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Love the way you are.去年年底,因为工作的关系,在不长的间隔时间里连续去了两次约旦。这个国家从来都不在我的旅行清单里,但却因一些偶然的原因而提前与之打了照面,想来也是无比幸运。我到现在都能回忆起第一次落地安曼时,内心的迷茫与不安。当时我到了阿利亚皇后机场,出了关却怎么都找不到自己的行李,内心无比慌张。最后前去询问,就莫名被拉进了小黑屋,跟我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需要再次对我以及我的箱子进行安检。一脸懵逼的我怎么都没想明白这其中的逻辑。最后花了十分钟的时间再次安检,工作人员终于对我以及我的箱子放了行。当时已经晚上10点了,准备坐机场大巴前往市区。办好电话卡以后刚好错过了10点的班次,于是就坐着等待11点的那班。买了票去找大巴,怎么都找不到,后来才发现,所谓的机场大巴就是一辆小面包车,大约能勉强容纳十多个人。车子在等候乘客的时候开着典型的阿拉伯音乐,让人在长途飞行了快一天一夜之后,仍旧想要扭动起来,特别魔幻。伴着一路的阿拉伯狂想曲,拖着我疲惫的身躯,终于到了安曼市区。下了大巴,车子停在7th circle,你可以理解成安曼的七环。时针即将指向午夜12点,我看了看,我还需要打个车才能到达我的酒店。正盘算着下一程怎么搞的时候,一群司机向我围了过来。司机的漫天要价也是让我非常慌张,由于我当时还要拐个弯去A酒店拿东西,再去B酒店入住,生怕司机会错意,算错钱,来来回回确认了好几遍。然而最后,司机还是搞错了……(此处省略两千字)最终我大约临近一点才到达了我入住的酒店,身心都疲惫到不行。说实话,约旦给我的初印象确实是混乱而没有秩序的,但很神奇的是,当我结束了约旦的行程,再去回忆的时候,我发现约旦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它的混乱而没有秩序。我想说,我们都会带着有色眼镜或是偏见去看待某个地方。如果你的内心不够开放,也许你会像刚到安曼的我一样,觉得这里就是想象里中东的模样;可是如果你愿意打开自己,你会发现,你会爱上它本来的模样。预告片因为是工作的关系,这一次旅行的照片几乎都是风景,没怎么拍人物。或者说,其实风景倒也没有怎么很认真在拍,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大多时候就是傻瓜模式,看到什么就按下什么,总之非常游客照。说起来也玩摄影好多年,虽然碍于经济原因一直都没怎么给自己买过好设备,但越来越觉得,设备也好,参数也好,技术也好,构图也好,现在都不那么在乎了。看过的风景,以及陪你看风景的人,好像更重要。约旦的美说实话,有些让人心怀忌惮,因为它的美属于很难收进相机取景框的那一类。无论是苍凉的红,还是温润的蓝,其中的色彩自古以来一直饱受风吹雨打,才形成现在的模样,又随着气候的变化、潮汐的涨落、太阳的移动时时刻刻发生变化。一旦被相机镜头剪切,将变得与呈现在眼前的东西截然不同。所以,这些照片只是一把钥匙,唯有花上更长的时间,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它,它才真正属于你。东方的庞贝古城,罗马之外的罗马。随劳伦斯的足迹来看这片火星地貌,坐上Jeep,跟着自由不羁的贝都因人一起驰骋玫瑰色沙漠。在两千年前的佩特拉古城,追一场两千年后的日落。红海,有时蓝得澄澈,有时红得烈焰。一边揶揄着中东人民糜烂而悠闲的生活,一边抽水烟抽到醉:哇,这就是中东没错了!The LOWEST sunset on earth.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眺望46公里外的耶路撒冷,这事儿真酷!▼ 关于约旦 ▼【约旦在哪里?】约旦(Jordan),全名“ 约旦哈希姆王国”,是一个脱离了古巴勒斯坦 ,由阿拉伯人统治的国家。约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初属阿拉伯帝国版图。公元1517年归属奥斯曼帝国。一战后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21年以约旦为界,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称外约旦酋长国。1946年3月22日,外约旦独立,成立君主立宪制国家。约旦在哪里?约旦所处的地方被称为黎凡特地区(Levant),欧亚非交界处,地处地中海东侧,毗邻阿拉伯半岛,又通过西奈半岛和红海与非洲相连,自古以来就是整个世界闻名发展的摇篮。同时,这里也是很多文明历来去争夺的土地,这里被称为应许之地(promise land),很多故事在这里上演。黎凡特是一个不精确的历史上的地理名称,今天位于该地区的国家为: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更精确地看到约旦的一个地理位置。这是一个地形狭长的小国家,整个国家面积在9.1万平方公里(我国浙江省的面积是10.2万,自行对比)。当我第一次跟家人说我要去中东旅行的时候,他们都是难以置信的,因为你仔细看下面这张地图,你会发现,约旦周边的那几个国家,几乎没一个是让人省心的:约旦河谷西岸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东南角是黎巴嫩和叙利亚,西南角是埃及,东南边是沙特阿拉伯,东北边是伊拉克。而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约旦从未诞生过一个让世界颤抖的巨型文明,更多的时候都会依附于周边的列强势力:埃及,波斯,罗马,阿拉伯,奥斯曼……但曾几何时,这里也诞生过像纳巴特人这样遗世独立的小王国,建设出了如佩特拉古城这样让世人啧啧称奇的城市。换个角度,每次三大洲的重要事件,仿佛都会在约旦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而从约旦历史的变迁亦可映射出整个世界历史的进程,即便只看这一页,也能看到世界史的大篇章。来约旦,除了看看这个神秘的中东小国,以此为切入口来一窥世界史的发展,也是一件颇有意思的事儿。【约旦安全吗?】说起中东,大家脑中可能会蹦出很多个关键词:战争、石油、土豪、穆斯林、沙漠、土地贫瘠等等。而这些关键词听起来都让人心生一股“我真的要去中东旅行吗”如此这般的疑问。约旦是我的中东第一站,我想说,约旦真的非常安全。我自己总结下来,原因有三:1)约旦没有石油。不是所有的中东国家都有石油,其实就有那么几个国家算是中东奇葩,比如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和黎巴嫩。这几个国家都没有油。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Tourism is their oil。对一个旅游国家来说,它的前提一定是维持整个国家的安定。2)约旦皇室与欧美国家的良好关系。一站之前,英法人唆使哈希姆王室,推动了阿拉伯起义,接管黎巴嫩、叙利亚等,这块土地一直都在英法人的培植和扶持之下。(准确来说,是当时联合英法一起对抗奥斯曼帝国,但一站之后又想抵抗英法的控制,又依赖又对抗的关系。)约旦一直在哈希姆皇室手中,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他们一直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跟西方斡旋。现任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有一半英国的血统,他的母亲是英国人。而他的父亲,著名的老侯赛因,它曾有四个妻子,第二个是英国人,第四个是美国人。可见,约旦皇室跟欧美关系亲密,走得很近,其接受西方的援助是仅次于以色列的国家。3)约旦与中东其他国家的关系。约旦这个国家让人很肃然起敬的一点,就是它从周边的国家中接纳他们的难民。这个国家有约970万人口,其实一半以上的人口是难民。现任国王阿卜杜拉二世的妻子本身就是巴勒斯坦难民。可见,约旦是一座跨越欧美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桥梁。这里很安全,很温和,也相对开放,非常适合作为你的中东第一站。【约旦怎么玩?】约旦是一个比较狭长的小国家,从南开到北不停歇可能也就六七个小时,对于自驾或者包车的游客特别友好。我这次走了一条比较经典的路线,涵盖了约旦最值得看的一些景点,不算来回的飞机路程,走完当地的行程共需要7个整天,供大家参考。【11/24】▼ 安曼 (Amman)→ 「 Jafra 」【11/25】▼ 安曼 (Amman)→ 「 杰拉什 」→ 「 城堡山 」→ 「 阿卜杜拉一世清真寺 」→ 「 老城区 」【11/26】▼ 瓦迪拉姆 (Wadi Rum)→ 「 Jeep Tour 」【11/27】▼ 亚喀巴 (Aqaba)→ 「 Aqaba市区 」【11/28】▼ 佩特拉 (Petra)→ 「 夜游佩特拉 」【11/29】▼ 佩特拉 (Petra)→ 「 佩特拉古城 」→ 「 修道院线 」【11/30】▼ 死海 (Dead Sea)→ 「 死海泥浴 」【12/1】▼ 马代巴 (Madaba)「 尼泊山 」「 马代巴市区 」【12/2】▼ 安曼 (Amman)▼ 出行Tips ▼【航班选择】两次进约旦选择了两种不同的飞行路线。第一次选择了法航的联程航班:AF111/AF452 + AF487/AF111,上海来回安曼,价格约8400元。几乎是同时间段最便宜的航班了,缺点是飞行航线要绕个大圈,且在巴黎的战机时间很长。不过巴黎机场挺友好的,很多可以平躺的椅子和沙发,免费对转机乘客开放,喜欢买买买的人也会挺开心哒。第二次选择了中东的转机航班:MU245/RJ615 + EY514/EY834,上海飞安曼,安曼飞香港,来回约10000元。中东转真是省心很多,全程飞行时间也大大缩短,但纵然是非联程航班,价格也很高。买飞机票Tips:比较推荐大家买【香港来回】或者【北京来回】的机票,来回的价格恒定在6000RMB左右,且都是中东土豪航空的联程航班,转机短时间佳。上海来回想要舒适一点的,价格都在10000~12000左右。此外,也会推荐大家在节假日选择去约旦旅行,一是现在约旦还没有那么热门,二是飞安曼全年的机票价格比较恒定(都贵),所以与其节假日去那些机票会涨三四倍的地方,不如就去机票不便宜的地方。【签证&Jordan Pass】约旦现在实行【落地签】,落地约旦以后在关口叫40JD的钱(可刷卡)就可以了,非常方便。此外,也很推荐大家买Jordan Pass。JP购买网站:https://www.jordanpass.jo/Contents/What_is_Jordan_Pass.aspx Jordan Pass分为三个价位,70、75和80JD,三者的主要差别是【佩特拉游览的天数】。我选择了70JD的JP,其实撇开其他的,40JD的签证和50JD的佩特拉门票,就已经物超所值了,此外,行程中包含的其他景点的门票也包含在里面,真的很划算啦!PS:夜游佩特拉是17JD,不包含在JP中哈。此外,如果你需要连着玩以色列,JP也很方便。JP网上的购买也毫无障碍,买完以后,你的邮箱会收到二维码,存在手机里,直接扫码就可以了。【货币兑换&Sim卡】出了安曼机场之后,有很多货币兑换的银行;安曼老城也有。会比较建议大家带美元/欧元这样的强势货币去兑换约旦第纳尔。约旦第纳尔和美元的比例很稳定,基本是100美元换70第纳尔。酒店也能换,但是汇率不大好。也可以带着卡去取现,但是约旦境内取现的地方并不多,感觉不大靠谱,大家自行斟酌。关于Sim卡,推荐大家办Umniah的电话卡。需要打电话的可以办14.8JD的套餐,不需要电话的,12.18JD就可以了。卡的有效期是30天,流量很多绝对够用。【打车&当地消费】约旦的消费比较土豪,除了机票酒店门票之外,比较多的消费其实就是吃。大概列一下当地的消费水平,大家参考:餐厅:人均10~15JD水烟:5~7JD咖啡:2~4JD打车会推荐大家下【Uber】,一个bug是机场进出可能需要配合司机一些说辞(跟国内滴滴情况很像),其他场合真的非常好用。个人觉得Uber比打Taxi更便宜,且司机的英文水平更好!此外,还有约旦版饿了么推荐给大家,一款叫【Talabat】的App,可以叫外卖哦~~【文章&片子推荐】推荐书籍:《智慧七柱》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400638/《中东史》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350226/《耶路撒冷三千年》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886351/ 推荐片子:「佩特拉古城-国家地理:古代伟大工程巡礼」https://www.iqiyi.com/w_19rrq35o7h.html「圣地佩特拉」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876393/「阿拉伯的劳伦斯」http://list.youku.com/show/id_zcc011ed8962411de83b1.html还有一些影评之类的也一并推荐,大家可以上豆瓣去搜。推荐文章:【为什么什叶派与逊尼派要相互伤害】。附上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2UBfscdzPHniZnZk5MDIg【真正的阿拉伯人,只是想象的共同体】。附上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lsELXrR1MT5nxmpkogWnw【为什么中东无法统一】。附上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yzGcSPqimFgJDLpY0-Azw【约旦唯一出海口亚喀巴,夹缝中求生存】。附上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693101305728554&wfr=spider&for=pc▼ 安曼 ▼【Jafra】Hey,快来打开你的胃,还有心!如果你也跟我一样第一次来中东,你可能会觉得无比穿越。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到很陌生,让你有些无所适从。我的建议是,先不要着急去游览这个地方的知名景点,不如找家本地餐厅,坐下来,看看当地人是怎么吃,怎么玩,怎么消磨时间的。我在TA上搜到了这家叫Jafra的咖啡店,据说本地人很爱来,且可以抽水烟。蠢蠢欲动的我立马叫上小伙伴,打了Uber,就到了这家店。地址:City Center, Amman 11118, Jordan电话:+962 6 462 2551Jafra在安曼老城附近,司机一般都认识。到了以后直接上两楼,就能看到上图的标志了。餐厅的风格乍一看就非常local,老式复古的装修很抓眼球,也有浓浓的异域风情。鉴于白天客人不多,我们选择了更热门的阳台位。非常安利大家坐在阳台上,在这里可以看到安曼的街景,充满了市井气息,可以让你一下子有“哇,我真的到了约旦”之类的感受。服务员很快就上了菜单。这份菜单一上来,我们还没来得及看自己要吃啥,就忍不住先对着菜单一阵狂拍,一边拍一边嘴里念叨:这菜单看起来好酷。你瞧,旅行者的好奇心是可以美化一切事物的。我们四个姑娘点了一个Pizza,一份Mixed Grill,以及一份牛排。店家也附带着上了好多饼。(饼是免费的,吃完了会给你加,在这里吃饭,你无论点什么都会给你上饼和酱料,类似欧洲的餐前面包。)讲道理,无论食物好不好吃,或是合不合你的口味,它真的会快速拉近你跟这个陌生国度之间的距离,这条准则放在哪里都不例外。这里的饮料颜色鲜艳到让人感到慌张,甜度也是。但是没事呀,我们要入乡随俗。此外,我们还点了一份水烟,四个人一起share。服务员也会很贴心地给你们很多滤嘴,所以不必点很多,1~2个足矣。水烟有不同的口味,以薄荷和各种水果口味为主。店里的工作人员是另一道奇妙的风景。他们总是非常热情地在你身边出出进进,发现你举着相机随处拍时,会冷不丁地冲进你的镜头,摆出yeah的手势,再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更奇妙的是,如果发现你对拍的照片不够满意,他会继续摆足姿势和表情给你拍个够。作为有些害羞的中国人,的确需要花些时间来适应下呢。大约两年前,我在上海的一家阿拉伯餐厅抽过水烟。记得当时跟小伙伴一边抽一边聊天,一直聊到了人生哲学,也是很妙。我对水烟的印象是,抽水烟会醉。当时断断续续抽了两三个小时,中间一度觉得头晕,一种微醺的感觉。歇一会就会缓过来,然后继续抽,继续醉。总之是很奇妙的体验。这一次,跟几个小伙伴轮流抽,说说笑笑的,更多是一种好玩的心态。随着时间接近傍晚,天色暗下来,店里的人也越来越多,整个阳台弥漫着浓浓的烟味,雾气缭绕的。加之抽得有些头晕,整个人一下子就有些兴奋起来。我们一边揶揄着这里的人民糜烂而悠闲的生活,一边开始感叹:哇,这就是中东啊!你好,约旦!我准备好打开你啦~【城堡山】安曼的三个名字,和她的前世今生。安曼和杰拉什 一样,都是罗马人修建的德卡波利斯(Decapolis)十城联盟之一,但是安曼的历史要更久远,被称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至今已经有九千年历史了。城堡山(Citadel of Amman)位于老城中心,也是安曼的至高点,很多人会选择在这里看日出日落。
PS:德卡波利斯是当时地中海东岸地区希腊罗马化文化的中心,包括了杰拉什、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安曼等十座地中海东岸城市。一进城堡山的大门,你就会看到三块石碑,上面的黑色大字就记录下了安曼的前世今生,以及它的三个名字:拉巴斯阿蒙、费拉德菲亚、安曼。早在圣经记载的铁器时代初期,崇拜埃及太阳神的阿蒙人建立了“拉巴斯阿蒙王国”(Rabbath-ammon),后来逐渐演变成安曼,并把首都建在了现在的城堡山上。城堡山自阿蒙人后的历代均为城市的中心,其残存的文物古迹反映了各个历史年代的面貌。在城堡山周围,用大块石头建成了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要塞或了望塔。在城堡山头上考古发掘的两个阿蒙国王的雕像,证明了当时阿蒙人的雕刻艺术与埃及人及亚述人相近。几百年来,这一地区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和波斯人占领。公元前300年前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了这个城市,他下属的将军费拉德尔修斯(Philadelphus)指挥扩建按曼城,将它命名为“ 费拉德菲亚”(Philadelphia),当时的费城主要也在城堡山上。公元前后,安曼成了阿拉伯倭玛亚王朝一个重要的行政区的首府,又由“ 费拉德菲亚”改回叫“ 安曼 ”(Amman)。由于安曼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路口,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历史上安曼曾经多次遭到外来的侵略,先后被亚述人、波斯人和希腊人所占领,后来又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下图是城堡山的一个地图和游览线路,门票:3JD/人。城堡山里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些猫,这些猫不仅不怕人,还非常大方地在你的镜头下“表现”自己,被萌化。一进城堡山的大门,你就能看到下图这样的场景,图中就是城堡山最知名的赫拉克勒斯神庙。当年西亚被罗马帝国征服之后, 罗马皇帝在加冕时都会按惯例对东方的土地进行一次巡视,一是为了让管理者熟悉自己的土地,二是为了让皇帝的威仪宾服四方, 安东尼·庇护就是在这次巡视中看上了这座小山,便在山顶为自己最为崇拜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修建了一所神庙,仅从今天残留的几根廊柱就可以窥探出当年神庙的伟岸。沿着小径往上走,到一个平台往下看,你会看到安曼老城的街景,看到安曼的七座山头,当然还有马路对面的罗马剧院。【罗马剧场】Roman Theatre罗马人对公共艺术的追求甚至大于金钱和土地,所以剧场成为了所有罗马古城里必不可少的一种建筑。该罗马剧场的建造和城堡山上的赫拉克勒斯神庙一样,由罗马帝国安东尼·庇护(Antonius Pius)在公元2世纪(公元138-161年)所修建,是约旦三大罗马剧场中最大的一个,如今依然被用于举办各种艺术集会和音乐节,足足可以容纳6000多人。剧院分为三个部分,侧入口平行于地面,一个通向管弦乐队,另一个通往舞台。剧院中座位最高的部分,称为“众神”,尽管远离舞台,但因为观众区的倾斜度而拥有极佳的视线,而且可以清晰地听到演员的声音。古罗马人的日常幸福生活基本是由竞技场、剧院和浴室构成,尤其进入帝国时代后,统治者们提倡豪华、享乐,于是古罗马比古希腊 拥有了更多娱乐场所,按罗马 人自己的话说:“没有了它们,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赫拉克勒斯神庙】Temple of Hercules赫拉克勒斯(又叫海格力斯),是宙斯在外面的私生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宙斯的妻子赫拉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他,于是起名为赫拉克勒斯,意思是赫拉赐予生命的意思。然而他毕竟是宙斯沾花惹草的“野种”,赫拉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在赫拉克勒斯成年后,赫拉让他去完成12项艰难的任务,本以为他会死在途中,没想到这个孩子异常英勇,完美地完成了这12大创举,后来被封做大力神!门口两个巨大的立柱是赫拉克勒斯神庙的遗骸,这是一座建于马可·奥里略时期的大力神庙,它原来的廊柱有6根,如果保存完整的话看上去和雅典卫城很像。建筑学家推测这个神庙很可能没有建成,它的一些大理石后来被用来修附近的一座长方形的拜占庭教堂去了。据说,发现赫拉克勒斯神庙后,大多数好东西都搬去大英博物馆了,只给安曼留下了赫拉克勒斯的这只手,以证明此处确是赫拉克勒斯神庙。神庙虽然倒塌,神韵依在,如今只能从这几根神柱及这几根手指,就能幻想当年神庙的壮观和辉煌。【约旦考古博物馆】Jordan Archaeological Museum约旦考古博物馆位于城堡山内,主要收藏约旦地区人类定居发展史上各个时代的文物,从早期文明的各种陶器,到古罗马时期的雕像、铭文,再到伊斯兰时期的各种文物,其中有不少高品质的收藏。从佩特拉出土的公元前6000年的石膏雕像就保存在这里,另外《死海古卷》有一部分也收藏于此。死海经卷是为目前最古老的希伯来文圣经。从1947年开始,有近四万个书卷或书卷的碎片被找到,这些书卷大都储存在瓦罐中,大部份以希伯来文写在羊皮上,少数用亚兰文(阿拉米语)写成,它的面世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在这座考古博物馆的背后是一片如今已经成为废墟的【拜占庭教堂】。公元395年,神圣罗马帝国东西分裂,拜占庭继承了小亚细亚和西亚地区的统治权,国家的信仰也从希腊神话的众神变为了唯一神耶稣,时代更替,这座小山头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赫拉克勒斯神庙旁的这座拜占庭教堂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教堂唯一剩下的是一个前厅,斑驳的墙壁上已难寻当年绘满圣经故事的辉煌,没有任何保护的痕迹,就连穹顶,也都是临时加上的塑料棚,处处透着随意。更为悲惨是教堂的主厅和后庭,只剩下些许暴露在外的地基,但也足够让人畅想当年教堂的宏大。再往前走,你会看到【倭玛亚宫殿】。公元661年,拜占庭帝国在西亚的统治也终于走到了尽头,来自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成为了这个区域的新主人, 安曼也成为了阿拉伯帝国在巴勒斯坦区的首府,总督穆阿维叶在城堡山上修建了艾米尔宫殿,可惜这座宫殿早早就毁于地震,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穿过这片废墟,会有一片可以看到街景、房屋和约旦最高国旗的地方,也是一个拍照的好角度,安利给你们。据当地人说,安曼的房子原来是五颜六色的,后来政府统一规划,漆成了白色,安曼也自此得到了一个“白城”的称号。但事实上,这些房子看上去是黄色的,不知是时光的痕迹使得白色的墙壁发了黄,还是在阳光的照耀下(比如下图,夕阳的颜色倒映在了房子上),房子变成了大片大片的黄色。同行的朋友说,看到这些房子,总觉得像是积木,像玩具,有些不真实感。的确,这些房子呈不规则状,鳞次栉比地被堆砌在一起,说不出的感觉。但我想,这大概就是安曼最真实的样子。离开的时候,太阳也快落山了。一回头,看到太阳即将下落,余晖若隐若现地辐射在神庙周围,赶紧抓拍下了这一幕。一瞬间就是很想落泪。两千年的时光啊,一切的辉煌都成为过去,只有巨大的罗马石柱高高耸立在安曼山上,给人们讲述着光阴的故事。【阿卜杜拉一世清真寺】伊斯兰教初体验,打破偏见!阿卜杜拉一世清真寺(King Abdullah I Mosque),是为纪念约旦独立后的第一任国王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而建的(1921年4月11日-1946年5月25日在位)。他生于麦加,青年时代在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接受教育,最初为外约旦的埃米尔,即约旦河以东地区的统治者。1946年5月25日,阿卜杜拉改国名为外约旦哈希姆王国。1948年5月,阿卜杜拉一世与其它阿拉伯国家一起向刚刚成立的以色列发动进攻,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在战争过程中,外约旦部队占领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归巴勒斯坦人的约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地区和耶路撒冷旧城所属的大约4800平方公里的土地。1950年4月,外约旦宣布把该地区纳入该国版图,国名改称约旦哈希姆王国。1951年7月20日,阿卜杜拉一世在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暗杀。国王清真寺宏伟的礼拜大殿呈八角形,且无一根立柱支撑,可容纳7000人同时礼拜。穹顶直径达35米,外部蓝色寓意为蓝天。穹顶内部则描绘有99条金色的光线,寓意真主99个尊名。巨大的3个环状枝行吊灯上也都以古兰经文装饰其表。坐在清真寺的地毯上,看着墙壁上的朝拜时间,以及身边不时进行朝拜的穆斯林,感受到了宗教本身的力量。清真寺还设有小型的伊斯兰博物馆,展品有陶器、石刻、伊斯兰艺术品,及其阿卜杜拉一世国王的照片等物品。女性进入清真寺需要在门口旁边的小店换上袍子并绑上头巾(免费)。用手机拍下了下面这张图,正好一起来认一下约旦的三位国王及现任王储。左一:阿卜杜拉一世·本·侯赛因(Abdullah I bin al-Hussein),就是这座清真寺纪念的约旦第一位国王。左二:侯赛因·伊本·塔拉勒(Hussein bin Talal),知名度最大的约旦国王,人称老侯赛因,他的经历很传奇,你可以在“被刺杀次数最多的名人”之类的文章中搜到他。左三:阿卜杜拉二世·本·侯赛因(Abdullah II Bin Hussein),现任国王,他非常好认,因为他有一半的英国血统,有蓝眼睛。左四:现任约旦王储侯赛因·阿卜杜拉,将来的国王。当你离开清真寺的时候,你会很惊奇地发现,这座清真寺的对面就是一座基督教堂,仅仅相隔一条马路。据说,约旦的offday是这样算的,如果你是穆斯林,那么就是周五周六放假,如果你是基督徒,就是周五和周日放假。约旦虽然是一个90%以上由穆斯林组成的国家,但对于宗教真的很开放。或者说,宗教只是一个切口,从整个约旦政府和约旦民众对宗教的态度,也可以一窥这歌中东小国家本身的开放和包容。说实话,看到那座基督教堂的一刻,内心真的非常感动。→ 「 关于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其实一点也不神秘,它同一般的宗教一样,都是人们对于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于未来的希冀。它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为年轻的一个,比基督教晚了将近六百年。它的诞生要从东西罗马帝国分裂那时说起。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实行不到100年,罗马就真正分裂了,西罗马迅速被日耳曼蛮族消灭,而东罗马以拜占庭之名延续了1000年。而在地中海东部的叙利亚和阿拉伯地区,拜占庭帝国与来自波斯的萨珊王朝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持久战,彼此消耗却无法互相征服,最终元气大伤。这时在阿拉伯半岛上一个新兴宗教诞生了。571年穆罕默德出生在麦加的一个古莱氏族,其父随商队外出病死在沙漠,他的母亲也在六岁的时候生病过世,祖父在过世前将穆罕默德托付给他的叔父。于是穆罕默德在年轻的时候就随商队游历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地,并学习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诸多经典。二十五岁时,穆罕默德娶了一位富豪遗孀,并开始扩大其经商范围,这可以说是穆罕默德一生中的转折点,因为根据麦加传统非长子无法继承遗产,所以通过这次的婚姻使得穆罕默德获得了大量财富。610年,当时40岁的穆罕默德在麦加的希拉山洞彻夜沉思时,耳边传来大天使加布里利的声音,并带来真主(神)的第一个启示传达给他:“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那时的麦加崇尚原始多神信仰,在天房克尔白内有360多尊神象,麦加民众对于一神教没有一点概念。而受到神的启迪,穆罕默德开始传教,当他最初开始传教的时候,古莱氏族的族人都嘲笑他,但慢慢的,除了穆罕默德的亲人外,一些富商的弟弟和次子、家道中落的部族和备受歧视的异邦人成为了伊斯兰教早期的信仰者和传播者。但古莱氏族人并不接受伊斯兰信仰,于是他们大量迫害追随先知的穆斯林,尤其是其中的异邦人。公元622年,先知决定带领族人迁居麦地那,这一年也被成为是伊斯兰历希吉拉元年。在随后的8年里,先知带领穆斯林们在麦地那站稳脚跟,并从犹太人手里夺得城市控制权,并进一步将伊斯兰信仰扩展到整片阿拉伯半岛。随着穆斯林势力增长,古莱氏族慢慢不再是他们的对手,630年穆斯林进攻麦加,麦加的首领没有做过多抵抗就投降了,许多人还直接皈依了伊斯兰,先知随后将天房内的偶像全数摧毁。先知于632年去世,其陵墓现在还在麦地那的先知寺内。→ 「 关于哈利发及派别之争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当时他没有留下遗嘱安排谁为哈里发(即继承人),也没有谈到以什么形式推选哈里发。按照阿拉伯人的传统,领袖是从部落上层有威望的人中推选的。然而穆罕默德所建的公社包括了许多部落,哪个部落有优先权呢?后经协商,先后推选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为前3任哈里发。一派主张继承人应由穆斯林公社根据资历、威望选举产生。因而认为穆罕默德的门徒、由穆斯林公社推选的哈里法(政教合一的领袖,共四人)是合法继承人。拥护这个主张的穆斯林即后来的“逊尼派”。该派把穆罕默德早期追随者的言论和事迹编成一本书——《圣训经》,称为《逊奈》。“逊尼派”的名称即由此而来。目前,全世界伊斯兰教穆斯林90%属于这一派。他们广泛分布在西亚、北非的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并自称“正统派”。另一部分人,主张世袭原则,认为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做为合法继承人符合世袭原则。支持这一主张的穆斯林后来被称为什叶派。全世界10%的穆斯林属这一派。其中近一半在伊朗。什叶派否认逊尼派所拥戴的哈里法作为宗教领袖的合法性,称宗教领袖的最高领袖为伊玛姆,阿里为第一任伊玛目。第一代哈里发:阿布•白克尔 Abu Bakr(默罕默德的丈人) (632~634在位)阿布白克尔,他在先知年迈的时候就替代先知带领众人进行一日五次的礼拜,所以在穆斯林中威望极高,推选他作为领袖也是众望所归。但穆斯林们普遍认为先知是神最后的使者,阿布白克尔也不敢自称使者,于是他的身份被命名为“哈里发”,即继承者的意思,他不是先知也非使者,而是神在人间使者的继承。阿布白克尔担任哈里发时间仅短短三年,但这期间稳定了整个伊斯兰的派系和势力,将一干松散的部族融合成一个整体。逊尼派认为阿布•巴克尔是除了先知直系亲属外最伟大的穆斯林。第二代哈里发:奥马尔(默罕默德的丈人)(634~644在位)早年就随先知迁移至麦地那,并成为先知最主要的顾问之一。奥马尔有着强大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担任哈里发的10年时间,穆斯林一致对外,获得了非同寻常的发展和扩张!并通过土地分封、引入退休金制度、建立非穆斯林人头税机制,更好地治理所统治地区。644年,奥马尔被一波斯异教徒刺杀。第三代哈里发:奥斯曼(644~656在位)逊尼派认为他是四位“正统哈里发”中的一位;而什叶派则认为他与前两位哈里发一样是篡权者。奥斯曼继前任纂集的《古兰经》,后世称为“奥斯曼古兰经卷”,对阿拉伯语的统一和伊斯兰教的发展贡献极大。第四任哈里发:阿里(656~661在位)是先知的侄子,也是先知的女婿,他娶了先知最中意的女儿法蒂玛。被什叶派认为是第一位伊玛目(即领袖)。656年被选为哈里发,因为虔诚勇敢,公平慷慨,以及诗歌上的天赋,成为一位重要的领导人。但是他也缺乏政治和军事才能,一生中犯了一个特别特别大的错误。当叙利亚总督,来自倭马亚家族的穆阿维叶叛乱的时候,阿里率军镇压,在战争即将分出胜负而阿里将获胜时,穆阿维叶提出伊斯兰社会的合法统治问题需要通过神之仲裁来决定,阿里接受了仲裁,并导致与穆阿维叶分治叙利亚和伊拉克,这也进一步导致了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分裂。仲裁之后,原先跟随阿里的一批信众不满出走,被称为出走派,他们派出刺客刺杀了阿里。穆阿维叶随后率领军队夺得了原来阿里控制的地区,并建立第一个世袭制哈里发国家,倭马亚王朝。正统哈里发时代宣告结束。大家知道,如今伊斯兰教最大的两个教派,逊尼派与什叶派,这两个教派纷争不断。究其根源,其实就跟哈里发相关。如果大家对这块感兴趣,推荐大家看《地球知识局》的这篇文章:【为什么什叶派与逊尼派要相互伤害】。附上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2UBfscdzPHniZnZk5MDIg 【安曼之吃喝玩乐】→ 「 老城 」安曼的老城会比较建议大家晚上来逛,会更有感觉。在安曼的每个夜晚,无论住在哪里,都会叫辆Uber来市区逛逛,不特地为了什么,就是走哪算哪。安曼的老城说起来也是非常无序的,马路的设计也不是四四方方,怎么说呢,有一种在重庆的感觉。你从某条街道直走拐弯,开始爬上楼梯,爬了一阵,发现眼前是一条马路,再爬一阵,又是一条马路,非常魔幻的感觉了,很3D。逛老城的时候,你会有一种回到80年代的感觉。路边小店卖的衣服也好,玩具也好,都非常老土和过时,但是那些热气腾腾刚出锅的美食,却让你觉得充满了生活和市井气息。走着走着,突然就会有当地的小孩冲到镜头前,摆出各种手势求拍照,让你忍俊不禁。到了祈祷的时间,老侯赛因清真寺的广场上会响起音乐,整个城市都笼罩在祷告声中,又一下子把你拉回了一个tipical的伊斯兰世界。如果晚上没事,就来老城逛逛吧。在侯赛因清真寺的边上还有一个蔬菜水果巴扎 (Fruits and Vegetables Market),里面有卖葡萄、西瓜、白菜、胡萝卜、石榴、无花果等各种蔬果的的小贩,在这里能发现老城的真实生活。小伙伴有一句话形容这里,非常之精准:Disorder but Order.→ 「 彩虹街 」喜欢夜生活的人不能错过彩虹街,这里云集了餐厅、酒吧和咖啡馆,还有一些很有趣的小店。但是很可惜的是,我前后来了两次彩虹街,一次是晚上6点,一次是晚上8点,都非常冷清。据说,这里要到入夜以后才会热闹起来,大约是晚上10点吧(最起码)。
如果你是个夜猫子,这里一定适合你,电子舞曲,水烟,趴踢,跑车和美女!→ 「 Local food 推荐 」【Hashem Restaurant】这家路边摊式的小餐厅是安曼最有名的约旦菜餐厅之一,创立于1952年。提供的食物都是中东必吃的特色菜,对于很少接触中东菜系的旅行者,这家餐厅可以作为中东菜的入门。PS:注意这是一家素食餐厅。三种酱料都值得一试,自己非常喜欢鹰嘴豆酱和那盆有蕃茄丁的不知名酱料,配上馕,实在是人家美味。炸素丸子也非常好吃。餐厅的环境相对简陋,但是就坐落在市中心,逛累了坐下吃一顿非常美好。地址:Al-Malek Faisal St., Amman(老城市中心)消费:我们5个人一共吃掉了5JD,包括馕、三盆酱料、炸丸子,还有红茶,性价比非常高。【Habibah】库纳法(Kunafeh)是流传于中东与地中海东部的甜点,里面有奶酪、糖浆和奶油,据说起源于法蒂玛王朝。这家是安曼现存最早的库纳法店,“Habibah”是创始人的名字,店创始于1951年,比许多食客的年纪都大,小巷中随时都挤满了人,因为没有堂食,人们就站着或坐在石柱上品尝。非常喜欢甜食和奶制品的我,是要给这个甜品竖大拇指的,奶味特别足。尝试了两种口味,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个人感觉浅色的那款更甜。雷区:奶酪是很浓的羊奶味,不吃羊肉的人估计受不了;此外就是很甜很甜很甜,不爱甜食的估计也受不了。但还是建议大家尝一下。地址:Al-Hazzar St., Amman(Arab Bank旁边的小巷中)消费:一碟库纳法1.4JD,如果不确定是否喜欢这种甜腻的风格,建议要半份。【Gerard Ice Cream】彩虹街上的一家冰淇淋店,网红店。据说是安曼最好吃的,我自己吃下来,觉得跟国内吃到的大牌的冰淇淋品牌口味没什么差别,算是很好吃啦!推荐口味:薄荷巧克力,Dark Chocolate,还有开心果味!(图片来源于Tripadviser)地址:Al Rainbow St 25 | Al Sweis Complex, Amman 11814, Jordan消费:1.5JD一个球【Turtle Green Tea Bar】在彩虹街上偶然发现的一家风格很清新的饮料店,环境布置很casual的那种,适合放松或闲谈,两层楼,空间算比较大。店里放了很多茶叶罐,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叶口味来做饮料,可以选择加牛奶做成奶茶,也可以选择加水果汁做成冰饮。(图片来源于Tripadviser)地址:Rainbow Street | Jabal Amman, Amman 11181, Jordan消费:3~5J的一杯饮料,不等【Fakhreldin Restaurant】这是一家黎巴嫩菜的餐厅,这家餐厅环境非常好,食物品质也超级高,当然,价格也不便宜,但来吃的几乎都是当地人,一般需要提前预约。 我们是一群人最后来这家餐厅聚餐的,这里蛮适合一桌人一起吃,一般一道主食价格在20~30JD,两个人来吃会比较没有性价比。如果你真的想吃又地道又高级的菜,这家店会是你们的首选哦~地址:40 Taha Hussein Street | Jabal Amman, 2nd Circle, Amman 11184, Jordan消费:人均15~20JD起【其他】有些餐厅,之前做了功课的,但时间有限没能去拔草,一并推荐给大家。• Wild Jordan Centre 中东风味,可以看安曼城夜景(约旦皇家自然保护协会的非盈利餐厅,致力于支持偏远地区妇女的生存和手工艺品。)• Amman Al-Kubra 中东风味• Zajal Restaurant 中东风味• Kan Zamaan Restaurant 贝都因菜,阿拉伯烤肉• Eco Tourism Cafe 咖啡,水烟• Al Quds Falafel 当地网红炸丸子店▼ 杰拉什 ▼杰拉什,它被称为“东方的庞贝”,也被称为“罗马之外的罗马”。从安曼驱车前往杰拉什,不用一个小时就能到了,是一处绝不能错过的古城遗址。它是罗马 “五贤帝”中的一位——埃利乌斯·哈德良在执政时期所修建的,也是意大利境外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罗马城池遗址。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哈德良凯旋门、耸立于山顶的宙斯神庙、气势恢弘的月神阿耳忒弥斯神庙、古希腊竞技场、富丽堂皇的椭圆形广场、如队列般整齐的科林斯式石柱组成的列柱大街等。先来大概讲一下杰拉什的一个大致发展历程:公元前3世纪,杰拉什就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城市文化,在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马其顿王国的领土被继承者们瓜分。而此时杰拉什和大马士革、耶路撒冷等十座地中海东岸城市结成联盟,史称德卡波利斯。这个松散的政治联盟也是当时地中海东岸地区希腊罗马化文化的中心。公元前1世纪,在罗马统治下的杰拉什因其在香料和乳香贸易上的重要作用,成了希腊诸城邦、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乃至波斯和地中海地区贸易的中心,得到巨大发展。公元130年,杰拉什备受巡视边境的哈德良皇帝的喜爱,一方面发展达到巅峰,另一方面城市也建造了很多纪念哈德良皇帝的城门和立柱。公元3世纪起,随着罗马帝国的衰弱,杰拉什变成了周边小势力争夺的对象而逐渐走向衰弱;随后杰拉什在拜占庭帝国统治时期成为了一座基督教城市。公元635年,阿拉伯人拿下杰拉什;但对这座城市的毁灭性的打击却来自于公元12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的耶路撒冷王鲍德温二世,他在执政期间与塞尔柱人发生多次战役,并摧毁了杰拉什古城。上图为杰拉什重点的参观建议,景区门票为10JD/人。【哈德良凯旋门】Arch of Hadrian公元129-130年, 罗马帝国的哈德良皇帝曾经在杰拉什过冬,这个巨大的拱门就是为了纪念 罗马皇帝哈德良巡视而建造的。大门高12米,只能让皇帝通过;两旁各有一个小门,旁门供大臣和其他官员行走。整个建筑用巨大的石块砌成,距今耸立了1800年。哈德良是罗马五贤帝之一,他一改前任图拉真的征战传统,收缩边境更注重内政,传说哈德良是一位特别爱“旅游”的皇帝,他一生花了很多时间巡视边疆,通过视察实地了解帝国的方方面面。但盛世并没有如他所愿,杰拉什后来并没有扩展哈德良门的位置,现在基本成了一个孤独的废墟。【战车竞技场】Hippodrome 一进哈德良大门,你就能到你的左手边看到这座大型的竞技场。据说,这座竞技场可容纳1.5w观众参加战车比赛和其他运动。建造日期不确定,估计在公元2-3世纪。 景区现在每天都会安排两场战车秀表演,表演包括古罗马军团的方阵演示、角斗士打斗和战车竞技等,票价为11JD(如果没记错的话)。【椭圆形广场】Oval Forum这个广场大约建于公元110年的图拉真时代,广场四周竖立着64根爱奥尼克石柱 ,周围建有边廊供人行走。你可以把这里理解成当时的城市CBD,生活新中心,是市民们聚会、社交、购物、娱乐的地方。广场中央原本有2个祭坛和一个喷泉,现在都已经毁掉了,照片中现存的屹立在广场中心那个孤零零的石柱 ,是现代人后立起来的。 杰拉什古城每年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音乐节,这个石柱是为了在音乐节上放烟火用的。先不要着急往里面走,椭圆形广场的左侧有个山坡,可以通往南剧场,那里也可以看到广场的全貌。【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杰拉什在公元前4世纪属于马其顿 ,一个希腊化的国家。 罗马人占领这里以后,对被征服地区不但不采取文化灭绝,反而将希腊文化继续发扬光大。所以杰拉什虽然在罗马帝国境内,但依然建有供奉希腊主神宙斯的神庙。神庙的设计是很有意思的。如果你站在宙斯神庙上回望,就可以看到整个杰拉什古城的罗马广场和主街,很多人也会选择在这里等日落;如果你站在椭圆形广场上,你会发现整个广场呈一个开放的姿态,拥抱着这座宙斯神庙。【南/北剧场】South Theatre / North Theatre整个剧场都是用巨石铺成的,扇形的阶梯式座位可容纳6000名观众。南剧场的奇妙之处在于舞台上的声音可以传至剧场的任何角落,即使是舞台前矮墙一端的声音也可清楚地传至另一端。这是因为古罗马人早在2000多年就利用了声学原理,建立了回音壁。每年7月,这里都要举行杰拉什国际艺术节,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团云集于此。南剧场通常人会比较多,下面几张图片部分拍摄于北剧场,两个剧场几乎一样,但是北剧场明显少了很多游客,你可以爬到剧场的高处,静静坐一会儿,会是一次很奇妙的体验。南剧场会不时有当地人表演节目,也会有当地人非常热情地告诉你怎么拍照比较好看。如果你喜欢他们的表演和服务,记得给一点小费哦~离开南剧场,沿着山坡继续往北走,你会从高处看到杰拉什的一些全景,以及背后的房子。怎么说呢,有一种历史和现代紧密交织着的感觉,很奇妙。【大型的基督教社区】Cathedral沿着山坡继续向北前进,你会看到一组基督教堂。公元350年,一个大型的基督教社区居住在杰拉什;公元400-600年间,共建造了13座教堂,其中许多都有精美的马赛克地板。大教堂建于公元4世纪,在教堂地基下面发现了一个古老的犹太教堂遗迹,马赛克地板上有关于诺亚的故事。据推测,教堂在公元4世纪时被改造成拜占庭式。【阿尔忒弥斯神庙】Artemis Temple阿尔忒弥斯神庙建于公元2世纪,是古城中最精美,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建筑。阿尔忒弥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月神(在罗马神话中她又被称为戴安娜,是宙斯女儿),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掌管人丁兴旺、万物丰产,在民间广受百姓爱戴。那个时候医疗技术不高,妇女每次怀孕都是一次勇闯鬼门关,所以男人们在老婆生产前都会跑到阿尔忒弥斯神庙祈求母子平安,因为在希腊神话中,阿尔忒弥斯从母亲那里继承了这样一门手艺,专门庇佑临产妇,保得母子平安,家门兴旺。阿尔忒弥斯也是希腊众神中少数几个没有绯闻没有负面消息的神邸,因此深受老百姓的热爱。神庙主殿已经没有留下什么细节,剩下的只是十根高大的罗马柱。据说,神庙周围本来有一圈柱廊,一般人都只能围着柱廊进行朝拜或祭祀。只有少数有权势的人,才能进入神庙主体进行祭拜。再往里走就可以看到北剧场了,那里已经接近北门。建议大家参观完北剧场,就可以沿着柱廊大街折返了。【柱廊大街】Colonnaded Street柱廊式街道Cardo是仅靠着椭圆广场北部的一条大街,这种街道在古罗马的城市里非常常见,佩特拉也有类似的地方。柱廊式街道是一条长约800米的通往北门的大道,两侧都是罗马柱,商铺、水神庙、浴室立于一旁,街道中部还有一个环形的四柱殿(Tetrapylon),是以前的交通转盘。现在商铺已经消失了,只有靠想象了。顺便说一句,走在柱廊大街的时候我不可遏制地想到了一款游戏叫作神庙逃亡(Temple Run),回家以后痴迷地玩了好一阵儿。【水神庙】Nymphaeum随着杰拉什的蓬勃发展, 这个城市需要大量和持续的水源。在公元125年左右杰拉什建成供水系统,公元2世纪末,为应对不断增长水需求,增建渡槽将水引向浴场。这个水神庙是公元191年为女神宁芙(Nymphs)建造的,建筑底部是大理石,上部分是石膏,顶部呈拱形,水从七个雕刻的石狮子头里流出,流向人行道的小盆里,形成小水花,最后通过水道流入地下排污系统。这样的喷泉造型非常“罗马”,在罗马的街头随处可见。下图是Cardo大道和东Decumanus的交汇点,也就是当年的一个大型十字路口。【第一大街】The South DecumanusDocumanus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大家,垂直于南北走向的Cardo大街,是杰拉什第二主要街道。下图是在小山坡上面拍的,视角很好,看起来两边的柱廊非常壮观。在杰拉什的游览需要原路返回,再回到游客中心。建议至少在这里留3小时哦。古罗马城是西方城市建筑的博览会,也是古代地中海文明的顶峰。古罗马曾经创造出了辉煌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成就,在城市的总体空间创造方面,重视空间的层次、形体和组合,并使之达到宏伟与富于纪念性的效果。高超的空间设计手法及对建筑群体秩序的把我与创造,成为了后世城市规划设计的典范。在杰拉什,一夜梦回罗马。▼ 瓦迪拉姆 ▼瓦迪拉姆(Wadi Rum),又名“月亮谷”,是约旦西南部的一处山谷。其阿拉伯名为“酒红色山谷”,因其红色沙砾在日落时显示出如酒红色般颜色而得名。瓦迪拉姆的玫瑰沙漠景色非常大气,这里的山谷气势磅礴,这里的沙漠广阔无垠,这里也是早期文明的发祥地。这里目前生活着许多贝都因人。2300年前,这里是纳巴泰王国等古文化的领地,留下了许多岩画和庙宇。但是,在这里发生过的事大部分都已经无迹可寻了。时间再往前推1000年,从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的路线来看,瓦迪拉姆沙漠应该曾经磨练过犹太人的意志。1917年阿拉伯大起义间,英国传奇人物阿拉伯的劳伦斯反抗奥斯曼帝国的基地就设在此处,这个看起来“脑袋不长在自己头上”的英国人,居然让四分五裂的阿拉伯部落团结起来,抗击土耳其侵略者,在这片广袤的沙漠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战争传奇。2011年6月,Wadi Rum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自然文化双遗产。【Unesco的评判标准:大陆性砂岩在千万年复杂的地质变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山体、沙质(不同的断层和节理),这揭示了包括风化、侵蚀等不同地质变化下的地质进化史。而12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生活,篆刻在山体上的铭文揭示了漫长历史岁月里阿拉伯半岛上的生活方式变迁,从畜牧到农耕逐渐演化为城镇化的生活方式。】上面两图是当时一位小伙伴,由于安曼大雾迫降开罗,在飞机上拍下的。瓦迪拉姆的高空实景,非常震撼了!车子从安曼开往瓦迪拉姆,大约需要4~5小时的路程,路况还不错,信号时有时无。沿途会看到一段铁路,据说是奥斯曼时期的铁路,现在已经废弃了。下图就是游客中心,可以在这里买门票,5JD/人。远处的山据说是劳伦斯的自传《智慧七柱》封面的拍摄地,本名其实叫做“Jabel al-Mazmar”,外形像金字塔一样,看久了还真有点柱子的感觉,这里还有7座和当时的战役有关的炮塔。【Jeep Tour】瓦迪拉姆的许多沙漠景点看起来都差不多,主要就是各种各样的沙丘、石桥和峡谷。合理的参观方式是报四驱越野游(Jeep Tour)徒步团或者过夜套餐。在游客中心找一份地图,和向导商量好要去的景点,接着由向导来安排行程即可。当然,去的景点越多,价格也越贵。此外,这里的Jeep也不是大家想象中高大上的越野车,而是四面漏风的皮卡。车子破破烂烂的,一路开一路迎着风,颠簸不断,但是还蛮有feel的。记得要把自己包成一个阿拉伯人啊!我想说,破皮卡在玫瑰色的沙漠里驰骋,真的是太酷了,每一张照片都是车广告啊!大约开15分钟,会先带我们到一个简易的帐篷吃中餐。这种食物叫Upside-down,是贝都因风味的餐食,做的时候先放一层鸡肉,上面再放米饭;吃的时候会把锅子整个倒过来,鸡肉就到上面了。很香很好吃呀!一般还会准备一些蔬菜,主要是番茄和黄瓜,挤上新鲜的柠檬汁,拌一下就能吃了,原汁原味。当地人还会准备一点原味的酸奶,拌着蔬菜或者米饭也超级好吃的!→ 「 Khazali Siq 」一个狭长的峡谷,看上去很像佩特拉的Siq峡谷,但是是缩小版。这里以巨大的古代岩画和岩壁上的铭文而闻名。普通旅行者只能访问前段150米,后面部分需要攀岩技能和专业装备。当地向导通常会讲开凿栈道取水的故事,但是栈道看不太清楚了,可以试着找一找。→ 「 Um Frouth 」天生桥,瓦迪拉姆有最有代表性的地标,也是人气最旺的一处景点,一般说“拱门”或“石桥”“天生桥”都是指的这一座。这座桥正面看像一个爱心,一般游客都会绕到天生桥的背后攀爬。这里只有15米高,攀爬比较简单,有一些关键的地方已经被凿出步道来,小孩子也可以爬上去。但仍然有危险性,每一个爬上去的人都会获得下面的欢呼声。总之是一个蛮好玩的地方。→ 「 Laurence House 」这里有一块破破烂烂的石头堆砌成的一个小空间,据说是劳伦斯在战争期间住过的地方,然而我忘记拍了,哈哈。但是这块地方的风景非常好看,也是继天生桥后,第二处可以沿着石岩爬上去登高望远的地方,建议可以在这里多留会儿,也可以坐在Jeep上拍大片!→ 「 Red Sand Dune 」瓦迪拉姆虽然被称为沙漠,但因为沙子非常平整,并不是大家想象中如撒哈拉那样绵延起伏的样子。不过,景区里也是有一些沙丘可以玩滑沙的,让向导找一处有倾斜面的沙漠,可以在沙漠上奔跑跳跃尽情玩耍啦!→ 「 Sunset Point 」在沙漠里看一场日落,是必须不能错过的一件事。沙漠日落的具体位置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告诉向导你的需求,让他带你去一个适合的看日落的点。一般建议提前20分钟到达观日落点,找一片高处的平底,坐下来,静静等待日落。如果你是一个有情怀的人,比如我,哈哈,可以带一个小音箱,放一些很磅礴的音乐,会是非常棒的一次体验。由于沙漠腹地是没有任何手机信号的,这是一个远离文明的,只属于你自己的夜晚,与星星为伴,睡个好觉吧。第二天起床,睡个懒觉,坐着骆驼离开沙漠,回到文明。瓦迪拉姆的两天一夜行程非常棒,如果时间由余,务必留下来过一夜,会是一种难忘的体验。【沙漠帐篷推荐】→ 「 Wadi Rum Night Luxury Camp 」第一家叫Wadi Rum Night Luxury Camp(瓦地伦之夜豪华营舍)。这家帐篷的硬件设施和装修都不错,价格在一晚上1000左右(最普通的那种帐篷),有空调,有独立卫生间,含晚餐和早餐。这家帐篷在沙漠腹地,无手机信号,无Wi-Fi。这家酒店的早餐和晚餐我非常喜欢,实在太丰盛了,羊肉的味道让人念念不忘。并且这家酒店的餐厅很大方,水和软饮放在冰箱里,可以随便喝,随便拿!→ 「 Memories Aicha Luxury Camp 」第二家叫Memories Aicha Luxury Camp(艾沙记忆豪华帐篷)。这家帐篷比较新,18年年中才开始营业,所以硬件设施和装修都非常棒。价格在一晚上1400左右(最普通的那种帐篷),有空调,有独立卫生间,含晚餐和早餐。这家帐篷同样在沙漠腹地,无手机信号,无Wi-Fi。内部跟前一家一样,是你能想象的住在沙漠里最豪华的样子了,甚至超乎想象!酒店的晚餐也很丰富,还会送一瓶软饮给你。早餐凉食较多,有点吃不惯,但也很满足了。我去的那天恰好是圣诞夜,酒店前台说,酒店晚上会有观星tour,原价10JD,因为是节日就半价5JD,会有人带着你出去看星星,讲解。后来觉得自己的英文水平不佳,估计听不懂那些专业词汇,遂放弃。上图的大圆球就是吃晚餐和吃早餐的地方。以及,这家酒店蛮好玩的一点是,在这个大圆球后面,有一个小cave,晚上可以去那里,围着篝火,抽水烟,喝饮料,跟贝都因人一起跳舞,很特别的体验。水烟是7JD一份,同样可以大家share,到了晚点的时候,工作人员会放很嗨的歌,然后拉着你一起跳舞一起嗨,是很特别的体验啦。【知识补充】→ 「 关于 阿拉伯的劳伦斯 」中东这块全世界最不太平的土地,是文明国家之间的粘合剂。现代中东形成于20世纪奥斯曼帝国解体的废墟之上,为了瓜分这块巨大的蛋糕,英法在正面战场失败后,试图从奥斯曼帝国内部对之进行瓦解,期间,阿拉伯人、犹太人都看到了民族独立的契机,在互相利用、出卖,为了利益勾结、欺骗后,形成了当代中东的框架,并且埋下了巨大的历史隐患,这些隐患至今仍然影响了中东的和平、安全,也直接影响了世界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劳伦斯和侯赛因王子把对抗奥斯曼人的阿拉伯起义总部设于此地,而劳伦斯也因为他为阿拉伯人做出的贡献而为阿拉伯人所敬仰,他本是英国人,但阿拉伯人却给他起了个名字叫:阿拉伯的劳伦斯。然而,劳伦斯在带领着阿拉伯人占领亚喀巴,炸毁奥斯曼人的铁路后,最后的心血则是把大马士革送给阿拉伯人,这是他冒险生涯的终结,一个空空洞洞的完美句号。他原本付出一切的目的(包括最不情愿的杀戮)都是为了这一刻,在英国人染指之前,把原本属于阿拉伯人的东西还给他们。但是,劳伦斯自己没有想到的是,尽管阿拉伯人骁勇善战,但他们却十分狭隘,目光短浅,最后出现了内讧,分裂,暗地勾结。在分赃会议上,劳伦斯的心血不但付之东流,自己还成为牺牲品,因为他被利用完了。费沙王子最后惭愧地对着劳伦斯的背影说:“我欠你很多,也无法偿还”。他的好朋友阿里看到劳伦斯坐在狼藉的市政厅里失魂落魄的样子,退出来不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知道阿拉伯人亏欠劳伦斯太多。作为劳伦斯的朋友,他只能用默默流泪的方式表达他的歉疚之情;同时他打定主意留在大马士革学习政治,希望以后能够以新面貌迎接阿拉伯和世界的新黎明。劳伦斯常常谈到,真正的泛阿拉伯国家的概念始终是海市蜃楼,因为阿拉伯世界各种文化之间差别迥异,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共同点。派系林立的阿拉伯人之间有宗教、文化、政治等的不同,当缺乏强大的中央集权(如奥斯曼帝国)时,矛盾冲突会越来越突出,这个民族并没有那么容易被团结起来。推荐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推荐书籍:《智慧七柱》 By E.T. Lawrence推荐《地球知识局》的文章:【真正的阿拉伯人,只是想象的共同体】。附上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lsELXrR1MT5nxmpkogWnw → 「 关于 贝都因人 」贝都因人(Bedouins),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现今人口虽然超过一百万,但多数都已融入世俗社会与常人无异,如今仅西亚与北非沙漠中存留约有10万人最为纯正。“贝都因”为阿拉伯语译音,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各地贝都因人均使用当地的阿拉伯语方言及阿拉伯文。贝都因人笃信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贝都因部落不得不服从其游牧所在地的政府管理,但仍保持其部落特点:族长制,父系社会,族内婚和一夫多妻家庭。贝都因人是中国人极为陌生的一个民族,但他们曾是阿拉伯世界中最重要、技术最先进的民族。然而,躲过了古罗马的追杀与埃及的围堵,贝都因人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奥斯曼帝国的屠杀,1715年最后一次朝圣途中被围困在现今约旦中部山谷中,两万贝都因人活活饿死。为了不被赶尽杀绝,贝都因人不得不化整为零,部分佯装投降奥斯曼帝国,其余以氏族为单位远遁沙漠。自此,贝都因人被迫开始了长期的流浪,为了不与世俗世界产生矛盾,每个氏族部落都坚守“不承认氏族以外政权与法律”的信念,以防止“奥斯曼帝国灭族”惨剧再现。贝都因人酷爱自由而不受约束的生活,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热情豪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是贝都因人的个性特征。为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贝都因人宁愿过艰苦的游牧生活,也不肯过定居的城市生活。一战结束后,这些贝都因人又开始了脱离现代文明的游牧生活,经过阿拉伯世界各国的努力,绝大部分人或自愿或被强迫定居,只有少部分仍在西亚与北非荒漠间继续游走,终生不会停滞。▼ 红海 ▼【关于红海】红海,有时蓝得澄澈,有时红得烈焰。→ 「 红海在哪里?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是一片狭长海域,宽300多公里,长2000多公里。北边通过苏伊士运河和地中海相连,南边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连。红海是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撕裂形成的海洋。还在不断扩张,岩浆源源不断从海底涌出,有新的火山岛形成。红海是世界上最热的海,冬天水温可以到达28度。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红海两岸都是沙漠。蒸发量大,年降雨量只有60毫米,没有河流注入,红海也是世界上最咸的海。红海是直接由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翻译过来的。红海多数并不呈红色,但偶尔会季节性地出现大片红色藻类,这提供了其名称的一个可能的来源。另一些学者认为,“红”来源于其相对于命名者的方位(许多民族都有以颜色指代方向的传统),指南方或者西方。另外一些该名称的可能来源是:附近的红色山脉;一个名称为红色的本地种族;红地的海(古埃及称沙漠为红地)等。红海属于公海, 最北有以色列,约旦,埃及,西边为苏丹,厄立特里亚,南边有吉布提,东部有沙特,东南部有也门。→ 「 Aqaba湾对约旦的重要性 」亚喀巴湾,也称埃拉特湾,是红海的一个海湾,位于西奈半岛以东、阿拉伯大陆以西,靠近的国家有埃及、以色列、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相比以色列面向地中海一线的广阔海岸,约旦更像是一个内陆国,唯一的出海口就是西南部的亚喀巴市,而这里的海岸线只有26公里长。约旦与中东地区那些炫富的石油大国不同的是,一直是个很低调的国家。而原因也很简单,虽然同为阿拉伯兄弟国家,但约旦不产石油。然而亚喀巴湾纵然比不上苏伊士运河,但既然存在就必然有用。与约旦一墙之隔的伊拉克是海湾地区出名的产油国,其国内输出的石油如果销往亚太地区,那么走波斯湾,经霍尔木兹海峡,进入印度洋是最便捷的通道。可如果销往欧洲的话,这条路线就显得未免过于冗长,先不说成本居高不下,单是绕过阿曼、也门,经亚丁湾进入红海的安全系数就不容乐观。这个时候约旦的亚喀巴湾就显示出其巨大的优势,从伊拉克的产油区直接修一条通往亚喀巴的石油管道,那么来自波斯湾的石油就能省去环绕整个阿拉伯半岛的路程而直接进入红海。之后穿过苏伊士运河,跨地中海抵达欧洲各地,这条路线的开通无论对于伊拉克还是约旦,显然都是双赢的局面。更多信息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约旦唯一出海口亚喀巴,夹缝中求生存》。附上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693101305728554&wfr=spider&for=pc 【Aqaba市区】离开瓦迪拉姆,驱车前往Aqaba,不需要两个小时就到了。车子一开进Aqaba,你眼前的整个景色就变了,从瓦迪拉姆的满眼红变成了满眼蓝,从干燥的荒芜的景色,变成了湿润的海边度假胜地,体感也一下子温暖了很多,整个人的神经开始放松下来。同行的小伙伴说,Aqaba市区很像约旦版的LA(然而我没去过LA),满城的涂鸦,棕榈树,海景,十分温润潮湿。从约旦寄往中国的邮票是95分(约1JD),在Aqaba市区的邮局可以买到的。游玩Tips:在市区建议留小半天即可,建议找一家餐厅吃海鲜,或是找一家可以看海景的咖啡店,总之,怎么放松怎么来。此外,街头也有一些小摊,卖当地的咖啡(非常之苦,深度烘培的那种感觉),但是,have a try,当地人会很热情地跟你说Welcome to Jordan,一遍一遍又一遍,热情力快要爆表了。市区里也有大小超市,还有家乐福,如果你需要采购些什么,这里也是很不错的地方。还有一点非常重要!Aqaba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地方,满街的Liquor Shop,酒买起来啊同志们!【美食推荐】→ 「 Ali Baba Restaurant 」到了Aqaba,一定要尝试一下这里的海鲜。搜了一圈TA,挑花了眼,最后选了一家评分、地理位置和价位都比较合理的店Ali Baba,非常推荐这家哦。这家最出名的就是Alibaba Pot,就是海鲜锅。量是真心不大,国内一人份砂锅的量,但是海鲜和酱汁都非常美味,推荐用馕蘸着酱汁吃,非常有幸福感。此外,我们也尝试了下这里的Kebab,海鲜拼盘等,无雷,都不错。(吃得太开心了忘记拍照了,大家可以自行搜TA。地址:Raghadan Street | Town Center, Aqaba (位置非常市中心,最热闹的区域)价格:人均12~15JD→ 「 Gelato Uno 」来到温暖的地方就想吃冰淇淋啊!这家Gelato Uno,冰淇淋的味道只能说一般啦,但是地理位置很好,可以坐在门口的位置上一边吃一边聊天,晒晒太阳,打发时间,是Aqaba正确的打开方式之一!地址:Corner of Al-Saada Street and An-Nahda Street, Aqaba价格:1.5JD/球→ 「 Joy House 」如果你在Aqaba的时间比较多,也建议你来这家咖啡店坐坐。咖啡店就在海边,离市中心最热闹的地方步行七八分钟,拥有无敌景观位!除了室外的位置,室内的环境也非常温馨洋气,咖啡和冰淇淋都还挺美味的,可以在这里打发一下午的时间。地址:Royal Yacht Club, Aqaba 77110价格:2~4JD/人→ 「 其他 」还有一些吃的玩的,做了功课的,但是没来得及去拔草,一并推荐给你们。餐厅推荐:Captains restaurant 吃海鲜Red Sea grill 海鲜Buffalo wings 美式餐厅(这家朋友去吃了,鸡翅给好评!)Formosa Chinese restaurant 中餐Papaya restaurant 阿拉伯风味游玩:Sharif Hussein bin Ali Mosque【住宿推荐】来红海边最要紧的事,当然就是找一家度假型酒店,认真躺着看海啦。在Aqaba我一共住过两家酒店,都是带海滩的五星级度假酒店,度假感都很强,自己住下来都没有雷,很喜欢。不过私心还是更喜欢洲际一点,大概是前台小哥哥给了我一个直接可以看到海景的房间,哈哈。两者最大的差别是:洲际离市区比较近,movenpick离市区比较远,但酒店更大,大家可以各取所需。→ 「 Intercontinental 」这家洲际离市中心很近,步行到最热闹的街区只需要十分钟,地理位置十分友好。典型的五星级度假酒店风格,无雷,我自己很喜欢。下面的几张夕阳照片都是直接在房间阳台拍的,现在回忆起坐在阳台上,放着音乐喝着酒看着红海和夕阳的美妙场景,内心依旧喜悦十足。地址:Beach Front, Hotels street, 77110价格:约1000RMB/晚→ 「 Mövenpick Tala Bay 」这家酒店的全程叫Mövenpick Resort Spa Tala Bay Aqaba,是一家非常大的海边度假型酒店,有海滩、泳池等等,以及约旦的Mövenpick系列mini bar都免费哦,蛮赞的。Aqaba市区也有一家Mövenpick,但是海景和设施都没有这家好,大家可以各取所需,不过两家Mövenpick中间有免费的shuttle bus接送,一天大约有六回,check-in的时候前台会告诉你接驳车的时刻表,要去市区的话也可以搭短驳车,很方便。地址:Tala Bay, South Beach Road, 77110 (开车离市中心大约半小时)价格:约1000RMB/晚▼ 佩特拉 ▼佩特拉古城,正式的名称应该叫 “ 佩特拉的纳巴泰城(The Nabataeans City of Petra)”。它曾是纳巴泰(Nabataeans或Nabateans)王国的首都。佩特拉是约旦的标志性景点, 约旦作为一个以旅游为支柱经济的国家, 被称为约旦的“国粹”。佩特拉古城位于约旦南部的山谷之中(wadi musa),建于2000多年以前, 让人惊叹的是其建筑完全是在岩石上开凿出来的。佩特拉古城在海拔1000多米的峡谷中,许多岩石呈现出玫瑰般的红色,所以又被称为“玫瑰古城”。简单介绍一下佩特拉的兴衰史:佩特拉古城建于公元前300多年。前2世纪末,随着托勒密王朝的衰落,纳巴特王国开始兴盛。公元106年,纳巴特被罗马帝国攻陷,佩特拉王国灭亡,沦为罗马帝国的行省阿拉伯佩特拉 (Arabia Petraea)。3世纪,由于萨珊帝国的崛起和红海海上贸易的兴盛,作为埃及 、 叙利亚 ,阿拉伯半岛的一个陆地贸易的枢纽而逐渐衰落,尤其是公元363年的地震使许多建筑倒塌,更重要的是使佩特拉的供水系统遭到损坏,6世纪的第二次地震后佩特拉被完全废弃,甚至被世人所遗忘。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取代罗马人占领了这一地区。纳巴泰人也分散到了附近的各个地区。在那以后的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一直不被外界所知道。直到1812年瑞士旅行家、地理学家伯克哈特(Johann Ludwig Burckhardt)发现后,将其介绍给西方才使佩特拉 重见天日。1985年佩特拉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与我国的长城一起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世界“新七大奇迹”分别是:中国万里长城、约旦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秘鲁马丘比丘遗址、墨西哥奇琴伊查库库尔坎金字塔、意大利罗马斗兽场、印度泰姬陵。)【夜游佩特拉】从Aqaba出发,前往佩特拉大约需要3个小时,从满眼的蓝和温润潮湿的海边度假胜地,又摇身来到了苍凉的玫瑰色古城。如果你来到佩特拉的那晚刚好有佩特拉之夜,建议当晚就选择前去参观。先夜游,再白天进行游览,是一个比较推荐的顺序。夜游本身是神秘而浪漫的,对于第一次来到佩特拉的游客,那是一种更神奇的,更惊心动魄的打开方式。景区约莫会在晚上8:15左右开始放人,如果你到的比较早,可以去参观一下游客中心门口的佩特拉博物馆。博物馆虽然很小,但是里面的内容很丰富,从佩特拉的起源、建筑风格,到宗教信仰等等,全英文,很值得花至少半小时去参观。博物馆门口也有一幅巨大的佩特拉景区地图,可以先做一个预习哦。→ 「 夜游Tips 」夜游开放时间:每周一、三、四,晚上8:30左右开始,8:15左右开始放人进入票价:17JD/人景区工作人员会在检票处回收你的门票,之后夜游之旅就正式开始了。(如果要拍一下门票留作纪念,早点拍啊,我就错过了)工作人员会提醒你,进去以后尽量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但事实上还是有很多游客会大声聊天(主要是老外,挺煞风景的),佛系点就好。从大门进去会走大约10分钟的土路,土路两边没有蜡烛,相对昏暗,但是是一个很好的预热。抬头是山谷里的星空,身边的人都走的急匆匆的,有种集体要去朝圣的感觉,很神奇。之后你会开始看到烛光,这意味着你要进入蛇道(Siq)了。蛇道全长1.2公里,步行需要20分钟,蛇岛蜿蜒曲折,脚边都是蜡烛,侧边是高耸的峡谷,抬头是星空,非常浪漫。蛇岛的尽头就是卡兹尼神殿,神殿前摆满了蜡烛,你只要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引找个位置坐下即可。随后表演开始,大约20分钟左右,然后散场,原路返回。再次回到游客中心的时间在晚上10点至10点半。所谓的表演,其实就是“单人笛子表演+诗朗诵+灯光秀”,很简陋。但佩特拉屎世界文化遗产,本身就不怎么被允许做声光表演,总之就是重在体验啦。Super Tips:如果你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早点去,争取第一批往里冲,不要犹豫。如果你对摄影没执念,建议你直接落在队伍最后,慢慢走,享受一个人的蛇道。此外,你到达得晚,烛光后面都坐满了,工作人员反而会让你坐到前面去,离卡兹尼神殿超级近!最后的风光秀有点鬼畜,但是可以满足很多人拍照的诉求,因为终于不是昏暗一片了!我当时落在了队伍最后,到达卡兹尼神殿的时候,表演刚开始,迎着贝都因人的笛声慢慢靠近神殿,大概是一生难忘的体验。我当时被引导坐到了最前面,正对神殿,视野也很开阔。【佩特拉古城游览】佩特拉所在的这个山谷叫Wadi Musa,翻译成英文就是Mose’s Valley,即“摩西山谷”。相传以色列的先知摩西来到此地,在岩石中开凿出了泉水,建立佩特拉古城的纳巴泰人修建水渠将水引到佩特拉古城,是佩特拉古城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古城引以为豪的古代工程。摩西山谷也被称为佩特拉的守护者(Guardian of Petra)。相传摩西弟弟亚伦的墓地就在附近。驱车来到佩特拉的路上,会经过一些大平台,可以拍到如下的全景照片,还是非常美非常大气的!从景区的停车场往游客中心走的时候,你会看到一条商业街,街口竖着这样一块牌子。说到local community,其实你进了景区就能感受到他们的“神奇”。这些人会说很多种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甚至中文或广东话。记得有一次,我在景区里吃中餐,一个把自己打扮成Jack Sparrow的当地人(是真的超级像Jack船长以至于我久久缓不过神的那种),为了要向我推销驴子,跟我狂飙广东话,流利到不行,真的惊人!据说当时佩特拉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政府要求当地人搬迁到隔壁的Village里去,大部分都搬过去了,但有些人不肯过去,现在这些人就一代代在景区里做生意。他们也不会要求小孩去读书,就交给他们做生意的技巧,以及学习说各种语言。所以,如今的佩特拉坑蒙拐骗也特别多。不过心态摆正,你也会觉得这些都蛮有趣的,也算是佩特拉文化中的一部分吧。这是景区地图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这次也参观的一条线路:从Siq一直到Monastery。【Bab al-Siq 西克峡】“Bab al-Siq”指的是佩特拉大门通往西克峡谷的道路,长约1公里。道旁有三块巨大的岩石(神灵石),雕刻成方形。之后会看到纳巴泰人在公元1世纪雕刻的方尖碑(Obelisk Tomb)。墓的上面有四座金字塔(nafesh)以及一座壁龛浮雕像,这些象征埋葬于此的五人。下面是一座宴会厅(Triclinium)。对面峭壁是以纳巴泰语和希腊语题写的墓葬纪念碑。从碑文推断,这座坟墓为自己和家人使用,大概属于Malichus二世时期(公元40-70年)。→ 「 古城的排水/供水系统 」佩特拉古城鼎盛时期最高容纳过30000居民。对一个城市来说,供水系统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不过,在讲供水系统之前,我们先来讲讲古城是如何排水的。大家还记不记得,18年底,佩特拉古城出了一则新闻,因暴雨所致,导致古城突发洪水,景区被迫关闭。其实这个困扰在2000年前,纳巴泰人就着手开始解决了。11~3月是约旦的雨季,地面无法吸收水,就会引发暴洪,泛滥成灾。卡兹尼神殿处在洪水必经之处;而Siq是城市的门户,大水全部冲进蛇道。为了避免雨季的洪水淹没Siq和Petra城,他们在西克峡谷口修建水坝,并在旁边劈开了岩石修了隧道,把洪水转移到附近的峡谷。如下图👇此外,你走进Siq峡谷,你会时不时看到下图这样的堤坝,这也是为了防止山上的洪水冲进古城。此外,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堤坝的底端开了一个小口,有一个类似水龙头的装置,当你需要水的时候,可以打开它,水就进来了。👇那么,古城又是如何蓄水和供水的呢?(旱季)地下储水:市内有两百个储水槽,足以供大批人口使用好几个月。(雨季)除了收集雨水,工程师也从远处的泉水(佩特拉方圆15英里)取得供水。此外,他们在古城内开凿了许多的水管,把水引向古城的角角落落。不得不说,纳巴泰人也精通管线系统的水力学流量原理:纳巴特人只能使用陶管,但是经不住巨大的水压(现代供水系统使用钢管),他们采用“固定的斜度”,借以控制水流,支配管子内部的力道。【The Siq 西克峡谷】Siq是因地层断裂形成一条十分狭窄的峡谷,是通往佩特拉古城的主要通道 ,起点为大坝,止于卡兹尼神殿。西克峡谷因底层的断裂形成峡谷,再经流水的长期冲刷形成。从峡谷中圆滑的岩石形状可以直观的体会到流水冲刷的结果。西克峡谷,长约1.2km,宽度仅容一辆马车通行,两侧的山壁高达80多米。近年来为了方便游客通行,峡谷的地面铺上了水泥,只有最后的一小段还保留着原始的碎石路面。→ 「 卡兹尼神殿是谁建的?怎么建的? 」卡兹尼神殿 (Al Khazna / Treasury ),它在阿拉伯语中叫做法老的宝藏库:Pharaoh’s treasury。贝都因人认为它是古埃及的一座宝藏库,但现代专家已经证明,它并非埃及人所建。它有许多古希腊的建筑特色:顶上是中断的山形墙;中间是鼓状结构的圆形房屋;大门顶上是山形墙;正前方是原柱。根据这些,专家推算出卡兹尼神殿可能在公元前80年左右兴建,所以并不是古埃及人所建的。据考证,卡兹尼神殿是纳巴泰人所盖的。有人说纳巴泰人是游牧民族,属阿拉伯民族,但实际上,他们的来源仍有争议,从人种上看,他们可能属于阿拉伯民族,但纳巴泰文化的阿拉伯特征很不明显。纳巴泰王国因贸易发达,纳巴泰人控制了熏香和香料的贸易,派遣骆驼商队往来阿拉伯沙漠。佩特拉就是这些贸易的中枢,古代好几条贸易线路在此交会。往西可以跟罗马人希腊人做生意,往东可以和波斯人交易。贸易使他们财雄势大。卡兹尼神殿的高度约为39米,那么,当时的纳巴泰人是如何攀登近乎垂直的悬崖来到Khazneh的最高点的呢?秘诀就是:纳巴泰人用的不是鹰架,而是利用天然的平台,站在平台上施工。所以,神殿的建造方式是从上往下凿。我们知道,独立式建筑一般先打地基,但石窟建筑却是由上而下。但是施工时,不允许有任何差错,一旦倒塌会压到工人。可见当时的建造难度之大。→ 「 卡兹尼神殿为何而建? 」Khazneh是一件精密的工程学建筑,为什么而建?壮观的立面装饰着宛如神祇的人物、动物、树叶和花卉。公元前3、4世纪,纳巴特人的神祇都是石块,和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但纳巴泰人非常聪明,他们在卡兹尼神殿的建造中加入了其他国家的意向,他们行经地中海东岸时,也搜集了理念、艺术风格和信仰,最后纳巴特人的神祇发生了转变,不再是石块,而是看起来像宙斯、伊西丝、阿弗洛狄忒,全是来自周遭各国的神祇。不仅受到了埃及的影响,以及希腊罗马世界的影响力:当时希腊罗马文化位居主流,他们便采用当时流行的事物。那么,神殿有什么功能呢?是temple吗?但缺少神庙正确的空间划分。是tomb?但没有墓葬的迹象,没有石棺,没有底座。那难道只是纪念国王的一座纪念性建筑吗?直到1996年,专家发现了证据,显示Khaaneh前方的地平面,在纳巴特时代要低矮地多。2003年,深入地底探索后,发现了4座墓室,里面埋藏了11个人的骸骨。神殿不只是纪念性建筑,更是一座附带地底墓穴的陵墓。分析陪葬品,经鉴定,出自公元一世纪初,差不多是在亚里达四世(Aretas IV)统治期间,凿刻出了Khazneh。亚里达四世算是佩特拉最伟大、最成功的统治者。在他统治期间,纳巴特人的势力和财富双双达到巅峰。仔细观察卡兹尼神殿,你会看到立面的石龛上的雕像已经模糊,顶层是四尊鹰神,第二层正中是埃及女神伊西丝,其余是手持双口斧的希腊女战士,底层神殿入口处则是分别住在奥林匹斯和冥界的喀斯托尔和波鲁克斯兄弟,这些不同的神话人物被纳巴泰人融合在了一起。从这里,你也可以看着,佩特拉兴盛的原因是与周围的几大文明都有交融:Facade顶部的阶梯看到巴比伦人的影响(通往阴间或天堂之路);从卡兹尼的科林斯柱式看到泛希腊化Hellenist的影响;从一些陵墓入口的金字塔尖顶,看到埃及的影响。推荐片子:「佩特拉古城-国家地理:古代伟大工程巡礼」https://www.iqiyi.com/w_19rrq35o7h.html「圣地佩特拉」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876393/ 【Street of Facades 门面大街】卡兹尼神殿旁边的道路被叫做门面大街,这里通往更宽阔的外西克峡谷。岩壁上有超过40座纳巴泰人的房屋和陵墓,一层一层地向上盘旋,其中有四座皇家陵墓(Royal Tombs)。正面大街有厕所、餐馆和一些卖水的纪念品商店。这里的游客和小贩都非常多,有很多骑骆驼照片的项目,也有乞讨的小孩,如果不想被纠缠,可以尽快往前走。【Theatre 剧场】剧场整个凿山而建,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从岩石中开凿出来的剧场。剧场最初是由纳巴泰人建造的,后来罗马人占领了佩特拉,就在原来的剧场基础上改建了一座罗马风格、可容纳约4000人的剧场,但因公元363年的那场大地震而损毁。下面两张图是剧场的正对面,据说原来是一些商店?总之无从考证。但我想说,来到这样的古遗迹,大开脑洞,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儿。【The Royal Tombs 皇家陵墓】岩石上的陵墓是佩特拉古城留下的最主要的遗迹。古城中共有七百多个墓冢。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厄恩墓室(Urn Tomb),从厄恩墓室向北,依次是丝绸墓室(Silk Tomb)、科林斯柱之墓(Corinthian Tomb)、宫殿墓室(The Palace Tomb)和Sextus Florentinus墓室。这些是纳巴泰王国几代国王和皇族的墓室。下面这张图网上找的,帮助大家认清这些陵墓。还有英文的简介也是在官方旅游网站上截屏的。【骨灰坛之墓】Urn Tomb四座皇室墓穴中最大的,这个墓室的顶端有一个类似于骨灰坛的巨大装饰物,旁边还配有一些小墓室。墓穴的内部据猜测是国王Malichus II或他的前任Aretas IV的墓室,左侧和右侧可能是国王两位妻子的墓室。【丝绸之墓】Silk Tomb它是四个皇家墓室中规模最小的,之所以叫丝绸之墓,是因为它墙壁上的石头纹理如行云流水般,像丝绸飘起来的样子。【科林斯柱之墓】Corinthian Tomb这个墓地的顶端有形似科林斯柱一样的装饰物,所以被叫作柯林斯之墓,它的建造时间大致是公元1世纪。【宫殿之墓】Palace Tomb这个墓室是四个墓室中规模比较大的,整体造型像一座宫殿,据推测它应该建于纳巴泰王国末期,也许每个王朝都一样:无论中外,开国君主兢兢业业,越后代的君主越注重享乐和气派,很多王朝中后期的君主墓地都是越修越奢侈,除非落寞到没钱。从皇家陵墓这里左拐,正对着的就是柱廊大街了。会建议大家先爬上两边的山坡,换个视角,再去看一看两座重要的神殿。【Great Temple 大殿 】大殿据推测建于公元前1世纪,是佩特拉城中心的建筑遗址。据估计,覆盖面积达7000万平方米,包括纪念碑入口通道的南北两侧——下层贵族领地(圣地)以及上层贵族领地——神殿圣地。神殿圣地高度大约15米,圆柱加上柱顶楣构将使建筑高度达到了18米。原先有60根石柱围成长40米、宽28米的巨大圣殿,大多数已在地震中损毁。留存的部分可以看到雕刻着精美花饰的石灰岩柱头,这是纳巴泰人传统风格与古典精神结合的产物。【Qasr al-Bint 杜沙纳神殿 】(照片忘拍了,网上盗图)大殿再往前走一点就能看到杜沙纳神殿,这座正方形神殿高23米,是佩特拉最重要的神庙之一,供奉的是山脉之神杜沙纳(Dushara)与女神阿乌莎(Al-Uzza)。神殿有三个部分,中间部分是供奉主神与女神的圣坛,另外两部分为露台。神殿的建造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当时只有大祭司们才能进入神庙中心,现在由于整体被保护起来了,旅行者只能在外面观看,所以一般人很可能错过它。杜沙纳神殿边上就有一家当地人的自助餐厅,10JD/人。我吃过,还挺好吃的,在景区里也算是一个非常合理的价格啦。此外,还有一家Crown Plaza的自助餐厅可供选择,价格可能需要翻倍。如果你接下来想徒步“修道院线”,建议就在解决中餐。→ 「 Ad-Deir Trail 修道院线 」古城内有不少徒步线路,修道院线是继主线之后第二热门的线路,终点是壮丽的修道院,游人也非常多。从自助餐厅算起,这段路由无数的台阶组成,一路向上爬升。台阶修得还不错,走起来不难,但体能可能会是一个挑战。如果不愿走路,可以选择骑驴。这条路线等于是主线的延伸段,如果只有一天时间在佩特拉,可以直接从主线一直走到修道院。来回需要2~3小时。【Ad Deir Abbey 代尔修道院】一路可以从高处看到峡谷的风貌,还有很多猫咪和驴子相伴,倒也热闹。走到终点就会看到修道院了。修道院坐东朝西,建于公元前85年,正面宽50米,高45米,前面有8根巨大石柱 ,是佩特拉最大的石凿建筑。它为什么叫修道院呢?是因为这个建筑最初是纳巴泰人与神灵交流的宗教场所,后来罗马人打败了纳巴泰人,也把这个修道院改造成了现在的样子。这个修道院和卡兹尼神殿最大的区别不仅仅在于规模,而是建筑与山的关系:整个修道院是凹进山里的,而卡兹尼神殿是凸出来的。所以代尔修道院代表的是阴性与死亡,而卡兹尼神殿则代表的是阳性与降生。如果体能有限,爬到修道院即可。从修道院这里还可以往上爬一段,风景很大气,也很苍凉。如下图。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我也很建议你在附近找个位置坐下来,再买杯咖啡或者热茶,静坐一会儿。相信我,会是很棒的体验。PS:第二次去的时候遇到了风雨天,冷到不行,就在山顶买了杯热咖啡续命。这里的热饮大约是2JD一杯,味道虽然很一般,但价格非常之良心了。休息够了,原路返回再走回【Colonnaded Street 柱廊大街】即可。柱廊是纳巴泰古城的代表作,在古罗马时期被翻修过,这是佩特拉的购物街。这里也是许多旅行者会驻足的地方,可以近距离观察雄伟的罗马柱。回来的时候刚好赶上了夕阳,特别美。出来的时候,见到了一些正在玩耍的小朋友,特别可爱。讲真啊,这里的小朋友都是睫毛精吧!→ 「 纳巴泰人的宗教信仰 」最后,我想以纳巴泰人的宗教信仰来结束古城的部分。根据古代希腊罗马文献记载,纳巴泰人在古代一度崇拜杜沙纳男神(Dushara)与女神阿乌莎 (Al-Uzza)。杜沙纳是山脉之神,希腊人把他等同与宙斯,因为两者都是神系中的神王,有时也把他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等同,可能是因为两者都负责季节更迭与植物丰产。在意大利的波佐利港人们发现了一座杜沙纳神庙的遗迹,在古代地中海与近东贸易中波佐利港(古代称为部利港)扮演重要角色,可能是当时的纳巴泰商人们出资建造的。纳巴特人除了崇拜阿乌莎,还崇拜其他两位女性(从左到右)神祇,她们也被认为是安拉的三个女儿。命运女神马纳特 Manat:玛娜特是掌管命运和死亡的女神,常以老年妇女的形象出现,手里拿着盛着死亡的杯子。人们向玛娜特祈祷除了祈求降雨,获得保护外,也希望她能对付自己的敌人。全能女神乌札 AI-Uzza:在佩特拉,人们不仅为阿乌莎修筑神庙,也在属于她的圣地——屋顶和刺槐树附近供奉她。她的圣物是猫(狮子),在各种故事中她经常和大猫一起出现。她名字的意思是强壮者,她代表爱,也象征战争,因此与苏美尔人的伊南娜有些相似。纳巴泰人也把她视作希腊人的代表精神爱恋或者天堂之爱的阿芙洛狄忒·乌拉尼亚(Aphrodite Urania),罗马人的维纳斯·塞勒狄斯(Venus Caelestis),或是古埃及人的伊西丝(Isis)。阿里拉特 Allat:阿蕾特女神是伊斯兰教诞生之前阿拉伯地区最受崇拜的女神之一,她的主要神职是月亮女神,但她带来丰收,因而也是大地女神;她也是爱神,甚至与太阳也有关,因为虽然她的主要象征是一枚新月,但有时上面也会出现圆形的太阳,她的其他象征还包括一捆小麦和一炉香。男神和女神的形象在古城中随处可见。如何转变成基督教的?历史:公元106年,罗马(图拉真大帝)吞并纳巴特。作为罗马帝国与阿拉伯沙漠最外围的屏障,以及在国际商贸上的重要作用,它深受罗马皇帝重视,经济上重新兴盛。325年,君士坦丁大帝为基督教正名,随后纳巴特人更换信仰,把之前的神庙改为基督教礼拜堂。宗教:在《旧约》中,纳巴特被称为埃东(the land of Edom)。《耶利米书》Jeremiah和《以西结书》Ezekiel都记载着上帝诅咒埃东,该国将成为废墟,城堡宫殿都将荒芜遗弃。「圣经故事 Plus」:以东国(Edom)是以扫(Esau)的后裔,当年摩西(Moses)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前往神的应许之地迦南,想借道以东国抄个近道,按说以东人的祖先以扫和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Jacob)是亲兄弟,念在这情分上理应会答应,但摩西的这一请求非常不幸的被以东人无情地拒绝了,他只得率众人绕道而行;这可能是以东人对当年雅各用计谋抢走以扫的长子名分无法释怀的原因吧。以色列建国后,国王扫罗和大卫都征服了以东国,大卫还下令处决了以东国的所有士兵,两国变得水火不相容。当耶路撒冷被巴比伦攻陷时,以东人趁机霸占了巴勒斯坦的部分土地,以东人的贪婪加上后来的一系列绝情的行为“激怒”了上帝,于是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伸手攻击以东,剪除人与牲畜,使以东人必倒在刀下,地要变为荒凉。”“西珥山哪,我与你为敌,必向你伸手攻击你,使你荒凉,令人惊骇。我必使你的城邑变为荒场,成为凄凉。”当时的以东国位于死海到红海之间的约旦峡谷;西珥山(Mount Seir)被认为就是佩特拉一带。这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人只能听之任之,无能为力。4AD时期,预言成真,363年的一场地震摧毁了佩特拉,许多建筑原地坍塌,整体上改变了佩特拉的生活。几个世纪之后,这里出现了活跃的基督教社群。纳巴特人相信圣经的预言实现了,也为了防止更多灾难的发生,他们改变了自己的信仰,开始信奉基督教。447AD,Urn tomb被改为基督教堂(基督教当时是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但有些还坚持古老的信仰,他们依旧信奉三大女神。200年后,伊斯兰教横扫中东。穆罕穆德推崇父权社会,这些女神们也慢慢淡出。【住宿推荐】依旧会推荐大家两家我住过的五星级酒店,但这两家酒店风格迥异。Movenpick就在佩特拉景区门口,地理位置简直无敌了,去景区非常方便,步行2分钟,缺点是人真的很多,相对其他的五星级酒店,有点太过于门庭若市了。Hayat zaman离佩特拉景区半小时的车程,交通吃饭都不是很方便,但是酒店本身很棒,有种住进霍比特人洞穴的感觉,是很特别的体验。大家各取所需啦。→ 「 Mövenpick Petra 」依旧是Movenpick系列。这家酒店的风格跟海边的两家很不一样,比较华丽的中东风,一进大厅就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异域风情。有点:地理位置我要给100分,就在佩特拉游客中心对面,步行到景区2分钟,真的非常方便。附近吃饭的地方也很多,TA很多推荐的当地餐厅基本都是步行可达,很友好。房间无功无过,mini bar依旧免费。缺点:人真的很多,相对其他的五星级酒店,有点太过于门庭若市了。相对的服务的速度和热情度也会有所降低。(PS:图片来源于官网)地址:50 Meters away from the Visitor Centre, Petra Gate价格:约1000RMB/晚→ 「 Hayat zaman Petra 」这家酒店的全名叫Hayat zaman Hotel And Resort Petra(佩特拉哈亚特扎曼酒店和度假村),这家五星级酒店的前身为一个称为Taybeh的古老村落,可以看到Sharah Mountain Range山脉的壮丽景色。整个酒店非常容易迷路,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古老的村庄,上上下下七拐八弯的,虽然在这里连住了两天,依旧会迷路。但迷路的感觉还不赖,我每次都是微笑着找回房间的路的,也是很神奇。酒店建在半山腰,有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感,房间布置成了洞穴酒店的样子,据说是在原来村落的基础上改建的,保留了很多原来的样子,但是硬件设施都是五星级酒店的标准。酒店的服务也很好,吃早餐的地方也很像一个洞穴,体验很棒。缺点也有,一个是交通不便,一个是周边吃吃逛逛的地方几乎没有。比较适合自驾一族或是追求体验的旅行者。地址:Wadi Mousa Street, Taybeh Village, 71882价格:约900RMB/晚▼ 死海 ▼死海,意为“盐海”(Sea of Salt);位于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交界,水源为约旦河。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负424米,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陆地的最低点,湖长67公里,宽18公里,面积810平方公里。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和最咸的咸水湖,为一般海水的8.6倍,也是地球上盐分居第三位的水体,最深处380米,最深处湖床海拔−800米,湖水盐度极高,且越到湖底越高。最深处有湖水已经化石化(一般海水含盐量为3.5%,而死海的含盐量在23%至30%左右。→ 「 Mövenpick Dead Sea 」我在死海入住的酒店全名叫Mövenpick Resort Spa Dead Sea(死海瑞享Spa度假酒店)。其实在死海的游玩方式很简单,找一家海边的酒店,留足时间即可。死海那边全是五星度假酒店,希尔顿啦,皇冠啦,都靠的很近,选自己喜欢的酒店品牌就好啦!死海怎么泡呢?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这样的:涂一层死海泥,下去泡10分钟,上来再涂一层,再去泡10分钟,直到玩腻了为止。Tips:因为死海的海拔是负值,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很小,所以大家可以不用涂防晒霜,直接涂你泡就好了。死海泥的话酒店的工作人员每天会挖一桶放在海边让你涂的,尽情enjoy就好。比较难忘的是死海的日落。目前,死海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米,原因是注入死海的约旦河水由于农业灌溉从过去每年13亿立方米减少到目前3000万立方米;死海沿岸的盐化工业抽提用水。死海是内流湖,水的唯一外流途径就是蒸发作用,而约旦河是唯一注入死海的河流,因此约旦河河水流入水量与蒸发水量决定了死海的水位。近年来因约旦和以色列向约旦河取水供应灌溉及生活用途,死海水位受到严重的威胁,水面已经每年减少1米,面积几乎比50年前少了二分之一。拯救死海水位的计划众多,其中包括建造运河将死海与地中海或与红海沟通,以便稳定死海水位等等。死海正在死去,也希望它可以起死回生。▼ 尼泊山&马代巴 ▼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者和先知,尼泊山(Mt Nebo)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是迦南地3000年纷争的开端地。→ 「 犹、基、伊三教本一说 」按照《圣经》记载,犹太教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最早的先知可以追溯到《圣经》中所讲述的人类祖先亚当。犹太民族历史上最著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先知是摩西,因此犹太教亦被称为摩西教,摩西生活的时代大约是公元前13世纪。当耶稣基督出来传道的时候,摩西已经离开世界1200多年了。犹太教与基督教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他们崇拜共同的上帝。犹太教圣经被基督教称为《圣经·旧约》,为他们双方共同遵奉的圣典;犹太教徒恪守的摩西十诫也为基督徒所遵守。犹太教与基督教崇拜共同的上帝,所不同的是犹太教崇拜过去的先知,读诵过去的先知留下的经典。但是当耶稣基督出世传福音的时候,他们拒绝承认耶稣就是犹太教先知们所预言的救世主。而基督徒则认为耶稣就是众多犹太教先知们所预言的救世主。基督徒通过耶稣这位在世的先知认识上帝,这是犹太教与基督教的根本区别。对于生活在耶稣那个时代的的基督徒来说,《圣经》中的众先知是过去的先知,是已经故去的先知,而耶稣却是活生生的先知,这就是基督徒跟随耶稣、崇拜耶稣的根本原因。耶稣基督离开世界600多年后的穆斯林也面临着公元初年基督教兴起时同样的问题。当时的犹太教徒依照传统读诵《圣经》、崇拜过去数千、数百年前的先知,诺亚、亚伯拉罕、摩西等;公元七世纪初期,先知穆罕默德出世传道时的基督教徒也同样读诵《圣经》,崇拜600年前耶稣基督。那时的穆斯林读诵《古兰经》,跟随在世的先知默罕默德修道。当时的穆斯林认为穆罕默德是上帝的使者,是众先知中最伟大的,所以他们崇拜默罕默德!与当初跟随耶稣、崇拜耶稣的基督徒一样,穆斯林跟随穆罕默德、崇拜穆罕默德也是因为穆圣是活生生的与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先知。可以朝夕相处、耳提面命,亲自教诲他们。穆斯林把犹太教徒、基督徒称为有经人,也认为犹太教的摩西、基督教的耶稣是过去伟大的先知。《古兰经》尊重过去的先知和他们留下来的经典。《古兰经》认为自古及今只有一个宗教,所有的使者都在号召人们走向同一信仰——认识那唯一的真主(或称为上帝)。伊斯兰教认为犹太教的诸先知诺亚、亚伯拉罕、摩西以及基督教的耶稣传播的、宣扬的都是正教,与穆罕默德及其追随者走的是相同的道路,追随的是同一位上帝。可见,在一神教的世界里,摩西地位崇高,受到了普遍的敬仰。【约旦之书】一进门,你就能看到一块巨大的石碑” 约旦之书“。这是为了记念2000年3月19日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罗二世到此访问而建造的。从侧面看,这块石碑好像是一本残旧的古书,一页页的纸,许多地方都破碎了,从残旧的书页中露出四个先知的头像,他们是《圣经·旧约》中的摩西、约书亚、以利沙和大卫。矗立的石碑上,还镌刻着罗马教皇保罗二世莅临尼泊山的纪文。也正是罗马教皇的来访,才正式确认了这里就是摩西升天的地方。在山顶上,向西远望,隐约可见死海和约旦河西岸,据说当年摩西率领以色列人从埃及来到尼泊山,以杖击石得到泉水,分给十二个犹太部族,使得犹太人在这沙漠之中得到泉水而挽救了生命。由于耶和华指示摩西只要喊几声就可出水,而摩西却以杖击石而出水,从而违背了神的旨意,尽管摩西哀求耶和华说:“求你容我过去,看约旦河那边的美地,就是那佳美的山地和黎巴嫩。”而耶和华却说,你必不能过这约旦河。所以摩西只能在这里遥望迦南,而终生未到圣城耶路撒冷。在这里有一块指示牌,上面标记着耶路撒冷(Jerusalem)、伯利恒(Bethelem)、耶利哥(Jericho)等圣地的方向,据说如果天气够好,这些地方可以一览无遗。【摩西手杖】尼泊山上耸立着一架巨大的象征摩西神杖的钢制盘蛇十字架,是1984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吉安尼·凡陶尼竖立的。这只盘着蛇的手杖,象征着摩西的主在摩西面前显示的神迹,摩西用这只手杖带领着 以色列的人民逃出埃及 ,用这只手杖劈开红海 ,用这只手杖解救了在荒野中徘徊并且饥渴的以色列 。这段故事出自《民数记》第21章:“他们从何珥山起行,往红海那条路走,要绕过以东地。百姓因这路难行,心中甚是烦躁,就怨毒神和摩西,说:“你们为什么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使我们死在旷野呢?这里没有粮,没有水,我们的心厌恶这淡薄的食物。”于是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蛇就咬他们,以色列人中死了很多。百姓到摩西那里说:“我们怨毒耶和华和你,有罪了,求你祷告耶和华叫这些蛇离开我们。”于是,摩西为百姓祷告。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摩西便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这铜蛇,就活了。”【山顶教堂】神杖旁边是摩西升天教堂,这是一座现代的建筑,曾经是三座小教堂合为一体,最左边的教堂在重建时发现了至今为止最完整最漂亮的马赛克地板图案。根据推断,这块地板画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山上的教堂现在主要是天主教在使用,主教堂旁有几个建于公元531年并绘有马赛克镶嵌画的墓穴。教堂的地板镶嵌有狩猎、畜牧耕种和各种鸟兽的图案,是典型的拜占庭马赛克画,这里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重要遗迹。→ 「 摩西与《出埃及记》 」根据传说摩西的祖宗雅各,因为饥荒带着族人迁到埃及,然而摩西的出生伴随着死亡。“那时有一个……新王兴起,治理埃及。他对自己的人民说:‘你们看,以色列人又多又强,胜过我们了。来,我们要用巧计对付他们,免得他们多起来。’”埃及人想出“用苛暴的手段奴役以色列人”,又命希伯来的接生妇杀掉所有男婴,控制他们的人口。但接生妇勇抗王命,以色列人继续增多。法老于是敕令:“凡初生的男孩,你们都要扔进尼罗河里。”(出埃及记1:22)摩西的父母最初将摩西藏起来,但是三个月后孩子再也藏不住了,于是他们就孩子放进一个纸沙草做的箱子,让箱子漂浮在尼罗河上。摩西随后被法老女儿的捡到,埃及公主决定收养这个弃婴,她说:‘这是个希伯来人的孩子。’虽然这样,她还是怜悯孩子。”埃及公主决定收养这个婴儿。他亲生父母原本给他起的名字,已不为人知了。今天,普天下人只知道他养母给他取名为摩西。(出埃及记2:5-10)年轻的摩西在埃及王宫里受到了最好的教育,但是命运随后发生了一次转折。一天,摩西“看见一个埃及人打他的希伯来弟兄”。多年来,不论在希伯来人社会,还是在埃及人社会,摩西都享尽各种利益。但现在看见一个以色列同胞受人殴打,命悬一线,他不得不作出抉择,而他的抉择叫人大感意外。(希伯来书11:24,25)摩西把那个埃及人杀了,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有人分析摩西企图通过这个事件带领犹太子民一起反抗埃及统治,但是他的同胞并未听信与他,也拒绝摩西做他们的领袖,于是摩西开始了逃亡,他来到了原野过起了放牧的生活,性格也越发的谦逊。一日领羊群往野外去,到了神的山,也就是何烈山。耶和华的使者从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摩西观看,不了,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随后神出现告诉摩西要将族人从埃及的困苦中领出来,往迦南人的地去,也就是流奶与蜜之地。(出埃及记3:1-3:2-22)摩西于是回到埃及宫里,企图说服法老放希伯来人离开,但法老不同意,于是神降下10场灾难,在最后一次灾难中瘟疫降临到埃及人的头上、他们的牛、羊也都死亡,而以色列人毫发无伤,最后法老只好同意摩西和以色列人离开。摩西就带着族人前往迦南,在抵达红海边的时候法老又反悔了,派来了军队企图把以色列人抓回去,于是摩西向海伸杖,耶和华降下大东风使得红海一夜退去,水边分开,成了陆地,犹太人便从海里走了过去,当埃及人企图追赶的时候,红海又淹没了下来把兵士们都淹死了。摩西带着族人在西奈半岛生活并逐渐往迦南地区迁移,最后抵达了死海边上的尼泊山(Mt Nebo),在这里一百二十岁高龄的圣者摩西告别他的族人,完成他最终的使命,在山上的房子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 St. George & St. John 」马代巴(madaba),也被称作“马赛克之城”,它及其周边地区在《旧约》中不断被提及,在公元4到7世纪之间,这里曾是繁荣兴盛的教会中心,至今仍有三分之一的居民信仰基督教。【圣乔治教堂 St George】圣乔治教堂是建于1896年的东正教教堂,位于马代巴市中心,它以拥有一副华丽而生动的十六世纪拜占庭式的马赛克地图而闻名:一幅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古巴勒斯坦地图而闻名于世。1897年,人们在建教堂时意外发现了这幅制作于公元560年的地图,地图原本长15.7米,宽5.6米,如今保留下来的部分约15米长、3米宽。这幅马赛克地图由超过二百万块的各种色彩矿石镶嵌而成,图中以圣地耶路撒冷为中心。这幅地图的部分图案已然残破,但仍能清晰地显示出拜占庭时期(公元6世纪)的巴勒斯坦,埃及,尼罗河,死海,佩特拉,耶利哥和耶路撒冷的位置。涵盖的范围西至地中海,南至孟菲斯,北至西顿,东到安曼。这幅古地图与现在的地图相比较,精确度所差无几。教堂内还有多幅马赛克壁画,在入口处的小房间里展示了古今地图地名的对照,还可以了解马赛克地图和教堂的历史。【圣约翰教堂 St. John the Baptist Roman Catholic Church】圣约翰教堂建在过去的卫城遗址上,可以登上钟楼俯瞰整个马代巴,这里也是拍摄全景的最佳地点。钟楼的楼梯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钟楼下面还有古地道和地下室,地道通往教堂的侧室,这是过去的庇护所,以帮助附近居民防御外敌。地下室还有一些拜占庭时期的精美马赛克和一口古井,另外还有些五颜六色的马赛克复制品。马代巴除了两座教堂之外,本身也很值得花上小半天的时间逛一逛。特别是天气好的时候,马代巴给人的感觉非常文艺小清新,蓝白色的调调,满街的小店,还有书店、咖啡馆等等。你可以在这里闲逛,也可以淘点手伴,或是买点死海泥。此外,马代巴离机场非常近,如果你的时间有限,把这里作为行程的最后一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哟。后记:约旦是什么样子,只有你自己说了算写游记是一个解构又重塑的过程,经过我记忆和文字的加工,我不知道我用图文所呈现出来的约旦是否接近它原来所拥有的样子,是否“是其所是”。记得第二次去佩特拉的时候,碰上了风雨,中间一度达到了暴雨的程度。我们在餐厅无望地躲着雨,Siq蛇道的水已经漫过了脚踝,游客们匆匆忙忙地坐着高额小费的马车匆忙逃离。想去爬修道院,又很怕持续下雨导致洪水从山上泻下。到了现在这个年代,你很难想象一个景区,一个门票收到500人民币的景区,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更别说景区里随处可见的动物粪便,还有各种不正规经营所导致的坑蒙拐骗了。还有,记得第一次去夜游佩特拉的时候,心情真的非常复杂。一方面我内心非常激动,可以亲身经历一场在脑子里预演过很多遍的浪漫体验,但事实是,蛇道内由于烛光昏暗,很多游客打着手电,或是大声交谈着,完全没有想过要去维护这浪漫的氛围;或是坐在神殿前看表演时,完全没有沉下心来去享受悠扬的笛声,或是感受星空下的神殿,他们只是一个劲地打开相机的闪光灯,肆无忌惮地拍照。很多事情我们不能理解,可是,也许我们也不需要理解。很多美好的事物其实需要自己的想象和加工,这是艺术的力量。所谓真实的旅行目的地,其实并不真正存在。约旦是什么样子,只有你自己说了算。(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