想着,就把行程单、机票、酒店预订单全都拿出来了,“听不懂,就给他这些东西,让他自己看,无非就是问这些问题。”这么一想,心理就踏实多了。忽然发现,有一个窗口坐着一个比较老的男士,就他很少问问题,在他那基本都是盖章出关。我们就站到能到达他那个窗口的队伍中,但这个队伍要对三个窗口,到我们办理时能不能轮到他,那就要听天由命了。其他两个窗口还在盘问入关者时,他那个窗口就已经将排在我前面的两个人没有放行了,这样自然就轮到我们了,太幸运了!我们微笑着将护照递给他,他让我们按指纹,然后盖章出关,什么也没有问,很顺利。出关后,取行李,然后就去找natioanl express公司的大巴车站(只有natonal express公司的大巴才到维多利亚火车站)。之前做功课时,在穷游锦囊上看到机场快线19.9镑,行程30分钟。大巴8镑,行程90分钟。所以自然选择大巴,尽管时间长点,但便宜呀!后来买回程票时才知道机场快线不是19.9镑,而是单程9镑,往返16镑。问机场的工作人员后知道在4、5号站点等车,我们就出大厅,马上看到了4号站点。但等了半天也不见车,就又问机场的服务人员,他就热情的告我得现在大厅里买票,然后再等车。看到我们一脸的疑问,他就亲自带我们到售票柜台买好了票,而且还帮我们把牡蛎卡Oyster Card买好了。谢过他以后,我们再去车站等车,这时车已经到了。车上没有几个人,上车等了一会儿就开车了,原来车是有时间的。national express机场大巴和站台从机场到伦敦市中心要经过很多小镇,所以一路上有些拥堵。加上路上频繁的红绿灯,汽车走走停停。开始有些后悔没有乘火车。但当看到窗外所经过的小镇美景时,又暗暗的庆幸这个选择的正确。一路上,民居、街道、小巷、居民的生活状态全都尽收眼底,还没有开始英国游,就能充分感受强烈的英伦风情。这一路上的民居几乎全都是典型的英式独栋或联排建筑,看不到像其他的欧洲国家包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那样随处可见的火材盒式普通公寓式住宅,一栋栋漂亮的别墅也冲击这我们的孩子视觉,连连向我们赞叹建筑的漂亮。我坐在车上,利用大巴走走停停的间隙,记录下了这一路的景象。一路风景无限本来90分钟的路程,走了两个半小时才到达维多利亚火车站。又从车站推着行李走到酒店,耗时15多分钟,到达酒店已经将近下午4点了。办理完入住才知道安排的房间是地下室,推开房门,一股潮湿气息扑面而来,房间还非常的拥挤、昏暗。于是放下行李到前台去要求换房间,被告知没有房间了,让我们明天再来前台换。没办法只好将就一晚了。到房间把唯一的一个小窗户打开,打开电风扇使房间的空气流动起来,过了很长时间,房间的味道才好些。这酒店居然标注3星,每天收我将近1400人民币的房费,而且我们前后加起来要在这里住6个晚上呀!感觉有点儿被坑。简单的收拾一下,出去连吃饭再去议会大厦附近逛逛。其实我们酒店后面的一条街都是餐厅,但看到那些西餐和被改良后的中餐实在是没有胃口,就直奔火车站。进入车站,看到第一家有个快餐店,就要了三份米饭鸡肉套餐,将近40英镑。一吃才知道,非常的难吃,尤其是米饭根本就不熟,一个粒一个粒的嚼不动。没想到在英国的第一顿饭就领教了传说中的“黑色料理”。酒店后面的那条街不是餐厅就是酒吧。难以下咽的鸡肉饭快餐厅乘2站地铁,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站下车,就到了威斯敏斯特教堂、议会大厦和大本钟、伦敦之眼景区。对于教堂我们看过太多了,已经非常的审美疲劳了,尽管这个教堂葬着达尔文、牛顿、丘吉尔、还有最近去世的霍金,我们也不想进去了,只是在远处忘了几眼,站在这种似曾相识景点面前的感觉,和没见到它的感觉是一样的。到是街上的出租车很有特色,车型有点儿像老爷车,有红色的、黑色的,再加上那典型英伦风采的双层红色公交车,构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景。威斯敏斯特教堂教堂前街心公园的丘吉尔像顺着马路向河边走就到了议会大厦,过了桥就是伦敦之眼。第一次看到英国议会大厦是在童年时看的影片《林则徐》中。片中英国驻中国领事向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皇请示是否为了维护英国商人的利益向中国开战时,出现了泰晤士河边的这座议会大厦的镜头,这座宏伟、宽广威风凛凛哥特式建筑群,冲击着我那幼小的心灵,让我感觉到英国的强大和无坚不摧的能力。这部记录我们屈辱史的影片,让我深深的记住了两样东西,一个是维多利亚女王、一个就是英国议会大厦。如今我们就站在这个曾经对我们国家下达过开战命令的大厦面前,儿时对它的那种威严和恐惧感已经荡然无存,只是把它当做一座艺术性极高的建筑物欣赏。如果要看议会大厦的全貌,就得顺着桥向河对岸走,走到桥中间时才能拍摄到它的全貌。落日那金色的余晖映照在这座巨大的建筑物上,更增添了它那迷人的美丽。美中不足的是大本钟和部分大厦正在修缮,影响了它的面容。矗立在河对岸的伦敦之眼是这一景区很好的点缀。有了它的出现就使得古老、庄严的伦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使这座古城有了现代色彩。桥头很多小摊贩,桥上三五一群的人们是在做类似赌博的游戏。这座建筑物就在河边。威斯敏斯特地铁站就在这建筑物的里面,而且在这座建筑物的角上有一个小超市,商品非常的便宜,依云牌最大号的矿泉水,只售1英镑。以后的几天我们都是在这里买东西。本来想看看议会大厦的夜景,可是这都8点多了还阳光明媚的,要看夜景看来要等到10点多了,经过长途跋涉,没有充分的休息,此时已经又累又困了,于是决定回酒店睡觉。D2:海德公园-牛津街、摄政街-白金汉宫-摄政公园睡到自然醒,在酒店吃早点。酒店是包括早餐的,早餐还可以。反正就是面包、火腿、牛奶等等常规的早餐。然后到前台去要求换房间。不知是故意不给换还是真没有,告知只有顶层的一间是空房,并告诉我们房间由于是顶层会非常的热,而且比我们现在住的房间还小。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只有无奈的放弃了,只能在地下室先凑合吧。我们在伦敦住的酒店。外表还是不错的,设施也可以,就是我们住在地下室比较郁闷。这附近好像是个酒店区,这种连体的建筑,几乎都改造成了酒店。今天是星期六,这天的计划就是先到海德公园去感受一下伦敦人的休闲时光,然后好好逛逛牛津街和摄政街,看能淘到什么心仪的商品。然后就去打卡一下白金汉宫。走到维多利亚火车站看到有很多的汽车站,忽然想到要体验一下伦敦的红色双层巴士,就用谷歌地图搜寻找到了巴士站,上车我们坐到了上层的第一排,视野非常的好。可是没想到只做了3站就到了,太近了。双层巴士,每人。海德公园不怎么美丽,甚至不如我们的一些公园景色秀丽,但它最吸引我的是公园里那处大名鼎鼎自由演讲之角。在上学学英语的时候,就知道海德公园有这么一个地方,在这里只要是不攻击皇室,可以发表任何言论。当时我国还处于比较禁锢的年代,所以就越发感觉这个地方不可思议。如今能到这里来旅游了,那么这么一个早已心仪的地方是一定要看看的。走进海德公园,首先遇到的是一群群的天鹅,和在其他欧洲国家遇到的天鹅一样,它们也不怕人,一个个也是憨态可掬,非常可爱。在这里一边喂食天鹅,一边观察公园里晨练、运动的人们。跑步的、滑板的、踢球的、日光浴的、甚至还有骑马的。可见欧洲人对于运动的热爱。有意思的是草坪上的这些躺椅,我们还以为是公园里免费放在这里,供日光浴的人们使用的。没想到走近一看是收费的。价目表就立在附近。在公园里玩了很长时间,就按照地图去找那个自由演讲之角。可是地图明明显示它就在附近,但怎么看不到呢?就找了一个公园的工作人员询问。工作人员指着那一大片被高大的挡板围起来的区域说,就在那里面。原来,这几天正好赶上世界杯,为了让球迷集中观看,在海德公园就圈出了这么一大片区域,里面有舞台,有大屏幕,没有比赛也不让游人进入,只有比赛时才可以进入。对于这么一个惦念很久的地方就这么失之交臂了,遗憾。出了海德公园就是牛津街了,逛商场的活动开始了。7月份是欧洲的打折季,所有商店的商品全部大减价。他们减价那是真减呀,不像我们说减价,其实是先提价,然后再减,就为了骗人。走进一家CLARKS鞋店,真是太便宜了。在我们那里这个品牌1000元人民币左右的鞋,这里打完折只买10-20英镑,高档的鞋也只有70-80英镑。这不是等于白给吗?所以从此后不管到哪个城市,遇到clarks鞋店就近,前前后后我们三个人一共买了10双鞋。在逛街的过程中,看到很多的男男女女,有的披着彩虹的旗帜,有的脸上涂抹着彩虹标志,每个人的装扮都将彩虹标志放于最明显的地方,全都兴高采烈地在大街上行走。走在一起的,不管是同性的还是异性的情侣,都异常的亲昵和兴奋。由此让我回想起去年在马德里,也是7月7日,也遇到了同样的情景。忽然想起这是不是又到同性恋的节日了。正想着,忽然听到牛津街和摄政街的交叉街口人声鼎沸,逛街的人们全都向街口跑去。我们也放弃了逛商店,也随同一起跑到了街口。到那里一看,整个摄政街已经被人们团团围住,新奇刺激的同性恋大游行开始了。我在那里观看了2个小时,再向后看看游行的队伍,依然是看不到尾,整个牛津街和摄政街全都被游行的队伍霸占,任何人根本就别想逛商店了。这一次充分的领教了什么叫做狂欢。这是由民族性格决定的。老外们性格大都比较外向,社会氛围又是充分的尊重个性,在他们的思想中没有各种束缚,这就使他们能够大肆的张扬个性、尽情的发泄自己的情绪。不但在游行的队伍中每一个人都尽情的表现,就是围观者也是随着游行队伍边扭边大喊大叫,感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狂欢。由此想到我们这个民族不管遇到什么节日,什么兴奋地事情,也不会如此的发泄、如此的疯狂,不会如此表达我们的情绪的。这就是文化的不同。很幸运在伦敦遇到这个节日。这两条商业街上所有的店铺都无法正常经营了。我们也顺着街道,穿梭于狂欢的人群中,匆匆的向白金汉宫的方向走去。这其中,不时的遇到一群一伙儿的同性恋者们浓妆艳抹的徜徉于街头,或驻足于街边,把街道装点得很有个性。走过几条街道后,街面上才渐渐的安静下来,有恢复了欧洲街道固有的韵味:安静、整洁、靓丽。走不多远就来到了白金汉宫。也许是狂欢游行的原因,这是的白金汉宫没有什么人。像这种太熟悉的地方,真是没有太大的兴趣,围着这熟悉的好像曾经来过的白金汉宫和广场中心的雕塑转了一圈,就坐在白金汉宫的对面,一边欣赏着这座不算宏伟建筑上那正中的小露台,一边想象着伊丽莎白女王、查尔斯王子、戴安娜、威廉王子、凯特王妃站在上面的情景。在这里休息一会儿后,决定去圣詹姆斯公园走去。早就听说圣詹姆斯公园是一个皇家园林,风景非常漂亮,里面还能看到小松鼠。怀着美好的心情走进公园,才发现公园也已经被同性恋狂欢游行的人们占领了,到处都是一伙儿一伙儿游行累了的人们在草地上或躺或坐的一边休息一边释放着兴奋的余味。他们打扮的非常性感,在我们看来穿的都是奇装异服。看到他们的那种兴奋劲和那吓人的装束,我们选择了一个离他们远远的地方休息,也不敢长时间的直视他们,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是正对着白金汉宫的大道,大道两边的英国国旗很是壮观。白金汉宫广场在白金汉宫广场等红灯的英国青年。圣约翰公园到处都是在此休息游行的人们。在圣约翰公园休息了很长时间,觉得游行可能结束了,就决定到特拉法加广场去看看。一路上到处都是游行的人们在吃饭、休息,看来这一下午的游行给他们的体力消耗还是巨大的。等到了特拉法加广场一看,游行的队伍将广场围堵的严严实实,根本不可能看到广场的芳容。一问才知道,原来特拉法加广场是这次游行的主会场,所有的游行队伍都要在此停留,而且这场游行狂欢活动要持续到夜里。到现在为止已经对这场狂欢有些厌倦了,搞得到处都是垃圾,秩序非常的混乱。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和文明秩序已经荡然无存。我们想尽快的离开这乱哄哄的地方,但是走了几个路口全都被游行队伍封闭,根本没有方法通过。有三个日本女士提着行李箱,好像也是无法走出这游行队伍的包围圈,就找到维持秩序的警察,说明要赶火车。警察带着她们走了很远,绕路很多路口才走出这被游行封闭的几条街。我们也是跟在她们身后才走到了地铁站。这一天的被围困已经再没有体力和兴趣去往其他地方了,看到每条大街都被游行搞的非常拥挤和混乱,恨不得马上回酒店休息。绕来绕去又来到了威斯敏斯特地铁站,从这里乘地铁回酒店。进入地铁的站台,又看到很多游行完的同性恋者们可能是乘地铁到什么地方狂欢,男的穿的非常少还说得过去,女的竟然都穿着比基尼,而且是那种布料节俭到极致的比基尼。你说如果是在沙滩上、甚至是游行的队伍中这种装束都不算什么,着这种装束在拥挤而且明亮的地铁上招摇,真是太不雅了。这一天将我从前对英国人那绅士、古板、端庄、秩序的印象彻底的颠覆了。乘地铁到达维多利亚火车站,看到有一家麦当劳,就进去解决晚餐的问题。没有想到英国的麦当劳如此的便宜,便宜的我们都不敢相信。鸡肉汉堡0.99镑,牛肉汉堡1.4镑。几元英镑就解决了我们三个人的晚餐。对于同样每月3000-4000英镑工资的英国普通民众来讲,生活成本太低了,太幸福了。被游行队伍围的水泄不通的特拉法加广场。在各条街持续游行的队伍。D3:国王十字火车站-剑桥-伦敦塔-伦敦塔桥-唐人街今天是星期日,按照欧洲的习惯大部分的商店全都关门歇业,所以安排今天去剑桥。安排双休日去剑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乘坐任意时间火车的票价和平时购买确定时间非高峰时间的票价是一样的。如果是平时买这种可乘坐任意时间火车票的价格就会贵的惊人了。所以我们三个人往返的票价只为36.4英镑,而且往返可以乘任意时间的火车。但考虑到要在剑桥多玩玩,如果回伦敦的时间早,还可以去伦敦的其他景点看看,我们还是起了个大早,在酒店吃完早餐,轻装乘地铁到国王十字火车站坐火车去剑桥。早晨8点左右的街道还显得非常的安静,看不到什么行人,车辆也非常的少。地铁里的人也不多。到达国王十字火车站,从大厅里的大屏幕上查看到最近的一班到剑桥的火车还有5分钟,直接到对应的站台上车。非常的便捷。早晨安静的街道。右面的这一排建筑几乎都是酒店,我们的酒店也在其中。国王十字火车站上了火车坐了一会儿,环顾了一下四周,忽然发现我们坐在了一等车厢。由于任意时间的火车票没有座位号,又由于上车的时候时间比较紧,其他的车厢全都满员了,只有这节车厢还有很多作为,就上了这节车厢。我知道在欧洲乘火车,没有买一等车厢的票是不能在次乘坐的。我们正准备到别的车厢时,对过坐着的几个中国人看到我们 担心,就劝我们由于今天是星期天,坐在这里是没有问题的。哈哈,赚了。看来双休日出行还是有很多惊喜的。剑桥火车站从火车站到学区要走15到20分钟,也有公交车。我们选择步行。因为步行可以看到很多这座小城的风景。一路上,在这座小城的街道上更是看不到什么人了,也许是因为太早,街道显得非常的安静。在渐渐的接近校区的街道上才看到人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成群结队的学生,好像是其他国家来剑桥游学的。等到了校区,就到处都是人了。路过几所大学Foundation Courses课程的学校(上图)。如果我们中国孩子想到英国上大学,就得在这样的学校先读Foundation课程,然后通过A-Levels考试,才能上大学。这样的学校校舍非常的简陋,规模都不大,可能是租的民居。安静的剑桥街道路过一座教堂过了教堂就来到一所PEMBROKE COLLEGE学院这所学院是免费进入的(在剑桥免费进入的学校太少了),里面非常的安静,我们带着孩子参观了这所学院的校园、校舍、餐厅和小教堂。外国的旅游团,里面还有两个来时和我们同一趟火车的中国人。学校的餐厅。怎么哪个学校的餐厅都像哈利波特里的餐厅呢?学校里的小教堂从这个学院出来,想先去完成来剑桥最重要的事情-乘游船,就按照导航去找那个游船码头。穿过几条安幽静的街道后,渐渐的感到人越来越多,街面也略显嘈杂起来。远远的看见了一座小桥,桥的两侧站满的游人,有的在张望、有的在拍照。我们快走几步来到桥上,向下一看,这就是游船码头。下面的码头上很多人在排队,等着上游船。岸边还有许多餐馆,餐馆外面的餐桌坐满了游客,他们一边喝着咖啡、啤酒,一边观赏者一只只的游船。看到这么多人在排队乘游船,乘游船的兴奋心情顿时就消失了。还是靠双腿来感受剑桥吧!路过几条安静的街道。站在桥上观看河中的游船也别有一种风味。下图中那个别具一格的木桥就是王后学院里著名的数学桥又称牛顿桥。1749年由詹姆斯·艾塞克斯兴建,1866年和1905年重建,重建时原本的设计没有改变。据说是牛顿运用数学和力学原理设计建造的,整座桥上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全靠力学原理将桥架在河面之上,堪称是个奇迹。后来据说学生们出于好奇,为了弄明白这座桥的力学原理,将桥拆掉研究,但再建的时候却无法复原,最后只好用钉子才把桥搭建起来。从桥上下来,就去著名的国王学院,去拜访一下徐志摩,去看看为了纪念他国王学院建的那块徐志摩诗碑。但是到了国王学院,看到门口站着管理人员,禁止游人入内。原来星期天学院是不接待游客的。来剑桥,到国王学院参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没想到不能入内,遗憾呀!还是功课没有做好。在门口给国王学院拍一张照吧。怎么学院里面还有牛呢?搞不懂。进不去国王学院,就沿着剑河边散步边欣赏两岸的景色,和河中的游船。穿过下面这座桥,就来到了著名的三一巷。这条小巷极具历史风情。两边古老的、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建筑,将小巷挤得非常的狭窄,小巷中的游人也非常的稀少,漫步其中,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著名的三一学院就坐落在这条小巷的北边。这条小巷也是很多电影的取景地。在三一巷发现了一辆小黄车,我们的共享单车看来已经是无处不在了。在小黄车的旁边犹豫的很长时间,要不要将它打开,骑行一段路,因为太累了。可是不知它收费多少,如何收费?就没有冒然的开锁。走出三一巷,就来到三一街。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的商业街和幽静的三一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家挨着一家的商店使这条街的商业气息非常的浓烈。我们没有在此停留,沿着三一街疾步向三一学院走去,去参观一下三一学院和那知名的牛顿苹果树。来到了三一学院门口,可惜又是星期日休息不准游人参观。非常惋惜的问了一句门卫,在哪里能看到苹果树?他指了指我的身后,“那不是吗?”我回头一看,就在三一学院的大门旁边。这颗细细的小苹果树怎么也想象不到和牛顿的万有引力有关。据说这棵苹果树是用牛顿当时的那颗苹果树的分支又栽种在这儿的,并不是故事里的那颗。其实管他是不是当时的那颗苹果树,有一棵树在这里作为纪念牛顿也是很有意义的。站在三一学院的门口拍了几张照片牛顿的苹果树看完苹果树已经到中午了,看到在圆形教堂的旁边有一家中餐馆,就进去先解决午饭的问题。上到二楼看到宾客满堂,楼上楼下吃饭的都是中国人。要了几个菜: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芥蓝菜和三碗米饭一碗汤,菜的口味非常的地道,价格还不贵,终于吃了一顿舒服饭。吃完饭,我们从这里就向回走,其中路过了几个学院,一点儿参观的兴趣也没有了,就是免费也不想进去了,更何况几乎所有的学院都收费,而且还不低。到是路过的街景非常令人眼花缭乱。到处能看到游学的学生走了一会儿,又来到了剑河边的游船码头。从游船码头这里再向外走就出了学院区,走到火车站大概得20分钟。走了10多分钟就实在走不动了,已经走了一天了。就在街边坐下来休息。这时看到一个警察走过来,给停留在马路边上的私家车拍照、贴条,看来乱停车在号称素质高的国度也是一样。警察正给违规停车贴条来到剑桥火车站,选了一趟时间最近的火车就上车了。上了车才发现火车上竟然没有空调,车上的窗户都是打开的。在国内很多年没有乘坐过这种可以开车窗的火车了,没想到来到英国竟然乘坐这种火车。再仔细的一查火车时刻表,发现这趟车还是慢车。我们后面的那班车都比我们早到20分钟。看来在英国乘火车不能急急忙忙的上车,得将所有的细节了解清楚呀。坐在车上再一看到伦敦的火车站也不是来时的国王十字火车站,而是伦敦滑铁卢火车站。从前查过,滑铁卢火车站在泰晤士和的另一边呀!离我们的酒店太远了。我们沮丧的查着地铁,看看如何能到我们的酒店。忽然发现这个滑铁卢车站距离伦敦塔非常的近,在车站乘地铁只有2站地。这是一个惊喜,现在才下午4点多,我们有充裕的时间来游览伦敦塔和伦敦塔桥。这不是因祸得福吗?牛津火车站伦敦滑铁卢火车站下的地铁乘两站地,出站就看到了伦敦塔那略显威严的城堡。向左走就到了伦敦塔桥。这个时间正好是晚高峰,塔桥上的车非常的多,有人也多,不过走在塔桥上感觉这座桥确实漂亮、独特。想要观赏伦敦塔桥的全貌,就要从塔桥上的地道下到泰晤士河的岸边。这里的岸边是观赏伦敦塔桥的最佳角度。我们找了一个长椅,静静的坐下来,慢慢的品味这座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好像欣赏一幅艺术品。坐了一会儿,忽然看到桥慢慢的开启,一艘巨轮从桥底下经过,桥上的车辆全都静静的等候在桥的两边,巨轮通过后,塔桥慢慢的合拢后,车辆才鱼贯般通过。很幸运目睹了伦敦塔桥的开启和合拢。由于我们到的时间已经很晚,伦敦塔已经关闭,很遗憾没有参观伦敦塔,我们只好绕此一周,来从各个角度看看这座威严、阴森的城堡。从地铁站出来第一眼看到的伦敦塔顺着伦敦塔走就来到了伦敦塔桥。塔桥和伦敦塔之间有一个十几米宽的壕沟。独特的伦敦塔桥在伦敦塔桥边拍婚纱照的情侣。也奇怪了无论是在英国、西班牙还是法国,遇到的所有拍婚纱照的都是华人,从来没有看到老外们拍婚纱照。绕伦敦塔一周,拍了几幅照片。幸运的遇到伦敦塔桥的开启。傍晚8点多从这里乘地铁直接到维多利亚火车站,回酒店休息。D4:大英博物馆-牛津街-摄政街-唐人街今天将要以参观大英博物馆为主,剩下的时间再说,但决定一定到唐人街去吃完饭。早上9点多在酒店吃完早餐(在酒店吃早餐的好处真是很多,第一,不用到外面去找餐馆吃早餐,在欧洲找一家吃早点的地方真不是易事,直接在酒店解决早点的问题,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第二,酒店的早餐一般都很丰富,吃的也很舒服。说句实在话,在欧洲只有早点还符合我的口味。第三,一般我们都是9-10点钟才吃早餐,酒店的早餐一般都是自助餐,吃的比较饱,这样中午就不用在吃什么了,晚上5-6点再吃晚餐就行了),就到前台去查询有没有到博物馆的公交车。前台小姐从电脑中搜寻后,告诉我们,酒店对面就有到博物馆的公交车,这使我们欣喜若狂。谢过前台小姐,急忙道对过公交车站去等车。等了20分钟车才到。我们选择乘公交是因为坐在公交的二层上,可以很好的观赏公交车所经过的伦敦街道的风景,可以很好的观察伦敦人的生活节奏。一路上路过威斯敏斯特教堂、特拉法加广场、大英美术馆等景点,还看到行色匆匆的伦敦上班族,和在大街闲逛的游客,而且在公交车二层拍照的角度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做不到的。在公交车二层所拍的一组照片。下了公交车,还要步行10多分钟才到达大英博物馆。上午不到10点的时候人不是很多,在进门处通过简单的安检就来到了这个大厅。在这里可以租借到讲解器。在博物馆参观如果没有讲解器,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有了讲解器就能知道每件文物的来龙去脉,和它的文物价值,就能充分了解这座作为历史最古老的综合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见证了日不落帝国从兴起到衰落的全过程,同时也是整个地球文明的缩影。但背后故事却谈不上光彩,被掠夺至博物馆的珍宝都在默默倾诉着不堪的历史。是的,表面璀璨的大英博物馆,其实是一部活生生的帝国侵略史,讲述了当年英国人如何把当地的重要文物搜刮至此。不过当年英军侵略者在中东/亚洲/非洲横行作恶之时,肯定没想到日后会国运衰颓被多国追索,尤其是希腊一直坚持让大英博物馆归还帕特农神庙的文物。英国对外宣称不宜随意移动文物,同时实行免费参观的方式,让所有人能在这里看到全世界各个角落的珍藏,也算是堵住悠悠之口的一种努力吧。大英博物馆里面有近百间展厅,这些展厅被不同主题的展品所占据。尤其在埃及、希腊、中国还有一个叫亚述的四国领域收藏颇丰。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埃及、希腊和中国这三个国家。我们首先进入的是埃及馆。刚一进馆就看到了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它是所有镇馆之宝之首,更是整个大英博物馆乃至古埃及出土的最珍贵文物,因为它上面用三种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世俗草书和古希腊文)记载了古埃及最后一个王朝—托勒密王朝中托勒密五世的一项法令,是现代人解读古埃及文字的唯一钥匙。它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统治时期(Ptolemaic Period)。1799年,拿破仑军队的士兵在埃尔拉什德(罗塞塔)镇附近为加固堡垒挖地基时发现了罗塞塔石碑。后来拿破仑战败,根据1801年的亚历山大协议(Treaty of Alexandria)的条文,罗塞塔石碑以及法国人发现的其它文物都成为英国的财产。作为解读象形文字的宝贵钥匙,罗塞塔石碑上的碑文是祭司团通过的一项法令。它是证实13岁的托勒密五世在其第一个加冕礼周年纪念日举行王室祭礼的其中一条法令。法令在石碑上雕刻了三次,分别用了以下字体:象形文字(适用于祭司的法令),通俗文字(当地人在日常使用的草写体)和希腊文字(行政机关的官方语言);这对埃及古物学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公元4世纪末象形文字被废弃以后不久,如何读写象形文字的知识就失传了。在托勒密王朝之前(大约在公元前332年之前),像这样的象形文字法令通常由国王颁布,而现在由唯一掌握象形文字书写技能的祭司发布这种法令。大约在1400年以后,也就是19世纪早期,学者只能利用石碑上希腊语碑文作为解读象形文字的钥匙。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Thomas Young)第一个指出,罗塞塔石碑的某些象形文字写下了王室名字的发音,即托勒密的发音。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cois Champollion)意识到,象形文字记录了埃及语言的发音,奠定了我们认识古埃及语言和文化的基础。可以说,假如没有这块石碑,根本无从理解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就无法理解古埃及的历史,其重要性就可以理解了。自1802年以来,罗塞塔石碑在大英博物馆展出以来,只有一次中断,那是在1917年临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博物馆担心伦敦遭受猛烈的轰炸,便将罗塞塔石碑和其它便携的"重要"藏品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此后,罗塞塔石碑在霍尔本(Holborn)地下15米的一个邮政地铁站呆了两年。现在来大英博物馆,最不能错过的就是罗塞塔石碑。一定要留好充足时间和准备来看这块大石头,它面前永远是里外三层的汹涌人潮。即使看不懂,想想它背后代表的古埃及千年历史,心中也会油然而生敬意吧。罗塞塔石碑在这个展厅除了罗塞塔石碑,还有另一个镇馆之宝:拉姆西斯二世半身像。这座有些震撼的半身像高2.6米,重7.2吨,是花岗岩雕像,塑造了一位叱咤尼罗河60年的古埃及鼎盛时期君主/最著名的法老之一:拉姆西斯二世。雕像出土于埃及底比斯的拉姆西斯神庙,右臂的圆孔据说是拿破仑时期法国人想盗走雕像打的空,未遂。现在,拉姆西斯二世就端坐在大厅中间,威严中带着些许和蔼。除了这两个镇馆之宝,四号厅里还陈列着大量古埃及雕塑,包括著名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头像,以及羊面像/圣甲虫/青铜猫等等。拉姆西斯二世半身像青铜猫羊面像阿蒙霍特普三世头像圣甲虫紧挨着古埃及馆的是亚述馆,从远处就见到了这两尊人面牛身形象为主的雕塑作品,身后搭配亚述人像,也是相当震撼。来到大英博物馆才知道还有一个亚述古国。在人类文明最早起源地之一的两河流域,公元前三千年左右,亚述古国诞生了。随后的两千年里,两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一批小国,包括古巴比伦/赫梯/犹太等等,开启群雄割据混战时代。直到公元前九世纪,亚述开始大肆扩张版图,吞并消灭了诸国,成为两河领域的绝对霸主,定都在尼尼微城,位于现在的伊拉克北部摩苏尔地区。那时候的亚述,势力甚至远达埃及,把业已衰弱的古埃及也收为番邦,享受其进贡。最后一位伟大君主亚述巴尼拔的顶峰过后,亚述走向衰落,在公元前612-605年被新巴比伦王国联军灭国。此后诞生了巴比伦空中花园,但过了仅仅一百年,又被波斯灭国,此后的中东地区也就不断易主了。馆内都是浮雕,基本都以战争为主题,详细呈现了亚述古国在各类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也体现了其作为一个贵族统治下的残酷奴隶制国家的本质。国王的爱好就是打猎和打仗,连艺术作品也都以此为主题。对于现在已经不存在的亚述,没有多大的兴趣,匆匆的看了看馆内的浮雕,就直奔希腊馆。希腊,作为欧洲历史上极具重要性的根基国家,古希腊文明-它那灿烂的建筑、哲学、艺术、医学是人类文明绕不过的富饶之地。希腊孕育了欧洲最早的文明。即使它在历史长河中被马其顿、被古罗马、被奥斯曼等诸多列强统治过,但它那西方文明奠基者的地位是无可争辩和无可取代的。现在,人们若想追寻灿若繁星的古希腊文明,都会选择去雅典的卫城看看。始建于公元前580年的伟大城市中心,现在只剩下建筑群的残垣断壁。这其中,最重头的莫过于战胜波斯后修建的供奉雅典娜女神的帕特农神庙。2014年我到访雅典卫城的时候,感叹于帕特农神庙的雄伟和沧桑,同时在惊叹于它的年代久远时,还为神庙内的空空如也而惋惜。没想到帕特农神庙中的黄金分割比、山形墙、古希腊神话人物雕像等都在大英博物馆中。贪婪的大英帝国什么都往家拿呀!但换一种角度思考,如果这些文物不被搬到这里,在那个战乱、弱小的国度,它们的命运恐怕更加的悲惨。在去往希腊展厅,路过几幅古罗马时期的雕塑。没想到大英博物馆里古罗马时期的展品非常的少。到了希腊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雅典卫城的伊瑞克提翁神庙围墙外竖立的名为卡里亚特德的6个女性雕像柱之一。2014年在雅典卫城看到它时就知道,仍然在伊瑞克提翁神庙外矗立的这6个女性雕像柱早已都是换成了复制品,有5个真品保留在卫城博物馆里面,但其中一个就听说在大英博物馆。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去卫城博物馆,在希腊也就没有一睹它的芳容,没想到在英国见到了它的真容。希腊伊瑞克提翁神庙卡里亚特德的6个女性雕像柱,这是其中之一。涅瑞伊德女神纪念碑这是古希腊时期的一座墓葬纪念神庙,建于公元前390-380之间,以远古海神Nereus的女儿们为主题,洋溢着浓郁的古希腊建筑风格,并藏有六位海中女神的雕像。即使六位女神的头部已损毁遗失,但其飘扬衣裾的精美造型还是彰显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而且这也是大英里难得的整座文物,据说大英博物馆主体建筑的古希腊外形就是由此启发而来。除了神庙主体,展厅内还放置了神庙内外的墙壁浮雕。能把这里里外外的文物都肢解了再运回英国,那时候的英国考古学者真是有毅力有魄力有勇气。这座神庙被发现于土耳其安塔利亚省Xanthus的利西亚Lycia古国。这个曾依附于古希腊/波斯/马其顿/古罗马的小国,后来成为拜占庭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领土。这些文物的出土着实体现了古希腊文明的影响深远。神庙内无首的女神雕像和墙壁浮雕涅瑞伊德女神纪念碑的旁边就是今日参观的重头戏---帕特农神庙遗迹帕特农神庙遗迹始建于公元前447年,正式启用是在公元前438年,1801-1803年间神庙雕塑被大量肢解并送至英国,1816年卖给英国政府并放置在大英博物馆。下面是大英的官方介绍:它是雅典政治家Perikles(于公元前429年逝世)设计的宏伟建筑群的中心。该神庙规模宏伟,使用了大量的大理石,意在展现这座城市在其帝国鼎盛时期的实力和财富。神庙内部伫立着一尊雅典娜雕像,她是这座城市的守护神。这尊雕像是用黄金和象牙制作而成的,是著名雕刻家的杰作,但它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这座建筑本身就已装饰了许多大理石的雕刻,这些雕刻展现了雅典的祭礼和神话。其中一些雕刻品是现今大英博物馆中展出的最著名的文物。这些雕刻品包括:壁缘雕刻(雕刻了浅浮雕),位于建筑四面墙的上方,柱廊的内侧;墙面雕刻(雕刻了高浮雕),与壁缘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在神庙外部支柱上方的楣梁上;山形墙雕刻(雕刻了圆雕),完全覆盖了山形墙的每一面。现在,大英博物馆专门开辟了面积颇大的18号展厅,专门展览这些帕特农神庙浮雕和雕塑。帕特农神庙的原型模型说到这些古希腊文物漂洋过海来伦敦的故事,就不得不提背后的主人公:英国第七代埃尔金伯爵托马斯·布鲁斯。1799-1803年间,这位伯爵任英国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大使,利用职务之便贿赂当时苏丹,取得一纸许可证,把半数以上的帕特农神庙内的墙壁浮雕及大型雕塑,以及其他卫城内的部分古希腊建筑分割运回英国。后来由于个人财务危机,把几百箱文物卖给英国政府。即使在英国,对埃尔金伯爵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虽然有论调说他是变相保护了这些古希腊文物,并且在国会审判中被判无罪,大英博物馆至今仍用他的名号来命名这个展馆。但这种肆无忌惮的掠夺还是引来了当时许多文化名人的声讨,并且直到今日,希腊政府和民间团体仍不时提出抗议,坚决要求英国还回这些珍品,当然了,伪善的英国人总会以避免文物在途中再次损坏以及在大英博物馆可以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等外交辞令予以回绝。那么最初夺走之时希腊人怎么不闹呢?原来当时希腊尚属奥斯曼帝国管辖,希腊人敢怒不敢言。即便今日希腊再怎么抗议,也只能应了那句弱国无外交的真理。历史波澜诡谲,后来第七代埃尔金伯爵的儿子詹姆斯·布鲁斯继承爵位成为第八代埃尔金伯爵,而他就是臭名昭著的火烧圆明园始作俑者。先把能抢的抢走,抢不走的直接一把火烧掉,这境界比他父亲还“技高一筹”,中国希腊两国珍宝就被这两父子毁的大伤元气。当然现在我国实力强盛,也不断从国外追索流失文物。而大英仍旧坚持不退还,毕竟这里可是集结了全世界各国的奇珍异宝,要是都给要走了,英国估计要哭瞎了眼。两旁墙壁的浮雕都还按照它们原本在帕特农神庙里的位置摆放,展厅两端的大型雕塑都是从神庙山形墙上和内部的装饰品,像身首异处的马头等都是如今的镇馆之宝。之前说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起源,这些文物就是最好的证明。它们启发了后续古罗马时期的艺术创作,直到今天,依旧留存了让人不忍离去的古典美感。从希腊馆出来,就进入到埃及的木乃伊馆。这里有数不清的木乃伊。这里也是博物馆里人流最多的。看着这么多的木乃伊,心理暗暗在想,这大英国弄几个木乃伊展示一下不就完了,干什么弄这么多的木乃伊,大有和埃及博物馆比试的气势。甚至还将埃及公元前3000多年的沙漠干尸也放在了博物馆展出,看着真有点瘆得慌。在参观中得知木乃伊的制作过程:地位高的人死后要先洗净身体,取出内脏,待尸体用泡碱盐干燥之后,在原来器官的位置填上木屑。接着在皮肤上涂上松脂,再从头到脚用亚麻布条包裹起来放在棺木之中迎接通往来世的漫长旅程。古埃及人认为死后灵魂永生,故而要保存躯体等待重生。就是凭借这种信念,才能流传下这么多珍贵的遗体以供现代人研究。这就是公元前3000多年的沙漠干尸。年头太久远了,保存这么完好。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干尸并不是被制成木乃伊的贵族,而是误打误撞风干的尸体,看它的姿势应该是意外死亡,想必死前肯定很难受了。毕竟能成为双手交叉等待重生的木乃伊,都是生前有身份地位,有财富的贵族,光是掏干净内脏填充香料等步骤,就是平民负担不起的“消费”。再加上还需要置办墓室和陪葬品,绝对是个大工程。孩子们在这里上历史课。通过钱币馆的时候,发现居然还有我们的外汇卷和人民币。钟表馆路易斯西洋棋Lewis chessmen路易斯西洋棋是大英博物馆十大馆藏之一,是一组材质为海象牙制作的西洋棋。雕刻制作时间约在公元1150至公元1200年。于1831年在苏格兰路易斯岛(the Isle of Lewis)的沙地里发现,因而得名;不过,这组棋其实是挪威制造的,但为何出现在路易斯岛?至今成谜。大英博物馆对棋子的官方介绍如下:棋子由海象牙和鲸鱼齿精心制作而成,包括坐立的国王和王后、戴教冠的主教、骑在坐骑上的骑士、站立的狱卒和士兵,都被制成方尖碑的样式。 它们在路易斯群岛一个神秘的地方被发现。关于它们为何会隐藏在那里和如何被发现,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们发现于在1831年4月11日苏格兰古董协会上被展出之前的某个时间。确切的发现地点好像是某个沙丘中的一个小石块室里。谁是棋子的主人?为什么要把它们藏起来?尽管没有肯定的答案,但它们可能属于一个从挪威去爱尔兰旅行的商人。尽管有一些棋子已丢失,但从组成的棋子可以看出共有四副不同的棋。它们总体状况非常完好,即使被用过,好像也没用过几次。到了11世纪末期,西洋棋在欧洲贵族中间已经非常流行。这些在当时纯粹以娱乐为目的而制作的路易斯西洋棋棋子,组成了现存单体数量最多的文物群。棋盘要大的足以放下游戏中所有的棋子以符合现代的游戏规则,因此其长宽跨度应设为82厘米。记录显示,一些路易斯西洋棋在发现时被涂上了红色。因此棋盘应该是白色和红色相间而不是今天惯用的黑色和白色。现今为世人所知的93颗棋子,11颗在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剩下的82颗在大英博物馆中。复活节岛摩艾石像智利复活节岛上的上千个成品及半成品石像,至今其创造者和用途等等仍旧是个迷。现有一枚存放在大英博物馆,这也是在大英难得一见的南美洲文物。这大英帝国怎么连着东西也搬到了自家的博物馆。还算有分寸,只搬了一件。通过这几个展厅后就来到了中国展厅。听说中国展厅经常闭馆,很幸运的是我们去的时候中国馆开放。怀着复杂的心情仔细的把中国馆参观了一遍,客观来说,这些我们眼中的珍宝并不能算是顶级的镇馆之宝。从大英放置它们的偏僻位置以及稀疏人流还是可以看出,也能够感觉到和那些古希腊、古埃及历史久远的文物比起来,我们的这些东西在这里好像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小而美的中国精致文物在西方世界并不属于最主流展品,更吸引他们的还是古希腊古埃及亚述古国那些恢弘、张扬、异域风情浓郁,一眼看过去就会被吸引的展品。也感觉到希腊和埃及好像比我们更加的苦大仇深。在中国馆居然还发现了文革时期的版画手稿。从中国馆出来就来到一层的一号展厅,这里是图书馆的模样,后来一查,来头不小啊!这里两侧有六万本乔治三世的藏书,是1823年国王乔治四世以父之名捐给大英博物馆的。由于当时的大英博物馆装不下这么多藏书,于是开启了博物馆的扩建工程,也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圆形展厅,可以说这间展厅对大英博物馆有着承古通今的含义。至此这大英博物馆就算参观完了,总感觉还是有点儿走马观花。但认为这里的文物还是不如绘画和雕塑更使我感兴趣。怎奈这里还真没有绘画,雕塑也是寥寥无几。但尽管如此,大英博物馆还是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这里除了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展品略逊,其他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文明,皆有传世珍藏。况且这还只是大英众多收藏的一部分,大部分还没拿出展览,甚至有传言说轮换展览几十年都可以不重样。这里与其说是英国的荣光和帝国侵略的罪证,倒不如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浓缩精华。从大英博物馆出来,继续去牛津街和摄政街,去完成由于同性恋大游行而没有进行完的购物。先到了牛津街和摄政街交口处的伦敦最大的耐克总店,规模是空前的大,有5层楼的营业面积,里面也是人声鼎沸。伦敦最大的耐克店由于那天的游行狂欢没有很好的领略牛津街和摄政街的风采,所以今天要很好的逛逛。没走到一家商店,她们进去搜寻商品,我站在门口欣赏街景和来往的行人,非常的乐此不疲。街上魅力十足、身穿各种颜色、紧身袒露装的各色男男女女,衬托着各种风格典型的英伦老建筑,点缀着双层红色巴士和红色电话亭,构成了一幅非常美妙的风景,使你目不暇接。这成了我每次到欧洲游的保留项目。牛津街和摄政街路过M&M巧克力豆的总店,进去转了一圈。里面的商品贵的吓人,就赶紧出来了。去唐人街吃完饭。从M&M巧克力豆店出来,再走没有多远就到了唐人街。唐人街在伦敦也是非常热闹的街区。这里除了饭店多,到处都是剧院、影院、夜总会等各色娱乐场所。我们首先在街上寻找合适的餐厅。唐人街比较脏乱,整条街的地上踩上去都是黏黏糊糊,好像是满地都是由于烧菜而弄的油腻。选了很长时间,感觉每个餐厅都很好,就随意的进入一家叫做旺记的香港餐厅,店员将我们领入二楼,看到各个餐桌几乎全都坐满,看来不错呀。奇怪的是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几乎没有中国人。看来老外们也是非常喜欢中国餐的。里面的店员非常忙碌,我们刚刚找位子坐下,一壶免费的茶水和茶具就端到了桌上。这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及时雨呀,走了一天的路又累又渴,这一壶茶水可是太到位了。点了一个菠萝咕咾肉、梅菜扣肉、咖喱牛肉、三碗米饭和一碗馄饨面才38英镑。吃的我们又可口、又舒服,还不贵,难怪这么多人用餐呢。以至于当几天后我们再次来到伦敦后又特意来到了这家餐厅用餐。唐人街,这几条街的底商几乎都是餐厅。看到了吗?地上都是黑乎乎、踩上去黏糊糊的油腻。中间坐着的是流浪汉。这就是许多咱们国人到此看《悲惨世界》的剧院。吃完饭出来,已经是将近晚上9点了。忽然从什么各个街口走出男士全部西装革履、女士全部袒胸露背装束的几百个男男女女,占据了整条的街区。他们边走边嬉笑打闹,走到流浪汉身边时还围着他拍照。然后他们就聚集到了街边的一家夜总会门前,这时四面八方同样装束的男女青年也都陆续的聚集到这里,看意思他们在夜总会是要开大PARTY。看到这壮观的景象,觉得英国人确实太疯狂了。本来想拍几张他们几百人聚集在夜总会门前那壮观的场面,但看到他们那疯狂劲真不敢拍,被他们发现怕不知要发生什么后果。D5:伦敦-爱丁堡-卡尔顿山今天要乘6个多小时的火车去爱丁堡。我们买的车票是 LONDON EUSTON(10:40)---EDINBURGH(16:20) ,原来计划买这个时间的好处是上午可以有很宽裕的时间吃早餐,然后乘地铁到达火车站,另外这个时间的车票不是高峰期,最便宜。我们不到9:00就从酒店赶往地铁站。还没有走到地铁站的入口,就看到了涌向地铁的滚滚人流。大部分都是身着正装的上班族。所有人都是步履匆匆,快步如飞,看来都在赶时间。我们每人拉着一个行李箱,被裹扎在这快速涌动的人流大军里,不由自主的跟着往前涌,一直提心吊胆的,生怕被挤到。由于我们每人手里的大行李箱,两辆车都没有挤上去,人太多了。我们走到站台的尽头,等到第三辆车来的时候才挤上去。我算彻底领教了伦敦的地铁早高峰,一点儿也不亚于我们北京的地铁。看来这个时间乘地铁是失策呀。LONDON DUSTON 火车站也是一个大站。在大厅里紧盯大屏幕找寻我们的火车。英国的火车没有车次,只能根据时间来确定你的车次。距离我们车票时间将近差15分钟的时候,大屏幕上才会出现我们的乘车站台。然后找到大屏幕上指定的站台,在站台上方的显示屏幕上确认一下开往的地点和时间,就可以在那里等车了。人们在车站大厅的大屏幕前查询自己车次的时间。火车上,车厢非常的干净、舒适。每节车厢没有几个人,又再享受专列的待遇。每次在欧洲乘火车都是这种感觉。火车的时速也是300公里/小时。非常放松的坐在火车上,一边欣赏着窗外非常迷人的景色,一边充分的休息。一点也没有觉得这6个多小时无聊。几乎没有什么人的车厢。一路上,英国郊外的田野风光非常的迷人。下午4点多准时到达了爱丁堡车站。顺利出站,然后按照奥维互动地图去找寻我们的酒店。爱丁堡的城市地貌好像我们的重庆。建筑都建在高低不同的,一层一层的街道上。从地图上看我们的酒店好像得从火车站先顺坡下去,绕过着个高坡再顺着坡上去。我们走了一段路,忽然觉得有些不对,我就一个人先轻装上去探探路。等我下坡后沿着马路又上到我们的酒店所在的那个坡上时,发现酒店原来在我们的脚下。我迅速回到她们等我的地方,一起又上回走,又走到了车站。根据刚才站在坡上看到我们酒店所在的方向望去,使我们兴奋不已,原来酒店与火车站同在一个高度上,就在火车站的斜对面。车过马路,再往前走几步就到了我们酒店的大门口。这位置太好了,距离火车站太近了。这就是我们的酒店,4星级、各个方面非常好的酒店。坐在酒店的大堂向窗外望去,桥下就是爱丁堡火车站。站在酒店的门口看着桥洞底下的火车站,想起刚刚绕了很多弯路去找酒店,觉得非常的好笑。都是爱丁堡的这种特殊地貌惹的祸。向右眺望就是卡尔顿山。通过酒店窗户就可以看到火车站和卡尔顿山。Waverley火车站旁的王子街把爱丁堡一份为二,北面是新城(New town),南面则是老城(Old town)。作为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不大,市中心的范围基本上可以靠步行逛完。街道的南侧:主要的旅游地点也自然集中在这一边。爱丁堡城堡、圣吉尔教堂、国家画廊、苏格兰皇家博物馆、卡尔顿山等著名的建筑鳞次栉比;大街的北侧,是爱丁堡的“新城”。这里的“新”是相对老城而言。因为即使是“新城”,其建设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18世纪,所以爱丁堡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古城了。“新城”的建设显然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宽阔笔直的道路完全“横平竖直”,道路的方向上一般也都是正南正北或者正东正西。所以即使是初来乍到者也不太容易迷路。这里也是爱丁堡的购物区,各种大牌的商店都有。我们住的是老城区,这样便于游览。办理好入住,放下行装,出酒店的门,向右拐进胡同,上几层台阶后就到了皇家英里大道。这一天都没有好好的吃饭,此时已经饥肠辘辘,得找一家解饱的餐厅饱餐一顿。沿着皇家英里大道想找一家中餐馆,根本没有,也许整个爱丁堡的中餐馆都不好找,一直没有遇到过。西餐又不爱吃又吃不饱,忽然看到了必胜客的标志,就吃必胜客吧。点了个三个人的套餐,厚厚的大披萨、甜点、炸鸡翅、炸洋葱圈,沙拉随便吃,一共29英镑。又便宜又解饱。填饱肚子后才有时间和体力来充分感受爱丁堡。爱丁堡的名称来源于公元6世纪中叶不列颠人的国王克利农·爱丁,意思是“爱丁的要塞”,7世纪时,英格兰北部盎格魯-薩克遜人建立的国家诺森伯兰征服了这个地区,用他们国王爱德温的名字将这个地区改为英文名称,意思是“爱德温的城堡”。历史上,爱丁堡是独立的苏格兰王国的首都。英格兰、苏格兰王室联姻后,1707年正式合并,共同成为联合王国一部分,所以英国王室至今还是苏格兰血统。今天,作为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全市人口虽仅约70万,但到这里来旅游的外来人摩肩接踵。因为历史上常与来自英格兰的威胁进行战斗,养成了爱丁堡人崇尚独立与自由的民族性格,稳重庄严的爱丁堡城堡就是这种性格的象征。爱丁堡也有充满书卷气的一面,剧院、博物馆、画廊遍布这座不大的城市,柯南道尔、斯蒂文森、J. K. 罗琳是最为人所熟知的爱丁堡人。爱丁堡吸引世界各地游人的,除了她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建筑,悠扬婉转的苏格兰风笛和味道纯正的威士忌。还有那迷漫在整个城市里独特的黑色气质和各种鬼魂幽灵,离奇犯罪和杀人肢解的传说。爱丁堡也毫不避讳自己闻名于世的“闹鬼城市”称号,甚至引以为自豪。在爱丁堡有无数个这样的台阶,以便到达各个街道。皇家一英里大道吃完饭,沿着皇家英里大道向右拐通过一座桥,在向右转就到了卡尔顿山。说是山,其实这山不高,不费什么力气走到了山顶。在这里主要是眺望一下整个爱丁堡的市容。黄昏时分站在山上俯瞰整个爱丁堡是最好、最美的时刻。很多摄影爱好者,都在山上占据有利地形,静等最佳的拍照时刻。近黄昏时刻俯瞰爱丁堡。卡尔顿山Calton Hill 海拔100米,有两座纪念碑,一座用来纪念拿破仑战争中阵亡的将士,是模仿雅典帕提农神庙而建造,但纪念碑当年因预算不足而未完工。这座残缺但极其宏伟的建筑,在整个山顶上绝对是第一吸引眼球的地标。夕阳映照在这种残垣断壁上,让人能够感受到一种残缺的美。黄昏时刻在此照一张相也是很有意境的。站在此处,可以看到苏格兰国家美术馆和远处的爱丁堡城堡。等待抓镜头的摄影爱好者。卡尔顿山上的另一座著名建筑就是纳尔逊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海军上将纳尔逊而建。霍雷肖.纳尔逊(Horatio Nelson ),这位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海军将领,军事天才,1805年,率领皇家舰队和约瑟夫·维尔纳夫率领的法西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尔加角附近展开大战(特拉法加海战),当时的英国舰队实力并不占优势(主力舰之比27:33),却在纳尔逊的超凡指挥下,一举击败法西联合舰队,重创拿破仑,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纳尔逊也在这次海战中为国捐躯。当时,舰队的官兵痛伤将军的去世,都在帽子的后面缝上两根黑带以示哀悼,这就是现代海军军帽后面两根黑飘带的来历。右边的那个高塔就是纳尔逊纪念碑。从卡尔顿山上下来,天色已经渐渐的暗了下来。但彩灯装点着马路两边那灰黑色的建筑,使这座在白天看起来有些阴森冷峻的城市,多少增添了几分浪漫。D6:爱丁堡城堡-王子街公园-斯格特纪念塔-荷里路德宫今天可以在爱丁堡呆一整天。昨天少半天的游览觉得爱丁堡至少应该停留2个整天才能够把它领略的较充分,这一天的游览真是有点紧张了。有些后悔!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没有在酒店用餐,而是在通往爱丁堡路上的一家SABUWAY店买的汉堡和饮品,感觉还不错,又快又舒服。用晚餐,就沿着皇家一英里大道向爱丁堡城堡走去。这一路上的景象非常的精彩。皇家一英里大道是爱丁堡的主干道,囊括了许多景点、餐馆、酒吧、商店和旅舍。两端连接了苏格兰历史重头戏的见证——爱丁堡城堡和荷里路德宫,沿途包括了城堡广场、圣吉尔斯大教堂等令旅行者流连忘怀的景点和街道。在圣吉尔斯大教堂的广场上,经常会看到艺人们的表演。这一路上那灰黑色的古老建筑有些沧桑感、也多少使人有些压抑。幸亏有那些典型的英伦风范的红色电话亭点缀其中,才使得这肃穆庄严的街区有了那么点儿欢快。圣吉尔斯大教堂作为爱丁堡的主教堂,也是苏格兰的国家教堂。教堂原建于1120年,后遭大火烧毁,于1385年重建。教堂的塔顶仿照苏格兰王冠设计,体现出它在苏格兰首屈一指的地位。圣吉尔斯教堂是基督教苏格兰长老会的权力中心,通常被认为是全世界苏格兰长老会教堂的“母教堂”。这座教堂作为爱丁堡的宗教枢纽已经有900年的时间。凭借其著名的树冠尖塔而闻名于世,矗立在连接爱丁堡城堡和荷里路德宫的皇家英里(Royal Mile)的中心,十分引人瞩目。大卫·休谟(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是苏格兰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虽然现代对于休谟的著作研究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但他最先是以历史学家的身分成名的。他所著的《英格兰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越接近爱丁堡城堡,街道两旁的建筑越有特色,越能显出历史的悠久。这是爱丁堡城堡的城门,进入城堡门才是售票处。买票的人不是很多,排队的速度非常快,没有必要提前在网上购票。排队买票的游人。进入城堡。验票进入城堡后,领取耳机。爱丁堡城堡位于死火山的花岗岩顶上。爱丁堡城堡的魅力,在于它的古老。这里一度是苏格兰皇室所在地和重要军事要塞,是苏格兰的精神象征。它在6世纪时成为皇室堡垒,1093年玛格丽特女王逝于此地,城堡自此成为重要的皇家住所和国家行政中心,延续至中古世纪一直是英国重要的皇室城堡之一。直到16世纪初荷里路德宫落成,取代爱丁堡城堡成为皇室的主要住所。爱丁堡城堡在6世纪时成为皇室城堡,比英格兰的温莎城堡早400多年,比德国的海德堡城堡更是早600多年。也正因此,它经历了许多痛苦和沧桑,政治和军事的斗争,使它始终处在中心角色的位置。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漫长的争斗历史中,爱丁堡人表现出来的强悍和不屈的精神,体现了整个苏格兰人的精神风格。爱丁堡城堡见证了太多血与火的过去。在这里上演了无数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恩恩怨怨的故事。在莎士比亚名作《亨利五世》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台词:“古话说得很对:要是你想把法兰西战胜,那就先得收服苏格兰人。因为一旦英格兰那只猛鹰飞去觅食了,苏格兰那只鼬鼠就会偷偷跑来,到它那没谁保护的窠巢里偷吃它尊贵的蛋。”而爱丁堡城堡在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征战、联姻的漫长历史中,绝对是一个主角,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古老的城堡中看到那么多的大炮、城墙、监狱、战争纪念馆和战争博物馆的原因。参观爱丁堡城堡得沿坡旋绕而上。首先进入的第一层都是炮台。站在炮台上,可以感受到它的固若金汤和那种易守难攻绝佳的地理位置。讲解员在讲解。站在炮台上,可以眺望到斯格特纪念塔和远处的卡尔顿山。城堡的下面就是王子街花园一群可爱的小学生也在这里参观。沿坡而上来到了第二层。这个圣玛格丽特礼拜堂,据说是整个城堡乃至整个城市中最古老的建筑。它是1130年大卫一世为其母亲玛格丽特兴建的,用作皇室成员的私人礼拜堂。1093年,在丈夫马尔科姆死于一次伏击后,她也郁郁而终。礼拜堂当初很可能是皇家住所的一部分,里面有一间礼拜堂和若干房间;这一点很像英格兰的诺曼式城堡。虽然外表平淡无奇,但礼拜堂内部的装修却十分考究,精美的Ⅴ型穹顶将这个不大的空间一分为二:一个包含祭坛的半圆殿式高坛和一个皇室使用的长方形大厅。礼拜堂在16世纪时,被用于储存火药,从那时起就有了拱形的“防弹”石头顶篷。城堡里最出名的是藏有苏格兰镇国三件宝的博物馆。苏格兰皇室三宝分别为皇权之杖、皇冠和宝剑。王冠为金质,用94粒珍珠、10粒钻石和33粒宝玉镶嵌而成,雕绘工艺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可能做工没有那么细致,却是当时顶级的手工,镶嵌的各类宝石闪闪发亮,让人叹为观止。围绕这三件宝物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如今它们重新聚在一起,破镜重圆非常不易。还有一件,就是命运之石(stone of destiny)。它1296年被爱德华一世从苏格兰夺走,存放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里。关于这块石头有很多传说,而它最重要的作用还在于政治层面。历代君王想要登基,座椅下方必须有这块石头,不然江山不稳。1996年,命运之石终于回归苏格兰,存放于爱丁堡城堡,女王伊丽莎白登基时,还不得不从苏格兰借用这块石头,可见其地位。里面不允许拍照,我们进去的早,没有排队。等我们参观完出来的时候,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是很长很长的龙。都是来看“命运之石”和那三件宝的。来到这里不管队伍排多长都要看,站在那有着悠久历史和无数故事,精美绝伦的三件宝物面前,真的使你感到不需此行。从博物馆出来,排队的人已经这么多了。我们沿着上坡来到了第三层。又遇到了这群小学生。城堡内的很有规模的军事监狱。监狱能容纳好几百人,这里曾囚禁过拿破仑的军队。监狱的墙上仍留存着法国被俘士兵在墙上抓刻的痕迹。三层都参观完毕,看看时间已经接近1点钟了,马上就要鸣炮了,就又来到二层鸣炮的地方,等待观看鸣炮。这是已经有很多人聚集到了这里。鸣炮时,人们全都围了过去。在二层平台再次欣赏爱丁堡市容。这就是每天1点钟鸣炮的那架炮。从爱丁堡城堡的平台上,看到王子街花园休闲的人们。依依不舍的走出爱丁堡城堡,再次回眸这座古老的城堡。从爱丁堡出来的下一站是王子街花园。看地图感觉就在附近,但不知如何走?这样的山城,如果走错路,上来下去的非常的耗体力,况且已经很累了。于是找了一个看似当地人问了一下路,正如我们判断的一样,出了爱丁堡城堡大门见路口左拐,下坡就到了王子街花园。沿这个坡下去就是王子街花园。我们从坡上下来,进入的是王子街花园的侧门。从侧门进入,走不多远就来到了爱丁堡城堡的脚下。这里人非常的少,很寂静,是拍照的好地方。站在王子街花园眺望爱丁堡城堡。然后我们从这爱丁堡城堡的脚下向花园的正门走去,渐渐的人越来越多,景色也越来越美。原来王子街花园的正门才是拍爱丁堡城堡的最佳地点。找个长凳,或直接坐在草坪上,欣赏着远处古老的城堡和周围美丽的景色,也是非常惬意的事情。从王子街花园出来,来到了王子街。王子街的一边就是王子街花园,另一边,也就是马路对面是爱丁堡的新区,也是繁华的商业街。王子街全长不过1.5公里,却有“全球景色最佳的大街”之称。大街南北两侧风格各异,行走在街的北侧,时尚乃至奢华的时装商场、名表专卖店、礼品店一家连着一家,可以尽情满足人们的购物欲。街南侧,就是王子街花园,花园里长长的绿茵茵的草地,从街边上成阶梯和坡形铺向比街面低一二十公尺的宽阔的谷底低地。一个个姹紫嫣红的花坛和成排的休闲长椅沿行道摆设,是名符其实的闹市绿洲,与马路对面的商业街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王子街上等红灯的游人。从繁华的商业街出来,就来到了苏格兰美术馆和博物馆广场。站在广场的桥上举目望去,蓝天白云、黑色的纪念塔、巨大的摩天轮、周围的古建筑和大片的草坪鲜花构成了一幅美丽壮观的景象。司格特纪念塔很醒目的耸立在王子街上。这种黑褐色的塔看上去让人觉得有些压抑。这座塔是为了纪念苏格兰历史上最知名的文豪沃尔特.司格特而修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作家纪念碑,可见苏格兰对于文学家的崇尚之情。纪念塔高60多米,在王子街上鹤立鸡群,走到哪里似乎都能看见它。司格特纪念塔的建筑材料是从爱丁堡附近开采的砂石,由于石质疏松,在短短不到200年时间中就变成黑褐色,愈添古韵。塔中央立着白色大理石的司格特雕像,从四面都能看得到。雕像中司格特身穿长袍,身边卧着他的爱犬。在王子街遇到一位典型的苏格兰艺人在街头表演。最吸引人的就是他的苏格兰裙和风笛。苏格兰裙是一种未经过裁剪的服装,大概有5米长,裹在人身上,在腰部扎一根腰带,以此来达到遮蔽身体的目的。腰部以下的部分与现在的苏格兰短裙差不多,但是腰以上的部分则是在肩部用别针做出褶皱的效果。今天的苏格兰人把苏格兰短裙当作是正装或者是参加庆典时才穿的礼服。通常是婚礼或者其它的正式场合,他们才会穿上苏格兰短裙,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是将其作为便装来穿的。在高地运动会、各种风笛乐队的比赛、乡村舞会以及同乐会中也能看到人们身着苏格兰短裙。苏格兰风笛并不是单指乐器本身而言,它还连接着一长串代表苏格兰高地传统文化的历史。传说苏格兰部落之间盛行吹奏风笛的风气启于Maccrimmons的时代。詹姆斯二世在位时,各部落便是靠风笛来联系之间的感情,结合各部族的力量以维持其高地的传统势力以抵抗异族的侵略。风笛早已升华为苏格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直到今天,苏格兰的高地风笛曲在社会中仍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苏格兰人的婚礼上最常见的乐器依然是风笛。风笛,更多的时候还是在苏格兰人的狂欢节目上。天性活泼,能歌善舞的苏格兰男男女女常会在某个闲暇的下午时分,吹起风笛,跳起欢快的舞。从王子街出来就去找寻大象咖啡馆。去体验一下那位写出大家耳熟能详的《哈利波特》、曾经落魄的单身妈妈--JK.罗琳经常在那里写作的咖啡馆。穿梭于爱丁堡的大街小巷,始终被街道上这种暗灰色的建筑包围,很难使人的心情欢快起来,只有到达大象咖啡馆的时候,才难得的出现那醒目的一抹红,压抑的心情才稍稍轻松了些。街上随处可见的艺人表演。大象咖啡馆--暗灰色中的一抹红。里面的餐厅不大,有很多大象的装饰,悬挂在墙壁上的菜单还有中文对照,就是在这里的某个角落,JK.罗琳完成了她的巨著《哈利波特》,如今这里总是顾客盈门,成了人们的朝圣之地。从大象咖啡馆出来,走过几条街就又来到了皇家一英里大道。我们要走到大道的另一头,去参观一下荷里路德宫。傍晚7-8点钟的皇家一英里大道越走人越少,到快走到荷里路德宫的时候,街道上就已经没有什么行人了。荷里路德宫荷里路德宫先如今是英女王及皇室在苏格兰的官邸,位于皇家英里大道(Royal Mile)的最东端。荷里路德宫于1498年由詹姆斯五世所建,这座精美的巴洛克式宫殿与苏格兰悠久的历史紧密相连。这座宫殿最出名的地方是其曾作为苏格兰玛丽女王(Queen Mary)的居所,在她执政的动荡王朝中,有许多戏剧性的场景都在这里轮番上演。玛丽女王在荷里路德宫先后举行了两次大婚,亲眼目睹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达恩利(Lord Darnley)在宫内的一个小型晚宴上,刺杀了她的私人秘书大卫里齐奥(David Rizzio)。参观完皇宫,时间更晚了,大部分商店都已经关门,街上更没有什么游人了。D7:约克-对角街-约克大教堂-约克古城墙今天的行程是乘火车到约克。火车是早晨8:00的。早晨起床后稍加整理就去火车站了。由于离火车站非常的近,所以还有时间在车站吃早餐。我认为一般车站的早餐都是比较不错的,即方便快捷,还都不贵,吃着也是比较舒服。吃完早餐,在大屏幕上查好了我们乘车所在的站台,就去站台上去等车。到了站台就有些疑惑了。我们的车不是始发车,过路车。这一个站台有好几趟车在此停留,火车也没有个车次,如果我们的手表不准时,或者我们的火车稍微晚点,那么来的这辆车怎么去判断是不是我们所乘坐的车。在站台上也找不到工作人员,问了几个等车的人也都不是到约克的,这时火车来了,由于是过路车只有4分钟的停留时间,我们得抓紧判断它是不是我们该乘坐的火车。正在着急没有人询问的时候,急忙忙的跑过来几个中国人上车,他们告诉我们这趟车失去伦敦的,可能路过约克。我们也只有上车了。以后乘车就发现,如果乘坐的是过路车,只凭时间来判断是不是所要乘坐的火车,一定要看看站台上的小屏幕,如果晚点,它会将晚点的时间显示在屏幕上,这显示的晚点时间非常的准,就以这个时间来判断是不是你所乘坐的火车。上了车,发现车厢里又是几乎空无一人。就我们三个人和那几个中国人。窗外又是一路美景。又是几乎空无一人的车厢。窗外的田野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在我们的旁边坐着一个安静、文雅、漂亮的小姑娘。到达约克火车站我们找了一家距离约克火车站最近的酒店。但最近的酒店也要走将近20多分钟,因为出火车站要绕过一座天桥才能到达市区的街道。所以我们拖着箱子一边判断这方向,一边找寻我们的酒店。在到达市区的街道快要接近我们的酒店时,遇到了一对老年夫妇。他们主动走过了问需要不需要他们的帮助,由于我们已经看到了前面我们的酒店,就非常感动的谢过了他们。大部分英国人,尤其是那些年龄较大的,还是非常绅士的。我们的酒店就在街旁,来到它的门前,看到大门紧闭。推门也推不开,敲门也没有人理,正在着急时有一个人正好用钥匙开门进入酒店,我们也就跟着进去了。我们把情况一说,前台的小姐才告诉我们,敲门是听不见的,要按门铃才能听得到。这是一家很奇特的酒店。酒店的内部全都以粉色调来装饰。一楼是餐厅、酒吧、也有部分客房。酒吧里有台球,好像到了晚上还对外营业。看这意思这家酒店有点青年旅舍的意思,但为何还标注3星级呢?客房的设施不是很现代,有点古老民居房的感觉。从火车站出来,绕过天桥,穿过这个城门,就正式进入了约克古城。我们入住的酒店。这是酒店的大门。酒店的前台。酒店的餐厅。酒店的酒吧。酒店下午4点以后才能入住,只有先将行李存在前台,轻装去体验这座古城。约克之所以被称作古城是因为它与罗马帝国及维京人有很深的渊源,其建城历史可以回溯到公元71年,曾是罗马统治下不列颠的首府。在将近2000年的时间里,约克一直是北英格兰的首府,地位相当于今天的伦敦。约克位于英格兰北部的乌兹河畔,正好地处伦敦到爱丁堡的中心。是英国寥寥可数的几个2000年古城之一。由于名字来自于维京语Jorvik,因此在约克可以看到很多以Jorvik命名的酒店、酒吧、饭馆。 还有一个小特色就是很多街道叫gate,这不是门,而是维京语街道的意思。工业革命之前,约克是英格兰南部最重要的城市。对于游客来说,古老的城池民居、浪漫的狭街曲巷、宏伟的教堂和众多的博物馆,无疑是吸引他们前往约克的理由。英王乔治六世说过:约克的历史,就是英格兰的历史。在这座小城中,仿佛两千多年的时光停滞在这里,岁月只是静静的流淌。罗马人为了防御外敌而建立的堡垒,城市四周环绕着古城墙。以约克大教堂为中心,罗马人在7世纪,建筑了长达5公里的正方形城墙。时至今日,这个城墙仍然存在,可以爬到城墙上去一边漫步,一边欣赏城市景色。提到约克York,不得不提的便是它与纽约New York的渊源。纽约诞生于公元1664年。1651年爆发英荷之战,1664年英国打败荷兰,攻占美国。思念故乡的英国将士们纷纷用英国故乡小镇的名字来命名新大陆的一个个定居点,新约克(New York)便是其中之一,中文译名"纽约",即现在国际化大都市纽约。从我们住的酒店走到景点比较集中的地方需要15分钟。但我们所走过的街道非常有特色,很好的体现了这座古城的风韵。沿着街道前行,走过一座桥,就来到了约克的景区。这是有人渐渐的多了起来,我们去的第一站就是那个大大有名的对角街。记得在哈利波特的第一集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海格带着哈利来到破釜酒吧的后门,用魔杖在红砖墙上敲了5下,砖墙神奇地旋转分开形成一道拱门…“Welcome Harry !to Diagon Alley!”眼前的一切,梦幻的街景,让哈利目瞪口呆。这条街,就是“对角巷”,小魔法师们买各种魔法道具和书籍的地方。而这条街,也一定是所有“哈迷”们梦想探寻的一条街。这里也有很多和哈利波特有关的商店,也可以买到魔法棒、道具、书籍。而这条街,也是在古约克城的众多街道中,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就算放在全英国,全欧洲,这里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街道。对角街对角街上有各种特色的商店。从对角街出来,就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上少不了艺人们的表演。约克小城的街道很有特色,由于保存的完好,很好的体现了中世纪的韵味。再加上街道上不时出现的各种表演,真的有点令人眼花缭乱。再去约克大教堂的途中,经过一家卖炸鱼薯条的餐厅,查了一下还是一家网红店,就进去尝尝在英国号称的美味。餐厅不大,前面是操作间和外卖,后面是就餐的地方。我们进去找了个空位坐下,看看周围都是一些老人。这才发现,这家店对于老人免费赠送红酒。由于我们目前还不饿,只是想尝一尝传说中的美食,所以只要了一份炸鱼薯条。服务员由此对于我们没有不是太热情。也难怪,三个人只要一份炸鱼薯条还要让人家对你怎样,让你在这里占据一个三人桌子就已经很给我们面子了。吃完后真是感觉非常的一般,还是那句话,欧洲对于我来说没有美食。而且非常的不幸,薯条竟然把我那个曾经修补过的牙给咯劈了,以至于后面几天吃饭都受影响了。不幸呀!从餐厅出来走不多远,就来到了约克大教堂York Minster。约克大教堂于13世纪开始兴建,1472年完工,历时约250年,是英国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可以说是英格兰北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教堂。《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霍格沃茨大厅的拍摄地也在教堂大厅内。大教堂的中殿建于1291年和1350年之间,也是哥特装饰风格的建筑。这个英国最阔的哥特式中殿,有仿石硕(用颜料绘画)的木制天花板,侧廊则是石质拱形顶,《哈利波特》曾在此取景.教堂内精美的彩色玻璃是必看景点,东侧墙壁上的整块彩色玻璃是世界上最大的彩色玻璃,以开天辟地和世界末日为主题;南侧的彩色玻璃是为了纪念玫瑰战争的胜利而建,画的是都铎王朝的玫瑰;北面回廊的彩色玻璃是大教堂中最古老的玻璃,建造于13世纪。约克大教堂约克大教堂的前广场也是中国旅游团的集结地,所以没敢多停留,太乱,直接就去前面的古城墙了。约克古城墙是一座由罗马人建造的长达5公里的正方形城墙,作为防御外敌的屏障。我们从火车站进入市区就要穿过城墙。城墙以约克大教堂为中心,绕城墙一圈大约需要2个小时。在约克,登城口被称为“Bar”,从约克大教堂这条街直接走到头,就是古城墙,而且是一个登城墙的“Bar”,我们就是从这里上的城墙。从下图前面的那个城门楼上去。上古城墙是免费的。上去后差不多得围着约克城走上3/2的路程,大概需要20分钟。我觉得在上面走上一圈还非常值得的。一来这是一个保持完好的中世纪古城墙,很有价值。另一个可以在古城墙上走走停停,即可欣赏一下沿途风光,也可停下来居高临下的观察一下约克百姓的民居,看看他们如何的生活。约克的普通民居。这可能是约克的一个富裕人家。从古城墙下来,一路美景的去寻找贝蒂茶室。途中路过一个农贸市场,买了一些水果,这里的水果到是不贵,而且非常好吃,尤其是车厘子。最左面的那个拉提琴的,是刚才去约克大教堂曾经遇到过的,那个时候是他一个人拉,现在他跑到这里来和其他的乐手合奏来了。看来他们还在不停的赶场。终于来到了贝蒂茶室。还好排队等座的人不多,不一会儿我们就被服务人员带到了临窗的一个座位上。我们要了传统的套餐,也没有觉得如何的好吃,但由于是临窗的座位,能够观察到窗内外的各种特色的游人也算是一大乐趣。贝蒂茶室餐厅内始终都是坐满了游人。透过玻璃窗,欣赏街上的游人。贝蒂茶室的经典套餐。在这里吃它的套餐纯粹是为了贝蒂茶室的名声和年代久远,感觉不到怎么的美味和独特,觉得比起奥地利巴德伊尔小镇的甜点有一定的差距。从贝蒂茶室出来去我们酒店附近的超市买了些水果和面包就回酒店了,感觉这约克应该就可以到此为止了,因为这个小城太小了,没有什么可以遛的了,但我们明天还得停留一天,这次旅游唯一这一点计划不周。回到酒店下午6点多了,终于可以进入酒店的房间了。这家酒店没有电梯,我们的房间在4楼,前台的男服务人员看到我们3个大旅行箱,热情的帮我们将箱子搬到房间,使得我们非常的感动。房间的主色调也都是粉红色,不过设施我觉得有些简陋。D8:约克-克利福德塔-利兹今天有点浪费。上午9点多起床后,收拾行李,然后将行李寄存于前台,找了一家麦当劳又要了一份0.99镑和两份1.46镑的汉堡套餐,解决了早餐的问题。然后忽然想起还有一个克利福德塔没有去,就决定到那个古老的景点去看看。克利福德塔位于小山丘的上方,是约克城堡仅存的少数遗迹之一。通过狭窄的螺旋形塔梯可至塔顶,从塔上可以观赏约克全景。公元1190年,克利福德塔发生了一起激烈的暴动事件,一些基督徒商人为了抵赖他们所欠的犹太银行家的债务,竟试图摧毁犹太社区,150名幸免于难的犹太人逃到克利福德塔原址,最终被迫在此自杀。克利福德塔从塔上下来,还是没有目的的逛街。这种休闲的游玩也不错。没有时间的紧迫感、没有奔扑必看景点而忽略沿途细节的顾此失彼,心情一直非常轻松的闲逛反倒发现沿途很多美好有趣的事情。闲逛到下午4:00多,我们回到了酒店,取行李去火车站。我们的火车是下午6:00多的。到了车站查好我们的上车站台,就到站台上等车。我们的这趟车是过路车,到达利兹只有45分钟。来到站台看到很多人在等车。到了我们车次的时间,火车还没有来,就去站台上问一下工作人员,没有想到问的那个人就是我们这趟火车的司机,等这趟火车到了约克站,他将接替开车到来的司机。他看看我的车票,确认是这趟火车,并告诉我不用担心,火车晚点了,我不走火车走不了。我们就放心的坐在站台的椅子上一边看着手机,一边等车。不知什么时候但我们抬头的时候,看到站台上已经没有人来。这一下我们急了,一问才知道,由于这趟车晚点,火车的站台已经换到过天桥对面的站台去了。老远就看到了那个司机,正在上火车。我们马上拎着行李箱飞奔过天桥,百米冲刺般的上了火车。刚上火车,车就开了。太悬了!可能广播里播了好几遍,可是我们没有注意,就是注意了可能也听不懂。所以在国外乘车一定要时刻提防着各种状况。约克车站这是火车站的售票处。这是自动售票机,也可以打印提前买的票。火车开了45分钟就到达了利兹。感觉利兹是一个很大的城市。也很繁华。我们的酒店就在车站的对面,非常的近。订这么近的酒店就是为了方便我们再次乘火车去勃朗特姐妹的故居。我们的酒店对面有一个大型超市,我们在里面把明天旅途要带的给养购置齐,然后回到酒店早早的休息,为了明天那20里旷野的徒步游。D9:利兹-基斯利KEIGHLEY-HAWORTH-勃朗特姐妹故居-呼啸山庄由于在各个网上没有查到到勃朗特姐妹故居的详细攻略,所以只有自己仔细的研究地图,然后参考网上那粗狂的勃朗特姐妹故居游记的只言片语,研究出了要想到达勃朗特姐妹的故居,只有先到达利兹,然后再到基斯利KEIGHLEY,从KEIGHLEY才能到达勃朗特姐妹的故居HAWORTH。通过英国铁路网查询到从利兹到达基斯利KEIGHLEY只有30多分钟,查不到KEIGHLEY到HAWORTH的乘车时间,但从奥维互动地图上看得出KEIGHLEY距离HAWORTH非常的近。听说周末有蒸汽小火车,问了一下穷游网得知平常都有长途车到达HAWORTH,于是我们觉得从利兹乘坐7:00多的火车到KEIGHLEY,然后再到HAWORTH是可以有一整天的时间游览故居和徒步呼啸山庄的,这个计划是可行。于是才有了以下成功且完美的勃朗特姐妹的故居行。霍沃斯村HAWORTH实际上就位于基斯利KEIGHLEY的后山上,长途车沿着盘山路向山上开就到了勃朗特姐妹的家乡霍沃斯。霍沃斯这个小村非常的小,要参观的景点只有故居、教堂、学校和那条美丽的街道。用时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但我们要进行到呼啸山庄的徒步旅行,那么就需要一个整天的时间了。所以我们到达霍沃斯的时间要尽量的早,才能完成我们的计划。从利兹LEEDS到基斯利KEIGHLEY的往返火车票是10.20镑。由于是周六我们的这个往返票没有时间限制,可以乘坐当天任何车次的火车。早上7:30就到了利兹火车站,找了一趟距离开车最近的车就上去了。车上的人不多,开了30多分钟就到达KEIGHLEY火车站。下了车,看到火车站很小,没有什么人。就到咨询台去询问有没有到HAWORTH的火车。服务人员告诉我们得到10点钟才能有到HAWORTH的火车。我们在车站里转了一圈,看到了红色仿古的站台,我想这可能就是蒸汽小火车的站台,看来今天是有蒸汽火车通往HAWORTH的,但时间我们觉得太晚了,如果乘10点的火车,那么到达HAWORTH就得将近11点了,徒步旅游就泡汤了。我们又回到咨询台问有没有长途车到达那里。他告诉我们出了车站向左拐,到十字路口再向右拐,向前走200多米就能看到汽车站,那里有很多车次到达那里。我们按照服务人员说的,很快就找到了长途车站。这是一个比较大型的长途车站,里面有通往各地的长途车。去往HAWORTH的是STAND E站台。车次好像很多,我们只等了两三分钟就上车了。上车买票,我们三个人的票是9镑。我们没有买往返的,因为我们想回来的时候要乘一下那个蒸汽小火车。买完票,我发现这车上只有我们去霍沃斯HAWORTH,就告诉司机到了HAWORTH喊我们一下。司机友好的问我们是不是到勃朗特姐妹的故居,他说如果是去故居就不用在HAWORTH那站下,到HAWORTH的下一站下,那一站就是勃朗特姐妹居住的那条街的街口,距离故居非常的近。在车上我一直注视着窗外,欣赏着英国美丽的乡村景色。车开了有40多分钟就到站了。车站正好在小镇那唯一一条街的入口处,真是太方便了。这时我们才知道如果在HAWORHT站下,我们要走很长的一段上坡路,才能到达这条街的入口,那样会损耗很多体力的,我们在心理暗暗的感谢那个司机。基斯利KEIGHLEY火车站这就是通往HAWORTH的蒸汽小火车的站台。这是通往HAWORTH的长途汽车站台。这是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厅。我们乘坐的长途大巴。沿途路过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小镇。我们在这里下车,这里正好是勃朗特姐妹居住小镇的入口。我们从这个小镇的入口处,向故居走,可能是太早了,不到9:00,小镇几乎没有人,非常的安静。小街上各式各样独具乡野气息的民居,淳朴安然的摆放在寂静的街道两旁,好像在等待我们这第一批到访者。小镇好像在半山腰上,站在小镇的街道上,还能看见远处一片一片的田野,更能衬托出这座小镇那浓郁的乡土气息,这种美是在英国其他大小城市所无法见到的。我们忘情的沉浸在这座小镇的美丽之中,没有任何繁杂的人们来干扰我们,偶尔出现一两个当地居民,或遛狗、或修车、或骑行晨练,那也成了这美景的点缀,使得这美景根据乡土的生活气息。我们尽情在这条街上享受、拍照。到了当地最古老的酒吧-黑牛酒吧,当年勃朗特那个多才多艺的兄弟布兰威尔就是在这里作画,也是在这里染上了吸毒和酗酒的恶习,最终早早离开人世。更多人了解勃朗特一家都是关于姐妹三个,但这个弟弟同样跟她们一样才华横溢,只是英年早逝。至今姐妹三个流传下来的画像都是出自他手。只有在这个时点,才难得见到这么安静的酒吧。当我们下午4点多从呼啸山庄徒步旅行回来的时候,这里的里里外外已经坐满了人,这里也是这个小山村最热闹的地方。那时也就不能充分的欣赏这座古老的建筑了,因为它被现代人们的喧闹包围着,体现不出它的古老和深邃。霍沃斯大教堂-勃朗特姐妹的父亲就是在这里担任神职工作,而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丽-勃朗特也是葬在这个教堂里。霍沃斯大教堂下面这座建筑就是游客服务中心。我们不到9点就到了这里,但它还没有营业。它的营业时间是10点。我们不能等到10点,那样徒步回来就太晚了,勃朗特姐妹的博物馆和故居也要关门了,那就太遗憾了。所以我们决定,问一下当地人徒步去呼啸山庄的路线。正好教堂旁边的一家小卖部正整理商品准备开业,就上前问这家店的老板。他指着我们事先做功课准备的地图,详细告诉了我们路线。并告诉我们徒步的起点就是这座教堂傍边的小路,一直走下去就到了通往呼啸山庄的主路,在不同路口都会有指示标牌。在家的时候,我做了很多的功课,曾经在奥维互动地图上找到了霍沃斯-勃朗特姐妹的故居,并放大地图找到了徒步行要去的勃朗特姐妹瀑布和呼啸山庄两个景点,而且还发现了从故居通往这两个景点的两条路线-南路和北路,所以再通过当地人的讲解,就心有成竹的按照奥维互动地图指引的方向开始了期盼已久的徒步行了。呼啸山庄的原址在距村子后10多里的荒野上。当地旅游局有徒步的线路推荐,可以选择只到中途的勃朗特瀑布,就是姐妹几个当年玩耍的瀑布,这段路往返要徒步8公里。如果要到山顶上看呼啸山庄,全程徒步是10公里,需要三个半小时的时间。而我们走走停停的耗时6个小时。这趟英国旅游最期盼的就是这趟徒步,如果大老远来到霍沃斯,不去徒步一下绝对是个遗憾。据说徒步路线地图在村子里的旅游咨询处能买到,50便士,但即便拿着地图,有些岔口都很难分辨,还要靠一路问才行。我们没有地图,只有ipaid上万能的奥维互动地图,有了它就什么都不怕了。在没有开始徒步之前,我们又好好逛了逛这条美丽的小街,因为我们知道等我们再回来的时候,这条小街就不会这么寂静,这么随心所欲的让你拍照了。这么早就有骑马警察的巡视。从这条教堂旁边的小道就开始了我们的徒步之旅。上前走就是勃朗特姐妹的故居和夏洛特-勃朗特曾经任教的学校。小道上还有很多充满乡土气息,到处盛开鲜花的民居。这是夏洛蒂-勃朗特曾经工作过的学校。她曾经在这里教过多年书,也作过家庭教师,所以才能写出简爱的故事。学校的对面就是勃朗特姐妹的故居。下面这个建筑是勃朗特姐妹的博物馆,也是故居的一部分。想要进入博物馆和故居参观都要从这个门进入。穿过学校和故居就是大片的牧场和散落的民居。通过这个狭窄的小门,前面就都是放羊的牧场。不断有警示牌提醒,这里是私人牧场,请不要进入,请沿通行小路行走。每家的牧场都用石块垒成的墙给圈起来,羊的身上点着不同颜色的标记,以区别不同人家的羊。通过这片牧场就来到了公路,再往前走就看到了指示牌。沿着勃朗特瀑布bronte waterfall方向走。站在公路上向两旁望去都是一望无际,绿幽幽的田野。公路旁边还有很多的长椅,坐在那里可以一边休息一边欣赏美景。我们走到这里在长椅上坐了很久,放眼望去,绿色的田野被湛蓝的天空和白云衬托,使人心旷神怡,也是心情彻底放松。要不是考虑时间的问题,真不忍离别这美丽的景色。路上几乎看不到徒步的游人,偶尔遇到的也是行色匆匆赶路的行人。我们想问一下路也看不见人,只得凭着感觉一直向前走。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一个大水库跟前。这蓝晶晶的水库就好像一颗宝石镶嵌在这绿幽幽的草地中,将这片田野点缀得更加美丽动人。通过这个大水库,就又来到了公路,而且公路的两旁除了民居就是学校,看来又到了另一个村庄。我这时意识到是不是走错路了,不应该又走到公路上呀?应该在田野里走才对呀。必须得问问路了。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等了很长时间,才遇到一位遛狗的中年女性。我们向她询问到呼啸山庄这样走对不对?她肯定了我们走的路是正确的,并告诉我们如果到呼啸山庄大概还需要1个多小时,并说回来时可以走另外一条路,那里有不同的景色。问路后,我们心里才踏实的继续赶路。这个小村落有一个儿童活动场,我们在这里歇歇脚,吃点儿东西,喝点水,补充了一下给养。这个小村庄中非常典型的英伦风范民居。这是这个小村庄的学校。通过这个小村庄,就又来到了田野。路过一个奶牛牧场。又看到了指示标,看来我们没有走错方向。通过这片田野,又看到了一个岔路口。指示标将勃朗特瀑布BRONTE FALLS和呼啸山庄TOP WITHINS指向了不同的方向。我们开始犹豫了起来,是先去勃朗特瀑布呢,还是先到呼啸山庄,会不会顺路。这时查看我们的奥维互动地图也没有指示方向了,因为在过了刚才那个小村庄的时候,所有的无线信号就全都接受不到了。在那里停留了一会儿,遇到了一个向回走的游客,我们向他询问先到哪里才不走冤枉路,他告诉我们如果两个地方都去,先到哪里都一样。我们决定先到呼啸山庄,从那里再去勃朗特瀑布,然后走另外一个线路回勃朗特姐妹故居。这片旷野比前面通过的牧场要荒凉的多。但望着这一片片黑红相间的土地和枯黄的、或者红褐色的杂草,还有那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头的小路,不知怎么我们反而更加欣赏这种景色,使得我们的心情更加愉悦、更加陶醉、更加满足......。此时忽然让我回想起影片《苔丝》里那英国乡村和田野的画面和我们现在所处的此情此景是多么的一样呀!这景色使我们觉得也处于米勒那古朴自然的乡村油画之中。我们一边欣赏着这粗狂的田野,一边欢快的奔走着。不知不觉的齐声唱起了美国乡村歌曲《回故乡之路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这真是触景生情呀!此景让这首歌自动的蹦到我们的脑海中,自然的抒发那乡村之情。走着走着猛然隐约的看见了那荒野中的大树,难道呼啸山庄就要到了吗?激动的心情使我们奔跑起来......。在距离呼啸山庄还有很远的地方,看到一个外国小姑娘在用长焦镜头为呼啸山庄拍照。在我们出发后刚到第一个公路岔路口的时候,就遇到过这个小姑娘。由于我们边走,边休息,边欣赏美景,所以她逐渐的甩开了我们,没想到在这里又遇到她了。此时由这位小姑娘、呼啸山庄和一望无际的旷野构成了另一幅更加迷人、生动的画面,我赶紧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美妙的一幕。距离呼啸山庄越来越近,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兴奋。回眸一望,色彩斑斓的草地覆盖高低起伏的山峦,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三三两两的游客正在想呼啸山庄跋涉。忽然一幅动人的画面出现了。一对接近耄耋之年的夫妇像热恋之中的情侣,依偎着、站立着、正在回往他们曾经走过的足迹。那起伏的山峦、蜿蜒曲折的小路和那饱经沧桑的田野好像触动了他们对于自己生活轨迹的回想,也沉浸在牵手到如今的幸福之中。他们久久的矗立在那里,我趁机悄悄的按下了快门。呼啸山庄已经近在咫尺,其实这是一栋废弃的房子。当年艾米丽-勃朗特跟我们一样徒步5公里来到这里,当时这里可能是栋别墅,也可能就是一栋普通的房子,但在这在她的脑海里就有了呼啸山庄的原型。直到她开始提笔写书的那一天,这个房子就成为了无数文学迷向往的地方。尽管这些年它早已经荒废,但却每天迎接着各地朝圣的游客,夜晚继续聆听着高沼地的呼啸。在此停留了好久,吃完随身带着的食物,充分休息一下,使消耗过多的体力得到补充,然后才恋恋不舍的,几步一回头的沿另一条路去勃朗特姐妹瀑布。这条路可能就是所说的南路,这一段路不如北路好走,但景色却比北路要美妙的多。渐渐的远离呼啸山庄。过了这道小木门就离勃朗特姐妹瀑布不远了。再通过这个石头门,下到山下就是勃朗特姐妹瀑布。说是瀑布,实际就是一条小溪流和一座小石板桥。一块大石头上,刻着一个碑文。南路的景色真是更加的好看。高低起伏的绿树和绿草之中不时有野花点缀其中,使得这景色更加的绚丽多彩。渐渐的又到了牧场,这就意味着距离勃朗特姐妹的故居不太远了。路过一处孤零零的民居。又走到了公路,又看到了指示牌,沿着HAWORTH的方向走,就到了布朗特姐妹故居。回到勃朗特姐妹故居博物馆已经接近下午4点了,急忙去博物馆买票,进去参观。门票是每人8镑。三姐妹家的房子是始建于1778年,采用当地的石料。1928年,这座房子由当地人詹姆斯罗伯特爵士赠送给了勃朗特协会。后来就成为博物馆。勃朗特博物馆全名叫霍华斯勃朗特故居博物馆,实际上,它是由三姐妹的牧师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先生的住宅建成的。住所内的房间经过整修,但尽可能地保持了旧有风貌。博物馆实际就是三姐妹所住的房子,分上下两层,一共九个房间。包括布朗特姐妹和他们家人的起居室、厨房、餐厅等。故居内的大部分家具都是原有的,室内装修也保持了那个时代的风格。据史料记载,这一家就老大夏洛蒂活的最长,活到39岁,还组成了家庭。老二30岁病逝,老三29岁,他们还有一个弟弟也就活了31年。三姐妹家的旁边是一个墓地,有人说她们家里的人活的不长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地下水被这个墓地污染了,但这只是说法之一。当地的恶劣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可能也是活不长的原因。往里的两个房间是厨房和尼科尔斯先生的书斋。尼科尔斯是夏洛蒂父亲的副牧师。夏洛蒂在拒绝了四个人的求婚之后,于一八五四年同他结婚。但是夏洛蒂没有充分享受到婚姻的快乐,婚后仅八个月就因病去世了,终年三十九岁。这间是三姐妹父亲的书房,他曾在这里处理教区的工作,也经常在桌子边吃饭。壁炉前有一张不大的书桌,上面摆放着他当牧师时使用过的赞美诗和放大镜。左边靠墙处是一架小型立式钢琴,不过除了安妮有时弹奏而外,牧师自己从未使用过。这就是伟大作家夏洛蒂的住房。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室内,瞻仰伟大作家当年的居室和旧物。就在这里,夏洛蒂创作了《教师》、《简.爱》、《雪莉》、《维莱蒂》四部小说和一些诗歌,以及部没有写完的小说《爱玛》的两章。在世界著名的小说《简。爱》里,她塑造了一个相貌平凡但热情奔放的知识女性的形象。夏洛蒂幽居于偏僻的乡村小镇,远离尘嚣,一生很少同外界交往。她只到过两次伦敦,游览过一次湖区,以及两次到布鲁塞尔学习和任教。后两次旅行对她的生活和感情影响甚大。她在布鲁塞尔学习期间,对老师赫格产生了爱情.她给教师写了四封信,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倾心于他的真挚感情。这是一次具有悲剧色彩的初恋,她的感情没有得到赫格的响应。我们不难想象到一位纯真少女的美好愿望遭到幻灭、强烈感情被人忽略的痛苦心情。于是夏洛蒂带着失望和苦痛回到了故乡,将自己的全部感情倾注进文学创作中,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愿望理想编织进伟大的故事里,在艺术想象中寻求慰藉,在文学创作中探索人生。夏洛蒂没有享受到为人所爱的喜悦,但是她让自己创作的人物形象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她自己无法消除世俗偏见和实现爱情的理想,但她让简.爱为自己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夙愿。夏洛蒂早已离我们而去,然而她却把自己融进了简。爱的形象中,使自己永远不朽。在室内正中的玻璃柜内,摆放着夏洛蒂当年穿过的一件古典长裙,白底的布面上印制着红蓝紫等各色小花,素净、大方、典雅。夏洛蒂生就纤腰细胸,身材瘦小,这从长裙上就可以看出来。房内还摆放着作家当年使用过的首饰匣、木头套鞋、嗅盐、戴过的帽子和用过的一一柄小扇。父亲书房对面是餐厅,它基本上按当年原样布置。厅内只有一张饭桌,一张转椅,一个沙发,墙壁上悬挂着勃朗特牧师的复制像。下面这间应该是弟弟勃兰威尔的画室和卧室。其实弟弟勃兰威尔在文学和绘画上的天赋很高,只是相对于才华璀璨的三姐妹来说,被埋没了而已。从卧室的凌乱可以看出他在晚期的消沉和颓废。这是勃朗特姐妹父母的卧室。这就是艾米丽-勃朗特的卧室,原来是育婴室,房子只能横放一张小小的单人床,还有一个五屉柜,床临着窗户,让我想起了《呼啸山庄》中开始的场景,小凯瑟琳敲碎的窗户很像在这个屋子里发生的。从二楼下来,一楼就都是介绍三姐妹和他们家庭的展览馆。如果有时间应该好好的看看这里的介绍,对这三姐妹介绍的非常详细。由于快要闭馆,又担心赶不上蒸汽小火车,简要的看了看展览就走出了博物馆。出了博物馆,再经过学校、墓地(教堂的身后就是墓地)、教堂,又来到了霍沃斯这个小村庄的那条主要街道。这时的街道上不同于早晨,游人们已经有点川流不息了。我们实在是走不动了。就找了家冰激凌店,在那里坐下来,缓解一下疲惫的状态。望了望店面,没想到这家店的名字就叫艾米丽。我们坐在这里放松一下身体,也欣赏一下这条街道繁华时的景象。游人们都非常的悠闲,或坐在街道两旁的咖啡店门前品尝咖啡、或在各个特色小店挑选商品。休息了很长时间,已经快下午6点了,我们才起身去火车站。当走到我们下车时的车站时,由于我们太疲惫,又由于害怕时间太晚赶不上蒸汽小火车,还要回到这里再乘公交而更加的消耗体力,为了保险起见,放弃乘蒸汽火车,在这里直接乘公交回去。公交站牌上都标着公交车的运行时间。B1和B2我们都可以乘坐,都到KEIGHLEY。拖着疲惫的身子到了KEIGHLEY火车站,找好去LEEDS利兹的站台,任何一趟去利兹的车我们都可以坐。很快就顺利的到达了利兹。这一天的旅行非常的累,好像耗尽了我们的体力。计算了一下,我们徒步走了6个多小时。尽管非常累,但我们心理非常的满足,满足霍沃斯那郊野的景色、满足体验了勃朗特姐妹的生活环境。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乘坐上蒸汽小火车。D10:利兹-伦敦-巴斯-皇家新月今天是8:00到伦敦的火车。我们还是到火车站的麦当劳吃的早餐。上车后发现车厢里的座位上都竖着一张小硬卡,原来在网上约定座位的都会有一张这样的小卡片插在座位上,那么没有约定座位的人就会找没有插卡片的座位坐了。火车10:31准时到达伦敦的LONDON Kings Cross 车站,我们还要从这里直接前往LONDON PADDINGTON火车站,再从那里乘坐前往巴斯的火车。英国的火车特别怪。在地图上看,从利兹直接到达巴斯要比从伦敦绕一圈要近多了,但如果买从利兹到巴斯的火车票,我们每人的票价就得200多英镑,如果买利兹-伦敦,伦敦-巴斯这两趟的火车票,每人总共才只有78镑。所以在英国买火车票一定要多预备几套方案,选择一个最佳省钱的方案。当时预订车票的时候,我查看过地铁线路,从LONDON Kings Cross 地铁站乘坐蓝线2站地到OXFORD CIRCUS地铁站,然后再从那里乘坐褐色线3站地就到达LONDON PADDINGTON火车站。我想就这几站地一个半小时富富裕裕了,没想到地铁还真发生了一点状况,差一点没有赶上火车。在LONDON Kings Cross 火车站顺利的坐上了地铁并很快就到达了OXFORD CIRCUS地铁站。走了一段路到了换乘站台,看到屏幕上显示地铁还有10分钟到达,觉得我们可以提前很多到达PADDINGTON火车站。但等了一会听见了广播声,没有听懂,再一看屏幕上显示这趟地铁还有45分钟才能到达。这时很多人都纷纷走到别的站台去绕乘,我们也不熟悉地铁线路,不敢跟着走,计算了一下,虽然时间不富裕了,如果地铁能准时来我们还是能赶上火车的。煎熬的45分钟过去了,终于等到了地铁。地铁里非常的拥挤,已经到了人挤人的程度。再加上地铁里没有空调,非常的闷热,我们的汗马上就下来了。地铁开的非常的慢,走了一会儿就停下来不动了。这一下我们可急了,照这样开我们真赶不上火车了。这时火车上人们都已经是汗流浃背,车厢里充满了难闻的人肉味,人们用各种可利用的东西在使劲的从脑袋扇着风。但老外们的情绪非常的淡定,看到不一个人由此急躁,就我们三个人急的不得了。停了一会儿车又缓缓的开动了。总算到了PADDINGTON火车站,我们提着行李箱飞奔到站台,刚上了车,火车就开动了。当时订巴斯酒店的时候,找不到距离巴斯火车站非常近的酒店。所以就找了一家距离火车站步行15分钟的5星级希尔顿酒店。拖着行李,走在疙疙瘩瘩的石子路上很是难走,生怕将箱子拖坏了。巴斯这座小城也不大,走了将近20分钟就到了。酒店的位置不错,也比较气派,不愧为5星级。就是入住时间又是下午4点以后,而我们2点就到了酒店,只得将行李寄存,先上街去遛遛。酒店前台在附近逛了几条街,街上的商店很有特色,由于是7月打折季,服装即漂亮又便宜。走着走着,不经意间来到了简-奥斯丁纪念馆。简•奥斯丁一家曾在巴斯住了4年,她在这里创作成名作《傲慢与偏见》,还接连完成了《说服》和《诺山角修道院》。如今,位于市中心盖尔街上的简•奥斯丁纪念馆完好地保存了她的遗物及有关的私人物品,再现了她在巴斯期间的生活,门口的简•奥斯汀蜡像可供游客合影。但这间纪念馆其实是不折不扣的人造景点,如果不是对简·奥斯汀本人极为感兴趣的忠实读者,建议可以直接略过,因为这座纪念馆所在房屋也并不是她当时的居所。一切的一切,都是人为设计的,把这位大作家“留”在了巴斯,为当地旅游业创收。看看已经到4点了,我们就去酒店旁边的大型超市买了些食品,去酒店看世界杯决赛了。这种轻松随意的旅游就是非常的惬意。5星级酒店的设施也是一流的。D11:皇家新月-巴斯修道院-罗马浴场-普尔特尼桥今天一整天在巴斯游玩,时间上也是非常的宽裕。酒店的早餐每人13.5镑,5星级酒店的早餐非常丰盛,服务也非常到位。向服务员要热牛奶,竟然给了我们一壶。在酒店吃完早餐,就直接去皇家新月。一路上看到巴斯的建筑都是灰黄色调,那特点那气势一看就是罗马建筑风格。走在巴斯的街头总有一种身在罗马的感觉。可能这也是巴斯是英国唯一一座世界文化遗产城市的原因。又看到警察在对违章停车贴条罚款,看来哪里都有不守规矩的。皇家新月-其建筑也像月牙一样有完美的曲线,是一排也是30幢住宅组成的新月形的乔治式联排建筑。由小约翰伍兹设计,建于1767年,历时74年才完成,是巴斯最具代表性的帕拉底欧风格建筑。它是巴斯最为气势恢宏的大型古建筑群,道路与房屋都排列成新月弧形,几个世纪来这些房子都由富豪和名人租住,至今非常热门,几乎从未出售。这里也因此被称为英国最高贵的街道。皇家新月前面那大片的草坪是游客们进行各种摆拍很好的地点。从皇家新月出来,再去罗马大浴室的路上路过当地民居,居然有的私家花园对外开放。这是当地民居的私家花园。又路过简-奥斯丁纪念馆。寂静的罗马风味十足的街道。看到了巴斯修道院。随着路上的游人越来越多,离罗马大浴室也越来越近了。大浴室的傍边就是巴斯修道院。大浴室的广场上更是热闹非凡,艺人们在表演着节目。观看演出的、参观巴斯修道院和大浴室的游人将广场充实的非常拥挤。旅游团不能随时进入大浴室,他们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他们都在广场上等待时间。而我们散客到是可以随时买票就可以进入。在这里买票进入大浴室。成人16.50镑,孩子10.50镑。票价里包含中文讲解器。带着讲解器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听着讲解,才弄明白这个大浴室的来龙去脉。才知道大浴室二层的那些人物雕像和托起二层的那些罗马立柱是为了烘托古罗马的氛围后来才搭建的。而真正的古罗马浴室是在地下室。巴斯BATH的英文意为浴池。传说公元1世纪,英国还在古罗马版图之内,一个名叫Bladud的王子,到雅典读书后,染上了麻风病,回国后被放逐到乡下养羊。无意间,他发现猪羊们经常在山脚下的一处有着奇怪气味的泥塘里打滚。于是,小王子就下泥塘去驱赶猪羊们,还不时在泥塘旁的一眼温泉里洗浴,每次洗浴回来后,感到浑身舒服。天长日久下来,这温泉水所含的矿物质竟治好了他的麻风病,而且皮肤变得细滑。后来,他接替王位成为国王,不忘巴斯那个有着奇怪气味的温泉,便派人去那个温泉化验水质,发现温泉水富含硫磺等矿物质,对某些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有疗效,便下令挖深井把温泉水从地下抽上来,蓄到石砌的巨池中,大兴土木建起了沿袭古罗马风格的“国王的浴池”和庙宇,每年都要带着王公贵族来洗几次浴。16世纪又在旁边建起了“王后的浴池”。在热气腾腾的古老浴池旁,还保存有国王当年洗浴的“宝座”和他的塑像。罗马浴室是在18世纪人们在这里偶然发现了米涅尔瓦女神的镀金头像才被发现的。它环绕温泉而建。这个温泉从3000米深的地下,每天喷出127万立升泉水,温度常年保持在46.5度,既可饮用,又可治病。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掘表明,罗马浴场设有好几个浴池,还有游泳池和暖气加温的房间。浴池周围布有雕塑、栏杆,浴池上方原来覆盖着巨大的弧形拱,现仅存一些柱子,但浴池周围还能找到拱的残片。站在大浴室的二层上拍照巴斯修道院是最佳角度。地下室这些残垣断壁和沟沟坎坎,才是古罗马大浴室从前的原型。即使参观这些残缺不全的遗址,也能看出从前这大浴室的规模,也能感觉到他的奢侈和震撼。这几块大理石是当时大浴室的门柱和门楣。这些残垣断壁是当时的一间间的浴室。这就是米涅尔瓦女神的镀金头像。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由于发现了她才得以发现这个大浴室。还在喷涌不断的温泉。温泉就是经过这样沟渠进入各个浴室的。大浴室讲解器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如果每个地方都仔细的听讲解估计得需要一天的时间参观。我们就捡重点的地方听,还需要3个多小时。从大浴室出来,看到很多人在等待进入巴斯修道院。我们实在是对欧洲的教堂审美疲劳了,所以就没有去凑热闹。剩下的时间就是悠闲的逛街了,非常喜欢这充满了古罗马韵味的巴斯小城。它虽然古老,但商店一点也不失现代气息,可也买到非常称心的商品。这是一家制作巧克力体验馆,由于看到价格不菲,没敢进入。这不只是家什么网红餐厅,不少人在排队等座。这就是巴斯繁华的商业街。这里的商品比起伦敦和爱丁堡那样的大城市要便宜多了。绕来绕去又来到了大浴室的后身。这里同样热闹非凡。也看到了一批批来自中国的游学学生。这个艺人用沙子雕刻的狗真是惟妙惟肖。普尔特尼桥是世界上仅有的4个桥上两面都有商店的桥之一。曾经去过威尼斯的里亚托桥和佛罗伦萨的萨维奇奥桥,第四个不知是什么桥。但这普尔特尼桥更像威尼斯的里亚托桥。它与街道建筑融为一体,过了桥之后从侧边小路可以下桥到河边,是个散步观景的好地方。这就是我们入住的希尔顿饭店,它距离普尔特尼桥非常的近,以至于回到酒店后,接近天黑的时候,我又来到了这座桥,想再一次观赏了一下这桥的景色。太阳的余晖将巴斯街道和普尔特尼桥装点的更加妖娆。D12:巴斯-牛津-比莱斯特购物村今天从巴斯到牛津。由于买火车票时的疏忽,从巴斯到牛津买了张需要再READING转车的票。买完票再一查发现有直达的车。失误呀!BATH SPA(9:13)---READING(10:19)READING(10:21)---OXFORD(10:49)看到中途换乘时间才有2分钟,从买票的那一天起就非常的担心能不能赶上换乘的车。怀着忐忑的心情上了火车,在车上问列车员在READING换车时是不是在同一站台?我想如果在同一站台可能还没有问题。可是列车员告诉我们他也不知道。我们忽然想起我们在手机上下载的英国铁路APP,可以查一下呀!我们很不幸的查到了换乘时不在同一个站台。那就只能到时看我们飞奔的速度了。我们查到下车的站台是7号站台,而我们换乘的站台在10号站台。我们第一期盼火车准时到达READING,第二期盼两个站台不要距离太远。当火车徐徐地驶入车站,我们站在车门前,仔细搜寻10号站台。看到从7号站台到10号站台需要通过一个上下的自动扶梯,而且还看到了我们的那辆火车正在上人,那就只有靠我们的再次飞奔吧。车一停稳,我们就飞奔到电梯,上下电梯后,拖着箱子飞速跑上了火车,好悬呀。但也佩服英国火车的按时准点。以后能买直达的火车票绝不买转车的。巴斯火车站看起来也显得非常的古老。我们在牛津的酒店就在火车站的身后,非常的近。但到酒店才发现这是一家类似于青年旅舍的酒店。酒店里住满了年轻人,大部分都是利用暑期旅游的学生。我们三人间的床铺也是那种上下床的,我数了数这件住满可以住8个人。还有一件不能再小的卫生间兼洗浴,住了两个晚上我们根本就没有用。这样简陋的设施,费用居然也是1000人民币一间,看来暑期这牛津的住宿太贵了。收拾完行李,我们就又去火车站去打听一下明天去比莱斯特购物村如何买票。通过公交车场的时候,看到有一些人在上车,忽然想起这是不是去比莱斯特购物村的公交车。上前一问还真是,又一看时间才中午1点,我们当即就改变了计划,何不现在就去比莱斯特购物村购物,然后明天再在牛津游览呢?那样还可以自己把握下午6点去往伦敦的火车。于是就到火车站去买到比莱斯特购物村的票了。大部分人去比莱斯特购物村都是从伦敦去,但那样既耽误时间,又要花费不菲的车费。而从牛津去比莱斯特购物村只需要45分钟。而且到火车站一买票我们三个人往返才6英镑。太便宜了。如果从伦敦走一个人就需要25英镑呀。从牛津是这样去的。在火车站买好票后,就在火车站前的那个公交站上车,公交车将我们拉倒叫做OXFORD PARK 的火车站,再做一站地的火车就到了比莱斯特购物村。一共需要40多分钟。太方便了。在公交车上拍下的街景。在乘火车来到了比莱斯特购物村站。下了车经过一片停车场,都是豪车呀!有比莱斯特购物村的指示标记,跟着标记走就到了购物村。购物村里大部分除了中国人就是阿拉伯人。一通血拼后满载而归。回去还是先乘一站火车,下车后公交车已经在火车站等着了,在乘公交到达牛津火车站。这是比莱斯特购物村的公交车。在公交车上拍下的非常典型的英伦民居。怎么看着和我们天津五大道上的建筑一样呢?后来一想,五大道从前那也是英国租借呀!回到了酒店,这就是我们的房间。D13:卡法斯塔-基督教学院-赫特福德桥-博德利图书馆第二天早晨,站在窗前看着窗下不知哪个国家学生旅游团正在分发早餐。孩子们有序的领完食品,默默坐在那里等待出发。今天我们要在牛津步行一天,然后乘17:35的火车前往伦敦。我们没有坐公交车前往校区,因为这一路上不知什么地方就有一个学院,或者古迹,我们可以随时参观,这也是旅游的意义所在。从火车站走不多远就看见一所学院,忘记叫什么名字了,进去转了一圈,这家学院是不收门票的。走到了牛津最繁华的大街。感觉到牛津繁华的商业街区要比剑桥热闹多了,有点儿类似大城市的感觉。看到EF组织的旅游团。在欧洲旅游经常看到像这种EF的旅游团队。走到了卡法斯塔。学生们正在有组织的登塔。我们就没有去凑热闹。感觉牛津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旅游的学生,可能正好赶到暑假,各国的学校都在组织学生们游学。从卡法斯塔向前再走300米就是基督教学院了。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基督教学院,去看看拍摄哈利波特的那个大食堂。这是基督教学院的正门,但是这里不让进,得到学院的后门才能买票进入。基督教学院后门的鲜花衬托着基督教学院那古老的建筑非常的好看。游人们纷纷在这里拍照。再向前走就是安静古老的小巷和大片的草坪。这后门的景色确实不错。要进入学院参观就从这个门进,门票每人10镑。穿过古老的校园和楼洞再上到二楼就到了那个拍摄哈利波特的大食堂。我们赶的这个时点人还不多,非常适合拍照。这间大厅在平时就是学院的食堂,是因为《哈利波特》电影中霍格沃兹学院的大礼堂就是在这取景拍摄的,所以才由此闻名。电影里那个飘满蜡烛,金碧辉煌的大餐厅,完全是通过电脑特效制作的,实际上牛津大学基督学院食堂只有3排餐桌,并没有电影中那么大的排场。参观完食堂,就到学院的校区参观。从这些建筑就能感觉到英国这些大学确实历史悠久,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可以与之相比。然后我们进入学院的教堂进行参观。到底是基督教学院,竟然有如此规模的教堂。从基督教学院出来,就不想再进入任何一个学院参观了。虽然途径好几个学院,我们都没有进去。到是牛津这古老的街道非常的吸引人,我们就走大街穿小巷,领略一下这古老的牛津。走到了博德利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好像也是哈利波特的取景地。周围的草地、四周的古建筑、和草坪上三三两两的大学生们将这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路过赫特福德桥。在威尼斯、在剑桥都有这种“叹息桥”。这家牛津的书店也是非常著名的,进去看了看。从书店出来,忽然想起还有一家爱丽丝的实体店可以去看看。就打开奥维互动地图去找寻这家网红点。没想到这家爱丽丝店就在基督教学院后门的斜对过。店里卖的都是和爱丽丝梦游仙境有关的物品.店里不让拍照,但进门时不知道就照了两张。里面的物品贵的出奇,什么也没有买。旁边有一家超市,就在里面买了一些水果。其中我们花6镑买了一箱车厘子,回到酒店一尝非常的好吃。个又大、又甜、水分又足,而且这一箱还非常多,从来没有这么敞开了吃车厘子,三个人吃到不想吃了还没有吃完。看来这么好吃的车厘子在英国是太便宜了。下午不到4点就回到了酒店,吃完车厘子就取行李去车站了。我们的车票是Oxford(17:35)---Didcot Parkway(17:54 )Didcot Parkway(18:00)---London Paddington(18:44)又得转车,而且在酒店时,我们从手机英国铁路APP上居然查不到这趟车的站台,所以就我们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了车站,去车站的咨询处询问这趟车。幸亏问了一句,问后我们才知道,从Oxford(17:35)--Didcot Parkway(17:54)不是乘火车,又是大巴,到达Didcot Parkway后才乘火车。而且乘大巴没有时间,随时可以上车。我们立即到火车站旁边的汽车站去乘大巴。这时乘车的人已经很多了,排了很长的队伍。上车后,大巴开了1个多小时才到达Didcot Parkway。如果按照票上的时间去乘大巴,根本就赶不上接下来的火车。有时候出门在外真应该不怕费事的多问呀!这时酒店的大厅,也兼具酒吧。我们退房后也可以在此休息。在大巴上又是一路欣赏街道两边典型的英国民居。大巴到达Didcot Parkway火车站,不一会儿火车就来了。车上已经满员,我们按照我们的座位号去找座,看到我们的座位已经被几个英国人占据了,我们告诉他们这是我们的座位,他们说车座上没有贴预订卡片,所以他们就不认为这是别人预订的座。我们向他们出示车票,他们根本不看。没办法,在国外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只得息事宁人了。看来这个号称文明度很高、而且号称都是绅士的国度也有无赖呀!D15: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英国国家图书馆-英国美术馆-考文垂花园-哈德门百货-唐人街从前计划这天是去温莎城堡,但这么多天的奔波已经厌倦了再乘火车,又考虑到伦敦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所以就决定放弃去温莎城堡,而彻底的把伦敦玩透。先乘地铁到国王十字火车站看一看哈利波特的按个9又3/4车站。到那里一看,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等待着拍照。而且每个拍照者都要在那里进行各种的摆拍,要耗时很长时间。队伍进行的非常慢,所以我们就照照别人吧。这是一个韩国小姑娘在拍照。这好像是阿拉伯的姑娘,非常喜气可爱。旁边又是哈利波特纪念品店。国王十字火车站的旁边就是圣潘克拉斯火车站。这个火车站的建筑非常的宏伟,从外表看根本看不出是个车站,倒像个议会大厦什么的。进到里面也是非常的大气豪华。原来这个火车站是英国开往其他国家的国际列车火车站。国王十字火车站这就是圣潘克拉斯火车站。车站内部的和平雕塑。开往其他国家的国际列车。从圣潘克拉斯火车站出来沿着便道走几步就到了大英图书馆。有很多游客参观大英图书馆。大英图书馆(British Library)是英国的国家图书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拥有超过一亿五千万件馆藏。它有一千四百万本藏书,是除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外全球藏书量最大的图书馆。大英图书馆的馆藏既有最近出版的书籍和报刊,也有古老至公元前二千年的古籍手抄本。图书馆里随处可见伏案苦读的人们。从大英图书馆出来,看到距离考文特花园,就步行走到了那里。这里好像就是个漂亮的自由市场。市场上分成几排都是商品摊位,广场上有艺人们的表演。是一个比较热闹的地方。这就是考文特花园。市场里面的摊位。广场上的表演。从这里出来也是步行到美术馆,这一路上街道不但漂亮,而且建筑也非常有特点、色彩也非常的靓丽。误打误撞的进入国家肖像画廊。在里面转了一圈发现怎么都是肖像画呢,这才想到这可能是英国国家肖像画廊。国家肖像画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就在大英美术馆的旁边,也紧靠特拉法加广场。它建于1856年,主要收藏那些对英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做出过贡献的名人肖像。这是一个不错的肖像馆。里面有英国乃至世纪各国的著名人物的肖像。其中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二世、戴安娜王妃、威廉王子等英国各时期的风云人物肖像非常值得一看。这就是曾经的苏格兰国王玛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这是维多利亚女王,还是非常漂亮的。伊丽莎白二世威廉王子戴安娜王妃参观完肖像馆,这才进入美术馆参观。成立于1824年的英国国家美术馆至今已有一百七十余年的历史,是拥有西欧绘画最多、最全面、最具代表性的画廊之一,在欧洲公共美术馆中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国家美术馆在1824年开馆之时仅有38幅画作,1824年4月,乔治四世说服英国国会下议院通过决议,拨款57000英镑购买银行家约翰朱丽斯安格斯坦收藏的林布兰、拉菲尔等人的38幅名画,直到今日,这38幅画依旧是国家美术馆的核心收藏。在乔治比芒特爵士的资助下,博物馆最初在安格斯坦住宅的4个房间中展出。1838年,国家美术馆新馆在伦敦著名的特拉法加广场落成,博物馆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其后,收藏家乔治·布蒙特等人不断收到民间收藏家的寄赠,藏品数量日渐增多。1855年,首任馆长查理·伊斯特列克爵士买入大量初期意大利绘画,1856年又有泰纳收藏的寄赠,藏品开始丰富起来。美术馆创设三十年后已然成为代表欧洲名品的宝库。陆续拓展为现在以绘画收藏为主的国家级美术馆。目前国家美术馆已有2300多幅馆藏作品。收藏了13世纪到20世纪为数众多的欧洲各画派作品,许多是一代艺术大师们的稀世珍品,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修拉、高更、鲁本斯、米开朗基罗等作品都在其中, 虽然不如大英博物馆雄伟浩大,收藏量也无法与罗浮宫相比,但那些以独具的慧眼精选收藏的画作,就如颗颗璀灿的珍珠,在西方美术史上极具代表性,散发着璀璨的光辉。对于绘画爱好者来说,参观这样的只有绘画的美术馆是非常过瘾的。非常喜欢下面这几幅以当年威尼斯为背景的风景画。看着这些画就使我们能够了解到,意大利人保护历史古建筑和保护整体城市风貌是多么的用心呀!再想想我们的北京,真是惭愧呀!这幅画的是爱丁堡城堡。逐渐来到梵高的画作前,这里参观者最多,以至于略显拥挤。这幅《麦田里的丝柏树》是梵高割掉他自己的左耳后在精神病院画的。类似的画有两幅,国家画廊收藏的这幅明快些,另一幅昏暗、压抑。据说在梵高的时代,丝柏树有象征死亡之意。梵高1888年画的《向日葵》,今天仍是美术史上最受欢迎的一幅静物画。据说梵高画了很多版本的向日葵,这幅是他最喜欢的作品。梵高以重涂的笔触施色,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块黏土。黄色和棕色调的色彩以及技法流露出画家的内心情感世界。卡拉瓦乔《埃莫的晚餐》1601年(32展厅)卡拉瓦乔,他用兼具近乎物理上精确的观察和生动甚至充满戏剧性的明暗对照画法,开启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巴洛克戏剧画风,被誉为“巴洛克之父”。然而他最擅长的并不是画画,而是吃喝piao赌、逞凶斗狠、惹是生非,最后犯了杀人罪,在逃亡图中客死异乡。《埃莫的晚餐》(The Supper at Emmaus)讲述的是耶稣遇难后在人间显形的故事。当时两个使徒与耶稣坐在一个桌子上吃晚餐,却没认出来耶稣。耶稣拿起面包,先是祈祷,而后掰开递给两位使徒。两位使徒与耶稣的眼神对视时,认出了耶稣。随后,耶稣离开了他们的视线并消失。所以,除了这种强烈明暗对比的画法,你得到这幅画的深刻的含义了吗孩子们在这里上美术课。下面是鲁本斯的作品鲁本斯《参孙和黛莉拉》1609年(29展厅)和卡拉瓦乔悲剧的性格和命运完全不同,比利时的鲁本斯事业成功、高产高寿、迎娶白富美,所以他的字典里完全没有“悲剧”“沉重”“阴暗”“沉重”这些字眼,他去意大利留学多年,威尼斯画派的色彩、光线和松快自由的表现手法,用华美、温暖、生气勃勃的笔触把巴洛克风格发挥到极致。国家画廊里这幅《参孙和黛莉拉》(Samson and Delilah)主题简而言之就是“爱的背叛”。这取材自旧约中的一个故事。Samson是神力无比的勇士,他的敌人用了美女Delilah去诱惑他。Samson果然爱上了Delilah,而且在缠绵的时候透露了自己的神力来源自上帝赐予他的一缕头发。鲁本斯的画作描绘的是当Samson在Delilah怀中酣然沉睡时,他的敌人正在剪下他的有魔法的头发,而门外是等待着抓捕他的士兵。。。参孙失去了神力,被敌人挖去双眼,在敌人的祭祖盛典上被百般羞辱。参孙向上帝忏悔,并祈祷上帝能够给他一次悔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也希望能再次赋予他神奇的力量。就在敌人狂欢至极点的时候,重获力量的参孙使出全力,推倒神殿,与三千敌人同归于尽。鲁本斯创造了一种极丰满的女性肉体,以肥美的肉体象征强健的生命力。局部大图给大家看看在意大利除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拉斐尔外,最有名的就是波提切利了。当年去佛罗伦萨没有进入乌菲齐美术馆参观,至今想起来都非常遗憾。与波提切利那两幅被公认为文艺复兴的灵魂和颂歌的作品《维纳斯诞生》和《春》失之交臂。所以这次的大英博物馆一定要看到波提切利的那幅《维纳斯和战神》,这也是放弃去温莎城堡而参观美术馆的原因。波提切利《维纳斯和战神》1485年(58展厅)这幅画是波提切利神话主题的作品中,唯一没有收藏于意大利的作品,主题轻松诙谐、色泽鲜明和谐,人物形态完美,是他最优美的作品之一。根据希腊神话记载,当美神维纳斯来到奥林匹斯山时,男神们都被她的美貌惊呆了,无一例外地爱上她。宙斯作为“神界泰迪”当然也对维纳斯垂涎欲滴,可是被女神无情拒绝了。很不爽的宙斯就恶作剧地把维纳斯许配给了颜值为负数的工匠神郝淮斯托斯……从此开启了一部“希腊潘金莲“艳遇史,战神马尔斯只是她众多情人之一。这幅画英勇的战神在与维纳斯翻云覆雨后睡死过去,任由四个半人半兽的小家伙在旁边折腾,即使对着他耳朵吹螺也吵不醒他。维纳斯静静的坐在一旁看着情人尽兴之后的憨态。总结这幅画的中心思想可能就是爱情征服战争吧。下面这几幅也是波提切利的作品。在美术馆过足了瘾,下一站就是英国著名的三个博物馆-科技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维多利亚博物馆。从美术馆出来就是特拉法加广场,在这个有纪念意义的广场上徘徊了很久。广场最突出的标志是纳尔逊纪念柱,高53米。此碑纪念着拿破仑战争中的海军上将,英国民族英雄霍雷肖纳尔逊。柱顶是将军的铜像。柱底四周是四只巨型铜狮。柱基四周是记念拿破仑战争各次战役的浮雕。从这里就能看出这个纳尔逊在英国人民心中的位置。在爱丁堡的卡尔山上也有纪念纳尔逊的建筑,看来战胜拿破仑的都会被看做英雄的。在广场附近乘公交车在科技博物馆下。下车后再去科技馆的路上看到了文明世界的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帝国理工学院科技博物馆是英国国立科学与工业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的一部分,创建于1857年,保存并陈列有关在自然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据有意义和对现代科技研究和探索也举有意义的实物,比如阿波罗10号指令舱、斯蒂芬森的火箭等。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通常简称V&A,是位于英国伦敦的一间装置及应用艺术的博物馆。该博物馆是为1851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一届万国博览会而建。在英国,它是规模仅次于大英博物馆的第二大国立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装饰艺术和设计博物馆。该博物馆收藏有横跨5000年的超过450万件物品,包括瓷器、玻璃器、纺织品、服装、银器、铁器、珠宝、家具、雕塑、印刷品、绘画和照片等门类,展示从远古时代至现代,来自欧洲、北美、亚洲和北非多个文化。自然博物馆本来是想看看那个非常震撼的大恐龙,不知怎么没有找到。后来一问才知道走错门了。我们进的是后门。这一天的奔走累的我们不想再去前门了。所以就直接出来去哈德门百货去看看戴安娜的纪念室了。哈德门百货是戴安娜王妃情人的父亲开的伦敦最奢华商场,所以在他们死后,就在商场的地下建了一个纪念室,有他们两个人的照片和戴安娜那大到惊人的大钻戒。看到哈德门百货距离维多利亚博物馆不远,就步行走到了那里。进去以后一打听才知道,戴安娜的纪念室已经搬走了,所以这又是一个遗憾。哈德门百货从哈德门出来有接近吃晚餐的时间了,今天是在英国的最后一顿了,乘地铁去唐人街还去吃中国餐。又去了唐人街的那家旺记餐馆,舒舒服服的吃了顿美餐。再去地铁站的路上,看到街上非常的热闹。看得出唐人街附近的几条街道是非常繁华的。乘地铁来到了维多利亚火车站。明天我们将从这里到盖德维克Gatwick机场。由于来的时候我们乘坐的是大巴,在路上花费了很长时间,那么我们明天绝不乘坐大巴了,乘坐火车时间可以保证。所以在维多利亚火车站我要把如何乘火车到机场搞明白。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盖德维克Gatwick机场的火车票只能在自动售票机上买,如果用牡蛎卡Oyster Card买票还会有优惠。但我们的卡里已经没有钱了,就只能排队在售票窗口先充值,然后再到自动售票机上买票。票价是每人16元。火车是每15分钟一趟,路程需要35分钟非常的方便。D16:伦敦-迪拜-北京今天一早我们办理完酒店结账后,就赶往维多利亚火车站。我们要走一点到达机场,一是要在机场退掉牡蛎卡Oyster Card里所剩的余钱,二是要办理退税。维多利亚火车站有专门到盖德维克机场的乘车站台。很顺利的乘上车,35分钟就到了机场。去机场的专用站台。先问工作人员在哪里退牡蛎卡Oyster Card,然后去里将所剩余钱和押金全部退回。就去退税处退税。海关盖章处和退钱的地方紧挨着比较方便。只是在盖章的时候海关人员要我们将买的东西拿出来看看。这是我们去了这么多趟欧洲的第一次。没办法,幸亏我们将所买的东西集中放在了一起,在我们还没有拿全的时候,海关人员已经将章盖好。可能她也认为她的这个对于我们的要求是错误的。退完税后就去找我们的登机口,没有想到从购物区走到我们的登机口需要15分钟,这个机场太大了。退税处飞机于第二天的下午13点15分准时到达北京。由此又一次的欧洲之旅完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