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24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1090 京ICP证140673号 营业执照 经营许可证
在北欧的波罗的海周边,静静的排列着三个国家。除了芬兰和瑞典,还有一个国家,就是爱沙尼亚。爱沙尼亚的西面是波罗的海,北面是芬兰湾,东面和西面分别和俄罗斯、拉脱维亚接壤。爱沙尼亚在1918年第一次独立之前,一直被欧洲各国兼并和统治,其中包括俄罗斯、丹麦、瑞典、波兰。
1991年,爱沙尼亚从苏联独立后,成为了一个真正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相比芬兰瑞典比较“穷”,高速增长的经济让其获得了“波罗的海之虎”的称号。爱沙尼亚境内自然环境优美,首都塔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塔林”二字在爱沙尼亚语言中的意思是“丹麦人之城”,有很强的丹麦式印记。老城区有大量古老建筑,非常值得一看。爱沙尼亚属于申根区,不需要单独签证。在赫尔辛基中央车站的旅行社中有大量的塔林一日、两日游路线,价格在80欧到150欧不等。
当地语言: 爱沙尼亚语
电源插座: F 电压: 230V 频率: 50Hz
爱沙尼亚人爱唱歌,特别是一群人一起唱是他们生活中最幸福的事。生活中酸,甜,苦都能轻易的通过歌唱来表达。他们单独K歌的能力也许不及国人,但群体K歌时的水平定会令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科技”是爱沙尼亚的代言人,他们利用自己发达的信息技术就可以轻意的足不出户的“宅”在家里,不过爱沙尼亚人并不“宅”,他们无比享受群体生活,所以无论和爱沙尼亚人一起工作或生活,相信都会感到惬意。 爱沙尼亚人的生活水平高于其它两个波罗地海国家,所以有时漫步于爱沙尼亚看到人们不紧不慢的样子,还以为自己身处芬兰呢。
爱沙尼亚族从远古时代就居住在现今的爱沙尼亚境内。公元10—12世纪,爱沙尼亚东南部并入基辅罗斯,1030年智者雅罗斯拉夫在爱沙尼亚建立了尤里耶夫城(今塔尔图)。12—13世纪形成爱沙尼亚民族。爱民族形成于12~13世纪。曾先后被普鲁士、丹麦、瑞典、波兰、德国等占领和统治。
13世纪初期爱沙尼亚先后遭日耳曼骑士团和丹麦人侵占。 13世纪中叶到16世纪中叶,爱沙尼亚被德意志十字军征服,成为立窝尼亚的一部分。16世纪末,爱沙尼亚的领土被瑞典、丹麦和波兰瓜分。17世纪中叶,瑞典占领了整个爱沙尼亚。1700—1721年间,彼得大帝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与瑞典进行了长期的“北方战争”,最后打败瑞典,迫使瑞典签订《尼什塔特和约》,割占爱沙尼亚,爱沙尼亚遂并入俄国。 1917年1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
1990年3月30日,恢复爱沙尼亚共和国。1991年8月20日,爱正式宣布独立。同年9月10日,爱加入欧安会,9月17日加入联合国。 2004年3月29日,爱加入北约,5月1日加入欧盟。
歌咏是爱沙尼亚文化中的标志性传统。每隔5年的7月在塔林歌咏场举办的歌咏节有超过2万6千人参与演唱。这个始于1869年并延续至今的传统节日是世界上最大的业余合唱活动之一,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作为塔林在2011年欧洲文化之都年的组成部分,青年歌咏节是展示爱沙尼亚独特的歌咏文化的重大活动之一。 童话故事是爱沙尼亚的另一珍贵文化宝藏。爱沙尼亚文化部部长Laine Jänes在上海世博会爱沙尼亚馆日上表示:“第一本爱沙尼亚书籍的中译本发行,是中爱两国文化交流的又一标志性事件。我们希望通过将历史悠久的爱沙尼亚童话故事翻译成中文,与中国人民分享我们的文化传统、历史和对未来的梦想,共创美好的明天。”
爱沙尼亚位于东经21.5与28.1度、北纬57.3与59.5度之间,波罗的海东岸,海拔平均只有50米。自然资源匮乏,油页岩、石灰岩为主要矿产,森林遍布国土的47%。爱沙尼亚境内有1400个湖泊(大多数都较小,最大的为楚德湖,面积为3555平方公里),沼泽众多,海岸线长达3794公里,有许多海湾、海峡和岛屿。其中岛屿大约有1500个,最大的两个自立成省(即萨列省和希尤省);海拔一般不足100米,最高点海拔317米。 温带阔叶林气候;年降水量600-700毫米,较湿润。
爱沙尼亚官方语言为爱沙尼亚语,与芬兰语很接近。俄语也是重要通用语。为保存民族文化和维护国家安全,爱沙尼亚将在2007使所有中学必须全部改用爱沙尼亚语授课,以同化境内俄罗斯族人。
爱沙尼亚语(Eesti keel)是北欧国家爱沙尼亚的国语,约有一百一十万人使用,约九十万人作为母语使用,属於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乌戈尔语族,较接近芬兰语,而与乌戈尔语支的匈牙利语分别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