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多云早饭后就出发了,今天除了要去应县看木塔外,还要赶到黄河边的老牛湾。当天的行车路线如下图,行车距离为370公里,累计行车距离为1060公里。上午9:30左右到达应县木塔景区。应县木塔应县木塔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一座木构塔式建筑。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全称释迦塔位于应县城西北的佛宫寺内,又称佛宫寺释迦塔。释迦塔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建成。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进行增修,近千年屹立不倒。木塔的修建原以作家庙,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明成祖率军出师宣化,抗击南侵的鞑靼、瓦剌部。回京途中,驻跸应州。挥笔书写了“峻极神工”四字。此匾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五月重装(现挂在塔的最上层)。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鞑靼小王子犯阳和(山西阳高),掠应州。明总兵王勋迎战,被困于应州。明武宗率师援应。十月,两军在应州血战六天,小王子败退。第二年七月,明武宗二次来应州,登塔宴赏功臣,书写了“天下奇观”四字赞美木塔。(此匾挂在“峻极神工”匾下)千年间,其他类似的木塔,或毁于天灾、或失于人祸,唯有应县木塔存于世间,40余次地震、200余次枪击炮轰、无数次电闪雷击,强震不倒、炮击不毁、雷击不焚,堪称“中国第一木塔”。释迦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寺内小景在塔后正在新建一座大殿。在应县木塔景区游览了不到一小时,就驾车向西去黄河边的老牛湾。老牛湾老牛湾位于晋蒙交界处,属山西的偏关县,以黄河为界,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可谓鸡鸣三市。黄河从这里入晋,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起点,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从这里彰显。在百度上下载了一张黄河大峡谷的空中俯瞰图,清楚地显示出老牛湾所处的位置。黄河晋陕蒙大峡谷随着引黄入晋工程和万家寨水电站的兴建,黄河老牛湾段变成了高峡平湖。再也看不到大河奔流的壮丽景观。老牛湾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建成于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的老牛湾古堡坐落在紧靠黄河大峡谷的悬崖峭壁上,是明代防御系统的屯兵城堡。古堡北端的望河楼是兵营了望之处,明代建筑风格,也是老牛湾景区的标志之一,望河楼墩高二十二米,登高可瞭望来自黄河的敌情,点燃狼烟向东、南两边长城传递信息。为了开发旅游,原老牛湾村原有的住户都被搬迁出景区原汁原味的老房子,留下了历史的沧桑老牛湾古村落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所有建筑就地取材,全部用当地的石头、石片堆砌而成。造型各异的民居古院因势向形,石墙、石院随形而就石碾石磨石仓石柜随处可见,整个村庄可算是一个经典的石头建筑博物馆。对面是内蒙清水河县的老牛湾,长城从东面蜿蜒来到了黄河边,在此实现握手。蓝色箭头所指为长城烽火台。当晚入住偏关县城。明前期,为了对抗北元和随后分裂的鞑靼和瓦剌,沿山西、河北(基本上和漠南蒙古的省界吻合)的前线修筑长城。基本走向是由居庸关西行,经河北省赤诚县、张家口市、怀安县而入山西省界,又经天镇县、大同市至偏关县老营营堡柏羊岭。这就是所谓的外长城。明太宗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后,明王朝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御能力,又在北京的北方怀柔县境内的火药山的长城处分岔,向西南经河北省易县、涞源县、阜平县而入山西省界,经灵丘县、繁峙县至偏关县老营堡柏羊岭长城相接。这就是所谓的内长城。下面这张图清楚表明了内外长城的走向。内三关、外三关是设在内长城线上的六座著名关隘,靠东侧的是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称为内三关,靠西侧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关为外三关。这六座关隘彼此互为联动,构成一个整体,成为拱卫京都的屏障。同时,明朝还在沿边建立了长期世袭服军役的卫所制度,使他们世世代代守卫边疆。偏头关(俗称偏关)为明代时为山西镇总兵驻地,戊边的的官兵世世代代在这居住,关名也成了地名流传至今。偏关偏关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县城,它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为内长城的“外三关”,其东面是恒山余脉,西面则紧靠黄河,北面与内蒙和大同相望,南面与宁武关相连。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天会元年(957年)置偏头砦;北宋时这里成为与西夏交兵的国防前线,因驻扎重兵,地位一度非常高;辽置宁边州;元代改偏头砦为偏头关,明洪武年间始筑今天的关城,明成化年间设偏头关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上升为路城,万历年间又大规模建设此城,称为“九塞屏藩”;清雍正年间改偏关为县,属宁武府,又名通边关;“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头关的赞誉。早上在宾馆用早餐时,遇到一对台湾来的夫妇。交谈中得知,他们很喜欢中国历史,每年都要抽出1-2个月到大陆各地走走,且都是利用公共交通的深度自由行,一个台湾人能自己走到偏关确实值得佩服。下图就是偏头关老城的城楼,看样子保存的还不错(不知是何时重修的),就是和周围的环境有点不协调。穿过城门楼,在老街上走走街边还有个小城门楼(有内城?),上面是个财神阁。古城另一端的城门楼再回看一眼雄伟的偏头关。在偏关没有过多停留,接着赶往下一景点——万年冰洞。华夏文明看山西(四)完2020.03.28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