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更新在公众号:写在前面:2016的最后一天,外婆突然晕倒被送到急诊室。日夜相守,一个多月才慢慢康复。那一年,我从未如此迷茫和失落。带着这样与那样的忧愁,我踏上了这段从巴黎开始,罗马结束的为期1个月的旅程。这是写给大家的旅行记录,更是写给我自己的。有个好友和我说,当走过了,回头来看,一切都不难。所以,1年半后的今天,我选择记录下当时的心情与感受。巴黎DAY 1Fluctuat Nec MergiturShe is tossed by the waves but does not sink.她随波摇曳,却永不沉没。那是巴黎留给我的至宝。2月的巴黎阴冷,多雨。出了戴高乐机场,在火车上,爸爸和我轻笑说为什么一点没有巴黎的感觉。直到到了Chatelet-Les Halles,街边的店员在打理鲜花店里还沾着露水的新鲜花束,咖啡店里零星的老人喝着咖啡看着报纸聊着天。绵密的冬雨有点柔软,拍打在我们三个顾不及打伞的旅人身上。空气里带着阴冷和潮湿,拖着拉杆箱发出有些刺耳的声音,啊,对不起,打扰到了这巴黎宁静却又有些小繁忙的早晨。在Airbnb中订了一套旧式的顶楼民宿,在Rue Saint-Denis。非常小的入口,有趣的是门把手在门中央。推门而入,走上7层旋转的楼梯,才到了住宿。早晨9点,前面的客人还没离开。小聊了一下,我们放下了行李,下楼开始了我们的旅程。13小时的飞行,让人有些分不清白天与黑夜。向南沿街走到一家叫Au Nom du pain的咖啡店,要了一杯espresso,一个croissant,只要1.5欧。非常欣喜这样友好的物价,也给饥肠辘辘的自己送上了份好的早餐。雨渐渐停了,云层却依然厚得无法透出光线。看了看手表,还没有到11点,索性开始散策起来。从南到东,再逛回住处。阴天的巴黎,是灰黄色的。穿着羽绒服也能让人冷得瑟瑟发抖的温度,而巴黎的女士们无论老少却依然穿着大衣,短裙与薄薄的单皮鞋,打着长柄伞。我突然懂了什么叫做优雅。走过Musee des Arts et Metiers,似乎是有关科技与艺术的博物馆。又走过了Saint-Nicholas-des-Champs,一个只是在google地图上有个名字的教堂。在这个放眼望去看不见现代建筑的地方,一切都是新奇却有古老的存在。反倒是十字路口,那个骑着摩托车的年轻人,显得格格不入。向西走到一个小巷,Rue du Nil,是一家日本人经营的面包店,叫Boulangerie Terroirs d'Avenir,也是个几乎只有当地人去买的小店。黄色的外墙,明亮的色调,在这样一个雨天,也不减任何活力。买了一些danish和croissant,和一条标志性的baguette。店员热心地问我要不要切开,还聊起说怎么会知道他们这家小店。我笑说是看了网上的介绍,他很兴奋地大叫告诉老板,你是网上红人啦。相视一笑,也让我在之后的几乎每天,都光顾了这家可爱的店。就这样回到住处,和前面的房客聊了几句,依稀道别。他们说想来中国看看兵马俑,男主人不会说英文,让女儿翻译给我听。这是我喜欢Airbnb的理由,那不仅是个住处;更是一种情怀,一个机会,让你结识更多人。吃过饭,我们从左岸到了右岸。到了埃菲尔铁塔。这个看似与周围格格不入,却又早已融入巴黎的建筑。阴天渐渐放晴。铁塔下的枯树却依旧是灰色的。Champ de Mars的长椅上,坐着一位老人,浑然不知脚下有着没干的水潭,背对着我,不礼貌地偷偷拍了他的背影。因为我想知道,当时的他是不是和我一样,有着无法诉说的害怕和胆怯。直到亮灯,铁塔变成了橙黄色,天空有些泛蓝。我看到公园里有个卖可丽饼的小摊,没有店员,却在快要被黑暗吞噬的公园里显得格外温馨,放着暖暖的光线。走到铁塔下,寒风让人忍不住买了一杯热巧克力。搭起脚架,却怎么也拍不出那在夜空中变换着的铁塔。向前走,到Pont d'lena。我第一次看到了塞纳河。也看到了埃菲尔铁塔的背面。爸爸问我要不要试试30秒的长曝光,那样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就这样在寒风里,我看着黑色的塞纳河,等着那30秒的曝光时间。旋转木马在我的右边,孩子的嬉闹声回荡在耳边。爸爸站在我身后,轻轻把手搭在我的肩头,就像守护神。记得那晚,我惊喜地看着自己第一次拍出来的长曝光照片,似乎忘记了很多事,很多事。回去的路上,8点多的地铁人满为患。时差也终于发挥威力,让人昏昏沉沉起来。上海时间,凌晨2点。躺在沙发上,我看着窗外黑暗的大街,想了过往很多的事。看着手机,因为时差,再多想说的话也只能变成留言。房间里的暖气片,温度刚好适宜。感谢这6小时的时差,最终让我昏沉地睡去。(待续)