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8
604
0
12
作者:qjluo
计划中的行程,意料外的心境带上豆豆去西安,是我长久以来的愿望。西安西安有着悠久的历史,曾作为十三朝古都,包括中国最为强盛的汉朝和唐朝。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朝代众多,但是作为每个朝代都城的城市却为数不多,最出名的就数八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八大古都中,最为耀眼的古都非西安莫属。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 (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曲折的行程其实,如果只是去西安&洛阳,本身并不是很复杂的事情。西安的路线很成熟,去西安的交通也很方便。无论是自由行,还是在当地参加旅行团,都很方便。所谓曲折,是从某位朋友提议去西藏开始的。西藏和新疆,是国内我还没有去过的地方,尤其是西藏,有很多我向往的地方,比如纳木错。之所以一直没行动,主要是因为豆豆妈心脏不太好,我们一直担心她到了高原会不适应。朋友的提议,让我开始认真考虑西藏之行。虽然我有担心,但是豆豆妈内心还是非常想一起去的。于是,开始研究攻略,定机票。考虑到豆豆7月1日就要开始暑期培训课,另外推测8月15日开始,可能学生就不允许离开上海。于是,对我们合适的时间也只有六月下旬,豆豆考完试后那一周了。于是,就这样定了机票,然而,这个时间对于朋友并不合适,于是这次不能和这位朋友的家庭未能同行,不能一起去看布达拉宫了。平时工作比较忙,所以只能工作的间隙去做些攻略。小朋友也紧张着为期末考试做着复习。某天回来,豆豆小朋友回来很担心的说,管乐队的指挥说开始后的集训,如果不参加就会被管乐队开除。从二年级就开始在管乐队学习大号的小朋友,肯定是不会为了一次旅行付出被学校管乐队开除的。小朋友可能还看不透很多事情背后的东西,我告诉他不用那么紧张,学校培养他这样的大号手也是非常不容易,后来很顺利的向校管乐队总负责的老师请好了假。豆豆小朋友这一年学习的很刻苦,每天都是很晚才回到家,我们一家三口很多时候也只是周末能聚在一起吃上一顿饭。豆豆期末发挥的不错。在考试结束的时候,我们向豆豆班主任请假。原先认为,返校那天让豆豆同学替他代领下作业什么的,并不是很大的事情。因为豆豆小学时,我们也曾多次这样请假。没想到,班主任,很生气。总之一句话:返校之前和返校之后,爱去哪去哪,返校那天的上午必须出现在教室,否则按记过处理。这时,意识到我们之前疏忽了。虽然是同一个学校,但是初中部的管理风格和小学时有这么大差别。纵然,对西藏有强烈的期望,但是总不能让一个孩子冒着记过的风险吧。而不带豆豆,只是我和豆豆妈去旅游,豆豆妈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接受的。于是,联系携程,退机票。这是2年里第三次退机票了,损失的大把玛尼啊。看看时间,就着开始之后、返校之前,只有4-5天时间。于是,西安之行被再次提上日程。好在来回的火车票都还能订到。总之,一番折腾,又回到了原点。踏上行程出发之前,看看露台上自己种的花花草草。也算是惜别吧,因为之前有若干次暑假的出游,回来后大多数花花草草都在阳光之下英勇就义了。除了花花草草,我还种了很多蔬菜。图中这个是冬瓜。出发的这天,比较热,2点前,匆匆完成手头积压的事务,赶回家。在小区门口候车,小豆的西安&洛阳之旅正式开始了。因为是工作日,而且暑假还未正式开始,所以人不是很多。赶到火车站时,已经开始检票了。去西安有很多的方式,飞机、高铁和普通火车。相比之下,我更倾向于卧铺火车,可以睡一晚,第二天早上到西安的时间点也比较合适,不耽误时间。虽然是出来旅游,学校其实布了很多返校前需要完成的作业。于是,在火车上闲暇的时间,也是需要好好利用的。只是,火车上的台面,真的有些窄。我也乘着闲暇,看些自己的东西。火车上有一些售卖的蒸菜,价格并不贵,但味道也比较一般。味道比自热小火锅差很多,哈哈。火车上的工作人员,售卖玩具、水果,使劲推销蓝莓、奶片什么的。随着高铁逐渐普及,也许这种情景会越来越少了,对很多人会慢慢成为回忆了。夜里,经过蚌埠站。当然,也会经过南京。谁曾想,仅仅是几周之后,南京会成为中国新一轮疫情的中心,而且纯属机场管理失职所致,导致了近期新冠在多个区域出现的疫情抬头。Day 1:西安:碑林、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回民街我依旧会很早醒来,五点多,天开始渐渐亮了。隔着几个座,有个女性也非常早起来,在那化妆。这姑娘真的非常勤奋,因为五点在那化妆,六点了,还在化,六点半装修工程才终于宣告完成了。远远的看见华山,若干年前,我曾去爬过一次。更早之前,豆豆妈和同学乘着二十小时的硬座,然后从山脚夜爬华山。可能是太累了,于是,这一次,豆豆妈打死也不再去爬华山了。路过华山站,华山离西安市区还是比较远的。如果只是爬华山,可以直接乘车到这。小朋友在吃早餐。抵达西安一个晚上,终于到西安站了。之前我虽然来过西安很多次,但是基本都是飞机过来的。印象中,乘火车过来还是第二次,上一次是和缪老师他们一起去爬太白山。西安今年承办十四运会。最近疫情,希望今年的运动会召开顺利。可能是因为举办运动会的考虑,火车站的南广场部分在装修,所以出站只能在北广场。好在,北广场有免费的班车,会送乘客到南广场或附近的地铁站,还是比较方便的。为了出行方便,酒店就定在火车站南广场附近,离火车站只有几百米。小朋友在西安的第一餐,魏记凉皮。点了凉皮、米皮和肉夹馍。碑林博物馆由于预定的酒店下午才可以办理入住,于是寄存了行李。去往我们今天市内游的第一站--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个号134件,一级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有四骏藏于本馆。陈列由碑林、石刻艺术和其它文物展览三部分组成,共12个展室。现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陈列面积达到4900平米。碑林博物馆有人工降解服务,也有租讲解器的服务。我们图方便,所以租了讲解器,因为人工的需要凑足人数,需要排队。但是发现,博物馆的有些人工讲解讲的非常好,总体还是比较推荐的。大夏石马,一个国宝级文物,这是唯一一件有大夏记年的文物,更是大夏国铁骑神骏征战南北的纪念与见证。碑字少一撇,是错别字?其实非也。此匾出自清代著名爱国将领、禁烟英雄林则徐之手。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七月,林则徐在赴伊犁、途经西安时,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就在写下这诗句前,林则徐来到碑林,希望从前人的墨迹中寻找点人生的安慰和前进的动力,并认真写下了“碑林”二字。林则徐为什么有意把碑字写错?有人认为这是他当时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头上的一撇没有了,寓意自己丢了乌纱帽。林则徐当时到底是不是这样想的,已无从考证。不过有一点还是比较明显的,从书法艺术上来看,“碑”字少一撇,结构匀称,字体更稳当了。符合“结体三十六法”中的“增减法”。西安碑林第一碑,李隆基隶书《石台孝经》 。隆基隶书《石台孝经》拓本,天宝四年(745)刻,18行,行55字。现藏西安碑林。《石台孝经》刻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李亨篆额。高620厘米,共4面,每面宽120厘米。书法工整,字迹清新,秀美多姿。此碑由四块黑色细石合成,方额、盖石、顶上等均做了非常艺术化的处理,碑下有三层石台阶,故称《石台孝经》。碑林博物馆有多个展室。以下信息来自百度。碑林石刻艺术室西安碑林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匾额为陈毅元帅所题,展陈内容主要为自汉代至明清的陵墓石刻。其中东汉双兽、汉画像石砖、唐李寿石椁及墓志、昭陵六骏等,雕刻手法多样,风格各异,是不同历史时期石刻艺术中的精品。第一展室陈列《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0多万字,用石114方。清代补刻的《孟子》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这些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当时为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以供校对。《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第二展室陈列书法名碑,以唐代为主。内容上,《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书法价值上,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张旭《断千字文》、柳公权《玄秘塔碑》,以及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无一不是从古至今书法爱好者学习的范本。其中僧怀仁花费24年心血,从内府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再现了书圣王羲之秀劲超逸的书风,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记,颂扬了卓越的佛学家玄奘,又有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被誉为了“三绝碑”。第三展室陈列是由汉至宋代的各种书法字体名碑。篆书有唐《美原神泉诗序》等,隶书有汉《曹全碑》等,楷书有唐《臧怀恪碑》等,行书有唐《慧坚禅师碑》等,草书有隋《智永千字文碑》、唐《怀素千字文》、张旭《肚痛帖》等,都是驰名中外的书法瑰宝。第四展室陈列的是宋至清代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其中宋刻《唐太极宫残图》、《唐兴庆宫图》,清刻《太华山全图》、《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第五展室陈列宋、元、明、清各代的地方史料碑石,以清代的居多。其中许多碑石记述了修庙、记功、拨田、赡学、修渠等内容,是研究当时社会和地方历史的资料,并且在书法艺术上也有一定价值。第六展室陈列的石碑,除少数是元、明人士的诗文作品外,大部分是清代的诗词歌赋。其中元赵孟頫的、明董其昌、清康熙帝及林则徐所书的石碑等,都是难得的珍品。第七展室陈列的是清代用《淳化秘阁帖》复刻的碑石,共145方。石刻两面,其内容有历代封建帝王、名臣及书法家的各种字体,更有王羲之和王献之的草书字。是不可多得的名碑帖。米芾四幅屏诗碑黄庭坚诗帖司马德昭 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康熙皇帝书虽然一字不识,但是觉得好有特色,有点外星来电的感觉。仓颉庙碑,中间有个圆孔。三藏圣教序碑。碑内容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翻译佛经所作的序,太子李治(即高宗)所作的述记以及玄奘的谢表和心经。碑文是僧怀仁从晋王羲之墨迹中选集而成,分行布白一气呵成,为世人珍视。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其书法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改变了汉魏以来的质朴书风,形成清秀流畅的新书体,世称“书圣”。此碑宋代移存碑林。《颜氏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 ,作者是颜真卿,是颜真卿为其父刊立。刻于建中元年(780年)。穿着汉服的女孩子。一些来此拍照的留学生。离开碑林。大雁塔从碑林出来后,打的去大雁塔。不是很远,西安市内打车很便宜。在大雁塔附近的星巴克吃了中饭,给同事带了些星巴克城市杯。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印象最深的是大慈恩寺门口这个微笑的石狮子。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今天最主要的一程。这也是我第三次来陕博。因为我们是临时决定过来的,对于陕博这么热门的地方,门票得来很不容易。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馆藏文物171.795万件(组),其中,一级文物762件(组),国宝级文物18件(组),其中2件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居中国博物馆前列。第一次来西安时,那时还是排队凭身份证入馆;去年来时,已经是通过公众号预约了,除了免费票,还有一个可以看何家湾出土文物的大唐遗宝的30元票。但我们这来时,这两种票都已经被预约光了,我正懊恼这次带小豆来西安要留下很大遗憾了。好在傍晚刷出了博物馆那种可以看大唐壁画的票,270元一张。虽然有些贵,但是总算有机会带小豆看陕博,不会留下遗憾了。大厅里的石狮子,是件复制品。陕西历史博物馆里面的大石狮子来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 女皇帝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顺陵。顺陵石狮的意义,中国古代帝陵以石狮为门兽的思想,主要来源自西亚、中亚和古印度佛教的影响。狮子产于非洲和西亚地区,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狮子开始运到中国。唐朝中西交往更加频繁,这些国家将狮子作为珍贵贡品献给中国。狮子的到来,伴随的是有关狮子的神话传说和崇奉信仰一同传播到东方,尤其是狮子在佛教中的地位独特,随着佛教的兴盛,狮文化也传播开来,渐渐人们把它置于陵前代替避邪把守大门。壁画珍品展。保存了很多从一些墓中移过来的壁画原件,很珍贵。因为收费比较贵,所以和其它展厅的人熙熙攘攘的情形不同,这里面人很少。玄武和朱雀。摹本。石器时代展品。青铜器。好萌啊。青铜龙。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巨龙终成形。这样大体量的青铜也许是出自秦始皇收兵器铸铜人的时代,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秦代青铜重器。石鼓,不过并不是为了敲击的。杜虎符:掌符才可赴君命。 它,似一只站立的老虎,虽然只有巴掌大小,却是军权高度集中的象征,有符听令,无符妄想动兵。它,被分两半。右半在君王,手握兵权,掌管天下;左半在将领,随时听令,号令重兵。待它严丝合缝时,便是军队出征日。我们现在常说的“符合”,便是出自于这个符。兵马俑,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石片盔甲。不过应该不是正常穿戴的,太沉了。铜鹅。汉代瓦当和钱币。汉.鎏金鎏银铜竹节熏炉。铜炉系博山炉形式。由炉体、长柄、底座分铸铆合而成,通体鎏金鋈银,精雕细镂,是一件至为罕见的艺术精品。炉口外侧和圈足外侧刻有铭文,记其原为未央宫物,后归阳信家,应是汉武帝赐给阳信长公主及其丈夫大将军卫青的赏物。熏炉的底座上透雕着两条蟠龙,两条龙昂首张口咬住竹柄。竹节形的柄分为五节,节上还刻着竹叶,柄的上端有三条蟠龙将熏炉托起。熏炉为博山形,炉体下部雕饰蟠龙纹,底色鎏银,龙身鎏金,炉体上部浮雕四条金龙,龙首回顾,龙身从波涛中腾出,线条流畅,造型奇妙。整件熏炉被分为三个装饰区域,共有九条龙装点其间。“九”在我国古代象征最高数字,是皇权的一种体现。六畜兴旺。这个,估计大家都爱。有点海昏侯的风格。玉和铜镜等。马踏匈奴。乔达摩悉达多。镇墓兽,不过还是比较有喜感。边上的那个是独角兽。各种陪葬俑。唐三彩。唐代鸳鸯莲瓣纹金碗。唐代鎏金铁芯铜龙 。这条飞龙在唐代金属铸造工艺品中极为少见,铁铸内芯,铁上包铜,铜上再鎏金。铜镜及各种彩釉坛子。唐三彩。各种胡人形象。唐朝时,官员中也有很多是外族人员。各种墓葬俑和镇墓兽。钟山石窟,位于陕西省子长市,始建于东晋,又名万佛岩、普济寺、大普济禅寺、石宫寺。石窟周围,历史上古塔林立,寺院延绵,古建成群,占地三百六十垧、僧众五百多,是中国西北佛教传播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石窟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历代香火不断,有“人间胜地”之称。一九八八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种棺材。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代,酒器长15.5厘米,口径5.9厘米。唐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是何家村窖藏文物中非常华丽的一件器物,同时也是馆藏18件组国宝级文物之一。太多太多了,建议您亲自来看。一定不会辜负期望。因为晚上没能充电,手机没电了。好在陕博还是有很多插头,可以充电。离开时,一群着汉服的小伙姑娘在那拍照。回民街从山西历史博物馆出来后,我们的下一目的地是回民街。因为距离也不算特别远,打车过去时间也不是很多。西安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是西安小吃街区。回民街所在北院门,原为清代官署区。90年代末,部分回民在此街租房经营餐饮,莲湖区遂改向餐饮街方向,北院门遂成为回民街。西安回民街作为西安风情的代表之一,是回民街区多条街道的统称,由北广济街、北院门、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洒金桥等数条街道组成,在钟鼓楼后。西安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西安市中心,是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原建于今西大街北广济街东侧,明万历十年移于现址。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比钟楼的建造时间稍早。作为古城西安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钟鼓楼,无论是从外形和结构上都可称得上是明初建筑的典范,足已成为西安人向世人夸耀的家宝,更是古城西安的骄傲。相传乾隆五年重修后,陕西巡抚张楷模仿乾隆皇帝的“御笔”为鼓楼书写南匾:“文武盛地”四字;北匾“声闻于天”则相传为咸宁学士李允宽所书。南北两幅匾额曾经被誉为两颗“明珠”镶嵌在西安的鼓楼之上,与鼓楼一同饱经风雨的历练。晨钟暮鼓是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象征。作为古时候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公共服务手段,一座像样点儿的城市都会建有钟鼓楼,或单独的钟楼、鼓楼。所谓的“晨钟暮鼓”,并不是晨击钟、暮击鼓,而是指早晨先鸣钟,次击鼓,晚上则先击鼓,后鸣钟。早晚二时所击的鼓,称作“晓鼓”与“昏鼓”,是作为报时之用的。古时击钟报晨,击鼓报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同时,夜间击鼓以报时,“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报5次。热闹的回民街。西安回族的聚集区,由多条道路组成,当地人也称其为“回坊”,是初到西安的必去之处。不过和很多主要是面对游客的景点一样,其实本地人来此消费的并不是很多,或者说对于本地人来说并不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地方。记得第一次来西安时,是当地出租车司机推荐的一个吃羊肉泡馍的地方,位于破破的居民区内,不过那味道,确实是我到现在为止吃过的最好吃的一次羊肉泡馍。不过现在已经不记得地方了,也或者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被拆迁了。老孙家。醪糟味道不错,红柳羊肉也还可以,泡沫味道一般。回民街有很多打着老孙家这样字号的店,但是鱼龙混杂。甚至有听说那个中华老字号的老孙家饭庄在回民街其实并没有店铺。不过,对于游客来说,这边琳琅满目的商品,仍旧是一个值得逛的去处。羊蹄。红柳羊肉串。肉夹馍。一家现代艺术的店铺,不过我们并没有进去。门口有喷雾,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一丝凉意。各种花色的囊。高家大院。高家大院,即高岳崧故居,坐落于热闹繁华的回民街里,其中高家大院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是目前西安市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民居院落古建筑。里面有皮影戏表演。上次和同事一起来时,曾在里面看三打白骨精,当地配音的,很多时候还是很诙谐的。印象中式猪八戒看到被打死的白骨精,说“这妖精咋这好看哩”。豆豆小朋友爱吃的烤鱿鱼。这种似乎是各地都有的。临潼石榴,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临潼石榴集中国石榴之优,素以色泽艳丽,果大皮薄,汁多味甜,核软鲜美,籽肥渣少,品质优良等特点而著称。名居中国五大名榴之冠。不过我并不能确定这些真的产自临潼。上次和同事一起来时,曾在傍晚误入清真寺,后来观摩了当地回族做礼拜。原先担心我们担心我们这些汉族人不被欢迎,没想到他们很热情,说穆斯林是很温和包容的民族。这些带着小豆,也想带他们去看看。可能到的比较晚,一些回族同胞似乎已经完成礼拜了。虽然找到了一个清真寺,但是似乎不是我上次到来的地方,而且需要买票才能进,考虑了下,最后并没有进去清真寺门口的镜糕。回到热闹的回民街上。这边因为是回族聚集地,所以牛有肉很多。晚餐,选择了一种一家汤包店,味道还不错。打的回酒店,路过钟楼。如果是晚上,钟楼灯亮起的时候,会非常漂亮。在酒店楼下,买了些水果。当地有卖新鲜的向日葵,可以直接吃,里面的瓜子嫩能甜甜的。回到房间,和小朋友洗好澡。当地小朋友开始写作业,出来后没有太多时间写,只能多珍惜这些碎片时间了。而我,还在想第二天的行程怎么安排。之前是计划自驾的,并且已经预定了一嗨的租车。但是考虑到去法门寺距离不短,而且自己去各个景点,门票家在一起也不低,所以后来决定参加携程的一日游,包含了乾陵、法门寺和茂陵。预定之后当地导游与我联系,确定了第二天早上接头的地点。Day 2:西安:法门寺、乾陵、茂陵早上起来,离旅行社来接我们,还有比较多的时间,于是结合大众点评推荐,在酒店附件找了一个吃早餐的地方。这家的胡辣汤还是挺好吃的,内容物也很多,比较实在。和在上海这边通常吃到的胡辣汤差别还是很大的。腊牛肉夹馍味道也挺好的。自制的油辣子,放了草果在里面。在路边等待旅行社车的豆豆小朋友。上车。导游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为了便于后续集合点名,每个家庭给了一个编号。路过的,不知道是哪座城楼。茂陵车开了近一个多小时,到达了第一个景点--茂陵。携程或者其他旅行社,涉及法门寺线路的,有些会安排汉阳陵(即汉景帝的陵墓),有些会安排茂陵(即汉武帝的陵墓)。不过这两座陵墓,其实主陵墓都并没有开始挖掘,所以看到都是边上一些挖掘的东西。相对来说,我个人认为汉阳陵总体上可看的比茂陵多一些。虽然,名义上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但是茂陵景区的主体却并不是汉武帝的陵墓,而是边上的一些陪葬墓。汉武帝陵有很多陪葬墓,埋着很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包括霍去病、卫青以及霍光等。这也是我这次选择来茂陵的主要原因。沿着长长的步道,走到博物馆主体区域。传说汉武帝刘彻在一次打猎的过程中,因在茂乡附近发现了一只麒麟状的动物和一棵长生果树,认定茂乡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下诏将此地圈禁起来,开始营造陵墓。此地原属汉时槐里县之茂乡,故称“茂陵”。主题区域并不是很大,下面是网上找的一张景区图片。几个大土堆,十几个陪葬墓,中间的是霍去病墓,左边的是霍去病的舅舅卫青的墓,两位都是战神般的存在。景区有安排的导游,带领我们参观。先是参观了一些藏品,不过内容丰富度比陕博差好几个级别。或者说,茂陵里挖掘出来的一些国宝,已经转给陕博了。铜漏壶,汉代时的计时工具。里面装的是水,下面有漏水孔,水的上面有个浮标,通过浮标的当前刻度,能知道目前的时辰。一些综合了4种神兽的在门上的装饰。汉代帝王陵墓的示意图,中间是主体陵墓,一般用炒熟的图加上糯米等制成封土,四周一圈陪葬墓。不过汉代已经不用真人陪葬了。据说是一个国宝的金马,放的是一个复制品,不过那个复制品真的做工太差了。然后是参观汉代的一些石刻。马踏匈奴,这个在陕博中也有。石虎、石鱼等,有些石头上刻了一些人的名字,推测是当时制备石刻的责任官。看来,追责制度很早就已经有了。景区的中间是霍去病墓,有个步道步道可以走到墓的顶部,上面有个凉亭。有很多人认为这样的亭子和步道设计真的不合适。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为汉武帝时期的军事扩张做出重大贡献。他的陵墓形状也模拟了祁连山的样子。除了远观陵墓,景区还有编钟表演。当然,少不了一些推销。这次是现场作画,说请了一个著名的书法家,几分钟内完成字画。确实画的不错,结果300块拿下,算作给豆豆西安之行的一个纪念吧。里面的工作人员帮助包装字画。在后台看见那位书法家,作品很多,看起来是一位常驻那的,推测可能就是工作人员。离开茂陵景区时,远观了一下汉武帝陵,就是下面图片松树后面那座。不过我推测这座陵墓已经被盗的差不多了。古代的帝王,似乎一登基就开始给自己造陵墓,很多时候还有占用国家GDP很大一部分做这些。汉武帝在位超过50年,当时也是汉朝最强盛的时候,可以想象陵墓藏品的水平。但是多归多,也经不起无休止的盗墓啊。以下内容,来自百度:汉昭帝始元三年(前84年),茂陵被盗掘。4年后,有人在扶风(今陕西省扶风县)买得墓中所葬玉箱、玉杖二物。汉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茂陵被盗掘。河东郡李友,入上党抱犊山采药,于崖石中得武帝地宫所藏杂经30卷,盛以金箱。汉光武帝建武二年(25年),赤眉军退走长安,西行途中盗掘茂陵。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遣吕布盗掘茂陵。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黄巢攻入长安,派兵盗掘茂陵。说起茂陵,必须要提一个重要的女人,这也是汉武帝陪葬墓之一所埋葬的,也就是李夫人。我们现在所知的“倾国倾城”以及“姗姗来迟”都说的是这位美丽的女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首《佳人歌》是 汉武帝 最宠爱的宫廷乐师李延年所作,歌词的女主角便是李延年的妹妹。汉武帝听完此歌,便对倾国倾城的李妹妹一见钟情,并封其为李夫人。可惜红颜薄命,李夫人很早就去世了。李夫人死后,汉武帝茶不进、水不饮、饭不吃,万分思念,百无聊赖,只能召来一个方士,让他在宫中设坛招魂,好与李夫人再见一面。这个方士在晚上点灯烛,请武帝在帐帷里观望。摇晃烛影中,隐约有身影翩然而至,纤纤玉手,袅袅腰身,却又徐徐远去。武帝痴痴地看着那个仿如李夫人的身影,凄然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一代帝王,成就无数,其实感情历程,却是一直不顺利的。法门寺今天的重点,是法门寺。从茂陵开过去大概一个多小时。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 ,周魏以前称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时改称“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寺庙所在的法门寺文化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法门寺地宫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塔下地宫。宝鸡法门寺地宫其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这是我第三次来法门寺。第一次来时只有老的景区,并不算很大,但是内容很令人映像深刻。后来法门寺面积扩大了很多,尽管如此,我内心中还是只喜欢老的景区那一片。不过,几年前,真身佛骨舍利被转移到新建的那座最高建筑了,而不是原先的地宫中了。因为景区变得很大,所以需要乘坐电瓶车,否则走起来太累了,性价比不高。新建的建筑,富丽堂皇,和佛门清净之地,感觉已经没啥大关系了。主干道两边,是罗汉和一些菩萨。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始建于2004年,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策划设计。塔高148米,呈双手合十状,中间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宝塔型建筑,塔内供奉着举世闻名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合十舍利塔高148米,一表示世界此一佛祖;四八代表夏历四月初八,佛祖诞辰之日。正门两侧楹联:“圣入莲宫浮图拔地迎甘露,天飞花雨舍利腾辉耀法门”。法门寺景区安排了导游,这导游说自己是个居士,是志愿服务。大肚弥勒佛用他那传统的笑容迎接八方来客,两侧四大天王威武整肃、庄严护法。身后韦驮菩萨双手合十,降魔杵横在双臂之上。大圆满觉金黄翔龙帷幔后是佛祖化身佛象,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迦叶、阿傩侍立两侧。东西两面是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化身佛身前,有一个舍利宝函,佛祖的真身指骨舍利就存放在宝函之中。每逢初一、十五和重大佛教节日,宝函才升起展示,供信众瞻仰圣物。我们去的那天应该正好是十五,所以豆豆和豆豆妈有机会瞻仰一下。中午时分,在法门寺吃斋饭。餐前的感恩词。里面的居士也提醒大家爱惜粮食。有米饭、菌菇汤和一些素材,味道还不错。吃斋饭是一个不错的体验,让我想起来和缪老师一起去环五台的情景。午餐后,去老的法门寺景区。中午,真的很晒。修行的尼姑。法门寺老景区。法门寺塔。法门寺塔以倾斜之姿屹立了300多年。倾斜源于清代的一场地震,明代重修过的塔体向西南倾斜,并出现了裂缝。此时,塔体重心偏离3米多,西南角塔基下陷1米有余。所幸宝塔初建时结构严谨,建筑技术高超,所以才保持300多年屹立不倒。现在看到的这座塔是八十年代修复的。1981年八月二十四日,向来干旱的陕西竟出现“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景象。一时间雷电大作,乌云蔽日,暴雨倾盆而下,法门寺塔东北部轰然倒塌,奇怪的是,这塔身的另一半却巍然屹立,引得众人啧啧称奇。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暴雨,也许我们现在还没有机会见到法门寺地宫出来的这么多珍宝。下面的这些珍宝,是我上一次来法门寺后,就决定以后一定带豆豆和豆豆妈来的主要原因。在第一次来时,佛祖指骨真身舍利和影骨舍利还放在地宫中。双轮十二环金花银锡杖地宫中的一枚双轮十二环金花银锡杖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被誉为“锡杖之王”,堪称稀世珍宝。双轮十二环金花银锡杖杖身长约1.96米,杖首由垂直相交的两个银丝桃形轮组成,轮四面套雕金花金环12枚,轮顶呈仰莲流云束腰双层座,座上镶嵌智慧珠一枚,修长的杖身饰以鎏金纹,一周凸起的仰莲瓣下錾刻12个栩栩如生的缘觉僧。四轮十二环是佛教中最高级的权杖,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西游记中唐僧的权杖是几轮几环的。八重宝函。盛装第一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是迄今发现的制作最精美、层数最多、等级最高的舍利宝函,为唐懿宗所赐之物。阿育王塔。用整块汉白玉雕成的阿育王塔,大约有80厘米高,四面有精美的彩绘浮雕,塔盖、塔刹、塔身、塔座均保存完好。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为八重宝函之第七重。通高23.5、边长20.2厘米。重2699克。钣金成型,纹饰鎏金。宝函作正方形,函前有司前,后有两铰链与函盖相连。盖为盝顶,顶面錾行龙两条,四周衬以流云纹,每侧斜刹均錾两只狻猊,底衬卷草。立沿各錾两体迦陵频伽鸟,鸟侧衬以海石榴与蔓草。函体四壁饰四天王像,并分别在方框格内錾刻四天王名称:“北方大圣毗沙门天王”,左手托塔,右手举剑;“东方提头顿咤天王”,双手持剑;“西为毗娄勒义天王”,左手挂弓,右手执箭;“南方毗娄博义天王”,左手拄剑。天王身侧均侍立神将、夜叉多人。银函上的天王名号是根据《长阿含经》经錾刻的,天王的服饰,头戴冠,身着明光甲,脚穿毡靴,俨然是个唐代的武将装饰,造像已经完全世俗化。法门寺佛指舍利白玉棺地宫门口的石狮子。据说在唐朝,每隔三十年便将佛指舍利从地宫里迎接到长安大明宫和洛阳明堂虔心供奉,然而再次将其送回地宫,同时还会将很多价值连城的珍宝一并安放在地宫里,以示对佛祖的虔诚。法门寺地宫系李唐皇室供养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圣地,据记载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地宫中出土的《物账碑》便是唐代(唐懿宗)迎送佛骨时留下的。多代帝王供奉的宝贝,慢慢看,细细感受下。反正我每次都被深深吸引,难以自拔。秘色瓷,据说只有皇家可以使用。你能想象,下面这个是唐朝就在用的么?尤其是那个琉璃茶托!行程的最后,免不了就是一顿推销,让请佛像。我一点兴趣也没有。行程的全程,那位号称居士的导游都不让我们拍照,我觉得可能不光是忌讳,还有别的方面的考虑。天很热,来点冰峰解渴。懿德太子墓下一站是乾陵。在此之前,行程附赠了懿德太子墓。去懿德太子墓的路上,导游说有个新发现的陵墓,工作人员正在考古挖掘。西安,类似这样的陵墓实在太多了,不是个公主太子之类的,都不好意思去排号。李重润(682—701),原名李重照(因避武则天的改用名武曌之讳,故改名李重润)。李重润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长孙,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永淳元年(682),李重润被立为皇太孙。光宅元年(684),唐中宗被武则天废黜,李重润被废为庶人。在武则天大足元年(701),李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魏王武延基私下里议论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以男宠的身份干涉政事,为人谗构,被武则天赐死,死时年仅19岁。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于神龙元年(705)追封其为「懿德太子」。神龙二年(706),将其灵柩由洛阳迁到乾陵陪葬,特恩「号墓为陵」。这个门上的门钉的排列,是有讲究的。清代规定,只有皇家才可以用九行九列,亲王九行七列。不过清朝以前没那么讲究。墓室的入口。长长的墓道,两边有很多壁画。不过现在看到的壁画都是后来画的,原版的已经被转移至陕西历史博物馆了。太子墓地下由斜坡墓道、6个过洞、7个天井、四对小龛、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组成,全长100.8米。墓道是南向北呈28度的斜坡,用红褐色土夯筑。懿德太子墓的墓道长63米、宽3.9米,与乾陵63.1米长、3.9米宽的墓道几乎相同。懿德太子墓内,最大的看点是里面的壁画。据了解,懿德太子墓壁画450多平方米,石雕线刻画54平方米。墓内壁画比较完整的有40幅,分别绘在墓道、过洞、天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墙壁上。题材有仪仗队、青龙、白虎、城墙、阙楼、乐伎、男仆、宫女等,显示出李重润的显赫地位和特殊身份。不过现在看到的壁画都是后来的复制品,原件已经被转移至陕博进行保护了。懿德太子墓曾经被盗,这是位于第一过洞西壁上的盗洞,由于受到从盗洞灌入的淤泥的浸蚀,墓内多处壁画脱落严重,否则,墓内的壁画保存得更为完好。但仅从残存的壁画中,我们不仅可以想像唐代宫廷生活的豪华与奢侈,还可以领略唐代壁画艺术的瑰丽和辉煌。太子墓墓内结构复杂,有天井、过洞、便房、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象征着皇宫里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殿堂、庭院。懿德太子的石棺,置于后墓室,为庑殿式石椁。1971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懿德太子墓时,在石椁内发现一男一女两副残缺不全的人骨架,经鉴定,与文献记载相吻合,这两具尸骸就是懿德太子和他“冥婚”的国子监丞裴粹之亡女。这两具遗骨,现在都保存在西安医学院。石棺上面,非常漂亮的紊乱,雕着祥云等图案。石棺的上面穹顶,有着盗洞的痕迹。乾陵从懿德太子墓出来后,接着去乾陵。乾陵是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是陕西唐十八陵中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 乾陵修建于盛唐时期,陵园规模宏大,建筑富丽雄伟,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其中陵园地面建筑仿照唐代都城长安城营建,分为内城、外城和陪葬墓区三个部分,历时1300多年后,乾陵宏伟的地面建筑已经不复存在,如今保存最完整的就是内城朱雀门外神道两侧对称排列的一百多件大型精美的石雕,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无字碑、述圣纪碑、六十一蕃臣像、石狮等独具特色的石雕艺术作品,因此乾陵素有“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的美誉。 乾陵除主陵外,在它的东南方位呈扇形分布有十七座陪葬墓。后经修复整理,除燕国公李谨行和中书令薛元超墓回填外,现在正式对外开放的是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长长的步道,对面那座山便是乾陵。据导游说,经过中国考古学家的联合考察,证实了乾陵目前还没被盗挖过,考察时也证实里面还有很多的金属制品。中国帝王陵墓虽然多,但是还没被盗过的其实屈指可数,除了乾陵,另一个可能就是秦始皇陵了,都在西安。仗马和控马人。乾陵司马道原置五对仗马,现存一对完整。这类石马石人均系陵前石像生,以象征“大朝会则执仗以卫阶陛,行幸则夹驰道为内仗”的仪卫。阮翁仲,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1丈3尺,端勇异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武则天无字碑。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而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是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关于无字碑,有很多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第四种:为维护道家统治,防止儒家登台,把儒生杀的血流成河,武则天知道历史多数是儒家编写,如果不立此碑,那一代女皇的名声将彻底成黑。陕西文物研究所在一次考查时,无意间发现在无字碑的阳面,从上到下刻满了方格子,经考证,这些并不是后人刻上去的。这些方格子每个长4厘米,宽5厘米,排列整齐。只有一种可能,它们就是当初准备在石碑上刻字用的。那么,为什么已经准备好的碑文没有刻在石碑上呢? 历史学家做出了这样的推测:武则天生前已经撰写好了碑文,并交给了李显,武则天叱咤风云几十年,但“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迫让位给李显,将国号“周”恢复为“唐”,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却长期在惶恐中度日,重登皇位后虽然不能发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母亲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不说不刻,为武则天留下了一块无字碑。蕃臣石像又称王宾像,位于陵园内城南门(朱雀门)外东、西两侧。现存东群29尊,西群32尊,各分南北四行、东西八排站立。石人大多身穿圆领紧袖右衽武士袍,部分身穿翻领紧袖左衽武士袍;双手拢袖抱笏于胸前,或双手持笏恭于胸前;多数腰束革带,带上或系细长小囊,或挂蹀躞带,或挂鞶囊,或拴鱼袋,足穿靴系带。石人像初立时,背部皆刻国名、族别、官职、衔爵和姓名,今模糊可辨者仅7尊。 乾陵石人像群,依据其紧袖阔裾,束腰著靴的服饰和双足并立、两手前拱的姿态,可以判断他们的雕刻当直接效法于唐太宗昭陵。乾陵陵园石狮,高大雄浑、威武雄壮,雕琢技艺精湛。系用一整块纯青色墨玉石圆雕而成,蹲居在双层础座之上。石狮昂首挺胸,突目隆鼻,鬣毛翻卷,前肢挺拔,胸肌发达,展现出了兽中之王凶猛异常、威武无比的神情。 帝王陵园列置石狮开始于唐乾陵,且被以后帝陵所继承,成为陵园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置石狮于陵前,其威慑、炫耀之意不言而喻,反映出唐代帝王想要使其陵寝永固,彰显其神圣不可侵犯的用意。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葬着两位帝王的陵墓,包括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唐高宗李治在位34年,于公元683年病逝于洛阳贞观殿,享年56岁。22岁登基执政后,重用贤良,励精图治,轻徭薄赋,百姓安居乐业。他的文武之道,治国之路,毫不逊色,执政以来疆域辽阔,社会得到和谐的发展,西域战争和高丽战争都取得了彻底胜利,在汉唐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中原王朝同时对西域和东北的全面统治,这些都是被历史伟人毛泽东所称道的汉武高祖曾梦寐以求却从未实现的伟大抱负。述圣纪碑。碑由顶、身、座三部分构成。其顶为庑殿式房屋建筑式样,四檐角各雕一头顶斗拱的护法力士像;碑身由五块方石以榫卯扣接叠成;座呈方形,由四块方石拼成。碑的顶、身、座正好七节,故当地群众俗称其为“七节碑”,节数取于“七曜”(中国古代对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总称),意为李治的“文治武功”如“七曜”光照天下。碑南面刻有碑文,武则天撰文,中宗书丹,主要记述了唐高宗李治的生平事迹及其文治武功。回西安的路上,远望昭陵,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不过据说已经被盗光了。路上,导游推介了一些土特产,提供送到酒店或者淘宝快递到家的服务,有些东西味道还不错。洒金桥回到西安,已经有点晚了。导游介绍了西安一些不错的吃饭的地方,并且发了一些攻略。我们选择了他推介的其中之一,洒金桥。虽然不如回民街那么热闹,但是似乎更接地气一些。镜糕,味道不错。不过是糯米和红枣的,所以一吃就能饱。这家是导游推介的,大众点评分数也不错。不过人太多,我们没有在那边等。继续往前,店铺还是很多的。天鹅蛋、大雁蛋?确定不会被抓起来么?我们这晚晚餐的地方。吃好饭,打的回酒店。有些人在飙车,这是位女机车手,很帅。路过钟楼,彩灯亮起,非常漂亮。 回到酒店,洗漱一番,豆豆继续做作业,我在做第二天的攻略。预定了第二天晚上龙门石窟的夜游门票。Day 3:西安:秦始皇陵博物馆,洛阳:龙门石窟今天的计划是去秦始皇陵,然后从西安北乘高铁去洛阳龙门,夜游龙门石窟。去秦始皇陵,是昨天晚上通过嘀嗒预定的拼车,当天晚上和车主确定好了接头的时间。一早,我先去附近的早餐店吃早饭。西安那边太阳升起来得晚,习惯上海时间起来的,发现那个点很多早餐店都还没开门,所以可供选择的其实并不多。这种油条里面加个鸡蛋的,忘了叫什么名字了,还是挺好吃的。回到酒店,催促豆豆起床,吃早餐。在酒店寄存好行李。坐上约的车,司机是去那边上班的,正好顺路。因为比较早,路上比较空,很早就到了。比开门时间早了近一个小时到了。秦始皇陵博物馆(兵马俑+秦始皇陵)没事可干,只能在边上等着。不时就有路边的野导游问我们要不要服务。终于等到开门时间,门口有声称是里面工作人员的导游,我们就选了他们的服务,忘了一个人是20还是25了。每个人会发个耳机。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博物馆两个景点票是在一起的,但是两个地方隔得其实比较远,不过是有免费公交车的。从大门,要穿过挺长的一段路,才能走到兵马俑那。路上,不知道是什么名字的植物。景区内有语音讲解。用于扶贫的智能柜,售卖一些饮料等。截至2020年1月,已先后建成并开放了秦俑一、三、二号坑和文物陈列厅。目前秦俑博物馆面积已扩大到46.1公顷,拥有藏品5万余(套)件。 一号兵马俑坑内约埋藏陶俑、陶马6000件,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二号兵马俑坑内埋藏陶俑、陶马1300余件,二号俑坑较一号俑坑的内容更丰富,兵种更齐全;三号俑坑的规模较小,坑内埋藏陶俑、陶马72件 。我们先去的一个展览馆,里面有兵马俑发现过程的介绍。各种考古用具,包括大名鼎鼎的洛阳铲。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俑作为古代墓葬的一种陪葬品而出现, 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一号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距现地表深4.5~6.5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根据试掘已出土陶俑、陶马的排列密度推算,一号兵马俑坑内约埋藏陶俑、陶马6000件,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其实现在看到的这么整齐排列的兵马俑,很多都是拼接恢复原状的。每个俑的下面,铺的都是秦砖。正在进行兵马俑挖掘和恢复的考古人员。马俑碎片,正等待修复。修复中的兵马俑。据说现在挖掘的兵马俑面积只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的千分之一,还有绝大多数并没有开始挖掘。各个区域的陪葬坑有着不同的作用,有些事兵马,有些是别的,覆盖了秦始皇生活的各个方面。二号俑坑的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据现地表深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从试掘的情况推断,二号兵马俑坑内埋藏陶俑、陶马1300余件。二号俑坑较一号俑坑的内容更丰富,兵种更齐全。虽然现在看到的兵马俑都是土色的,但是其实兵马俑本身是彩色的,只是出土后有些颜色快速退化了。但是有少部分的颜色,还得以保持。出来后,导游带着去商店,你可以想象的过程,此处略去。兵马俑创意雪糕,味道不错哦。跪射俑。注意后面那个彩色的条带。还有鞋底纹路,雕刻的非常细致。高级军吏俑,看起来是位级别比价高的军官。牵马的兵马俑。参观好兵马俑后,需要走到接近景区门口的位置,换乘巴士去秦始皇陵。和我上次来时不一样,那时候秦始皇陵只能远远瞅一眼。这次增加了很多陪葬坑,而且最出名的铜马车也运回了最开始出土的地方,那儿新建了铜车马的馆。随便看了几个陪葬坑,但没有非常深的印象。远望秦始皇陵。据说下面埋着大量的水银,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成功被盗过。围绕皇陵一圈的夯土。很结实,可能也是炒熟的土加糯米浆做成的。秦始皇陵另一个最值得期待的地方,铜车马馆。一些当时发现铜车马的考古记录原件。秦铜车马,秦青铜器,中国一级文物,1980年12月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封土西侧出土。 秦铜车马一组两乘,因年代久远,两乘车出土时破碎成3000多片,经过近8年精心修复,1989年陈列展出。两乘铜车马一为“立车”,一为“安车”,均为古代单辕双轮车,并按秦代真人车马1/2比例制作。铜车马整体用青铜铸造,使用金银饰件重量超14千克,由3500余个零部件用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多种工艺组装而成 。 秦铜车马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改馆还展览了一些别的展品,配饰、兵器等。提前的午餐,自热米饭、八宝粥、水果和饮料。天真的很热。原计划继续乘免费巴士去兵马俑那边,后来发现门口有车去华清池地铁站那边,这样会比较方面。只是那个公交车,真的很破和很脏。华清池因为时间关系,这个地方纯属打卡,并没有真的进去。主要是我也不是很感兴趣。 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在此建有离宫别苑。华清池 因其亘古不变的温泉资源、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西安事变”发生地而享誉 海内外,成为中国唐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在华清池地铁站乘地铁回市区。回到酒店附近,正式吃中饭。我去酒店取行李。乘地铁去西安北站,乘高铁去洛阳龙门。得跟西安say 再见了。途经华山。下次有机会,可以带豆豆爬次华山,或者以后他自己来。疲劳的小朋友。可能和豆豆妈说的一样,和我出来的旅游感觉就一直在路上,而不是像有些人喜欢的那样在一个地方泡很长时间。也许主要是我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带他们多去一些地方。抵达洛阳龙门。预定的酒店和高铁站很近。酒店其实是有免费接站服务的,不过我没注意到那些细节。高铁站门口出租车还是挺多的,打车并不麻烦。抵达酒店,放好行李,然后叫车去龙门石窟。但这儿不同于西安,很难叫到滴滴。洛阳龙门高铁站至龙门石窟只有几公里,打上车很快就能到达。在景区门口需要乘景交车至核心景区门口,我们因为是夜游,那个车等了不少时间。当然自己步行也是可以的,需要走半小时或者再多些。记得上次来时,路两边种了很多漂亮的花,我和同事在那拍,说洛阳的牡丹名不虚传。结果,边上弄绿化的阿姨善意的提醒,那只是芍药。景区地图。景区包含河的两岸,石窟主体在西边,东边有白居易晚年生活的白园等。我们因为是夜游,所以这次东山的就没法顾及了。牡丹石。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龙门相传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 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 另有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 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卢舍那大佛。卢舍那大佛,是根据武则天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佛像,更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大佛的身边时释迦摩尼的弟子阿难和迦叶,两边是两尊菩萨,在边上是四大天王,不过有些石头风化损坏了。静静流淌的伊河。时间关系,我们没法去对面的白园了。夜色渐渐暗下来,灯光下的卢舍那,那么安详那么美。离开时,在河对面拍的西山石窟。出来时出租车并不好打,喜欢挑客。后来坐了辆类似残疾车的趴趴车回到酒店附近。比较饿,找了一个地方吃晚饭,但实际上选择并不多,好在味道还不错。可能这边消费水平不高,给的量很足。回到酒店,洗漱睡觉。Day 4:洛阳:白马寺、洛阳博物馆、关林,归途今天的行程是去白马寺和洛阳博物馆,之后乘下午四点多的高铁返回上海。早上打了一辆出租车去白马寺。白马寺离龙门高铁站距离有些远,需要走挺长一段时间高速。白马寺抵达的时间比较早,选在白马寺附件一家羊汤店吃早餐。有不同规格的羊汤,还可以选择纯的羊肉或者是羊杂。店主会称好羊肉/羊杂,然后加入羊汤一起小锅煮,馍是送的。羊汤味道比较正,很好吃。店里的客人也很多。虽然离白马寺只有一百多米,但是却下起来暴雨。一行三人只能在路边躲雨。谁能想到,就在几周之后,河南会下那么大的暴雨以及那么大的洪水。终于雨小了些,赶去白马寺。荷花正盛开。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释教发源地)和“祖庭”(祖师之庭)。据说白马寺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汉明帝做梦梦见佛,然后派人去西域寻找佛道。三年后,派出的人回到了洛阳,带回来了一批经书和佛像。而当时托载这些经书和佛像的白马立下了功劳,所以就以这匹白马而命名。不过虽然是第一古刹,但是里面的古物可能却不是很多了。里面有些白马寺对佛教影响的介绍,包括历代主持的贡献等等。提到白马寺,不能不提中国佛教的两位鼻祖,天竺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公元64年,东汉汉明帝派遣蔡愔等人至西域求取佛经。公元65年,蔡愔、秦景等人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见天竺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也第一次得见佛经佛像。公元67年,汉使团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住鸿卢寺。白龙驮经入中国两位高僧受到了汉明帝的隆重接待,并专门为他们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寺庙——洛阳白马寺。二人共同翻译了中国最早的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内容是佛讲经的四十二段话,共四十二章。重点阐述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佛经内容简练,文字通俗易懂。《四十二章经》正式开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先河,从此佛教正式扎根于华夏大地。竺法兰和摄摩腾,也被称为中国佛教的鼻祖。两位鼻祖的墓就在白马寺里。白马寺还有一些东南亚风格的建筑。离开白马寺,下一站--洛阳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白马寺至洛阳博物馆的距离不是很近,嘀嗒上拼了一辆车,原以为会没有司机接单。没想到却有人接了,但是等了二十多分钟,那个人却取消订单了。白白浪费了我们半个小时。后来终于叫到了一辆出租车,顺利抵达洛阳博物馆。原先是没有预定洛阳博物馆的。主要是之前没能预定到陕博,我想不行就去洛阳博物馆吧。好在陕博门票的问题后来通过购买唐代壁画珍宝馆的方式解决了。不过,洛阳博物馆,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而且里面有专业的志愿者免费讲解。各个朝代洛阳都城的变迁。远古时代,河南是有象的。这个省的缩写豫也与此有关。旧石器时代的一些文物。洛阳作为首都的历史。中国历史考古发现的第一条龙。象形文字。陶器,夏代时的文物。青铜器。这个器具的脚上刻着玄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燕子。光洁如新的青铜器,很难相信是两千年前的东西。各种玉器珠宝。汉代的陶屋,陪葬用的,当时已经有多层建筑了。壁画。这个应该是接近唐代了。白釉及绞胎工艺品。各种墓葬品。书法展品藏品。镇墓兽。好漂亮的小铜鼎。圆润的佛像。中国历史上发冠发展图。字画。好漂亮的彩陶。各种佛像。这个有点想不起是什么了。离开洛阳博物馆的时候,买了几个手工做的杯子。关林因为还有些时间,所以临时决定去关林。去景区之前,通过大众点评,找了家饭店吃中饭。鱼的身上被激光刻字,作为防伪标志。这家店的味道不错,现在的经验是大众点评基本是比较靠谱的。关林,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有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关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加以扩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关林的建筑规格按照宫殿形式修建,布局严谨壮观。庙前有戏台,中轴线建筑依次有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关墓。中轴线两侧附以其他形式相同的对称建筑物。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舞楼,前台的歇山式和后台的硬山式组合任一起,重檐楼阁,构筑之妙全国罕见,也为“洛阳古代艺术馆”所在地。这是后人制作的关羽卧像,据说有机关,可以让它由卧变坐。 关羽灵首埋葬之处,高17米,面积达2600平方米,冢正面南墙有康熙五十六年所建石墓门,门额题“钟灵处”,墓门对联为:“神游上苑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汉寿亭侯”这一官职是朝廷对于关羽的嘉奖,用以表彰他在战场上立下奇功,于万军之中取得敌将首级大阵军心,对于战争的胜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观完关林,也到了我们此次旅行该结束的时候了。参观关林的时候,接到一通工作电话,即使是休假,也是要处理一堆事情的。奔赴洛阳龙门高铁站,赶上回虹桥的高铁。小朋友累了。出来这几天,小朋友在闲暇的时候,把学校的作业都做完了。回来后得知,小朋友期末考了年纪第一,也算是对小朋友这学期努力学习的肯定吧。相信你保持你的努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未来绝对不会差的。回到家。荷花开得正盛,出去的这几天上海下了不少雨,花草都活的挺好的。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