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3
4245
65
14
作者:欢若见怜
后间隔年时光:黑暗中的日光孙纯东的《迟到的间隔年》在网上惹起热议追捧,间隔年的概念也被宣传开来,甚至被过份解读,不乏一些煽情、不负责的间隔年出行口号,似乎除了旅行就别无他事可做、似乎不上路人生便不完整,一下子踏实工作反倒成了另类,风餐露宿的流浪方是正道.....但其实间隔年的重心所在却是“后间隔年”:出走只是为了更好的面对。间隔年与其说是让人看到一个新世界,不如说让人遇到一个新的自己,我们在路上自我认知,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体系,回归自我才是实践的开始。于是,如何克服间隔年回归后的“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又如何将路上的感悟应用到生活当中,才是另一个真正重要的课题。现在关于间隔年回归后对生活不满、迷茫的例子并不少见。 100个人的间隔年就会有100个故事。每个人都不一样,收获、感悟也就不一样,将收获感悟融入到原来的生活中,便是种新的生活。回国已经快3个月了,经历了最开始的开心愉快后,渐渐的陷入了迷茫的黑暗中。长时间的深度旅行,会遇到许多考验和改变,也会结识许多朋友,视野更加宽广。但是旅行归来后,你还是你,你的心有所改变,但是你的工作能力,你的专业没有改变。而我,脱离了原来的工作圈子,毫无其他工作技能的我,则面临找工作的困扰。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还想找个一生可以以此为生的事业的我则更加迷茫,找朋友大倒苦水。朋友说了两个故事。一个是他以前在越南认识个学潜水教练的朋友,有许多人当时都说也想找他学习潜水并干这行,但是却几乎没有几个人真的再回去找他,只有两个人最后找到他一起做了这行。另一个是他以前做个人软件销售网站,有许多软件卖得很好。因此很多人认为这行特别容易赚钱,纷纷加入进来。但其实,从后台数据分析可以知道,赚钱的软件其实只占所有软件总数的1%,而他们赚到的钱是总数的80%,其他99%的软件赚的只是剩下的20%,大部分都是失败的。旅途中遇到的朋友,大多是回到原来的工作领域,其他的则选择了不同的路。有的自己手作赚钱,有的则纯倒卖代购,也有的开旅馆,茶馆,探险旅行社。成功的能看到不少,但是按照故事一,敢于尝试的人很少;按照故事二,尝试了却失败的我们没有看到。也许,我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多多尝试。只是尝试了才会了解,才会知道自己喜不喜欢,能不能做。旅行并没有让我变成超人,也没有让出发前的那些人生问题遁于无形,相反我比以前更老也更穷,更没能力去解决。但是旅行坚强了我的信心,勇气和毅力,也让我对自己更有所了解,更了解人生的意义,更能乐在其中,这就是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