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每年的出游计划,翻开多年前的照片,补上第一次欧洲游记......时间拨回到2013年的那个秋天,经过近半年的准备,特别是在@魏无心游记的指引下,两个毫无旅游经验的70后第一次踏上欧洲大陆。12天的时间里,喝着啤酒,品着咖啡,啃着猪蹄,吃着蛋糕,坐着欧铁,挤着公交,流连于小镇的街头,惝恍于城市的大道。生活是如此精彩,每每回忆都意犹未尽!精彩预告慕尼黑 - 宁芬堡宫慕尼黑 - 卡尔广场慕尼黑 - 暮色之城高天鹅堡 - 山间的皇冠新天鹅堡 - 路德维希二世一个未完成的梦萨尔茨堡 - 音乐之城国王湖 - 红顶教堂哈尔施塔特 - 依山傍水,世外桃源维也纳 - 美泉宫维也纳 - 斯蒂芬大教堂维也纳 - 金色大厅蓝色多瑙河捷克 - CK小镇CK彩绘塔布拉格 - 天文钟布拉格广场布拉格 - 查理大桥布拉格城堡行程:D0 (10/2 W) 上海/慕尼黑D1 (10/3 T) 德国-慕尼黑München (A) S1 慕尼黑D2 (10/4 F) 德国-慕尼黑/菲森Füssen (B) S2 菲森D3 (10/5 S) 德国-天鹅堡Schloss Neuschwanstein S3 萨尔茨堡D4 (10/6 S) 奥地利-萨尔茨堡Salzburg (C) S4 萨尔茨堡D5 (10/7 M) 德国-国王湖Königssee (D) S5 HallstattD6 (10/8 T) 奥地利-Hallstatt (E) S6 HallstattD7 (10/9 W) 奥地利-Bad Ischl/维也纳Wien(F) S7 维也纳D8 (10/10 T) 奥地利-维也纳 S8 维也纳D9 (10/11 F) 奥地利-维也纳 S9 维也纳D10 (10/12 S) 奥地利-维也纳/Český Krumlov (G) S10 ČKD11 (10/13 S) 捷克-CK/布拉格Praha (H) S11 布拉格D12 (10/14 M) 捷克-布拉格 S12 布拉格D13 (10/15 T) 捷克-布拉格机场D14 (10/16 W) 上海德国、奥地利和捷克都属于申根国,原则上只要有任何一个申根国的签证都可以进入这些国家。但是,按照申根签证的要求,必须到首入国或停留时间最长国去办理申根签证。我们这次是选择了奥地利签证在德国入境,因为在奥地利停留时间最长。德国、奥地利和捷克和国内时差都是6小时。德国、奥地利说德语,使用欧元,1欧元(EUR)兑8.27人民币(CNY) ;捷克说捷克语,使用捷克克朗, 1人民币(CNY)兑3.21捷克克朗(CZK) 。本次旅行为自助游,没有自驾,德国和奥地利采用铁路(德铁DB和奥铁OBB),捷克采用租车(CK Shuttle bus)。行程规划参考了穷游上的许多经验帖。采取大城市和小城市交替,侧重自然、人文和历史方面的景点。德国只涉及了南部,大部分地方还要等以后有机会再去。火车票预订网站:德国火车网站:http://www.bahn.com/i/view/GBR/en/index.shtml快车:ICE、IC/EC、IR。夜车(CNL、EN)也属于快车。慢车:RB、RE、IRE奧地利火車網站:http://www.oebb.at/en/index.jsp天气预报网站:www.wetter.infoDay1 10/3 周四 德国慕尼黑2013年10月2日深夜乘汉莎航空LH727航班,上海直飞慕尼黑。9小时后到达慕尼黑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Flughafen München)机场。准备好英文行程,包括酒店预订单和欧铁预订单等。因为签的奥地利,但是在德国入境,所以还是有点小紧张。好在行程资料准备得比较详细,通关人员只是简单地询问了一下就放行了。走出机场大厅,天还蒙蒙亮。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欧洲我来了!买地铁票 (MVV的Airport-City-Day-Ticket, Partner, 20.4欧, 可2人用1天)时间尚早,乘车的人很少,车厢里空空荡荡的把酒店订在了中央车站Haupbahnhof (HBF)旁边,就是为了乘车方便。沃尔夫伊甸酒店(Eden Hotel Wolff),地址: Arnulfstr. 4, Munich, 80335酒店房间不大,却整洁干净,床上还细致的放着两只鸭子玩偶,如今被当作纪念品摆放在自家浴室里了。窗户向外望去,彩色房子楼顶上也停满了车子。酒店稍作休息,去对面中央车站买了份早点。橱窗里都是看起来干干的冷冷的德式面包和香肠,要开始适应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了。乘17路电车去宁芬堡宫,天气很好,就是有点冷。记得等车的光景看见两个当地姑娘穿着传统服装,露着胖胖的大腿走过,那体格不是一般的好。在Schlosss Nymphenburg站下车,走几分钟就可以看到宫殿了。纯粹的蓝天,彩色的云朵,错落有致的宫殿群,美得像幅油画。湖面上天鹅在游弋天空中鸟儿在飞翔和后来参观的其它宫殿相比,这座为庆祝小王侯诞生而建造起来的夏季行宫的规模并不大,内部陈设也很简单。但是这个石厅还是很华丽。美丽的天花板壁画繁复的洛可可装饰。墙上的壁画出自法国著名建筑大师法朗西斯.古维里斯之手。其它厅则比较普通宫殿内另一个看点就是美人画廊(Gallery of Beauty),里面悬挂着由宫廷画家斯蒂勒所作的36位美女肖像,都是国王路德维希一世所钟爱的女子。当国王真好啊据说为了把一位出身低微的舞女封为王后,国王路德维希一世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最后被迫让位,真是不爱江山爱美人啊!诺大的后花园,视野开阔,草地喷泉雕塑玫瑰花一应俱全。参观完宫殿大约需要1个小时,下一个任务就是去马利亚广场看木偶钟表演。先乘车返回中央车站途经卡尔广场,喷泉在阳光下搭起了一座梦幻般的彩虹桥。卡尔门 - 老城区的西大门步行区,街道两边都是商场和餐馆。沿街的窗台上摆满了鲜花,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当天正是德国的国庆日以及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啤酒节)沿途还经过圣弥额尔天主教堂和圣母教堂在12点之前赶到了马利亚广场。此时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有当地人也有游客。这里有慕尼黑的地标建筑 - 新市政厅(Neues Rathaus)新市政厅的钟楼高达85米,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以悬挂着德国最大报时钟而闻名。木偶钟每天表演三次,上午11点、12点和下午5点。“木偶剧”的舞台是塔楼中部的一个凸出的绿色挑楼,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舞台重现了1568年,巴伐利亚大公威廉五世和雷纳特─冯─特林恩的婚礼上的一场骑士比武。舞台的下层则展现了“桶匠之舞”。八个身着酒红色外套,系着黄色围裙的桶匠,以及一个站在酒桶上的小丑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木偶钟表演结束,人群逐渐散去,该找地方吃午饭了。穿过老市政厅。这里据说已改为玩具博物馆,里面有芭比和泰迪熊,可惜没有进去参观。在一处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皇家啤酒屋作为慕尼黑最受欢迎的餐厅之一,几百年来,皇家啤酒屋不仅是平民的啤酒馆,也是名人政客聚会的地点。从路德维希一世、茜茜公主、伊丽莎白皇后到莫扎特、歌德、马克斯,这里引来过各个阶层的啤酒爱好者。不过,让皇家啤酒屋闻名世界的却是希特勒。1923年,希特勒意图推翻共和国,正是在皇家啤酒屋,他劫持了巴伐利亚领导人,并在此发表了《25点纲领》。此时的啤酒屋里挤满了人,大家边喝啤酒边唱歌(估计是德国国歌),气氛相当热烈。好不容易等到一张2人的小桌,点了一杯啤酒,一只猪肘(HAXE)和一份白香肠。味道中规中矩,唯一留下的印象就是啤酒杯很大,一杯根本喝不完。这也给了我一个错觉,就是德国啤酒都是很大个的,直到多年后在科隆才改变了这一印象。猪肘上的毛清晰可见,彰显了德国人的粗旷当年的菜单,不知道现在是否涨价?吃完饭再参观一下,绿树成荫的后院也是人满为患,强烈感受到了德国的啤酒文化。走回街上,天气还是那么好,这个桅杆好有特色。实在有点累了,就回酒店休息了一会儿。再出来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经过老城门 - 森德林根门。多年后在布鲁日又见到了同款的城墙。阿萨姆教堂离老城门不远,这座教堂混在周围的建筑中很不起眼,不留意就会错过。但是当你推开那扇厚重的大门,就会不由地惊呼起来 - 里面的雕刻极其精美甚至有些奢华!顶部是天主教和上古历史的绘画。发挥到极致的洛可可风格,十分华丽精美。细节处的雕琢和装饰,极尽奢华。教堂里正在做祈祷,我们拍完照就悄悄地溜了出来。(其实在这个时候拍照或参观都是不合适的,但是我们赶时间,也就顾不得这么多了。如有冒犯,请见谅!)街头的艺术表演,童话里的人物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圣母教堂(Munich Frauenkirche)是十五世纪晚期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北塔高99米,南塔高100米,两个绿色的洋葱头顶是慕尼黑的标志。教堂内埋葬着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46座坟墓,该家族曾统治巴伐利亚地区长达700多年。兜兜转转终于找到圣彼得教堂,花2欧元,爬303级台阶,登上92米高的观景台。 欣赏暮色下的慕尼黑新市政厅和圣母教堂尽收眼底离新市政厅不远的铁阿提教堂安全起见,天台周围都有栅栏围住的。良辰美景奈何天!流连许久,下来已是华灯初上。啤酒节的夜晚应该是很热闹的吧?从马利亚广场跟着人潮竟然来到了一个临时搭建的游乐场,这里可能就是啤酒节的举办地。大街上很多人穿着传统的巴伐利亚服装,露着腿,虽然晚上的温度很低。转了一圈也没找到吃的地方,也没有看到任何与啤酒节相关的主题悻悻然地只好再回到皇家啤酒屋附近,选了对面的Augustiner am platzl啤酒屋,品尝地道的巴伐利亚乡土菜馆。隔壁那桌不知道在玩什么奇怪的游戏这里的碱水面包是免费的,猪肘和香肠感觉比皇家啤酒屋的要好吃,价格还便宜。啤酒虽好,可不能贪杯噢。在回酒店的路上,遇到好几个喝的东倒西歪的人,还是有点怕的。出门在外,安全第一,早点回酒店休息了。Day2 10/4 周五 慕尼黑 - 菲森一觉醒来,是个阴天。不是车迷,所以放弃了宝马工厂;不是球迷,所以放弃了安联球场。于是,就剩下了闲逛。先是来到布里恩纳街(Brienner Str)上的梅森瓷器专卖店。每一个都价格不菲。好喜欢这套茶具然后参观了统帅堂(Feldherrnhalle),由国王路德维希一世于1841年所建造。隔壁就是铁阿提教堂。它和宁芬堡宫一起建造的,都属于巴洛克风格。慕尼黑有很多教堂,每个教堂都是开放的,可以免费参观。教堂拥有一对71米高的穹顶双塔。整体的灰白色调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精致细腻的灰泥雕刻透露出高雅的气质最后来到了马路对面的皇宫皇宫的一侧是这样子的。靠马路的一边有四只狮子守护着宫殿的入口每个狮子抱着不同图案的徽章,下面的小狮子都被摸得光滑锃亮。据说摸一摸会带来财运皇宫里也没啥好参观的,人也没有,冷冷清清的。皇宫,统帅堂和铁阿提教堂就在一个路口,这里应该是曾经的皇权中枢吧沿途还看到了马克西米连国王的雕像,也就是建造新天鹅堡的路德维西二世国王的父亲。和路德维西一世国王的雕像步行返回酒店又看到了洋葱头在这家百货连锁店旁边吃了中饭,然后就把剩余的时间用来购物了。。。因时间久远,只剩下吃饭的照片,至于在哪家吃的,味道如何都已经不记得了等时间差不多了,回酒店取了行李,赶火车去菲森州票,26欧/2人。16:00慕尼黑—福森(约2个小时)沿途的风景。从城市到乡村吗?随处可见大片的绿地,吃草的牛群和偏居一隅的农舍。生态环境真好!菲森是德国南部的一座小城,来这里的游客大部分都是去看天鹅堡的。不过菲森本身就是一座很漂亮的小镇。Reichenstra大街是菲森老城的一条主街道,两边的房子五颜六色如童话般。大街的尽头就是霍恩城堡和圣芒本笃修道院城堡位于半山腰虽然有些疲惫,但还是登上山坡去探个究竟。城堡里面就是圣芒本笃修道院,它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公元九世纪。十八世纪初,在原建筑的基础上加盖了部分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现在这里也是福森市立博物馆的所在地,并被视为欧洲最优秀的小提琴收藏中心。这里是福森最具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地方,也是福森人的骄傲。城堡内的墙壁很有趣,普通的窗户画了些框和装饰了些巴洛克风格的元素。搭的不规则,画的也不齐整,有点小孩涂鸦的感觉,充满了童趣的艺术之墙。回到主街,已是晚霞满天。来个冰激凌精致的招牌我们住的酒店,Hotel Sonne就在小镇入口处,很好找。性价比也很高。酒店自带的餐厅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夜里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冷,每张椅子上备有毛毯供客人使用,紧靠在火炉边吃着美味的晚餐,享受着德国清冷的夜。菲森的特色美食什锦杂烩(Chop Suey)和白香肠(Weißwurst),还有酸菜面条和白啤酒(Weißbier)等Day3 10/5 周六 德国菲森(天鹅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一早醒来去酒店楼下吃个早餐,天还刚蒙蒙亮。吃饱喝足准备乘车去天鹅堡了,清晨的小镇真美。出发前天还好,但没一会就下起了雨,而且是中雨,直到我们参观完新天鹅堡。天鹅堡分高天鹅堡和新天鹅堡。一般的参观路线都是先去新天鹅堡再去高天鹅堡,但实际上是先有了高天鹅堡再有新天鹅堡。第一眼就被这绿树掩映中的新天鹅堡给迷住了,这不就是心中的童话世界吗?走近了反而感到普通,甚至有点失望了。这难道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吗?下着雨不便在外停留,讲解员带领着我们进去参观。记忆中从一个狭窄的侧门进入堡内,里面不能拍照,就用下面的文字代替吧:新天鹅堡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一处行宫,由国王亲自设计,其灵感来源于中世纪关于天鹅骑士的传说。相传路德维希二世对骑士传说产生浓厚兴趣,在图林根的瓦特堡停留之后,决定将骑士传说等场景在自己的城堡中再现。新天鹅堡于1869年开始兴建,17年后路德维希二世辞世时,外立面刚刚建成。堡内装饰并不奢华,但是极具个性。大量运用了天鹅图案和造型,彰显了城堡主人超凡脱俗的心境。路德维希二世对德国著名舞台剧作家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非常崇拜,所以在天鹅堡的歌手厅内用油画记载了瓦格纳的歌剧巴西法尔的英雄传奇。在新天鹅堡上可以看到远处的旧天鹅堡。下雨虽然影响了参观的心情,但是也增加了高天鹅堡在山间朦胧似仙境的感觉,非常美!架在两座山之间的玛丽安桥是拍摄新天鹅堡的最佳位置。天气好的时候桥上挤满了人,现在下雨,人相对少一些。和风流倜傥,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祖父路德维希一世截然不同,路德维希二世终生未娶。他一生孤寂,因不满自己徒有国王的身份,而与内阁长老抗争;因得不到世人的了解,而躲在自己的世界里,轻易不抛头露面;因对现实不满,而致力于创造自己的童话世界。路德维希二世的表姑就是后来的奥地利王后-著名的茜茜公主。新天鹅堡 - 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Ludwig II)一个未完成的梦。雨下得很大,桥上的游客并不多,大家尽情地各种拍,相互拍。桥上挂了些同心锁,那一定是最浪漫的心愿吧!乘车下山,烟雨中的城堡又回到了童话中。山下没啥餐厅,找了家喝咖啡的简单吃了个中饭。一杯热牛奶下去,终于从冷风冷雨里缓了过来。山下高天鹅堡的建造者是施万高的骑士,后被路德维希二世的父亲-马克西米连二世买下。高天鹅堡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小时候大部分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天鹅堡里的喷泉。和皇家徽章从高天鹅堡上也能看到新天鹅堡山脚下的阿尔卑斯湖。雨后湖面如镜,湖水清澈见底,青山绿水,人间仙境。乘车返回富森,还有时间,心心念地去买了一个机械报时的布谷鸟钟,于是一路拎到布拉格乘下午14:00-18:09的那班火车,从富森到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刚上车就遇到了一对从北京来玩的夫妻,和我们的路线相似,也是参考了魏无心的游记行程,只是他们到了维也纳就结束了。火车经过慕尼黑车站的时候上来了很多参加完啤酒节返回奥地利的人,车上立刻就拥挤了起来。因为有对号入座的乘客,所以我们就只好去找空的位子,好不容易找了个座位,对面坐着一对祖孙俩。73岁的爷爷和8岁的孙子都不会英语,一直试着用德语连比带划的和我们沟通。爷爷掏出了自己珍藏的火车汽车时刻表送给我们参考。火车到站后帮助我们把箱子提下车,领着我们穿过电梯找到站台出口,在确认我们能自己找到宾馆不用帮我们找出租车时,祖孙两才放心的和我们挥手道别折回火车站的另一个方向。我想爷爷的行为举止也必定影响着孙子,在他的人生观里必定也是助人为乐的满满正能量吧!入住Ramada Hotel。酒店舒适温馨,记忆里就是Wi-Fi信号不太好。附近的超市里买了些水果酸奶火腿片。Day4 10/6 周日 萨尔茨堡(米拉贝尔宫-粮食胡同-萨尔茨堡要塞-大主教教堂-海尔布伦宫)萨尔茨堡是奥地利的第四大城市。它与音乐有着不解之源:是奥地利音乐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是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的故乡,也是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从酒店出来,步行穿过几条街就来到了米拉贝尔花园。好大一棵树!米拉贝尔花园是一个开放式花园,可以从不同方向进去。对称式的米拉贝尔大型花园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对面山上就是萨尔茨堡城堡。时光隧道喷泉,在电影《音乐之声》里出现过。雕塑花园里可看的景点不多,倒是远处的城堡始终吸引着我们。跨过这座许愿桥,就到了老城区。桥两边挂满了锁。离萨尔茨堡城堡更近了趁着人少,先去一下粮食胡同和莫扎特故居吧。清晨的街道略显冷清几条街道都差不多,因为是周日,商店都不开门。粮食大街9号的这座黄色6层建筑据说就是音乐神童莫扎特的出生地。公元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就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莫扎特14岁被任命为宫廷乐师。1781年,他向宫廷提出辞呈,迁居维也纳,从而打开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大门。楼下的这个据说是门铃,拉一拉楼上就能听到。楼上的博物馆展出莫扎特的手稿信件之类。因为看不懂德文和乐谱,而且(关键是)门票不便宜,我们就没有进去。穿过这条街就来到了广场广场中央有个喷泉,四匹马拱卫着海神。广场最醒目的位置就是萨尔茨堡主教堂,这里是莫扎特出生受洗礼的地方。教堂正门外三个拱门上方各标有“774”、“1628”、“1959”三个数字,以纪念教堂修建的3个重大年份。莫扎特曾在这座教堂内弹奏风琴。这里的管风琴规模堪称欧洲第一,有6000支风管组成。漂亮精致的穹顶,一层层美轮美奂的犹如万花筒。穹顶上镶嵌着巨大的十字架走出教堂,正巧遇到当地人在跑马拉松,给平静的小城带来了许多活力。咦~怎么有人站在金球上?从这里看萨尔茨堡城堡就近在眼前了登堡需要乘缆车萨尔茨堡城堡是萨尔茨堡城内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老城区的僧侣山上,历史悠久,始建于1077年,由历任总主教逐步扩建而成,是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城堡之一。依山而建,历经沧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里可以俯瞰整座萨尔茨堡市,萨尔察赫河把城市一分为二,整个城市的布局因水而灵动起来。主教堂和金球也看得清清楚楚远处的山水近处的钉子户城堡内俨然就是一个小城市。欧洲人的徽章中多有狮子的元素。下山后回到广场,高头大马拉着车在招揽生意。粮食胡同也开始热闹起来只能饱饱眼福,window shopping了当地特色服饰颇具个性的铁艺招牌还好饭店是正常营业,午餐就选这儿了餐厅内环境优雅,一看就很有历史。炸猪排,烤鸡腿。沙拉,纽结面包和蛋皮汤。吃饱喝足,再在老城区逛逛。洗马池。始建于1695年,是建筑师Michael Bernhard Mandl的作品,最初是作为当时的皇家马厩建造的蓄水池,故而得名。这里好像是个音乐学院。弗里德里希·席勒, 德国18世纪诗人、哲学家。在莫扎特广场逗留了些时间,然后从另一座桥返回河对面。萨尔察赫河这个角度的城堡最美莫扎特故居离桥不远因为各种原因,还是没进去参观。于是就乘公交车来到了郊外的海尔布伦宫 - 亮泉宫。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适合在夏天带小朋友来玩耍。为了能体验到喷泉的乐趣,进园后必须组团由讲解员带领参观。一路走一路听,时不时的触发机关给我们惊喜。进门处风平浪静。明明是晴天,这里的石桌和石凳为什么会是湿的呢?等大家都落座后,导游忽然触动机关,除了他自己的位子(教皇主位)不会被淋到水,其余的位子都会被浇到。园里随处都会有奇妙的喷泉隐藏在精巧的装置中,冷不丁地喷出水来,给游客带来惊喜或惊吓。这座雕塑只要按下开关,小鬼会突然突出鲜红的舌头,同时还会有逼真的音响效果。神秘的洞穴里还有这个神奇的锥体,当水柱喷出就会推动它上下悬空起伏。据说这些巧妙的设计来自于一位教皇的奇思妙想。由于知道了导游玩的伎俩,我们都巧妙的躲开了机关。园里还有许多喷水的景观以及这个水力推动的巨型音乐盒。里面的每个场景每个人都会伴随着音乐动起来,其精细程度令人咂舌。园子的另一边是大片的草地,草地上开着各种花儿在花园的一处角落,找到音乐之声里的这个白色凉亭。园子外,等公交的时候看到别人家的别墅,真羡慕。一天游玩结束,回酒店睡觉了。Day5 10/7 周一 德国国王湖国王湖位于德国和奥地利交界处,属于德国。前天坐欧铁从德国进入奥地利感觉就像从苏州去上海那样,根本就没有两个国家的界限。今天再从奥地利坐公交车回德国,也没有任何限制,估计只有当地人才能体会出所属不同国家的区别吧。昨天探好了路线,今天一早就坐上了前往国王湖的840公交车。天还蒙蒙亮,刚开始车上空荡荡的,沿途在几个看似村落的站台陆续上来了一群上学的孩子,把车厢挤得满满当当的,俨然一个school bus。这里的孩子读书也蛮早的。车上孩子们的表现各异,有活泼好动的,有文静乖巧的,也有沉默不语的,不同的性格注定着将来不一样的人生吧。在终点站Berchtesgaden站下车后,再转841路。来到国王湖,售票亭都还没开门。旁边溜达溜达。商铺也还没开门,早点咖啡面包通通的没有。找到上船的渡口。清晨还有雾气,空气非常的清冷。湖里仍有好多野鸭子自在地游来游去,漾开一圈圈的波纹。野鸭四连拍船终于来了,上船!清澈见底的湖面,据说水质已经达到了饮用水的标准。国王湖(Konigssee)是德国最深的湖泊,位于德国和奥地利边境的小城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是一个狭长的优美湖泊。导游在这儿拿出小号吹,不一会儿山谷里响起了回音。多年后在挪威峡湾又看到了类似的景致。阴天,湖面上一片模糊。远远的看见一座红色圆顶教堂 - 圣巴多罗买礼拜堂,算得上是国王湖的标志性建筑。游船在Reitl处停靠教堂边仅有的两家餐厅只提供鲑鱼面包,记忆中价格不菲。本以为只是简单的冷食快餐,没想到鲑鱼的肉质鲜美,烘烤的恰到好处,一口下去简直人间美味。为了这条鱼也想再次去趟国王湖。离开洋葱头,继续往里走。太阳终于出来了,照亮了湖面,也照亮了岸边的瀑布。湖面上展翅的野鸭子游船再一次靠岸后,可以步行前往内湖Obersee。山上雾气氤氲林间溪水潺潺走到内湖很容易但是要到湖对面的小木屋里喝杯牛奶就需要体力和时间了我们尝试着走了一段泥泞的山路不太好走,这里只能一人通过。阳光照耀的地方,湖水呈现出了翡翠色。走不动了。。。其实我们离牛奶小屋已经很近了,但是为了赶上返回的游船,不耽误去哈尔施塔特的火车,我们只好在此放弃了。留点遗憾给下次再来的理由吧返程也在这里停留约半小时。拍拍照,参观一下教堂内部,比较朴素,远没有外面看着漂亮。再次离开洋葱头,美丽的国王湖就这样留在了我们美好的记忆中。从萨尔茨堡去哈尔施塔特颇费周折,需要先乘150长途汽车到Bad Ischl,再换乘火车前往。沿途风景很美,约2小时的车程会经过几个湖泊和小镇,有欧美游客就在这些小镇下车,一路玩过去。到达Bad Ischl车站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很小的一个车站。本来火车到终点后可以摆渡直接到酒店,但是火车在离哈尔施塔特还有一站距离的地方突然停下来了。广播里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大家纷纷开始起身拿行李下车。找人问了一下才知道前面在修铁轨,火车就停在这站不走了,安排了接驳车会把我们载到小镇上的巴士站。好吧,最后在夜色中到达巴士站,又拖着行李走了好长的颠簸的石板路才到达酒店。顺利入住酒店Heritage Hotel Hallstatt(提前2个月预定的,价格不便宜,但是位置和视野极好)。在酒店门口的路边Kebap烤肉摊解决了晚餐。晚上的小镇很安静,游客也很少了。Day6 10/8 周二 哈尔施塔特哈尔施塔特是奥地利最古老的小镇,“Hall”源自于古克尔特语的“盐”,得名于附近的盐矿,历史上这一地区就因盐而富裕起来。因此这里又被称作“世界最美的小镇”或“世界最古老盐都”。清晨,第一眼的哈尔施塔特,美到窒息!拍照的时候偶遇一位台湾小哥,只身一人一大早从Bad Ischl赶过来,背着相机在这里取景。闲聊中得知,小哥是位留学德国的大学生,靠暑期打工赚钱,利用空余时间在欧洲各个国家兜兜转转。这种积极进取,开拓自我的精神值得年轻人学习。我,在风景里。湖面云蒸霞蔚。山那边的阳光始终不肯过来。临湖而建的木屋大部分都是民宿房子外观差别不大,但是细节处彰显出主人的特色哈尔施塔特的凯尔特人经历了铁器文化时代,所以铁艺的传承在这里也处处能体现。几乎被藤蔓遮住的房子,最好的体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在无人的小镇上走一走听说这里有个灵骨教堂,但是因为胆小没敢过去。小镇的中心广场,周围都是餐厅和商店。尖顶教堂为这座美丽的小镇增添了童话的色彩。墙上的这个日晷因为没有阳光而暂时失去了作用走上山坡山上长长的木梯走廊沿着山势而建。走累了,可以在廊沿下歇歇,或倚着栏杆看湖。这里看湖的感觉又不一样了。没有太阳的湖面,水汽和雾气弥漫,就像在童话般的仙境里。山上的房子掩映在绿树丛中下的山来,已经有游客在活动了我们的酒店回酒店的阳台上拍张照。稍作休息后,再次推开阳台门,太阳已经出来了拿起相机,赶到我们认为看哈尔施塔特最美的地方。反而没有了早上第一眼的那种惊艳。阳光下不一样的哈尔施塔特。午餐就在酒店餐厅吃了,据说排名很靠前鱼字招牌的餐馆自然要选择鱼来尝尝,一方面对国王湖的鳟鱼还是念念不忘。菜品味道很赞👍。饭后甜品是当地特色的鲜奶油薄饼,上面浇上巧克力酱洒上糖霜。饭后再到小镇上逛逛小镇的手工艺品很多,但是价格也是很高。基本上也只能欣赏欣赏。时间尚早,去参观一下小镇的发源地 - 盐矿吧坐上缆车,我们踏上了探索盐矿之旅。到达山顶,居高临下的俯瞰这座小镇又是别有一番风味。湖光山色中的哈尔施塔特浅黄色灰顶的建筑,是历史悠久的鲁道夫塔。原本是一个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防御工事,现在变成了一家餐厅。塔台前伸出的“尖角”,便是天空步道,站在观景平台的最尖端,倒映着蓝天白云、高山峻岭的哈尔施塔特湖和如玩具般微缩迷你版的哈尔施塔特小镇,尽览无余。盐湖区,正如其名,从中世纪到十九世纪,这里便是奥地利最重要的盐矿区。拥有7000多年历史的哈尔施塔特盐矿,至今仍在出产矿盐,甚至有着“因盐致富的哈尔施塔特”的说法。穿上矿工服,下到400米深的矿洞,听工作人员讲述一番盐矿的前世今生。哈尔施塔特小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凯尔特人时期。在盐矿山的第3站便能看到凯尔特人坟墓。早期,人们被这里储藏量丰富的盐矿吸引而来,在此定居生活。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虽然西欧有不少国家临海,貌似不应该缺少盐,但由于缺少阳光照射,所以晒海盐很困难,从而导致中世纪欧洲盐价居高不下。缺盐难以生存,不仅是日常生活,在战争中,盐也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拿破仑从俄罗斯撤退时,成千上万的法国军人并非死于致命的伤病,就是因为缺盐。盐不仅是士兵食物中不可或缺的,也是制作消毒剂的重要医疗材料。凯尔特人在哈尔施塔特不仅发现了盐矿,还有丰富的铁矿。约在公元前700年,第一个大规模的早期铁器制造中心在这里发展起来。用富含锰元素打造出的铁制长剑足够坚硬,配备这种长剑的凯尔特人在欧洲迅速崛起,并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统治了中欧和西欧。而来自德语的Hallstatt,指的就是这种“铁制长剑”。有趣的是,欧洲的第一个铁器时代也因此就以“Hallstatt”命名。或许,这也是哈尔施塔特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之一吧。影像播放、光影表演,将几千年来当地人们的生活向为众人一一呈现。本是昔日矿工们为了快速往返于各坑道间和运盐而打造的木质滑道,却被现代游客“玩”成了高速滑梯。坐上木滑梯,身体后倾,哧溜一下就开始了,倾斜30度,长60米的极速下降,非常刺激。最后坐上长长的滑板车滑下山。回到小镇,坐在湖边明媚的阳光下欣赏着美景边上就是巴士车站,从大巴车上下来一堆人,其中有两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几天前在从菲森到萨尔茨堡的火车上偶遇的同为自由行的那对夫妻。这也太巧了吧!虽然行程相似,只是时间上或早或晚,但是在这么大的地方能够再次相遇真是有缘份啊。后来我们还在维也纳的餐厅里又一次巧遇,这是后话。于是就放弃了休闲的时光,陪他们去找住的地方(是不是已经受了那位奥地利老爷爷的影响了呢?)。他们订的是民宿,在山上,拖着行李比较吃力。虽然有地址和门牌号,但是没有地图指引,找起来也比较困难。还好是白天,要是晚上就更难了。暗自庆幸自己订了湖边的酒店。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太阳也下山了。于是约着一起吃晚饭。找了一家人气爆棚的餐厅,推杯换盏闲聊了一番,由此对于这个童话小镇又多了一点特别的记忆!Day7 10/9 周三 哈尔施塔特/Bad Ischl/维也纳从哈尔施塔特去维也纳,要在小镇Bad Ischl转车。巴德依舍(Bad Ischl)是奥地利的一个温泉小镇,它位于上奥地利洲的萨尔茨卡默古特(Salzkammergut)。中转间隔约3小时,在车站寄存了行李,到小镇上逛逛。一座不起眼的小镇,却因茜茜公主而名声大噪。Bad Ischl也是电影《茜茜公主》的主要拍摄地,茜茜在这里第一次见到钓鱼的弗兰克,开始了那公主王子的童话。沿着主路往里走著名的Zauner咖啡店就在主路边,这里的咖啡,蛋糕,巧克力以及高雅的环境让我们对这个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真切体会到了欧洲人的精致生活香浓美味的咖啡细腻可口的蛋糕真羡慕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随时可以享用这皇家糕点般的美食。店堂很大,这一半是专门卖蛋糕和巧克力的,各色糕点琳琅满目,看着都是享受。不远处的一家咖啡店,名字就是Sissy。多瑙河的支流 - 特劳恩河从小镇穿过多年前的某一天,弗朗茨-约瑟夫和茜茜公主就是在这里邂逅的吧?开始总是美好的!小镇广场街道和教堂城市博物馆 - 弗兰茨-约瑟夫和茜茜公主举行订婚仪式的地方不知名的雕像两个小时匆匆而过,回到车站,继续启程去维也纳。在欧铁上,从Bad Ischl到维也纳大概3.5小时。下火车后再转地铁去酒店。AM Parkring酒店,就在环城大道上的城市公园对面。环城大道,也叫戒指路。这是在环城路上行驶的有轨电车,游客可以乘坐它绕着城市中心环游,在自己喜欢的景点下车。沿途的景点有城堡剧院,市政厅,博物馆,国家歌剧院等。我们要在这里住三晚。好喝的牛肉汤和炸猪排都近在咫尺,地铁站电车站也很近,去各个景点都方便。露台望下去就是城市公园公园里的小金人 - 小约翰施特劳斯雕像酒店休息调整一下,出来觅食。路口转角处就是这家PLACHUTTA百家老店,主打牛肉汤,连茜茜公主也非常喜欢吃。招牌水煮牛肉(Tafelspitz),可以点牛肉的不同部位,价格上略有差异。两人点了一锅牛肉汤,配上面包和炸土豆,你一碗我一碗,干了好几碗,肚皮撑了,最后还是没有吃完。鲜美浓郁的牛肉清汤,深深地留在记忆里。喝完汤,服务员会把牛肉捞出来,再浇上搭配的香葱汁、苹果山葵汁,配着煎土豆丝,入口软嫩鲜美。吃饱喝足结完账从拥挤的人潮中准备撤走,路过门口的一桌,突然发现又遇到了北京来的那对小两口,我们都感叹人生处处能相逢啊,三个地方的三次偶遇真是缘份。走出餐厅,夜色已悄悄降临。维也纳金色的面纱渐渐铺开。金色大厅在现场没有买到合适的票(还是太贵了),就在进门大厅处看看不远处的卡尔教堂前面在举办一个开放式的画展,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初次感受到了维也纳的艺术氛围路过黑山广场,里面有苏联英雄纪念碑,纪念二战胜利。走累了就在广场上歇歇脚,吹吹风,10月初的维也纳夜晚还不冷。经过维也纳音乐厅之后,就很快回到酒店了。Day8 10/10 周四 维也纳美好的一天从诱人的面包和咖啡开始。乘地铁来到今天参观的第一站 - 美泉宫。主要兴建于传奇女皇玛丽亚特蕾莎时代,是哈布斯堡王朝末代皇帝弗朗兹的夏宫。宫殿气势恢弘,第一眼看上去还是蛮震撼的。作为曾经的欧洲第二大帝国 - 奥匈帝国的皇帝,弗朗兹一世就是在这里发号施令,并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宫内有多达1441个房间,但只开放40间供参观。主要展示了弗朗兹皇帝和茜茜公主的日常起居和办公情景。房间内部禁止拍照。6岁的神童莫扎特就是在此第一次为女皇演奏钢琴。皇宫前的马车仿佛把大家带到了欧洲古老的宫廷时代。美泉宫后面的皇家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园林硕大的花坛两边种植着修剪整齐的绿树墙,绿树墙内是44座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园林的尽头是一座“海神泉”。相传这里原是一片开阔的绿地,有一次马蒂亚斯皇帝狩猎至此,饮一泉水,心神清爽,称此泉为“美丽泉”,美泉宫因此得名。从海神泉处,沿之字形土路走上山丘,就来到了美泉宫的最高点 - 凯旋门。这座凯旋门是海岑多夫(Hetzendorf)为了纪念玛丽亚·特蕾莎女皇1757年战胜普鲁士军队而建的。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美泉宫和远处的维也纳城市。整座宫殿加上花园占地达2.6万平方米,规模仅次于法国的凡尔赛宫。美泉宫位于维也纳的西南边郊区,与其它景点相距甚远。从侧门出来后搭了辆公交车来到附近的地铁站,简单的吃了点中饭后,乘地铁前往维也纳市政厅。街上的建筑体现着这座城市的高贵和优雅。维也纳市政厅,一座非常宏伟的新哥特式建筑,是维也纳市长和市议会的驻地。市政厅正面有5座尖塔,中间的正塔高98米。内部有些地方可以参观市政厅隔壁就是国会大厦,一座希腊复兴式建筑,大厦三角檐上雕刻的是弗朗茨一世皇帝向17个民族颁发宪法的场景。国会大厦前最著名的特色是雅典娜女神雕像,她脚下的雕塑象征着当年奥匈帝国的四大河流: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和摩尔多瓦河。马路对面就是人民公园,里面有剧作家格里尔帕策的纪念碑以及伊丽莎白皇后(茜茜公主)的纪念碑这位貌美公主意外嫁给了深爱她的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一世,但是她的一生并不幸福,死后的她比生前更荣耀。在公园里也能看到市政厅高耸的尖塔再次回到繁华的大街上,依旧是车水马龙。不知怎么就走到了格拉本大街,两边都是名牌商店,中间的黑死病纪念柱特别扎眼终于又折回到霍夫堡皇宫。与美泉宫相对应,这里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冬宫。霍夫堡宫主要参观了皇家银器馆和茜茜公主博物馆。皇家银器馆内展品众多,看得人眼花缭乱。陶瓷杯盏黄金器皿鎏金器皿玻璃器皿传统杯盏和子孙桶茜茜公主博物馆展现了这位奥地利皇后的一生,是了解茜茜公主生平不可多得的地方。馆内不许拍照。这里展现的应该是最接近真实的茜茜公主吧 - 在美丽而高贵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任性而难以捉摸的心。现实的生活里是不存在童话故事的,估计每个参观过的茜茜公主迷都会后悔来这里吧。参观完霍夫堡宫,顺便再看一下坐落在半月形维也纳国家图书馆前面的英雄广场。广场上有两座威武的铜像,一座是成功抵御拿破仑的卡尔大公爵,另一座是和土耳其人大战中战无不胜的欧根亲王。广场位于戒指路一侧的凯旋门,不时有马车和汽车穿梭,古典与现代的交汇,居然一点也不违和。一天的游览终于结束了。晚餐我们找了一家中餐馆,在一个看似大排档的地方(具体位置已经不记得了)。餐厅服务生是一位来自浙江杭州的女孩,人很高挑漂亮,在维也纳读书,利用课余时间来这里打零工。异国他乡的生活一定是不容易的,希望她当时的努力能换来今后理想的生活。本来想着第二天再来吃一顿,为着美味也为着再找小姑娘聊聊,结果后来逛的离这儿比较远,就没能来。Day9 10/11 周五 维也纳一早从酒店出发,步行来到斯蒂芬大教堂。教堂塔高136.7m,其高度仅次于德国的乌尔姆教堂和科隆教堂,居世界第三。相机根本装不下!教堂外墙明显有被烟熏过的痕迹,据说是二战时的一场大火所导致的。反铺的屋顶上引人注目的由黄、绿、黑三种颜色组成的臂章图案以及代表哈布斯堡王朝的双头鹰。教堂内部庄严肃穆,找个椅子静静旳听工作人员的讲解。史蒂芬教堂附近就是Graben格拉本大街,是维也纳市中心一条繁华的商业大街,与著名的步行街克恩顿大街相交,成为维也纳最时尚和繁华的购物地标,尤其是从斯蒂芬大教堂到圣彼得大教堂之间的这段,都是时尚奢侈品的旗舰店,还有高端的餐饮和咖啡厅,可以逛店购物,逛累了找个露天的咖啡座休憩一下,看人来人往,也是不错的体验。再次路过黑死病纪念柱,当时的人们把这种灾难归结为上帝对人类的惩罚。尽管人类科技在进步,医学水平在提高,但是病毒始终存在于我们身边,偶尔爆发的疫情提醒着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不知当下肆虐的新冠病毒何时能够得到控制?从格拉本大街沿着昨天几乎相同的路线穿过英雄广场,就看到了玛丽亚特雷莎雕像。她养育了十六位子女,其中好几个女儿都嫁给了欧洲各国的王公贵族,出了好多个皇后,所以也有人说她是“欧洲的丈母娘”。在玛丽亚特蕾莎广场两侧对称的分布着两座外观一样的建筑物:自然史博物馆和艺术史博物馆。大家猜一猜这是哪个博物馆呢?其实分不清也没关系,只要看参观的人多的就是艺术史博物馆了。买票进入,一楼存包。整个展览馆就像一座宫殿,非常华丽。拾级而上,正对着的就是一座大理石雕塑,讲述的是古希腊雅典人神忒修斯杀死半人半牛怪物的故事。《忒修斯杀死米诺陶》,出自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塑家 - 安东尼奥.卡诺瓦。上楼后具体参观路线已不记得了,只记得馆内展品非常丰富,即使是像我这样完全不懂艺术的小白,也被各种大师级的作品所吸引,只参观一次是远远不够的。(写到这里要吐糟一下 - 原本接下来的部分已经写好保存在草稿里,但是一次疏忽,被全部删除了,而且无法恢复,所以只好再写一遍。穷游的草稿没有本地保存功能,对于写长篇游记的人来说很不安全,不知是否可以改进一下?)《巴别塔》- 彼得.勃鲁盖尔,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这幅根据《圣经》故事而创造的作品既让人看到了建造通天高塔的希望,又因为没能最终实现而感到惋惜,是人类把自己困在了地球上。这幅《冬猎》也是彼得.勃鲁盖尔的代表作,精湛的色彩和色调处理把冬日的寒冷以及静悄悄捕猎的场景真实的展现了出来!一旁临摹的作品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要真正完成一幅油画,估计还要下很多功夫。能在这种地方练习绘画也是很幸福的。同样的雪景,这幅画的场面和色调就要欢快许多。还是赞叹画家对色彩的运用!彼得.鲁本斯,又一位在尼德兰地区(具体是比利时安特卫普)出名的画家。如果不是多年后在安特卫普参观了鲁本斯故居,根本就无法想象他在当地的名气。这幅自画像据说是鲁本斯在晚年的作品,而安特卫普的自画像要年轻许多。鲁本斯擅长人物和宗教题材的作品,这幅画的人物据说是鲁本斯的第二任妻子 - 海伦娜.弗尔曼。(艺术家的共同特色?)这个也是鲁本斯的作品。后来在荷兰的博物馆里又看到很多鲁本斯的名作,其擅长运用灯光或烛光来烘托气氛。有幸欣赏到了意大利著名画家,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桑西的画作 - 《草地上的圣母》。画风细腻柔美,一幅母慈子悦的理想画面。意大利矫饰主义绘画奇葩 - 帕米贾尼诺的作品《丘比特制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莫雷托.达.布雷西亚的作品,其师从提香。感觉不错的画作,只是没有找到相关介绍,估计不怎么出名。。。“据说”馆里还有杨.凡.艾克,提香,伦勃朗,扬.维米尔等大师的画作,但是找遍相册都没有发现,难道是进了一个假的艺术史博物馆吗?其实,应该还是因为自己平庸的视角无法发现和欣赏大师们的作品而遗憾的错过了。好在后来在比利时根特欣赏到了凡.艾克兄弟最著名的木板油画《根特祭坛画》,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看到了伦勃朗的《夜巡》,在荷兰海牙看到了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只是Titian的画作一直没有再看到。一幅作品能够被广大世人所认可并流传许久,除了拥有精湛的技艺,还要有好的构思和创意,除了传承以往的经验,还要有所创新和开拓。除了画展,馆里还有其它展馆,展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艺术品时间和精力都有限,所以这些展品都是匆匆一瞥。参观结束已是中午时分,依旧是阴天。附近的现代艺术展览馆倒是挺配这种天气。靠近戒指路一侧的城堡花园里,莫扎特雕像特别醒目。雕塑前巨大的音乐符号体现着维也纳人们对这位音乐神童的无比怀念城堡花园的另一侧还有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雕塑带着觅食的任务穿过几条街就来到了网上推荐的奥地利风味餐馆 - Plachuttas Gasthaus zur Oper,这里离接下来将要参观的国家歌剧院也不远。一进门的墙上挂满了明星的照片,看来这家餐厅的名气还是很大的。这个真的是普京吗?有明星代言,那味道一定不错。牛排和炸猪排是必点的。吃饱喝足,在预订时间内到国家歌剧院排队等候参观。先换个装前来参观的人还是很多的。进到演出大厅,讲解员带着自己的团队分别进行讲解整个演出大厅有6层,可以容纳1500名观众。可升降和移动的舞台正在为接下来的演出做准备在这里听一场歌剧表演会是怎样的体会呢?可是语言不通是个大问题!于是我便问道,"if don't know the language, then how to enjoy the opera?" 听到这个问题,讲解员立刻笑了,然后看着我说,"We don't know the Italian either, but we still can enjoy it"。这个诚实的回答引起了整个团队的一片笑声,似乎皇帝的新装被我揭开了,大家都如释重负地不用再担心自己听不懂歌剧了。后面的参观就比较轻松,欣赏一下后场的华丽就差不多结束了。国家歌剧院边上就是赫赫有名的萨赫咖啡馆。门口排长队等座位,大部分都是慕名而来的游客。这家位于萨赫饭店 (Hotel Sacher)的咖啡馆开于1794年,是当时为纪念伟大音乐家莫扎特过世而成立的。虽然装潢得古典华丽,但是就餐空间比较局促,可能是喝咖啡的人太多了吧。在这里可以享用印着乐谱和莫扎特人像铁盒里的茶(价格不菲,没有尝试),或是招牌的维也纳咖啡,配上苹果卷和萨赫蛋糕,就能度过一个美妙的下午。巧的是,在这里我们和北京来的那对小夫妻又不期而遇了。他们告诉我们可以坐有轨观光电车1路和2路在环形大道上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整体把维也纳游览一遍。于是我们特意去坐了一趟,结果方向弄反,等电车停到终点站时我们彻底迷失在维也纳街头。今晚的国家歌剧院里正在上演什么歌剧呢?回酒店睡觉了。Day10 10/12 周六 维也纳 - 克鲁姆洛夫城市公园里的花钟迎来了新的一天。离开维也纳之前,专程来拜访一下小金人,奥地利圆舞曲之王 - 小约翰·施特劳斯。他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他自幼酷爱音乐,7岁便开始创作圆舞曲,一生写了四百多首乐曲,其中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叙曲》《春之声》等最为著名。公园内还有一些其他名人的雕像 - 奥地利作曲家 - 安东·布鲁克纳奥地利画家 - 马卡特然后去乘地铁,看一下让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出《蓝色多瑙河》的那条河。城市公园前的林荫大道有点美路边的花店装点得温馨又美丽第一次见,这是神马东东?维也纳的地铁站和大多数欧洲国家的一样,都没有闸口,人进出地铁站都是开放式的全靠自觉。一旦逃票被发现,处罚会很严重。地铁上人不多,每个座位边上还挂着杂志供乘客取阅。不地图上有两个地铁站,一个是多瑙岛,一个是老多瑙河。先在多瑙岛下车,出站后看到的就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中的那条蓝色多瑙河。的确有点蓝不知道是怎样的一个场景会让约翰施特劳斯谱写出优美的“蓝色多瑙河”的旋律。河面不是很宽,对面有个城堡建筑很惹眼,但不知道是什么?继续乘地铁,经过联合国大厦,各国旗帜迎风飘扬。内设有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来到老多瑙河,已经变成了一个内湖,停着一溜的私家游艇。旁边还有别墅小屋时过境迁,当年创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那条河已经不在了。返程途中地铁出了点小故障,在半路的一个桥上停了些时间,因为车上的人不多,期间还和一位自称在联合国工作的帅气小伙儿聊了几句。离开维也纳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去中央咖啡馆喝咖啡。维也纳中央咖啡馆被誉为世界十大最美咖啡馆之一,是维也纳文学的摇篮,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甚至弗罗伊德都曾是这里的座上嘉宾。“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出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但是这句话用在奥地利人身上一点都不为过。在奥地利逗留的这3天里,咖啡馆随处可见,每个咖啡馆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忠实的顾客,中央咖啡馆也不例外。奥地利著名作家、诗人彼得.阿尔腾博格就是这里最忠实的客人,他的后半生除了睡眠,其余时间差不多都是在这里消磨掉的。所以他就成为了这个咖啡馆的一张名片,每个走进来的客人,都能在进门处看到他的雕塑。店内是一种古朴简约的装饰风格,给人一种亲近感。黑色荆棘吊灯散发出柔和的光,照亮咖啡馆的每个角落。诱人的蛋糕们让人垂延欲滴。这里最经典的咖啡叫做Melange咖啡,和卡布奇诺相似,不过里面加了橘子酒,上面来了勺掼奶油而不是奶泡,有股清香幽然其中。某人馋别人桌上的三明治,也点了一份。走出咖啡馆,终于见到了维也纳久违的晴天。预订了下午1:00的shuttle bus(也就是包车)出发去CK小镇,还有大约2个小时的时间,抓紧再逛逛。定定心心吃个午餐 - 维也纳炸猪排配上Q弹的烤大虾。炒饭酒店收拾行囊,再见了维也纳。司机在预订时间准时来到酒店楼下接我们,车上还有两位乘客,一起拼车去捷克的CK啦!司机是个小伙子,很健谈,和我聊了一路。他说这条路有一段还没有真正通车,所以路上的车很少,也没有限速。然后又说起德国的高速公路,没有限速,他开过200公里/小时,很刺激,但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能随意减速或变道。听他说着,我的手心微微出汗,然后一直暗示他我们不赶时间,不需要开得飞快。大概3个小时的车程,司机中途停靠了一会儿休息区,上个洗手间然后在麦当劳买点汉堡垫点。到达捷克克鲁姆洛夫Český Krumlov小镇,已是傍晚时分。我们订的民宿就在小镇的入口不远处,是一户人家的别墅,把各个房间分租出去。环境很优美,地理位置也好。内部就是居家摆设,很有家的感觉从民宿前的土坡上就可以一览小镇的风貌,错落有致的红色尖顶房子衬托着彩绘塔,真是太美了。淡妆浓抹总相宜克鲁姆洛夫城堡始建于1240年,是南波希米亚地区贸易通道上的要塞。内城是克鲁姆洛夫的核心部分,整个地区在1989年被宣布为国家文化古迹,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贯穿小镇的伏尔塔瓦河将其分成两半,一边是山丘城堡,另一边是旧城区,这条河是小镇的灵魂所在。捷克的特产是木偶,这些橱窗里的木刻小玩意儿也是非常有趣。在这个小镇上需要在柜员机上换捷克克朗,因为捷克克朗在国内没法提前兑换,而小镇上所有店铺餐馆几乎都不能刷卡(不知道现在是否改进了),没有现金真实寸步难行!这种囧况后来在台湾的九分也经历过。根据攻略,要到著名的No59柜员机上兑换,试过好像确实只有这台能兑换成功,而且汇率也会低些。一开始,我们没能兑换成功时还有点紧张,后来换了张卡终于取到克朗时,立马感觉自己又能在这个地头上混了。路边小店,卖捷克美食塔塔蜜,就是用面粉、鸡蛋、黄油、奶粉、鲜牛奶、动物奶油和活性酵母揉成硬适中的面团,搓成细条一圈圈缠在滚轴上。成品就像招牌上那个黄色小人一圈圈的那种面包圈。夜幕降临,游客逐渐散去河边的烛光晚餐已经准备好彩绘塔慢慢失去了颜色广场上的月亮慢慢爬上来按照约定好的时间,我们晃到了提前三个月就订好的这家餐厅KRCMA SATLAVA地窖餐厅。这家店真的必须预约,亲眼看到门口不断的走了一拨又一拨问询有没有位置的客人,最后都失望离去。预订E-MAIL:info@satlava.cz店里在现烤的猪肘,油滴落在火里不断的发出滋啦的声音,馋哭了一堆人,包括肚子饿扁了的我们。预留的座位,烛光小花非常温馨。我们要了份烤猪肘,大快朵颐。不过再敞开了吃最后也只吃掉三分之二。洋葱汤很有特色,用面包作为盛汤的容器,边喝汤边刮着面包吃,葱香味浓郁。以甜品奶油馅饼收尾。回我们温馨的小屋啦!Day11 10/13 周日 捷克CK小镇 - 布拉格清晨,在hostel自带的花园里吃个早餐。背起包包又去小镇逛啦!清晨的小镇还没有多少游客,街道干干净净的。老城区绝大部分建筑及教堂都建于14-17世纪,以歌德、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为主。整座城市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在这里漫步就犹如走进了中世纪电影中。寻着彩绘塔的方向很容易就来到城堡边登上城堡,又是一个好天气俯瞰整个CK小镇树影婆娑美不胜收光与影,留下美好瞬间近距离欣赏彩绘塔再走回小镇沿着河边散步看河水潺潺看游客如织还是老外会玩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品尝美食真有点羡慕当时的自己了离开河边,小镇又呈现出另一种美随手一拍就是明信片的感觉别忘了给自己寄一张明信片再来几张照片随着彩绘塔的远去,我们又回到了民宿,该和小镇告别了!同样是号称最美小镇,哈尔施塔特是世外桃源的美,而这里是古朴典雅的美,相比而言,这里更有韵味。没有赶公交,多花些银子包车去布拉格 - 这次旅行的终点站。因为没有其他乘客,所以拼车就变成了包车,司机也是个小伙子,但是没有上一个健谈,可能是英语不太好的缘故。好在路上的风景还不错,3个小时的车程也不觉得无聊了。终于到了Retezova Apartments (Add: Liliova 8, Prague 01, Pra,这次租了套公寓,带厨房和洗衣机,很方便。公寓前面是条砖铺的人行道,很有历史感公寓距离查理大桥和老城广场都不远,满怀对布拉格广场的期待,就先选择了老城广场。第一眼的老城广场,始建于大约公元10世纪,是布拉格老城的中心。广场中间矗立着捷克伟大的爱国者,哲学家,查理大学首任校长 - 胡斯的雕像 -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一个值得后人纪念的代表人物。不远处的提恩教堂在蓝天下特别醒目。这就是蔡依林所唱的布拉格广场吗?不但没有许愿池,怎么连成群的白鸽也看不见呢?广场边上几位年轻人正在追寻着自己的音乐梦想,这在欧洲城市里是很常见的一道人文风景。在广场附近遇到卡夫卡纪念铜像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他就是这座城市的代表。能够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就足以说明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巨大影响力。这个铜像是2003年为纪念卡夫卡120周年诞辰而建,到我们看见的时候已经又过去十年了。据说创作灵感来源于卡夫卡小说《一次斗争的描述》中的骑行片段,“我忽地就跳到我这位熟人的双肩上。。。”这位熟人是男还是女?是一个具体人还是一个抽象人?在这篇文章里无法判断,所以就留给读者把自己的理解装进空洞的衣服去。天文钟也是老城广场附近必看的一个景点,只是还没到表演的时候。现在是几点钟呢?路口的马车也知道礼让行人捷克的玻璃以及水晶都很出名,路过的这家小店的玻璃柜上陈列了各种精致的玻璃制品。布拉格查理大学就坐落在这条古朴的街道上。这所创建于1348年的学校是中欧地区与维也纳大学和慕尼黑大学并列的顶尖研究型大学!曾经诞生过4位诺奖得主。街边捷克著名的雕塑艺术家Anna Chromy的一件作品。安娜希望通过作品告诉人们,人的一生是空荡荡的,需要用爱和情感去填满,需要我们不断追求美好的事物。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返回朝着查理大桥的方向走去。出于自己对方向的迷之自信,没有看导航,也没有问路人,可是布拉格弯曲的街道很快就给我上了一课。好不容易来到河边,却发现根本不是查理大桥!而此时天色已黑,只好远远的欣赏一下查理大桥和布拉格城堡的夜景。路口处是捷克国家歌剧院橱窗里展示着正在举办的各种曲目然后再沿着河边往查理大桥走去。路过一处精美的雕塑,是由Jozef Kranner为纪念神圣罗马皇帝弗朗兹一世而创作。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到了查理大桥桥头处已经快走不动了。这个似乎是查理大桥博物馆,记得进去参观了,但是不记得里面长啥样了,也没留任何照片,所以和没进去也没啥区别。博物馆的右边是救主堂,一座天主教堂。博物馆的左边就是查理大桥塔桥边上矗立着查理四世的雕像。作为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四世对布拉格城市的兴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查理大桥和查理大学都是在他统治时期建成的。他颁布的《黄金诏书》确定了德意志联邦的选侯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皇权,但是也延缓了帝国的分裂。月光下的雕像虽看不真切,但其栩栩如生的表情和动作仍让人叹为观止。桥上游客很多也很杂,感觉不太安全,也逛累了,就没有继续往前走。早点回公寓休息,明天再来。Day12 10/14 周一 布拉格第二天起了个大早,今天参观的重点是查理大桥和布拉格城堡。公寓里没有早饭,本来希望在路上可以买点吃的,但是清晨的布拉格根本就没有早餐店(欧洲很多城市都是这样),连个像样的商店都没看见。很快来到桥头,可惜是个阴天。河边的风带来阵阵寒意,十月的布拉格已经很冷了。没有了喧闹的人群,可以细细品味这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迹了。查理大桥建于1357年,由当时的国王查理四世下令修建,是第一座横跨伏尔塔瓦河的大桥。桥上左右共竖立着30尊圣者雕像,都是17-18世纪捷克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被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是一座极具艺术价值的石桥。桥上大部分雕像已经换成复制品,而原件则保存在博物馆内。在这里拍婚纱照,一定是很浪漫的。桥中间一侧立着一个精美的铁艺围栏,中间摆放着圣约翰铜像,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位因保守秘密而被从此处扔下去的牧师而设立的。大桥总长520米,宽10米,很快就看到对面的桥头堡了。伏尔塔瓦河就在脚下。作为捷克最长的河流,它发源于波希米亚森林,向北流经南波希米亚州、中波希米亚州和首都布拉格,将布拉格城一分为二。捷克音乐家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的交响曲《我的祖国》里的第二乐章就是《伏尔塔瓦河》,所以这条河流又被赋予了母亲河的寓意。走过大桥,就来到了城堡区。小城塔桥由一高一低两座塔桥组成,其中远处那座较矮的塔桥称为朱迪塔,兴建于12世纪,比查理大桥的历史还要悠久。这里的建筑看上去要新一点,但和老城区的风格依旧。经过薄雾笼罩下的圣尼古拉教堂,据说是布拉格仅次于圣维特大教堂的宗教活动场所。因为时间尚早,教堂没有开门,所以就没有入内参观。街边不起眼的建筑冷不丁地冒出一个大使馆来这是一家素食餐厅一些好看但不知名建筑不时有路牌指引着方向,但都是捷克语,根本看不懂在此处继续向上走爬过长长的坡道,终于来到了城堡广场。布拉格城堡是世界最大的城堡,长约570米,平均宽度约为130米。它的历史可追溯到9世纪。此处已在高处,可以一览布拉格的全貌城堡门口已经聚集了一些游客在等着开门,后面就是圣维特大教堂那高耸的尖塔。广场上纪念碑这个施特恩伯格宫内据说收藏着众多的名画,可惜当时没有做足攻略,也是因为自己对欧洲艺术知之甚少,所以错过了这次欣赏名画的机会。9点钟开始警卫在城堡内广场举行简短的上岗仪式然后游客就可以从广场侧门进入参观了布拉格城堡曾经是捷克王室所在地,现在则是总统与国家机关所在地。城堡里最主要的三个景点分别是圣维特大教堂、黄金巷和旧皇宫。进入城堡,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的圣维特大教堂!捷克最大也最重要的教堂。这座建于1344年的教堂是历代皇帝举行加冕典礼的场所。教堂还收藏有查理四世的纯金皇冠。教堂里的彩绘玻璃是一大亮点,据说有阿尔丰斯·慕夏的作品。阳光透过玻璃,把颜色投射到旁边的墙上,给庄严的教堂增添了些许亮色。这个玫瑰花瓣造型的花窗由许多块彩色玻璃拼接而成,精致漂亮走出教堂,外面已是阳光灿烂。尖塔、尖拱顶与飞浮雕,是哥特式教堂外观的三大特色。作为哥特建筑的典型范例,圣维特大教堂对于后期哥特式风格在中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包括刚参观过的维也纳斯蒂芬大教堂以及库特纳霍拉的圣巴巴拉教堂都受到他的影响。圣维特大教堂不远处就是圣乔治大殿 - 一座外表朴实,色彩独特的建筑大殿内也很朴实再往前走就到了另一个城门两个士兵把守着城门这里是眺望布拉格老城的绝佳位置查理大桥依稀可见整点的换岗仪式,据说旧皇宫前12点的换岗仪式更有特色。帅哥配美女再次返回城堡,来到一条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小巷 - 黄金巷。这条巷子的由来是16世纪的炼金术师,他们在这里炼制黄金,以及金属武器和铠甲,曾经热闹过。但是后来就破落了,成了贫民窟。而让这条小巷出名的则是位于22号的卡夫卡故居,据说当年是卡夫卡的妹妹租借给他用于写作。在这间低矮简陋的房子里,卡夫卡创作了《乡村医生》等作品。年轻时的卡夫卡,看起来挺精神的,但是眼神中却藏不住内心的忧郁和倔强。现在这间屋子出售一些和卡夫卡相关的明信片和书籍。小巷里还有一些有特色的房子,都保留着以前的样子这间小屋据说曾经是一位电影导演租住过的地方离开黄金巷,返回圣维特大教堂的途中经过一处雕像,应该也是一件艺术品吧旧皇宫就在大教堂不远处。这里长久以来就是布拉格乃至整个捷克的历史和政治中心,以前是波西米亚王室所在地,现在是共和国总统办公室所在地,故又称“总统府”。维拉迪斯拉夫大厅,诺大一个宴会厅,里面空空荡荡的。天花板的结构有点像教堂的穹顶。沿着围起来的一条路径走一圈,当中的地板至今保存完好。墙上的族徽展示着王室的繁荣和强大官僚们办公的场所略显低调。旧皇宫是蛮旧的,透露着时代的沧桑和衰老走马观花式地游览完了布拉格城堡,此时游客也多起来了走出马提亚斯城门,再留个影心满意足地原路返回了。街边橱窗里大大小小的国王和王后瓷娃娃诱人的姜饼,其实味道一般般。就好比靠颜值吃饭的女孩子通常都不太聪明吧。靠近桥头堡的路边停靠着各式老爷车造型的游览观光车自认为没有富豪的气质和实力,所以就只能饱饱眼福了再次踏上查理大桥,晴朗的天气驱散迷雾,来往游客摩肩接踵,一派热闹景象。这个据说是大桥的守护者,圣徒约翰的纪念像传说如果摸了底座上的铜牌图案就有机会在将来重返布拉格当下的就是最好的,今后能再来那会是更好的。桥上的艺术家表演吸引游客驻足欣赏走回老城区,赶着看12点钟的天文钟报时表演。天文钟分为上下二座,是一座精美别致的自鸣钟,根据当年的地球中心说原理设计,上面的钟一年绕一周,下面的一天绕一圈。每逢正点会有骷髅拉动时间、圣徒现身、雄鸡鸣叫等各种报时。尤其是中午12点,十二尊耶酥门徒从上面的窗子里依次现身,6个向左转,6个向右转,随着雄鸡的一声鸣叫,窗子关闭,报时钟声响起。据说为了保证世上没有同样的钟出现,建造此钟的工匠被刺瞎了双眼。再次经过老城广场,依然没见到鸽子泰恩教堂,布拉格老城区的代表建筑,自14世纪起就是该区的主要教堂。教堂的钟楼高达80米,塔顶是四个小尖顶。泰恩教堂外形像两团黑色的火焰,也像电影里的那种阴森的魔鬼教堂。走了一上午,该找个地方歇歇脚,吃吃饱了。离旧城广场很近,是捷克著名啤酒厂皮尔森旗下的米其林餐馆。餐厅设计得颇有特色,有种地窖古堡的感觉。点了烤猪肘(pork knee)和红烩牛肉,还有他们家的招牌皮尔森啤酒。是不是很诱人吃饱喝足,继续开启逛街模式。。。牵线木偶是捷克非常有名的特产,每个木偶都是一个故事。看到橱窗里的鼹鼠让我想起了《鼹鼠的故事》,虽然全剧那个鼹鼠都没有一句台词,但是哼哼唧唧挖地洞钻来钻去的场景总是让我们哈哈大笑。教堂在欧洲很常见沿着马路一直走,远远就能看到一座和查理大桥桥头堡类似的哥特式建筑,这就是建于14世纪的布拉格13座老城门中仅存的一座,因作为防御工事存放火药而得名的火药塔。火药塔也是进入老城区的主要通道,著名的国王加冕典礼游行就是从这里经过的。穿过老城门,眼前又是别有洞天的一番景象。老城门的旁边有一块醒目的碑文,上面的捷克语记述了在市民会馆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其中有一行就记录了国家委员会于1918年10月28日发表宣言并宣告独立。上面提到的市民会馆就在火药塔旁,是布拉格的一座重要建筑。正门上方的马赛克《向布拉格致敬》是捷克画家Karel Špillar的作品。馆内主要空间是用于举办音乐会的斯美塔那音乐厅,得名于捷克著名的民族音乐家贝德里赫.斯美塔那。这里也是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宣布独立的地方。由于当时以为这就是当地人休闲娱乐的地方,所以就没有入内参观。附近的街道也没啥特点。于是就沿着大路走向下一个目的地 - 卢浮咖啡馆。沿途的建筑一看就很有历史了路过国家博物馆前的广场,游客很多,两个流浪艺人正在表演凑近了欣赏一下,唱得还不错。就买了盘碟片权当是对他们的鼓励了。这座建筑很有特色,把最佳的位置留给了一座雕塑,充分体现了房主对艺术的热爱弯曲的街道挤满了不同年代的建筑,一眼望不到头卢浮咖啡馆就在主街上,这个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咖啡馆,曾经是爱因斯坦和卡夫卡经常光顾的地方!不知道和法国的卢浮宫有啥关系吗?馆内装饰简洁而现代顾客很多,但并不吵闹在欧洲旅游如果不懂得喝咖啡就很难体会当地人的生活情调。多年后的我才逐渐习惯喝咖啡,但只喝美式。半小时的下午茶时间很快就溜走了。顺着大路继续往前走道路两边不时地会出现漂亮的建筑临近伏尔塔瓦河有一个大型的十字路口,蜘蛛网般的有轨电车架空线看得人眼花缭乱复古风格的有轨电车和这座古老的城市相得益彰和查理大桥平行的这座桥上,不时有豪华旅游团的老爷车队经过再看近处的查理大桥和远处的布拉格城堡,就没有了昨天的生疏感国家歌剧院即将迎来新一晚的演出活动在河边稍作逗留,再返原路返回,来到瓦茨拉夫广场。瓦茨拉夫广场是布拉格新城的商业和文化生活的中心。街道两旁有许多高雅古典建筑,各式商店林立,被誉为布拉格的“香榭里舍大道”。步行街的尽头就是捷克国家博物馆,馆前耸立着古代皇帝圣瓦茨拉夫的雕像。回公寓的途中又经过老城广场,泰恩教堂和市政厅都已亮起了灯再晚些时候,寻觅了一家肯德基店,晚餐就在这里解决了。全世界的KFC都是一个味儿。好兵帅克餐厅,又一位捷克作家哈谢克的代表作品。这一天走了很多路,看了地图才发现有些路线设计的不合理。还好当时年轻,要是现在肯定是要搭老爷车了。Day13 10/15 周二 布拉格 - 机场今天是旅行的最后一天,首要任务是登顶老城市政厅,俯瞰布拉格和老城广场。和昨天一样,今天早上也是个阴天。昨天在查理大桥遇见了拍婚纱照的一对儿,今天在市政厅的天文钟前又遇到了拍婚纱的几对儿,看来布拉格真是一座浪漫的城市。而真正的爱情是需要经受时间考验的。登顶市政厅塔楼古老的布拉格静静地展现在眼前偶尔的光亮就能让她如此美丽站在塔楼的回廊上,可以俯瞰整座城市的每个角落。层层叠叠的红房子一直延伸到布拉格城堡布拉格广场的真面目,怎么也看不出浪漫。塔楼下的旧市政厅外立面装饰着众多的徽章和雕像,整座建筑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接下来是去捷克邮政大楼,大厅十分豪华气派,壁画都是慕夏的作品可惜工作人员不允许拍照。在这里买了两套慕夏的邮票留作纪念。从邮局往回走,街角的一处建筑外明显是慕夏风格的作品。另一个街角处的建筑也很有特色,似乎是H&M时装店走累了还可以在街边的长椅上歇会儿在老城广场附近有个小广场,中央有一个铁栅栏围起的喷泉,难道这才是《布拉格广场》里的许愿池吗?小广场上有一座很醒目的建筑,整面墙上都是慕夏风格的作品。这种阴柔唯美的画风很难想象出自一位男性画家之手。正在琢磨这到底是一座什么建筑的时候,路过的一位当地小哥颇为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起了这些房子的悠久历史。几百年、上千年,这些历史的见证者,又在延续着新的历史。回公寓稍作休息,整理行李后退房。才发现公寓里面也有一处不大但很精致的休闲场所。把行李寄存在服务台,再去查理大桥逛逛。天气和昨天中午一样的好,游客和昨天中午一样的多雕塑依旧城堡也依旧把这份美好留在镜头里,印在记忆中。吃完午餐,竟然阴天了。正在仰望天空研究是否会下雨的时候,看到一个吊着的“人”,差点错过了大卫塞尼儿的这个作品。看到这座建筑就到公寓了。布拉格老城的街道布局一直让我们很迷惑,经常会走偏走岔,直到临离开才搞清方向。拖着行李箱赶地铁,古老的地铁站居然没有下去的扶梯。地铁转机场专线,终于来到了瓦茨拉夫国际机场。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又名《布拉格之恋》中,以战乱中的布拉格为背景,写出了对忠贞爱情的彷徨;蔡依林在《布拉格广场》中,以理想中的布拉格为背景,唱出了对浪漫爱情的渴望。所以,这应该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也不应该只来一次。后记写到这里,游记终于要收笔了。从疫情爆发时的2020年4月开始写到现在2021年10月疫情还没结束。随着疫情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原本只要有时间,带上护照和现金就可以实现的旅游,如今已经是一种奢望。但愿疫情早点结束,人类和平共处,那么我们再一起去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