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24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1090 京ICP证140673号 营业执照 经营许可证
布劳巴赫有非常多的典型德国老式建筑,建筑上称作“半木结构”(Half-timbering)。虽然在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能见到,但德国是最多的。这种建筑的特点是木结构外露,之间用砖和泥灰封填。据说建筑技法还是始于哥特人,这得益于日耳曼地区(德国)大片的森林(木材),奥古斯都时代的维特鲁威也曾提到过这种建筑技法。我们今天见到的这种建筑样式,大致是16世纪以后的。
德国人留给世人的印象是认真、严谨、严肃,甚至有些高傲和排外。作为一个八千万人口的大国,并且正在接纳越来越多的新移民,其实很难真正用几个词语概括。作为旅行者,应当尊重每一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与生活个性,在观察与交流中建立起一个更立体的德国人的形象。
德国强大的经济,建立在德国人在工作中的努力、勤劳和严谨踏实的作风之上。而下班之后,大部分的德国人回归于传统的家庭生活,闲暇时间或忙于家中的各种手工劳作,或与亲朋外出进行户外活动,每年还会休假一段时间,前往钟爱的度假地。
很多德国人都很热爱户外运动,从最普及的徒步登山,到山地自行车,到极限运动的滑翔伞,还有不少家庭拥有帆船,旺季的时候,山地湖区,一片熙熙攘攘。在冬季,各种雪上运动,例如滑雪、雪橇等也非常受欢迎,穿戴着运动装备的人们挤满了上山的火车和缆车。而遍布各地的温泉,则是不分季节最好的疗养方式。当然,由于德国的天气不好,一旦有晴好天气的时候,躺在草地上晒太阳,也是德国人的一大爱好。
德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是比较守各种规矩的。这也令德国成为一个有秩序,且比较安定的国家。有少数德国人,还特别在意别人是否守规矩,用中国人的话来讲,就是“爱管闲事”。如果有德国人向你指出行为中的不当之处,只要有道理,就接纳意见吧。
因为有规矩可循大家又遵守规矩,与此相应的就是德国社会比较开放的心态,各种稀奇古怪的行为只要不违法,大家也就不太干涉。但是,对于涉及到中国的事情,由于了解并不充分且有惯性思维,误解还是不少。所谓“排外”,不会明显地出现在有教养的德国人身上,也不太会针对旅行者,因此,来自中国的旅行者,如何体现自身的素质,也是改善德国人对中国误解的一个途径。
德国人有时会被形容为是“方脑袋”,虽是玩笑,却也有些道理。这不仅是因为多数德国人遵守规则,甚至爱顶真,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直线形的思维方式,有时甚至会认死理、钻牛角尖。在这方面也与中国人有巨大的反差。如果在旅途中遇见这样的情境,不妨付之一笑,就当是体验文化差异了。
在德国人的交往中,朋友间一般都是以握手致意或告别,只有非常亲密的朋友才行贴面礼。握手时,应当真诚地注视对方的双眼,握手有力简洁,并附上问候或告别的语句。初次见面的话,还应当先报自己的名字再问候。和德国人的聊天可以海阔天空,但要注意不要涉及到对方隐私,如年龄、婚姻情况、收入等敏感问题,除非对方主动提及,不然绝不能主动询问。
Tips:德国人的尊称
除了最常用的Herr(先生)和Frau(女士)外,德国人在称呼中,非常重视博士(Doktor,缩写Dr.)和教授(Professor,缩写Prof.)这两个头衔,如果有,就一定会被使用,在正式场合或在名片等处将教授与博士并列使用(Prof. Dr.)也很常见。由此可见德国人对拥有知识的人的尊重。在各种表格中,填写头衔时也一般分为Herr / Frau / Dr.三项,你可以按实际情况填写。
基督教(Christentum)是德国最主要的宗教,两大主要教派:罗马天主教(Römisch-katholische Kirche)和新教(Protestantismus)各拥有30%的德国国民信众。在余下的人口中,有一小部分信奉基督教东正教派、伊斯兰教、犹太教等,约三分之一的民众没有宗教信仰。
天主教和新教的教众,分布和比例与地区有关。西部和南部地区,尤其是巴伐利亚州,天主教徒比较多,北部地区则新教徒较多,东北部地区无宗教信仰的民众较多。这也影响了当地不同教派的教堂数量和规模。就日常生活而言,宗教的影响力也在渐渐减弱。虽然在教徒家庭中出生后接受洗礼仍然是一种传统,但是许多人也只有在婚礼、葬礼等仪式上进行教会生活。
德国在基督教的发展历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这里正是新教教派的发源地。1517年,教士和神学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有感于当时赎罪券的发行等天主教内部的腐化行为,发表了《九十五条纲论》,并由此引发了宗教改革,最终促成了新教的形成。马丁•路德在推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在德国的很多地方,比如维滕贝格(Wittenberg)和沃尔姆斯(Worms),经历了被批判、辩论,甚至是匿藏生活。这些留有马丁•路德足迹的地方,至今仍有许多对这段重要的宗教历史的纪念。
天主教的教堂和新教的教堂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的,通常来说,天主教的教堂华丽繁复,新教教徒简单朴素;天主教供奉的是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受难像,周围还有圣母玛利亚等其他神像,而新教的核心教义之一是“十架神学”,教堂中央仅一个红色十字架;天主教堂中央,有一个祭台,为举行弥撒礼仪而用,而新教教堂前面只一个小小的讲道台,没有天主教诸多繁复的仪式;会在进教堂时和祈祷前后在胸前划十字的,也只有天主教徒。另外,德国福音教会(Evangelische Kirche in Deutschland,EKD)是德国新教中最大的宗教团体,因此Evangelische Kirche就是新教教堂。
大部分的德国教堂,尤其是不在市中心的教堂,都自带墓园(Friedhof),不必感到讶异,这是习俗。德国人对墓园并不反感,反而认为是宁静安详的所在。
Tips:如果遇到传教士
在火车上,或者是一些著名景点,偶尔会遇到说中文的德国人与你搭讪,聊了几句之后,会赠送你一些小册子,甚至是宣传一些教会活动。这些就是传教士,而且通常属于比较冷门的教派,例如耶和华见证人等。这些传教士还是很友善的,因此不必太惊奇或反感,如果你不感兴趣,只要婉言谢绝即可。
大约公元前4世纪,凯尔特人就占据了现在城堡的位置。因为在莱茵河右岸,是日耳曼人的地盘,罗马人偶尔过来打一下就回去,所以也没留下什么。关于布劳巴赫最早的记录出现在法兰克人的公元692年。公元1117年,随着马克思城堡的建造,城堡下方的市镇逐渐形成。1276年,哈布斯堡的鲁道夫一世批准了布劳巴赫为自由市。鲁道夫一世是腓特烈二世死后,帝国大空位后的首位哈布斯堡家族的德意志国王(由七大选帝侯选出),但未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拿破仑失败后的《维也纳会议》将布劳巴赫(包括城堡)划给了法国的盟友拿骚家族(荷兰国父奥兰治即出自德国的拿骚家族)。
1866年,普鲁士得到这里,一战后被法国占领,二战后,依旧被法国控制了一段时间。这座中世纪城门,显得比较老旧。
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毗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海岸线长2390公里。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