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2
2282
11
55
作者:泛沃悠游
前言很多老年朋友都觉得我们老两口身体好,才能出游。我在旅游途中看到很多外国老人徒步在山间、湖边,不少都是拄着拐杖,坐着轮椅,周末,一家老少团体出行更是让人感动,但是其中很少亚洲老人。出游与否,我觉得这是观念不一样,而无关身体。写这段游记,是希望我们的老人不要只呆在家里,等着老去。走到大自然中去,开阔心胸,在旅游中抛开生活中的烦恼,活得更加潇洒。这是一段策划了两年的旅行:先到维也纳,主要去奥地利,然后到附近的意大利弯弯,最后从米兰回来。两年前,我突然腰不好,2018年5月底开了刀,休息了一年,总算恢复得差不多,但是体能大大下降,走快一点就气喘呼呼,不管怎样,我和老伴还是决定出去看看,还有两年就80岁了,再不出去以后说不定再也没有机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原则:尽量不要太累,节奏放慢一点,我们多的是时间,就来个慢游吧!一、出发前的准备1.签证是委托携程代办的,因为人在苏州,懒得跑上海。其实所有的填表、旅行计划、订宾馆、机票都是我们自己准备好,交给携程门店,也没省多少事,最后儿子还跟携程办事员去了一趟上海,排队时间也不短。好处是顺利出签了,其实不委托携程也能顺利出签,不过,携程帮我们办了一个便宜的保险,省了不少钱,当然最大的好处是万无一失地拿到了签证。但是因为机票买得晚,涨了很多。2.机票主要看时间,最好是晚间出发,早上到,在飞机上能睡一觉,整个行程不要太长,又要有足够的转机时间。直接在汉莎官网上预定,并预订了座位,来回四程预订座位共加价1000多元。3.旅馆在booking.com上订房很是方便,原则是交通要便捷,生活要方便,加上我膝盖不好,宾馆要有电梯,这样就把很多民居排除了,还要带早餐,虽然加点钱,但是早餐可以保证一天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等等。旅馆不能订得太差,影响旅途休息,其实欧洲的宾馆价格与国内相比并不算太贵,特别是该有的都有,看booking 上的评分,不能低于8.9,另外,评语也很重要,有些地方中文评论很少,一定要尽量多看其他语言的评论,特别是不足之处。地点近火车站或船码头,原则是交通方便。4.携带物品由于全程都是公共交通,所以东西要精简,但是鞋要带上两双,并且最好在出发前试穿过一段时间,有时刚上脚还可以,时间长了就会磨脚,非常不舒服。常用药是必备的,对老人尤其重要。5.电话卡 儿子在淘宝上预先买了卡,并在法兰克福激活后就用了,我们老两口怕激活不会弄,不巧就把卡废了,想着到奥地利再买,直接装上就能用,因此卡是到了维也纳才买的。6.其他 ①厕所,奥地利和意大利基本上要门票的地方都有免费厕所,不要门票的地方厕所要收费,火车站的厕所收费的多。火车或轮船上都有免费厕所,还有就是饭店里,吃饭时可以用,大部分不吃饭也可以用,少数地方只供在该店消费的客人用,宾馆特别是五星级宾馆也有厕所,通常可以问门童,他会很礼貌地带你过去,所以我们在旅游过程中觉得上厕所的问题不大,收费也就是0.5或1欧,瑞士的厕所最贵,有时要2欧。②吃饭 我们通常不会特意去订餐馆,总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对我们这些吃不惯西餐的人来说,味道好和不好都没有太大区别,关键是要歇歇脚,补充点能量,有时不顺路或时间凑不上,也就不必费力气特意去找,临行前下载了一个找餐馆的“yelp”,类似于国内的大众点评,也没怎么用上。中餐馆绝对不去,完全不是中国味道,不吃也罢。③火车票 我们选择临时购买,比网上买要贵多少,不知道,没有比较,但是自由,像我在维也纳扭伤了膝关节,到了梅尔克只能休息,原来准备去的地方临时取消,网上退票就比较麻烦。随走随买票很方便,各个火车站都有自动售票机,和国内差不多,意大利大中城市还有中文标识和提示。有什么不确定的地方可以在窗口买票,你可以和售票员讨论怎么走更好,所以时间一定要留够,因为在窗口买票的人一般都不急。④出门东西要少带,老伴本来想带个单反,在我极力劝说之下,改成了卡片机,轻松了不少。水,走到哪,买到哪。欧洲景区的东西,吃饭或水,不会比外面贵多少,所以有些东西可以到景区再买。我们这种年纪的人节约惯了,又游一次少一次,在省力和花钱之间,先要考虑省力。但是登山什么的,登山杖一定要带上,以节约你的膝关节,并尽量选择省力的方式,不要逞能。二、行程从上海出发→维也纳(3天)→梅尔克(2天,游瓦豪河谷)→巴德依舍(3天,游湖区)→因斯布鲁克(2天)→奥蒂塞伊(4天)→代森扎诺(3天)→贝加莫(1天)→米兰马尔彭萨机场→回到上海浦东机场。连头带尾21天。事先看了网上很多的游记,对我们制定旅游计划大有帮助,特别是有的游记非常详细,甚至写明了几路公交车,在此,表示特别的感谢,也使我们对这次旅游心里有了谱。三、维也纳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就是在机场值机时,工作人员要求我们出示奥地利的旅馆订单。到了法兰克福机场入关,除了接受最严安检意外,一路没有任何其他检查,顺利到达维也纳。刚着地,斯托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就轻轻地响起来,提醒我们到了音乐之都,一路的疲惫一扫而空!我们和儿子、媳妇不是同一航班,但前后到达应该只差5分钟,在出口处会合,儿子原来预定了维也纳机场接机把我们送到宾馆,到时却找不到接机的人,给预定的公司打了两次电话,又临时找人,耽误了大约半个钟头,司机总算来了,顺利到达宾馆。接机送到宾馆共花了40欧,我觉得很有必要,否则自己提着行李找宾馆会非常吃力(后来我们就碰到了这样的事)。欧洲维也纳奥地利流行酒店(Austria Trend Hotel Europa Wien)位置很好,离几个景点都很近,地铁站也不远,附近还有超市。周边正好在施工,要是我们自己找,肯定要花一番大力气。不过这家接机公司有点不靠谱。吃完中午饭,媳妇有采购任务,要去买水晶饰品,这儿有一家很有名的水晶店,品种多而且便宜。我们因为以前跟旅行团曾来过维也纳,因此这次市中心一块不想再逛,就想到佛朗兹·约瑟夫五十年纪念教堂(Heiliger Franz von Assisi),从网上驴友提供的信息在卡尔广场乘U1路地铁就能到。纪念教堂是为纪念佛朗兹·约瑟夫国王统治50周年而建,最高的一座钟楼据说是为皇后伊丽莎白而建,很独特的一座建筑,外观非常漂亮,错落有致,里面比较朴素,但是旁边有一处锁起来的小教堂是相当的奢华,我们只能隔着铁门欣赏。教堂坐落在多瑙河边上,周边是一个小公园,正好我们下飞机有点疲惫,来到这儿主要以休息为主。佛朗兹·约瑟夫五十年纪念教虽没有什么惊喜,但有时间也是值得一看的地方。佛朗兹·约瑟夫五十年纪念教堂 ↓地铁回来到卡尔广场下车,正好对面是卡尔教堂(Karlskirche),号称维也纳最漂亮、同时也是阿尔卑斯山以北最重要的巴洛克教堂之一。前面是一个小湖,似乎是为了衬托教堂的美,特意修的,夕阳下教堂倒映在水中,越发秀丽。这座教堂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为了纪念鼠疫结束而建造,奥地利巴洛克建筑家老费舍尔·冯·埃拉赫设计,教堂于1716年动工,于1739年完成全部建设。教堂正对霍夫堡皇宫方向,1918年以前为帝国皇家教堂。有着高达72米的罗马式椭圆形穹顶,上面的壁画很大,而且精细,可以电梯上到高处仔细欣赏。卡尔教堂因为卡尔广场地铁站有好几个出口,不知我们出来的是哪里,刚刚光顾着去看教堂,从卡尔教堂出来迷了路,幸好遇上一个在维也纳TH上学的中国留学生,带我们东穿西找总算找到了回宾馆的路。卡尔教堂旁边就是维也纳工业技术大学(TH),装饰了猫头鹰的楼是TH的图书馆第二天和儿子他们一起参观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和艺术史博物馆,图书馆由哈布斯堡王朝创立,被命名为霍夫图书馆,1920年改为奥地利国家图书馆。里面富丽堂皇,收集了手稿、古本和珍本、地图、地球仪、音乐、画像、图表、照片、签名和海报,以及世界语和其他语言的著作,大理石的柱子和五彩缤纷的天顶装饰,顶天立地的书架上,排满了年代久远的各式书籍。图书馆不算大,更像一座宫殿。允许照相,但是不能闪光。参观图书馆用了不到两个钟头。从图书馆到艺术史博物馆走着不算远,当中经过了玛利亚特雷西亚广场,因为是星期六,天气又好,广场上满是游人。我们先在网上买好了票,但进去时发现参观者并不多,当时买票也不排队。以前参团游,这个博物馆耗时耗钱,旅游团通常不来。艺术史博物馆大门艺术史博物馆建立于1891年,占地6万平米。这座辉煌豪华的建筑物就毗邻皇宫,收藏了大量的皇室艺术珍品。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凭借其收藏,被列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博物馆之一。可以租借一个中文导览器,可惜好多成列品都没有解说,颇为遗憾。画廊里依次成列着不同时期著名画家的作品,每到一处四周都有座椅,供参观者坐下来细细观赏。对外开放哈布斯堡王朝的藏宝室和珍品橱柜在一楼半的地方,乘电梯容易糊里糊涂就走过了。这些收藏品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代收藏品之一。参观完毕,筋疲力尽又兴奋异常。已经下午快四点,楼下咖啡馆总算找到个空位,赶紧坐下来,点了一份这个咖啡店的招牌甜点苹果派和一块巧克力蛋糕,味道不错,就是太甜了,幸亏我点了杯红茶,才把蛋糕吃了下去。艺术史博物馆咖啡厅晚上是到音乐者之家听一场莫扎特乐团的音乐会,想看看金色大厅,以及里面的音响效果,在网上预购了门票(其实到维也纳后发现广场上到处都在兜售音乐会和歌剧院的演出门票)。离得很近,我们还是提前45分钟就出发了,走过歌剧院,发现歌剧院外面的广场上,有好几排的椅子,供行人免费坐下来安静地欣赏剧院里的演出(墙上有大屏幕,使免费听众同时看到演出实况)。奥地利不愧为音乐之乡,音乐无处不在,乘乘凉,看看免费歌剧,奥地利人原来是这样过周末,好羡慕!到音乐之友协会(金色大厅所在地),外面大厅里面已经挤满了人,但是演出厅还没有放人,来听音乐的大部分是外来旅游者,我们本来很担心穿着会不会太休闲,进去一看大部分人都没穿正装,于是很心安理得地挤进了人群。我们买了最便宜的坐票50欧,在楼上,不过也看得很清楚,免得站着听音乐会也太累了。演出的是莫扎特交响乐团,因此演出的节目也有很多是莫扎特的作品,如歌剧“魔笛”中的几首曲子,最后以拉德斯基进行曲结束,历时1个半钟头。演出结束出来看到用灯光装扮起来的大楼,还是很舍不得离开。周末的维也纳晚上仍然热闹。走过歌剧院,也散场了,空荡荡的广场略显冷清。夏天的周末,维也纳沉浸在音乐里,真好!音乐之友协会外景远处是夜色中的卡尔教堂第三天,儿子他们要去美泉宫,我们则想去看看歌剧院,于是分道游玩。买好歌剧院门票,进入大厅,发现一个问题,迎着对面的楼梯,有点犯愁,后来发现我们犯了个大错,参观者按语言分组,每种语言都有一位导游领着参观,于是上上下下地来回走,还不敢掉太多的队,歌剧院后面的舞台就像个迷宫,使人想起电影“歌剧院魅影”里的场景,没人领路的话,根本不知往哪儿走,再说,舞台后面的结构和调度我也没多大兴趣,歌剧院曾在二战时期遭到毁坏,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建的,与那些百年建筑相比,逊色不少,除了歌剧院大厅之外,因为买了票,就此放弃参观又有点不甘心。因此,其他地方只是跟着导游走走,为的是找到出口出去。歌剧院外景观众席入口歌剧院夜景虽然走的路不多,但是感觉很是疲惫,于是决定回宾馆,路上顺道参观了圣彼得大教堂和斯提芬教堂。这几处地方都很有名,我们是慕名而来,体会是:没有时间可以不去。查度娘得知,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建于16世纪,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也是天主教的中心。虽然不是罗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但仍被视为是天主教会最神圣的地点。圣彼得大殿是著名的天主教朝圣地点之一,建于1506年至1626年。之前看着圣彼得大教堂不起眼的外表建筑,只想进去瞄一眼,但是走进大厅,里面金碧辉煌的壁画和精美的雕塑着实惊艳,出乎我的预料!这座建筑由众多建筑师艺术家倾尽全力建造,教堂的设计人是贝尼尼,教堂内保存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的壁画与雕刻。虽然不及斯提芬大教堂那么知名,却是非常值得看。不远处是斯特凡大教堂(Stephasdom),单是外表的建筑就把我们镇住了,大教堂是维也纳的标帜,据度娘介绍,一九九七年,圣凡斯特大教堂庆贺了它八百年诞辰的纪念。教堂一百三十七米高的尖塔是继乌尔姆敏斯特大教堂和科隆大教堂之后全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尖塔。我们限于体力,没有登顶。因为是星期天,我们近中午去时,应该是刚做完弥撒向外开放,所以门口挤满了人,不得不分批进去,而且大部分面积都被栏杆拦住了,不能进去,很遗憾地在门口看了看就出来了。斯蒂芬大教堂回到宾馆休息了一下,下午和儿子他们会合参观霍夫皇宫。我们从广场到皇宫,正不知到哪儿去检票,就进了茜茜博物馆,听说这个博物馆最有看头,我们就直接进去了,原来里面也有检票处,正好。拿了一个中文导览器,边听边走。博物馆内琳琅满目的宫廷用品陈列了好几个房间,一直走到腿发软。很多宫廷装饰品都是金的,工匠们手艺极高,做工无比精细、复杂。最后一个维也纳的晚上,想起维也纳著名的烤排骨还没有尝过,可惜那家在地下室的餐馆因为没有预定,早已没有空位,我们只能在附近找了一家,味道也很好。煎猪排因为很多网友说,不比上海云南路上的好吃,所以我们根本没打算去吃。维也纳的街景也处处充满了艺术气息,当时的建造者把每一座建筑当成自己一生的作品,没有半点的马虎,后人走在路上就像到了一座艺术殿堂!歌德雕像四、瓦豪河谷我们在瓦豪河谷待了3天,住处安排在梅尔克(Melk)的瓦切霍夫酒店(Wachauerhof ,Wiener Straße 30 , Melk)。从维也纳西站有到梅尔克的火车。宾馆离车站不远,我们早上近11点到达梅尔克,按google地图走,虽是近路,却是由鹅卵石铺就,拉了箱子走着是无比吃力,孔深走也就是10分钟左右。瓦切霍夫酒店早餐不错,自带饭店,所以我们两天的晚餐都在酒店解决,味道不错,也不贵。我们准备从梅尔克乘游船到克雷姆斯(Krems),沿途欣赏多瑙河风光。游船下午1点45分才开,同时有两个轮船公司的两条船前后差不多的时间开出,下一班要到4:30左右。因此我们先吃了中饭,酒店与船码头正好是小镇的两头,慢悠悠穿过梅尔克镇中心,来到游船码头。梅尔克镇中心六月中旬,奥地利的天气应该还比较凉爽,但是我们在奥地利的几天却是太阳十分给力,不但天天晴天,而且温度也不低,总要29~30度的样子,因此坐在树荫下等船,吹吹河边的凉风十分惬意。无处不在的梅尔克修道院从梅尔克到克雷姆斯,首先看到梅尔克高高耸立在河边的梅尔克修道院,古朴的围墙,充满了历史的苍伤感。沿途景色优美,不时经过颜色鲜艳的别墅和大大小小的教堂,映衬在绿色的原野上,一派田野风光!经过号称瓦豪河谷地区最漂亮、浪漫的杜恩施泰因(Dürnstein),老远就看见河边的蓝色小教堂,在阳光下格外鲜艳醒目。这次意外遇到了维京游轮,遨游在多瑙河的庞然大物,想想以后走不动时,就在维京游轮上待个十天八天的,每天看着多瑙河的风景也不错哦!沿河风景杜恩施泰因的蓝色教堂渐行渐远的杜恩施泰因(Dürnstein)小教堂船到克雷姆斯,船码头上本应该有公交车直达老城,不过那天按时刻表过了半个钟头却没有车,去问当地人,说是今天是克雷姆斯的什么节日,所有当地居民放假,公交车也停了。我们是一头雾水,今天是什么节啊?其他地方都一切正常,就到了克雷姆斯,好像钟停摆了一样,连公交车司机也放假?不得已,打车到老城,5欧,大概只有3分钟的样子就到了克雷姆斯老城,这是是下奥地利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历史可以追溯至一千年前。老城从城西的石门开始,石门建于1480年,是中世纪四大石门之一,是克雷姆斯城的象征。穿过城门就是古城区,一条马路,很漂亮,但是空空荡荡,所有的商店都关门,连餐饮店也不开,只有几个游客,我估计像我们一样,不知是节日,才会来。下午三点多钟,太阳直晒,连遮阴的地方都没有,好不容易遇到一家冰激凌店,解了渴,旁边小弄堂里是大教堂和修道院,古朴的外墙里,却是金碧辉煌,一个人也没有,安静得不能再安静。穿过小镇的主街就到了火车站,旁边是公交站,差不多每小时有一趟车从克雷姆斯到梅尔克。儿子突然想起,我们早上从维也纳出来时,买的是四人一天火车通票,可以在维也纳和梅尔克之间24小时内随便乘坐,于是到火车站询问,果然,这张车票还能用,售票员还贴心地打出了转车的时间、地点和站台,于是舒舒服服地乘上火车回到梅尔克宾馆。晚上在宾馆用餐,吃了一次煎猪排,说实在,味道真的一般般。奥地利的火车票有各种各样的优惠票,一定要充分利用哦,能省不少钱,多问问火车站工作人员,他们会设法让你得到最大幅度的优惠。第二天参观梅尔克修道院,前一天就拍了不少它的外观照片,今天迫不及待地要一睹芳容!顺着斜坡爬上去,梅尔克修道院高居山顶,庄严地耸立于郁郁葱葱的山顶之上,无比优雅地俯瞰着多瑙河,无论是乘车还是乘船从老远就能看到这座橙黄相间的巴洛克式建筑的杰作,大气、傲然。修道院由雅格布·普兰陶尔(Jakob Prandtauer)在1702年至1738年间建造。进入修道院,首先是一条长长的回廊,仿佛从现实走进了历史,人心逐渐沉静下来,远离喧嚣。修道院修道院所有的室内成列品都不允许拍照,先到修道院图书馆,不算大,不过也有很多珍品。外面的楼梯直直地旋转下去,据说也是修道院一景。但是修道院大教堂实在太惊艳,还是忍不住偷偷拍了几张,而且大约11点时教堂里还有一场真实的演奏会,听完了,余音萦绕,回味着不想离开!修道院外有个花园,单独进去也要另买门票,里面是大块的草坪和各色月季花,还有一个咖啡馆。外面也有饭店和甜品店,饭店很挤,很多都是团队游客,我们不想凑热闹,就坐在稍远甜品店的太阳伞下,甜品很好吃,奥地利的甜品真是味道没的说。我们的宾馆离修道院只有不到10分钟的路程。回到宾馆,我由于前一天在维也纳崴了腿。膝盖肿了起来,走路一瘸一拐,下午决定休息,否则,后面还有好多天呢,不能走路还怎么玩?老伴陪着我在梅尔克镇上逛逛,儿子他们去博尔滕,火车很近的。又见修道院18世纪的老邮局,现在是旅馆加餐厅梅尔克小镇中心梅尔克小镇还有一个古堡,我们只是在外面看了看。我觉得瓦豪河谷最值得去的地方,就是梅尔克修道院。梅尔克还是一个自行车小镇,有很多骑行爱好者,从四面八方来到这儿,有骑行俱乐部组织大家沿瓦豪河谷一路骑行,当我们乘船欣赏多瑙河时,他们骑车看风景,很多宾馆除了汽车停车场外还专门设有自行车停车场。在小镇上逛,看到最多的就是自行车。我们住在梅尔克的第二天,一个骑行队伍正好结束旅行,早餐时看到停车场上,有两辆大车,装满了自行车,骑手们吃完早饭,开着他们自己的车,潇洒地离开了,而自行车则另外被拉到该去的地方,很是羡慕这种旅行方式!五、萨尔茨卡默古特(Salzkammergut)湖区第七天,离开梅尔克到巴德伊舍。从梅尔克宾馆到火车站,虽说只有10分钟的路程,不过因为我的腿还没有完全复原,再加上一路都是鹅卵石路,我们还是要了个计程车,5欧,只有2分钟就到了车站,很是轻松,计程车比我预计的要便宜些,对古稀老人来说,这是个不错的选择。住宿:巴德伊舍(Bad Ischl)Der Hubertushof宾馆,离火车站和市中心都不远,而且旁边就是公交车站,方便到达湖区的几个小镇。附近有超市,还有奥地利国王约瑟夫的别墅和一个公共游泳池。环境很好,房间很大,我们的房间唯一的缺点就是朝西,下午西晒太阳就像在蒸笼里一样闷热,奥地利的宾馆很多都没有空调,而欧洲这几年又是特别热,不过儿子他们的房间很凉快,有个阳台。在巴德伊舍的几天,如果中午吃了正餐,晚上就在超市买点东西,吃得简单一点,毕竟正餐总有一大块肉类食物,连着吃两顿受不了。Der Hubertushof应该是一个经营多年的家族酒店,女主人很是热情。房子也很有特色,不大,但是曲曲弯弯,高高低低。餐厅很漂亮, 早餐很好,品种丰富。我们住的宾馆,住宿加餐厅放下行李直奔戈绍湖,门口就是公交车,上去后发现挤得满满的,都是沿线的学生放学回家,小朋友一路叽叽喳喳,好不热闹,中途不断有人下车,到一个去哈尔斯达特的地方转车,大批人下了车,车厢就空了很多,经过戈绍镇,风景绝佳,本来想回来的路上停留一下,后来因为要凑公交车的时间,到了戈绍,又被湖的景色迷住了,再去戈绍镇的念头只得放弃。到了戈绍湖边,正好有一家餐厅,味道不错,价格也公道,先填饱肚子再说。吃完我们和儿子分头出发,他们要绕湖一圈,我们则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于是他们往左,走向湖的深处,我们则向右,找了一条比较平坦的路,慢悠悠散步兼拍照。 戈绍湖是奥地利境内海拔最高的高山湖(933米),位于高萨卡姆(Gosaukamm)山谷中,其背景就是海拔2995米的达赫施坦峰(Dachstein),它是奥地利中部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峰,是Salzkammergut湖区唯一一座终年积雪覆盖的山。据说每当日落,残留的夕阳把一丝丝余晖撒向顶峰,就像燃烧的火焰,这就是让奥地利人感到骄傲的“阿尔卑斯山的火焰”(Alpengluehen),可惜那天天不太好,我们没能看到这样的美景。下午的格绍湖,从远处看,就像是一幅水墨画,深蓝色的湖水让你猜不透哪里才是底,湖的后面就是雪山,更衬托出湖的深邃。山坡上一群牛,悠闲地吃着草,主人为了不让游客打扰牛的活动,在草地周围拉起了一道铁丝网,这样的牛,才会生产出高品质的牛奶来!怪不得,奥地利的奶制品享有盛名,连想起我们所待的宾馆都有自制的酸奶。前面一大堆积雪,再走过去道路变得泥泞,看着时间差不多,我们就往回走,湖边上坐着,静静地看风景,手里的相机总是不自觉地想要多拍几张,把这美景带回家,实际上,再好的相机,总是拍不出实景的美,看着就好!随着年纪变大,发现最美的风景需要安静地欣赏。第二天,哈尔斯塔特(Hallstatt),世界文化遗产,是奥地利上奥地利州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一个村庄,位于哈尔施塔特湖畔,海拔高度511米,村庄附近有盐矿,历史上这一地区就因盐而致富。因此这里又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小镇”或“世界最古老的盐都”。 背靠3000多米的山峰,面临清澈透底的湖泊,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人间天堂。从巴德伊舍过去,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汽车,那辆到戈绍的车,中途有一个地方转车即可,人可能多一些,还有一条是铁路过去,直达哈尔斯塔特,不过到小镇,要乘轮渡。我们选择了火车,比较舒服。哈尔斯塔特站下来,直接轮渡,3欧每人,过湖时正好拍到了哈尔斯塔特最美的湖边教堂。哈尔斯塔特以盐都闻名,街边小店里有各种各样的盐。还有一个著名的地方就是人骨教堂,就在半山腰,哈尔斯塔特可以玩得地方还有冰洞和盐矿,也可以乘游船,不过对我们来说,最简单的路程还是沿着湖边走走看看,我和老伴2011年曾跟团队来过,记得当时,游人很少,我们在细雨绵绵悠闲地逛街,很是享受。这次去阳光灿烂,是拍照的理想天气,不过人很多,与江南的周庄有得一比,小巷里摩肩接踵,好不热闹,其中也有不少中国旅游团。人太多,总有一种被人流夹着走的感觉,反而没了雨中小镇的亲切感。于是在湖边找了家餐饮店坐下来,喝着茶,吃着蛋糕,静下心来,欣赏湖边美景。二战牺牲的市民纪念碑既然不上山,下午2点也逛得差不多了,还是渡轮加火车,回到巴德伊舍,顺道走过超市,买了一大堆吃的,就算解决了晚饭,时间还早,休息到太阳下山,决定去隔壁的皇帝别墅看看,要5欧门票,又看到一段长长的碎石路还在太阳下,算了吧,去看看巴德伊舍城区。巴德伊舍老城,是个有故事的地方。这是奥地利的一座温泉小镇,1849年,弗朗茨·约瑟夫选择在此建立夏宫。1853年8月19日,弗朗茨·约瑟夫和茜茜公主在此举行订婚仪式。后来,皇帝的母亲苏菲,将皇帝别墅送给他作为结婚礼物。别墅成为皇室的夏季居所;弗兰茨·约瑟夫(Franz Josef)皇帝在这里,举行了与巴伐利亚茜茜公主订婚的仪式。并将这里作为他的避暑胜地。,这儿有茜茜公主跳窗偷跑出来的地方,还有皇家糕点店泽纳(Zauner)都是很期待一看的地方。巴德伊舍老城,先找Zauner,就在前面不远处的大街上,很漂亮的门面,一看就很有档次,可惜下午6点就关门了,顺便说说,欧洲的商店关门都比较早,除了餐馆,差不多下午5、6点都要关门,我们宾馆旁边的超市最晚也就到七点半,算是很晚了,周末则关门的商店居多。Zauner蛋糕店,只能看看橱窗,对那些陈列在橱窗的蛋糕咽口水了!沿着城里的大街小巷瞎逛,来到Ischl河边,凉风吹来,暑气顿消,Ischl河边,再好没有的休闲地。巴德伊舍因为有了这条河增色不少,有位友人说得好,一个城市,要末有山,要末有河或者湖,否则,这个城市就太平庸了,一点不错,有河的地方才有风景,河边上那些五颜六色的房子,构成了这个城市的特色,使它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在河边坐了很久,才往回走,中途又遇到了一个茜茜公园,里面有一个很大的会议厅,绿树草地,白色长椅,月季花,在夕阳下构成了一幅宁静、和平的画面,又坐下来不想走了,直到天黑,才回到宾馆。下一天,在宾馆门口乘150路公交车来到圣沃尔夫冈(St.Wolfgang),下车就是乘夏夫小火车上山的地方,夏夫山小火车历史悠久,这个爬山火车现在仍然由蒸汽动力机车(造于或传统的柴油机车)牵引的齿轮小火车,铁轨也是1893年造的,全长5.85公里,电影《音乐之声》里玛利亚带孩子们上山去郊游的时候,也曾乘坐这趟小火车。从沃尔夫冈湖边一直到达海拔1783米的夏夫山山顶,行驶时间35分钟。往上的火车山上的车站日最早一班上山的火车是9点15分,我们到达火车站买到了10:15的票,同时买了12:30的回程票。红色的小火车在山间爬行本身就是一道风景,蓝天、绿水草地,加上红色小火车,天特别好,一路景色都很鲜艳,中途还有人上下车,他们下车走上山,看风景更加真切。半个钟头后到达山顶,抬头是雪山,低头是湖泊,空气格外清新,一眼能望到很远处的山峰。本来那天很热,山下只想找个阴凉地方待着,从火车上下来,1700米的高处,温度正好,呼吸顺畅,离山顶的瞭望台还有一些距离,儿子他们毫不犹豫爬山去了,我和老伴边走边拍照,爬不动就站停了看看风景,中途有椅子可以坐下来休息,最后一段,老伴要爬上去拍照,我决定不爬了,就坐在椅子上休息。有的游人不是往上爬,而是往下,一直来到湖边,上、中、下处处是风景,只觉得大自然的美,心旷神怡!山顶往下看往回走时,笃悠悠的小火车又勾起了老伴拍照的欲望,于是又是相机又是手机,忙的不亦乐乎,正好巧遇了对面的上海老乡,又聊上了天,半个钟头很快就下到了车站。湖边的景色又吸引了我们,先逛逛圣沃尔夫冈吧,往镇上走的中途找了个饭店,吃饱喝足,老伴找手机,这下糟了,翻遍了所有的包包都没有,想想可能是忘在火车上了,幸亏我们还没有走太远,于是赶紧回到火车站,一问果然还在火车站,因为手机是中文,所以工作人员一看,没怎么问就还给了老伴,有惊无险地失而复得。圣沃尔夫冈湖区是奥地利萨尔茨卡默古特湖区的76个湖泊中最大的一个,圣沃尔夫冈是一个古老而漂亮的小镇,被称为世界十大最美小镇之一,一路上看到的每一座房子都是鲜花点缀,特让人喜欢,看起来每个居民都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好莱坞拍摄《音乐之声》时,曾在这一带取景。从湖边一直走到镇中心,因拉尔夫•贝纳茨基的轻歌剧《白马酒店》而名扬海外的白马酒店,一直延伸到湖边,有喝咖啡休闲的地方,真想歇一会儿,吹吹湖风。白马酒店的墙上还有一段剧中的歌谱可惜跟儿子他们约好下午3点半乘船去圣吉尔根(St.Gilgen),只好匆匆而过。附近就是圣沃尔夫冈教堂,小镇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外面有条白色的长廊,透过长廊看圣沃尔夫冈湖,风景这边独好!回到船码头(就在小火车站下来不远处),找个湖边长椅坐下,等船过来。与喧嚣的哈尔斯塔特相比,圣沃尔夫冈美景不输前者,但是更安静,我更喜欢。乘船沿着圣沃尔夫冈湖游的感觉很好,不累,又可以看风景,舒舒服服来到圣吉尔根。与圣沃尔夫冈隔湖呈对角相望,可惜天太热了,欧洲今年不知怎么的,六月中的天气就到了30℃,太阳底下火辣辣,上岸后根本不想动,就在湖边找了一家咖啡店,休息吃冰激淋,看着湖里大大小小的游艇来回穿梭,做着各种惊险动作。也许旅游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放松、自在,看看新鲜。傍晚,等太阳偏西,又开始在圣吉尔根穿街走巷。圣吉尔根政府所在地,前面是莫扎特雕像圣吉尔根是莫扎特母亲的居住地,所以有了更多莫扎特的印记,镇政府门口树立的莫扎特雕像。圣吉尔根也是一个很漂亮的小镇,可惜我们有点匆忙,只能走马观花了。穿过主街道正好是我们回巴德伊舍的汽车站,看时刻表。汽车过来还要一会儿,旁边有一个大超市,马上就要关门了,我们赶紧进去,也不进超市了,门口有一个吃饭的地方,可以饮料、面包、蛋糕、肉食随便点,很便宜,我们正好吃了顿晚饭。太阳西斜,半个钟头,回到宾馆。原来一直以为湖区的交通不便,更适于自驾,儿子为此纠结了很长时间,后来发现交通其实非常方便,而且少了找停车场的困扰,这也是我们自由行总是选择欧洲的原因。六、因斯布鲁克(Innsbruck)从巴德伊舍湖区旅游结束,我们和儿子他们就分道扬镳了,他们去萨尔茨堡,我们因为前几年去过了,就直接去因斯布鲁克,先乘门口公交车150路,到达萨尔茨堡火车站,他们住下来,玩两天,回国,我们则继续旅行。买了车票,直接进站。从萨尔茨堡到因斯布鲁克的火车是从慕尼黑来的国际列车(IC,Intercity),因此火车上如果旅客要乘较长时间的话,往往会订座(加3欧),我们算是短途,没必要订座,空位很多,只要看行李架上贴的号码就可以知道这个作为是否被预定,找个空位坐下就是了。奥地利的火车一般不不挤,空位多的是,后来我们又遇上一次乘了有订位的国际列车或快车(EC,Express)也找个空位坐。国际列车或快车一般会快一些,小站不停。如果去小地方需要转车,买票时可以买直达目的地的车票,售票员会打印一张转车单,前一辆车哪里该下车,几点停几号站台,后一辆车会停在哪个站台,几点开车,中间间隔几分钟,我们和儿子一起乘车时,最短两个车之间隔6分钟,要提着行李换站台,有点紧张,不过每个站台都有电梯,所以换站台也很方便,我们从前一个车下来到坐上后一辆车,只用了4分钟,时间还比较充裕。话说我们乘坐的到因斯布鲁克的IC,在萨尔茨堡大站上停了半个钟头,便于旅客转车。从此开始,我们两个老人要单独旅行了,这对于不熟悉网络的我们还是个不大不小的考验。我们在因斯布鲁克的宾馆是ibis Innsbruck,就在火车站里面,不用出站,就能找到,优点是方便,到哪儿都不会找不到家,原来订这家宾馆是因为火车站附近有许多公交车,可以到周边小镇去玩,后来因故因斯布鲁克待的时间缩短了两天,周边小镇没去成。ibis Innsbruck说不出有什么太大的缺点,只是觉得过于简单,洗浴用品一律没有,像国内的连锁快捷酒店,就是早餐要另加13欧每人,我们两个两天加了50多欧,总体上觉得有点太贵,不过吃过了觉得还值,早餐很好,不但品种丰富,而且还有热巧克力,可以自助做热面饼,在我们整个旅途中算是吃得比较好的一家。附近有超市,也还方便。到达宾馆后服务台的工作人员向我们推荐了因斯布鲁克的景点,告诉我们在服务台就可以买因斯布鲁克卡,一天或两天票,可以玩好几个景点。我们想了想,决定不买,因为没那么多体力在有限的时间里跑那么多景点,为了对得起那张卡,累得要死,何苦来。放下行李就去找超市,买了中午和晚上吃的东西(后来发现火车站里地下一层就有好几个快餐店,住在ibis,完全不用担心饿肚子),中午吃饱,就出去逛玛丽亚·特雷西亚大街(Maria-Theresien-Strasse),因斯布鲁克市区的景点差不多都在这条街上。我们从宾馆出去一直走到凯旋门,转弯就到。凯旋门黄金屋顶因斯布鲁克是奥地利西南部城市、蒂罗尔州的首府,濒临因河(Inn),这座美丽的小城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谷之中,意为“因河”上的桥。因斯布鲁克也是我们在奥地利的第二大都市,之前从维也纳出来后一直在小镇上兜兜转转,这次看到玛丽亚·特雷西亚大街上的建筑也是被震撼了,每一座房子都是一个艺术品,西方建筑师那种精益求精的品德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一处的小雕塑都可以作为教科书,与小镇的美相比,显得大气,更具历史感,尤其是正值因斯布鲁克大学建立350周年,很多地方都挂出了庆祝的彩旗,大学是因斯布鲁克的骄傲,第二天我们更是看到了因斯布鲁克大学的宣传栏整整铺满了一条街,让人感觉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也看到了奥地利人对文化的尊重、对大学的自豪,很是感叹!沿着玛丽亚·特雷西亚大街走,首先看见的是凯旋门(Triumphal Arch,Triumphpforte),依次走过安娜柱(Annasäule ;Anna Pillar)、黄金屋顶(Godenes Dachl,Golden Roof)、海尔布陵屋(Helblinghaus)直到因河边。有关历史和典故,可以查度娘,在此就不做详细介绍。黄金屋顶(Godenes Dachl,Golden Roof)是因斯布鲁克的标志建筑。建于1500年,其出名之处是建筑物突出的阳台上装饰华丽的金色屋顶,整个墙面及阳台雕梁画栋装饰非常讲究。我们去的那天天气不好,云层很厚,不过还是能看到闪闪发光的屋顶,众多游客聚集在屋檐下欣赏着它的美丽和华贵,如果在阳光照耀下,应该更加漂亮。安娜柱大街上有好几个教堂都很漂亮,老伴每个教堂都要进去看看,除了其中的艺术,无一不是精美绝伦意外,也感受一下教堂里那种虔诚、向善的氛围。奥地利人喜欢用国旗来装饰房屋海尔布陵屋Inn河边乌云密布,我们逛完玛丽亚·特雷西亚大街赶紧回宾馆,果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这是我们来奥地利所遇到的第一场雨,说来今年的天气有点反常,往年的奥地利,6月中应该是很凉快的,雨也多,我们出来前一直祈祷天气好点,老天还真不错,天天艳阳高照,不过今天上午从巴德伊舍出来时还大太阳,到了因斯布鲁克就变天了。第二天早上地上都是湿的,赶早班车的游客躲在屋檐下缩着脖子打哆嗦,可见奥地利的雨有多厉害,温度马上就降下来了。我们今天的目的是到洪厄堡(Hungerburg plateau),看因斯布鲁克全景。缆车站就在黄金屋顶再过去一点,霍夫公园斜对面,车站走过去不过20分钟的路程,老远就看到很现代化的建筑,白色展翅飞翔的屋顶,有直达电梯到地下缆车站,到洪厄堡的缆车票是8欧。缆车站山上风景从山上往下看因斯布鲁克全景奥地利很多地方都有老人票,只要对售票员说你是“over 65”,票价就打折一般大约是8-8.5折,有时售票员看你年纪大了,不问你就给你个打折票,不用像国内一定要出示证件,一头白发就够了。等缆车时间不长,也就最多10分钟而已,大车厢式的,10分钟来到860米高的洪厄堡,出缆车有个大平台,可以俯视整个因斯布鲁克,远望对面是一条滑雪道,因斯布鲁克曾是1964年和1976年两次冬奥会的举办地,冬季运动设施齐全,还有设备齐全的滑冰场,滑雪场设施优良。冬季奥运会的滑雪道在平台上望远,可以看到因斯布鲁克全景,抬头望,可以看到白雪覆盖的山坡,不过今年太热了,我们上到平台并不觉得冷,只是凉嗖嗖非常舒服,从Hungerburg还可以乘缆车继续登高,直至山顶,冬天据说非常漂亮,白雪全覆盖,我们去是夏天,上面积雪融化,据说都是光秃秃的,而且当天天气不太好,云层太厚,上去也看不到什么,就没有再上去。很多游客也像我们一样,沿着周边的小山村转转,一个美国旅游团更是包下了山脚下的一座参观,看看风景,吃吃喝喝,好不逍遥。我们在山上玩转一圈后,在平台上看景兼休息了一会后直接下山,想起了Inn河边的餐馆,到那里看风景也不错呀,选好位置坐下来,越坐越冷,还是躲到了房间里,阴天,有风,这也许是奥地利6月份应有的天气,记得前几年来奥地利也是遇到了这样的天气。吃完中饭去宫廷教堂参观,原来并不打算去教堂,正好离河边不远,那就去看看吧。沿着河边走着,因斯布鲁克大学350周年庆,周围街上是大学摆的有关各院系的成果和一些相关专业的科普文章,好几个摊位前都热闹非凡,学生或是年轻教师和市民,正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很是羡慕,奥地利居民对待科学的热忱态度!我刚在生物环保摊前停下来,一个女孩子就上来问我是不是有兴趣,我很抱歉地告诉她,我有兴趣,但是没时间,唉,一个七老八十的人还能为环保做些什么?不看也罢!摊位走到头就是霍夫教堂售票处。65岁以上的人没有优惠。霍夫教堂教堂有三个大殿,其中最主要的是有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墓穴的大殿;28尊铜像就在皇帝大理石石棺的周围矗立着,这些是马克西米利安的祖先和后代,还是值得一看的。我们只看了一个大殿,说是不能拍照,但是工作人员低头只管看手机,开始观众还小心翼翼偷拍,后来看没人管,于是越来越大胆,单反堂而皇之举起来,跟进一群人更是无视教堂门口的牌子,就这样转了一通,参观完了教堂,完成了我们的因斯布鲁克之行。后面就要到意大利去了。七、奥蒂塞伊(Ortisei)奥蒂塞伊是意大利北部修斯高原的一座小镇,坐落在加尔代纳山谷 (Val Gardena)中,我们来这儿是想看看每个旅行者都赞不绝口的多洛米蒂风景,前两年来意大利的时候,很少见到多洛米蒂游记,甚至“走遍全球”的意大利部分也很少提到,偶然见到,也是自驾,我们不开车也就别想了。这两年,有几篇游记都提到多洛米蒂风景美到爆,特别是有几篇游记特地提到了公交游览多洛米蒂,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在此也表示衷心的感谢!老伴做了很多功课,但是直到到了奥蒂塞伊也没完全弄清这些景点该怎么玩最好,不管怎样,我们如果不抓紧这最后的机会,那么以后再也别想去了。出发吧,到了奥蒂塞伊再去问就是了。从因斯布鲁克出发火车到博尔扎诺(Borzano),遇到了让我困扰的问题,前一天从网上查好火车票价是12欧每人,到窗口去买票时,却让我付了55欧两人,比我网上看到的贵了将近1倍,我们也只能认了,我到现在也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到了奥蒂塞伊宾馆再查还是12欧。总结出了经验,以后要买票时,把看中的车次和票价以及中途停靠站点拍照拍下来(其实可以在网上事先查好,显示给售票员就行)。因为我们的电话卡是奥地利的,所以到意大利就没有网了,只能事先在宾馆做好功课(太原始了吧!)。火车顺利到达博尔扎诺后就找去奥蒂塞伊的汽车,原来网上介绍170路直达奥蒂塞伊,找车站,问路,在出站口的右手边100米处有一个汽车总站,到各地的汽车都从这里出发,找到了170路,但是不到奥蒂塞伊,我们没了把握,只能去问在那儿转来转去的工作人员,刚问“奥蒂塞伊”,谁知他完全听不懂,又问“乌尔里希(Ulrich)”,噢,听懂了,告诉我们170路或350路,我们再一看,350路找到了,确实到奥蒂塞伊,但是170路确实不到,原来三天前刚调整过汽车时刻表,工作人员也不很清楚,接下来,350路该到的时间段不到,很多人在等,过了半天来了一辆没有号牌的车,不知是几路,但是停在350路的位置上,一大群人围过去,我们因为提了箱子,上车先要把行李塞进行李箱,所以挤不到前面,也没法问司机,本来应该很有序的人群不知为什么都挤在门口,等我过去,大部分人已经坐下了,我问清楚,再把行李放好,才上车准备买票,司机挥手让我先进去,我们没买票就糊里糊涂上了车,找个位置坐下,没有报站,只能看路边的招牌,看看快到奥蒂塞伊了,前面一个老头回过头问我去那儿,我把预先抄好的地址和宾馆给他看,他告诉我下一站就到了,下车往回走,不远。又这么糊里糊涂地下了车,跟司机说我还没买票,司机才告诉我,他的售票机坏了,让我下车再买,下了车哪里有什么售票处,就这样乘了一次免费车,后来我才知道,旅游者,只要在奥蒂塞伊住三天以上,宾馆发一张交通卡,所有那个地区的公交车和火车都是免费的,所以司机并不在乎你买不买票。接下来是找宾馆,我们问路,所有人都告诉我们往左走,不远,但是连问三个人还是找不到地方,最后问了一家餐馆,正好遇上了这个宾馆服务员,把我们一路领到前台,奥蒂塞伊的路有好几条叉路,其实每个人告诉我们的都没错,但是,往左转后又有好几条岔路,因此,为找宾馆没少费力气,尤其是拉着箱子,上坡下坡,再上坡,再下坡,非常吃力,中间还要经过一段台阶,提着箱子把我们累坏了。后来,到汽车站看到旁边的出租车,得出一个结论,以后提着箱子找宾馆一定要打车才好。顺便提一下,奥蒂塞伊虽然在意大利,但是那个地区说的大部分是德语,例外是年纪大点的bus司机大部分既不说德语,也不说英语,只说意大利语,遇到转车,怎么都讲不清,最好是把地名写下来,直接出示给他看。多洛米蒂山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威尼托区和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区交界的边缘地带, 是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系的组成部分,山体由浅色石灰岩构成,受侵蚀作用影响,山脊呈锯齿形,山谷深邃,多陡峭岩崖。3000m以上的山峰多达18座之多。 山中群峰形态各异,其高峰、尖石、圆塔等形状极具特色,与我们在其他地方见到的阿尔卑斯雪山、草地、树林的柔和风景不同,显得凌厉峻峭,仿佛是被刀削出来一样。这里山峦壮丽,奇峰林立,姿态独特而迷人,大山怀抱着许多魅力无穷的村庄。空气纯净,风景如画,1956年在意大利科尔蒂纳举行的冬季奥运会以及后来在此拍摄了多部电影,使多洛米蒂成为全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在奥蒂塞伊,我们住的是B&B Villa Angelino,交通很方便,窗户外面就是山,每天早上喜鹊和乌鸦叫我们起床,已经很久没有这种被鸟儿叫醒的感觉了,仿佛回到了房地产疯长前的故乡!出来就能看到两个缆车站,一个去Siusi,一个去Seceda,出门不远就是游客中心,旁边有一个很大很清洁的免费厕所,而且游客中心关门而厕所一直开着。再出来是一个地下超市,有电梯,上下方便。在奥蒂塞伊的四天里,我们每天去那里买新鲜面包、水果、酸奶、火腿什么的,解决了吃饭问题。奥蒂塞伊镇上,一个美丽的现代小镇奥蒂塞伊盛产木雕奥蒂塞伊的天气,预报是每天有雨,但是我们前两天遇到都是晚上或半夜一场大雨,第二天又是阳光灿烂,我们特别高兴,每次上山都是好天气,但是第三天确是切切实实大白天遇到了一场大雨,也扰乱了我们的旅行计划。到达奥蒂塞伊已经是下午了,放好行李,出去转转,本想找个买SIM卡的地方,后来想想上午找宾馆这么累,SIM也懒得去找,就这样度过了意大利8天的无网旅游生活,每天做什么先在宾馆里上查好了再出门,意大利我们住的几个宾馆网络都还可以,也过来了,不过确实不方便,以后还是在国内先买好卡吧,比国外买便宜不少!我们游览的地方只是多洛米蒂地区的一小部分,下图中的黄色圆圈就是我们缆车上去的休斯高原和seceda高地,大圆圈是奥蒂塞伊,我们住的地方。去 Siusi的缆车站去阿尔卑斯休斯山 (Alpe di Siusi)的缆车就在宾馆后面,缆车票价19欧,随到随走,是6-8人的小车厢,不停,只是在上人的那块区域,走得特别慢,我虽然腿脚不灵,也能上去,还有坐轮椅的、婴儿推车都没问题,工作人员看到不方便上下的旅客,都会把缆车拉停一下,上了人再启动,一直到2005米的山顶。出来是个大平台,正对着耸立在面前的山峰,绵延不断!左右都有道,不过左面是往下,右面是往上,应该是另一个缆车站,但是那个缆车是那种敞开式的椅子,我有点害怕,年纪不饶人,前几年还没问题,现在怕跟不上。我们就随着大部队往左走,一路下坡,一路风景,走了一个钟头,山还是那么远,只是看得更清楚了。中途遇到两个大约是台湾人,他们只说都是中国人,打了招呼,互祝旅途愉快,这儿遇到的亚洲人实在太少了,就像见了亲人一样高兴。继续往下,来到太阳宾馆。这个宾馆是拍夕阳和朝霞的好地方,有一个户外大平台,风景很好,很想坐下来歇一会,吃点什么,一问价格,一杯茶要19欧,我遇到的最贵饮料,果断放弃,在那儿上了个厕所就往上走了。在太阳宾馆附近有一路公交好像是4路,看了半天不知道往哪儿去,后来想起昨天旅馆碰到一个英国人,说是缆车加公交,后来怎么回来,他也搞不清,还淋了一场雨,回来累得腿直打哆嗦,叫我们不要走那么远,不如在上面喝杯咖啡,味道不错。好在徒步路上一路都有长椅,累了可以歇一会,回来是上坡,用了一个半钟头回到缆车站。在缆车站外的餐厅吃饱、喝足,休息够了,又在平台外的长椅上坐了一会,才恋恋不舍下山,在镇上逛了一圈,买了晚上吃的面包和水果就回到宾馆了。爬了一天山,还是有点累,早点休息最要紧。Siusi高原山上风景绿油油的草地和凌冽的山峰交相辉映,美到让人不想走!第二天,去Seceda,沿着路上的指示牌,到缆车站,票价是32欧/人,这一段缆车比较长,先是与昨天一样的小车厢,到山腰,后半段换成20多人的大车厢,这段路很陡,一路上去,我都有点怀疑上面能站人吗?Seceda风景到达2500米高的Seceda山顶,外面也有bar和平台,但是一到顶上就觉得很冷,地下处处是积雪,左手边一个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雕塑是这块地方的最高点,指示牌上写着徒步上去10分钟路程,我们奋力往上爬,发现山坡对我们来说还是很陡,大约有30度的样子,边爬边歇,气喘呼呼,我用了40分钟总算到顶,老伴用了20分钟,再过去有个平台,指示你看到的山峰名称和高度,再往前走,前面的山峰越来越近,不过始终有不小的距离,年轻人继续往前,下山,有一条徒步路,走在草地中间,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我们则选择了一个避风的长椅坐下来,好好欣赏眼前的美景,云来云去景不同,千变万化的风景吸引着旅游者,有一对韩国小情侣,干脆在地上铺了一大块厚垫子,把相机架在旁边,就这么静静地坐着,不时按一下快门。回来的路虽然是下坡,但是因为比较陡,而且都是碎石路,走着总觉得不踏实,所以并不比上山快多少,回来想去餐厅吃完饭再下山,但是觉得太冷了,上个厕所,洗手的水,冷得彻骨,还是下山吧!山下,老伴又去拍照了,镇中心有很多休闲椅,我坐着,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大部分都是旅游者,下午三点多都从山上下来,咖啡馆、小吃店里坐满了人,这时是小镇最热闹的时候,使奥蒂塞伊充满了生气,阳光照在身上有点热,到处都是拿着冰激凌的人,肚子有点饿了,但是没有饭吃,这时通常不是吃饭的点,要末到晚上7点出来吃,要末吃点心,在转角处找了个我们刚来时问路的地方点了两份冰激凌,无奈里面有罗姆酒,老伴又不爱吃,只好我七七八八吃了个差不多。还是超市买点晚饭。第三天,行程里是机动,乘趟公交车吧,给我们的免费票还没用过,于是到游客中心去问了到圣玛格达莱纳(Santa Magdalena)的去法,也是游记里看来的地方,游客中心给了我们详细的路线图:在奥蒂塞伊汽车总站乘车到Klamm,转340路,直达,正好时间能赶上350路,问乘务员,得到肯定答复后,我们就上了车,我再一次确认车到Klamm,放心地坐了上去,谁知到什么地方,司机说他的车不开了,要全体乘客下去,再转车,下车后等的时间不长,又来一辆350路,我又拿了游客中心的打印单给司机看,他也说到Klamm,我们又安安心心坐上去了,结果,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奥蒂塞伊,司机倒是神定气闲,叫我们不要下车,继续走,车开到Klausen,停下,说是这儿可以换成340路车,看看这么个小站,我很是怀疑,不过站台牌子上写着340路,无奈也只好等啦,不多久340路来了,车上的终点牌子就是到圣玛格达莱纳,上去再确定一下,本来以为车到圣玛格达莱纳镇上就到终点了,谁知车还继续往上,我们看车上还有人,那我们也坐着吧,司机很认真地在车厢里检查了一遍,确认大家都坐好了,于是一直往上,往上的路是之字行一路攀爬,道路险峻,完全是盘山公路,大约半个多钟头后终于到达终点,下车一看,呵!面前就是高大无比的崇山峻岭,下面是大片的绿草地,好不震撼!没想到,我们无意中来到了风景这么美的地方,下车看到有导游图,仔细研究了一番,就走其中一条不太长的路吧,从早上9:30的车出来,绕来绕去已经到了12点,山脚下先吃饭,再去玩,刚坐下来,雨就下来了,吃完饭雨还不停,越下越大,很是失望,虽有雨伞,也挡不住这么大的雨,一直等到近2点,雨渐止,还是乌云密布,而我们基本上对这个地区的情况一无所知,虽然导游图上写得很详细,但是最短的路程也要1个多钟头,根据我们的体力,起码要走两个钟头,于是决定在附近走走就直接回去。于是又坐上了回程车,一路看风景,果然看到了游记中写的绿草坪中的小教堂,不远处也有公交车站,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在这儿下车玩玩,不过,还有下一次吗?有些景点,对于我们来说,错过了就是永远错过了,不再会有下一次。不费力气地回到奥蒂塞伊,今天一天就算是免费车游圣玛格达莱纳吧,可惜没能拍照,留给我们的除了美景还是美景,多罗米蒂留给我们的依然是个谜。带着遗憾和不舍,再见,多罗米蒂!晚上再到多洛米蒂镇上兜一圈,8点多,街上已经没什么人了,虽然雨过天晴,与我们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不同,酒吧都早早打烊,重回安静平和的夜晚。八、代森扎诺(加尔达湖区)(Lago Di Garda)告别奥蒂塞伊转车博尔扎诺到达代森扎诺,选这里,主要是因为通火车,而且大部分游加尔达湖的游船也都从这儿出发。离锡尔苗内(Sirmione)只有约半个钟头的船程,交通非常方便。住宿:Hotel Giardinetto Viale. G.Marconi 39, 25015 Desenzano del Garda,这个宾馆离火车站不远,火车站下来一直走,在通往湖边的大路拐角处,一座醒目的红房子就是了,但是看不到湖,原来想找个开窗就能看到湖的地方,但是评论说是周末外面太吵,我们去正好是周末两天,所以选择了这个宾馆,离湖大约走路15分钟的样子。我们住的宾馆后来,看着住在湖边的游人去火车站时拉着箱子一路上坡,而且周末的湖边不是一般的吵闹,很多年轻人在那儿high,觉得我们还是是选对了地方。宾馆应该是家族经营,也有年头了,一个女主人只讲意大利语,交流很困难,不过还有一个女主人英语还不错,而且给了我们很好的旅行建议,每天晚上回来问寒问暖,还给我们送一大瓶水,感觉很亲切,也许看我们是来这儿的少有的亚洲老夫妻,所以对我们很是热情。第一天,到达代森扎诺后,又在火车站旁的information问了问情况,拿了一堆资料,到宾馆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离宾馆不远有一个食品店,冷热食品都有,旁边有个水果店,我们在代森扎诺那几天,几乎天天到那儿吃东西或买水果。我们在吃完饭计划是直接去锡尔苗内,本来计划中想去利莫内,后来information介绍从这儿到利莫内(Limone,柠檬小镇)和马尔切西内(Malcesine)都很远,乘船还没有直达,不建议我们去那两个地方,因此我们的时间就很富余了,那今天就到湖边看看吧,天很热,从奥蒂塞伊过来,又有点热得不想动的感觉,很快就到了湖边,傍晚时分,坐在湖边,微风吹着使人感到凉快舒适,看着湖面上点点白帆,悠闲逍遥,一艘艘快艇追逐水浪,勇往直前,不由得感叹生活多美好!代森扎诺从宾馆到湖边的一路风景湖边的五星级宾馆加尔达湖边找到码头,第二天奔锡尔苗内,离代森扎诺不远,很轻松的一天。锡尔苗内在加尔达湖湖的最南端,是突出湖中的一个半岛,位置极佳,在这儿可以看尽加尔达湖的美景,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我们两年前去维罗纳时曾计划去那里,后来也是被一场大雨搅了,没去成。快艇15分钟就到了锡尔苗内,码头就在城堡旁边。方形的古城堡就是建于公元1250年的斯卡利杰罗城堡(Castello scaligero),正是周末,不管天气如何,只觉得人挤人。城堡正在修缮中,可以上去,不过要门票。房东老太太建议我们可以环岛沿着湖边走一圈,不巧,刚下船就是一场大雨,原来湖边空荡荡的餐馆瞬间就被填满了,我们只好穿过狭窄的城门洞,往城里找个餐馆坐下来,边吃、边等雨停,好在不多久雨就停了,不过天还是阴得厉害,使景色和情绪都打了个折扣。很难得地听到了四川女高音,这儿看来是国内游客的打卡地,服务员们不时用中文吆喝着“冰激凌”,可见中国人游这儿的人很多。吃饱雨停了,但是风很大,尤其是湖边。我们只好打消了湖边走一圈的打算,只在小镇上寻找历史的痕迹,小镇内,古老的石头构成了全部街道与建筑。小镇码头锡尔苗内古堡天气在大雨之后又好起来,风景也格外秀丽。第二天从游船看西尔苗内船上看风景游船上来就是满是酒吧的广场西尔苗内有一个温泉,花园里的如画风景小镇上安静和喧嚣相得益彰加尔达湖第三天,还是乘游船出发,最不辛苦的旅行方式,目的地:萨罗(Salo), 1943年到1945年法西斯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虽然这个共和国只存在了不到两年,在这期间墨索里尼曾经在此居住,既然墨索里尼曾经住过,想来应该还可以,游船到达的班次也比较多,来去方便,再远,就要转乘了。从代森扎诺到萨罗,游船大约走2个钟头,每个镇停下来,下人,再上人,继续走,我们就坐在船上一个一个小镇看过来,轻松、惬意,既不热,又不累。船到萨罗,下来,漫步碎石小路,看看商店里的特产,享受着属于加尔达湖的微风和阳光,每条小巷里都有长椅,可以随时坐下来休息,虽是星期天,但商店还是照常营业(中午休息)。意大利的阳光真是太受欢迎了,虽然热,但是看着灿烂的阳光,心情依然超级好!看着这些小弄堂,想起小时候放学路上,总是喜欢钻的苏州小巷已经无处可觅!远眺湖上风景,使人痴迷,流连忘返!其实一天玩两个小镇应该也来得及,坐上船,再去往下一个目的地。但是我们不想太赶,这窄窄的碎石路让人想起小时候的苏州,下雨后一会儿就干,甚至布底鞋也不会湿,真喜欢欧洲的碎石路,仿佛置身遥远的以前。就这样踏上了返程的游船,一个个小镇停过来。到锡尔苗内正好看到了昨天没去的岛尽头,完全不同的景色,那儿应该是一个什么古迹。回到代森扎诺,湖边上的饭店里坐满了度周末的游人,大桶的啤酒加上高调的嗓门,震耳欲聋,那分贝不比中国大妈低!很庆幸我们没有住在湖边。九、贝加莫老伴前两年就想去贝加莫,因时间不凑巧,没去成,这次因为不准备在米兰玩,正好贝加莫可以直达机场,就停留一天,主要是看中了那儿有三个无与伦比的教堂。住的宾馆B&B Room Italy(意大利利之家住宿加早餐)旅馆地址: Via Pietro Paleocapa 18, citofono39c, 24122 贝加莫,离火车站不远,走10分钟的样子,在一个大院子里,大门紧锁,上面有电话,但是我们没有当地电话卡,只好在外面等有人出来放我们进去,这是我们到意大利后觉得最需要电话的瞬间。好不容易有个女士出来,我们出示地址和要去的地方,她才帮我们把房东叫来开门,房东是个年轻姑娘,满含歉意,其实我们自己才应该检讨,谁叫你不买电话卡呢!大院子的最右边一幢楼,一楼(第一层楼,中国人习惯的二楼),一套房间,进去一个厅,周围有四间房间,每个房间有独立的卫浴设备,大厅兼餐厅加房东的办公地,78欧,我们原来就没指望住宿条件有多好,但是进去房间大,卫生间也很宽敞,而且因为是新装修,设备都很现代化,是我们在意大利住房中少数几个有空调的房间之一,厅里有个电水壶,可以自己煮热水,咖啡或茶随便喝,还带个阳台,晚上回来在阳台上吹吹风还是蛮不错的,不足就是早餐是自助的,冰箱里有鸡蛋,但是不知拿什么煮,大约只能煎,水果也不太新鲜,床上用品不怎么样,铺在床下的不知是床单还是褥套,很薄,也不大像棉质的,我最后垫了一条浴巾睡在上面。优点是出门不远就是主街,有通往机场和老城的1C路公交车,很是方便。问路,到老城(old town,或up town)上车,1C路等车时间不长,上车买票,自动售票机不知怎么用,主要是不知道到老城要买什么票,旁边乘客指点1.5欧,顺利到达终点站就是老城。下车左转进入城门,就到了老城,经过弯弯曲曲的小路,到了广场:韦基亚广场(Piazza Vecchia)和大教堂广场(Piazza del Duomo) ,广场上的喷水池由雄狮和蛇身怪物作为立柱环成。后面是16世纪帕拉第奥设计的新宫(Palazzo Nuova),围着大教堂广场有三个连在一起的教堂,分别是洗礼堂(Battistero)、科莱奥尼礼堂(Cappella Colleoni)和圣玛利亚•马焦雷(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大教堂广场。洗礼堂不准拍照,里面什么样子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这是三座教堂中最朴素的一个。我们参观完洗礼堂,旁边一个不起眼的小门正在打开,这是科莱奥尼礼堂,这座教堂中午是关闭的,我们去时大约三点左右。进入教堂,立刻被惊呆了,里面每一个墙面都是满满的油画、雕塑、壁毯…,目不暇接,配上舒缓的教堂音乐,慢慢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走走、停停,坐下来,抬头看,这座教堂不收门票,还允许拍照,不过照片远远不能反映出教堂的雄伟和美艳!太美了,不知怎么去形容。墙上挂的大幅壁毯都是织出来的,就像是一幅油画。教堂外观我们在里面停留了一个多钟头才不情愿地出来。旁边的华丽的建筑是Colleoni礼拜堂。礼拜堂正面是由典雅的大理石镶嵌花纹和雕刻而组成的。礼拜堂是由威尼斯的雇佣兵队长科莱奥尼建造的,科莱奥尼是贝加莫的领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小国的领主,常成为大国威尼斯等的雇佣兵队长,指挥自己的军队。同样的华丽,不过以白色调为主,看着亮堂许多,同样有教堂音乐回荡在教堂内,真有进入天国的感觉,整个人不由自主地放松、安静下来。看看细节,太高了,放大后照片有点模糊来贝加莫,不虚此行!心满意足地从教堂出来,沿着古朴的小路散步,一切都透着中世纪的气息,时间在这儿凝固了,窄窄的路由鹅卵石铺就,已经被磨得圆润亮丽。走过一家冰激凌店,里面的小店员对我这个来自中国老太婆很是好奇,聊了好一会,2欧一个大冰激凌太便宜,而且吃完后完全没有口渴的感觉,我和老伴几乎天天都要吃一个,吃完了回国再也不吃冰激凌!看完两个教堂觉得很满足,回到城外等BUS,这次在tobacco买的回程票,只要1.3元,等车时又遇到冰激凌店的小姑娘,好像老相识一样和我打招呼,此时此地,丝毫没有异国他乡的感觉。十、贝加莫-米兰-回程从贝加莫到米兰很近,有两条路线可走,一条是从贝加莫火车站有到贝加莫机场的直达公交1路,再从贝加莫机场有到米兰机场的公交,还有一条就是贝加莫到米兰中央车站,然后乘班车到机场,由于我们两年前是从米兰中央车站走的觉得这条路线熟门熟路,其实乘公交也还方便,因为我们在老城等车下山时,发现到机场的车还是蛮多的。谁知这次乘车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火车票是在tabacco店里买到,我们到米兰中央车站,预先看了网上的票价是11欧两人,店里小伙子问我有没有65岁,给了我们二张8.8欧的老人票,在此之前,我还从没有在买火车票时享受过老人优惠,再三确认之后,才放心地乘上了往米兰的火车。中转,我选了一条转车时间比较充裕的路线,谁知转车时,两个站台之间竟然没有电梯,我们提着两个箱子很是困难,还好是两个小箱子,当初估计到会有上下楼梯的情况,没敢拿大箱子。转上车后那列火车居然停在米兰郊区不走了,站台上不断广播,但是全是意大利文,我一句也听不懂,只听懂了“米兰中央车站”几个字,只见旅客们陆续下车,最后车厢里几乎走空了,本来到米兰中央车站的人应该很多,没有人就说明了不正常,我们最后也下了车,问站台上的旅客,有一群学生听懂了我说话,告诉我要到对过去转车,这列车不开了。老天!我们赶紧转到对过,没多久,一列奥地利的夜车开过来,开始不让我们上,幸亏旁边有意大利乘客,对列车员讲了什么,列车员才不情愿地给我们开了门,这样,我们坐上了一节无比舒服的包厢,终于有惊无险地到了米兰中央车站。在车站一层有一个大超市,买了一大堆巧克力和水,都比机场便宜很多(米兰的免税商店是很贵的),除了便宜外还因为在这儿可以直接进箱子,省得我们转机时还要自己拿,吃了点东西,登上去马尔彭萨机场的班车,两年前票价是8欧,现在涨价到10欧,没怎么等,就到了机场,顺利回到了上海浦东机场。旅行结束了,写游记时回想旅游经历好像又回到了当时,和老伴聊起来还是蛮有意思,不容易,也不难,遇到许多人和事,总结出来,世界上无论走到哪里,还是好人多,当遇到难题时,总能得到好心人的帮助,遇到陌生人说话其实也是一件美好的事,而且没落国家好像远没有天朝人那么多戒心,走过来了才感觉到路上的风景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