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2
3293
19
22
作者:雪岳山
不要让生活耗尽了你的耐心和向往 你还有诗和远方 排骨和浓汤 烤肉和馕 咖啡和焦糖 行程准备计划去伊朗旅行很久了,那是因为在一个网站里看到了一篇游记,深深地被神秘的波斯古国吸引,行程计划了半年多,反复的刷各种订票网站,终于淘到了便宜的直飞德黑兰的机票,伊朗马汉航空的,含税3614元人民币,虽然也有更便宜的转机廉价航空,但是考虑到舒适性和时效性还是选择了直飞航班。订好了机票后,就在网上购买了伊朗签证套餐,只需要护照就可以,包括运费802元,护照寄到北京大概十天就可以办好。下一步就开始订酒店,伊朗的酒店预订有些困难,因为制裁的原因,没有办法在传统的网站预订,只好反复查阅别人的游记和攻略,结合伊朗的城市地图,确定大概的位置,选择酒店,通过电子邮件预订。不过还是比较顺利,酒店的邮件回复都比较及时,也不需要预付订金,整个行程只有一家酒店是Walk-in,那是在设拉子,粉红清真寺对面的小巷子里,虽然费了些周折,但是也有惊喜,15美元住了一个三人间。静静地等待出发吧,第一次一个人出国自由行,自己的英语又不是太好,多少有些担心,但是想着马上就可以开始自己向往已久的伊朗之旅,心情还是很激动,打点行囊,准备出发!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去寻找那些曾出现在梦境中的路径、山峦与田野吧。——毕淑敏《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北京机场直飞德黑兰机场的航班是凌晨出发,经过8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抵达了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霍梅尼机场位于德黑兰西南郊,距城南边缘约30公里。开通多年来,公共交通一直没有很好的将机场与市区连接起来,目前只能使用出租车往返,单程一般在20(南城)-40(北城)美元。04:40到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机场,入关很顺利,机场二楼有货币兑换点,可以美金兑换里亚尔,换钱的地方效率挺高,汇率也还好,没有金额限制。算法:去掉后面4个0,再乘与2既可。兑换货币后二楼买手机卡,电话卡在刚出站左边,很容易看到。提供irancell一共有三种套餐: 5刀(16万里亚尔) 1.5G流量 没有通话,10刀 3G流量 15分钟通话, 15刀 5G流量 30分钟通话,马上就可以开通,有了流量就可以上网了,网速也比较快。因为伊朗的行程要从卡尚开始,而且从霍梅尼机场直接到卡尚不走回头路,所以直接打车到卡尚。机场到达大厅Eurocar(可网上预订)提供租车服务。不过在机场大厅有很多司机在揽客,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司机答应40美元把我送到卡尚。一路上司机一直在说自己有好几个孩子要养活,示意我再加钱,只好装作听不懂,和他闲聊,转移他的话题,最后经受不住软磨硬泡,又给他加了5美元。德黑兰到卡尚的一路都是戈壁滩,中途路过库姆,因为没有什么自己中意的景点,所以没有停留,两个多小时候就到了卡尚Sana Hotel。一:卡尚去往卡尚的路上都是戈壁滩。酒店门口的小巷子到了酒店拿了预订的邮件给老板看,给我安排了一间单人间大床房,带卫生间30美元每天,酒店提供免费早餐,并且有周边一日游可供选择,经过一夜的长途飞行,先洗了个澡好好休息一下吧。伊朗的门环,男性和女性需要敲打不同的门环,家中的女主人就可以知道谁在敲门。美美的睡了一觉,起床后去了附近的卡尚大巴扎,卡尚的大巴扎历史悠久,虽然比不上伊斯法罕和德黑兰的大巴扎,但是别具特色。大巴扎内有一家古驿站,穹顶非常漂亮。午饭在猫途鹰上搜了一下美食评价,选定了一个评价比较高的波斯传统餐厅Abbasi Coffee Shop & Restaurant,餐厅紧邻Abbasian House,共用一个大门。这是伊朗旅行的第一顿正餐,传统的波斯风味,烤肉串、蔬菜沙拉、藏红花米饭、还有红茶和罗勒叶。既然已经到了Abbasian House,就顺便看一下吧,卡尚的主要景点包括“三宅一浴一花园”,波斯庭院都是原来波斯商人的豪宅,类似于山西的乔家大院,都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三个波斯庭院都参观了。Abbasian宅院建于18世纪末,和邻近的Tabatabaei,Borujerdi宅院一样,原来本是卡尚豪门Abbasi家的宅院。和另两座大宅格局一样,它也分内宅和外院两部分。建筑装饰也类似。不过虽然其建筑面积可能总体不如另几座宅院大,但开放面积大,英文解说牌也最多最完备。不过卡尚的传统波斯庭院建议看一下Tabatabei House,个人感觉是最好的一个,三宅一浴都距离不远,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一个就可以。伊朗的波斯美女,一个会说中国话的导游,带了一个新加坡的旅行团,伊朗旅行碰到很多的新加坡华人,有跟团的,也有自由行的。伊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用极其简洁的方式和复杂有序的图形和颜色运用相结合。塔巴塔巴依宅院(精华是彩色玻璃),具备典型的古波斯豪宅大院特征:长方形庭院,四周是各主建筑和围墙,中间是一座长方形喷水池。这座豪宅建于19世纪末期,主人是远近闻名、富甲一方的大商人赛义德·塔巴塔巴依。宅院包括较为私密、供主人一家使用的院子(Andaruni)和供宾客使用的院子(Biruni),甚至还有供佣人使用的院子,非常讲究。而穹顶和墙面上的各类雕花装饰、纷繁的图案令人眼花缭乱,很容易让游客发出惊叹。苏丹浴室距离塔巴塔巴依宅院很近,转过一个街道就是,是一家非常漂亮的土耳其浴室,历史已有500多年,但内部装修带有鲜明的什叶派伊斯兰风格。穹顶和立柱上是复杂的几何图纹和蓝色花纹瓷砖。古浴室大门非常有讲究,左右两扇门各有一个铜制门栓,分别是棍型和环型。浴室的屋顶很奇特,犹如外星球般的造型,吸引了许多游客拍照。浴室的隔壁就是布鲁杰迪宅院,最大的看点是面朝庭院的带穹顶的大厅。距今已有130年历史,主人曾是经营地毯生意的大商人赛义德·布鲁杰迪,与塔巴塔巴依是亲家关系,这座豪宅就是供其女儿出嫁后居住的。建筑的采光很有特点,一个个穹顶布满了小天窗但又能防雨。各部分门廊和墙面的复杂雕工和壁画,让人误以为是歌剧院,非常壮观。游览完了三宅一浴,天色已晚,没有再去餐厅吃饭,就在便利店买了些饼干和酸奶,不过伊朗的酸奶实在喝不习惯,咸咸的味道,喝了一点就扔了。路过卡尚的聚礼清真寺,随手拍了几张照片,清真寺的夜景很美。第二天参加是酒店组织的卡尚周边一日游,包括周边的城镇、盐湖和沙漠,早晨吃过早餐就可以出发,和我同行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游客,一个小伙子来自德国柏林。第一站先到了附近小镇的一个清真寺,精美的玻璃穹顶很壮观。第二站是地下城,感觉没什么看点,类似于国内的冉庄地道战。清真寺的大门贴满玻璃镜子的穹顶在灯光的照耀下令人眼花缭乱。然后驱车前往盐湖和沙漠公园,大约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了纳马克盐湖,说实话没什么好看的,一望无际的盐湖,来往穿行的的汽车都是运输盐矿的卡车。到达沙漠公园已经傍晚,夕阳西下,阳光照耀着金色的沙漠,伊朗的司机在抽着水烟,沙漠中还有伊朗美女穿着裙子在拍写真,本来想要偷拍一下波斯美女,结果被美女警告不要靠近。二:伊斯法罕行程的第三天,今天准备赶往伊斯法罕,Sana hotel有包车前往伊斯法罕,路上还有顺路的景点,于是早晨包车赶往伊斯法罕,本来让司机顺路去费恩花园,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女司机一直推荐我去奥比扬奈村。好吧,将错就错吧 就去世界文化遗产——奥比扬奈村看看吧。位于伊朗中部卡尔卡斯山脉的一个山谷内,距离卡尚80公里,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且自然条件恶劣,居民们曾长期与世隔绝。现在村民仍在使用古老的巴列维语,因而奥比扬奈被称作伊朗文化的活化石。村落的房子都是红粘土造的,依山势而造的房子鳞次栉比,高低不平,感叹2000多年前波斯古人的杰作。房子间是各种小巷,纵横交错,让你不知该走向哪里。这应该是古村落的浴室遗址,现在已经废弃了。村民的着装与伊朗其他地区也大不相同:女人大多戴着花头巾并穿着宽松的裙子,看上去色彩斑斓,头巾看上去也和别处不同。一个伊朗小帅哥,在妈妈的杂货铺帮忙。村里大多是老年人,年轻人应该都去城市了。偶遇波斯美女,村子里的伊朗游客也不少,奥比扬奈村看来在伊朗也大有名气。这是在路上的一个古城堡,前往奥比扬奈村的路上,看见了一处防守严密的军事设施,周边还有防空火炮的阵地,女司机给我比划说“嘣---”,就明白了这是纳坦兹核基地,因事先知道这里是不允许拍摄的,就隔着车窗看了看。很快车驶入高速公路,出租车开往伊斯法罕。伊朗的出租车司机开车飞快,可以说各个都是身经百战,身怀绝技,在路上左突右冲,见缝插针,几次和边上的车距离只有几公分, 可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这次包车的女司机,车技也毫不孙色,不但车快,而且时不时的来个大撒把,一会儿打电话,一会儿友拿出小镜子化妆,看得我心惊胆战。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赶到了伊朗的第二大城市——古都伊斯法罕,伊斯法罕曾是丝绸之路的重镇,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伊玛目广场当时则是重镇的核心。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旅,大家在这里做生意、结交朋友,好不热闹。阿巴斯大帝于1602年将都城从加兹温迁至伊斯法罕后,大力兴建这座广场并在这里会见臣民,听取民意。入住的Pars Hoel酒店就在三十三孔桥和八重天宫之间,距离伊玛目广场也不远。这张照片是酒店的前台。在酒店休息了一会儿,到附近熟悉了一下环境,酒店的斜对过就是八重天宫,其实就是一座城市公园,伊朗当地人休闲的好去处,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公园的周围还有购物街和餐厅。看见一家咖啡厅,还没有吃午饭,便走进咖啡厅点了一杯咖啡和巧克力蛋糕,味道还不错,价格也不贵。回到酒店好好地休息了一下,等到晚上去三十三孔桥看夜景。三十三孔桥均位于扎因德鲁河上,是伊斯法罕人周末休闲的好去处,也是旅行者接触当地百姓生活的好地方。三十三孔桥可以算是伊斯法罕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了。它建于1599-1602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桥的全长为298米,既是一座桥也是一座水坝,直至今天依然发挥着蓄水的作用。三十三孔桥是伊斯法罕夜晚最迷人的所在,不仅仅因为它昏黄的灯光映着河水波光粼粼,更是因为这里聚集着许许多多的伊朗年轻人,他们三三两两地坐在桥孔内,或是聊天或是弹唱,是一道难得的风景。可惜我去的时候是旱季,扎因德鲁河里没有水,风景也大打折扣。桥上桥下是市民休闲的好地方,大家看到东方人的面孔都热情地给我打招呼,给他们拍照也大方的配合。在桥下面遇见一帮学生,缠着我给他们拍照片,右边的的这个小子竟提出要给我交换手表,果断摆脱了他们。不了解伊朗的人们不会想到,一个看似封闭保守的穆斯林国家,年轻女生会如此淡妆浓抹。在伊朗女生外出必须戴头巾,把身体遮得严严实实的。因此,脸成了他们唯一可以“秀”的部位。可以说小到中学女生,大到上了年纪的奶奶,出门前一定要会化妆。我到了大桥的东边,架上脚架拍夜景,遇到两个女大学生,看见我在拍照,主动和我打招呼,给她们拍了几张照片,她们大方的摆起了Pose.卡尚的女性穿着相对保守,但是伊斯法罕的女性穿衣服就很新潮。这个妹子有点害羞,把脸遮住了。从三十三孔桥回来,路过一家传统伊朗茶馆,本来想体验一下水烟,可惜没有,那就喝杯波斯红茶吧。旁边有几个伊朗的大学生在抽纸烟,原来一直以为伊朗禁烟,看来我错了。伊玛目广场行程的的五天,早晨早早地起床步行赶往伊玛目广场。途中路过了八重天宫,公园里好些人在晨练。始建于17世纪萨法维王朝的伊玛目广场是伊朗旅行的精华。广场四周的建筑大多建于萨法维王朝。西面阿里卡普宫。南面伊玛目清真寺。东面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北面的巴扎现在仍然非常热闹,店铺主要售卖雕花铁瓶和细密画等手工艺品,逛累了还能找到一家冰淇淋小店,奶味儿香醇。若是有兴趣,游客还可以乘马车绕广场一周,体验一把波斯君王当年视察臣民的范儿。第一站去了伊玛目清真寺,又名沙阿清真寺,是伊斯法罕最重要的清真寺之一。它始建于1611年,拥有两个大门。其中的一个面朝伊玛目广场,作为入口,另外一个则朝向麦加方向,作为清真寺的精神指向。清真寺的基本颜色是黄、蓝、绿三色,黄色代表阳光,蓝色代表水,绿色代表生命,最具代表性的图案是“生命之树”。走近清真寺的墙壁并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整座清真寺的视力所及都是镶嵌工艺的杰作。你所看到的每一个色块都是单独的瓷片,经过精细切割再镶嵌上墙。其中最有趣的当属位于南的主殿,这座建筑使用了双层天花板,内侧高36.3米,外侧高51米,穹顶中央正对一块黑色的石头,站在上面小声说话整座清真寺都可以听见清晰的回响,你自己会感觉自己在拿着麦克风说话。高六层的阿里卡普宫是阿巴斯大帝寝宫,建于16世纪末期,其中第二层是他阅兵的地方。Ali Qapu的意思是“高门”;而由18根柱子支撑的观景台可提供观看广场和周边清真寺的最好视野,但观景台常年搭建的脚手架严重影响其本身景观。最精妙之处是位于顶层的音乐厅。音乐厅的面积虽然不算大,但却十分精美。四壁与屋顶全部采用木质缕空装修,以减少声音的反射提高音响效果。欣赏音乐会时,男宾坐在一侧,女宾坐在另一侧,演奏者则坐在小二楼的一个个小门洞里。四十柱宫位于广场的西侧,穿过一个街心花园,马路对面就是。街心花园里面有很多雕塑,应该是伊朗历代的名人。四十柱宫完工于1647年,是萨法维王朝阿拔斯二世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宫殿本身只有只有20根木头柱子,只是因殿前喷水池的倒影,才叫四十柱宫。大殿内有多幅大型壁画,反映的是萨法维皇家狩猎和日常生活等情景,还有伊朗难得一见的女性裸体形象(不过我没有找到)。此外,宫殿东北角回廊里的小型壁画也是萨法维时代的精品。伊斯法罕大巴扎是全伊朗最大的巴扎,它以伊玛目广场四周包围的商铺为起点,向北一直延展到聚礼清真寺附近。巴扎最主要的入口就是伊玛目广场北侧的大门。广场周边的纪念品商店出售的各式纪念品,质量和款式上应该都是伊朗巴扎中最好的,在这里一次性淘货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千万要注意的是,在这边购物一定要狠下心来砍价,基本来说照着报价的50%-70%砍是个正常的标准。多数情况下,老板会说你的报价太低,根本不可能,这时候就要勇敢地转身走掉!不要有丝毫留恋!老板一般都还会把你叫回来,然后以很不错的价格卖给你的。中午在本地知名的羊杂饼店用的餐。它位于错综复杂的大巴扎尽头,离聚礼清真寺不远。餐馆有两层楼,午饭时会涌入大量本地人,所以十分拥挤。点餐时需先在在门口买券,自行找座位后将餐券交给服务员。费了好大的劲才在迷宫一样的巴扎里面找到,还好老板看我是外国人,没有让我排队,直接把我让进了店里。薄馕饼卷羊杂碎,还配有酸菜和本地的特色饮料,吃的挺饱,价格也不贵。聚礼清真寺历史悠久,四座不同时代的宗教建筑,组成了伊朗最大、最富历史内涵的清真寺复合体。聚礼清真寺集中体现了800多年来伊斯兰宗教建筑的演变,同时具备塞尔柱克、蒙古和萨法维时代的特点。聚礼清真寺集中体现了800多年来伊斯兰宗教建筑的演变,同时具备塞尔柱克、蒙古和萨法维时代的特点。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是以阿巴斯大帝岳父(黎巴嫩著名什叶派学者)命名的,建于16世纪初期。该清真寺有两大特点值得细细观察,一是清真寺没有庭院和宣礼塔,据说原因是清真寺仅供皇室内部使用,所以不需要。二是清真寺穹顶外部的颜色会随着太阳光线变化,到傍晚会逐渐变成粉红色。一定要下午来,下午太阳光透过穹顶下的窗射进来,令穹顶上出现了一只开屏的孔雀。LP封面就是这座清真寺的图片,清真寺里面虽然不大,但进入清真寺的中央,你一定会被透过窗户的光线和精美的穹顶所震撼!清真寺的大厅完全依赖于自然光,我静静地坐在地板上,享受着午后的阳光洒在身上,眼前是来往的游客穿梭而行,陷入无限的遐想。走出清真寺,漫步在伊玛目广场上北不断有热情的伊朗人给我打招呼,还有幸被一家正在野餐的伊朗家庭邀请喝茶,于是我们互致问候,促膝而谈。当中国人绞尽脑汁垫高鼻梁时,伊朗人却想尽办法弄低鼻梁!伊朗每年约有20万人去弄小鼻子,削矮鼻梁!伊朗是全世界最热衷于做鼻子整容手术的国家,每年约有20万人在鼻子上动刀子,美女上街常配备三大时髦利器:头巾、墨镜、创可贴。对她们来说,做过鼻整形是一种财富的象征,这似乎有些过分漂亮的伊朗小女孩,对我的到来很是好奇,可是她不会英语(我英语也不会多少,哈哈),还好有谷歌翻译,我们可以简单沟通。在路边的冷饮店简单的吃过晚饭,晚上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要完成,看一场伊朗电影,感受一下当地人的生活。电影票不贵,大概人民币十几块钱,大多都是伊朗的国产电影。伊朗,这个神秘古国,电影产业并不是很发达,甚至几年才出一部电影,但是每出一部,都可以称之为经典。2012年导演法尔哈迪的作品《一次别离》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堪称伊朗电影近年的最高成就。还有《小鞋子》、《推销员》等等。看了一部轻喜剧,大概意思看懂了,不过剧情比较老套,三个流行乐手,帮助一个富翁夺回家产,惩治了觊觎富翁钱财的坏人。整个电影院就我一个外国人,影院的座位几乎坐满了,可能和伊朗的文化生活比较匮乏有关,没有别的娱乐场所,只好看电影了。伊朗人看电影时情绪高涨,互动频繁,每当电影里的音乐响起,人们都一起鼓掌喝彩,不约而同的击掌打节拍,有点春晚的赶脚。亚美尼亚区凡克主教堂行程第六天,上午计划去凡克主教堂,就在孔桥的西边。外观不显眼,但是里面空间大,壁画精美,里面还有一个关于亚美尼亚的博物馆。寻找的过程颇费周折,最后在一位热心的伊朗大妈带领下才找到。Jolfa其实是伊朗西北与亚美尼亚边境附近的一个小镇,阿巴斯大帝在执政时为建设伊斯法罕这座新首都,从Jolfa迁移了数万名懂得各种技艺的亚美尼亚人,并把新的搬迁地称作Jolfa区。亚美尼亚的使徒教会基督教文化于是在伊斯法罕生根发芽,他们建起多座教堂,其中最精美的就是这座凡克主教堂。凡克主教堂从外观看就非常有意思,一座基督徒的教堂竟然有一个伊斯兰风格的穹顶,这是萨法维王朝两种宗教文化共生共荣的最好例证。教堂的内部也非常漂亮,四周到处是各种耶稣像、圣母像以及使徒教会基督教题材的故事画,金碧辉煌。下午又去了伊玛目广场,在大巴扎里逛了逛,参观了一下传统的波斯印染布,后悔没有买几块印染布,后来在别的城市都没有见到,看来伊斯法罕的大巴扎是伊朗最负盛名的大巴扎,绝非浪得虚名。今天的晚餐是在Azadegan Teahouse吃的,这是家非常有特色的茶室,在当地人中间也是知名度比较高的,来这里坐坐可以感受下当地文化和当地人的生活。它在广场西面一角,门面并不显眼,可以通过地图找到。当你找到一个店面里面挂满瓶瓶罐罐这些奇怪的东西,必定是这里没错了。店主人大概是有收藏癖,店里墙上挂的、地上摆的各种各样的老物件。既有百年前的老照片也有后现代的海报,当地人来这儿聚会的,尤其是年轻人,甚至不抽烟的人也会来光顾。外国游客也不少,看来LP推荐不错,茶馆的异域文艺气质足够吸引人。点了一壶伊朗鲜花茶和酸奶,酸奶的味道一如既往,还是咸咸的味道,喝了一点就喝不下去了。炖茄子和馕饼还行。天色已晚,明月当空,又来到了伊玛目广场,在街边的小店里发现了Fereni ,这是伊斯法罕特有的一种甜品,混合了米粉和蜂蜜的冰激凌,有点像杏仁布丁,或者豆腐花。口感糯糯的,很好吃。伊玛目广场的夜景也很美,灯光映射下的清真寺别有一番情趣。三:亚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