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这次出行我自己提前三个月准备签证,机票,酒店,攻略,当然是用业余时间,但是等真正到了目的地,还是有好多的遗憾,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因此想要写下自己的第一篇游记,来回忆并完善这趟美丽旅程,同时希望可以对后来者有所拾取之处。学生时期,与k一起游历巴伐利亚时,去过一次奥地利,当时我们在萨尔茨堡的古堡下面拍了一套欧洲中世纪的古装,没想到,这就是我们后来最爱的结婚照。所以,对于奥地利,心里一直惦记着。在我们的旅行清单上,一直都有布拉格,只是想要去的地方太多,四五年下来居然都没有翻到它的牌子,今年凭借地理优势,沾了奥地利的光,一起游玩了。行程总概:整个七月都留给了曾经居住多年的欧洲,两周在奥地利,一周在捷克,一周在巴黎(主要是探亲访友,胡吃海喝聚会,略去不写)。Salzkammergut萨尔茨卡默古特湖区是我们的重点,住了十天,但是仍然不够时间来好好体验和领略它的美。我本来对于维也纳没有那么多的期待(主要是身边去过人告诉我维也纳也就一般),但是她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瞬间爱上了这个最宜居的首都,封她为我最爱的欧洲美人。心中的布拉格,是与巴黎,罗马一个历史级别的,然而第一感觉是好年轻的城市,有阿姆斯特丹的感觉,而且那些房子,大桥,小巷,人流,音乐,黑光剧......想不出会有人不爱布拉格。维也纳机场机场买票注意:1]绿颜色的机器是CAT售票机,票价在10元左右2]最实惠:s7+天票可以在红色机器上购买天票或者人工售票处,可以自取地图一份。我是在机场直接买了72小时的票,加一张S7的票。到了中央车站后转线去酒店。维也纳的地铁打票机不是很起眼,一般在电梯或者楼梯入口那里,打票全凭个人自觉,虽然无人检查,但是强烈建议素质打票。小插曲:我跟机场大叔说要买一个3days的票,大叔说不明白,还一脸真糊涂样,我也糊涂了,就给他说,就是那种一天两天三天的天票啊,大叔想了一会,说你指的是24h,48h,72h的票吗?我的眼珠都快掉下来了,努力点头,大叔笑说:早说嘛,就是72h的票吧。tips:维也纳的地铁基本都有升降梯,大件行李也不用担心,线路也只有几条,很容易辨识。就是名字长,又是德语,所以要留意看窗外的站牌名来确认一下。7月3日:美泉宫——霍夫堡宫——中央咖啡馆——美景宫——卡尔教堂——金色大厅美泉宫自评:*****美泉宫兴建于特蕾莎女王时期,是弗朗斯西的夏宫。作为维也纳游客的必到景点,这里的套票也分为好几种,丰俭由人。我们购买的是sisi公主套票,可以参观美泉宫的grand tour,sisi博物馆,家具博物馆和王宫。如果对sisi并不是很感冒,可以只参观一下美泉宫的房间。我们想着既然是来了,就都看看,我觉得如果美泉宫是很值得参观的,有中文的语音讲解器,还是不错的,一圈看下来,也需要两个小时左右。美泉宫的花园很大,很美,由于天气原因,我们是第二天早上去的,在里面走了三个小时,也只走走玩玩逛了一大部分,动物园那边都没有去看。tips:建议早点去,晚了会人头攒动,花园要等到天气好的时候拍照才美。玛丽娅·特蕾西娅在位期间,美泉宫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建,使得现在的美泉宫与菲舍尔的设计大不相同,1743年至1763年间工程由奥地利和意大利的早期古典主义建筑师尼古劳斯·冯·帕卡西(Nikolaus Franz Leonhard von Pacassi,1716年3月5日—1790年11月11日)负责(他同时也是维也纳霍夫堡皇宫的改建者),当年的狩猎皇宫被改建和扩建成一座奢华的皇家寝宫,可以容纳超过一千人居住。根据玛丽娅·特蕾西娅的意愿,1747年在皇宫北侧完成了一座剧院,她和她的多个孩子曾在剧院演唱和演戏。美泉宫的大部分内装饰来自这个时代,它采用的是洛可可艺术,这在奥地利极其罕见。玛丽娅·特蕾西娅去世后,美泉宫没有人居住,直到19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再次将其作为夏季寝宫,拿破仑曾在1805年和1809年两次占领并住在美泉宫。弗朗茨二世时代,美泉宫经过一次翻修,现在的美泉宫呈现的就是这次整修后的样貌。美泉宫正面被涂上原创性的赭色,德语中赭色因此被称作“美泉黄”。此后所有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家建筑都被漆成这种颜色。霍夫堡宫自评:****霍夫堡宫该算是真正的王宫,里面有2500多个房间,是哈布斯堡王朝真正办公生活的地方。用sisi套票在这里可以参观银器馆,sisi博物馆和一些皇宫房间。银器馆还是很壮观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以前吃饭需要这么多不同功能,不同装饰,材质的器皿,那些一套套的精美瓷器,可以想象以前生活的奢华高雅。sisi博物馆里面,我觉得那几套衣服真好看,墙上还配有那副sisi著名的肖像画。这里的皇宫房间guide比不上美泉宫,但是有个sisi的房间里有健美用的单杠等工具,还蛮有趣味。霍夫堡宫还有其它一些另外收费的展馆,我们不是很感兴趣,就没有进去。我最喜欢的是旁边的人民公园和宫殿后面的花园,花园里面都是椅子,大家闲适地坐在那里,躺在那里,聊天说笑,满园的玫瑰。中央咖啡馆自评:**霍夫堡宫出来,后面有很多马车的地方,往左手边走不远,就是中央咖啡馆,咖啡馆前还有不少人排队,我们等了15来分钟左右才入内。高大的大理石穹顶,很气派,也很有情调。但是论食物而言,并不太推荐,点心也就一般,咖啡尚可以。估计是宣传太好的缘故,游客很多,可以说人声鼎沸,只能作到此一游。美景宫自评:****交通:地铁U1线到Südtirolerplatz站下车即可下午天气好转,便决定先去美景宫看看,顺便去卡尔教堂,有时候攻略也要跟着天气走。美景宫曾是哈布斯堡王朝将军欧根亲王的宫殿。在欧根亲王去世后,美景宫于1752年被卖给玛丽娅·特蕾茜雅。现在的美景宫是奥地利美景宫美术馆的所在地。上宫的美术馆有克里姆特画作,感兴趣的可以参加,有时候也有莫奈画作参展。没有进去,傍晚时分的后花园如此迷人,我们就在花园里散步拍照,晒太阳。布局和设计比起美泉宫是小了点,但是仍然非常惬意,这里的游人也比较少。卡尔教堂自评:***从美景宫后门出来走路不远就到了,途中经过一个露天纪念碑,有很大的喷泉。171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六世宣布如果可怕的鼠疫能够停止,他就建造一座教堂,瘟疫一结束,皇帝就下令建造了这座壮丽的巴洛克教堂。我自己很喜欢这张阳光喷泉草坪照片,这种浓烈夏天的味道。卡尔教堂的水边有年轻人坐着聊天,有露天电影院,还有一群人下班后在这里跳交谊舞,买杯喝的,坐在公园的椅子上,看着这一切,居然有种想要搬来维也纳生活的冲动。 教堂前面跳舞的人群卡尔教堂和美景宫晚上的夜景拍摄也是很美的,可惜我们随手没有带衣物,天气晚来比较寒,就走走回去了。至于对面的金色大厅,各种出名景点前都有兜售演出票的,但是网上对金色大厅已经完全商业化的演出评价不高,而国家大剧院在七八月没有什么演出,我们最后就放弃了,最后在巴黎的教堂听了一场音乐会,先生对这场特别的音乐会倒非常满意。只能来年秋天再去欧洲时顺道维也纳去听一场。(我听过的音乐会里面,最让我惊喜和推荐的是阿姆斯特丹的皇家音乐厅的演奏会,最棒的一次视觉听觉享受。)7月4日:美泉宫(花园)——卡伦山美泉宫花园自评:*****正如前面所言,第一天天气欠佳,我们临行改变计划,今天再来逛花园。这座花园的设计在欧洲也是仅次于凡尔赛,虽然赶不上凡尔赛的气派,但是我们散步了三个小时也没有尽兴。花园整体相连,然而又用高大整齐的树木分为各种小型区间,很多家庭带着小朋友们过来野餐。由于彼此分开,穿梭其间,只闻童声,未见稚童。在走过植物园,我们走进了一大片玫瑰园,各色玫瑰,都开的极好,我看有位大叔园工在日头下翻土,就随手替他拍了一张。玛丽娅·特蕾西娅专注于美泉宫的改建和装饰,她的丈夫弗朗茨一世(1745年至1765年在位)和来自洛林的艺术家们则致力于皇家花园的扩建,他们将花园的林荫路设计成星状,各条林荫路在美泉宫中心的中轴交汇,巴洛克艺术的花园代表了皇家由内向外的统治。花园正面是一座硕大的花坛,植物严格对称地种植在彩色的石头上,花坛两侧则是经过严格修剪的树篱。1752年爱好自然科学的弗朗茨一世在皇宫旁建造了美泉动物园,第二年又在花园西侧建造了荷兰式的植物园,19世纪被改成英国式。皇宫花园中的雕塑大部分是德国艺术家威廉·拜尔(Johann Christian Wilhelm Beyer,1725年12月27日—1796年3月23日)的作品,他们出自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和古罗马历史,最主要的作品是大花坛中的雕塑。弗朗茨一世1765年去世后,玛丽娅·特蕾西娅的儿子约瑟夫二世(1765年至1790年在位)继任,玛丽娅·特蕾西娅继续扩建美泉宫,美泉宫一直延伸到美泉山上。1765年,奥地利早期古典主义的代表人和建筑师约翰·费迪南德·赫岑多夫·冯·霍恩贝格(Johann Ferdinand Hetzendorf von Hohenberg,1733年2月7日—1816年12月14日)接手皇宫的艺术设计,他在山脚下挖掘了“海神泉”(Neptunbrunnen),在山顶美泉宫的最高点建造了凯旋门(Gloriette),凯旋门从视觉上同皇宫花园紧密合一,它用来纪念带来和平的正义战争。皇宫花园中的许多建筑也是出自赫岑多夫之手,比如壮观的人造罗马废墟建于1778年,背后是一座海格力斯的雕像,罗马废墟被认为象征着罗马共和国的衰落,这源于安东尼和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亚克兴海战中被屋大维和他的大臣阿格里帕击败,然后自杀身亡,罗马共和国随之灭亡,罗马废墟旁矗立着一座方尖碑,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认为国王法老是神的化身,她曾用方尖碑来象征法老。到了小山的尽头,从上俯瞰整个美泉宫,维也纳的部分建筑业尽收眼底。我最稀罕的是旁边还有一座看着很原始的森林,下山时,有位小青年席林而卧,晒着太阳,睡的酣畅。如果时间够,我是很愿意也去森林走走的,森林总让我充满敬畏与好奇。卡伦山自评:*****地铁:地铁U4线,Heiligenstadt(终点站),换乘公交38A上山,Kahlenberg站。最初的计划,是没有这座山的,直到要出发时,偶然从网上看一个姐姐的帖子,说到贝多芬小道,我才细究下来,原来这里藏有一片散步的树林,一片片乡间葡萄田,一家家美丽的小酒馆。我们按照攻略,到达山顶后,有一家教堂,旁边有个露天的咖啡馆,这里便是俯瞰维也纳全景的地方。但是,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个全景视角,只见多瑙河,一些郊区的现代化建筑。(题外:论看全景,最爱佛罗伦萨的大卫广场小山坡,夕阳下尤其醉人)心里很是不甘心,转而踏入一条山林小路,准备徒步到最下面的村庄去,大概两三小时左右,这才觉得我想象中的维也纳森林渐次来。我们在下山途中,两人穿着拖鞋走了一个多小时,确实很累,忽然见一位大爷猛力骑车过来,顿时觉得自己太丢人,二十几岁就这样缺乏锻炼了。经过贝多芬小路时,沿途的小屋别墅都安静又精致,忽然发梦,想自己要是住在这里,每天但闻溪水鸟鸣,狗吠虫嘘,说不定也能作出两曲来。k果断说,你住这里,除了更容易长肉估计其他是不可能吧。进入村庄后,我们已经饿的不行了,赶紧找酒馆,这些酒馆环境都是上层的,但是味道,个人感觉,不如山下好,当然价格比起山下是贵一倍。k尝了一杯葡萄酒,觉得还可以。7月5日:黑死病纪念柱——斯蒂芬大教堂——艺术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