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6
27万
3
4292
作者:庞尼西
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原因,一下子打乱了清明的出行计划,就不说跨省了,就连跨市都变得举步维艰,想到去年的这个时候,都已经浪到河西走廊的武威了,这一年一年的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糟,也是郁闷。但假期总归还是要出去走走的,就索性继续深度成都周边吧。这几年,出不了远门,终于有机会重新发现那个以为已经很熟悉的周边,其实还隐藏了不少有意思的地方。而这一次,我们准备再次深度大邑和邛崃。| 乡愁同款,邂逅中西合璧的冷门古镇小长假第一天,因为只是周边游,所以出门晚了些。第一站准备去雾中山,车行至悦来已是中午,便临时决定在此解决午餐。说来惭愧,虽然去过很多次大邑,却一直没有去过悦来古镇,而且我还老是和蒲江的西来古镇搞混,哈哈。不过,你永远可以相信成都周边乡镇上的美食,随便一家不起眼的小馆子,只是简单的血旺和豆花,都可以吃得非常满足。饭后,正好去古镇里面逛逛,只想说有时候没什么期待的地方,往往会有更多的惊喜。总体来说,悦来算是成都周边开发程度比较低的古镇,除了一些街区的壁画,像极了马来西亚槟城的调调,其他几乎还是乡镇本来的模样。而踏入老街的青石板路,就像陡然之间挣脱了时光的束缚,饱经风霜的瓦顶木房,字迹斑驳的进步标语,每一处都在时代的变更中,留下了深深的镌影。穿越1300年历史,这里在唐代初期还叫灌口,周围大多林木茂密,野兽出没,方圆数十里只有这里可以赶场。天长日久,场镇便由“大家相约赶场”叫成“约来”场,直到后来定名为悦来镇,多少有点谐音梗的意味。走进古镇正街,时光倒流,如同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世界。安静的街道上多为清末和民国的穿斗式老屋,灰瓦铺顶,青砖墙体。细看,西方建筑风格元素融合在民居中,三角形窗格子、罗马风格的泥塑等比比皆是。想来,这里也曾商贾兴旺,风光无限。正街209号是一个近代建筑,水泥外墙装饰的方框格子内写有“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的红色标语,时代烙印极强。曾经的供销社内部陈设几乎没有更改,用柜台围成倒“凹”字形,售货员在内,顾客在外,完全沿袭上世纪80年代的布局,拉远了顾客的距离,却拉近了与过往的对话。而悦来更为自豪的是309号的车耀先旧居,是的,就是成都金河路口老字号餐厅“努力餐”的那位创始人。只是如今的旧居大抵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看介绍,现在之所见应该只是对当年的一种还原。至于古镇最为耀眼的,当数西洋风格建筑的冷公馆,又称为觉庐,系上世纪30年代的建筑。只是觉庐没在正街上,需要绕行一旁的小道,没人指点很容易错过。正因为此,冷公馆反而有种遗世独立的气质,似乎在用它独特的文化语言和符号述说着小镇的过往。只可惜疫情期间,铁将军把门,不能进到公馆里面去。不过即使如此,仅仅只是绕着墙外走一圈,依然能够感受到这座中西合璧的庭院洋楼的精致与气势非凡,高约3米的厚厚青砖墙壁据说炮弹也打不穿。内侧还有一个雕花石拱门,弧门上红白线条描绘着一些简单的花鸟虫草,门额楷书繁体书有“觉庐”二字。| 秘境雾中山,青苔掩映下的山中佛迹离开悦来古镇,便正式进入大邑的山区,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雾中山,算是大邑比较小众的一个目的地。雾中山属于邛崃山脉东麓中的一段,因“山恒孕雾”得名。虽然现在名气不是很大,但是在我国佛教历史上,却是极为重要的一处弥陀道场。据《四川通志》记载,雾中山是佛教南传我国第一站。 东汉永平十六年,印度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来雾中山建大光明普照禅寺传播佛教,比我国最早的传播佛教的洛阳白马寺仅晚6年。据说雾中山极盛时期,方圆数十里都是栋宇错落无杂居的寺庙,僧众达千人。杨慎在《雾中山记》曾载:“开化寺者,雾中之丛林,禅教之总持也”。只可惜雾中山的寺庙,大部分毁于明末张献中之乱,导致了它被历史长河湮没了350余年时间,现在仅仅只是四川省文保,称为雾中山佛教遗址。不过,虽然雾中山现存古建多是遗址,不止于寺庙,包括石照壁、碑记、柱础等,而且很多都是散落在徒步沿线的山路边,但我反而更喜欢这种布满青苔的历史感,比那些乱七八糟重建的假古董要好太多。这次探访的雾中山佛教遗迹主要有三处,分别是接王寺、开化寺和石佛寺。沿山而上首先是接王寺。接王寺并不在雾中山的徒步道上,而是在距离开化寺还有几公里的地方,需要离开主车道行驶一段距离,我们是在最后回程的时候去探访的。接王寺原是开化寺的接待点,看介绍建于东汉永平十六年。可惜接王寺大门紧闭,只能沿着寺庙一旁的小山窥见一二,而小山上其实是接王寺方丈的墓园。总体感觉,接王寺应是近年修复过,包括三层楼高的阁楼,都不像是当年的产物。目之所及最有历史价值的就是,山门里明代的镂花石照壁和石狮子,以及门前的四株古树,其中一株红豆杉树龄已有1800余年。开化寺是雾中山徒步的起点,自驾车只能停在这里,僧尼会要求给些功德作为停车费。开化寺是雾中山恢复重建规模最大的寺庙,包括大雄宝殿、经堂、观音殿等,虽是仿唐风格,但已无太多古意,杂处于农户田畴间。倒是寺庙前,山道间,那些坍塌损毁的雕砖刻石,残垣断柱,更显千年的历史沧桑,被大家称为“中国佛教的圆明园”。个人特别喜欢开化寺前的古老照壁,朴素中却又暗藏玄机,据说壁上之画隐藏着一张藏宝图,但千百年来无人可以参透,至今芳踪无觅。殿前的巨型盘龙柱基也是珍贵,不仅雕刻精致,而且经过光阴的磨蚀,如今在青苔的掩映下亦是斑驳陆离的沧桑之美,让我想到了吴哥窟。而开化寺更为珍贵的,则是殿前的五通题为《开化寺碑记》的明碑,记述了东汉以来雾中山的历史及宗教状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至于,石佛寺完全是意外惊喜,因为从开化寺出发,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登山石阶,最后却在村民的指引下走了另一条山中的土路,而土路的尽头就是石佛寺,离半山腰的明月寺也不远,不过不在主路上,大部分人都会错过。石佛寺说是寺庙,其实就是山坳中一巨石,四面勒刻佛教造像,想来以前应是属于明月寺的一部分。如今所见,虽然大部分造像经过了重妆,但是整体上还是保留了原貌,非常古朴,个人觉得可能是明代的造像,不过没有找到相关碑刻。这次因为时间关系,只爬到了明月寺,当地人说从这里爬到雾中山极顶蓥华顶,还要至少2小时。至于明月寺,只是上世纪80年代重建,看起来比较简陋,据说这里是实实在在的修行地,恪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修行比较清苦。在一个老阿姨的指引下,我们特别去找寻明月寺后面小山上以前的殿宇遗迹,据说有四个雕龙的石柱基,不过草木实在太深,未能寻得。却意外穿到了明月寺茶园背后的晒经石,岩石下面有一个石洞,里面漆黑一片,据说是现在明月寺闭关修行的地方。离开明月寺的时候,正遇到寺内阿姨起锅炒茶,亦算是非常应景的清明时令之物。下山终于走上了正路,石阶路虽然略无聊,但是散落在路两旁,或者已经融为山路一部分的残垣断壁,布满青苔的模样,恰似雾中山给我的感觉,那是一种有迹可循的神秘感,历久弥新,刚刚可以窥见那些曾经辉煌的一瞬。本来准备晚上住在雾山乡三线博物馆附近的民宿,没有想到一搜竟然满房,还是妥妥的网红,所以还是老实去花水湾吧,没有什么比爬山之后泡温泉更爽的了。不过,花水湾豪生的百乐汤还是有点失望,虽然修得非常日式,泡池也多,但是温泉的温度真的有点不给力,大家都只能挤在最热和的几个汤池里,加上下雨,还是泡得有点狼狈。| 封禁数十年的三国遗迹,藏着一代名将魂归之所清晨的花水湾烟雾缭绕,下了一晚上的小雨依旧没有停,这样的天气进山肯定无望,于是草草的吃了个早饭便离开。车行至大邑县城,决定还是去拜谒一下数年前就去找过的赵云墓,记得当时在静惠山走了个遍,都没有找到墓冢的影子。好在这次同行的朋友之前有去过,所以很容易就找到了位置。原来赵云墓并没有在静惠山公园内,而是在静惠山山麓外的子龙街附近,以祠墓的形式存在,如今仍然处于闭园施工的状态,只能隔着围墙一窥究竟。而赵云的墓冢,被围囿在祠堂之后,在围墙外是难以窥见,必须要爬上墓园旁的居民楼顶方能看见,需注意这里没有护栏,拍照一定要小心。话说这座居民楼其实还很有古早的意味,一看就是50、60年代的样式,保留了苏联式建筑的风格,从楼下看起来,还有点像展翅的凤凰。总体而言,赵子龙祠、墓给人的感觉都比较新,虽然如今已经是四川省文保单位,但说实话,看起来甚至还没有墓园外的这座居民楼看起来古旧。说回赵子龙祠墓,相信了解三国的朋友,一定都对赵云不陌生。这位白马银枪、智勇双全的蜀汉名将,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心目中武艺高强又形象英俊的代表,虽然正史中的赵云,不如演义那般厉害,甚至有杂牌将军的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赵云是三国人物中人气较高的存在。据史料记载,建兴七年(229年),赵云去世,享年70多岁,是三国英雄中为数不多的寿终正寝的将领。时有“赐葬大臣于生地或主要活动地”的葬制,故后主刘禅“敕葬赵子龙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四时享祭”。成都锦屏山即现在的大邑静惠山。如今所见的赵云墓封土高2.3米,形如小丘,封土底部用四层石条渐进式地围成圆形,上部为夯土筑成。据说当年还有神道,在民间也发现了神道碑。看资料,没想到的是,且不说看起来就像新建的祠庙,就连这座坟茔都只是近年重修,还是有些失望。究其原因,还在于上个世纪的那场运动。当年,子龙墓、祠都被重新利用,成为城关镇半工半读技术学校的一部分,不仅坟头被铲平,子龙庙的仪门、拜庭、厢房等古建筑更是被全部拆掉,学校在原址基础上修建了校舍与宿舍。而历史上的子龙庙曾于明朝末年毁于兵火,后在清康熙四年(1665),知县李德耀重新建祠立碑,亲书“汉顺平侯赵云墓”,列入祀典,春秋祭祀。民国十九年(1930),县长解汝襄在子龙庙大兴土木,将其建成县域内最大的郊野公园。每年农历三月,子龙庙有为期10天的庙会,其时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据当地文物部门调查,即便是1949年后,大邑县都曾先后两次拨款培修子龙庙,并在里面开设茶园,举办文物展览,供群众闲暇游憩。只可惜一切不可能从来,还是只能安慰,至少子龙祠墓比新都马超墓、成都黄忠墓等要幸运一些,虽然坟头被铲平,但地下部分还在,这也为现在恢复原状提供了有利条件。| 渣男还是真爱?千年前在这里上演了私奔之爱!离开大邑之后,便直接驶向邛崃,窗外的雨水也越下越大。邛崃对我而言并不陌生,因为有亲戚住在这里,所以小时候经常去。那时候对邛崃印象最深的就是满城的酒味,只要一临近邛崃地界,那种酒糟的味道就扑鼻而来。而邛崃的酒味就源自文君酒,当年也算是四川的名酒之一,毕竟汉时邛崃就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垆卖酒的私奔之地,千百年来也算是传承至今。而说到这对才子佳人,就不得不提邛崃城区最家喻户晓的一处历史遗迹,那就是文君井。文君井位于里仁街,相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设“临邛酒肆”时的遗物。记忆中的文君井还只是偏居闹市的一处狭小庭院,这次再见,文君井所在的庭院已经扩建成了一座典雅的川西园林,山树水竹、琴台亭榭、曲廊小桥,亦是古意悠长。据史载,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年轻时因父母双亡,前往临邛(即今邛崃),投靠身为县令的同窗好友王吉。在王吉的引荐下,司马相如结识了临邛首富卓王孙。后来,司马相如在卓家做客之际,凭一曲优雅的《凤求凰》俘获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的芳心,文君为暮相如才志,冲破礼教束缚,趁月夜,穿花径,隔窗听琴。相如喜得知音,便在一个朦胧的夜晚,两人从私奔成都,结为夫妇。后因不堪家徒四壁,又重返临邛,在老丈人的资助下,以卖酒为生,每当闲暇时,常汲取门前井水,品茗相叙。后人为纪念卓文君不顾封建礼教,忠贞爱情,以及她与司马相如汲井烹茶的故事,遂将此井定名为文君井。如今所见的文君井,虽无法走近,但看起来亦是古朴。据考古专家分析,此井井壁为黑粘土、杂有陶片,其井型及造井材料都与安徽寿春县发现的汉代古窑井相似,据此证实为西汉遗井,时间上也算是实至名归。当代大文豪郭沫若曾用“文君当垆,相如涤器”赞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伟大爱情,亦使两人成为古代自由爱恋的浪漫典范,只是现代人的解读还有另外一面。说个有趣的,就是司马相如到底是不是渣男?事情是这样的,司马相如在临邛与卓文君幸福生活几年后,司马相如过去写的《子虚赋》意外得到汉武帝刘彻的赏识,随即召进了宫内为官,之后司马相如对卓文君慢慢冷淡,并且有了纳妾的想法。卓文君知道这件事后,便书写《白头吟》给司马相如,得到的回应却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样十三个字,其中缺少的就是亿,卓文君明白丈夫已经对自己曾经所做的一切都已淡忘了。卓文君不甘于此,又以《怨郎诗》来诉说自己这些年代苦衷希望能够打动自己的丈夫,让丈夫回心转意,最后还附上了《诀别书》一同传给司马相如。故事的结局还是美好的,后来司马相如终于回心转意,放弃了纳妾的想法,并因病辞官,回到临邛,和卓文君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所以,你觉得司马相如到底渣不渣呢?| 四川规模最大的古石桥,历时十年完工因为下雨的关系,本来想今天直接去到天台山,结果进入邛崃后就一直雨水不停,于是在文君井休息片刻后,决定先改道平乐古镇。平乐其实很早以前就去过,但当时主要是避暑玩水,忽略了镇上的一处省保——乐善桥,这次准备深度打卡此桥。抵达镇上雨水终于小了些,但是淅淅沥沥并没有要停的意思。多年没见的平乐,完全已经不是记忆里的样子,印象中的平乐还只是沿着白沫江的小镇,如今已经扩大了N倍。虽然相对其他地方,平乐的游客还是比较多,但是周遭的小街也都被修成了古镇的固定模式,满街的商铺与小桥流水,已经看不出这里和街子或是黄龙溪有什么区别。穿过熙来攘往的大桥街,便来到了白沫江边的乐善桥。以前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当地人要过岸或者下码头,都需要从乐善桥通过,久而久之,乐善桥周围就成了镇上最热闹的地方。而我隐约还记得的平乐,基本上也是围绕着这座桥展开的模样,只是当年桥下的白沫江还是可以玩水的自由之河,如今已经被围栏蓄水成了通船的人工湖。乐善桥,又名镇江桥,桥分七孔,总长120米,高16.6米,宽10米,是四川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桥,当然,如果以现在的造桥眼光来看,这个工程并不算浩大,几个月便可竣工。但在清代,当地的乡绅为了建这座桥,前前后后一共花了10年的时间。清咸丰三年(1853),乡绅张大滨、周潼渲等感念江之两岸民众往来艰难,主持募化修建乐善桥。平乐镇乡村民众纷纷踊跃捐款,经过七年的采石备料,于清咸丰九年(1859)冬正式动工修建,不少民众自带工具口粮甘当义工,与专业工匠一道日夜加班加点修建,又经过整整三年时间,大桥才于清同治元年(1862)初竣工。乐善桥桥洞采用了桃形,别致而有新意。桥墩所迎方向全成锐角,直伸出桥的宽度有三米远,六个桥墩像六条一字形排开的航船,正乘风破浪,穿行在近200年的风雨中。不得不说,虽然四川的古桥数量众多,但像平乐乐善桥这么大规模的石拱桥,还真的仅此一座。乐善桥对于平乐来说,是百年的守护,也是古镇文化的见证,其实与其扩大无数倍去修商业街,不如真正的挖掘古镇的历史,将古老的文化发扬光大。| 这段少有人知的西汉古道,见证了南方丝路的辉煌这几年,成都附近的国保基本上都已经拜访过了,除了茶马古道,着实有些分散和偏僻,这次去平乐就正好有幸打卡了一小段。驾车离开平乐古镇,沿着国道一路往西,平乐附近的这段茶马古道其实离古镇并不远,开车也就10来分钟。把车停到了骑龙山下的农家院,便开始徒步上山。看得出来这里还是经过了一定的打造,在山脚下甚至还有“南丝路遗迹”的简易牌坊,但是这里完全没有游客,走在山中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骑龙山并不高,目测相对高度也就200米上下,沿着山路行至山顶,并没有找到古道遗迹,却遇见了一座城隍庙。城隍庙看起来还比较古朴,据民国《邛崃县志》记载,“平落坝之有城隍庙,盖在宋开宝三年,移火井县于平落镇时,县令肖琢之所建也”。这么说来,此庙始建于公元970年,距今已1000多年。本来以为庙门紧闭,结果正好遇见几个当地香客拜访,于是就一同进去看看。说实话,还是有些失望,虽然这里依旧古树参天,有那种历经岁月的氛围,但是如今所见的建筑,早不是当年的模样,应为近年重建,各种泥塑的地狱鬼怪,也是那种一言难尽的感觉。还是回归正题继续找古道吧,结果才发现其实茶马古道就在城隍庙的前面,可以明显感觉到这条道路,不管是铺筑的材料还是砌筑的方法都不同于其他。看一旁的介绍,一直到2005年4月,当地百姓在此拓荒时才发现了这条古道。现存这段茶马古道,又称为骑龙山古道,路段长约2公里,宽约4米,呈鱼脊形。修建时,先在道路中央用平顶的大鹅卵石铺成一条笔直的中心线,两旁再鳞次栉比地用鹅卵石铺筑。道路两旁用大鹅卵石垒成高墙,墙高1.4米,古人利用地势让古道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天然防护墙,增加了道路的安全性。那么,专家又是如何验证这条路就是当年的茶马古道呢?原来在2005年对这里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发掘出了汉、宋、明、清四个时期的道路遗迹,出土了各类唐宋明清的瓷片(基本都为邛窑系产品)以及汉代“五铢钱”等重要遗物,因此推测此道为汉代的古牦牛道,是由成都,经邛州、雅安通往吐蕃、党项、南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要道,属于“南方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当然,遗址类的文保,看点并不多,更多的只能凭吊怀古。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古道上,道路在山脊上弯弯曲曲,两边是铺展的茶园至山而下,偶尔遇见当地茶农采茶,成为当地生活的日常,也是一种惬意的行走。唯一可惜的是没有找到文保碑。| 藏在竹林里的小敦煌,一秒梦回盛唐国内名为“金华”的山不少,在四川就有两处,一处在射洪,前年有幸拜访过,是川中的道教名山,山上还有初唐诗人陈子昂的读书台;而另一处就在平乐古镇附近,为唐宋时期开创的佛教圣地,如今还保留有天宫寺摩崖造像,为四川省保。从平乐出发,大概20分钟车程就来到金华山下,只是百度导航需要过一座桥,这座桥又老又窄,完全不是汽车可以过的桥,需要继续再往前走,从一座新修的但地图上还没有桥过河。车可以停在半山的一处农家院落里,再往前走一小段就可以看到天宫寺摩崖造像的省保碑,金华山低处的摩崖造像就在这里。一整片崖壁上集中排列分布着大小不同的龛窟,造像都不是太大,有些经过重妆,有些造像的头像也不是原装,但是细节处依然可感受到盛唐气象。据资料介绍,天宫寺摩崖造像始刻于唐、五代,现存74龛,佛像650余尊,主要内容有释迦牟尼佛像、千手观音像、华严三圣像、西方净土变及飞天、佛塔、碑碣等佛教故事题材,而此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此处的龛刻中,个人觉得最为特别的,就是有很多窟龛前都有石刻佛塔,虽然佛塔在寺庙中很常见,但在摩崖造像中却并不多见。从这里再往金华山上走,沿途还有不少摩崖造像,且体量都不小,但一看就知道是近年新塑,不仅质量低劣,而且有些造像脑袋都是方的,实在不忍直视,不知道这里是新龛的,还是以前有老的摩崖造像。虽然造像不佳,但山中的大片楠竹海,还是十分惬意,一路上小雨淅沥,翠竹幽幽,空气清爽。一直爬到大佛殿之后,才进入天宫寺摩崖造像的真正核心处,且佛像都是雕刻在悬崖陡峭处,亦是十分壮观。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金华山大佛,大佛凿于悬崖龛窟之中,身披红布呈坐姿状,姿势与乐山大佛相似,高约数米,造像圆润,两侧各有一尊弟子和菩萨侍立。只是整窟造像都经过了重妆,看起来不甚庄严,倒是有些卡通质感。大佛龛两边还各分布有一两座龛窟,龛内佛像规模都不大,但是十分精美,色彩也仍然清晰,一龛之内有数十个造像,由佛、菩萨、弟子、天王造像组成。穿过竹林继续上山,沿着泥土小路再走10多分钟,天宫寺就出现在眼前,但是寺庙十分简陋,似民房一般的殿宇已没有了千年古寺的格局,只有门前的石狮和雕栏应是古物。寺内并不见人影,只是草草的逛了一下,虽然房屋破旧,但仍然有两三重大殿,在佛光普照的牌匾之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可以看出就算是这样一座简陋的寺庙也是众多居士信众捐助而建的。之后便下山返回,路上在还遇见了好几处规模不大的摩崖造像,这些石像有的古朴精美,有的颜色明亮,但大多损毁严重,不知具体刻于何时,或同样刻于中晚唐,只是夹杂着后人的创作,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少有人知的成都小江南,邂逅一抹晨雾离开金华佛山已是黄昏,一路奔向天台山,因为没有做功课,本来只是准备在夹关吃了晚饭就走,结果在某书上刷到了夹关的照片,一下便被这里烟雾蒙蒙的水乡气质吸引住了,于是临时决定在河边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夹关作为邛崃三大古镇之一,也实在太低调了,与同饮白沫江的平乐相比,这里完全就是一个野生的小镇。夜晚的夹关只能用灯火稀疏来形容,没有人来人往的游客,就连沿街的商户也大多关门闭户。只是沿着白沫江走了走,没有多少光亮,偶尔还需要借助手机灯光,但是不影响我很喜欢这样宁静的夜,就像记忆中的小时候一样。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没有等来晴空万里,却邂逅一场难得的晨雾。远山隐匿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宁静的白沫江像镜子一样倒影着两岸的老房子,中间是三座古桥连接着生活的日常。徜徉在宁静的早晨,路过久违的乡土味道,像极了江南水乡。河边钓鱼的老者,青石板上浣衣的大妈,往来背着竹篓的茶农,嬉笑玩耍的孩童......而跨过原始的石桥,俯仰之间,便能荡起一圈圈涟漪,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在那里。穿镇而过的白沫江,正好串联起了庆元桥、永寿桥和万福桥的故事,成为夹关的灵魂所在。不过,大抵只有永寿桥还基本保留了清朝的模样,其他两座或翻新或重建。永寿桥建于清咸丰元年,系13孔石平桥,已被列为成都市保。桥墩厚实,由红砂石砌筑,条石平铺桥面,仔细看每个石墩都有方孔,想来当年或有栏杆。桥的西岸有桥碑,字迹大多漫漶不清。庆元桥如今已改名雄关桥,据说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虽然看起来和永寿桥类似,但已是后人改建的结果,有12个桥墩,甚至可以通小车。如今,在靠近永寿桥的背街,还有两通石碑,刊刻于清同治五年,一为庆元桥碑,一为庆元桥重修功德碑,特别是庆元桥碑,雕刻实在精美,看上去更像一座迷你的牌坊。万福桥则是1981年重建的夹关大桥,据说是效仿赵州桥而建,虽然不是老桥,但也是古朴,站在桥上远望永寿桥和庆元桥,亦是不错的视野。当然,如果要将三座桥都收入镜头,还需要前往夹关尽头的香岩寺公园,那里新修了一座观景台,爬至顶楼俯瞰整个夹关古镇,也是相当出片。至于公园尽头小山上的香岩寺,就属于来都来了系列,有时间看一看就好。| 藏在天台山秘密角落的千年古寺离开夹关,便继续前往天台山。天台山其实小时候去的挺多的,算是成都人民除青城山以外,避暑最喜欢去的地方,不过这次我们并不去景区,而是去探访天台山中一处小众的秘境——永乐寺。永乐寺位于天台山镇马坪村,作为省保「邛崃寺庙建筑群」的组成部分,是天台山古寺庙中唯一未被毁尽的寺庙,被称为“第一禅林”。而永乐寺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居然除了「邛崃寺庙建筑群」外,竟然还占了一个省保名额,名为「天台山石牌坊及照壁」。去永乐寺的路并不好走,百度上完全没有位置标注,所以只能导航寺庙所在的马坪村。出天台山镇后就是蜿蜒的盘山路,错车不太容易,但还好走这边的人很少,看地图应该属于天台山的西线,一般的游客也确实不会从这边进天台山。马坪村其实已经在天台山半山的位置,周围林木葱郁,还有不少茶园。而永乐寺就在刚到马坪村的地方,当时还说仔细看下路牌,没想到已经到了。说实话,看到永乐寺的第一眼还是有些失望,因为实在是整修的有点太新了。看资料,永乐寺是南北朝明月江和尚创建,为蜀南胜地,宋元时期衰落,明永乐年间(1403-1424)重建。可惜近代被毁,现只剩庙房2重,大石狮1对,石照壁1通,石坊1通。而整修的崭新的庙堂,便是保存下来的大殿和祖师殿。不过,虽然外观看着比较新,里面的木结构还是可以看出岁月的痕迹,其中大殿坐东北向西南,为单檐歇山式木结构,祖师殿为单檐歇山式木结构,两殿之间垂带踏道相连。不过总体来说,这两间庙堂看点不多,漆黑的采光和丑陋的塑像实在有些提不起兴趣拍照。还好永乐寺真正精彩的,是在庙堂之下的石牌坊和照壁。石牌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系红砂石质三间四柱重檐斗拱仿木结构建筑,为“天全六番招讨司”掌印妇官刘氏修造。石牌坊正面镌刻“雪巢名胜”,背面正书“第一禅林”,周围刻饰人物、鸟兽、花草、云龙纹等图案,十分精美。石牌坊前面为红色砂岩照壁,是一座重檐式坊形建筑。在照壁右侧可以清晰看到崇祯辛未修的年号题记,距今也有400多年。照壁中心浮雕有麒麟图案,看起来十分生动。背面则是特殊年代的标语,看起来像是建筑上的牛皮癣,但是如果当时没有这些标语的加持,也许现在就看不到它们了。石牌坊后面的石狮子也十分精彩,虽然历经沧桑,布满苔藓,但姿态跃然鲜活。我是第一次看到性别特征雕刻的如此清楚的石狮子,有些羞羞的感觉。| 小众宝藏,探寻深山中的明代古寺如果要说深山藏古寺的话,那么邛崃的兴福寺绝对算是其中大隐之至,虽然已经是二刷,但是崇嘏山曲折又狭窄的山路,依旧让人开得崩溃,总有种“怎么还没有到”的无力感。但是不管怎样,每次看到这处楠木林深处的寺庙,总有一种被治愈的感觉,就像每一次爬山登顶一样,因为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次特别放飞了无人机,俯瞰整座寺庙与周围的环境,寺庙就像是被大树包裹下的超然之地,天然的隔绝出两个不一样的世界。兴福寺虽然还不是国保,但作为省保邛崃寺庙建筑群绝对的C位,连同山下附属的石笋寺,共同营造出了一片宁静的清修之地。个人觉得,兴福寺在成都周边众多寺庙中,算是保存较好的一处古建筑群落,基本保持了明清建筑原貌。实际上,兴福寺始建于隋末唐初(618),于明嘉靖(1515)年间重修,算来也有1000多年历史。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和我一样,看到寺庙的第一眼,就会莫名喜欢,因为兴福寺的山门实在太过精彩,石砌的仿木结构雕梁画栋,每一处雕刻都细致入微,堪称明代佳作。而寺庙本身布局也非常有意思,罕见的两条中轴线也是没谁了。这两条中轴线,分别由山门进出,后部由廊式木构建筑将二组建筑群连接起来。其中A轴线由山门、三圣殿和观音殿组成:山门为石砌仿木结构;三圣殿为单檐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观音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B轴线由山门、地藏殿、大雄宝殿和七佛殿:山门为庑殿式木结构,面阔五间;地藏殿为悬山式木石结构,面阔三间;大雄宝殿为悬山式木石结构,面阔三间;七佛殿为重檐歇山式木石结构,面阔五间。上次来的时候,只有A轴线的寺庙开放,当时还觉得这座寺庙不是很大,内部庙堂也不够出彩。这次比较幸运,B轴线也全部开放,一下子就像打开了另一片天地,愈发深不可测的感觉。就建筑本身而言,寺庙保存较完整明代风格的大雄宝殿和地藏殿都在B轴线,其余基本为清代建筑。至于寺院的造像则基本都是后塑,这一块历史性较弱。兴福寺比较特别的是,在楠木林中竟然还有棵千年银杏,据说也是邛崃最大的一棵银杏树,不过历经雷击大火之后,这课银杏树也到了天命之年,树干内壁几乎碳化,但是依然有小部分在开枝散叶,也算得上是奇迹。在崇嘏山下还有兴福寺的附属寺庙石笋寺,也是省保邛崃寺庙建筑群的组成部分,可惜的是我去的时候还在整修中,没能进去,只是飞无人机简单的拍了拍。整体感觉这座寺庙整修得比较新,但看介绍说的现存大部分为清乾隆重修。朋友之前进去过,觉得里面比较特别的是寺中一块大石头上还有唐代以来的摩崖造像,保存的比较好,只有留待下次再去探访了。| 超级难找的文保,藏着中国唯一女状元的一生去崇嘏塔算是临时决定,当时在去兴福寺的山路旁,偶然发现了一块崇嘏塔的市保碑,于是就把车停在路边去一探究竟。其实去之前,对崇嘏塔是完全没有概念的,甚至这个“嘏”字都不认识。同行的朋友倒是了解一二,说这是纪念中国唯一女状元——黄崇嘏的风水塔。所谓风水塔其实也被称为文风塔,以“地脉兴”而“人文焕”。·不过,后来脑补黄崇嘏的一生,发现其实她也并非真的是女状元,仅仅只是自述乡贡士,但经过历代创作,诸如小说、戏曲等,还有人们津津乐道的“女扮男装”的故事,以至于杨升庵也误认为她是蜀中唯一女状元。说回崇嘏塔,本来以为就是打一个路边卡,结果没想到这处文保竟然藏得如此之深。跟着当地村民上山,一路都没有发现任何踪迹,结果爬了30多分钟后,村民都到家了,崇嘏塔依然无迹可寻。然后又是一通询问,也没有任何指示牌,就在山里面凭感觉找,看山下文保介绍的照片,崇嘏塔像是在山上的开阔处,于是继续朝山上走,不过一直走到树林深处,也没有找到任何塔的感觉。就在准备放弃的时候,终于找到崇嘏塔了,原来它就在林深处,和照片对比,周围的环境也是变化巨大。崇嘏塔相对于众多精美的古塔来说,算得上极其简朴。崇嘏塔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为束腰须弥座重檐五级八边形攒尖式石塔。塔身无门洞,二层以上檐角均上翘,逐级内收至顶。外壁东北面二、三、四层各有一龛,内浮雕石像。塔第四层东南西北面各浮雕一兽面辅首。看介绍,崇嘏塔附近还有黄崇嘏之墓,看前人在网上发的视频,感觉应该是在一片竹林处,于是和朋友一商量,决定分兵两路寻找,他往崇嘏塔下的小路去找,我则从崇嘏塔旁的山路继续上山。不过,最后的结果是都没有找到,我一路爬到了崇嘏山顶也没有寻觅到一点踪迹,朋友更是在小路中打转,差点迷路。不过在崇嘏山顶倒是寻得一破庙,亦是今人为纪念黄崇嘏集资所建,可以看到一些老的石刻,包裹在青苔之中,但寺庙本身确实可看性不大。悻悻下山后,为了弥补遗憾,还特别去找了和崇嘏塔一起列为市保的状元桥,同样也是为了纪念黄崇嘏而建。状元桥始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也有百年历史,在北岸还有状元冠形桥头碑,上书斗大的“状元桥”苍劲楷书。只可惜,如今所见的状元桥已经是2020年洪水后重建的,所以历史性稍差,但是看起来还是很古朴。| 这座落魄小镇,却是世界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地方成都周边古镇众多,但大多经过商业开发后,就像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一样,早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模样。而那些繁华落尽,却依旧保持原生态的古镇,真的是凤毛麟角。这次探访的火井古镇,私以为可以算作其中之一。火井也是这次行程的最后一站。虽然,第一眼看上去的火井古镇,有那么一丢丢落魄,但旧时这里也是商贾云集,热闹非凡。走在火井镇上,满眼都是那种岁月静好的人间烟火气,老式的门店,老式的门板房,悄悄的写下了时代的印记。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火井应该算不上古镇,毕竟镇上保留下来的明清乃至更早以前的古建筑很少,更多的是川内常见的木结构小青瓦房屋,像极了记忆中小时候的样子。一条不宽的小河穿镇而过,虽然没有夹关那种神似江南的韵味,但有了水便有了生气,就连小河上不宽的桥,也成了一道风景。整个火井古镇,最值得一逛的就是河北街,这是一条清末民初的古街,长约1500米,街上一半以上古屋保存完好。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街道东口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海屋,它如今已经列入四川省保之列。可惜的是,我们到的时间太晚,海屋已经关门。但即使在门外,以及借助无人机,依然能窥探这座百年老宅的非同寻常——这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的民居,整体采用悬山式砖木结构,平面呈二进“日”字形四合院。门楼为民国初年典型牌坊式建筑,中堂与前厅对称,前后院皆有天井,雕梁画栋,异常精彩。说到这里,大家一定有个疑问,为什么这座小镇会叫火井呢?其实所谓火井,就是冲出地表的天然气,而这里就是世界上公认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气的地方,时间可以一直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火井被广泛用来从事生产煮盐。根据世界科技史资料,国外最早使用天然气的是英国,但时间已是公元1668年,火井比它早了整整1600年。如今在古镇外,还可以看到当年的火井遗址,当地人还在这里修了个广场,大多都是老人,在这里乘凉聊天。至于火井遗址本身,和想象的差距还是蛮大的,毕竟那么多年过去了,这里的天然气也都开采殆尽,如今的火井看上去更像是一口千年老井,望不到底的深邃。-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