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30
279
0
12
作者:家家其
前言西藏,神秘的代名词,或源于历史,源于仓央嘉措,源于高原精灵,源于喜马拉雅,源于冈仁波齐,源于宗教信仰。。。因为遥远异域的种种,催生出香巴拉的传说,延续着它极致的吸引力。西藏存在于很多人的人生旅行清单中,当然也包括我,乘坐一次青藏铁路,偶遇一次藏羚羊,欣赏一次珠峰全貌,倾听一次寺庙的声音,感受一次转经的虔诚,有太多太多的想象在脑海中闪过。之前因为假期时间有限而一直未能成行,下定决心的裸辞让我把西藏之行果断提上日程。因时间充裕,连上前后的各个城市浩浩荡荡地制定出了一个半月的出行计划。但是人算不如天算,8月份的疫情来势汹汹,虽月底趋于缓和,但是出于安全考虑取消了计划前部分的洛阳和西安,紧张地观望着西藏官方的防疫政策(之前全域3天一次的核酸检测可受不了)。9月初传出全面开放旅游的消息,落地持48小时核酸即可,欣喜地我立刻开始打包行囊。作为一个女生单独出游,安全是我考虑的第一要素,西藏景点太过分散,自驾、包车、拼车和跟团是常见的旅游形式,最终权衡利弊,我选择最保险的跟团方式。不过路线选择上也是一波三折,最先中意的某阿里大北线因人数不够,未能成功开团。。。悲催地我只能另谋出路。关于路线我再多赘述一些,供大家参考。人间秘境,天上阿里,西藏以西最后一片混沌未开的净土。这里是世界屋脊的屋脊、高原之上的高原、遥远之后的遥远。阿里是每个入藏旅行者的终极梦想。。。。以上是往阿里地区比较成熟的路线图。报团方式可以提前在飞猪、携程等网站上预订或到西藏后参团,属于联合收客,最后都汇总到西藏的地接社(当地比较大的地接社有那蓝和阿里狼),相对团期灵活,每天都可发团。收费标准分为纯拼车,拼车+住宿。根据车型(越野或商务)费用各异。司机每天300元需团员AA,基本不含餐。阿里条件有限,住宿普遍低于平原城市的标间水平,会有停电、停水、淋浴有问题的情况,甚至室外旱厕。大家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过现在西藏各个县城也在积极建设中,条件比以往优化很多,住宿的话推荐现场去找,可以相对满足大家的要求。这些基础团在各个平台收费不一,可多方比较再下手。另外是通过一些定制旅游网站,比如游侠客、Feekr、稻草人、无二之旅等。这些网站往往会有一些独特的路线供大家选择。而在基本路线上会进行住宿和线路的些微优化让旅行更加舒适,比如增加吉隆沟(海拔约3800)或取消狮泉河、改则等风景单一的景点。部分线路每车的人数可以选择减至3人,当然价格上也会贵上不少。最后综合各方面因素,我报了两个团,第一个是阿里9天的小北线(少了大北线的羌塘无人区)和9天的喜马拉雅雪山之旅(局部白马林措和58冰川等轻徒步),路线图大致如下。关于高反,一些旅行社不建议第一次进藏就去阿里,拉萨海拔3700左右,出了拉萨普遍海拔都往4000以上走(除去林芝地区),特别阿里会达到4500~5000加上条件艰苦,高反几率大大增加。我是第一次进藏,之前有去香格里拉的经历,当时完全无高反,所以自信满满。事实证明不能盲目自信,刚到拉萨当晚我就头痛到不行,庆幸在拉萨缓冲了两天,然后在阿里环线路上慢慢适应几天后就活蹦乱跳了。所以大家也不需要太过于担心,想去阿里最好是在拉萨适应几天,前几天不要洗头洗澡。放松心情,放缓行动,不要太过于依赖氧气,提前准备些头痛散、高原安等高反药物。真切感受一次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美景是不是更加绮丽。。。整个行程大致的路线图巍峨的布达拉宫深谷中的甘丹寺玛旁雍错旁成群的藏野驴扎什伦布寺显露真容的珠穆朗玛峰阿里的垭口佩枯措曲登尼玛冰川山石嶙峋的古格王朝遗址最孤独的寺庙,日托寺白马林措DAY1 兰州甘肃省博物馆——黄河索道——中山桥拖着接近30公斤的行李,火车——快线——飞机——城际——地铁无缝衔接,吭哧吭哧终于到达兰州,中川机场有城际动车直达兰州西火车站,再转乘地铁往市区各地。火车票可在12306购买。休息一晚开始旅行正式的第一天。第一天就碰上了阴雨绵绵,上午先直奔敦煌研究院,公交坐过了一个站,走回来结果吃了个闭门羹,艺术馆正在重新布展,暂停对外开放~~~~偷懒了一下没有去官网确认结果就尴尬了。重振旗鼓准备去兰州市博物馆,路上完全打不到车,因时间已近中午,为了不影响下午的安排,最后还是放弃市博,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溜达去吃饭。这第一天也是出师不利。兰州交通上推荐公交出行,可直接在支付宝或微信上使用乘车码。下午直奔重头戏——甘肃省博物馆。各大博物馆艺术馆周一闭馆,大家注意安排。甘肃省博当时需凭网上预约码进入,疫情变化可关注微信公众号。首层大厅有免费的物品寄存柜。另外有讲解器的自助租借处,需交付200押金,归还讲解器后自动返还。博物馆常设展厅有丝绸之路文明展厅、彩陶展厅以及古生物化石展厅。首先上场的当然是“童年阴影”,哦不,是“童年回忆”——马踏飞燕,现名铜奔马。东汉,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实物比想象中小而精美很多,但是一如所传正面就是个憨憨~~~~接下来是在《国家宝藏》出场过的驿使图画像砖以及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除了以上三件,我最喜欢的是位于铜奔马展柜后方的铜车马仪仗俑队,观感大为震撼。与铜奔马同时出土的这99件铜车马仪仗俑由38匹铜马、1头铜牛、1辆斧车、4辆轺车、3辆辇车、2辆小车,3辆大车、1辆牛车、17个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整个队伍约分为三个梯队,排在最前面的是威武雄壮的17件手持矛、戟等兵器的武士俑乘骑。排列在武士俑乘骑后面的是1匹主骑和4匹从骑。主骑马体形最大,昂首作嘶鸣状,排在队形最中间的当为墓主人乘骑。从骑马侧首昂视,一足提起,作奔腾欲驰状。另一匹前左足提起,头向左侧。四骑前后并列,当为主人下属官吏的从骑。排在后面的另一组是斧车和轺车,御奴5人,从婢2人。斧车上装有大斧,开在最前面作前导。4辆轺车均有华盖,中间的一辆华盖最大,当为墓主人所乘的“安车”;其余3辆应为下属高级官员所乘的“属车”。许多铜器上刻有“张氏奴”等文字。在轺车后面是三组不同职位的军官及其夫人的乘骑车马。最后是3辆大车和1辆牛车,当为载粮辎车。该展品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数量最多、阵容和气势最雄伟的汉代铜车马仪仗队。可遥想当时马嘶车鸣的恢弘场面。东起天水,西至敦煌,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全境,沿着1600公里的丝绸古道,穿越汉唐盛世,见证金戈铁马,留下无数珍宝供我们解开尘封的历史。。。元代玻璃莲花托盏,出土于定西市漳县汪世显家族墓地。这件盏为七瓣莲花形,造型优美,色彩艳丽,工艺精湛,是迄今出土最完整的一套元代玻璃托盏,也是最精美的元代玻璃器,有推测可能来自中亚地区。为广袤荒凉的甘肃增添了一份旖旎秀美。不知不觉已在省博游览一下午,出来时天空已然放晴,一如观展后的满足与回味。太阳已近西下时分,去往黄河边必是不错的选择。走下公交,闲心漫步往河边的途中偶然发现被楼房高架包裹着的清真寺以及太清宫,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别有一番风味,令人联想到日本城市中的古老寺庙。行至黄河岸边,伴着夕阳是结伴在河边嬉戏的孩童、手举相机的游人、信步走过的老人,完全是一番惬意十足的市井生活。天空时不时滑过颜色各异的索道缆车,也为照片增色不少。不过西晒阳光强烈,大家做好防晒措施。横跨于大河之上的兰州黄河索道--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索",开放时间为09:00-18:00。今天遗憾错过了。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19日,兰州黄河铁桥竣工通行。 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是西北地区第一座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桥梁。铁桥为四墩五孔,每孔跨径45.9米,上部结构为梯形穿式钢桁架。桥长233.5米,总宽8.36米。中山桥体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洋务运动时期建筑艺术发展史的风格、流派、特征。晚上回到民宿,窗外是落日的余晖渐渐褪去,白塔山延至城市的灯光慢慢燃起。没拍上延时也是略有遗憾。第一天在夜幕中完满结束。DAY2 兰州及青藏铁路黄河索道——白塔山——兰州美食——青藏铁路一改昨天的阴雨,出门就是好天气,楼下的小寺庙也显得青翠掩映。抓紧时间去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做了核酸,当天可拿纸质报告也可直接网上查看。最后兰州半天的时间选择黄河索道,之前在重庆乘坐过长江索道,这次在空中感受下黄河的奔腾雄壮。索道可选择单程或往返。从岸边上至白塔山公园,公园占地广景点分散,边逛边走可下到山脚下,但需要一定体力储备。也可攀至山顶的标志白塔,山上三台建筑群,飞檐红柱,参差绿树丛中,亭榭回廊连属,四通八达。因时间有限,我还是选择索道返程,一台轿厢可做6人,一次三台,白天游人鲜少,我一人承包了这趟,作为一名恐高症患者,表示整个过程中一动都不敢动。。。。兰州行即将结束,最后说一下闻名的兰州美食,这次所选民宿位于大众巷,楼下即是美食一条街,各种出名的或网红店铺都有,相较于夜市等地游人也少很多,距离张掖路步行街和中山桥都是步行距离,十分方便。强烈推荐 :1.胡家包子(牛肉胡萝卜);2.放哈甜胚子奶茶,然后纯纯的一碗甜胚子也很好吃。3.杏皮茶。一般推荐:1.老字号的杜记甜品,里面有各色的兰州小吃,可以尝试;2.马子禄牛肉面,味道一般,可能我对兰州拉面不感冒吧。不推荐:马三洋芋片,味道不如小时候家乡的炸物,其中只觉得沾糖的炸年糕还不错。关于行李寄存上,兰州火车站有行李寄存处,市区内张掖步行街上的大型商场(新世界百货等)也有免费行李寄存处。下午驱车前往火车站,开始心心念念的青藏铁路之旅,在12306,买了Z164的卧铺票,实在没抢到Z165,一直挂着候补,没想到乘车前一天给补上了,传说中风景最好的一趟。上车发放健康登记卡,填写完交给列车员。晚上到达西宁换乘供氧列车,停车约20分钟,车厢是对应的,领着行李走到对面即可。 到达格尔木后列车开始弥漫式供氧同时随车医生也在该站上车,列车比起内陆的卧铺走道空间宽敞不少,室内涂装也略显精致,超大景观窗户简直太赞了。夜晚凌晨经过青海湖和昆仑山脉,很可惜没有看到,一夜好梦坐等明天的美景。DAY3 Z165青藏铁路Z165途经景点如下:21:00西宁——22:30日月山—(沿途青海湖察尔汗盐湖)—1:30德令哈—(柴达木盆地)—4:00格尔木(开始弥漫式供氧,上医生,换高马力车头)——4:30开始经过昆仑山脉——7:30进入可可西里——9:40沱沱河、三江源——11:00雁石坪——11:30最高火车站唐古拉山站(海拔5072)——13:30措那湖(海拔4891)——14:20那曲——16:30念青唐古拉山——18:30羊八井隧道(列车鸣笛致敬)——19:00拉萨河铁路桥上,对面是布达拉宫——19:30拉萨以上为大致时间,供大家参考。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途径荒漠、湖泊、雪山、草原,变幻无常的景色为西藏之行提供了一道绝美的开胃菜。我还是算动物友好体质,凭借不差的眼神,路遇藏原羚or藏羚羊、狐狸、藏野驴、土拨鼠、斑头雁。。。。就是相机手速没跟上。。。。今年正好是铁路通行15周年,列车上有漂亮的小姐姐做讲解,介绍当年修建的不易,铁路修建了48年,无数铁道兵告别亲人就再也没有回去,现在仍静静地躺在沿线的土地之下。列车驶过,沿途的养护工人都会敬礼相迎,不禁肃然起敬。路基两侧时不时看到一排排插入地底的金属管,露出地面部分长达2米,这些被称为冻土热棒,铁路穿过最长的永久冻土区域,随着温度的变化,冻土会发生冻融或冻胀的情况,导致路基的沉降,这些沉降对于铁路轨道是致命的,这些中空的金属棒插入冻土层,作为无需能源的空调保持冻土的稳定。可能是太饿了或许是爱屋及乌,竟然觉得火车上的盒饭挺好吃的。在经过最高的唐古拉山口后,后闹勺就隐隐作痛,高反感觉渐渐袭来。列车员小姐姐反复提醒,拉萨火车站外是禁止拍照的(边境管理规定),但在车站内是没有限制的。想要车票留作纪念的小伙伴可以在拉萨火车站打印报销凭证即可。我当时到的时候拎箱子太累了,完全遗忘了车票这回事,还好一个月内在任意车站都可以打印。7点半到达拉萨,火车站外有出租车,可拼车前往市区。DAY4 拉萨(高反的一天)昨天到达后,不知是火车旅途后又拖着箱子走进八廓街太过疲惫还是身体没有缓过来,早早睡下后半夜2点就醒了,伴随着比较剧烈的头痛,整个人都昏昏的很是不舒服。庆幸在厕所蹲了一阵回到床上又慢慢睡着了直到清晨。所以网上说火车进藏比较容易适应的说法也是因人而异,长时间的火车旅途可能反而会增加身体的疲惫程度。早上因为钥匙问题找客栈老板,听说我不舒服马上塞给我头痛散。推荐这家客栈,名字为你好拉萨,老板是一个小姐姐,非常热心,介绍周边吃的和一些旅游信息。客栈的吉祥物们,小奶猫和巨型贵宾,特别亲人。客栈走几步就是八廓街的安检口,在楼顶可以看见布达拉宫以及大昭寺的金顶。吃了一包头痛散后睡了大半天,药效出奇的好,饭食外卖解决。下午4点感觉精神不错后抓紧时间出门溜达。一般来说9月雨季已过,但是今年些许反常,拉萨都是乌云遮天或阴雨绵绵的。第一站是大昭寺,门票85元,门口可以拼讲解,一人50。因疫情影响,门口朝拜的藏民并不多。大昭寺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建造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该佛像是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赤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 。此地原为一片湖泊,传说松赞干布抛入一枚戒指后湖面有一白塔出现,便确定了寺庙建造位置。现佛殿入口处的壁画便描述着神变白塔的故事。选址后,由山羊驼土建造,为了纪念白山羊的功绩,佛殿最初名为“惹萨”,藏语中称“山羊”为“惹”,称“土”为“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而成就大昭寺如今地位的是寺内供奉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原为印度相赠大唐,供奉于洛阳白马寺内,后由文成公主带来吐蕃,现佛殿内为保存完整的原品。至于为何本应供奉在小昭寺的12岁等身像出现在大昭寺,或是时间辗转,吐蕃人民为防唐朝夺回佛像而藏匿,或是历史上的禁佛运动导致,传说多多。。。。从大昭寺出来后天色慢慢转暗,朝着心心念念的布达拉宫走去,两者距离较远,晚上温度降低,加上高反的身体,走下来略微不易。不过看到布宫后,那是一个心潮澎湃,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红与白的的极致对比,坚实的形体扎入山顶,连续的墙体及建筑如根须般向下蔓延直至缠绕住山体。。。。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美好。布宫广场右侧(药王山反方向)出来是邮局,可买邮票寄明信片等。晚上实在是太冷,布宫开灯片刻后便往回走,八廓街内曲折的小巷,昏黄的灯光,零星的路人擦肩而过,一个人的话还是有点不安。DAY5 拉萨周边之甘丹寺、扎叶巴寺在小红书被种草了好几个拉萨周边的寺庙,其中最感兴趣的是甘丹寺以及扎叶巴寺。今日高反已经好转,决定这两个寺庙作为今日目的地。寺庙可以包车前往,单程车程一个小时左右,也可以自驾但是蛇形的盘山公路是一个大挑战。还有一种是从拉萨乘坐大巴车,在拉萨电影院旁边的十字路口会停着发往周边各个寺庙的车,大家询问清楚目的地后再上。大巴车上会有很多去转山祈福的藏民,有时快到达寺庙会遇上藏民集体诵经,这种声临其境的感受也会是备受震撼。在客栈幸运地碰上另外两个独自出行的小姐姐,约上一起乘坐大巴车。甘丹寺及扎叶巴寺有单独去一个和一天去两个的大巴路线,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选择了一天去2个的路线,结果下来真的很耗费体力,寺庙海拔分别在4300及4400,寺庙沿山建造需要步行爬山一段,很容易引起高反。。。。大家多备一些零食补充体力。根据网上的说法大巴是早上6点发车,我们5点多便早早等在路口,早晚拉萨温度比较低,一定要注意保暖。旁边有早餐摊售卖包子稀饭。大巴6点左右就停在路边等客,70元往返,一般是坐满发车,但是因为疫情,前往的人数比较少,司机说最少都要20人,结果就是漫长的等待中,太阳慢慢升起,直到8点左右司机才放弃地启动车辆,妥妥赶上了拉萨的早高峰。。。。第一站是甘丹寺,在山脚下会有人上来收门票,50元一人,只对外地游客,来人也是大概看看,由于我的相机导致被收了门票,同行小姐姐带着帽子睡着也没管她要。之后就是蜿蜒上山之路,在我一路疯狂给大巴车司机精湛的车技点赞中,连片的红白建筑慢慢出现在眼前。大巴在这盘山路上也是很刺激,这只是个开始,后续的旅程真是把半辈子的盘山路都快坐完了。晕车的小伙伴要准备好晕车药哦。甘丹寺为格鲁教派的祖寺,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黄教六大寺之首。建筑总面积约三万余平方米,由50多座建筑组成,其设有措钦大殿、宗喀巴寝殿、羊八犍经院、宗喀巴灵塔殿等殿堂,有夏孜、绛孜两个扎仓(经学院)。提到宗喀巴,就要提及藏传佛教的发展与脉络。藏传佛教四大教派指创建于公元8世纪晚期的宁玛派(俗称“红教”)、公元11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萨迦派(“花教”)、创建于11世纪的噶举派(“白教”)以及格鲁派(“黄教”)。西藏原始教派为苯教,有着偏萨满教的特征,因有杀生等传统,松赞干布决定引入新的宗教教化民众,这便是佛教在藏区的开端。公元八世纪,印度莲花生大师应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佛法,为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同时为宁玛派(含义即旧教)的祖师。宗喀巴(1357~1419)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佛教在长时间发展中都遭到苯教的打压与抵制,宗喀巴大师提倡宗教改革,将苯教与佛教相互融合,大大推动藏传佛教的发展。在拉萨东北汪古尔山建立甘丹寺,正式创立格鲁派。并于甘丹寺圆寂,时年63岁。而现在最广为人熟知班禅及达赖均是这位大师的弟子。藏区的寺庙、圣湖神山都能多多少少寻到这几位大师的传说和足迹。大巴停在寺庙下方的停车场,12点半集合离开,最好拍下车牌号,之后便是自由活动时间,寺庙很大,跟着藏民们走可能就去转山了,如果当天只来这一处,倒是可以去尝试,据说山上有天葬台。我们大概跟着感觉往主殿方向走,但是佛殿大门紧闭,听着里面的诵经声以为是在做早课,之后听说是在装修暂停开放。后来也是找不着方向,路遇一个寺庙僧人,热情地让我们跟他走,领着我们看了宗喀巴寝殿、宗喀巴灵塔殿等,还招呼我们喝水喝甜茶,可惜大师汉语不是很好,没有交流更多的寺庙知识。之后同行的一个小姐姐在关闭的大殿门口休息,也是僧人大方地让她进去参观。都传藏民彪悍危险,但是我一路下来遇到的藏民僧人都淳朴热情,世事无绝对,幸运的是这次旅程感受到的是温暖,体会到的是开放。寺庙中有很多狗狗,牛羊的逡巡给寺庙增添了生活氛围,面对着的峡谷云雾缭绕,美丽异常。这里仿佛世外桃源,远离尘世烦恼。停车场边有一个很大的餐厅,一份荤菜套餐20元,给的分量十分足,有免费热水,游览完可在此处吃午餐,高原地区切忌饿肚子。离开甘丹寺,行驶约40分钟是第二个寺庙——桑阿寺。这个寺庙比较小,庭院的左侧有一个面具馆,展出各色的面具。门口也有小店可买些零食。接着40分钟后便达到扎叶巴寺,闻名于世的悬崖寺庙。扎叶巴寺是宁玛派(红教)寺院,西藏四大隐修地之一。始建于公元7世纪,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据传是松赞干布为其爱妃芒萨尺姜(唯一为其留下血脉的王妃)所建的修行神庙之一,后来几经扩建,形成了紧紧嵌于崖缝壁间的扎叶巴寺。最大的特色是以洞立寺,洞寺合一。莲花生大师曾经在扎叶巴寺修行传教,从此这里便成为吐蕃著名的密法修行道场。作为隐修之地,所处更加偏僻,爬升高度更剧。因为上午花费了太多的体力,到达停车场后就头痛加剧,望着仍需要步行而上约300~400M的寺庙,已然有心无力,最后在停车场旁的游客中心休息到16:30离开。游客中心有免费的氧气以及热水供应。如果往上走的话,有两种路线,第一种是直接向上走进寺庙;第二种可以前往对面的小山坡,可以拍到寺庙不错的角度。根据体力和时间小伙伴们自行规划。回来拉萨的途中会经过一大片经幡,十分震撼,奈何大巴车不停,大概18:30左右到达拉萨市区内。晚上尝试了旬食的菌菇米线,味道很是不错,相对清淡的口味很适合高反后回血。古树的桂花酸奶也不错,不耐酸的可放一些白糖中合。无比紧凑的一天行程在美食中结束。DAY 6 阿里小北线拉萨——羊湖——卡若拉冰川——满拉水库——日喀则之前因为高反还在迟疑要不要把阿里的行程取消,最后还是硬着头皮上阵,相信自己的小身板扛得住。阿里线路普遍海拔在4500及以上,过个山口都是分分钟飙到5000以上,客栈老板听说我要去阿里,让我在前台多拿些头痛散以备不时之需。司机前一天晚上电话联系,商量好就近接我的地点,早上9点左右,一车4人到齐后前往办理边防证,边防证也可免费在户籍所在地办理,边防证一定要保管好,后面的行程特别是边境区检查频繁。在排队办证的时候,旅行社工作人员会让大家签署一些须知和保险,同时讲解注意事项。之后便从拉萨出发,每辆车都是根据自己的时间单独行动,不是大车队的类型,灵活度很高,这点比个赞。司机是个藏族同胞,汉语不是很好,交流起来有点费劲。最大的bug是司机之前走的别的线路,没有阿里线的经验,很多时候还要依靠导航,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像一些“世故”的司机带我们去固定的饭店和旅店,行程中还帮我们在旅店讲价。延续了拉萨的阴雨天气,翻过山口到达羊湖的观景台,乌云和雾气将湖面完全遮掩起来了。最高的观景台有5000,稍微走几步已觉得后脑发紧,沿路下山有好几个观景台,可以在不同高度欣赏,但是天公不作美,到达临湖边时开始下起雨来,温度慢慢降低,我们决定坐在停车场旁的小卖部,喝着司机请的甜茶,瞬间人都清醒过来了。羊卓雍措(YamdrokTso),藏语意为“碧玉湖”,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其中纳木错面积最大),整个羊湖的形状如同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面积675km²,湖面海拔4,441米。羊湖已经禁渔,加上平时放生的,据说里面的鱼类已经“泛滥成灾”。从羊卓雍错出来后,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就来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观看卡若拉冰川的观景台海拔约有5400米,可以随着栈道往上再更接近冰舌。巨大的冰川从山顶云雾飘缈处,一直延伸到离公路只有几百米的路边,捎来几许凉嗖嗖的感觉。虽然由于长年受公路上灰尘的影响,冰川整体呈黑白分层形态,先后有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在此处取景。可惜的是,由于《红河谷》拍摄时为了制造出真实的雪崩情境,剧组利用炸药在卡若拉冰川上炸出了一个三角形的缺口,卡若拉冰川作为古冰川之一,这个缺口再也无法被补上。近几年,随着温室效益的加剧,卡若拉冰川的雪线每年都会上移很大的一段距离,据说之前冰舌是直接延伸到公路边的,卡若拉冰川若干年后是否还会存在是让人十分忧心的一个问题。抵达冰川已不再下雨,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冰雹来袭,第一天衣物包裹不够的我们在户外瑟瑟发抖,时不时会有藏族小朋友过来腼腆地问有没有糖果。到达满拉水库,天气慢慢放晴了些,估计是在冰川5000多米的地方被冻麻木了,高原反应竟然完全没有了。。。。水库以灌溉、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建设项目。挡水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坝长287米,坝高76.3米,坝顶宽10米,有“西藏第一坝”之称。夜晚到达日喀则,海拔4000左右,市区比较大,可以做一批装备的补给。估计是白天比较疲惫,一觉到天亮,完全没有失眠或半夜睡不着的情况。DAY7 阿里小北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拉孜——318国道石碑——定日——加乌拉山口——嘉措拉山口——珠峰大本营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四大寺”。扎什伦布寺占地15万平方米,僧侣房舍57间,所有殿宇房屋共3600间,规模浩大。历史上在最兴盛时,喇嘛多达5000余人。寺庙为历任班禅的驻锡地。入口处有停车场,可开车前往。门票淡季55元,旺季100元。扎什伦布寺依山势而建,在其四周筑有宫墙,蜿蜒曲折的宫墙与其庄严的庙宇,一同构成扎什伦布寺的神圣之源。整个寺院坐北朝南,佛教殿宇随山势次第衔接,主体随从错落有致,于不经意间体现和谐对称。纵使阴雨依然信徒接踵。顽皮的猫咪跟随着转经的人群慵懒漫步,时不时撒个娇讨点吃食,很是惬意。扎什伦布寺依然保持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必要提及班禅灵塔。寺内原有一世达赖和历世班禅的灵塔,在文革中,五至九世班禅5座灵塔遭到破坏,1980年以后重建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其中十世班禅大师灵塔面积为253平方米,塔身高11.55米,以金皮包裹,遍镶珠宝。共用宝石868个,珠宝24种6794颗,还有大陨石1个、金制护身符13个,琥珀445个。藏族传统的丧葬主要分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和土葬五种方式。由于受宗教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不同等级的人采取不同的丧葬方式。 塔葬是所有丧葬形式中级别最高的一种,多在大活佛中进行。灵塔是藏式佛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佛塔和塔葬双重性质的一种建筑,为藏传佛教所独有。灵塔内供奉和收藏活佛、上师法体或骨灰,由佛祖释迦牟尼信徒的舍利塔演变而来。贵重的灵塔从铜、银制到黄金包装皆有,表面缀以各种宝石。灵塔的建造所需的金属及宝石除去官方的出资,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信徒的捐赠,根据灵塔的规模及装饰度可多少反应被葬者当时在民众心中所受的爱戴程度。强巴佛殿,是扎什伦布寺里比较宏大的殿宇建筑,因殿内有一尊高近30米的强巴大铜佛而著称,此尊大佛耗时四年,共耗费黄金6700两,铜23万多斤,佛像面部以各种珍贵宝石镶嵌。强巴佛殿上下分为莲花殿、胸部殿、面部殿和冠部殿五层,从大殿攀登到顶层,共有木梯105阶。何谓强巴佛,为掌管未来生死之佛,即未来佛,在藏民心中地位尊贵。对照汉传佛教便是我们所称的弥勒佛。至于为何造型面貌相差如此之大,藏传强巴佛承袭古印度原始造型特色,而汉地大约在五代以后,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为按照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相较原始造型做出了较大调整。寺内还有释颂南捷(十世班禅法体真身灵塔殿)、扎什南捷(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殿)、曲康夏(四世班禅合葬灵塔殿)、度母殿、措钦大殿等。整个扎布伦寺占地太大,游览需要大半天的时间,巷道曲折蜿蜒很容易迷路,可以借助百度地图。藏民们都是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祭拜,不会折返,游客在转山、转经、寺庙内都可以遵循这个规律(藏传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沿顺时针方向,苯教徒以逆时针方向)。这次跟团时间太过有限(游览约2~3小时),并没有细致地欣赏扎寺,希望下次还有机会。318国道纪念碑打卡,抓拍摩旅小哥哥一张。天色开始慢慢放晴。嘉措拉山口,海拔5248米,位于国道318上,是通往珠穆朗玛国家公园的必经之路。也称定日界,作为珠峰自然保护区的山口,无数的五彩经幡迎风飘扬。海拔4000米以上植被便很是稀少,天空细腻柔软,山地粗砺坚硬。视野的上半部是纯净的瓦蓝色,下半部是单调的赭红和灰黄。除了灰色的山路,几乎没有生命痕迹。藏民在人迹常至之处扯起经幡,经幡用蓝白红绿黄5种颜色,以其强烈大胆同那天地的单调达成了平衡。由于旅游业的兴起,藏民们也收费为游客拉经幡。嘉错拉山口处挂经幡一般收费50。经过一个检查站,全车人员下车经过安检登记后,行驶至国家公园主入口,买票并于网上登记信息后便正式进入珠峰国家公园。珠穆朗玛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家公园,公园于2012年10月26日正式挂牌。至此,西藏形成了珠穆朗玛、雅鲁藏布大峡谷和纳木错三大国家公园。门票为180元,另外,小车需缴纳环境保护费400元、大车为600元。沿盘山公路而上至加乌拉山口,是前往珠峰大本营必经的一个垭口,其海拔5210米。在此可以眺望5座8000米级雪峰的垭口(从左向右排列的顺序是:玛卡鲁峰、洛子峰、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希夏邦玛峰)。是否能碰上群峰展露全貌,就要看小伙伴们的运气了。加乌拉山口往下眺望便是大名鼎鼎的“珠峰108拐”。垭口之下的这一段天路被称为“世界之巅的景观大道”,如回形针般狂扭着,有人说:“走过了它,就等于走过了人生的所有弯路。”想要一睹珠峰的真容,就得先过这条让你拐到怀疑人生的路,其实数为125个拐弯。达到停车场后,集体换乘景区大巴车,经过约一个小时的车程便可达到心之所向的珠峰大本营。景区大巴120元往返。每天最早7点左右发出第一班车,晚9点左右从游客大本营发出最后一趟返回车辆。朝圣珠峰,遇见这世界第一高峰想必是每一个前往西藏小伙伴的心愿。地球屋脊的孤傲,刺破苍穹的决绝,沧海桑田,桑田沧海,它陪伴日夜星辰,看斗转星移,无数的故事在这里发生,无数的发生也慢慢消亡。《攀登者》里热血沸腾成功登顶者和悲壮落泪的同行者,珠峰也见证着新中国崛起的历史。在观光车后段行程便可看到珠峰的身影,第一排座位拍摄以及观赏角度最佳,傍晚右侧座位西晒较严重,需用帘布遮挡。这次很幸运地在车上看到了珠峰的全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跑下车,直奔而过洪荒的石滩,渴望着接近更加接近,然而云雾已开始环绕山体,荒芜的沙砾地上,成百个玛尼堆像迷你的须弥山,无数风马旗带着信仰被吹到斑驳。珠峰展颜果真稍纵即逝。19~20点,落日的余晖渐渐染上群山,珠峰微露的山尖也跃出金色的声影。虽没遇上日照金山,但人生难完满,遗憾也是也是一种体验。出于对珠峰核心区域的生态保护,自2018年12月5日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域旅游,大本营也下撤约2公里至现在的位置。不远处便是藏民们撑起的住宿帐篷,肩并着肩而立,以多人间为主,条件略微简陋,但换来的是珠峰的日出日落以及绚烂星空。旁边的绒布寺也可免费参观,参观完后在世界最高的邮局寄出一张明信片也是十分有意义,注意邮局内不单独售卖邮票,可购买整本的带邮票明信片(约10几张),也可自带已贴好邮票的明信片前往邮寄。到我写游记这会已经一个多月了,明信片还没收到,千万保佑不要寄丢了~~~~~~太阳落山后,凌冽的寒风加剧了寒意,小伙伴一定要做好保暖,羽绒服帽子手套围巾多多上身。因缺少植被,夜间氧气更加稀薄,出于对自身体力的评估,我们放弃了住在大本营,取而代之是坐环保车返程前往山脚下村庄住宿。提前告诉大巴车司机民宿的名称,到了后司机会提醒。在环保车上,我整个人已经晕晕乎乎,熟悉的高反感觉慢慢袭来,渐渐加剧。旁边坐着在大本营工作的藏族大叔异常热情地给我展示手机里拍到的珠峰全貌视频和他小儿子的照片,看我手机快没电还借出充电线给我(环保车每个座位都有usb充电口),顿时心里也暖洋洋的,奈何身体有气无力。没有一个高反是火锅+甜茶解决不了的,晚间在西藏第一次吃上了火锅,收费80元每人,有鸡肉牛肉蔬菜粉条等,内容丰富,分量很足,我们4个人都没有吃完。热气腾腾,瞬间满血复活。藏民的家庭民宿,住宿条件尚可,公共卫生间但是很暖和干净。屋顶是露台,可以上去拍摄星空。23点左右上去瞅了瞅,云层较厚,寒意更甚,瞬间放弃了拍摄星空的计划,马上躲回室内去找我温暖的被窝了。。。。偷了一张同住民宿小哥哥的星空照片,以作纪念,对于星空,我果然不是真爱粉。DAY8 阿里小北线珠峰大本营——定日——希夏邦马峰——佩枯措——萨嘎——仲巴——帕羊美美睡了一觉,早餐吃到了味道巨佳的青稞饼,现在依旧很是还念。饱餐后驱车离开,珠峰公园有多个出入口,离开大多不会原路返回。出了大本营区域便是一片山谷,映入眼帘的绿色增多了起来,沿路是被放牧的羊群,休闲进食的一群岩羊好奇张望着我们。驶过岗嘎(老定日),另一座雪峰慢慢出现在视野——希夏邦马峰,海拔8027米,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在世界14座8000米级高峰中排名第14位。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高峰。希夏邦马峰,藏语为“气候严寒、天气恶劣多变”之意。但藏族人却称之为“吉祥的神山”。该峰也设有大本营,进山费40元一人,门票价格是65元。一条岔路向远方延伸,消失在山体的腹地中,更加贴近群峰的边缘。但是望着天空愈加浓厚的云层以及考虑后续的车程,我们还是放弃继续深入驶近。国道继续往前出现了一片湛蓝,那便是佩枯措。佩枯措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与聂木拉县的交界处,是珠峰保护区内最大的内陆湖泊,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海拔4590米, 该湖三面环山,地形开阔。虽属半咸水湖,但湖中鱼类资源丰富。据说其南部是淡水湖,北部是咸水湖,所以大部分动物饮水集中在南端。相比纳木错、玛旁雍错、色林错、羊卓雍湖,佩枯错实在谈不上什么名气。但是有了希夏邦马峰(湖南侧60公里处)的倒影与雅鲁藏布江(湖北侧40公里处)的涛声,这座宝葫芦形代表着吉利的高山海子便有了让人去感动、去驻足的理由。车可以开到湖边,零距离感受湖水,沿国道再往前的高处观景台欣赏到湖泊的全景又是另一番滋味。据说藏区的湖泊都有神山相伴,希夏邦马峰便一直静静守护在这颗宁静的蓝宝石旁,雪峰的倒影和雅鲁藏布江的声音,是佩枯措过往旅客永恒的主题。据说凡是能在佩枯措拍到希夏邦马峰的人都会有好运。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雪山雪湖的祝福也让人们更加有去一探究竟的冲动。连轴的车程引起身体疲惫,无力的感觉席卷全身,再一次感受到“生命在于静止”的真谛,拿出相机举手拍照仿佛都要用尽气力,接下来沿途的路程就由眼睛记录,映入回忆吧。夜宿帕羊镇,海拔为4500以上。因为整个镇在基建施工,全部处于停电状态,旅馆一般配有发电机,发电到晚上12点左右,早上不供应水电,店家会提供装满水的热水瓶。因要很早出发,我们早上只能摸黑洗漱。DAY9 阿里小北线帕羊——马泉河湿地公园——玛旁雍错——拉昂错——冈仁波齐——扎达土林——古格王朝——札达因前几天住宿地的海拔都在4000以上,同团小伙伴都没有休息好,后期更甚会达到4500左右,达成一致后我们与司机交流能否修改行程今晚在海拔3700的札达夜宿(阿里地区海拔低于4000的县城有札达以及普兰)。原始路线为:帕羊——马泉河湿地公园——公珠错——扎达土林——古格王朝——塔尔钦,小北线达到札达便是原路返回,所以沿路的景观平均安排在往返两天,但是如果要住在札达,需要把两天的景点在今天的去程都解决,明天才有足够的时间行车。跟旅行社以及司机沟通我们的意见后,成功调整了路线,今天将是收获满满的一天~~~~~秋季已经来临,嫩绿的草原慢慢染上了金黄,夹杂着红色植物的星星点缀,整体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背衬着连绵的雪山,真是太容易出片了。越野车开始驶入玛旁雍错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沿路成群的藏野驴在湖边饮水。本地的藏民指引我们一直往前开,有免费的观景台。一般玛旁雍错单独的门票是150元,和冈仁波齐的联票是200元。跟着地图开到都要怀疑导航的时候,我们先来到了传说中的鬼湖——拉昂错。拉昂错(Lhanag-tso,又名Rakshas),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海拔4574米,与淡水的圣湖玛旁雍错一路相隔,为微咸水湖,因此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周围没有植物牛羊,死气沉沉,毫无生机,这大概便是“鬼湖”之名的由来。另有传言道它是罗刹王的主要活动场所,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中诱拐美女斯达的九头罗刹王就住在这里。其实圣湖鬼湖原本为一湖,由于冰川携带的碎屑物质在冰川融化后堆积在原大湖的中部,使湖床抬升,之后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冰川萎缩,补给水量减少,大湖面积萎缩,造成湖泊水位下降。由于中部地势高,显露为山丘,导致两湖一分为二。一条狭长的小山丘把玛旁雍错和东侧的拉昂错分开,有一道水渠连接两湖,虽然一向都是干的,但是当地人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水从玛旁雍错流进拉昂错,同时会有一条金色的和一条红色的鱼游进拉昂错,这样鬼湖的水以后就也会变得像玛旁雍错一样的清甜。偶尔在特别特殊的年份,水位高时,的确有水在水渠里流动。湖水呈现深蓝色,比一般的湖颜色要更深沉一些,走在细沙的湖岸边,倾听者风卷起的浪花,若不是近处的雪山,还真真仿佛走在海边一般。游览完拉昂错便是西侧的圣湖,玛旁雍错。路边高处有观景台俯瞰全景。到达观景台天空浓厚的云层已经散开,将湖水映衬地更蓝。浩翰、宁静、清澈的玛旁雍错湖是世界上多个宗教认定的圣湖,也是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最负盛名的湖泊之一。在诸多古经书中,它都被称为"圣湖"之王。玛旁雍错湖在阿里地区境内,坐落在冈底斯山峰的主峰--被誉为"神山"的冈仁波齐峰东南20公里,海拔458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面积412平方公里。是中国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玛旁雍错",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据说这是得名于11世纪在此湖畔进行的一场宗教大战,藏传佛教噶举派大胜苯教,便把已经沿用了很多世纪的"玛垂错"改名为"玛旁雍错"。沿湖而建的佛寺甚多,现存8座。藏文古籍《冈底斯山海志》中是这样记叙的:圣湖玛旁雍错中有一座广财龙王的龙宫,龙宫中聚集了世间众多的 财宝。来这里朝圣的人,只要绕湖一圈或者在湖边得到湖中的一块小石头、一根飞鸟的羽毛,便算是得到了龙王的赏赐。唐朝高僧玄奘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对玛旁雍错也有所描写,称之为“西天瑶池”,佛教经典中称之为"世界江河之母"。在印度的神话中,玛旁雍错是湿婆(印度教主神)用意念形成的,因为这里是湿婆和他的妻子喜马拉雅山的女儿乌玛女神沐浴的地方,所以湖水成了圣水。继续往前行驶,云层又开始聚拢而来,远处隐约看到云雾连绵。9月一般来说阿里天气应该不错,但是这几天都是阴天为主,偶尔能碰上晴空万里~~~~前方便是神山冈仁波齐所在的区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瞻仰神山,或更进一步体验转山。配套需求量越来越大,山脚入口处也慢慢行成小镇聚落,里面开设有各类餐馆以及酒店。观景酒店以及服务中心也正在建设中,未来此处体验感以及配套会越来越好。尽管疫情严峻,小镇中也不乏碰见磕长头的虔诚藏民。作为他们神圣信仰的中心被商业化慢慢侵蚀,双刃之剑无法言明好坏,但还是希望有节有度,淳朴与虔诚始终是人类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冈仁波齐,“雪山之王”,四大宗教公认的宇宙中心。梵语称为吉罗娑山,相传雍仲苯教发源于该山;印度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无量幸福;据说佛教中最著名的须弥山也就、是指它。神山如同一座有着特殊温柔曲线的金字塔,耸立在高原之上。恬澹从容、王者风范。在整个藏区文化中承载的分量,看看每年不远万里赶来转山的印度尼泊尔信徒的身影,看看每年用磕长头去抵达心中神圣的藏族老百姓们的身影就能知道。没有任何约定,陆陆续续抵达的信徒们顶风冒雪,摇着转经轮一步一步转山,《冈仁波齐》电影里那些坚定的身影,疲惫却执着的眼神,莫不如是。在地理位置上,冈仁波齐距离英国巨石阵为6666公里,这与它到北极的距离相同。另外,冈仁波齐到南极的距离为13332公里,恰好是到达北极或巨石阵的两倍。不仅如此,冈仁波齐位于墨西哥金字塔和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延长线上,且位于神秘的巨石阵和复活节岛的连线中间,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交叉点都在冈仁波齐。围绕“神山”冈仁波齐有着数不清的猜测和传说,这更给这座山峰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气息。选择前往转山的话,路程中最高垭口卓玛拉垭口5600多米,转山全程50多公里,建议一天半到两天转完。这次遗憾未看到完整的山峰,希望下次有幸再次前往。到时转山也是不错的选择,挑战一下自己。越野车行驶几个小时后便开始翻越垭口,周边的山体不知是否蕴含矿物质的原因,部分呈现出猩红的赭色,另混合着鸦青与昏黄,整个山体沉沉叠叠,如绸缎般晕染展开,点缀一弯天水碧,点睛夺目。秋季沿途雪山腰间融化成斑斑星点,云间漏出丝缕阳光便波光粼粼,如宝石般闪烁。路遇山间峡谷,绿意聊聊,一舍倚一溪,破败荒凉感顿生。规整的石头小屋不知是牧民的临时歇脚地还是藏民的居所。生活在此处便是一生一人吧。。。检查站在藏区也是无处不在,下车检查越来越驾轻就熟。慢慢眼前山势开始改变,前方出现札达土林。土林是远古受造山运动(指一定地带内的地壳物质受到水平方向挤压力作用、岩石急剧变形而大规模隆起形成山脉的运动)影响,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并逐渐风化剥蚀,从而形成的特殊地貌。土林里的“树木” 高低错落达数十米,千姿百态。汽车行进其间,就像是绕着众多巨人的脚掌打圈。土林蜿蜒曲折数十里,已历经约1100年。土林远远望去,满眼的金碧辉煌,在高原迷幻光影的衬托下,宛若神话世界。近前观瞧,道不尽天工巧夺。山体仿若被人工雕琢,线条或垂直或平行,像庄严宏伟的庙宇,像壁垒森严的碉楼,像恢弘高耸的佛塔,像极尽豪华的古代宫殿,几何切割的个体如教徒修行、虔诚静坐,天工万象,无可尽数。扎达土林之后便是札达县城,海拔约3700,植物显著茂密了起来,也是今晚我们住宿的地方。矗立于悬崖之上的城市,可遥想当年建造之艰难。未在县城多做停留,继续行驶约2公里前往此次阿里小北线所抵达的最西端——古格王朝遗址。遗址入口处有停车场,门口买票60元每人,藏族司机同我们一起上去,这时才被告知所有景点对藏族同胞是免费的,我们还被风趣的卖票大叔调侃着送了一小本西藏知识科普。。。。遗迹拾级而上约300米,有残破的石头阶梯。虽说不高但是高原爬山真心需要体力。古格王国遗址被众土林远远近近地环抱其中,古老城堡的断壁残垣与脚下的土林浑然一体,使人难以分辨究竟何为城堡、何为土林。每当朝霞初起或夜幕降临之时,古格遗址便会在土林的映衬下透射出一种残缺美和悲壮美。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吐蕃王室后裔在西部阿里地区建立了新的地方政权——古格王朝。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王朝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敌,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得益于地理优势,多与古印度等国交流弘法,由此佛教逐渐达到全盛并传播往腹地。然而,300多年前,古格王朝突然由盛而衰,瞬间消失于茫茫沙海,偌大的王国仅留下恢弘的遗址和遗物。从记载和考察的结果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生存环境的恶化或为主因。现在古格遗址一带沙漠化程度十分严重,当年能养活10万之众的绿洲,今天已所剩无几了。但是问题还是那10万人去哪里了,如果是迁徙走了话就一定会有后裔知其历史。另外还有很多猜测,诸如天灾、瘟疫等,但都没有留下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古格王朝遗址有一处藏尸洞,我也是来之后被山上的游客科普的,但其位置并非在山麓上而是在峡谷中,从停车场步行约10分钟可到。藏尸洞坐落于一岩壁之下,洞口离地2米左右,毫不起眼。洞内十分宽敞,深几十米,堆满无头干尸。据传洞的最尽头是喇嘛,紧挨着的是儿童,其次是妇女和男人。由于气候干燥,尸体没有完全腐败,散发着一种怪味。关于藏尸洞的传说有许多种,最可信的一种说法是:当年古格兵败,拉达克人将宁死不屈的古格兵士斩去头颅,而尸骨则弃于洞中。现今游客只能在洞外往里张望,昏暗之下也看不清什么,有兴趣的可以前来探寻。在20年前,古格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自从1985年一支考察队在此展开了一系列收获巨大的考古工作以后,这个消亡了350年的王国突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行者。它与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和意大利的庞贝古城一样,都是在文明鼎盛时期突然消失,或许因为变故的突然,这里的一切都被保存了下来。从山脚的入口沿着小径走,首先要经过4间古殿,即红庙、白庙、度母殿和轮回庙。山顶有一座坛城殿,殿内不能拍照。寺内保存有许多精美的壁画,一些壁画上的金漆依然闪亮发光、光彩夺目,画中的造型明显感觉出融合了印度造像特色。几间寺里以白庙规模最大,叫“拉康嘎波”。一些小洞窑内放着盘子大小的泥印佛像“擦擦”,是喇嘛到此修建时做的。据说除泥土之外,还混合了很多圣物。去时度母殿和坛城殿因为修缮并未对外开放。现在的古格王朝遗址从山麓到山顶高300多米,到处都是和泥土颜色一样的建筑群和洞窑,曾经的屋舍和城堡全部都已经倒坍,只剩下一道道的土墙。沿台阶两边是无数的洞窑,大小不一,小则只能容纳一人,洞壁似有火灼的黑色印记。不知是僧人苦修还是民众所居之地。去往上顶一段路深入山体中,台阶狭窄陡峭,注意不要碰头。山顶有一处面积较大的平地,伫立着规整的土墙,据碰到的藏民科普是王宫的马圈,不知真假。山顶无数彩色经幡翻飞,站在曾经的王宫之地环视山下,古城雄伟,自然风光壮丽,万千气象。象泉河道蜿蜒穿过土林,缓缓流过绿州,而后消失在苍茫的天际线上。遗址游览一番下来时间已晚,带着一天满满的收获回到札达县城,低海拔让身体更加放松,对珠峰大本营那晚的火锅念念不忘,在县城继续了一晚火锅之旅,酒足饭饱,但是旅店夜晚依旧停电,美中不足~~~~DAY10 阿里小北线札达——冈仁波齐——仲巴——萨嘎由于修改了行程,原定今天的景点都在昨天欣赏了,行车赶路的一整天早早开始了。今天路程是按照昨天的来程原路返回。出门时天还没有亮,住宿的旅店没有电梯,这几天多亏司机和同团的小哥哥帮忙提行李,不过每次他们都要感叹下我的行李箱咋这么重~~~~~~另外阿里地区油价要比日喀则等地贵上不少,而且有些加油站会出现掺杂其他的兑水行为,我们出现加满油没跑多少就空的情况。路上又碰到小羚羊一家在路上遛弯。经过昨天海拔5000多的垭口,雾气团团聚拢,道路1M开外已然看不清楚,想想旁边就是悬崖也是有点刺激。雾气中飘起来雪花,隐约看着周边已经银装素裹的山峰,全然不似昨日的模样,想来昨晚必然经过了一场大雪。小心翼翼地行驶到了山脚下,成群的牛羊马已经在觅食。在藏区被牛群、羊群阻挡去路那是常有的事。万不可心急,要是不小心撞上几只,估计小伙伴们就回不去了,虽说藏族同胞淳朴,遇上这种砸别人饭碗的事情,可得吃不了兜着走。据司机说成年的羊一只两三千,大的牦牛可到上万。沿途看见那密密麻麻长满山坡的牛羊群,不禁感叹这家好有钱~~~~~~司机大哥馋牛肉了(藏族只吃牛羊肉,鸡鱼皆是不碰)下车去询问遇上的牧民。藏族凉拌腌制的牦牛肉真是不错,在日喀则司机买了满满一盒请我们吃。再次经过帕羊,这里有藏区独有的沙漠景观,不似第一次经过的颓靡,高反状况已经好转很多,在车上举起相机记录了几张。雅江源头帕羊镇是一个极具西部风味的草原小镇,海拔约4500,镇中虽没有享誉盛名的旅游热点,这里却是从拉萨、日喀则以及印度等南亚地区前往神山冈仁波齐、圣湖玛旁雍错的必经之地。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教徒和游客经此休整,前往神山圣湖。金黄的沙丘开始出现在道路的两边,却不似戈壁的大漠荒凉。一些新月形沙丘呈现出五彩的颜色,据称是由于这里山体是红色的岩石,在天气寒泠缺氧环境下,沙丘表层冰冻结霜,碧蓝的天空下,太阳升起时,冷暖色浑为一体,沙漠宛如五彩的地毯,这就是雅江上游地貌的神奇景观。沙丘旁边不时有大片草甸,湛蓝的河水流淌在其中,这时远远望去,蓝天、白云、草原、沙漠、江河、湖泊、雪山同时出现在视野中,冷暖交织,展现出帕羊的五彩之美。帕羊区域不乏草场以及湿地,紧邻着马泉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但是地质沙化较为严重。或许曾经这里也是冰川雪水经流,沧海桑田河道干涸,在飓风的催化下粉碎为沙。周边的湿地成为沙化继续蔓延的自然屏障。再次路过冈仁波齐,神山已经完全隐入云层中,两次探寻神山都没有被幸运之神眷顾,略带小小的遗憾。一天不停地驱车终于在晚间到达萨嘎,萨嘎镇全面处于更新施工之中,沿路尘土飞扬。县城海拔4600左右,面积很小,但确是拉萨通往阿里普兰的交通要道,前往阿里的游人都会选择在萨嘎修整一晚。旺季普通条件的标间都能去到1000元的价格,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9月虽是平时的旺季,价格倒是降下来不少。今晚在旅店旁边吃了一餐物美价廉的东北菜,早上店家还有包子稀饭供应。DAY11 阿里小北线萨嘎——达格架喷泉——打加错——嘎容错——帕茹错——措勤——当惹雍错——文布南村从今天开始就是经典的“一错再错”的路线了,景色不一的各种高原湖泊即将上线,轮番轰炸你的眼球。在皑皑白雪的前方水汽朦胧,便是到达了达格架喷泉,海拔5086米。达格架喷泉位于西藏日喀则昂仁县切热乡境内,数百米长的河谷两侧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个泉眼,是中国规模最大间歇喷泉群,间歇泉的形成与喜马拉雅山近代的上升活动有关。泉水清澈,而周边因矿物质的堆积而华彩四溢,有无人机的小伙伴千万不能错过这个绝佳景点。4处间歇泉,均坐落在大型泉华台地上。最大的一处位于河床南岸,泉口直径30厘米,水温85℃,活动十分频繁,活动方式也别具特色。每次喷发高度1~2米、最高达10米,延续时间长时约10分钟,短时一瞬间。每次大的喷发前泉口及旁边的热水塘水位缓慢上升,继而泉口起喷,水柱由低而高,有时经过几次反复而到激喷阶段。特大的喷发伴随巨大的吼声,高温水汽突然冲出泉口,扩展成直径达2米的水汽柱,高达20米。在4处间歇泉附近还分布有大大小小的沸泉、热泉、热水塘、喷气孔等。达格架间歇泉的喷发高度虽不及美国的格兰喷泉,但其海拔高度却超过格兰喷泉3000米,为地球上奇观之一。湖泊的周边是遍地觅食的牦牛。有些牦牛面部长有规则的白色毛发,看起来如同戴了面具一般,还挺有趣的。一头成年牦牛体型也甚是巨大,一般内陆的黄牛无法相比。牦牛的藏语叫雅客,世界通称为“yak”。 西方国家因其主产于中国青藏高原藏族地区,也称西藏牛。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在各家的院墙上都能找到正在风干的牦牛粪以备冬天取暖之用。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作高原运输工具,为当地牧民提供奶、肉、毛、役力、燃料等生产生活必需品,是青藏高原牧民的重要生活和经济来源,也是当地畜牧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畜种。抓住沉醉拍照的三小只~~~~~无风的水面若镜面般倒映着天空蓝,如水晶般闪耀流光。这几天路过的湖泊太多,实在难将照片与名称一一对应上。今天天气依旧多云,在中午时分到达措勤镇,海拔约4700。中午吃了一餐味道不错的兰州炒面片。按照原始的行程,今晚是在措勤住宿,但是在措勤司机大哥跟另外一辆他相熟的车碰头了,这辆车是走13天大北线的。和我们后续的景点一样,只不过住宿城镇和时间安排略微不一,就熟悉程度来说,方便起见我们决定后续跟着那辆有经验的车走。跟着前车,开始驶离了国道,取代沥青公路的是昏黄的沙土,已经看不到任何道路指示,只能沿着路上不知何时留下的车轮印记前行,路面崎岖不平,车内的我们只能靠着安全带以及抓杆扶手勉强维持平衡。后知后觉的我们才明了这已经进入无人区了~~~~之前我还在为这次旅程没有越野无人区而遗憾,惊喜竟然来的这么突然,暗暗庆幸跟着前车真的是太明智地选择了。一望无际的苍茫加之导航信号不好,无人区对于新手司机还真是很难辨别方向,偶尔路遇编草(不知做何用)的藏民,前车司机也要询问确认下行车方向。几个庞大的经幡矗立于荒芜之上,在风沙中猎猎作响,信仰之外也成为了旅人和藏民的指路标吧。乌云像追着我们的行车一般聚拢而来,仿佛马上便要落下暴雨,路边还遇上离群小牦牛的尸体,不安但刺激的兴奋感在我的身体中乱串。经过了大约3~4小时,我们穿过了围蔽的铁栅栏,慢慢驶离了无人区域,回到了国道之上。而后淅淅沥沥的雨水便拍打在窗上,因为一路上车中都是放着藏语歌曲,我们来了兴致用蓝牙给司机科普起了周杰伦~~~~估计听得司机大哥十脸蒙圈~~~~~驶入高处,出现在眼前的是当惹雍错,水汽迷漫中,我们看见了彩虹。当惹雍措,是藏区面积第四大湖,中国第二深的湖,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徒崇拜的最大的圣湖,在众多圣湖中最为偏僻,最为神秘,也最为令人莫名悸动。当惹雍措为南北走向,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环山。唯南岸达尔果山东侧有一缺口。“达尔果”和“当惹”都是古象雄语,意为“雪山”和“湖”,它们一个是神山,一个是圣湖, 公元五世纪以前,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曾经存在一个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文明高度发达的古象雄王国。古老的象雄是西藏古老的传统宗教"雍仲本教"的发源地。作为本教的神山圣湖,达果雪山和当惹雍措养育了湖畔的人们,是古象雄文明的摇篮。时日,人们仍然可以在这里看到古象雄国王宫的残垣遗址。今晚住宿的地方便是在当惹雍错湖畔的文布南村,海拔4600,也被誉为西藏最美的村庄。步行可到达湖边,村内的房屋都是面朝湖面所建,在高处便能看见近处的青稞田,中间的蓝色圣湖和远处的达尔果雪山。晴朗之时的日落日出一定美好无比。这个与世隔绝圣湖边的小村庄原是宗教部落,现今也不过百来户居民,伴着圣湖日落日息。风景虽美,但是该村配套条件十分有限,住宿在一对夫妻经营的家庭旅社中,是我该趟西藏之行住宿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晚。厕所是户外露天的旱厕,洗脸漱口也需要在室外解决,早晚气温很低,要出来户外真的是无限艰难。不过在路上也看到一些外观不错的旅馆正在建设中,后期来的小伙伴也可以多多询问。不过旅馆中女主人炒的菜还真是不错,青椒炒肉、小炒白菜什么的都特别合胃口。DAY12 阿里小北线文布南村——文布北村——当穹错——尼玛——色林错——错鄂湖——班戈迎着晨雾出发,不到一个车程的距离便到达文布北村。北村与南村同属文布乡。相比于有当惹雍错加持的南村,北村更加封闭与偏僻,游客鲜至。清晨时分,隐隐几声狗吠,村中小道上只看见几个结伴而行的孩童。北村依旧面湖泊而建,湖名为当穹错。当穷错与当惹雍错在同一个湖盆之内,未枯以前本是同一湖泊。当穷错在藏语里意为“小的当惹雍错”。据说湖水在一天之中能变换三种颜色。湖东岸是连绵不断、屏风般矗立的褚红色山壁,清晰地记录了当惹雍错湖水一次次下降的历史。离开文布北村,便是盘旋而上的山路。垭口已经被冰雪完全覆盖。下一站便是大名鼎鼎的色林错,在去往其的路上,遇上了军方车队,浩浩荡荡排列整齐,每一辆车间距都是惊人的一致。各种装甲车迎面驶过,别提有多震撼了,瞬间自行脑补bgm。想起前几天被官兵小哥哥挥手拦下,还以为要临检的我们被问能否帮他们运一些瓷板去前方的城镇。后备箱被我们的行李塞满而无法帮忙。继续前行看到路边许多士兵小哥哥撸起袖子正在安装公路边的防护栏杆。这几年政府在维护西藏稳定以及发展藏区方面确是投入不少。今天的天色已经放晴,来到色林错边,背衬着蓝天,见到了来藏区最令人沉醉的靛青色,丝丝藏青晕染其中,绚丽而幽深。色林错,曾名奇林湖 、色林东错,是西藏第一大湖泊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为大型深水湖。纳木错曾是西藏第一大湖,并且也不断地增长湖水面积,但是增长的速度却不如色林错快。原来纳木错湖的面积有1961平方公里,色林错湖在1976年测量是只有1666平方公里,但是2010年再次测量时,纳木错的面积增长到了2017平方公里,而色林错湖这十年之间增长了600平方公里的湖水面积,一下就达到了2323平方公里。色林错的湖面依旧以迅猛的速度在扩大中。但是同为藏区大湖,色林错跟纳木错的待遇却极不一样,藏民把纳木错湖看做神湖,每年都会来朝拜,祈福,但是色林错湖却被成为“魔鬼湖”,这其中还有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魔鬼叫色林,无恶不作,之后就有神明捉住了魔鬼色林,说你需要在这里忏悔,不允许离开半步,所以时间长了,人们就把这个湖称为“色林堆错”,也就是魔鬼湖的意思。藏区鸟类资源丰富,但是看到最多的便是乌鸦,通体全黑,体型稍大。色林措在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是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最多的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另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藏羚、盘羊、藏野驴、藏雪鸡等活动。色林错裸鲤是藏北色林错湖泊中惟一的一种鱼类。错鄂湖位于色林错的南面,被称为是色林错的卫星湖,湖面海拔高度4562米。湖内共有大小岛屿6个,被称为鸟岛,栖息鸟类品种繁多,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每年4月至8月份为鸟类繁殖季节。这次9月份并未看见鸟类飞翔的身影,管理人员时不时会在湖边驱散游客,估计是出于保护生态等原因。中午在路边藏民家用餐,阳光从窗户倾洒在桌椅上,小懒猫呼呼地睡着,很是惬意。但是随处飞舞的苍蝇也是有点煞风景。坐在班戈湖边休憩,山坡上是无人看管的牦牛群。遍地都是大大小小的土洞,估计藏着土拨鼠一家,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在几个大的洞口撒上饼干碎,引诱这些吃货萌物现身。但是直到我们离开也未见这些谨慎的小家伙们。夜晚住宿班戈县,海拔约4700。县城较大,可以做物资补给。住宿条件也是不错。晚上继续藏式火锅、藏包子和炸土豆等。不过这上菜速度都可以把你饿过了,我们都在猜想难道这菜是去现买还在路上堵车了么~~~~DAY13 阿里小北线班戈——圣象天门——纳木错半环湖——当雄一夜好眠起来拉开窗帘,班戈已经被雪覆盖,出门密集的乌云又预告着今天天气不佳。经过几十公里的乡间土路,因下雨道路泥泞不堪,白色的越野车几乎被飞溅起褐黄色的泥土包裹,着实让司机心疼不已。坑洼不平的搓衣板路颠地我们在车内左右摇晃,终于达到网红景点——圣象天门。圣象天门位于圣湖纳木措北部恰多朗卡岛上。它静静藏匿于纳木错的北岸,隔着圣湖与神山念青唐古拉对望。传说中公元八世纪,应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法的莲花生大师降服了念青唐拉后,把纳木措许配给了念青唐拉,成了一对夫妇,在恰多朗卡岛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婚礼前一天晚上,由108个神通用一夜的功夫,修建的石门,石门形状似一头圣象从东北走向西南,专门为念青唐拉神山的过道而修建,人们把这个石门称之为圣象天门。作为传说中神明的婚姻契约地,这里也是无数情侣一生必来一次的地方。2015年,藏历羊年,按照藏族“马年转山,羊年转湖”的传统,纳木错成为信徒们纷纷朝拜的目的地。为了方便信徒,政府修通了环湖公路,以让朝拜圣湖更加便捷。而这也让隐秘在圣湖北岸的“圣象天门”浮现而出,它静静矗立千百年之后终于来到了世俗面前。圣象天门景区海拔4700米。有一处小山包可攀至顶端,远远的看去纳木错的湖岸线形成了两个弧形,弧形的中间耸立着那块圣象巨石,这便是月亮湾。到达景区,天空竟然飘起了大雪,在雨雪中欣赏也是另外一番风味。月亮湾观景台的道路又以沙土和野生石块构成,雨雪湿滑,还需多加小心。高反体力不支的小伙伴也可选择骑上路边的小马驹。纳木错分为两大景区,分别是南岸的当雄县扎西半岛景区和北岸班戈县圣象天门景区。两处景点需分别购买门票,扎西半岛120元、圣象天门80元(最好提前预约)。小伙伴可以在圣象天门夜宿欣赏黄昏星河以及日出,但是这边帐篷或房车住宿条件较为捡漏,大家慎重选择。离开圣象天门便是纳木错的环湖公路,阴雨之下,水雾已将圣湖完全遮掩,只见近处长满岸边的红色植被。因天气不佳,我们选择不去扎西半岛片区。“纳木措”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措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也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仅次于色林错。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湖岸边不乏转湖朝圣的人们,即便修建了环湖公路,由于面积较大,行车转湖据说也需要几天时间。9月底朋友于前方传来的照片,天气晴朗之下,沐浴着阳光,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清晰可见,圣象天门又是另外的风采。从景区大门出来,大雪依旧不停,路况依旧不佳,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当雄县,海拔4300。自助餐火锅继续走一波后便难得的早早回到旅馆休息。DAY14 阿里小北线当雄——念青唐古拉山——拉萨司机大哥就是当雄人,距离县城不远,同车的小伙伴想跟司机买冬虫夏草,我们便一起去了司机家中,藏式小院落小巧可爱,可爱的藏族老奶奶虽然语言不同但拿出小零食热情地招待着我们。回拉萨的路程上,念青唐古拉山脉作为藏地神山之一巍峨的挺立在路边。下午两点左右便到达拉萨市区,司机将我们分别送至各自的旅馆。作为最后一个下车的我,与司机道别后,阿里小北线之行正式结束。阿里小北线一圈下来有几点体会:1.阿里地区配套水平不高,小伙伴对于住宿条件等需要有个心理准备。最后体验下来就是中等水平的标间,还是可以接受,但是时不时停电停水,淋浴喷头有点问题还是有点闹心;2.藏区普遍缺水,卫生间多用旱厕,嗯,大家懂的,多带些口罩。其实旱厕还算好的,有些用蹲厕的,看一眼都会有心理阴影。。。。阿里各个城镇相距较远,检查站或加油站一般都有卫生间,实在憋不住带把伞,找个离道路远的地。。。。3.减少洗澡洗头的频率,特别是前几天,以防感冒高反,多带葡萄糖、巧克力零食什么的,多多补充体力。遇上比较大的县城可多补给物品但需注意看保质期。多喝热水十分适用藏区,旅店和饭店都会有免费供应,建议携带保温杯,我带了个可烧水的保温杯,无敌好用,也避免了使用旅店的烧水壶。如有高反反应也无需太担心,放松心态,慢慢身体会适应,我过了珠峰后几乎就没有太大的反应,同团的一个小姐姐之前都是抱着氧气瓶续命,完全吃不了东西,后半程也好转了,满血复活。4.沿途吃的还可以,有很多川菜、东北菜、西北菜餐厅,味道都不错,但价格会比内地贵一些,但是因为车程就餐时间很不定,有些时候只能在车里吃些零食解决,可以和司机提前沟通。5.对于路线等有意见,或者想调整都可以和司机沟通,只要不过分,司机都会酌情考虑,我们后期的路线都有微调。一定要多多沟通。6.旅店普遍配备电热毯,不会太冷,但是几乎都没有加湿器,西藏太干了,大家可以带便携式加湿器,或者面膜喷雾等多补补水。然后就是防晒的,一定一定带齐全,墨镜,口罩,帽子,手套,防晒霜。。。。我拍照裸露的右手对比带了手套的左手简直加深了几个色号。7.边防证一定一定收好。有些禁飞的区域,在过检查站时最好将无人机收起来,避免被发现后没收保管。8.关于手机信号,电信最好,移动次之,联通就是不在服务区,我的联通经常整天整天没信号。。。。在酒店好好梳洗了一番后,出门与小北线认识的小伙伴们相约逛逛八廓街。八廓街依旧人头攒动,随处而见转经的藏民们。但是相比9月初,天气已明显转晴,阳光洒在街道上,一切都变得鲜亮起来。随处可见正在拍摄写真的游人,违和感瞬间增长。坐落于八廓街东南角的网红餐厅,玛吉阿米,以尼泊尔、印度、西藏风味为主,楼顶的平台是俯瞰八廓街的绝佳地点。价格偏贵,网上评价性价比相对较低。但是无数游人因其背后的故事接踵而至。玛吉阿米,藏语中即“未嫁娘”之意。出自六世达赖喇叭仓央嘉措的情诗,相传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而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正是这个土黄色小楼。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相传在其入选达赖前,于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意中人,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拉宫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他便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而后被发现,情人被处死,无数的传说版本均以悲剧告终。仓央嘉措虽身份尊贵,却有一颗不避世俗的心,向往自由、爱情、人世之乐。在佛的世界里,他是一个“异类”,敢于突破世俗。在人的世界里,他被称为“世间最美的情郎”,敢于追求真爱。在艺术的世界里,他是一朵奇葩,写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诗句和情歌。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作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仓央嘉措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终年23岁,这是最广为流传的说法。但是因没有发现遗体,他的结局也染上了神秘难以溯源,也有传说好心的解差将仓央嘉措私自释放,云游遍前后藏、印度、尼泊尔、甘肃、五台山、青海、蒙古的他终于可以为自己选择,自由来去。现今蒙古依旧有其的衣冠冢。在八廓街的屋顶餐厅晒着太阳,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感受虔诚的氛围,很是惬意。八廓街内有很多屋顶餐厅可供选择,最后我们去了岗嘎乃曲藏餐厅,入口稍微有点难找,沿街的座位经常被占满,需要等待一会儿。人参果酸奶味道不错。接着是光合作用西餐厅,店内售卖咖啡甜品等,小小的庭院布置满了各类植物和桌椅等复古小物件,五彩斑斓特别漂亮,喜欢拍照的小伙伴千万不能错过。晚上预约了实景剧文成公主的演出,官方票价根据不同座位区域分为380/480/580/880不等。演出时间为周一至周日晚上21点,演出时长90分钟。因剧场位置离市区有一定距离需开车前往,可以在各大平台上预订门票+车接送,车一般为小面包车拼车接送。我预定的D区票+接送,花费388。工作人员提前跟我沟通大概7点在酒店入口接我,因只有我一个人报名,所以变成了专车接送,开车的是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聊了很多西藏发展和旅游的话题。剧场入口处可以看见布达拉宫,大家可以提前过来拍拍照。入口处有文艺小哥哥伴着暮色唱着生活,周边是坐在阶梯欣赏的人们。经过检票安检便可进入剧场。演出场地为全露天,如碰上雨雪天气需关注演出通知并带好雨具。另外晚间温度很低,露天风大,再加上演出中配合剧情会人工下雪,需要带上厚羽绒预防感冒,剧场也有大衣租借。个人感觉因为坐着不动体感甚至比在珠峰大本营还冷上一些。整出剧目分为五幕:《大唐之韵》 《天地梵音》、《藏舞大美》、《高原之神》、《藏汉和美》。以拉萨自然山水为背景,讲述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历史故事。全剧演职人员共计800余名。布景灯光恢弘浩大,很是震撼。打阿嘎是一种藏族传统的屋顶或是屋内地面的修筑方法,利用当地特有的被称之为“阿嘎土”的泥土和碎石加上水混合后铺于地面或屋顶,再以人工反复夯打使之地面、屋顶坚实、平滑、不渗漏水。在西藏有一首民歌,“阿嘎不是石头,阿嘎不是泥土,阿嘎是深山里莲花大地的精华”。藏族人民将舞蹈歌唱融入打阿嘎中,这是藏地最诗意的劳作。在演出中便表现出该场景。带着面具的演职人员会站在观众席的走道处表演藏戏片段,坐在过道处就能近距离欣赏。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种类繁多,但主流的是蓝面具藏戏。为了驱散小北线旅途的疲惫,更好的迎接接下来的旅程,今晚就住配置较好的酒店。拉萨五星级酒店主要是瑞吉、香格里拉、洲际和松赞林卡。洲际位置较偏。松赞林卡位于文成公主剧场附近,距离市区比较远,但是整体装饰风格十分藏式,服务质量大受好评。香格里拉位于布达拉宫以西。就方便程度来说,我还是选择了八廓街附近的瑞吉。瑞吉酒店的建筑风格为现代融入藏式元素,造型材质细节我很是喜欢。在酒店大堂可以看见布达拉宫。酒店园区内有高差,从主入口到客房有点曲折。标间面积64平米,是这几家五星级酒店里面最大的。配有浴缸,需要自备一次性泡澡袋,酒店并不提供。房间内不免费供氧。因为朋友住在古藏殊华,乘着机会去参观了这个网红客栈,确实氛围感拉满。层层围廊包裹着四方莲池。朱红的色彩在灯光照耀下张力无限,镶嵌着藏式的雕花帷幔透出点点神秘。这是属于西藏的千与千寻。DAY15 布达拉宫、吉本岗艺术中心今天的重头戏便是参观布达拉宫,门票提前一天于早上7点在官方微信平台开放预约,预约时可选不同时段,需要排队进入,大家尽量提前半个小时左右到。因参观主入口换了位置(现为右侧小黄牌坊处即南门进入),出租车司机指给我左侧下车,因找入口导致我们过安检时间晚了一丢丢,工作人员查看预约信息后提示我们尽量快一些。大家如超过时间也可跟工作人员解释因高反不太舒服,好好解释都会给通过。进入主要参观区之前需要过两次安检,第一次查看预约信息,再走一段路凭借身份证购买门票凭票进入,旺季票价200。关于导游方面,第一次安检排队时便会有导游询问你,我们两个人不想拼团根据朋友的经验一口价300元,藏族导游大哥犹豫了很久才答应这个价格,根据网上信息进去后也可找导游拼团。公元7世纪30年代,吐蕃第33代赞普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始建布达拉宫为王宫。当时修建的整个宫堡规模宏大,外有三道城墙,内有千座宫室。松赞干布在此划分行政区域,分官建制、立法定律、号令群臣,施政全蕃,并遣使周边各国或与邻国建成姻亲关系或订立盟约。布达拉宫成为吐蕃王朝统一的政治中心。公元9世纪,随着吐蕃王朝的解体,布达拉宫大部分毁于战火。公元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教合一地方政权。拉萨再度成为西藏政治、宗教、文化、经济的中心首府城。公元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决定重建布达拉宫。公元1648年基本建成以白宫为主题的建筑群,将行政办公地由哲蚌寺移至布达拉宫白宫。从此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居住和进行宗教活动和处理行政事务的重要场所。而后经过历代的重建以及增扩建工程达到现今规模。现布达拉宫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红宫高达115.703米,具有宫殿、灵塔殿、大殿、佛殿、经堂、重要职能机构办公处等。外观13层,实际功能区只有9层。下部的4层为嵌入山体的地基。同为宗喀巴大师的弟子,达赖与班禅在藏传佛教中地位尊崇平等,但自从五世达赖建立政教(政权宗教)合一体系,达赖的综合影响力慢慢胜过班禅覆盖西藏全境。现今十四世达赖煽动西藏独立,出逃印度。班禅则又成为了藏区宗教的领袖人物。关于达赖和班禅的传承便是大名鼎鼎的转世灵童方式。起源于公元12世纪噶举派的门徒推举一幼童为转世继承人,从而创立了活佛转世的办法,此后各教派先后效法。活佛转世一般在一年以后,也可因故延长。寻访、认定转世灵童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有根据上代活佛的预言或神谕征兆的,充满宗教和政治色彩。选定灵童后,自幼培训,6岁左右经过考试仪式后即举行坐床典礼即继位典礼。年满20周岁后,始能亲政,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主。在灵童年龄尚幼时期,仍由大喇嘛操政即摄政王。摄政王由上任活佛指定,历史也出现不还政的情况。6世达赖仓央嘉措便是这种传承体系下的牺牲品,自幼远离家乡亲人朋友,被桎梏于冰冷的宫殿之中,留存于世的诗歌我们读懂的是浪漫情爱,或许藏于深处的还有志不得扬的无奈与愤恨。挂在门上的金刚结。金刚结最早来自西藏古老的雍仲本教,后来其他教派也开始吸收使用。金刚结和古老的象雄图案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金刚结是一种加持物,由功德的大师编制,祈福平安,减少业障,带来吉祥。下图的广场便是最后能够拍照的地方了,帷幔在风中猎猎作响。布宫主要分为雪城、白宫和红宫。山前部分叫作“雪城”,分布着原西藏政府的办事机构,设有作坊、马厩、供水处、仓库、监狱等宫廷辅助设施。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是达赖喇嘛的冬宫,高七层。最顶层是达赖的寝宫“日光殿”,殿内有一部分屋顶敞开,阳光可以射入,晚上再用蓬布遮住,因此得名。是他们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外墙为红色。宫殿采用了曼陀罗布局,围绕着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建造了许多经堂、佛殿,从而与白宫连为一体。其中供奉着8座存放5~13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独缺6世仓央嘉措。其中以五世灵塔为最大最奢华,灵塔高达 14.85米,当时建造共花费104万两白银,11万两黄金和15000多颗珍珠、玛瑙、宝石等。这几座灵塔均可参观到。布达拉宫所用建筑材料为土、石、木三种。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参观世也可看到厚实的外墙壁上留有可卧躺一人的洞口,通风兼御敌功能。布宫虽有数以千计的房间殿宇,出于保护等原因,现今开放入内的大殿仅有4个,展出的文物也屈指可数,相较数年前大大缩减。另外珍宝馆因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文物展,从2021年8月3日起暂停对外开放。开放时间未定。游览完毕下山的路上有文创商店售卖周边物品,两层建筑,屋顶是咖啡厅,休憩观赏拉萨城市风貌不错的地方。回到山脚下,如果想去到药王山需逆时针行走,围绕着布宫是布满经筒的转经道,与熙熙攘攘的参观者和转经者们擦身而过,五彩的转经筒在他们手中飞舞,磕长头的人们衣着朴素甚至破旧,在人群中又是如此和谐。我再一次体会到了“西藏从不缺乏信仰”。佛经云:转动经轮功德,转动一周者,即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转动两周者,等同于念诵所有佛经;转动三周者,可消除自所身、口、意所有罪障;转动十周者,可消除如须弥山王般罪障;转动一百周者,功德与阎罗王同;转动一千周者,自他皆能证得法身;转动一万周者,可令自他一切众生解脱。。。。。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白墙又称牛奶墙,白色和黄色主要材料为白灰和黄色矿物质原料,并于其中添加牛奶、白糖、冰糖、蜂蜜、红糖等以增加黏性及附着力。每年十月中下旬,虔诚的信徒以整车的牛奶供给这所宫殿。大家为布宫粉饰新装,不管藏民还是游客均可参加其中。红色代表政权,以边玛草为原材料,将边玛枝干去皮、晒干,切成30公分长短,捆扎成手臂粗细垒砌而成,同时添加藏红花。使用植物可有效减小建筑自重,稳定结构。上午结束布达拉宫的游览之后,下午前往吉本岗艺术中心,一座古建改造的展览馆,一楼为壁画等文物展示区,二楼为咖啡馆。壁画和古建爱好者万不能错过。“吉本岗之上,有一座能眺望远方的楼梯,不论从哪边侧耳聆听都能听见,那动听的风铃声。”拉萨古城流传的歌谣曾如是传唱。曾经的吉本岗屋檐缀满风铃,每逢傍晚风起,一阵阵悦耳的铃声便会在拉萨古城回荡,对于圣城拉萨来说,吉本岗曾是地标、是圣所,更是拉萨人的集体记忆。它是拉萨现存唯一一座按照坛城结构建造的古建筑。在古印度,坛城原指国家的领土和祭祀的祭坛。藏传佛教以立体或平面的方圆几何图形,表现诸神的坛场和宫殿。在喜马拉雅哲学观念中,坛城是神与佛的居所。每个坛城都有一个中心,围绕中心,逐渐放大,形成更多的同心圆,而神与佛位居中央。也有人将坛城视作对自我的比拟,每个人都是一座坛城,而佛性自在、轮圆具足。走过昏暗的长廊,两侧绘制着内容不一的清代壁画。时光带来的是片片脱落的印记,微弱而又执着地述说着那段段历史,寸寸光阴。那诸天神佛从光明中诞生,走过辉煌灿烂,行过战争悲苦,依旧慈目俯瞰众生。戴上耳机,聆听着古老歌谣,米拉日巴礼赞歌的吟唱声便是这座坛城于前世今生的呢喃自语。晚餐品尝了热气腾腾的石锅鸡,菌菇汤底十分鲜美,鸡肉略显干硬。综合评价值得品尝。未完待续~~~~~~~~~~~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