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记得08年在网络上第一次看到一张图片: 一个充满狂野彪悍的非洲女人,下唇被一个硕大的圆盘撑开。夸张的画面原以为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没成想旁边的介绍着实憾到了我: 那是一个来自埃塞俄比亚南部名叫唇盘部落的一张实拍照片。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第一次在我脑中留下念想。女儿初中时学到的生物课又一次提到这个国家,这里曾经出土了古人类化石距今320万年有余。再后来看书,这个国家着实刷新着我的认知: 咖啡发源地,可以近距离观火山岩浆,世界奇观岩石教堂,历史古迹贡德尔古堡,各种宗教相融和谐......于是迫不及待,这个寒假亲自踏上了那片神秘的土地, 身临其境去感受它的狂野, 原始和刺激!2月9号到20号, 短暂的旅程,遗憾和震撼交织, 定义为终身难忘绝不过分。非洲是人类唯一的发源地,而埃塞绝对当仁不让。踏上埃塞的国土,恍如回到母体,粗粝而狂野,神秘而苍茫。丰富的自然地貌与恶劣的生活条件形成了鲜明对比。近似与世隔绝状态下的原始生活仿佛回到人类早期,无拘无束,坦荡无垠。去往尔塔阿雷火山的路途充满艰辛,但却无比刺激。 这大概也是我今生最冒险的一次旅行。落笔才意识到自己的文字在非洲苍茫辽阔的大自然壮美面前的贫乏和词穷,意识到在碰触原始生活状态后用词的捉襟见肘。但是,我从不放弃用文字的描述来为自己的旅程画上句号。一以贯之,坚持至今。感谢老公和女儿的相伴,这大概是我们能成为一家人的原因之一吧。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旅行理念。所以,即便在很多朋友不解的眼光中, 比如总是吐槽我们去这些“危险”和“奇葩“的国度旅行,我们仍旧一如既往怀揣憧憬踏上旅程。女儿一路的表现更令我欣慰:夜间徒步三个多小时登火山一直负重帮我背包,不娇气不矫情;在靠近岩浆喷发口勇敢的照顾疲惫的我;即便在最没有人烟的地方也不会乱丢垃圾,坚持带垃圾下山并且主动捡拾别人丢下的矿泉水瓶,非常自律;在穿越奥莫山谷的原始部落, 进到一个不是游客到访的村子时, 在我们大人都想忍不住要给小朋友糖果的行为时严厉制止我们,非常有原则的提示我们不能这样施舍,否则会对那些懵懂的小孩造成不劳而获的不良习惯!事后她的解决办法是把糖果统一起来集中给到村子向导, 由他们第二日进村时再分发给小朋友作为礼 物。这样不会造成孩子们的误解而为以后到来的游客造成骚扰!在Dassanech部落,看到有部落妇女腿上有伤,急着找到我要把随身带着的药品给到她,善良的内心让人为之动容。在和随车向导一路聊天时会把自己的见解和一些对当地有建设性的意见大胆提出,带着思考的旅行总是让她收获满满......今日起我将缓缓开始关于这趟旅行的回忆。在奉上海量精彩照片的同时,将不吝笔墨记录呈现和当地向导讨论的方方面面,所见所闻,以及在和当地人相处过程中对孩子点点滴滴的引导。这次旅行算是必然中的偶然吧!二、自驾还是地接包车去埃塞,自驾是没可能了也不现实,毕竟不是什么发达国家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其次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每一个都相隔甚远,必须要包车,而且所有的原始部落要有当地向导。考虑到自己有限的时间,加上每年的后半年实在是最忙的时候, 基本处于没时间详细制定这种很费心的路线和网络去找当地向导。 于是在大概看了几篇帖子后决定把这次出行的安排委托给“老朋友'处理。之前去肯坦东非草原时用了国内一个小众游的“特洛伊东非旅行“促成,因为安排非常满意,所以后期一直也有微信关注。看到他的微信圈突然晒出了埃塞的这条线路(时间简直和我要想出去的意愿不能再巧),于是抱着再一次试试看的心态询问了价格。特洛伊的binbin根据我的时间和要求做了报价单,和我想象的基本出入不大。 当定好行程时binbin本人提出愿意加入这次出行,欣喜之余让我彻底省了一次心,下飞机后也不用操心向导接机一类的琐碎事情了。而且他顺便带了3个小伙伴,这下我们刚好是2部越野车出发了。三、出行准备1. 签证我是在埃塞电子签网站https://www.evisa.gov.et/ 自己申请电子签的, 非常方便。虽然埃塞支持落地签, 但是为了节约过关时间,还是建议电子签。2. 小黄本打黄热病疫苗的小黄本,这次我也带了,事实证明埃塞不检查这个。对自己负责的话, 去东非还是注射一针吧!具体怎样获取这个证明, 请移步我之前去东非草原时的攻略http://b log.sina.com.cn/s/blog_60a458f90102w8ap.html3. 机票直接在去哪儿网 定的, 埃塞航空从香港往返,ET673 晚上1点半起飞的红眼航班,回程ET608 晚上22:45起飞基本每人6000多往返算是合理价格。4. 货币当地货币单位比尔BIRR, 和美金兑换当时汇率是1:27.2左右, 我们在机场按1:28换的, 还是很划算的。埃塞不能用人民币直接兑换, 所以记得带美金。因为包车费, 餐费,部落参观费,警卫保护费以及内陆机票钱在出行前就已经付清,所以当时老公也只是兑换了200美金的本地货币,其他小伙伴有的单人只换了50美金,所以不必兑换太多。我们甚至在回程时还剩下50比尔只能作为留念了。另外要换小面额比如5比尔的钞票,这个在后面支付部落拍照费必不可少。 我们的当地向导想的非常周到, 一路上基本都是直接和她兑换,用完的话就只有遇上小卖铺一类的去换吧。5. 电话卡因为这次走的大部分地区是无信号区域, 即便买个当地电话卡,上网也徒劳。 所以只是到了入住的地方有网络就报个平安,只是网速不要奢望!6. 转换插座貌似入住地方有的可以直接用国内的插座, 有的不行, 所以还是准备一个无妨。我甚至带了一个插线板方便相机,3个手机(一家人多),手电充电。7. 衣物* 2月去埃塞是旱季, 这次走的路线因为基本集中在南部原始部落和北面火山低地, 都是比较炎热之地。 所以短 袖,短裤,长裤要带, 早晚最多一个抓绒衣足够, 即便上火山后保暖也够了。* 登山鞋或者一定是可以爬山运动的极其舒服的鞋子尤为重要,因为火山之旅不是一般的费鞋子!* 口罩必不可少(或者魔术头巾当口罩多功能使用),因为所到之处灰尘超出想象!* 手电或者头灯必备 ,夜间登火山必不可少。登山杖看个人需要吧,我们没带,看到有些人是使用了。* 防晒霜,墨镜,遮阳帽一个不能少!非洲的太阳火辣辣炙烤。* 防蚊贴,防蚊液,风油精。拉肚子药,创口贴,感冒药建议备齐。埃塞的旅行称得上艰苦,这次和我们同行的 小伙伴们有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甚至重感冒,所以不要低估披星戴月的早起和晚休以及长时间坐车带来的疲 惫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 洗漱用品带好,湿纸巾个人感觉去火山大有用处, 因为半夜爬上去,翌日清晨就要下山,不能洗漱。* 睡袋根据个人习惯吧。 我们带了厚睡袋在火山露营时相当管用, 当地会提供垫子。帐篷其实不建议,同行的小 伙伴带了,事实证明山风很大, 夜晚刮的帐篷哗哗作响反倒睡不好。而我们直接露宿星空下竟然睡的很香!8. 小费* 需给向导或司机小费。视满意程度可以考虑每人5~10美金一天,比如我们家三口,就是3个人都要给,所以一 天差不多15美金这样。也可以用当地货币支付小费。* 部落解说向导基本是我们的当地向导直接支付了, 如果没有当地向导跟车, 那这个也要支付, 所以出发前要搞清楚。* 吃饭有服务性小费,账单中会加10-15%的服务费,因为餐费提前支付了, 所以全程看你自己意愿。 老公有时会给,有时没有。* 拍照费是特针对奥莫山谷里,探访不同原始部落时,按人头给摄影费,一人5比尔(人民币1.5元左右),有的部落也接受由向导统一和部落族长谈好价格一次性支付随便拍的方式。这样免去拍一个给一个的麻烦。* 临时碰到的活动仪式参观费,主要特指不定期举行的跳牛活动,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支付了每人40美金。 其他几乎没有需要自费的项目了。9 .买东西建议在部落的集市上买当地人做的工艺品一类的较好, 支持下他们的手艺和经济来源,也算是为他们改善生活做点小贡献。 以往我们出游几乎只是买一两个小纪念品,而这次却是满载而归,当然也不是什么贵的东西, 毕竟折合人民币也没有几个钱。所以喜欢就出手吧。当然海关禁止的要注意。10. 时差埃塞和北京时间晚5小时。 比如北京时间早上10点,当地时间是5点。所以利用这个时间差在飞机上睡一觉刚好早上可以开始旅程, 不会再耽误一天。似乎能想到的暂时就这些了,如果后面想起来再做补充吧!四、行程安排10天包含来回飞行时间, 时间紧凑。所以这次把行程集中在了原始部落和火山景观。 而位于埃塞北部的世界文化遗产拉里贝拉岩石教堂,以及贡德尔古城和方尖碑一类的古迹我们只能遗憾放弃了。浓缩后的精华如下:2月9日下午坐船从珠海直达香港机场, 搭乘2月10日凌晨1点半的飞机。2月10日飞机应该是当地时间一早7点降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机场, 实际稍稍晚了些时间到达的。另外因为同行的小伙伴们有两位是从上海和曼谷分别飞的, 所以到达的时间又晚了些。 加之其中一位台湾同胞必须要落地签,着实比原计划出机场和向导碰面时间整整晚了3小时, 导致我们10号的行程完全没有按原计划进行,整个就是赶路了,从首都一直开车直达阿巴门奇(Arbaminch)。中途原本计划要参观的琴恰Chencha村落的Dorze 部落, 无奈的放到了从部落返回首都的那天补上的。 而当天我们原本也有安排要参观考古古迹Tiya蒂亚石柱雕刻和Mariam 岩石教堂。权衡了轻重,最后也只能无奈取舍取消了石柱和教堂的参观。这是我这次很遗憾的一部分,也是拼团前完全未知的事情,我定义为人为造成的缺憾。所以希望后面的同学吸取教训, 要把这部分时间预留出来。 当然因为从首都到阿巴门奇的路程也实在有些远, 而且首都还要有些堵车开不快,中途午餐, 所以直到黄昏时分我们才紧张赶到酒店入住!当晚入住Paradise Lodge含晚餐, 推荐!2月11日阿巴门奇--KONSON孔索---JINKA金卡清晨驾车前往查莫湖CHAMO, 坐船拍摄河马,鳄鱼以及鸟类(个人觉得这个景点有些鸡肋, 建议可以省去,空出时间应该参观孔索的村子)。在我们强烈要求下向导在就餐地不远的地方选了孔索一个非常古朴的村子,并不是游客参观的地方。 此地儿简直超出我们预期, 是这趟旅程最经典的一笔!之后直接开往金卡,住宿ECO-OMO LODGE含晚餐, 推荐!2月12日金卡-MURSI摩西族-TURMI图米镇因为刚得知今天有跳牛仪式,所以向导要求我们很早出发,先途径MAGO马果国家公园,去参观了摩西唇盘部落后,路上解决掉随车的早餐。 然后直接开车到图米镇逛本地集市,午餐后赶去HAMER族村庄看舞蹈和跳牛。晚上住BUSKA LODGE, 推荐! 今天非常累, 也是最精彩的一天。2月13日早餐后开车到达KARO 部落,中午返回酒店午餐后,好好休息,待下午4点半左右去参观HARMER族的一个村庄。晚上返回BUSKA酒店2月14日早餐后离开图米镇,去和肯尼亚接壤的一个边境部落DASSANECH参观,午餐后途径孔索返回阿巴门奇。仍旧住PARADISE LODGE. 这个过程本该要去参观一个孔索的村子,但是向导并没有去,也不清楚是时间不够还是故意省去了,当时怎么就糊涂的忘记和向导再确认下。 好在返回阿巴门奇的路上远远的也见到他们住的房屋也就释然了。只是不能近距离拍照罢了。所以旅行这种事情真的还是要自己详细了解下才不会疏漏。2月15日阿巴门奇-亚的斯亚贝巴-默克莱MEKELLE今日返回首都的路上,我们会弥补第一天错过的DORZE部落, 而原本的计划是参观文化遗产TIYA石柱雕刻和ADDADI MARIAM 岩石教堂, 但是由于第一天出机场几乎耽误了半天, 所以只能2选一,参观部落放弃了石柱雕刻和教堂了。 黄昏时分到达首都机场,搭乘晚上8点的飞机直接飞默克莱。 当地接机入住酒店名字忘记了, 和出发前行程安排的那个临时有变化。至此, 前半部分围绕奥莫山谷的原始部落的行程就结束了!有遗憾也有惊喜。 由于路上很多时间在赶路, 所以也建议其实可以搭单程飞机直接飞到金卡开始原始部落, 这样会缩短在路上消耗的时间。当然陆路的好处也在于一路的非洲风土人情不会错过。看你怎么取舍!2月16日从今日开始火山之旅。大件行李放酒店,一早有火山团的越野车来酒店接, 先去火山团的大本营(一个小村庄),等待所有要去火山的游客, 这里大家组成一个车队一起出发(我们最后是9辆越野一起)。因为路途相当难走, 所以必须车队出发前后照应,避免发生危险。午餐在AFAR阿法地区的一个小村庄解决,然后途径沙漠,火山地貌后在黄昏时分到达火山脚下的大本营。晚餐后, 开始徒步登火山,之后在山上露营。2月17日因为浓烟太密没能看到翻滚的岩浆,所以一早就开始下山,大概9点多在营地吃饭修整后离开, 临近午时途径ASSALE盐湖, 可以下水感受下浮力,也有个小温泉泡下,天气太晒了我们没有下水。晚上到达最初出发火山团的那个大本营(小村子),地铺一夜。注意这里只能用冷水洗洗,用水极不方便。想想从火山露宿到现在会有2个晚上没办法好好洗澡的滋味。我们这个车队其中有一个车的女孩子说他们在午餐时附近有个洗澡的地方匆匆洗了下澡,简直不能让我更羡慕!当然如果你不怕晒,在盐湖漂一下, 再去温泉泡一下也未尝不可, 只是大中午的要折腾,而且司机们都热衷这里泡泡, 想想那个画面你就没有欲望了。非常小的温泉,基本游客多数也就是泡下脚而已。2月18日4点半起床就要出发去AFAR地区的达吉纳尔凹地,观看本地采盐,驼队运盐,火山地貌,硫磺湖,盐山等壮丽的景色。午餐后直达默克莱,之前寄存行李的酒店。 早起是必须的!2月19日早餐后去机场, 中午前飞到首都,午餐在首都最古老有名的餐厅吃饭。然后参观博物馆,圣三一教堂,ENTOTO山俯豃整个首都,晚餐在当地特色餐厅想感受当地歌舞,只是时间不宽裕,音乐刚开始一会儿我们就要离开去机场了 ,夜间搭乘10点45的飞机回香港。2月20日安全到达香港, 坐船回家。另外出发前买了张波的《走进东非大裂谷》,虽然书中没有包括尔塔阿雷火山区域的描述,但是原始部落算是比较全面了, 而且从科考和考古的角度,对于埃塞的北部也有详尽的记录。 不失为一本多方位了解这个国家的好书!推荐。 弱弱的说下, 某宝和X当以及XX逊似乎已经绝版不卖了,我可是高价买了本二手书!即便旅途有些人为带来的遗憾也释然了,因为生活就是这样, 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而没能看到火山岩浆翻滚的状态只能是运气所致,大自然谁也无法控制。 加上自己一贯安之若素的观念根深蒂固,于是走到哪里都可以随遇而安,无论如何都能让自己心安而淡然。什么是旅行该有的心境?我想不抱任何偏见,只怀着谦卑和欢喜去迎接未知的东西,甚好!五、走进埃塞0.初识埃塞透过炫窗,当机翼划过2月10日的曙光,目的地越来越近了,心里不免一丝激动掠过。这是我们第三次踏上非洲的土地了。 每一次的踏足,非洲带来的旅行体验都是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无论是摩洛哥的梦幻之旅,还是埃及的恢弘古建,亦或东非草原的辽阔壮观。 说不清哪一个最好, 但每一个都很特别。我深信埃塞一定也会在记忆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憧憬着目的地带给我们非凡的体验!埃塞航空的早餐还是要夸下的。飞机稳稳降落在首都机场,远远都可以看到有中国援建的一些标语挂着!而华为更是无处不在!出机场,耀眼的蓝天有些晃眼了我们一家三口的车子和司机亮相登场,和向导“好迪”美女拥抱,老公用了标准的本地人见面礼, 和向导互相握右手的同时轻轻碰右肩膀,(这种方式无论男女都可以这样打招呼),着实让Hodi激动了下。她顺便告诉我们本地人问好的发音, 她一张嘴Salaam, 我们3人几乎异口同声说,好熟悉哦, 这不就是和摩洛哥人打招呼一样吗? 所以后面见到本地人就轻车驾熟奉上这个问候, 亲切不少!Hodi和我们一家一辆车, BingBing和另外3个小伙伴在另一辆车。已经比原定时间晚了3小时了,所以废话不多, 直接上路。GO !GO !GO!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堵车也是没商量的,到处修路, 到处建设。 透过车窗匆匆一瞥这个城市,怎一个“乱”字了得。 冒着黑烟的汽车拉着笛声, 嘈杂的人群夹杂着牛牛们恍若身在印度,街上污水横流,铁皮棚的商铺横七竖八, 让人怀疑身在一个国家的首都 .但是仍旧 时不时会看到全副武装的挂满木质脚手架的建筑, 显然这又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生机勃勃的一座城市。在这个水果小店,Hodi下车买水, 我又看到了熟悉的码放整齐的仙人掌果。终于驶离乱哄哄的闹市区,出了市区就是山野风光。一群群的当地人和和时不时出现在公路上走秀的牛群羊群们,以及拖着各种东西的驴车构成了一路的风景线。我们对此毫无办法,惹不起,也躲不了,多半是只能减速或者干脆停下来等他们晃悠悠地让出半壁江山来。2月是埃塞的旱季, 目极之处大片大片的枯黄略显萧瑟。但是我们的车厢里可是热火朝天一点都不沉闷。Hodi 是个非常健谈的向导 , 和老公称得上海聊。 在这个国家妇女受教育程度如此低的情况下, Hodi 分明是个异类。她只有25岁,接受过高等教育, 思想非常开阔,虽然家庭条件不错,但作为女性,年纪轻轻就自己创办旅游公司, 同时帮家人分担弟弟妹妹的生活费用,用她的话说她是目前她们国家唯一 一个女性向导(也许夸张了, 但是的确不多见女性做这份工作)。从她自信的脸上和言语中, 女儿深深感到女孩子独立自强是自带光芒的, 同时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说起她的国家, Hodi还是非常自豪的。她会不知疲倦的告诉你他们是非洲唯一 一个未被殖民过的国家。意大利人曾经登陆这片土地军事控制6年之久,但是埃塞武装反抗力量并没有让意大利人全部占领这片土地;她会自诩的说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非洲黑人运动员就是来自她们国家;她为女儿解释她们国家13个月的来历。 因认定的基督诞生日比公历要晚7年,所以在她们众多的文化部族里现在仍接受着公历,其中前12个月每月共有30天,而第十三个月则只有5天或6天。算算看现在他们刚刚进入埃历2010年。不由得我嘚瑟起来, 哈哈,一下回到3字头年龄!而老公马上一段黑色幽默后告诉Hodi 说你可要小心副驾驶的老女人(特指我),她可是“Trouble Maker“ 。 我们哈哈大笑后, Hodi 改口称我为“TM”。总之, 车里有这个活宝美女向导加上幽默至极的老公,这一路开心指数直飙到五星。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毛驴了。不是拖着水壶,就是拉着人, 亦或挂着木柴火, 总之毛驴在当地算是相当重要的交通工具。而且赶车的小朋友居多,年龄几乎都比女儿小的,心疼!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Hodi 说, 如果不是耽误了3小时,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参观的是蒂亚考古遗址,是个古老的英雄碑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每个英雄死了会刻剑在一块石头上,以此纪念这位传奇人物。那里共有上百块石头,上有古老的枕头图腾。 着实遗憾!午餐时间,初来乍到,为了慢慢适应, 我先点了炒饭老公则无所畏惧的马上先感受下埃塞最有名的英吉拉!相比中华美食的气象万千和因地域而分的饮食口味,据说埃塞菜品种稀少到居然只有五种!!!真不知道这个拥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与璀璨文化的古老国度的人民是如何过来的。而在这有限的五种菜肴当中,居绝对领导地位的必须是下面这家伙:英吉拉。制作英吉拉的原料叫做teff——苔麸,长得很像麦子。在世界其他地方只是一种普通的草,只在埃塞被作为食物并且是最主要的食物。资料:生长在埃塞俄比亚海拔3000多米高原上的这种作物,看上去几乎跟小麦一模一样,它只适应埃塞俄比亚的高原气候,并且产量很低,其亩产只有小麦的15%——很有些橘生淮南则为枳的意思。苔麸颗粒很小,每150颗苔麸的重量才相当于一颗小麦粒,但其营养价值非常高,富含氨基酸、蛋白质、各种微量元素以及植物纤维等,其钙含量比牛奶还高,铁含量是小麦的两倍!据说曾经有科学家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苔麸的产量,但均以失败告终。好在这种植物的生长速度很快,每年7月份播种,11月左右就可以收获了,不然对于向来粮食短缺却无英吉拉简直就活不下去的埃塞人来讲就太悲剧了。至于怎么制作英吉拉, 这里先按下不表, 原本路上要去的DORZE部落会有演示, 只是我们放在了回程的路上才去参观。而关于最讲究的吃法, 是我们在最后一天才见识到的, 这里先吊足胃口后面慢慢讲。对于第一次吃这玩意的老公哪有什么讲究, 看上去不就是一个软煎饼嘛, 撕开蘸酱吃一定没错!入口酸酸的, 没成想我们一家还蛮合口。双手合十做感谢上苍的动作, 我知道这个口味能接受的话, 后面行程的饮食不会太受罪了。 至少不排斥不难受了!去卫生间的老公偶然路过司机和向导的餐桌, 哇塞, 简直不能更隆重! 比起他们吃的英吉拉, 老公那份太简陋了。原来当地人吃英吉拉有专用的酱汁,统称watt,通常是用各种肉类(小块或肉末)、蔬菜等加上辣椒粉、盐等调味品慢火煨制而成,当然也有当地人非常喜欢的土制奶酪和生牛肉等。吃英吉拉不用刀叉也不用筷子,实际上吃这个只用右手,吃的时候先撕下一小块英吉拉,用手拿住,多孔的一面朝下(这是秘诀!),包住部分酱汁或肉,然后整个送进嘴里。有整张的饼,也有切成10公分左右的长度,然后卷成小卷状。餐具好气派! 简直是艺术品啊!老公说后面他一定要好好试试这家伙!只是这么大一份绝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时间不多, 我们的午餐算是比较匆忙的解决了,接着赶路。沿途没有高炉大厦,没有砖瓦屋舍, 像这样的泥墙草屋随处可见。第一次看到人工操作的关卡栏杆!路过的一个小镇,像是赶集,看上去是穆斯林聚居的一个地方。埃塞是多种信仰共存的国家。已经在全国发现考古文物证明,基督教作为国家教派可以追溯到公元324年,人口63%是基督徒。埃塞也做出声明是第一个将基督教作为国教的国家。还是唯一的黑人犹太族群的家园。33%的穆斯林、其余是是犹太教和本土信仰,能看出宗教在这个国家人民生活中占极其重要成分,这里的基督徒、穆斯林非常和睦地生活在一起。 不同宗教之间和平共处。这是我在整个路上能感受到的气息。停车休息时,路边的人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每个孩子都笑的很灿烂!没有柏油路时就是尘土飞扬,车子经过堪比沙尘暴。好在整体路况都不错,一路上感觉车子就是配角。当太阳收起它炽热的面孔 换上了温和柔美的身段时, 合着暮归的牛羊群,终于来到了今日的落脚地, 阿巴门奇!住宿地方PARADISE LODGE,一个可以俯瞰nechisar national park的山顶酒店,位置极佳!在餐厅可以远眺把查莫湖和阿巴亚湖隔开号称“上帝之桥”的山头 。 落日的余晖映衬着美丽的湖水,大气磅礴。 一扫坐车的劳顿,默默远眺, 你好,非洲! 你好, 埃塞!1.查莫湖泛舟找鳄鱼埃塞俄比亚素有“东非水塔“之美称,境内河流湖泊较多,青尼罗河发源于此。 而我们今日去的查莫湖(CHAMO LAKE)位于埃塞俄比亚南部,在东非大裂谷带内,也是著名的鳄鱼湖,生活着上千条野生鳄鱼。附近山地、草原上则生活着很多狒狒、羚羊、斑马等野生动物。赶脚有去非洲草原的节奏......2月11日早起,住宿的地方竟然也有野猪出没,我们从房间到餐厅这么短的距离就碰上了这家伙在大石头上蹭来蹭去的挠痒痒。早饭后抓紧时间在接待处刷下微信报平安。 房间没信号, 只有登记处的大厅才有。远远就可以看到“上帝之桥”。 原本查莫湖与阿比亚塔湖是一个整体,只因被一座小山头一分为二才有了各自的名字。所以称小山头如此美名,可见基督教深入他们的骨髓!当当当当当........ 出发前和美女向导HODI来了张合影!右边的男士是酒店服务生。暂别PARADISE LODGE, 过几天我们返回后还要住一晚的。车子没开多远,司机和向导下车, 原来这里是专为他们设置的住宿地方。 看上去很简陋,赚钱不容易啊!不远的村子看见一簇人群着白衣白袍, 向导告诉我们基督徒们正在集会有庆祝活动。他们的着装打破我对基督教固有的思维,。 一直以为头上有头巾的是穆斯林, 而在埃塞, 只要是白色的袍子和白色头巾的, 一定是信奉基督教的。非洲的秃鹳,喜欢吃腐食, 喜欢在枯枝上休息,之前在东非草原见过多次。不多时就到达NECH SAR 国家公园, 从这里就要登船畅游查莫湖啦老公,女儿和美女向导留念到此一游!山水相依, 查莫湖仅从景观来讲乏善可陈, 但是因为在如此缺水的非洲能坐拥方圆500多平方公里的这片水域着实是福地, 况且想想湖里潜藏着上千条野生鳄鱼, 还有河马,各种水鸟,泛舟湖上就会有莫名的激动。来张集体照!旅行中的相遇注定只是一方驿站, 转身离去时或许我们都会在彼此的世界里不再有交集,所以有时还是需要影像留下彼时的美好, 让相片定格那年,那月,那天,那时......眼见一只鱼雕敏捷的从湖里抓了一只鱼,牢牢攥在自己锋利的爪子里,矫健优美的落在一个石头上。眺望远方, 镜头拉近,鳄鱼浮在湖上半露着盔甲,一只不知名的水鸟优雅的站在它身旁。 只是现在不是午时,鳄鱼们都没有冒出来, 船工尽量掌舵靠近,但是不能惊动到这家伙, 否则我们这小船哪里经得起折腾。乖乖, 还是看几眼赶紧离开吧, 我可不想被鳄鱼围攻!野鸭也过来凑热闹求这只鸟的名字, 脖子的曲线好漂亮!非洲的生态真是让人羡慕,时不时空中飞过美丽的大鸟, 看到他们就莫名的激动!远处河马们在肆意享受有了它们查莫湖更显恬静美好岸上黑面长尾猴迎接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 它们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壮硕的狒狒不期而遇岸上还有咖啡等着我们享受, 要知道埃塞可是咖啡的原产地,怎能错过。 只是我个人对咖啡没有什么研究和嗜好,分不出好坏, 只是觉得如果不放足够的糖那真叫一个苦, 堪比中药。大概2个多小时结束查莫湖游览。 说心里话, 这个地方有些鸡肋,如果时间不充裕建议可以放弃,空出时间去参观孔索的老村庄更值得!2.游客未曾涉足的孔索小村离开查莫湖,我们继续向南开。 最喜欢非洲的金合欢树,远远望去,让人脑海瞬间想起三毛的美文: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HODI示意车子停在路旁,让我们站在一棵合欢树下抬头仰望, 她介绍说这种竹筒是养蜂的工具, 里面住着蜜蜂,当地人用来采蜜。最喜遇到的这个鸟巢,在树梢末端,在耀眼的阳光下,没有小鸟的身影,但是一看就知道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一种温暖的感觉漾在心间。短暂的认识下当地人的采蜜绝招后速度离开了。前方一段没有了柏油马路,车子沿着铺满石子的山路蜿蜒向上一路上遇到了太多毛驴, 以至于一看到小毛驴我就情不自禁的哼着女儿幼儿园的一首歌“ 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每天早晨我拿着皮鞭带它去赶集......”. 只是儿歌里面的轻松场景似乎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那样的浪漫, 当地人的生活仍旧是一眼看得出的赤贫,生活不易,我们应该珍惜自己拥有的。车子又一次停下来,这是远眺查莫湖的最佳位置了。BINGBING 他们那个车子的小伙伴们和司机玩起了自拍。此时他们是我眼中的风景沿途永远不缺少背水的人们,所以我们没理由浪费一滴水,每个人都要自律, 因为你远远感受不到,同在地球生活的很多地方的人们缺水的生活是多么的不易。 我甚至在想,如果他们能每天痛快洗个澡的话或许真不是那么黑了。这一路经过了很多孔索的小村庄。从他们居住的泥墙草屋看,似乎孔索还不至于非常生活的原始形态,但也算得上埃塞独特的部族之一。孔索Konso部落算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奥莫低谷外围地区,是一个介于原始与文明之间的大部落,部落的历史据说有三千多年 。向导介绍孔索人是500年前从东部迁徙到这里的, 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很少和周围的部族往来, 居住地方基本都在山地。政府一般都很尊重部族的酋长, 他们做出的决定也不会轻易干涉。车子停在路边时 , 村子里的小朋友蜂拥上来,都是这个伸手的姿势,估计已经习惯游客们给予了。一些小孩子围着我们的车子一直希望女儿给他们些什么,最后老公忍不住分了些奶糖他们才算散了。这边厢BINGBING自拍,引来一群小朋友入镜头, 孩子们的表情好奇, 兴奋,羞涩,没有摆拍的状态最自然。远处有的小朋友还在急忙赶过来, 生怕错过什么精彩。小姑娘的发型典型的非洲小辫儿。其实向导是不赞成给孩子任何东西的, 孩子们围着她不肯罢休,看着这个场景心里五味杂陈。 孩子本是祖国的希望, 这些孩子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小小年纪已经对于伸手这件事情如此自然,也许贫穷不是万恶之源,教育可以改变。 只是向导说他们中的很多的确是主动不愿意接受教育的, 尤其对于女孩子。HODI蛮有耐心的和孩子们说着什么我听不懂,但是我真心希望她是他们的榜样, 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很多,希望埃塞的义务教育能走的更远。村子不远处的小河是宝贵的水资源, 尤其在旱季颇为珍贵,感觉全村人齐上阵的架势, 背水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件大事!午时,我们在一个专门为游客设置的餐厅就餐,典型的孔索房屋造型, 但是一看就有高大上的感觉,和刚才路遇的当地人生活鲜明的对比。贫富差距全世界哪里都一样!如同这怒放的三角梅一样炽烈绽放在这块土地上。在去卫生间时我发现有些游客用水之疯狂,甚至水龙头都没拧紧,心里的愤怒和鄙视升腾而起, 为这些所谓的高大上们汗颜!这个非洲小辫儿和刚才那个小女孩相比精致不少。还是一个原因, 水的作用不可忽视!用餐时,因为这个牛肉嚼的费劲,小伙伴们有些剩下不少, 但是老公还是坚持把它吃完了,我心里默默为他点赞。 我深知他这样行为的背后是不愿浪费的好习惯。他是农民的儿子, 深知粮食的来之不易, 而且身处非洲这样贫穷的国家,浪费简直就是犯罪!女儿也把她的鸡肉饭颗粒无剩的吃的干净。 我们从小就教育她自己碗里的吃完后一定是干干净净不许剩下,言传身教比什么都强!饭毕,向导说我们径直就要开到金卡中途不停留了。 可是, 说好的孔索参观一个村子的安排怎么会无端没了? 原来是她和BINGBNG沟通有误解, 因为 查莫湖和参观村庄只能2选一, 否则时间不够。 但是这不去看下岂不是太遗憾了。 所以如果你的行程和我一样, 请放弃查莫湖, 直接去孔索参观老村庄。因为游客参观的那个老村庄实在有些远了, HODI为了不让我们再留遗憾, 在我强烈的要求下让司机开去了一个附近的小村子。进村时当地的一个领路人介绍说这个村子因为不是游客参观的, 所以村子里的人拍照并不知道要钱一事, 而且提示我们不要留下任何施舍的行为给小孩子们。沿着村子的唯一 一条小路我们两车人浩荡进村!此时正是午时太阳最热烈的时候,为了能看到原生态的村民们我们也是拼了!典型的孔索草屋我的镜头捕捉着这里的一切, 尤其孩子们!拍照没有任何人伸手要钱, 这里的小孩子也不会像我们之前路过的小朋友那样做出伸手的动作。都是远远的羞涩的望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甚至有个女孩子看到我的镜头,娇羞的一转身跑开了。这个抱孩子的小姑娘明显喜欢我帮她拍,没有故意的摆拍, 一切都是自然流露大人们也好奇的看着我们,或许我们才是他们眼里的风景。老公蹲在一群孩子中间希望和他们互动下, 孩子们都羞涩的看着他,有好几次都想冲动的给他们些奶糖让他们尝尝, 但是女儿不断严厉提示我不能为之。 是的, 她是对的, 虽然觉得良心上过不去 觉得拍了这么多照片没有酬劳给他们,要知道接下来其他原始部落拍照和参观都要给钱的。时间不多, 加上太阳炙烤, 我们不得不快速离开这个似乎从不见有客人来的村庄了。一位小朋友被BINGBING招呼了下就过来一直拉着他的手跟着我们走, 这时全村的小朋友都尾随而来。好单纯的孩子们,就这样随意都可以带走了,毫不防备陌生人,充满了友好和信任,当然更多的也是好奇。 最后BINGBING把他的一件T恤衫套在了孩子身上留作纪念!再见小朋友, 从你的目光中看的出你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和向往再见了老人家, 我们不请自入闯进了你们的生活, 却不能为你们做些什么, 深感遗憾和纠结。于是在车上, 女儿把一大包糖果给了带我们进村的那个男士, 并且特别嘱咐希望明天一定要亲自带给小朋友们,这些微小的东西权当我们的心意。她甚至后悔应该带多些本子和笔给当地小朋友才好。进出村子都有这个绳子拦着, HODI解释是保护村子的一种障碍。 我真不清楚这个单薄的绳子能为安全起到什么作用, 也许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吧!我知道这个村子将是我们一路上要参观原始部落时唯一 一个计划外的拍照不收费的村子, 喜欢这种自然的状态, 但更多的是心疼这些孩子们。我宁可希望他们收费可以作为对于生活的一种弥补,但是同时也不希望孩子们不劳而获,矛盾的心情很纠结。其实我们的国家在大山深入也不乏有类似的村庄和人群, 这不仅仅是你我要尽绵薄之力去改善的,更多的是一个政府的作为。欣慰的是我们的祖国正慢慢在改变,欣慰我们身处的国家, 同时为这里的孩子们祈祷, 祈祷他们的明天会越来越好!3.经过Banna族直抵金卡2月10日的行程,写完这篇,将用了3篇的笔墨记录完,可见在路上的风土人情也是不容错过的。所谓风景在路上也正是这个理儿。离开孔索的那个让人难忘的淳朴小村庄,我们继续往南,今日的住宿地是金卡。车速太快画面拍虚了, 不过不影响能感受出这一对人群, 几乎是踩着一样的步伐,一样的速度浩荡经过, 而且异口同声的和着节拍嘴里念念有词,看上去似乎有什么仪式似的。远远看到那些打着赤脚的孩子们,看见我们的车就拉开架势,然后在距离50米左右开始跳舞。对, 没错, 就是跳舞。舞姿看上去有几种,或半蹲着抖动腿的姿势,或者将双腿扭曲成不可思议的角度,或用力地抖动身体,或者干脆在黄土飞扬中玩一个徒手倒立。直到他们在车子擦身而过之际伸出手追着车奔跑。我们好奇的问HODI他们这是希望我们停下来给钱吗?HODI回答, 不全是吧。他们这样的行为既出于见到外来人之兴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希望通过这种举动跟你要钱或者要矿泉水瓶子。对于缺水缺到需要步行十几公里去取水的非洲孩子们来说,空矿泉水瓶实在是个好东西。当我们提出可以停车给他们瓶子时,司机不希望我们这样做。他说,这样做太危险了,孩子们没有太多保护自己的能力,给他们东西等于鼓励他们做这种危险动作。这样,很不负责任。HODI补充说, 政府也是对司机禁止这种行为的。 看来这一定是曾经付出过血的代价才制定出来的 。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怜悯心而为之, 反倒是害了他们。沿着蜿蜒的山路我们行进在崇山峻岭中。埃塞地处高原,是非洲屋脊一点不为过, 虽然海拔比不上我们的青藏。当地人很喜欢坐在车顶, 瞧这些人看到我的镜头对准他们时表现出来的兴奋或者害羞。天苍苍,路漫漫的感觉很容易让人生出感概,心旷神怡!很难得的在这黄山野岭处看到公共汽车。 我想应该离这某个村寨不远了吧, 车子的玻璃装饰画面是圣母, 别忘了埃塞是第一个将基督教作为国教的国家果然无我所料, 我们已经身在奥莫山谷区域了。奥莫低谷坐落于东非大裂谷附近,被喻为“人类的摇篮”,内有奥莫国家公园和马戈(Mago)国家公园,以其独特的文化和野生物种丰富而闻名于世,是整个非洲文化传统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也是非洲原始部落最后的避难地。在这片流域中生活着Mursi、Erbora、Hamer、Banna、Dore,Karo、Konso、Dasenech 、Ari等近50个不同的部落民族,他们过着最原始的生活远离文明,日常生活来源主要靠畜牧业和农业。奥莫山谷是埃塞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奥莫低谷位于图阿卡那湖(Lake Turkana)附近,是世界上著名的史前文化遗址。在这里发现的许多化石,特别是人类股薄肌(Homo gracilis),对人类进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这趟原始风情之旅, 我们的重点将在这里, 精彩不容错过。当然, 也是从这里开始, 如果你一旦停车锁定某个人要拍照的时候, 必须要给每人5比尔了, 否则会遇到麻烦,这是多年来这里形成的规矩。奥莫山谷的画风是这样的,牛羊成群,随处可见近乎赤身裸体的男女老少,身着精美彩绘,佩戴原始非洲风情的饰品。当然取水一样也是生活的重心之一。第一个遇上的是BANNA族, 也正是我们向导HODI的老家。 从着装看他们称不上原始,但是佩戴首饰就很明显了。路边有上半身赤身的男孩子们在“踩高跷“, 身上有彩绘。车子放慢速度, 原来这些孩子们就是希望你停下来给他们拍照, 然后收钱!何乐而不为呢, 那就成全他们!HODI分钱给他们, 各个拿到钱后兴高采烈。BANNA族只是路上顺便经过的一个,不是重点参观对象, 所以不进村子, 直接开往金卡!我们今晚的住宿城市。毕竟是个城市,有了点现代的模样。甚至这里还有所大学。但是一样不要奢望城市有多么高大上, 仅仅比村庄看上去人多些, 有路灯,有摩托车,铁皮棚多些而已。开过这个积水区, 我们入住的OMO LODGE就在不远处进入LODGE别有洞天, 和外面就是两个世界。酒店的环境很好,植被茂盛,修剪的一丝不苟餐厅所在今晚入住的帐篷酒店,限时供应热水洗澡, 已经很奢侈了。赶了一天的路, 我们收拾停当洗漱完毕,餐厅用餐后早早休息。从明天起,正式去感受真正的狂野和原始!4.闻名于世的Mursi唇盘族2月12日,顶着满天繁星早起, 等待向导的车子接我们。 有点小激动,因为今天要见到期待已久的唇盘部落了摩西族人mursi,隐匿在奥莫山谷里的马果mago国家公园深处, 和散落在奥莫河谷区域的其他部落一样,70年代前似乎还从没听说过“埃塞俄比亚”这个他们所属的国度的名字,或者就是毫不在乎。因为几乎从未遭受过殖民的冲击和斗争,所以直到今天,他们依然保持长久以来的生活状态:男人们捕杀野兽,女人们在嘴唇里镶嵌大盘子。MURSI族的女子在13岁左右开始,在牙龈和嘴唇之间割一条口子,形成一个唇圈, 然后放一个木制或者陶制的盘子,作为美丽的标志。总之出嫁前, 嘴里的盘子越大越漂亮越受欢迎,身价越高。当然啦,因为70年代被英国人类学家发现后,逐渐来访拍照的人多了,形成了目前当游客到来时收费摆拍的局面。即便如此, 比起人潮汹涌的世界知名景点, 这里算得上人迹罕至了。 而且人家唇盘部落也不屑于外界的打扰,一直按部就班的过着他们的原始生活。拍照也可以算是生活的一部分了,如果不是收费, 或者我们也根本无法近距离走进他们的身边!只是马果森林公园不是随便能进去的。要收费,还得必须有个带枪的警卫跟着才能进!天光渐亮, 前面车子扬起的灰尘弥漫的昏天地暗,能见度很低。MURSI族分为了几个村子, 我们要进入他们的地盘停车缴费时, 一位妇女站在车子侧面。第一眼看到她, 我着实被吓了一跳。虽然多次看过唇盘族的照片, 但是刹那间这么近距离的直视,而且由于她嘴里的盘子是取下来状态,那圈厚实的唇圈夸张的耷拉下来,让我不忍直视!下意识的把自己的嘴巴抿了几下。她的身体贴着车窗,眼睛直直盯着我,示意我给她拍 照。因为和我对视的目光中看得出她的急切和渴望, 于是毫不犹豫举起相机, 伴随着的就是老公马上递上5比尔的动作。 不愧为夫妻啊, 配合默契!只是她身后的小朋友我始终没办法看到,有点遗憾。这时我才注意到她的耳垂也是有夸张的大圈的。妇人收了钱满意的离开, 我们的车子继续往前开, 路上会时不时看到放牛娃。车子绕进去这个炊烟四起的村子后,迎面走来一个赤身裸体的瘦高男士,不要问我怎么看到他是赤身裸体, 因为他朝车子走来时下意识的把他身上披着的格子布抖开重新披了下。 我在副驾驶能见度太高了!但是车子转了个圈离开了, 原来我们的向导带错路了, 参观的不是这个村, 是另外一个。好吧, 这里就我一人得了福利很快到达参观的另一处村子, 说是村子, 其实就是几处茅草屋而已,可以参考上图。我不确定这警卫是为了保护游客以免被凶悍的摩西人伤害呢还是怕忽然冒出野兽?其实这警卫也是随意,可以跟你合照或者直接枪丢给你,让你当道具拍照。当我们一下车,一帮男人涌了上来。向导急忙提示我们先不要拍照, 她建议我们也不要拍一个人给5比尔了, 这样太麻烦, 干脆统一收费,讲好一个车收多少后集中给到部落领头的, 然后由他们自己去分就好了。 我忘记当时给了多少了, 总之这样省去每次给钱的麻烦, 反正进去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于是他们是第一批道具!部落的男人都是很彪悍的,无论眼神还是身体。看他们装扮自己的装饰品, 天然,就地取材,羽毛, 牛角, 兽皮,这样的组合感觉只能是他们才可以驾驭。各种植物天然颜料绘制出的不同面孔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 有一种误入电影场景的虚幻, 感觉不真实, 但却真实存在。部落的男子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以前的长矛保卫家园,多数都是用的AK47, 据说都是从苏丹那边传过来的。我尽可能的找角度拍自然状态下的他们, 尽量避免让他们摆个姿势拍照。虽然他们早已习惯游客的到来,但基本上不至于做作。走进草屋的中心区域, 女人和孩子是这儿的主角。所有的语言描述在这里都是苍白的,不知该说什么好。 但请你一定不要用怜悯和同情的目光看他们,因为在你眼里的贫穷,脏乱,不可思议, 就是他们愿意坚守千年的生活习惯。 尊重他们也好,处于好奇也罢, 镜头里他们是我们的风景, 他们的目光里,我们或许也是个异类!吃饭的时候盘子可以取下来,甚至两个女人的嘴唇可以用钩子钩在一起。 只是我这趟没有拍到钩在一起的照片,因为置身她们其中,其实心里是有几分紧张和恐惧而不知所措的感觉,以至于有时举着相机有点恍惚。MURSI人的草屋都很低矮, 据说这是一种安全的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猛兽的袭击。唇盘的材质有木的, 也有陶制的, 有些女人和孩子拦在我们面前兜售他们的盘子, 只是他们要求你买东西的架势着实强势。我是不敢轻易被他们“围攻”的。看到地上坐着一位美丽的姑娘, 顺手在她面前拿起一个盘子示意想拍个照, 她点点头。我想让她演示下怎么把盘子带进去她也欣然接受取下来的时候多亏是隔着镜头看,即便如此,我感觉自己嘴巴也有被撑开的难受,浑身不自在。为什么美丽一定要付出这样的代价?这两个女孩子跟了我好久, 温和的拍我的肩膀希望我给她们拍照,拍完了还争着要看相机回放的画面,看到自己后就叫着跳着离开。嘴里没放盘子证明年龄还不大,但是耳朵已经开始弄大窟窿好久了。这位的纹身着实吓我一跳,太夸张了,这是怎么弄出来的不得而知, 没办法沟通。一群小朋友围着我拽着我的衣服角示意我看他们, 好吧,不等你们摆好姿势我赶紧先来一张眼神传达的是自信吗?分明也有几分害羞嘛,一只苍蝇落在了他的眼角,无动于衷原来耳朵上的大窟窿并不是只有女孩子有 ,所有的男人, 女人, 男孩, 女孩原来都有。这位的大耳环太抢眼哇, 不知从哪个草房子里跑出两个小可爱,于是成了大家的宠儿我注意到另一个小男孩才不理你们拍照呢, 自顾自的和一个铁盆玩我围着他们生活的区域转了一圈,不知锅里煮着什么东西,这位不断的在搅拌,前面放着的是辣椒还有几个女人似乎在磨面粉的动作, 看到我拍照,有个人冲我大喊叫, 吓得我直接抖屏画面模糊。就地而坐,生活场景超出想像的原始。这个女人摆手很生气的不让我拍,我赶紧撤离不敢靠近远处, 向导在召唤我们该是离开的时候了,就我们2个车子停在外围,这个早上, 这个小村子接受着我们7个外来者的光顾,男人们有的出去干活, 留下的就这样围坐在树底下观赏者我们。我实在没忍住问了HODI一个关于女性很私密的问题: 如果她们来生理期怎么处理?HODI哈哈大笑, 这个问题没人问过她。 她的解释是: 女性生理期会在远离村子的地方坐在一种植物叶子上呆几天, 时间也不会长, 总之不会让别人看到。部落的女人很多并不知道自己的年龄, 女孩子月经初潮基本都比较晚了 , 18岁左右,听上去有些类似我们旧时的中国。 这绝对还是和营养有关系。涉及到生孩子的问题,目前她们有接受去政府开的诊所, 多数也是自己就接生了。要离开了, 女儿还被一群小孩子围在一起。 她展示着用手机给他们拍的照片, 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一睹自己的风采。所有的草屋子集中在一起,十几间的样子我倒着步伐远离他们, 镜头不时捕捉着一些自然状态下的他们不得不说,原始部落的这些男人们各个身材一级棒, 高挑瘦削,健硕有力。据说MURSI族的男人要想得到婚姻,就必须参加一场决斗,青年男子在身上要涂抹上用那个白色粉末画的图案, 拿差不多2米长的木杖相互打斗,分出胜负后, 获胜者就被年轻的姑娘们簇拥而上,有机会娶到一位部落的姑娘。当然漂亮的女孩子盘子大的有可能值50头牛! 所以一路看过来的牛群,原来也是彩礼喽!这位即便被一个孩子挡住了镜头,也遮掩不住他海拔的身高。车子刚开出没多远,看到路边几个满身画画的男孩子,这些小家伙长大后是不是也要打斗一番争取自己的新娘呢? 看他们身上的白色手绘,每人都不同, 齐齐站在路边的目的就是等你拍照,然后拿钱。 我们哪里抵得住这般诱惑, 于是停车拍照。在车上,老公问HODI: 其实他们靠游客赚拍照费加上进村的费用,生活其实应该很富裕了, 但是看上去还是很落后。 HODI告诉我们, 他们不愿意离开家园, 不愿接受教育,单个的个体离开部落没法生存, 有的拿到钱也不知该怎么消费。 大部分钱是用于购买保护家园的枪支,有时也去集市买些生活用的。参观唇盘部落, 让我不禁联想起曾经在泰北参观过的长颈族, 无论是这个部落的割唇还是长颈族的带项圈, 亦或者我们旧时中国的女性裹脚, 虽然代表着某个时段的审美, 但无疑是对女性一种残忍的手段。随着时代的变化, 我们早已经被小脚解放, 长颈族也慢慢在消逝,年轻一代基本没人去带项圈了。 而眼前的唇盘部落何去何从?我甚至是矛盾着,一边自私的想着希望他们永远是世界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边又希望这里的女人早日摆脱割唇的“痛苦”。在没有来到之前, 想着应该来这里越早越好, 担心原始的东西慢慢被现代社会同化而消失看不到。 但是当我离开时, 我笃信,再过百年,唇盘还是那个唇盘, 他们不会改变, 也不愿改变。 因为70年代距今也差不多要半个世纪了,因为主观的不愿意。 否则, 千年来早被同化了。5.充满哈默部落风情的图米镇集市之前没有交代为什么今天要起个大早去唇盘部落, 那是因为HODI带给我们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说意外的赶上了接下来要去的一个部落哈默族,千载难逢会上演他们传统的活动----跳牛仪式。 为了能亲眼目睹这个仪式, 就是不睡觉都没问题啊。 那究竟是个怎样的活动先按下不表, 期待下一篇再见!离开唇盘部落后, 我们要返回出发的帐篷酒店取行李,然后去图米镇Turmi。因为早上披星戴月的出发, 所以早餐向导是带着上路的。HODI找了个阴凉处停靠车子铺开垫子,路边就餐晒下早餐, 虽然简单, 但必须说煮鸡蛋真的好吃,绝对的土鸡蛋啊,最受欢迎。偶尔过一辆车扬起漫天尘土, 我们也“原始”了一把!回到酒店 取行李, 去洗手间时看到这个留言薄,翻了几页没有看到国人的字迹, 于是女儿认真的写下了她的意见和印象。到达图米镇时正值午时。千万不要把我们对于镇子的概念代入这里。 没有砖瓦房, 看到的泥墙铁皮棚就是已经很不错的住所。加油站是这样的图米镇有个集市, 如果你赶上了也请不要错过。HODI和要领我们参观的当地部落向导用最热情的见面方式打招呼, 握手, 然后相互碰肩,拥抱!这个集市也一样, 如果你想锁定某个人拍照, 请自觉给予5比尔的回报。下车我们径直朝集市人多的地方走去,眼见一个小姑娘一直跟着老公希望索要些什么。 可是我们一直的原则都是不轻易施舍小孩子,所以只能对她摇摇头。图米镇是哈默族人聚居的地方, 在奥默低谷,这个部落是个非常独特的少数民族,尤其女人。 据说是非洲最美的女性,既具有Hamar部落的特色,又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念。也是被认为在奥莫河谷原始部落中首饰设计和色彩搭配创意方面最出色的部落。哈默女人看上去个个都是狠角色,毫不夸张地说,比我们中国男人也要彪悍得多。她们的着装就是一张牛皮或羊皮裹在下身做裙子,手工缝制的羊皮背心或干脆赤裸上身。即便穿了背心,衣服也是大而宽松,只能起到装饰作用而几无遮挡功能。女人们并不在乎身上更多部位与阳光亲密接触,于是那些或圆润或严重下垂的乳房便毫不客气地突围而出,尽情享受着阳光。巧克力般的棕红色肌肤,身上和头发上涂抹着由牛油和红色石粉混合而成的染料,呈现出油亮欲滴的鲜棕色。贝壳和珠链囊括了各种色彩,红的、白的,蓝的,绿的在褐色的皮肤上更加夺人眼目。她们胳膊上套满了各种银质或铜质的手镯。下面抓拍的这位堪比走秀的感觉。一眼也可以分辨出她是家中的大老婆地位。原来要区分哈默姑娘是否已婚,只需看其脖颈上是否有两条粗粗的项圈即可。有丈夫的女人都有这样的项圈。但,有一种特制的项圈却不是每个有妇之夫都可以配戴,如下面这位粗粗的项圈底部伸出一个类似木槌的东西就是标志。哈莫部落沿袭一夫多妻制,戴木项圈的女人在家庭里地位高于其他女人,她们掌管粮食,也负责管理其他女人和孩子 。很多人嘴里含着一个小木棍, 这是清洁牙齿的东西。 在印度,我们见过当地人用小木棍刷牙, 看来非洲的原始部落也异曲同工。这个头发上涂的染料简直不能再抢眼,感觉像泥巴。这个审美估计也只有他们自己部落能接受了。集市中央传来节奏明快的歌声,我们也遂即挤进人群看个究竟。原来集市上有一大群五颜六色花枝招展的盛装妇女在即兴表演。中间穿白色背心的这位显然是指挥棒,非洲人天生的音乐细胞,热烈整齐的节拍, 伴着姑娘们有节奏的跺脚,完全是一场视觉听觉盛宴。围绕的人群也会不自主的跟着她们的节拍拍手, 完全是全民娱乐的架势哦。我们被深深感染着也加入了跺脚拍手的行列。对于豆蔻年华的少女,什么装饰都是多余的。形体美,是她们与生俱来的特质,况且这位周身都有装扮。为什么称她为少女, 因为从她带的项链就可以分辨出来。 未婚的女孩子都是带着这样珠链的项链。回头看到树下面站着的这群美女们各个身材高挑,简直都是黄金分割的比例。在Hamar人眼中,女性最美的部位是她们身上的一道道伤痕。 背向我的这位姑娘背上明显可以看得出结巴的痕迹。这是哈默妇女的一种骇人的时尚。原来年满12岁的女孩子会用刀子在身体的背部、腹部划上一道道刀口,等伤口好了就结成一条条疤痕。一个女人的身体是否美丽取决于她身上疤痕的多少和大小!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这个和唇盘女人相比美丽的代价也温柔不了多少!表演只持续几分钟就散场了, 于是就沿着集市转悠。远远看到一群女人蹲在树底下,旁边放了很多小木凳的东西在售卖。这位大老婆正在忙着晒玉米,背部的伤痕巴结在太阳的炙烤下显得更加晃眼!这样的发型,装饰也只有配合她们的肤色才更显出彩。集市上人头攒动, 我觉得自己像是在电影剧场般的感受。跟哈默女人一样,哈默男人对饰品的使用同样令人赞叹,前额和后脑勺底部刮得很干净,大多数都矜持威严。我们被向导带进一个四周有铁丝网的集市, 里面卖着各种民族饰品和当地的小玩意。 如果你想买纪念品, 这样的部落集市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只是要记得砍价就好!这里才看清楚身份为大老婆脖子上戴着的项圈清晰图, 我甚至当时有想选一个的冲动, 女儿在旁边笑着调侃说您这是要宣誓自己的地位吗? 哈哈, 臭丫头!非洲的木雕和东南亚的相比更加粗粝,风格更加夸张, 我是钟爱这些的哈默男人手上经常有会两件宝贝——木枕头和AK-47。如果AK47是保护家园, 那么堪比木枕头的这种小凳子就是他们的最爱,无论在哪里,他们都不会让屁股受委屈,诺, 就是下面图中这些东东, 老公最后选了一个小凳子作为纪念, 买了个MINI型的方便携带。好一派生机勃勃和眼花缭乱的集市有个小姑娘一直拉着女儿的手跟了我们很久看着她瘦小的身躯抱着弟弟,我决定给她拍照,再给她钱作为心意。看着她的同伴渴望的眼神,干脆也一起拍张留念吧。她脖子里的十字架很抢眼,看的出她的家庭是信奉基督的我看到和我们一起的台湾美女正在付钱给2个哈默女孩,她们背部的伤疤醒目的让人心里一阵抽搐。要离开集市了,心里还是有几分不舍。说不清楚是怎样的留恋, 感觉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集市不是每天都有, 遇上了就不要错过, 我们这趟时间只赶上了TURMI镇的这个, 以下是其他部落的集市时间作为参考和推荐, 据说其中Dimeka和Key Afa是值得看的两个集市。Dimeka:每周二、六Key Afa:每周四Dorze:每周一、四Weyto:每周六Turmi:每周一Erbore:每周六Konso:每周一、四在镇子上的BUSKA LODGE 入住午餐, 然后下午要赶着去看跳牛仪式啦,期待!6.震撼的哈默部落跳牛仪式Hamar部落成人礼-----跳牛仪式,绝对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事件。在这一天里,部落的女人都会盛装打扮,聚集到跳牛现场,目睹一位男人的诞生!因为一个部落每年最多才举行10次,而且,关键是没有固定时间!!! 所以你知道我为什么前文说为了赶得及看跳牛, 早起出发算什么, 不睡觉都值得的原因了吧!何其幸哉!在成人仪式上,如果跳牛失败,并不会妨碍他的正常生活,仍可以拥有女人和孩子。但只有通过跳牛的男人,其妻子和女人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认可,大老婆才能带上那个突出来小棒子形状的项圈 。因为这个仪式的不确定性, 所以赶上了就交钱吧, 每人40美金,含拍照费,不需要再单独给某个人5比尔了,所以这是部落拍照最自由、最自然的一个机会。吃过午饭, 我们甚至没来得及休息,向导急匆匆跑来说是时候了, 我们该出发了,赶紧去现场吧!中间这位就是今天的主角,跳牛的帅锅。跳牛仪式尚未正式开始时,他在一边稍作休息。而我们的目光完全被一群男女求爱的舞蹈吸睛了。不过在我们看来,这种舞蹈真的有点太残忍。兴奋的女人们在旁边吹着号角跳舞,一男子手持树枝条狠狠地抽在女人们的背上,皮鞭过处,血肉模糊,而女人们却在吸了一口凉气后面部表情更加兴奋欢愉。她们用鞭打表达感情。被抽得越狠,说明越爱。所以,鲜血淋漓是爱的最高境界。女人被抽的不满足, 屡次要求心爱之人再鞭笞她。之前上文说过哈默女人的身体是否美丽取决于她身上疤痕的多少和大小!而另一种说法是女人通过这样的仪式来展示她们的强壮。美丽的代价是死亡的,不少女孩为此付出了生命。因为即使她们能够忍受仪式过程中痛苦的煎熬,还得经过伤口愈合的难关。通常,她们在划伤后只是用一些具有消炎作用的植物草叶根茎敷到伤口处。所以,只有身体强壮者才能过关!留意他们的腿部都绑了很多铃铛,整个过程在号角声中, 铃铛声中,以及枝条鞭抽声中达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说实话,树下成堆的聚集在一起哈默女人,如果不是在这阳光灿烂的大中午看到,我真的会被吓一跳。抓拍了他们全身照,各个盛装打扮其中有几个异常活跃,也许是领舞的或者是仪式主要成员, 那边是男女鞭抽的求爱舞, 这边就是他们围起来渲染气氛的舞蹈。一边跑跳时不时还吹下号角。仔细看男人手里拿着的树枝条, 就是这种东西真的是用劲抽身的,每一次抽下去, 我的心都跟着颤抖下。有的游客兴起, 主动要求部落男子为她们化妆化妆的原材料就是这个瓢里液体颜料看了好一阵喧嚷带血的舞蹈后, 我们尾随她们要去一个大空地上, 那里才会真正上演男子跳牛。就想问走在她们身后你会是什么滋味和感受?空地已经有很多部落男子就坐,注意看他们的小板凳, 就是之前在集市上摆着的那种东东。男子头顶带着一个泥制的彩色硬壳,上面插着色彩艳丽的羽毛。哈默男人也是极致会装扮自己的, 丝毫不输女人我不由自主和这位击掌合个影。来到空地, 围着圈跳舞的女人们越来越多看下游客们的长枪短炮都聚焦在这盛况空前的场面上。特写一张大老婆带着的项圈再特写一张已婚妇女带的项圈, 两个项圈只能证明她结婚了, 但地位不是老大。牛牛们终于上场了。这里还在继续上演鞭抽女人的活动这俩在为争取被抽似乎互不相让你不能跑啊, 还没抽我呢,不能只抽她啊!......牛牛们在等待的过程中也是毫不示弱, 一决雌雄!围观的可不止是我们这些游客, 他们本部落的不参加跳舞的人们就围坐在树下,见证着部落有一位猛男的诞生!男主角终于出场了, 赤身裸体哦!人们努力把奔跑四散的牛牛们簇拥着在一起排队可是毕竟是牲畜啊,场面一度不能控制擒贼先擒王,先把这个领头的控制起来,牛角不是一般的大啊,终于,主角蓄势待发说实话, 跳牛的这一瞬间比我想象的简单, 我以为是一大群牛他都要踩过去, 其实也只是几只而已, 反复跳几次。身姿矫健,哈默族男人各个身材没得说再来一轮跳完后, 一位男士上前要拥抱下他然后男主角披上兽皮衣服遮挡身体之前拿鞭子抽女人的这位男士不知在他耳朵旁边做什么, 估计也是一个仪式过程不大了解,随后仪式正式结束。一班人马集合老公赶紧凑了上去来个大合影, 哈哈必须说这位男主角真的很MAN, 我犯花痴啦!一场喧闹的, 高潮的,疯狂的,原始的部落仪式在夕阳落山时终于落下帷幕。路上看到的这个低矮的树上开着的花甚是喜欢, 求名字!树干没有一片叶子, 只有开着的粉色小花。一个小女孩一直拉着台湾美女的手跟着我们直到车子停的地方。想说的是这里的小孩子很喜欢挽着游客一路跟着原来她只是想多要几个矿泉水空瓶, 得到后如愿开心的样子好可爱!女儿拍了很多视频, 只是博客没有插入视频的功能很遗憾。曾经在纪录片中的影像今日终于得愿实现,我心足矣!7.争先恐后拍照的Karo部落老少们2月13日, 今天是慢节奏的一天,早餐后从图米镇出发要去一个离镇子不算远的部落,KARO部落。图米镇当地居民的房子,比起单纯的草屋, 这个看上去已经很现代了哦去KARO部落,全程都是这样的黄土小路终于耐折腾越野车爆胎了,司机身经百战, 只是酷日下呆一小会儿烤的皮肤快着火的感觉。远处看到一个哈默男人朝我们走过来,这身材啧啧!好MAN, 好帅!和老公合了一张影, 我只能说亲爱的, 你必须要减肥啦!这里就不放合影啦,否则让你情何以堪!车子在一处空旷的小山包下停靠, HODI带我们踩过沙子地来看HAMER人就地挖水源。实际上这个沙地雨季就是河道, 现在是旱季, 当地人为了取水, 直接就挖沙子取水,而且这个活竟然是女人做呢!瞧这位挖的大汗淋漓, 当然你要拍她, 先给钱。 她会挖的更卖力让你拍比起哈默女人的干劲, 我干活就简直弱爆了!辛苦你了!老公递上双倍的拍照费以表心意车子穿过布满白蚁穴巢的稀树草原,不多一会儿就到达位于奥莫河大转弯处卡的罗(Karo)部落河边聚集了黑压压一群部落人。 原本以打渔为生的KARO部落, 现在已经完全靠旅游拍照收费为主业了。 部落人从老到小都极尽所能装扮自己。 周身白色颜料画图案, 羽毛顶戴,众多珠串项链围绕脖子,兽皮衣服当裙,哪怕小羊, 木棍也可以成为拍照道具 。 最为特色的是他们的下颌都有个小洞, 有的钉着一个木棍, 有些人插一朵花, 还有插个羽毛装饰, 爱美简直超出你的想象, 刷新着你的三观!看到他们我一时兴起, 招呼了一帮孩子拍大合影, 在这个部落拍照直接拍到“破产”, 把换的5比尔的零钱全部用光光!拍完合影不过瘾,小家伙抱着他的小羊处到我眼前,好嘛, 既然这么迫切那就咔擦以下, 哈哈,皆大欢喜!这个小孩子站在老公身后 ,不小心后退的时候撞到了他, 因为刚才大合影他没赶上, 着急的有些要哭了。 不哭不哭,帮你补一张, 给你5比尔让妈妈回家给你买好吃的!这么帅这么有型的下伙子,那就成全你老人家不甘示弱, 一直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 不拍她满委屈的样子, 好嘛, 老人优先,注意下颌的小洞洞里左边这个插着一根木棍,右边那个钉着一个小棍。 据说含着水时可以从和这个洞洞流出, 这是自制水龙头吗?如果不是她发育丰满的乳房,我真以为是个男孩子啦,原来女孩子都带着好几串项链, 项链越多越美丽合影不过瘾, 都要求单独再拍一个呢KARO部落的房子有木棍的地基嘛, 比草屋子结实些看上去我就好奇每天带着这么重的项链不会得劲椎劳损吗?这2个小孩子一直跟着老公, 眼里含着泪水,没拍到就想哭的样子, 好嘛, 难道是举一反三看到第一个小朋友哭了就拿到钱了嘛? 真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老公不忍心, 干脆拉在一起一手一个合个影拿到钱满意啦部落的人实在是拍照POSE高手,这两位早早坐在这里吸引着我的镜头, 老公, 赶紧合影啊, 更待何时, 哈哈这位下颌的小洞插着羽毛装饰,也是没SEI了我都拍花眼了, 长得看上去差别不多, 这两位难道没拍过吗?是哦, 好像是没拍过,美女更爱单独自己拍开心的样子,看相机回放后, 美女们都跳起来啦!女人们又瘦又高, 让我羡慕嫉妒啊。这位年轻的妈妈很会打扮, 比起插个小木棍, 一朵黄色小花装饰和项链简直不能再搭!你最美!向导介绍这个房子是部落老酋长的住所70多的高龄了哦老公看到老人就发慈悲心, 给了一张100比尔, 用他的话说, 老人劳苦功高, 曾经作为部落酋长应该也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不容易,老了应该有所得!愿他身体健康!转了一圈村子后回到河边,这位向我招手,示意我拍他专门摆的造型拍照不光是小孩子, 老人, 女人所爱, 大老爷们也不甘示弱啊1米78的老公站在他身边即刻相形见绌了, 看人家的身材 ,啧啧, 亲爱的, 你的肚子收回去好吗, 哈哈!帅锅还要对着镜头耍酷一个,AK47 和小木凳, 男人手里的标配啊!啊, 原来玉米还可以这样用, 就为你的创意我也得拍一个头顶玉米, 下钉羽毛, 珠链缠绕,兽皮裹身, 你真是老来俏哦!老公, 这趟你是孩子王!树上还隐藏着一个, 抱歉没零钱啦, 所以只能偷拍你啦那边厢我和老公拍部落人, 这边厢, 女儿被一群青年小伙搭讪啦, 一位靓仔开玩笑的和我说,1000头牛把你的女儿给我好吗? 小样儿,你想的美哦,一万头俺都不换,哈哈、 原来当地部落人娶老婆都是要几十头牛的。和KARO部落的男女老少度过一个开心的,随心所欲的上午。中午返回图米镇的酒店午餐, 休息,下午4点后和向导见, 去走进HAMER人的村庄!8.近距离走进哈默村庄今天中午好好休整了下, 直到4点多向导来酒店接我们。如果说在图米集市上感受哈默人的日常,跳牛仪式上见识他们的传统,那么现在要去的哈默村庄就是近距离走进他们的住所。为了有所对比, 拍了一张镇子上的人住的房屋, 泥墙铁皮顶, 虽然简陋, 但是基本也接近我们常识中认可的房屋了。但是一旦走进原始部落, 住的画风完全变样。即刻就成了草棚屋子了, 这个看上去似乎比之前唇盘部落的草屋结实和先进了不少。至少还有木桩篱笆围墙,有院落的感觉了。我一路始终好奇他们屋子里到底怎么陈设, 怎么住人, 一直有想进去看个究竟的冲动, 在哈默村子我如愿以偿了。当地向导领我进了一户人家的草棚子。 门很矮, 需要猫着腰进, 里面光线很暗。这是我进屋后转身脸朝门口拍的, 这样光线稍稍好些。屋子面积很局促狭小, 但是即便这样的空间, 里面还分了上下层。 下图木棍支撑的就是上面一层的隔间我稍稍半蹲站起来,看到上面隔层堆放着乱七八糟的。向导告诉这些都是储存的粮食。在面朝门口的左边,是他们做饭的的地方, 几个石头堆起来的炉灶。右手边就是睡觉的地方,挂满了兽皮这个我一时忘记是他们吃的东西还是什么,后悔自己没做个笔记。说实话, 屋子里的味道还是有些浓的, 说不清什么味,我快速拍了几张照片后赶紧出来了。 一出来有种重见天日的感觉!这时村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女们都出来了, 拍照模式启动!自然但凡拍到的每人5比尔是少不了的。这位在美发!老公开启逗娃模式这个抱着小羊的小姑娘十分腼腆,老公超喜欢她, 于是鼓励她, 瞧, 从侧面看老公的眼神,充满了爱怜!大胆的孩子就围着他抢着拍小男孩带着他的弟弟一起拍, 因为这样2个人都能有份子钱好吧, 美少女们都是集体约照的,不得不说哈默女人各个身材让人羡慕嫉妒啊男人们没出去干活的就看着女人孩子们拍照, 我自然不放过给你们个集体照啦HODI拉着女儿和这些娃儿们留了个纪念!老人也出来了,这位的发型乍一看还以为顶着个石榴呢, 原来是哈默男人典型插羽毛的造型哈默女人各个都是干活能手!带着项圈表示结了婚, 但没有小木槌的项圈, 说明她不是大老婆呢,还记得吧,咱们前文介绍过的。这个老人家估计年龄很大了,颤颤巍巍拄着拐杖出来,老公看到她急忙上前搀扶, 和女儿一起合影留个念看上去她和向导HODI蛮熟悉的, 像久未见面的老朋友一样握手招呼着,身旁的这个小姑娘就是刚才那位老公很喜欢的很腼腆的小孩儿, 这眼看她的眼睛好清澈明亮!HODI用当地话和老人家聊着天,远观她真的像一株枯树杆,但看上去精神状态还不错估计年轻时也是个大美女, 而且是非常爱美的那种, 看她周身的装饰便可猜测几分。左边一个大老婆, 右边一个小老婆, 哈哈, 我也和哈默已婚妇女们合影留念,注意脖子上的项圈是有不同的哦我说和小孩子们一起来一张, 但是背后呼啦一下站了一群, 好吧, 这张像片按人头算算看多钱,总之你们HAPPY就好!哈哈!总之, 大人小孩都有收获,这趟就没白来,对吧。参观原始部落,为他们这些保持原始风貌的习俗不被现代文明改变的传统买单, 我是愿意的。 毕竟,如果让我都在时代洪流中不随波逐流, 不变迁不改变是很难的 。 所以,尽情和他们拍照吧, 为他们多一份收入,也为自己的生活多一份经历,蛮好!9.边境上的达沙那奇部落2月14日, 情人节。今天将走进位于埃塞西南方向的达沙那奇(DASSANECH)部落。Dassanech部落的所在地Omorate靠近边境,离肯尼亚48公里,离苏丹170公里。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所以还有个边检站要查护照。公路两边是稀树草原, 但是草的质量绝对不能和肯尼亚相提并论, 而且HODI说完全没有动物。 上帝真是公平, 赐给埃塞丰富的地貌资源和原始部落风情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 而把辽阔的草原赐给了隔壁的肯尼亚, 让这两个邻国各有千秋。旱季中的农田,向导说都是棉花地。到达边检站下车,HODI在地图上找到了我们所在的位置边检办公室,不能再简陋。 在这里耽误了些时间, 因为另一辆车的台湾美女护照出问题了,最后为了不耽误大家时间, HODI采取了灰色手段, 你懂得!等护照的时间, 女儿拿出了奶糖和小朋友分享, 小姑娘好腼腆好漂亮。前面说过埃塞是东非水塔,是非洲的高原屋脊,有很多大的河流都发源这里, 然后流向其他非洲国家, 比如青尼罗河就从埃塞北部流向埃及。 弯弯曲曲的奥莫河也发源于埃塞高原,沿西部奔流,最后注入南部肯尼亚境内的图尔卡纳湖。我们的车子就停在奥莫河边的阴凉地,河对岸就是即将要拜访的部落。河岸很高, 要走下10米左右才能触到河水。 这水的颜色能和我们的黄河有的一拼啊。 引人注目的还有河上飘着的独木舟,据说这样的独木舟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我记得在尼泊尔的奇特旺时有坐过类似的独木舟,希望这次也有机会体验下。独木舟是当地部落重要的交通工具, 达沙那奇人每天都要乘坐往返于村子和镇上。向导安排我们过河乘坐的是普通的船,远处依稀可见的一个铁桥,是通往肯尼亚首都蒙巴萨的。看着前面当地人的独木舟, 我决心返回时一定要试试。百米宽的河面很快就到达对岸了达沙那奇部落有自己的语言,妇女上身赤裸且打赤脚,身上只有简单的装饰物,头发都是非洲小辫儿的造型。这位头顶功夫实在了得这平衡术完胜杂技演员远远看到铁皮围成的一个个“小山包“,便是部落人住的地方了。走近看,他们的房屋铁皮,干草,木棍的组合,完全不同于之前看到的草屋向导介绍如果看到女人除了典型的非洲小辫儿外,头上还有这样的辫子, 就说明她有孩子, 3个就意味着有3个孩子。 除此外, 因为常常有风沙, 导致这里的人看上去皮肤上总有厚厚的一尘土蒙着。小孩子木棍当玩具我记得看书时介绍这个部落仍旧保持着“割礼”习俗,女孩子在任何年龄都可以, 但多数要在出嫁前,由母亲来完成。 眼前的这位小姑娘,眼神里给我的信号我读不出是什么信息, 但是我的脑海当时却是在想她有没经过这样残忍的折磨!一张彩色的卡片都可以让小孩子玩的这么投入!一个瓶盖也能找到乐趣灰尘大的眼睫毛上都结了厚厚一层这个小孩子一直跟着老公, 干脆把他抱起来了,风沙其实很大,看小孩子飘起的头发就知道,部落男人黝黑的面孔也蒙着黄沙, 眯着眼的神情, 爆炸式的发型, 都是风沙洗礼下的状态。这里的条件艰苦的让人不忍直视HODI说其实原始部落的人平均寿命还不低, 有70岁左右, 我和老公深感讶异, 觉得她应该是夸张了。 不过确实也看到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让我们惊讶的还有这个部落,如此简陋的地方,一群姑娘们正在空地上跳着传统舞蹈,歌声飘荡在村子上空他们的气氛欢愉,甚至受到感染的我也不自觉的加入了她们的队伍。轻松调皮的气氛围绕着姑娘们, 也蔓延在整个村子里。小孩子们嚷嚷着要看看女儿手机中他们的表情于是干脆蹲下来展示给他们好奇的孩子们把女儿围了个水泄不通,孩子们的笑容尽情绽放在风沙中, 女儿说她最喜欢这个部落的孩子和人, 因为他们显得更礼貌,更温和, 也更友好!只是这里的风沙实在太大了!黄土挂满了她黝黑的皮肤看到我的镜头对准她, 友好而美丽的笑容回报我羞涩, 矜持的美女妈妈风沙刮来完全真不开眼睛, 在这个部落我们即便做了最全幅的武装都无法抵御黄土的侵袭, 想想沙尘暴的感觉就能有代入感了。突然一个妇女拉着我展示她腿上的伤口,女儿找了带着的创口贴给她, 但是我想是无济于事的,真不知该为她能做些什么也许长期这样习惯了, 小孩子就这样吸允着暴露在风沙下的乳头,完全不知卫生是什么概念!长期的营养不良,看着心里真不是滋味!他们大大的肚子就是营养匮乏的表现孩子们天真的笑容让人更加爱怜每个孩子都喜欢拉着我们的手一直紧紧跟随着男人们反倒穿着衣服羊是部落人的命根子吧我想, 因为无论生活还是婚嫁, 羊是必需品!在出村子口,看到头顶水壶香蕉的这个美女,大家纷纷把镜头对着她, 她很友好的驻足停下来让我们拍照离村口不远是个学校, 但是向导说其实没几个孩子读书这个少年, 我称它为少年因为他的年龄和女儿相仿, 正在读书,和女儿找到了共同话题。女儿鼓励她好好读书, 争取影响到部落更多孩子可以走进学校!他说自己向往外面的世界, 一定会用功读书。 分手时我给了他100比尔,虽甚微, 但是希望自己的一点点心意给他带来更多希望和内心的改变。我们就在风沙弥漫中结束了达沙那奇的参观坐上独木舟过河!这张的角度感觉水快蔓延到小船里了,果然如我所料, 女儿上岸后裤子全湿了, 不得不重新更换一件,好在行李在车上总算解狼狈之围。离开达沙那奇部落, 心情远没有参观其他几个部落那样阳光明媚, 不知为什么。整个部落的人和气氛传递出来的都是轻松愉悦友好的氛围,比起唇盘部落他们更加温和,更加没有商业味道 ,更加没有警惕和紧张。或许正因为这样, 我才从内心升腾起对他们更多的言不由衷的爱怜, 尤其是对小孩子。或许他们传承千年的生活不以为然, 在我看来, 他们中的年轻人还是希望有更好的生活, 向往外面更大的世界。那个和女儿相仿年龄的男孩子说, 因为纸张尤其贵, 文具也缺,读书几乎是奢侈品,所以很多人宁愿放弃。 贫穷会落后, 落后更加贫穷, 是原始生活选择了他们还是他们自愿选择原始生活, 我作为初来乍到的游客不能下准确的定义, 但是如果还有机会去或者其他有兴趣的朋友去的话, 请带上本子 文具吧,这样比拍照给钱或许更能帮到孩子们!9.情人节惜别奥莫山谷离开达沙那奇部落已是午后,今日就要返回第一天入住的PARADISE LODGE了。白色的那些竟然是棉花。 我童年的记忆棉花不是很矮的那种嘛, 莫非是我又孤陋寡闻了吗?车子突然停在了一片空地上,HODI告诉我们眺望远方, 那就是奥莫山谷, 我们曾经呆了数日的地方,原来已经离开奥莫低谷的怀抱,渐行渐远了!心里不免划过一丝不舍,和略过说不清的牵挂。 不知觉就陷入了离别的淡淡哀愁,说不清楚为什么。 我骨子里是向往远离尘嚣的山里生活的, 甚至和老公说自己都想留在这里。 HODI接上我的话打趣到:好啊TM(别忘了这是她给我的绰号,来自老公的TROUBLE MAKER封号), 你不妨嫁给我的哥哥喽! 哈哈, HODI, 你可真是想象力丰富啊! 看到一位当地少年卖他的手工作品, 于是我们毫不犹豫把他手里的全买了下来, 一是为留个纪念, 二是觉得他们远离集市, 远离商业地带, 这样的纯手工工艺品难得,为他们的手艺买单也是另一种支持和帮助。美女向导在此留念!短暂停留后继续上路一路从来不缺跳舞吸引我们注意的孩子们,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空矿泉水瓶子, 之前介绍过了随着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人群, 阿巴门奇也即将到了入住第一日进入奥莫低谷前住过的PARADISE LODGE没想夜晚竟然是浪漫的烛光晚餐自助餐,原来这是专为情人节布置的场地。和老公,女儿又一个在外的情人节了,连续几年我们都在不同的国家度过这温馨的夜晚, 有女有夫的陪伴,日日都是情人节!埃塞是咖啡之乡,无论去到哪里,不管是在多么偏远的所在,都可以喝到仪式感十足的咖啡。还记得在查莫湖岸上,那么偏僻的地方,我们也看到类似下面铺着叶子的咖啡仪式。一晚好梦, 翌日清晨早起,让我再看一眼上帝之桥,让我再遥想下部落风情。别了,奥莫山谷!或许今生只有一次来这里的机会,但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10.掩映在芭蕉林下的象屋都则村还记得我们刚来埃塞时因为在机场耽误了3个小时, 所以原本安排在第一天要去的一些地方无奈先略过, 在返回首都的路上才补上,其中重要的一个地方就是今天要介绍的这个都则村(DORZE)。 而因为时间的不充足不得不放弃世界遗产蒂亚石柱和岩石教堂。2月15日一早 ,告别了阿巴门奇,直抵清查,顺着环山公路进入大山深处的都则村。都则村是我们这趟原始部落之旅中最现代的一个, 因为他们的着装不再类似奥莫低谷裸露上身带各种装饰物配饰的打扮了。只是房屋最特别, 如下图。远看外形像个大象, 所以称为“象屋”、这样的房子是一种貌似长着像蕉叶的,当地人称为Enset的植物叶子搭建而成。屋高10米, 人畜同住。厨房和储物室在另一侧。据说屋子可住100年不倒,无惧风吹雨打。 新建的象屋一般很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靠近地面损坏腐烂的地方被一层层剥去,屋子就会慢慢变矮。甚至整个屋子可以移动。 听起来是不是不可思议!内部陈设, 注意右边的两个牛头, 真正是 人畜同住的我不能理解在草屋子里烧火难道不怕着火吗?绕到侧面, 看到有姑娘在纺线, 感觉这个和我童年在乡下老家看到的如出一辙。姑娘给我们演示她们平时吃的一种“发面饼”的制作过程。原来是从ENSET植物叶子上刮下来一层又一层, 想想这个叶子实在是宝贝, 既可以提炼食物, 又可以盖房子, 真是全身是宝。然后取粉末状的的东西提取出来揉搓在一起用叶子包裹好密封到地窖里, 应该是一种发酵的过程。待一段时间取出后像和面一样揉在一起揉成类似面团状然后弄成饼子的形状叶子包裹好再上火烤出炉后蘸着当地的酱汁吃, 感觉就是个发面饼的味道, 但却不是面粉, 完全是植物叶子的精华啊!向导招呼我们品尝下味道, 然后屋子的主人拿来他们日常喝的酒给我们斟上。好了,大饼就酒,入乡随俗!我们学着他教的口令, 大声说“呦呦呦呦呦”,干杯!这是他们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方式,话说这个酒的度数感觉不低!不怎么喝酒的老公盛情难却豁出去了!象屋不仅是他们的传统房子, 现在也演变成了游客住宿的客栈我们到达时,看到有些老外们就住在里面,虽然简陋, 但也不失为一种别样的体验。 如果想深入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住几天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在离开都则村时买了当地人手工织的围巾作为留念, 这个村子有很多人也在制作陶的小工艺品, 一个小姑娘追着我希望可以买几个, 实在是不方便携带, 否则也会支持下她的手艺。年轻一代的都则村人明显没有人再穿传统服饰了,而且这里的有的人读书, 有的也去阿巴门奇打工。远远望去阿巴亚湖,这个东非大裂谷中最大的湖泊,和一山之隔的查莫湖(记得我们去哪里坐船找鳄鱼),构成了埃塞别样的自然风光,因为水,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更多活力。终于踏上返回首都的路了, 我们的原始部落之旅也接近了尾声。路过的小镇子越来越有现代生活的气息, 我游荡在部落的灵魂终于回到烟火气的现实中来了。清真寺到处都有,埃塞不愧为多宗教的国家注意看路边的“警察”, 只要在靠近镇子的公路边都会有这种纸质警察的提示路边看到有售卖水果南瓜的地摊,想必一定很好吃, 纯天然无公害啊!首都林立的楼房把我拉回到了现实,像梦游了一趟的原始部落之旅要画句号了。 不得不承认, 埃塞真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保持原始风情如此之多的地方, 不愧为整个非洲文化传统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强烈的视觉盛宴此生不容错过!别忘了,埃塞也是我们国家援建很多的一个非洲国家。通往吉布提的火车缩短了两国距离,只可惜我们的假期时间不足了, 否则吉布提和埃塞合并一起去, 将是最完美的组合!车子径直开向机场方向, 今晚要搭乘国内航班去默克莱, 下一阶段的火山之旅等待我们开启它刺激新鲜神秘的面纱!期待......11.尔塔阿雷火山,走近你不容易2月16日, 从即日开始,我们的后半段旅程开启!去埃塞,如果说原始风情的部落给你带来的是恍如隔世的穿越体验, 那么接下来几天的活动区域,达纳吉尔凹地(the Danakil depression),会让你见识到什么是大片既视感的震撼!位于埃塞北部阿法尔地区( Afar Depression)的达纳吉尔凹地(the Danakil depression),这里是世界上最热、海拔最低、最荒凉的地区之一,以极高的温度和独有的地貌特征而闻名,因环境严酷,被称作“世界上最残酷的地方”。这里有Erta Ale火山熔岩湖、Dallol火山和Lake Assale盐湖,这三处风景都是地球上罕见的自然奇景。接下来的4天3夜我们会随着车子去丈量它的荒凉, 用身体感受它的残酷, 用眼睛欣赏它的美丽。**********************************************************************************第一站要去的就是闻名于世的活火山尔塔阿雷火山Erta Ale。在亚德斯亚贝巴, 和美女向导HODI分手后,后半段的旅程是由当地的火山团承接的。 去达纳吉尔凹地的整个行程,自己是没办法自由行的。 各国的旅行者在默克莱汇合成几辆越野车一起出发, 目的就是避免路上有危险而无法自救, 因为路过之处太荒凉了。一早9点钟, 准时有火山团的越野车来酒店接我们, 大件行李寄存酒店, 带着睡袋和随身物品上路。当车子渐渐开始走环山公路时, 会时常看到有驼队出没。有骆驼队的地方居住的就是阿尔法人了。山坳里可以看到阿尔法人的村庄。到达集合去火山的大本营, 具体地名我忘记了, 位于一个小村庄里。村子看上去居住的多数是穆斯林这里的小孩子很喜欢拍照, 不会像原始部落需要收费, 几个孩子围着同伴台湾美女抢着看手机的照片能读起书的孩子家境应该算不错的,看到我们不是像原始部落的孩子一样嘴里喊着“PHOTO”, 而是希望给他们些本子。 之前说过纸张, 印刷品在埃塞是很贵的东西。 因为他们自己生产不了, 都要进口。最后一共9辆车一齐出发中午吃饭的地方晒个图, 标准的铁皮屋, 说实在的,这个在路上算是不错的房子。在这里就餐不必去细看卫生条件, 只埋头吃就好了,饭菜味道还可以吧。顶着烈日的炙烤, 伴着一阵阵能见度很低的沙尘暴,车队浩荡前进。 两边的景观从黄色的沙地逐渐过渡到了火山熔岩地貌。从这里开始没有了柏油路, 那个颠簸无法形容,四驱越野真正在这里发挥着它的威力。即便这么艰苦的地方, 修路人员也在驻扎, 而且是咱们的中国公司!知道为什么要一队车子一起出发了吧, 如果单独行动,在这里遇上状况那真是欲哭无泪啊!火山所坐落的达纳基尔沙漠是世界上最热的地带,我们竟然在这里看到了鸵鸟, 生命力太顽强!沙漠的风, 说来就来,席卷着黄沙肆虐着我们, 真不敢想像如果在外面行走的滋味。远处的沙尘暴铺面而来, 在这么空旷的地方开车, 四周没有什么坐标,如果不是常年在这里,迷路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基本上9辆车子都是前后照应着, 我侧拍了一张感受下四周的荒凉。大片既视感,太酷了!这里开车太拉风了,真想坐在车顶肆意吼叫一番才能尽情抒发此刻豪迈的心情!我们的司机是一个30多岁的阿尔法人,技术不是一般的过硬!感觉自己有了幻觉,是海市蜃楼吗?车子飞驰了一阵后, 在某个地方停下来, 这是相互等待同伴们的节奏, 顺便司机休息片刻。 因为路过的火山石地貌那段开得太辛苦了!精神高度集中!司机下车, 我看了看外面, 温度估计高达40多度, 暴晒, 风沙猛烈, 想想还是不要轻易下车了。在如此荒凉之地, 一样有当地人生活。 停车的间隙,一位男孩子趴在车窗上朝我望,差点吓我一跳!来自墨西哥的美女游客下车亲自体验下天昏地暗的沙尘暴威力待9辆车聚齐后继续奔袭,说实话, 整个感觉有拍电影大片的意境艰苦的自然环境一样有人类居住生活的身影,人真是顽强的动物这阵狂风下的能见度几乎是零米,车子不得不暂停下来。重见天日后的蓝天湛蓝的晃眼我想象不出生活在这片地方的人们是怎样过日子, 干旱,炎热, 风沙,而且感觉不毛之地车子在没有路的路上艰难爬行着, 太考验车技了远处冒着烟的尔塔阿雷火山隐隐看到了,我们终于在颠簸了4个多小时,大约下午5点多安全到达火山营地。草棚都是驻扎在这里的供司机, 厨师等休息的地方。条件比珠峰大本营看上去都艰苦。这里毗邻厄利特里亚--与埃塞俄比亚交恶的地带。据说,当地人对外来者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成见。2012年,一批旅行者在此被绑架,被伤害,甚至有人因此丧命。所以目前这里也有军队驻扎,徒步火山也有警卫先开好路。没想到这里会有如此漂亮的鸟出没火山口海拔613米,是东非大裂谷中的一个盾形火山,是埃塞俄比亚最活跃的火山之一。也是世界上仅存的5大熔岩湖泊之一(其他四个分别在刚果金,夏威夷,南极和瓦努阿图)。截止目前我能查到的唯一能让游客安全站在火山口欣赏极致震撼场面的火山。阿尔法语是“地狱之门”,当地解释为“冒烟的山”。 远远望去真是名副其实。大本营有很多骆驼,专门为夜间徒步火山带睡垫, 驼水和重的一些露营装备等,我们只需要背上随身小包轻装上阵。在这里, 日落之美让人惊呼, 所有语言在它面前失色, 只有沉默禁声静静欣赏才不负大自然的馈赠。晚饭是自助餐, 食物不错, 这些应该就是随车一起带来的, 必须吃的饱饱的才能有体力迎接马上开启的徒步饭毕, 所有人排成一条队, 向导给我们讲解了路上的注意事项,队伍最前面和压轴的全部是向导, 而且路途中断续会看到有警卫护路, 安全状况不必担心了。8,9点左右开始登山。全程17公里,耗时3个多小时,每间隔一小时会休息几分钟。 毫不夸张的说, 我把自己的头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野外徒步贡献在了这里。女儿表现太好, 不娇气不矫情,一路和老公换着背重的背包,因为上山每人都要带2瓶水,我们一起6瓶水真的不轻呢,而且还有随身带的晚上穿的厚衣服,所以虽然不是负重徒步, 但是分量也不轻。自己的睡袋骆驼背着,我负责挎着大相机。即便这样,想想自己还有髌骨关节受伤的记录, 对于平时又没怎么锻炼的我走下来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而且是漆黑一片的晚上,还有猛烈的山风伴着。 当然, 如果你自己觉得不能胜任完成, 最好在出发前就租一只骆驼驼着你上山。 我没有这样选择, 来这里就是想给自己一个特殊的体验。所以旅行绝对是个体力活!深一脚, 浅一脚,走过松软的沙地,踏过碎石的山路,偶尔要跨个大石头台阶,手电和头灯在漆黑的夜里像一条银色的缎带,那种意境此生难忘。队伍里还有个70左右的老人来自美国, 看到他你没有理由落后!终于到达山顶, 可是尔塔阿雷给了我们大大的遗憾。 浓烟太密, 完全看不到岩浆翻滚的震撼画面。但是既然上来了,我和女儿老公就在离喷发口只一米之处的斜坡上静静坐了会儿,想象着脚下1780度高温的岩浆湖翻滚着,有点刺激,也充满冒险。呼啸的山风偶尔风向朝向我们, 空气中夹杂着刺鼻的硫磺味道和炽热的气息扑面而来, 你不得不马上紧闭呼吸低下脑袋。因为岩浆活动,熔岩湖的边缘总是在不断变动。尤其是在岩浆从内部溢出时,曾经的土地下很可能鼓动着危险的流体。看上去是可以踩踏的地面,实际上下面是软的,踩下去就是熔岩。 所以你必须严格遵守向导的要求不能随意乱走动。这时你才会真正意识到其实死亡离你很近,跨一步就会融化在这里。我甚至脑补万一这座活火山突然喷发,所有人将会无一幸免的恐怖画面。百度资料:它上一次剧烈活动时是在2005年9月,当时的喷发导致250头牲畜死亡,并迫使附近居住的人迁离该地。此后在2007年8月,该火山也有小规模活动,并导致两个人失踪。而最近的活动是在2008年。既然看不到什么, 也就只能作罢了。 旅行就是生活,既来之则安之是该有的心态。随手手机拍了一张留念,虽然浓烟遮挡了翻滚状态下的岩浆, 从映向天空的红色也足矣感受到它的威力和震撼了。贴几张向导曾经拍的画面, 不能再美, 不得不感叹自然界的力量和神奇。在离喷发口50米开外的一小片空地上向导铺上带的垫子,我们铺开自己的睡袋和衣而睡。仰望璀璨的星空, 北斗七星硕大无比,真正体验着手可摘星辰的意境。 即便满脸火山灰,即便汗臭味,即便山风呼啸,可是那一晚竟然是我睡的最香的一次......12.再见,尔塔阿雷在山顶露宿,向导要求我们4点就要起床,本想着第二日希望清晨可以看到岩浆,仍旧还是遗憾。无奈我们不得不尽早下山了, 因为如果不早早出发,太阳升起来,这个地区就是火焰山!一行人披星戴月, 向导开路,打道回府。贴一张睡觉的地方(这是我在HODI的微信圈下载了一张,因为我们离开的时候还是漆黑一片,没办法拍照), 称得上乱石滩,就是在石头围的一个个小圈里铺着垫子睡了一宿,条件的确艰苦。 开创了第一次无帐篷野营的记录。话说回来, 同行的小伙伴带了帐篷, 但是因为山风太大, 整晚刮得帐篷哗哗作响, 反倒一夜没睡好, 不如我们头顶星辰睡得好。 所以来这里我建议最多带上睡袋足矣, 如果你不嫌弃,也可以用向导带的公共睡袋!天渐渐亮了,终于看清楚了整个火山的地貌。满眼都是 黑黑的一片,岩浆冷后的石头。很多地方看上去其实是松动的空心的,所以一定要沿着向导开好的路走, 否则不小心塌下去也是蛮危险的上山容易下山难, 我曾经受过伤的关节尤其脆弱, 一路老公紧紧牵着我的手照顾着我,生怕我太辛苦。同行的小伙伴们都投来羡慕的眼光。能和心爱的人牵手走世界是幸福幸运的, 我们彼此相扶相伴,走过生活的17个年头,生命中有你,此生足矣!在如此干涸残酷的地方也有生命的迹象,只是一路上看见游客不断滞留扔下的矿泉水瓶子实在是大煞风景。 女儿自律, 尽自己最大可能捡拾着空瓶,但是实在没有办法拿很多了。 所以环保不是口头说说的, 每个人都要自律,而不是被人监督才去行动。 为女儿根植于内心的修养点赞。一路的保镖们偷偷拍一张, 军队是不可以拍照的丫头大步流星,这也是她第一次户外夜间徒步的经历, 肯吃苦, 不娇气, 我和老公深表欣慰!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火山特有的地貌。仍旧是走一个小时稍休息的节奏称得上世界上少有的荒凉地貌,当灌木丛越来越多的时候意味着大本营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终于回来了,司机会用矿泉水稍稍给你倒一点洗手洗脸,然后准备吃早餐。骆驼们辛苦了一路也该好好休息补充能量了, 因为也许今晚还会有另一批客人来, 心中不免心疼起它们。太阳开始炙烤了,看到这个墨西哥美女用瓶盖接水,纳闷她在做什么原来是给这些美丽的鸟儿们喂水。 心里一阵柔软, 好善良的姑娘。上路了,我们的尔塔阿雷火山之旅就这样遗憾作别了,或许今生不再相见。大自然不会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来这里带着几分运气。 享受过程带来的各种感受我心足矣!中午时分来到了Lake Assale,这里可以体验下浮力。 因为太热了, 之前去死海体验过, 所以没有下水的欲望了。 旁边有个很小的温泉可以洗洗火山下来的一路灰尘。只是太小了,大家都在泡脚。司机飘了飘好惬意, 对于刚从火山下来能在水里浸泡下简直是享受盐湖停留短暂就去附近一个小村子吃午饭了, 餐厅一如既往的简陋,意大利通心粉做的蛮好吃的。羊羊们也跑进来找吃的,哈哈,短暂休息出发,今日的终点要返回出发去火山时的小村子里的大本营。远处黛色的山体,阴郁的非洲大地一片苍凉。路上经过一个小镇, 司机有些事情要办, 于是我们在一个小店喝了点咖啡休息, 没想到自己心心念想拍的恰特草在这里遇上了。传说中的恰特,功效类似大麻。据说这个只消嚼上15分钟就可以让人飘飘欲仙。埃塞有很多男人每天都在咀嚼这个,看上去无所事事。当地是个穆斯林聚居地方,孩子们很活泼, 围着我们拍照,不是收费的哦, 所以相当淳朴!小姑娘问老公叫什么名字, 老公逗她们说自己的名字叫老虎, 哈哈, 瞧她们开心的前仰后合。这个小姑娘最有意思, 不让拍,但是又想拍的样子很滑稽,非常聪明。和老公互动的很棒!日暮时分, 终于回到目的地, 原来今晚要睡地铺, 而且是10个人的房间一起打地铺,没有热水洗澡, 只有冷水可以洗脸刷牙!去尔塔阿雷火山, 绝对称得上自虐式旅行, 但我想说的是,太值!趁年轻去感受我们生活的星球上神秘震撼的自然地貌吧, 它会让你更加觉得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会让你的心变得更加平和 ,会让你对自然更加敬畏。13.达纳吉尔凹地的采盐人2月18日, 5点起床,将去感受地球上最为酷热的达纳吉尔凹地。达纳吉尔凹地又称阿法尔凹地,位于非洲之角,包括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尔地区、吉布提和厄里特利亚。它是地球三大板块因漂移而相互作用的结果。三千万年前,这一著名的地质运动形成了红海、亚丁湾和东非大裂谷。三大板块交汇之处便位于达纳吉尔凹地一带。这里最早曾经就是红海的一部分。大约一万年前,一次剧烈的地壳运动使一道山脉隆起把达纳吉尔与红海隔离开来,成为一片凹地。凹地上的海水不断地蒸发掉了,逐渐变成了一个咸水湖泊。由于干旱和酷热,大量的盐份从湖水中离析出来,在湖的北部形成了一大片厚几百米,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的盐板。达纳吉尔凹地位于海平面以下150米,是非洲大陆上的最低点,地球上最酷热的地方。直到21世纪,欧洲的探险家和摄影师才深入其中,用图片记录了达纳吉尔凹地大自然的奇异色彩。这片深入凹地腹地采盐厂去感受什么叫酷热难当。*************************************************************************从住宿的小村庄早起出发。 车灯打开后发现睡觉的牛牛们。埃塞的牛牛长有一对很霸气的牛角。霸气是因为长,非常非常长。我们一路所见比这个越来越牛气,这个只能算做小巫。还有黑白相间漂亮的山羊去往凹地的路上一样是满眼的荒凉,这里真的是不毛之地, 但还是可以看到有人家居住的影子进入达纳吉尔凹地后,先是一望无际的灰白色盐滩。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相比的酷热,使达纳吉尔凹地成为生命的禁区。只有少量非洲游牧部落,强悍的阿法尔人在这里出没。据说从古希腊时代起,居住在富饶的埃塞俄比亚高地的人们便赶着骆驼,年复一年地走进那片令人生畏的大火炉,到那里去采集宝贵的盐矿。至今,驮盐人仍在几百年来骆驼踏出的小道上日复一日地跋涉,采盐和驮盐的方式也几乎没有任何改变。盐湖是达纳吉尔凹地整片平坦无垠的盐田,近看是成千上万不规则多边形的龟裂土地。古时海水浸入,因低地势无法流出,于是日复一日的水分蒸发后流下广袤的盐土和一汪盐湖(Lake Assale),作为“海枯石烂”的证据。地址学家证明,用不了几百万年,红海的海水将漫过凹地边缘的山脉而长驱直入,将达纳吉尔凹地变成一个新的海洋。一千万年以后,六千公里长的东非大裂谷将整个成为海底。尽情感受下吧!随着达罗拉火山越来越近,灰白色大地的颜色逐渐加深,变成了泥土样的棕黄色。一圈圈田埂样的熔岩壳围出无数直径不等的怪圈。地面变得沟壑纵横,就像刚刚被拖拉机翻犁开的肥沃的土壤。然而这“沃土”坚硬无比且寸草不生。然后,大地的棕黄色逐渐变浅,失去颜色又成了死亡的灰白。看到一对老外们在凹地的盐湖里感受浮力,还表演了水中集体舞, 真会玩儿!没有任何其他人比阿尔法人能忍受50摄氏度的高温呆在达纳吉尔盐场。即使在隆冬的季节,在白花花一望无边的大盐漠里仍酷热难忍。我们下车近距离走进他们。我忘记当时司机说骆驼往返多久才能完成一次驼盐任务,印象中足足查过一个多月的时间, 中途可以补水和吃草的地方只有1,2处,看着这些可爱的生灵们在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生存真是心疼。 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盐场却没有水喝 没有草吃, 而且要在烈日下暴晒,之后还要驮着重重的盐块返回,艰辛程度不能细想!我忘记当时司机说骆驼往返多久才能完成一次驼盐任务,印象中足足查过一个多月的时间, 中途可以补水和吃草的地方只有1,2处,看着这些可爱的生灵们在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生存真是心疼。 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盐场却没有水喝 没有草吃, 而且要在烈日下暴晒,之后还要驮着重重的盐块返回,艰辛程度不能细想!这或许也是他们谋生的一种方法吧, 不得不说阿尔法人真是顽强吃苦!我们看着都热, 要知道我是全副武装遮阳的,而且只是待一小会儿, 而他们是在烈日下工作的。我们必须要离开了,不得不为人类超级的生存力量和潜力赞叹!感叹归感叹, 要在埃塞的“天空之境”下总要留点念想, 那么到此一游的拍照免不了的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宝贝, 这是妈妈从你出生就许下的诺言, 一定尽可能的带你看这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因为走得越远, 看得越多, 你内心才会越丰盈, 胸怀才会越宽广。更能接纳不同, 更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14.达纳吉尔凹地达洛尔火山距离Erta Ale火山25公里的达洛尔Dallol火山,高出海平面48米,是地球上最低的陆地火山。 没有明显的山的形状,它只是一大片凝固的熔岩区。千万年来深藏在低于海平面116米的达纳吉尔凹地的腹地。它比仅仅几十公里外的红海海面还要低百米。离开盐场,驱车来到了到处是黄色的一大片硫磺熔岩盆地。世界七大酷似外星的奇特地貌。有些人称这里是世界上最残酷的地方。从2005年以来,达纳吉尔凹地持续发生了大量地震活动,仅仅在当年的五六月间就记录到3.9级以上的地震160多次,有2.5立方公里的熔岩从大量地表裂缝涌了出来。地质界认为,达纳吉尔凹地的地质活动与海底的火山活动几乎同出一辄,是典型的海洋生成过程在地表的显现。一系列新的火山活动造成了达纳吉尔凹地的达罗拉地区一大片火山地貌。大小火山热点、地缝、热泉和汽泉与地下涌出的熔岩带出的黄色的硫磺、绿色的酸湖、红色的氧化铁、和白色的盐结晶给予了那里令人惊心动魄的色彩。地层深处的火山活动穿透地表的盐层,以热泉的形式出现在地表上。它带来的矿物质与盐相互作用,形成了无数形态奇异、色彩缤纷的硫磺锥、硫酸钙塔、盐华台和硫酸池,就像旱地上的珊瑚丛。呈现令人目瞪口呆的艳丽色彩这里,翠绿金黄的盐华池托举起一座高达数米的盐塔。那边,巨大蜂窝状的热泉锥下白色、绿色和黄色的盐结晶一团团一簇簇宛如盛开的春花。碧绿碧绿的硫酸池中漂浮着一个个圆盘似的薄盐片,就像一朵朵金色的睡莲。鲜绿色的硫酸钙泉台上盐水向四周漫延时结晶,变成一层又一层洁白的花边。一片黄绿色的盐壳上突然拱出一个洁白如雪的盐笋,这是地下热泉刚刚从盐壳下喷出时不断结晶形成的新作品。在五颜六色的盐滩上,它洁白稚嫩得让人心疼。笋尖中心竟扑扑地仍在往外喷射着超浓的盐水。用不了几天,它就会像周围无数的类似盐笋一样枯黄老去,溶解在绿色的硫酸池中,然后干涸,变成蜂窝状千疮百孔的灰黄色盐壳。即便酷晒, 我还是尽量跟着向导超深处走去。到处是涓涓的盐酸溪流和像开水锅一样沸腾的热泉眼。空气里散发着火柴燃烧后的气味。全是毫无生命的熔岩矿石。只有那些超自然的艳丽色彩赋予了这片土地怪异的生机感,令人毛骨耸然。越往里面走,地面越潮湿, 有腐蚀鞋底的作用,我的鞋子在这算是基本毁了但围着摄人心魄的景色,冒着高温烈日走近它,今生也许仅此一次机会, 所以我倍加珍惜!老公和女儿没有走到头, 在一处高地上远眺等待着我的凯旋让我们就在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地方留下团聚的身影吧持枪警卫一直全程保护 , 感觉他们也只是个摆设和象征意义, 这种不毛之地谁会来这里袭击。天地悠悠,路途漫漫,画面有世界尽头的错觉, 不由得面对这无边无际的空旷苍茫,内心升腾起无限激动,搜刮了好久只恨书到用时方恨少,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词句才可以直抒胸臆, 就让回忆随着镜头的画面带我再神游一遍。我们继续向Salt Mountain盐山靠近,顾名思义,这些山体都是含盐量非常高的土地构成到此一游路上还有几处冒着硫磺的湖只能感叹地球真的太神奇了。在离开的路上看到一具倒下的骆驼尸体,那是年老的骆驼经不住长途跋涉的辛劳, 没能坚持到有水源和食物的地方, 终于倒下的身躯。要离开达纳吉尔凹地了, 这4天3晚的艰苦奔波,红色映照天空的尔塔阿雷火山,硫磺土堆形成了超凡脱俗的外形地貌,成群结队的骆驼穿过盐湖阔步走进天边地平线的灰白中,这就是达纳吉尔凹地的景象。残酷但震撼,终身难忘!在这里我们吃过午餐,一路不必奢望就餐环境意大利面条味道还不错返回默克莱的沿途能看到很多驼队, 这些都是要去达纳吉尔凹地的盐场去的,阿尔法人真的顽强!路过村子,司机说这个是诊所,是我们一路以来看到的除了清真寺外最好的建筑随着海拔的升高和植被的变化, 我们接近默克莱了, 今晚要住在最初放行李的酒店,第二日要赶飞机回首都了.和司机分手时, 3个睡袋和防晒套袖全部送给了他,既减轻了行李负担,又满意了司机,何乐而不为!祝他好运!再见,达纳吉尔凹地, 再见,尔塔阿雷火山, 你们的身影定格在我的照片里, 你们的美丽和震撼永远烙在我的记忆里.....百度资料: 热,让这片土地成了人类生存的禁地,却也为人类蕴藏着独有的宝贵能源。薄薄的地层下面,汹涌炽热的岩浆在翻滚,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地热资源。两三百度的高温蒸汽,为埃塞俄比亚这个没有石油资源的国家提供了非常可观的能源开发潜力。据估计,埃塞俄比亚的总地热发电潜能有7000兆瓦。从20世纪70年代起,科学家们就在达纳吉尔凹地和东非大裂谷一带进行地热考察。截至2015年,他们在这里发现了22个可开发的地热点,总可发电潜能近1.1万兆瓦。到2020年,埃塞俄比亚政府计划修建六座地热电站,最大发电能力为675兆瓦。到2030年这些地热电站的满负荷发电能力达到2000兆瓦。 达纳吉尔凹地开发地热能源,虽然有着巨大的潜力,但是因为偏僻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缺乏基础设施,也面临投资巨大且风险高,收益慢的问题。在联合国世界发展银行,欧洲银行和法国,德国,美国,冰岛,日本等国家的投资和技术支持下,近年来埃塞俄比亚的地热开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015年埃塞俄比亚政府与美国—冰岛的地热开发公司签署了建设1000兆瓦地热发电站的协议。成为非洲目前最大的地热开发项目。 人们期待着,不久的将来,达纳吉尔凹地这片毫无生命绿色的地球禁区,将成为世界绿色能源的新热点。期待“邪恶之花“将结出丰硕的果实。15.首都亚德斯亚贝巴一日游2月19日早餐后,离开默克莱, 返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这将是我们最后一整天在埃塞的行程。美女向导HODI在机场接机,她带我们走马观花首都一日游。车子穿梭在首都的大街小巷,我们没有下车, 只是在车子里东张西望捕捉着一切可能入眼的街景。路过亚的斯亚贝巴大学,门脸看着有点古建的味道。到处有我大中国援建的工地中国公司也比比皆是中午HODI带我们来到一家极有逼格的餐厅TAITU HOTEL, 可别小看门脸不大,餐厅大有来头。由埃塞历史上著名的泰图皇后创办的兼住宿和餐饮一体的客栈。装修风格极有特色,充满非洲风情无论到哪里都有仪式感的咖啡喝,而且还有一家钢琴供客人随时弹奏, 氛围很好菜单封面对这家餐厅有详细介绍。 因为之前发生过火灾, 目前这个在原址上重新翻新修建餐厅的食客除了游客,很多都是本地有头脸身份的人, 所以也比较贵, 但是实物很精致。老公最后一天再来感受下英吉拉的美味!好大的一份,饶盘子围了近一圈, 这个量完全吃不完午饭过后, 我们径直来到首都最值得来的地方 , 停车厂的牌子都有人类鼻祖的LUCY的名字所以你应该猜出来了, 博物馆到了。埃塞国家博物馆是一幢四层小楼,陈设简单,展品有限。但这不影响这个博物馆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来这里,是因为这里有我们人类共同的母亲。埃塞是非洲大陆上仅次于埃及的文明古国,是人类进化的摇篮。第一批直立行走的智人从埃塞河谷低地里起源。露西Lucy,是一具发现于埃塞俄比亚的古人类化石标本,生活于约320万年前的类人族,科学界普遍认为全球人类皆由Lucy所属的种群进化而成,是南方古猿阿法种古人类化石的代称,乃是第一个直立行走的人类,是目前所知人类最早的祖先,并进一步得出结论:非洲是全人类的故乡,我们的祖先正是从这片土地逐渐扩散到亚欧大陆和世界各地的。所以说LUCY很有可能是我们全人类的共同母亲。1974年11月24日,美国古人类学家唐纳德?约翰逊、伊夫?科本斯和蒂姆?怀特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尔凹地发现一具古人类化石,科学家们根据这具40%完整的骨架,推断其生前是一个20多岁的女性,并根据骨盆情况推算她还生过孩子。因为发现者当时正在听披头士乐队的歌《Lucy inthe Sky with Diamonds》,所以这位女性被命名为露西。几年来,露西风靡一时,并开始了她的九年环球之旅,声名海内外。后来,又发现了Ardi(阿尔迪),也是在阿尔法地区,比露西早了一百多年,又是一项震惊的考古发现,从水中挖出。埃塞人很自豪,他们认为自己的国家是非洲版图上唯一没有沦陷为殖民地的高贵所在,但这不意味着这片土地没有遭受过侵略。事实上,意大利的铁蹄亦曾经在这里恣意妄为。考古现场的一些图片年代解释虽然简陋, 但是全世界闻名女儿站的地方就是摆放LUCY的模型,女儿在此分享了埃塞行的第一个朋友圈,没有之一真正的骨骼化石在玻璃柜子里陈列最早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 其出现年代少于400万~300万年, 这个物种脑容量很小, 雄性明显远比雌性为大,被称为“露西” (Lucy)的年轻雌性南方古猿骸骨于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出土,由于骨骼较为完整,使人能确立古猿的行走形式。以足直立,步履蹒跚,科学家从肩胛骨及 臂骨分析发现:南方古猿仍保持灵长类远祖的攀援的特征 。之后发现非洲南方古猿 (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 据推测: 身高为145厘米, 雄性平均体重为65千克, 雌性35千克 , 脑容量为现代人的三分之一。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人的起源主要有“非洲起源说”和“独立起源说”两种观点,“非洲起源说”认为,世界各地的现代人(包括中国人)大约在10 万年至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然后走出非洲迁往世界各地,成为现代人的祖先,而原来居住在世界各地的直立人则对当地的现代人起源没有任何贡献。“独立起源 说”则认为中国的现代人是由居住在中国的直立人进化而来的,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是中国人的祖先。楼上分别有艺术品,古代史的东西有些陶器、数尊石像、少量的青铜器、几件刻有古怪文字的石碑以及十余个阿克苏姆时期的金银币。这个五旋琴 我们在参观部落时买了它的复制品做为纪念这个小凳子也在部落买过工艺品博物馆很小, 所以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出来了 。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海拔2400米,位于埃塞俄比亚中部高原,埃塞首都也是非洲联盟、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的总部所在地,非洲最高的城市。选址是由泰图王后所选定并命名,意思是“新鲜的花朵”。 依恩陀陀山而建,现有人口300多万,按地势高低可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以居住和商业功能为主,下城是政府机关、国际机场、大旅馆分布区,多现代高层建筑。可以俯瞰城市的。在Entoto山眺望首都首都街景,这个纪念碑我忘记是为什么纪念了清真寺牛人!药店,也很简陋随后我们来到Mercato,这个以非洲最大的集市著称的市场看起来都不如20年前的中国杂货市场。卖什么的都有这是一座奇妙的城市,贫穷、落后、现代、富裕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和谐共生着。而宗教显得更重要。圣三一教堂Trinity Cathedral,首都最古老的教堂。跟大多数教堂的不同之处是有近代历史的穹顶壁画,塞拉西在联合国接受意大利侵略者投降的历史一幕我们刚好赶上了一场祈祷仪式教堂里有塞拉西皇帝和妻子的棺椁教堂玻璃都是宗教故事的彩色图案玻璃因为大家都不是基督徒, 所以教堂也是泛泛而过, HODI带我们最后去的专为游客卖纪念品的商场, 里面中文挂满了, 可见中国游客的力量。 HODI热情的送了女儿一个小礼物, 丫头很激动!谢谢美女向导的热情一日游堪称走马观花, 而且其实我们不大想逗留太久, 毕竟我们在部落时, 这里刚刚发生了一些反政府武装游行, 所以安全第一是我们的原则。16.想念英吉拉, 再见埃塞俄比亚白天的首都一日游结束后, 因为航班在晚上11点, 而我特别想感受下埃塞的传统歌舞, HODI为了满足我们, 特意带我们去当地有名的传统美食的餐馆吃完饭。餐厅的外面灯箱上画着传统吃英吉拉的画面, 中间那个草编的就是桌子餐厅内装修是浓重的非洲风情,正中舞台夜间8点后有表演, 我们应该看不完,时间不够, 餐厅人气很旺, 很多当地人来吃,可见味道不错之前我们多次提到英吉拉是埃塞传统美食, 一直没有详细介绍怎么回事, 即便路上有吃过一两回, 但是都不能和这里的相比。因为, 在这里吃英吉拉, 我们见识了整个传统吃法的流程。吃埃塞传统餐饭前是一定要洗手的。图中这种草编的东西其实真正的功能是桌子,我们在入口处看到了灯箱的画面,曾经在路上也看到过, 上面还有个盖子, 原以为是工艺品, 原来是饭桌。配英吉拉最好的当然是埃塞国酒:tej酒,一种用蜂蜜酿成的酒,看上去非常漂亮。下图黄色的就是。HODI隆重热情的招待我们喝这种酒, 只是我们真的有些不合口, 为了礼貌和不扫HODI的兴, 老公真是拼了,坚持陪HODI喝了一大杯,必须为他的精神和为人着想的态度点赞!蔬菜沙拉,可以用英吉拉卷着吃, 里面的绿色辣椒相当相当辣,很过瘾!英吉拉有小卷的摆放, 也有整一张铺开。 原料就是苔麸,成熟收割脱粒磨成粉后,就可以用来制作英吉拉了。英吉拉是发酵食品,其制作过程一般需要2 -3 天,大致做法为:将苔麸粉加水和发酵粉,与少量面粉混合后置于室温下两天使其充分发酵,然后像摊煎饼那样将发酵后的面糊在平底锅上摊成圆饼。因为经过发酵,所以英吉拉贴平底锅的一面为平的,另一面则呈多孔状。埃塞人吃英吉拉都是用右手,撕一小块面饼,连汤汁带固体一起卷进面饼里头,然后迅速而不局促地塞进嘴巴里,他们吃得行云流水般优雅,我们照学撕起卷起,尚未送到嘴边,汤汁已经流了一手了......很多人说吃不惯英吉拉,嫌它酸了吧唧,但是我们还蛮喜欢的。对待尊贵的客人,热情的埃塞人有时还会亲自将包好的英吉拉送到客人嘴里。埃塞俄比亚人嗜英吉拉如生命,不论男女老少,一日三餐非它不可。而对外国人来说,它是否能列入美食范畴就见仁见智了。好在我们一家三口都能接受!隔着屏幕都有点想念英吉拉了。舞台上有音乐伴奏。传统乐器五旋琴。只是我们很遗憾时间不够没有等待传统舞蹈的出场。他们的舞蹈特别重视抖肩,各种抖法,国家唯一 一个电视台里还经常播放抖肩教学,算是首都游的一个遗憾吧。HODI送我们到达机场, 大家相拥而别!愿她的事业蒸蒸日上!互相加了微信, 回国还一直有互动。机场的许愿墙上很多祈祷世界和平的话语,而且中文赫然上面,可见埃塞对我们国家游客的重视红色的底色衬托着当时春节的气氛告别埃塞了,虽然这里很穷,很落後,城市建设确实是比不上中国,但落後并不代表它没有文明。这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土地,现代人类始祖诞生之地。几千年过去了,全球各个大陆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里,似乎还是原来的样子。你说他们是HOPELESS也好, 还是ORIGINAL也罢,至少他为世界保留了一片原始净土,最奇特的自然风景、人文风情,都在这里保存得很好。这里的人民几千年来似乎都没发生过什么变化。有些人是把旅行当做放松身心的方式,有些人是把旅行当做汲取灵感的途径。在我,则是:旅行让我生活的空间无限广阔,人际关系无比简单,在这样的生活方式里,我得以保存最本真的童心和最敏锐的触角,我去观察别处的美丽,去体验别人的生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单个生命有限的厚度和广度,同时也让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精彩。所以感谢埃塞这片神奇的土地, 让我的人生经历又多出浓重难忘的一笔!愿上帝保佑这个国家和平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