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底七月初本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英国自由行之后,使得我对自由行的信心大增,于是在回来后的不久,即筹划去俄罗斯的自由行。之所以想去俄罗斯,主要是我们这些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生的人,或多或少总有些俄罗斯情结。至今记得还是在上小学二年级时,在11月7日这天,我们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就提醒我们说:“同学们知道吗,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是我们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苏联的国庆节!”那个时候的我们,就知道了克里姆林宫的红星,苏联的红场大游行,以及高尔基的《海燕》,及至到了文革,文艺界万马齐喑,只有八个样板戏可看,但到了文革后期,一些老电影经过审查还是被放了出来,于是,当年在煤矿当矿工的我,也就从煤矿单位组织放映的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重新领略了这位革命家的风采,以及当时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夺权斗争等。期间还看了一些年轻人中间私下流传的苏俄文学。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被誉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开山之作的《母亲》,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果戈里的《钦差大臣》,《死魂灵》,冈察诺夫的《奥勃洛摩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还有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集,其中《一个小公务员之死》,《套中人》给人印象深刻。当然,给我们一代最深刻影响的,应当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此外,还有普希金的诗集,小说集。当然,这些阅读并不系统,基本上是逮到一本看一本,不过无可否认的是,这些书籍、电影等等,都对童年、少年时代的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随着人到中年,及至渐进至老年,时代的变化,一些历史事实的披露,笼罩在社会主义苏联头上的光环破灭,一些黑暗面被揭露了出来,原来这些领袖所标榜的人人平等的社会,其实是一小撮特权分子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而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则向人们展示了前苏联政权对有良知人的残酷迫害。后来还从网上看到我国学者金雁、秦晖,美籍学者程映红一些研究前苏联的文章,才知道当年的十月革命根本没有攻打冬宫这回事,当时的临时政府是一盘散沙,布尔什维克轻而易举地就夺取了政权。及至知道列宁病逝的原因是因梅毒而死,他的形象在我眼中也就不再光辉了。至于斯大林,关于他的负面材料太多,也就不再赘述。但不管是正面负面,俄罗斯对我来说,总归是个神秘的国度,总归想实地一探究竟。再者,俄罗斯还有个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圣彼得堡的冬宫,也被称作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世界四大知名博物馆之一,内有丰富的藏品,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我既然都已经看过(有两个是跟团游所参观的,时间限制,不全面),那么冬宫也是必须一去的。去俄罗斯也可以跟团游,但我听去过的人讲,跟团游时间限制,在冬宫的时间只有一个半到两个小时,时间远远不够,至于其他一些景点,也基本是匆匆忙忙地看看,赶路而已,实在不是个好选择。那还是自由行吧。不过俄罗斯自由行不同于我的英国自由行,主要是我现在俄语已经完全不懂了(初中考上个好学校——金陵中学,但没想到所在的3班学俄语,上到初二文革开始,然后完全忘光),如今我一个人去到俄罗斯,俄语大字不认识一个,语言一句不懂,确实有点风险。但后来看“穷游网”上一些驴友的帖子,了解到旅社的前台还能进行一些英语的交流(我虽然英语也不行,但现在至少还能认识几个字),再者,还有翻译软件,地图软件等的帮助,不懂俄语也能旅游。其中尤其值得我感谢的是一位署名“盒饭看世界”网友的帖子,写下了极为详细的攻略,并且将莫斯科地铁图,圣彼得堡地铁图的一些站点注上中文,终于使得我此次自由行有了信心,也得以成功!此外,我还阅读了穷游网作者Sunny191、扑朔迷离2008、steelesang 、YukikoMom、鳶尾花、 图音客Q、zhangru等人的帖子,都对我俄罗斯之行有很大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另外,特别需要感谢的是steelesang,在我去邮件之后,她也给我发来了莫斯科地铁图。至于我这次俄罗斯为什么也还是一个人自由行,与我前一个帖子《一个人英国自由行》的原因相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