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24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1090 京ICP证140673号 营业执照 经营许可证
被称作“微笑城市”的达尔文是北领地的首府。澳大利亚政府近年来正努力地把达尔文打造成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最佳旅游胜地,你可以在沙滩上的集市闲逛购物;在食品大排档大饱口福;或者坐在海边看着太阳从天际缓缓西沉。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坐拥历史悠久的海港;附近围绕着列入世界遗产的自然保护区;而她极低的纬度又让这座迷人的小城一直散发着热带风情,不过这里的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里的人口也如潮汐般时多时少。
被称作“Top End”的北部地区是真正的蛮荒地带,原始的热带雨林深处,还有很多未知区域等待着人类去探索开发。滨海地区,则是“鳄鱼的王国”,这里巨大凶猛的鳄鱼吸引着世界各地大量的旅行者慕名而来参加各种各样的探险之旅;这里夏日炎热潮湿,时有飓风袭击海岸线,野外还可清楚地观测到雷雨云及闪电,是探险控们不可错过的体验;这里的冬天则温暖干燥,和暖的海风拂动着沙滩上的棕榈树叶,此时的首府达尔文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适合度假的休闲胜地之一。
达尔文市区的街道大多都是横平竖直的,这样不论是骑车,还是徒步游览,都很容易找到方向。这样一座小城市,虽然人口并不很多,但却颇有历史,曾经二战的战火就烧到过达尔文市,澳大利亚也被迫加入了盟军战团,当时美军的太平洋舰队都曾在达尔文停靠过。所以这里的博物馆、古迹等等也都值得一去,它可以向你展示“二战”中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城中土著人也很多,但是相对于艾丽丝泉,比例就小一些。因为这里同样还聚集了大批的背包客,中心商业街一带的酒吧,每天晚上几乎都人声鼎沸。
1974年的平安夜,一场名叫“Tracy”的飓风袭击了达尔文,到凌晨3:00左右,机场的风速计居然失灵了,它最后记录的最大风速为217公里/小时,而据后来人们估计,飓风的最大风速可能已经达到了280公里/小时!当时达尔文大部分的房屋全都被毁。这可能也在当地人心中或多或少埋下了阴影,即使现在的房子早已经是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每每有飓风来临当地很多人仍然如临大敌。
现在每年只要一到旱季,便会有大批人群涌入达尔文市(有点像春运,但人数约为春运的几万分之一),在这里做生意、工作、采矿、开发旅游业等;而到了雨季,他们便又纷纷离去,回到自己原来定居的地方住着去了。这倒不完全是40年前那场飓风所致,而是因为每年一但进入雨季,便非常容易引发飓风,不下雨时,天气又闷热难耐。所以每年大概11月到次年2月间,达尔文就像半座空城一样,人丁稀少,不过如果能忍受极端的天气,这段淡季倒是游客少又便宜的游览好时机。
当地语言: 英语
澳大利亚人的生活节奏很慢,从他们平时泡泡海,坐坐沙滩,吹吹 海风,喝喝咖啡,躺在草坪上晒晒太阳,读书、聊天的生活状态就 能体现出来了。对他们来讲,所谓的生活品质的高低,全在于“悠 闲”的程度。
达尔文原为土著居民聚居的荒芜之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海岸,属于热带气候,经常受到雷暴和龙卷风的侵袭,1974年圣诞节的龙卷风(台风翠思)几乎毁灭了整个城市,当时导致50人死亡,70%的城市建筑被毁,有3万人被空运撤离。市区的大型建筑物几乎毁于一旦,唯屋顶呈七角形的政府办公楼独存。以后城市几乎全部重建。
达尔文也是唯一经受过战争洗礼的澳大利亚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曾为盟军重要的军事基地,1942年2月19日242架日本飞机对达尔文进行了两次轰炸,此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达尔文港一共经受了63次轰炸。
1880年金矿的发现使达尔文迅速繁荣起来,1911年澳大利亚设立北领地,正式把城市定名为达尔文市。
达尔文是“通往亚洲的大门”,是多元文化的典型,全市人口包括有75个民族,米切尔路是夜总会和餐馆集中的街,有许多露天餐馆。 每年举办“达尔文节”,包括戏剧、音乐、电影等;
每年8月举办“啤酒罐船比赛”,用啤酒罐做的船划船比赛,还有达尔文杯赛马也在8月举行。
有一个大型水族馆的“印度洋和澳大利亚珍珠业展览馆”也座落在达尔文。
达尔文市区东、西、北面有海滨环绕,碧波金沙,为钓鱼和游泳者的乐园。市内植物园占地34公顷,园内有许多当地特有的热带奇花异草。在北距市中心21公里的亚罗奥加公园里有鳄鱼、野牛和澳洲特有的野狗等动物等。
荆棘鸟 The Thorn Birds 考琳·麦卡洛
Australia--(Lonely Planet系列)
暴风雨中的男孩 Storm Boy by Colin Thiele
列国志 澳大利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帕特里克·怀特是澳大利亚文学巨匠之一,1973年他以《风暴之眼》(The Eye of the Storm)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澳大利亚人首获此奖者。当今澳大利亚文学巨匠是来自西澳大利亚州州的蒂姆·温顿(Tim Winton)、彼得·凯里(Peter Carey)与布赖斯·考特尼(Bryce Courtenay),他们主要作品包括:《云街》、《乘客》、《尘土音乐》、《奥斯卡和陆辛达》、《凯利帮的真实故事》、《一个人的权势》、《愚人节》、《托摩和霍克》、《杰西卡》。
托马斯·肯尼利是近代澳大利亚为世界文坛贡献的最优秀文学作家之一。他曾是牧师,主要作品有《云雀和英雄》、《铁匠吉米的赞歌》、《辛德勒方舟》。其大部分作品都已拍成电影,包括著名的《辛德勒的名单》(1993年),导演是好莱坞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澳大利亚其他著名作家还有墨累·贝尔、大卫·马洛夫、科林·麦卡洛等。
澳大利亚电影在全球具有影响力。澳大利亚电澳大利亚制片人和导演以其独特风格为自己在全球电影业赢得了无可争辩的地位,且有力影响了好莱坞。澳大利亚旅美电影人在好莱坞因此被称“桉树叶帮”,包括现今活跃于好莱坞的多位制片人、导演和演员。著名导演有巴兹·鲁尔曼、亚历士·普罗亚斯、乔治·米勒和温子仁等,著名演员包括罗素·克劳、尼科尔·基德曼、凯特·布兰切特、休·杰克曼、盖·皮尔斯和蜜雅·娃丝柯思卡等。
推荐的澳大利亚电影有:Lucky Miles,Caterpillar Wish,Last Train to Freo,Kenny,Clubland,Romulus, My Father, Dr. Plonk, Australia等。
1.平常对话中,不用太在乎语法正确,记住几个最重要的单词就能沟通。
2.随身带一个小本子,把常用的英语单词,比如酒店、厕所、机场等等写上去,关键时候可以指给别人看。也可以在上面用图画交流。
3.带一个电子辞典,也许会有用。
4.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的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带一张地图,在地图上事先找到要去的地方,问路的时候可以指给当地人看。
6.见面比较常说How are you doing,How are you也比较常用;回答不说Fine,说Good;再见不说Bye,说Se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